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築入門: 近代と伝統
作者 | 五十嵐太郎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本建築的覺醒: 尋找文化識別的摸索與奮起之路:日本曾經擬洋風,如今世界掀起哈日風何謂傳統?何謂現代?如何找出「日本風格」看日本如何於20世紀展開一場自覺性的近代建 |
作者 | 五十嵐太郎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本建築的覺醒: 尋找文化識別的摸索與奮起之路:日本曾經擬洋風,如今世界掀起哈日風何謂傳統?何謂現代?如何找出「日本風格」看日本如何於20世紀展開一場自覺性的近代建 |
內容簡介 日本曾經擬洋風,如今世界掀起哈日風何謂傳統?何謂現代?如何找出「日本風格」看日本如何於20世紀展開一場自覺性的近代建築運動奧林匹克競技場、萬博展覽館、原爆紀念碑、皇居、國會議事堂從牽動日本國民人心的重大歷史事件談建築建築學者謝宗哲精選翻譯,讀懂日本文化的建築課國家意識∣日本趣味∣反傳統∣文化自明性--切入核心的思辨【特別分析】2020年東京奧運新國立競技場競圖排外爭議始末從戰後焦慮中摸索,因為建築,看見真正的日本奮起精神◎有觀點、有歷史、有文化連結的日本建築入門◎這堂建築入門,不只是建築,更是認識日本文化的神髓◎建築學者謝宗哲,精選翻譯之作,理解日本趣味,如何征服世界?◎是怎麼樣的「傳統」土壤,培育出這些建築名家?◎什麼能真正代表日本?定義所謂的「日本風格」?現今那些你我耳熟能詳、到日本必訪的建築名勝,如代代木競技場、名古屋市美術館、代官山Hillside Terrace、出雲大社廳舍、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香川縣廳舍、神長官首矢史料館、仙台媒體中心等,甚至是曾現身於海外的漢諾威萬國博覽會的日本館,或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日本館、以及刻印了日本國民記憶的太陽之塔,都是這一連串,日本回覆「何謂傳統?何謂現代?」思辨過程下的結晶。身為建築評論權威之一的五十嵐太郎教授,縱觀歷史典籍、學術文章、報章雜誌等文獻資料,對於這些議論做出詳細的追索,並舉出象徵日本的知名建築為例,爬梳出小說既視感般且切入文化核心的「日本建築認識論」,從中理解真正關鍵的日本建築史。日本的國家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的相生相剋將在此甦醒,呈現相對完整的日本建築樣貌。同時,這也是批判式考察的一本書,重新檢視備受爭議且陷入困境的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國際競圖選出了札哈‧哈蒂的前衛設計,最後卻演變成排外事件,重新舉辦競圖,也讓「何謂日本」議題再度甦醒,重新思考近代以降的日本建築論。◎為什麼日本和建築連結在一起在本書裡,企圖思考、解釋「日本」與「建築」的關係。過去有許多相關著作,包括伊勢神宮與桂離宮等、有名的古建築研究、或者圍繞著日本概念所作的論述等等。然而,本書想以東京奧林匹克這個現代的題目為起點,在同步回溯歷史下,來對過去各種偶發事件作連鎖性的考究。第一章與第二章是透過奧林匹克與萬博,來考察日本是以何種日本風格,被海外看見。在這裡作為重要部位而浮現的主題,是第三章討論的「屋頂」。接著在第四章,重讀二十世紀中葉讓建築界議論紛紛的傳統論爭。具體來說,是對於翱翔世界的代謝派成員所作的歷史性解釋(第四章)、以及從繩文v.s.彌生論爭所發現的「民眾」概念(第五章),以及帶給建築界極大影響的岡本太郎的思想與作品(第六章)。第七章則是論及白井晟一的原爆堂與大江宏「混在並存」思想。第八章則將焦點放在戰爭時期下,由評論家浜口隆一在現實處境的限制下所完成的日本空間論。最後第九章「皇居‧宮殿」與第十章「國會議事堂」,則是從明治到昭和為止,持續進行的國家級計劃案 項目,對於如何接納日本進行回顧。從這裡便有了近代以降之日本建築論的開始。