黑暗之後是光明: 紀念宗教改革五百週年與華人教會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誠品線上

黑暗之後是光明: 紀念宗教改革五百週年與華人教會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 陳佐人/ 劉仲敬/ 余杰/ 王志勇/ 楊鳳崗/ 孫毅/ 徐頌贊/ 戴耀廷/ 邢福增/ 郭明璋/ 施瑋/ 郝青松/ 阿信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黑暗之後是光明: 紀念宗教改革五百週年與華人教會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馬丁·路德改教後500年的今日,華人雖蒙受上帝極大的祝福,但無論在信徒的數量、信仰的深度上,尤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馬丁·路德改教後500年的今日,華人雖蒙受上帝極大的祝福,但無論在信徒的數量、信仰的深度上,尤對社會的影響,基督新教在華人社會中始終處於邊緣狀態。 究竟宗教改革的真正精神是什麼? 宗教改革推動的世界觀和文明論是什麼? 華人教會如何繼往開來,為公正、公義的社會制度的建立作出貢獻? 《黑暗之後是光明》是基督教神學處境化之作。作者群以國度和聖約為基本框架,全方位展現基督教文明的藍圖,第一次為華人教會、乃至普世教會,提出「文明神學」 和「轉型神學」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書是美國長老會維吉尼亞主恩基督教會於 2017 年 9 月 21 日至 24 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宗教改革與社會轉型」學術與靈命研討會的論文集,由雅和博傳道會策劃,王志勇、余杰主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佐人、劉仲敬、余杰、王志勇、楊鳳崗、孫毅、徐頌贊、戴耀廷本書主編介紹王志勇現任美國改革宗長老會維吉尼亞主恩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倫敦三一聖經公會編輯。學歷為中國政法大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學碩士,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加爾文神學院神學碩士。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哲學、神學與法學。1997年在北京從律師業蒙召全職參加宣教與牧會事奉,2000年在北京家庭教會中按立為牧師。2003年在北京創立「中國改革宗神學網站」(www.chinareformation.com),2010年在香港創辦「雅和博聖約書院」,2012年在美國創辦「雅和博傳道會」,致力於研究和傳播以十七世紀英美清教徒神學為代表的古典改革宗神學,並結合英美文化保守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宣導以「聖學為體,世學為用;仁教心學,法治德政」為綜述的雅和博經學,致力於在各地推動並建立經學、修道和牧靈三者合一的基督教研修院,促成中國教會與社會經悔改、和解與重建之道,由皇權專制為主導的醬缸文化轉向敬天愛人為特色的仁愛文明,被稱為「中國改革宗神學領軍人物」之一,並被列入2014年、2016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余杰1973年生於成都,北京大學文學碩士,1998年出版處女作《火與冰》,暢銷百萬,其文字和思想影響了中國一代年輕人。2012年出走赴美。余杰集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人權倡導者於一身,著作六十餘種,涵蓋當代政治、古典文學、近代思想史、民國歷史、臺灣民主運動史、基督教公共神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奬」等獎項。著作包含《螢火蟲的反抗》、《刀尖上的中國》、《不自由國度的自由人:劉曉波的生命與思想世界》、《人是被光照的微塵: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與《納粹中國》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宗教改革與社會轉型/王志勇 003 第一卷 宗教改革的偉大遺產 比較路德《論世俗權力》與加爾文《要義》中的政權論述 /陳佐人 022 長老會在蘇格蘭和海外的共同體構建 /劉仲敬 036 城市、共和與普世 —加爾文的神學與實踐及其對華人世界的啟示 /余 杰 056 第二卷 中國教會的現狀及展望 改革宗神學與長老會教會之反思 /王志勇 080 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國基督教—一個社會歷史的視角 /楊鳳崗 098 從宗教改革傳統反思家庭教會的公開化之路 /孫 毅 118 密契與聖約—華人敬虔傳統的民主化 /徐頌贊 134 第三卷 轉型激盪的港台社會與教會 香港教會與香港民主運動 /戴耀廷 158 十字路口的抉擇—六七暴動與香港基督教 /邢福增 174 時代與信仰脈絡中的台灣校園團契 /郭明璋 214 第四卷 基督信仰與文化使命 宗教改革與基督教文學藝術 /施 瑋 236 基督教藝術的復活與現當代藝術史重寫 —兼論宗教改革對藝術史的持續影響 /郝青松 254 新教傳入與中國近代活字印刷術的發展 /阿 信 278

商品規格

書名 / 黑暗之後是光明: 紀念宗教改革五百週年與華人教會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 / 陳佐人 劉仲敬 余杰 王志勇 楊鳳崗 孫毅 徐頌贊 戴耀廷 邢福增 郭明璋 施瑋 郝青松 阿信
簡介 / 黑暗之後是光明: 紀念宗教改革五百週年與華人教會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馬丁·路德改教後500年的今日,華人雖蒙受上帝極大的祝福,但無論在信徒的數量、信仰的深度上,尤對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665346
ISBN10 / 9869665349
EAN / 9789869665346
誠品26碼 / 2681795965002
頁數 / 3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