◎實現日本建築精神,使之發揚光大的現代東大教授藤島亥治郎,於戰後日本建築界正在摸索與世界接軌的道路之時,懷抱著如此理想--「往中國大陸、往南方、往歐美,伴隨著建築文化所伸出的手,肩負著在新世代的日本建築中吹入嶄新精神的大使命」。也就是,過去都只是往日本輸入,今後則是要從日本反向賦予影響整個世界的抱負。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日本成了伊東豊雄與SANAA等世界級建築家輩出的所在,戰時所懷抱的遙遠理想,如今遂已達成。日本建築的摸索與奮起之路1.【向世界發信「日本風格」的開端--奧林匹克競技場】1930年代,許多飯店的室內裝修大多是因著外國人的喜好與需求所做,惟外觀還是以量體較大的和風屋頂作為特徵,因為在思考招攬觀光客時,屋頂是最容易進行符號化設計的部分。岸田日出刀對於這種一味炒短線的廉價樣式趨勢相當感冒。1964年的東京奧林匹克,岸田從日本的傳統建築要素出發,強力推薦了「一流人材」丹下健三擔任國立代代木屋內綜合競技場與附屬體育館的設計者。丹下的屋內競技場也嘗試使用大屋頂來做出象徵式的表現。屋頂局部讓人聯想起民居的「棟(屋脊)」與神社屋頂兩端立體斜向十字交叉的那兩根木條「千木」。有意思的是,正是這個岸田不喜歡的屋頂,反而成了設計之要。當然那並不是直接模仿抄寫了古建築的造形,而是藉由現代的構造技術所實現的成果。丹下可說是創造出超越岸田所想像的日本式現代主義。將競技場配置在以明治神宮本殿作為起點的南北軸線的場所上,這也是意識著都市設計、帶有丹下風格的思考方式。2.【萬國博覽會與「繩文式紀念碑」太陽之塔的碰撞相遇】丹下健三也擔任另一個國家事業級的、得以與東京奧林匹克並列的大案子,即是大阪萬博全體會場的設計者。他將大阪萬博祭典廣場設計成一個遮蔽式的大屋頂。除了擋雨防露的單純功能,在內部更擁有了人們能夠居住的空間、作為空中都市之雛形的構想。丹下想做的是透過屋頂隱約看到天空與雲、帶有透明感而輕盈的皮膜。但這個作品留在人們記憶裡的,反而是岡本太郎所做的太陽之塔從旁闖進來,暴力介入了這當中的模樣吧。岡本太郎1967年受邀參加萬博時,看到宏偉的水平屋頂,立即湧出了要將它打破的衝動,而在腦海閃過以某種怪咖/怪物來對決優雅大屋頂的點子,那就是將高三十公尺的屋頂給頂破、高七十公尺的塔。不只是屋頂,也不只是塔。這兩者在萬博這個世界級舞台上的激烈碰撞下,產生了令人難忘的風景。在萬博結束之後,大屋頂被解體,空間桁架的局部被降落到地上保存下來。只有「太陽之塔」到現在還留於現場,但它當初對決的對手(大屋頂)已經消失無蹤。這是對「現代」這場神話給予當頭棒喝之一擊的「繩文式」紀念碑,或者,也可說是被埋藏在萬博會場中心裡的反萬博符號。3.【超越民族表象的原爆紀念碑】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出現在接近原爆核心附近的基地上,雖可說是象徵戰後日本復興的建築,但當時是以傳統與民族這些關鍵字被理解。川添登形容丹下的廣島計畫案是「從廢墟當中想起強而有力的伊勢」,「伊勢所帶有的矛盾與廣島帶有的矛盾彼此消融和解,從荒野當中強悍立起巨大底層挑空構造,以及被視為是素樸並具現代性的百葉,由於被遺留在未完成狀態下所凍結的、由裝修中的粗糙肌理與建物全體及基地所醞釀出的荒涼中,就恰似原爆時代所做出的、宛如二十世紀神話般的那樣,帶著不可思議的魅力與迫力,朝著我們逼近而來」。4.【京都迎賓館的「高科技和風」】於2005年完成的京都迎賓館,是以當代的日本建築為目標。透過競圖選出的日建設計,是一家從高層大樓到東京天空樹與札哈.哈蒂的新國立競技場為止,都能對應各種設計類型的、代表日本的大型組織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特徵,是將建築全體都收同在一層,將服務機能幾乎都收納到地下。回顧歷史就可發現,日本建築除了城郭與不會住人的塔等特殊構築物之外,其實並不存在高層建物。為了在設施特性上要求最高層級的安全,擁有開闊視野的中庭雁行走廊,全部加上了大片玻璃的固定窗,再透過音箱將外部流水聲與大自然聲響在室內播放。沙林事件以降,也假定從外部投進毒瓦斯的攻擊,因此配備了能夠仔細管控空氣狀態的設備。在基地角落所構築的假山也具有堡壘的機能。一般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這是由於國家項目才可能完成這類挑戰的優異建築。然而,關於這棟建物的評價,即便好幾次申請角逐日本建築學會獎(作品類),結果卻落選的這件事還引起話題。筆者參觀之後覺得雖然是和風,但實現了過去未曾存在的細長比例、以及高科技與和風的乖離及共存,進而造就出這棟建物的有趣之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五十嵐太郎( Igarashi Taro)建築評論.建築史家。東北大學研究所教授。1967年於巴黎出生。主要著作為《席捲世界的日本建築家群像》(原點出版)、《新宗教與巨大建築》、《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美的都市、醜的都市》、《現代建築家列傳》、《走在受災地時所思考的事》等。擔任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2008年日本館策展人、愛知三年展2013的藝術總監及國際巡迴展「3.11-東日本大震災之後,建築家是如何對應的」等展覽監修等職務。獲頒日本2013年度藝術選獎新人獎。■譯者簡介謝宗哲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2007)。現任Atelier SHARE(享工房有限公司)代表 。前亞洲大學專任助理教授(2008─2015),並曾任教過交大建築所、東海建築系、中原建築系等建築名門。「Little People Architects」建築創作聯盟人,曾擔綱策劃「台日新銳建築交流展:自然系」(2012年)、「Home 2025:想家計畫」(2016),並受邀出任南方建築三年展(2019)策展人。持續透過翻譯 寫作 旅行 策展的方式來分享、推廣當代建築藝術文化與生活美學。
產品目錄 序論 為什麼日本與建築連結在一起?近代與傳統∣為了創造新的建築圈∣以什麼作為日本建築的典例∣日本回歸的新國立競技場問題∣外國事務的排除∣繩文v.s.彌生的反覆∣在現代建築中的「日本趣味」∣關於本書的構成第一章 奧林匹克1. 對世界發信吧!為「奧林匹克大會」前往東京∣富士山麓的奧林匹克村∣外國人投宿所在--國策飯店∣紀元2600年的國家事業2. 戰時下日本的夢想從日本到世界--歷史的轉換點∣前景迷惘的會場計畫3. 悲願・國際社會的回歸身為製作人的岸田日出刀∣從師匠(師父)交棒給丹下健三4. 競技場「傳統的」部份屋頂建築所表現的東西∣日本風格與象徵性第二章 萬博1. 大阪萬博・奇蹟的風景丹下健三的屋頂∣外部的視線・內部的批判∣地域性與屋頂∣丹下的現代式屋頂∣土著的反逆2. EXOTIC・JAPAN的系譜前川國男的日本館∣內外的反響∣戰前的日本館∣提燈的起源--外國人容易了解的設計3. 現代主義所摸索的另一個日本感性的(Sensational)世界出道登場--坂倉準三∣遠離日本的雜音--傑作誕生∣「日本館設計者」的榮光與責任∣日本館連結了世界4. 不落入俗套的日本味環境性能的表現∣設計的重要度低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日本館∣與帝冠樣式迥異的感性∣建築展究竟展了些什麼∣媒體的期待與日本的現實第三章 屋頂1. 樣式Chimera(異種混合)「帝冠樣式」蠅與男的合體、或說融合∣下田菊太郎的「帝冠併合式」∣介入異國的視線2. 後現代的再評價與批判什麼是帝冠樣式∣與法西斯主義連攜的建築樣式?∣屋頂與宗教建築∣屋頂的去政治再評價∣石井和絃的後現代第四章 Metabolism/代謝主義1. 發現日本式空間-縫隙・皺摺・奧・灰鑲嵌日本的意匠∣黑川紀章與共生的思想∣受佛教影響的空間論∣複層的境界與奧的思想2. 「出雲大社・伊勢神宮」論--日本初次與世界並列的瞬間根據二元論的日本回歸∣與出雲大社邂逅的新形態∣代謝主義與日本型住宅∣川添登這位主使者∣連結傳統與前衛第五章 民眾1. 傳統論爭新建築與古建築∣在海外的日本風熱潮(Japonica Boom)∣對於日本的(東西)的疑義∣接地氣的國民設計2. 