王志勇 牧師

 轉眼宗教改革五百周年已經過去,我們確實應當訪問古道,通達時務,追問宗教改革的真精神是什麼?宗教改革所推動的世界觀和文明論是什麼?華人教會如何繼往開來, 公正、公義的社會制度的建立作出貢獻?這是一切愛主愛人的基督徒都應當迫切關注的主題。

 在教會歷史上,英美清教徒既注重純正的教義,也強調敬虔的生活,更把信仰和生命落實在對社會公義的追求上,代表著宗教改革的精華。故而,華人教會尤其需要補上這一課,承擔「治理全地」的使命,讓教會成為世界的光與鹽。
 美國西雅圖大學神學系教授陳佐人牧師以文本比較和分析的方式,闡明了路德《論世俗權力》與加爾文《基督教要義》最後一章「論公民政府」中的政權論述。今日改革宗教會在中國大陸的 發展也同樣面對激進革命與漸進改良之爭,教會如何在社會轉型中忠心地傳講悔改與和解之道,仍然是巨大的挑戰。
 劉仲敬弟兄考察了「長老會在蘇格蘭和海外的共同體構建」,把社區稱為「基礎共同體」,把民族國家稱為「政治共同體」,而長老會的共同體建構就是圍繞社區建構和政治建構同時進行的。今日教會能否在社區建構中塑造基礎共同體,並且在政治建構中影響到政治共同體的轉型, 這也是教會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余杰弟兄從「城市、共和與普世」三大角度闡明了「加爾文的神學 與實踐及其對華人世界的啟示」。與其說加爾文主義或清教徒神學是「權利的運動」,不如說是「品格的革命」。沒有攻克己身、效法基督的內在美德和聖徒品格,人一切所行的都不過是 宗教、道德、政治等等的表演,此類的假冒偽善在上帝和人面前都沒有任何長存的價值。
 王志勇牧師「改革宗神學與長老會之反思」一文從內部實踐者和觀察者的角度,為中國大陸蓬勃興起的改革宗神學的傳播和長老制教會的建立提出了一些現實性的分析和前瞻性的勸告。
 普渡大學楊鳳崗教授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分析「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國基督教」的何去何從。中國會走向「神權政治」嗎?中國會成為基督教國家嗎?這些都涉及到政教關係的問題,是中國基督徒普遍缺乏思考的。
 孫毅教授認為中國家庭教會開始自覺地走向公開化,進入社會公共領域,要使教 會發揮「山上之城」的功用。孫毅教授所解析的這種神學思考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今日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的思考和走向。
 徐頌贊先生從個案和田野調查的角度分析了傳統家庭教會本土宗派、五大家庭教會宣教團隊和新型改革宗家庭教會三大類型的 教會,為 中國教會在轉型時期指出了「由內及外」的「內在更新的理路」,強調「基督徒從治理自己的靈魂身體甚至密契經驗開始」。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先生「香港教會與香港民主運動」,戴教授本來答應與會,但卻因為香港政局變化而未能成行,就特別發來這篇「戰地」論文,戴教授強調「民主化就是要把人民從專制的統治中釋放出來, 並由人民建立起由人民選舉產生、向人民問責的政府來肩負管治社會的責任。」
 香港中文大學邢福增教授從歷史神學的角度談及「十字路口的抉擇 ---- 六七暴動與香港基督教」。目前的香港已經從英國人統治下相對的文明殖民地變成了中華新帝國下的「再殖民」,教會若非更加主動地進入世界,改變文化,必會更加被動地受到 周圍異質文化的侵擾和顛覆。
 台灣郭明璋牧師回顧了「時代與信仰脈絡中的台灣校園團契」。1980 年以後,校園團契面對台灣社會的多元化與世俗化的發展確立了以福音派改革宗所提倡的「文化使命」之承擔來回應文化挑戰,以專業侍奉來實踐文化使命,實現福音使命。這種神學轉型必然使得校園團契更加能夠應對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挑戰。
 施瑋博士指出,受西方理性主義思潮影響的神學愈來愈代替聖經本身,成為教會的基石和框架之後,造成教會內宗派教義紛爭中的『唯我獨正』,和對社會的『失語』狀態」。因此,我們在釋經上不僅應當把聖經視為史學和神學典籍,也當視為文學典籍,從語言文學的角度予以解讀。
 郝青松的論文直接面對「基督教藝術的復活與現當代藝術史的重寫」:當代中國藝術的出路,正如中國社會的轉型一樣,需要宗教改革的大光,藝術領域也當自覺地降服在上帝的主權和法度之下。
 作家阿信考察了「新教傳入與中國近現代活字印刷術的發展」。中國近現代使用的金屬活字都是出自外國人生產的字模,主要是由傳教士製造的。這一研究有力地證明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絕不是摧毀中國文化,而是促進和成全中國文化。