繩文的(東西)--「民眾」的發現為何是日本熱潮∣於戰後「民眾」的登場∣白井晟一與繩文的(東西)∣真正的業主是民眾第六章 岡本太郎1. 對於近代的一擊--僵化的傳統論解體繩文土器的發現∣美術與建築的連結∣日本的地方與民眾2. 荒謬怪誕的建築Mami Flower會館這個怪獸∣從內部將建築啃食擊破∣見不得人的庸俗怪物∣刻印了國民記憶的塔第七章 原爆1. 原爆紀念碑與「民眾心願」秋田的大屋頂∣超越民族表象的「傳統擴大」∣兩個原爆紀念碑∣原爆堂與民眾2. 「混在併存」的思想與丹下健三走出不同道路的同班同學∣兩次海外旅行所改變的世界觀∣混在併存的建築∣歷史意匠論的意義第八章 戰爭1. 「國民」樣式--建築裡的國家主義從國民邁向人民的建築∣1947年的另一部著作∣關於戰時的國家與建築∣前川國男的奮鬥2. 戰時的建築論新國立競技場問題與戰時的日本∣日本國民建築樣式的問題∣提出與空間論系譜相連的問題∣戰時日本建築論的界限第九章 皇居・宮殿1. 新宮殿京都迎賓館的高科技和風∣昭和的宮殿再建計畫∣新宮殿的建築該怎麼辦∣宮殿問題與建築家的職能2. 明治的國家事業--宮殿營造與赤坂離宮明治的Project X∣前途迷惘的明治宮殿∣外國人設計者與國家Project∣以洋風建築為目標的赤坂離宮第十章 國會議事堂1. 表現國家形象的建築世界中的國會議事堂∣日本的國會議事堂∣什麼樣的政治空間∣環繞著關於日本的(東西)議論2. 該如何談論國會議事堂背負著建築界今後的Project∣藝術界眼中的國會議事堂∣在不滿狀態下結束的競圖結果後記
書名 / | 日本建築的覺醒: 尋找文化識別的摸索與奮起之路 |
---|---|
作者 / | 五十嵐太郎 |
簡介 / | 日本建築的覺醒: 尋找文化識別的摸索與奮起之路:日本曾經擬洋風,如今世界掀起哈日風何謂傳統?何謂現代?如何找出「日本風格」看日本如何於20世紀展開一場自覺性的近代建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9072427 |
ISBN10 / | 9579072426 |
EAN / | 9789579072427 |
誠品26碼 / | 2681738776009 |
頁數 / | 28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5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序論 為什麼日本與建築連結在一起?
近代與傳統
在談到傳統事物,或者論及日本風格時,為什麼都會經常參照近代以前的狀況來做檢討呢?那是因為與現代不同,在過去,根本無法簡單而自由地跨越地域與國境,以在文化與技術上進行交流的緣故。
因此,在各個場所中必然得對應當地的氣候與環境,根據如何取得像是木材或石頭等自然素材的條件,配合人們的習慣來蓋出特有的建築。那就是在近代以降被稱之為的「傳統」。
很可能是在不知道外部狀況,意思是處在沒和異國做比較的情境下,當事者肯定無法強烈感受到自身的建築會是所謂的「傳統」吧。「國家」這個意識想必也是稀薄的。也就是說,由於在國際上發生了呼籲做出同樣建築的這個名為「現代主義」(Modernism)的運動,反而讓日本反向地發現了其自身的場所性。
說到現代建築,就如同在美國被定名為「國際式樣」(International Style),是基於運用鋼鐵、玻璃及混凝土這些相同的素材與構造,以透過這些共通的設計來遍滿整個世界為其理想。
然而,這個世界要變得一模一樣才沒那麼簡單,甚至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為在各個地域,氣溫冷熱差異、降雨多寡以及乾溼度,種種氣候條件各有所異,生活習慣也不相同,所以在導入同樣的設計時,就會發生難以契合的狀況。一來是在近代的進程當中,還沒有充分整備的空調系統;再者是在這個要求節能的時代裡,也不是只要加上空調設施就能解決全部問題的緣故吧。此外,在日本就算再怎麼現代化,仍舊帶著在室內要脫鞋的這個根深蒂固習慣,不只是在住居,而是連小學這樣的公共設施與某些餐館也都有同樣的要求。既然舊習已經殘留到這種地步,將來肯定還是不會有什麼改變吧。
對於現代主義試圖將世界加以均質化這點做出批判與超越,從一九六〇年代起變得愈加顯著。建築的世界中,將這樣的運動稱為後現代(Post-Modern)。而成為重要線索之一的,便是地域性與歷史性,也就是所謂的「傳統」。這同時也是日本建築界於近代激烈辯論與探討的最重要題目。
其實,在一九六〇年代還沒到來前,遠在日本接受近代化相當早期階段開始,就面臨到這樣的問題。在歐洲,歷經漫長時期在古典主義與哥德等風潮的帶動下,以石頭與磚所疊砌的樣式建築相當發達,但隨著時代的演進,產生了與這個傳統之間的衝突與矛盾。在否定傳統價值並與其進一步對決下,促使現代主義得以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日本在解開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迎接了明治時代的文明開化之後,首先就導入了西洋的樣式建築。在大學進行學術教育的同時,木匠們也有樣學樣地模仿新的意匠(包含構想、意象、概念的總稱),後者被稱為擬洋風。然而就在某種程度吸收完畢,海的彼端卻又有近代建築登場,接著就輸入了現代主義。也就是說,對日本而言,樣式建築與現代主義並非對立。兩者都算是舶來設計。因此在與傳統斷絕這點上,脈絡上與西洋是不一樣的。
無論是樣式建築或是現代主義,與日本的木造傳統建築相較,都是由不同的材料所產生的東西。然而,日本為了顯示出與西洋列強對等的姿態,卻努力積極地模仿。在這個過程中,便與「日本究竟是什麼」這個自明性的問題,產生了碰撞。
全力以赴地以西洋為模範所做的追逐,在突然停止的瞬間產生了疑問。透過僱用外國人與派遣日本人前往海外留學的作法,雖然成功吸取了工學的技術,但建築並非純粹科技的產物。若是誰都能即物地(透過其表象呈現狀況)從單純的箱子就得到滿足,那倒還簡單,只不過設計有時是文化的表現,並且擔負著象徵性的意義。這時候在移植西洋的技術體系時,就會面臨到「設計是否同樣也是好的呢」這個問題的挑戰。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和希臘的某地或巴黎的周邊所誕生的建築樣式並沒有任何關係的緣故。
說起來在明治時代創設建築學科時,西洋建築史已放入教育課程裡,但日本建築史在當時尚未被視為一門學問而受到確立。文藝復興與哥德等樣式不是過去的東西,而是直接被活用為設計的題材。曾經到訪英國的辰野金吾,有過一段當時被人質問到日本建築的歷史時,對於該如何回答而感到困惑的知名插曲。之後,伊東忠太等人的研究成了這個學問的先驅,著手進行一系列有系統的、關於日本建築史的調查。
技術層面上只單單遵循來自西洋的那一套也行不通。因為日本是地震頻仍之國。一八九一年發生濃尾地震,磚造建築遭受毀滅性破壞。也就是說,西洋的構造形式,或許適合完全不會發生地震的場所,但用在日本卻不恰當。因為迫於必須直接面對某些現實條件,使得日本在耐震研究上有了飛躍的進化與發展。
日本回歸的新國立競技場問題
話說回來,陷入困境而前途迷惘到極點的新國立競技場,在其前後始末裡,也一直受到「日本的(東西)」的影子所纏繞。國際競圖選出了札哈・哈蒂(Zaha Hadid)的前衛設計方案,首先就遭受指謫,提出巨大的建築並不適合神宮外苑這塊基地的問題。倡導這件事的槙文彥,最後總算做出應該以全由日本人(All Japan)所組成的陣容來執行本案的發言。
當膨脹的建設費用明朗化之後,接著輿論沸騰,在媒體上連日持續對來自異國的建築家札哈・哈蒂做攻擊性的責難,最後終於導致安倍首相做出白紙撤回、還原歸零的「英明判斷」。之後,儘管建築家這方提示了各式各樣預算縮減方案的選項,但身為發包單位的日本體育振興中心(Japan Sport Council,JSC)卻充耳不聞,表明了他們依然維持原案,包裹進除了競技場以外過大用途的空間計畫來繼續進行設計。
成為國民關注之大事的新國立競技場,重新舉辦競圖,為了能夠抑制花費,參加條件採用必須和綜合營造商組成團隊的Design-Built形式,札哈與日建設計雖然也嘗試參與這場競圖,然而卻因為找不到合夥搭檔,而不得不放棄再次挑戰的念頭。若說白紙撤回的理由是錢的問題,那麼讓已經充分檢討減額案的札哈進行再設計,應該是最合理的才對。