試閱文字

內文 : 香港教會與香港民主運動

                         戴耀廷
當民主化浪潮捲至時,教會在不同地區、在不同時候,曾選取不同 的定位。不少教會面對專制政權,都選擇獨善其身,只關注單純宗教的事。即使這樣,教會對民主發展仍能發揮正面作用。教會起碼能在專制 社會內,保留了僅有的自主空間,讓人們可在有限的自由下追求真善 美,就算焦點只是天上世界。
有了這基礎,即使大部分信徒只是在教會建構起的安全區內向上天 祈求,但還是會有少數信徒,能把追求屬靈的真善美帶回到地上,並走出教會的四面牆,成為他們在屬世盡可能實現公義的原動力。
教會所宣揚的基督信仰雖不是直接關乎民主的教導,但所包含尊重人類尊嚴的信念,卻與民主的價值是相容的。因此,民主理念逐漸成為信徒評核政權是否正當的一個重要指標。即使教會選擇噤聲,但有一些信徒仍會組合起來,組織社會行動,以基督信仰去勸誡專制政權得尊重 人民的基本權利。
教會所提供的自主空間,亦成為了政治人才的培育場。有一些加入專制政權,成為內裡較開明的力量;有一些則成為民主運動的核心。到了關鍵時刻,因有著相同的信念,他們雖站在不同位置,卻能產生意想 不到的協同效應,帶來巨大改變。
教會或教會領袖在民主轉型的過程中,也能發揮直接的作用。在以基督教為文化基礎的社會,教會領袖多享有崇高社會地位,也因他們不直接涉及政治權力,故在社會出現重大政治危機時,能擔當起社會良心 的角色,為走向民主提供正當性。
民主化歷程不會是一帆風順,故在爭取過程中,專制政權必會用盡方法打壓反對力量。在這艱難時期,教會可為抗爭者提供庇護場所。教會雖未必直接參與抗爭,但仍會組織宗教活動,展示實踐和平與公義的決心。也有教會,在民主轉型的關鍵時刻,直接參與抗爭,終與其他民 主力量一起結束專制統治,成功建立起民主制度。教會雖有份建立新的 民主制度,卻不享特權,因教會所作的,只是為了整體社會的利益,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權勢。

香港教會與香港民主
香港基督徒佔人口比例雖不高,但香港的基督教會對社會的影響力 卻不小。因香港曾受英國殖民統治,而英國是基督教國家,故教會在體 制內享有一些便利。主權移交前,很多歷史悠久的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 都是由教會籌辦,並得政府財政支持。主權移交後,教會得到的特別照 顧減少了,只是眾多主流宗教之一,但不少主要基督教宗派,仍與政府 保持良好關係。為了延續影響力,就算不是積極支持政府,也少就敏感 的政治問題發聲。
至於大部分的基督教堂會,會友人數都只是約一百人,這些堂會大 都是相當內聚,焦點都是放在內部培訓及能增加會友人數的傳教工作。 基督信仰重視窮人,故教會也有關懷各類弱勢社群的活動,並在活動中向受助者傳教。他們傳播的信仰內涵,主要關乎靈魂得救。在教會內, 教會領袖多以政教分離為由,少有談及社會議題如香港民主發展,令信 徒不知可如何按信仰回應這些爭議。若有關注社會議題的,焦點都是道 德議題如反性傾向歧視、同性婚姻等。
即使教會普遍是非政治化或傾向保守,但還是有少數基督徒成立關 注政治議題如民主及公義的組織,或是加入其他公民社會團體,直接或 間接地按著他們的信仰,關注及推動社會及政治改革。自上世紀 70 年代香港經濟初起飛社會矛盾始浮現時開始,到中、英兩國政府談判香港前途,至主權移交後,直至現在,都不乏基督徒在不同崗位,以他們的信仰為基礎,為香港的民主發展與社會公義發聲。
他們人數雖少,但因不少都是有學識的人,在社會的地位不低,故他們在社會的影響力是超乎比例的。基督教信仰在英國的統治時期,是塑造香港文化的重要源頭,
但因香港始終不是以基督信仰為文化基礎的社會,故能對社會發揮影響力的基督徒,少是基於他們的基督徒身分,而是源自他們另外的身分,如是政黨或公民社會團體領袖、獲委任公職或學者。
到了關鍵時刻,即使主流教會噤聲,香港社會仍能聽見基督信仰的聲音。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馬丁·路德改教後500年的今日,華人雖蒙受上帝極大的祝福,但無論在信徒的數量、信仰的深度上,尤對社會的影響,基督新教在華人社會中始終處於邊緣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