而且,札哈與日建設計為了一併解決在法規、設備、觀眾席的最適當配置、環境上的諸多條件,許多同仁投入二年時間,製作出龐大的圖面,已經處於隨時都能開工的狀態,累積了許多Know-How。然而即便做到這樣的程度,仍舊被全盤捨棄抹消。為了再次競圖,若縮短工期的話,因為東日本大地震(2011)的復興與奧林匹克的特殊需求,物資材料與人手已嚴重不足,再加上光是高漲的建設費這一項,就讓整個成本比原來更貴。
在日本國內,醞釀出只要解任札哈,問題就能獲得解決的「空氣」。只不過,從海外角度來看時,這一連串的程序幾乎無法用邏輯來說明。這麼一來,札哈可以說只是作為問題的象徵被排斥而已。也就是獵殺女巫的行徑。
之後,在重新來過的競圖發表時,追加了新的設計條件。包括要表現出日本的樣貌,以及使用木材。此外,雖然是以國際競圖為名義,提出資料卻必須使用日本語。結果只有兩位日本建築家得以獲得參賽資格,公開徵選到的只有兩個方案。若顧慮到從世界各地邀集了四十六案的最初競圖就已經遭受批判,指出徵選資格的門檻過高、競賽原理難以運作且過度封閉的問題,那麼就能夠理解最後只有兩案出線的這個徵選結果是多麼地少了吧。雖然未有明確記載,但重新舉辦的競圖制度,難免會讓人覺得這實質上就是為了限制外國人參加吧。
關於本書的構成
在本書裡,思考關於「日本」與「建築」的關係。在過去,也曾有過許多書寫撰述的日本建築論。例如,伊勢神宮與桂離宮等、有名的古建築研究、或是圍繞著日本的概念所做的論述考察等等。然而,這裡想以東京奧林匹克這個現代的題目為起點,在同步回溯歷史之下,對過去各種偶發事件做連鎖性的考究。
第一章與第二章是透過奧林匹克與萬國博覽會,考察日本是以什麼樣的日本風格讓海外看見。在這裡作為重要部位而浮現的,是在第3章要處理的「屋頂」。接著在第四章,重讀二十世紀中葉讓建築界無比熱鬧的傳統論爭。具體來說,是對翱翔世界的代謝派成員所做的歷史性解釋(第四章)、從繩文v.s.彌生爭論所發現的「民眾」概念(第五章),以及帶給建築界極大影響的岡本太郎的思想與作品(第六章)。另外第七章則是論及白井晟一的原爆堂與大江宏的「混在並存」的思想。第八章則將焦點放在戰爭時期,閱讀由評論家浜口隆一在現實處境的限制下所完成的日本空間論。最後的第九章「皇居・宮殿」與第十章「國會議事堂」,則是從明治到昭和為止、持續進行的國家級計畫項目,回顧對於「日本的東西」這個問題又是如何加以接納的。從這裡便開始有了所謂近代以降之日本建築論的開端。
當然,與當時的先端建築家針對傳統爭論所做的熱烈辯證與談論、對於現代主義及歷史建築做出接地意識的二十世紀中葉不同,在現代建築界中,至少表面上絕對談不上對於所謂日本的(東西)有多大的關注。
那麼,對於日本風格與日本的(東西)的興趣是完全消失了嗎?
不,寧可說近年在眺望一般社會之際,由於中國與韓國的反彈,而增加了過量談及日本的優越性與正當性之言論,以脫離戰後世界秩序體制(Regime)這個名目,崩解了戰後七十年間培育而成的基盤,試著復活敗戰前的精神。現代建築在目前並沒有直接意識到這個部分,對於日本的(東西)不需要過量地加以意識,某種程度上或許是平和時代的某種確證。然而,現在這個前提正在改變,從全球化的反動來看,將來,追求日本風格的熱潮,或許將再次增強。因此,在往返於現在與過去各種事情和現象的同時,試著重新確認過去究竟曾經談過什麼樣的日本建築論這件事,也是有其必要的吧。
自序 : 序論
為什麼日本與建築連結在一起?
近代與傳統
在談到傳統事物,或者論及日本風格時,為什麼都會經常參照近代以前的狀況來做檢討呢?那是因為與現代不同,在過去,根本無法簡單而自由地跨越地域與國境,以在文化與技術上進行交流的緣故。
因此,在各個場所中必然得對應當地的氣候與環境,根據如何取得像是木材或石頭等自然素材的條件,配合人們的習慣來蓋出特有的建築。那就是在近代以降被稱之為的「傳統」。
很可能是在不知道外部狀況,意思是處在沒和異國做比較的情境下,當事者肯定無法強烈感受到自身的建築會是所謂的「傳統」吧。「國家」這個意識想必也是稀薄的。也就是說,由於在國際上發生了呼籲做出同樣建築的這個名為「現代主義」(Modernism)的運動,反而讓日本反向地發現了其自身的場所性。
說到現代建築,就如同在美國被定名為「國際式樣」(International Style),是基於運用鋼鐵、玻璃及混凝土這些相同的素材與構造,以透過這些共通的設計來遍滿整個世界為其理想。
然而,這個世界要變得一模一樣才沒那麼簡單,甚至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為在各個地域,氣溫冷熱差異、降雨多寡以及乾溼度,種種氣候條件各有所異,生活習慣也不相同,所以在導入同樣的設計時,就會發生難以契合的狀況。一來是在近代的進程當中,還沒有充分整備的空調系統;再者是在這個要求節能的時代裡,也不是只要加上空調設施就能解決全部問題的緣故吧。此外,在日本就算再怎麼現代化,仍舊帶著在室內要脫鞋的這個根深蒂固習慣,不只是在住居,而是連小學這樣的公共設施與某些餐館也都有同樣的要求。既然舊習已經殘留到這種地步,將來肯定還是不會有什麼改變吧。
對於現代主義試圖將世界加以均質化這點做出批判與超越,從一九六〇年代起變得愈加顯著。建築的世界中,將這樣的運動稱為後現代(Post-Modern)。而成為重要線索之一的,便是地域性與歷史性,也就是所謂的「傳統」。這同時也是日本建築界於近代激烈辯論與探討的最重要題目。
其實,在一九六〇年代還沒到來前,遠在日本接受近代化相當早期階段開始,就面臨到這樣的問題。在歐洲,歷經漫長時期在古典主義與哥德等風潮的帶動下,以石頭與磚所疊砌的樣式建築相當發達,但隨著時代的演進,產生了與這個傳統之間的衝突與矛盾。在否定傳統價值並與其進一步對決下,促使現代主義得以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日本在解開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迎接了明治時代的文明開化之後,首先就導入了西洋的樣式建築。在大學進行學術教育的同時,木匠們也有樣學樣地模仿新的意匠(包含構想、意象、概念的總稱),後者被稱為擬洋風。然而就在某種程度吸收完畢,海的彼端卻又有近代建築登場,接著就輸入了現代主義。也就是說,對日本而言,樣式建築與現代主義並非對立。兩者都算是舶來設計。因此在與傳統斷絕這點上,脈絡上與西洋是不一樣的。
無論是樣式建築或是現代主義,與日本的木造傳統建築相較,都是由不同的材料所產生的東西。然而,日本為了顯示出與西洋列強對等的姿態,卻努力積極地模仿。在這個過程中,便與「日本究竟是什麼」這個自明性的問題,產生了碰撞。
全力以赴地以西洋為模範所做的追逐,在突然停止的瞬間產生了疑問。透過僱用外國人與派遣日本人前往海外留學的作法,雖然成功吸取了工學的技術,但建築並非純粹科技的產物。若是誰都能即物地(透過其表象呈現狀況)從單純的箱子就得到滿足,那倒還簡單,只不過設計有時是文化的表現,並且擔負著象徵性的意義。這時候在移植西洋的技術體系時,就會面臨到「設計是否同樣也是好的呢」這個問題的挑戰。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和希臘的某地或巴黎的周邊所誕生的建築樣式並沒有任何關係的緣故。
說起來在明治時代創設建築學科時,西洋建築史已放入教育課程裡,但日本建築史在當時尚未被視為一門學問而受到確立。文藝復興與哥德等樣式不是過去的東西,而是直接被活用為設計的題材。曾經到訪英國的辰野金吾,有過一段當時被人質問到日本建築的歷史時,對於該如何回答而感到困惑的知名插曲。之後,伊東忠太等人的研究成了這個學問的先驅,著手進行一系列有系統的、關於日本建築史的調查。
技術層面上只單單遵循來自西洋的那一套也行不通。因為日本是地震頻仍之國。一八九一年發生濃尾地震,磚造建築遭受毀滅性破壞。也就是說,西洋的構造形式,或許適合完全不會發生地震的場所,但用在日本卻不恰當。因為迫於必須直接面對某些現實條件,使得日本在耐震研究上有了飛躍的進化與發展。
日本回歸的新國立競技場問題
話說回來,陷入困境而前途迷惘到極點的新國立競技場,在其前後始末裡,也一直受到「日本的(東西)」的影子所纏繞。國際競圖選出了札哈・哈蒂(Zaha Hadid)的前衛設計方案,首先就遭受指謫,提出巨大的建築並不適合神宮外苑這塊基地的問題。倡導這件事的槙文彥,最後總算做出應該以全由日本人(All Japan)所組成的陣容來執行本案的發言。
當膨脹的建設費用明朗化之後,接著輿論沸騰,在媒體上連日持續對來自異國的建築家札哈・哈蒂做攻擊性的責難,最後終於導致安倍首相做出白紙撤回、還原歸零的「英明判斷」。之後,儘管建築家這方提示了各式各樣預算縮減方案的選項,但身為發包單位的日本體育振興中心(Japan Sport Council,JSC)卻充耳不聞,表明了他們依然維持原案,包裹進除了競技場以外過大用途的空間計畫來繼續進行設計。
成為國民關注之大事的新國立競技場,重新舉辦競圖,為了能夠抑制花費,參加條件採用必須和綜合營造商組成團隊的Design-Built形式,札哈與日建設計雖然也嘗試參與這場競圖,然而卻因為找不到合夥搭檔,而不得不放棄再次挑戰的念頭。若說白紙撤回的理由是錢的問題,那麼讓已經充分檢討減額案的札哈進行再設計,應該是最合理的才對。
而且,札哈與日建設計為了一併解決在法規、設備、觀眾席的最適當配置、環境上的諸多條件,許多同仁投入二年時間,製作出龐大的圖面,已經處於隨時都能開工的狀態,累積了許多Know-How。然而即便做到這樣的程度,仍舊被全盤捨棄抹消。為了再次競圖,若縮短工期的話,因為東日本大地震(2011)的復興與奧林匹克的特殊需求,物資材料與人手已嚴重不足,再加上光是高漲的建設費這一項,就讓整個成本比原來更貴。
在日本國內,醞釀出只要解任札哈,問題就能獲得解決的「空氣」。只不過,從海外角度來看時,這一連串的程序幾乎無法用邏輯來說明。這麼一來,札哈可以說只是作為問題的象徵被排斥而已。也就是獵殺女巫的行徑。
之後,在重新來過的競圖發表時,追加了新的設計條件。包括要表現出日本的樣貌,以及使用木材。此外,雖然是以國際競圖為名義,提出資料卻必須使用日本語。結果只有兩位日本建築家得以獲得參賽資格,公開徵選到的只有兩個方案。若顧慮到從世界各地邀集了四十六案的最初競圖就已經遭受批判,指出徵選資格的門檻過高、競賽原理難以運作且過度封閉的問題,那麼就能夠理解最後只有兩案出線的這個徵選結果是多麼地少了吧。雖然未有明確記載,但重新舉辦的競圖制度,難免會讓人覺得這實質上就是為了限制外國人參加吧。
關於本書的構成
在本書裡,思考關於「日本」與「建築」的關係。在過去,也曾有過許多書寫撰述的日本建築論。例如,伊勢神宮與桂離宮等、有名的古建築研究、或是圍繞著日本的概念所做的論述考察等等。然而,這裡想以東京奧林匹克這個現代的題目為起點,在同步回溯歷史之下,對過去各種偶發事件做連鎖性的考究。
第一章與第二章是透過奧林匹克與萬國博覽會,考察日本是以什麼樣的日本風格讓海外看見。在這裡作為重要部位而浮現的,是在第3章要處理的「屋頂」。接著在第四章,重讀二十世紀中葉讓建築界無比熱鬧的傳統論爭。具體來說,是對翱翔世界的代謝派成員所做的歷史性解釋(第四章)、從繩文v.s.彌生爭論所發現的「民眾」概念(第五章),以及帶給建築界極大影響的岡本太郎的思想與作品(第六章)。另外第七章則是論及白井晟一的原爆堂與大江宏的「混在並存」的思想。第八章則將焦點放在戰爭時期,閱讀由評論家浜口隆一在現實處境的限制下所完成的日本空間論。最後的第九章「皇居・宮殿」與第十章「國會議事堂」,則是從明治到昭和為止、持續進行的國家級計畫項目,回顧對於「日本的東西」這個問題又是如何加以接納的。從這裡便開始有了所謂近代以降之日本建築論的開端。
當然,與當時的先端建築家針對傳統爭論所做的熱烈辯證與談論、對於現代主義及歷史建築做出接地意識的二十世紀中葉不同,在現代建築界中,至少表面上絕對談不上對於所謂日本的(東西)有多大的關注。
那麼,對於日本風格與日本的(東西)的興趣是完全消失了嗎?
不,寧可說近年在眺望一般社會之際,由於中國與韓國的反彈,而增加了過量談及日本的優越性與正當性之言論,以脫離戰後世界秩序體制(Regime)這個名目,崩解了戰後七十年間培育而成的基盤,試著復活敗戰前的精神。現代建築在目前並沒有直接意識到這個部分,對於日本的(東西)不需要過量地加以意識,某種程度上或許是平和時代的某種確證。然而,現在這個前提正在改變,從全球化的反動來看,將來,追求日本風格的熱潮,或許將再次增強。因此,在往返於現在與過去各種事情和現象的同時,試著重新確認過去究竟曾經談過什麼樣的日本建築論這件事,也是有其必要的吧。
最佳賣點 : 日本曾經擬洋風,如今世界掀起哈日風
何謂傳統?何謂現代?如何找出「日本風格」
看日本如何於20世紀展開一場自覺性的近代建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