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作者 | Robert McCarter/ Juhani Pallasmaa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認識建築: 前所未見紙上VR空間體驗! 歐美建築學院兩大名師, 帶你身歷72座世界級代表建築 (暢銷經典版):【普立茲克建築獎主審】【建築學院必讀經典《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 |
作者 | Robert McCarter/ Juhani Pallasmaa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認識建築: 前所未見紙上VR空間體驗! 歐美建築學院兩大名師, 帶你身歷72座世界級代表建築 (暢銷經典版):【普立茲克建築獎主審】【建築學院必讀經典《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 |
內容簡介 【普立茲克建築獎主審】 【建築學院必讀經典《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作者】 芬蘭建築博物館館長 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 × 【《Architect Magazine》雜誌「十大建築教育家」】 【柯比意公寓改建專案建築師】 佛羅里達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羅伯特‧麥卡特 Robert McCarter 歐美備受敬重的兩大執業建築師 聯手經典之作 從自身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出發,深信「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建築。 他們說:「建築即體驗」 紙上VR建築體驗400張圖片、80張平面圖、身歷其境12主題 帶你走進世界72座經典建築 空間∣時間∣物質∣重力∣光線∣寂靜 居所∣房間∣儀式∣記憶∣地景∣場所 【日常棲居體驗──看懂建築的關鍵叩門磚!】 「一件藝術作品或一座建築,如果沒有經過我們的體驗,就根本沒有存在過。」 ──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 對建築的理解並不需要專門的知識或技能,而是始於「日常棲居體驗」。我們的體驗,是最重要也是最恰當的評價建築的方法。 只有當建築被體驗時、當它被棲居者全方位同時感受時、當它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和儀式提供發生的場景時,它才有了意義,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凡能在人類歷史留名、在使用者記憶中常存的建築,無一不是受到人類體驗啟發、建立在人類體驗的基礎上,並依照人類體驗加以塑造。那些能夠觸動我們感官神經並能賦予我們全新體驗的建築作品,吸引我們靠近,讓我們的每一次回訪都充滿驚喜,隨著時間推移才逐漸顯露全部特徵。 【平面圖帶路,走進經典重磅建築 72 座】 平面路線圖 × 角度精確的建物細部圖 × 建築大師引路分析 本書以體驗為核心,結合文字、照片和平面圖,引領讀者展開一場建築之旅。全書以12個建築特質主題分類,每一主題提供6個建築實例詳解。文字細說、平面圖帶路,一抬頭就可以從圖片看到文字中所敘述的角度與物件。為讀者帶來身歷其境的體驗。 ▌還帶你深入古今大師們的建築之心: 布魯內雷斯基∣米開朗基羅∣萊特∣柯比意∣拉斐爾∣宋恩爵士∣安藤忠雄∣密斯‧凡德羅∣阿斯普朗德∣路康∣倫佐‧皮亞諾∣阿爾瓦‧阿爾托∣高第∣傑佛遜總統 ▌一次瞭解!每種型態的建築都有獨特法則與原理: 劇場∣皇宮∣住宅∣博物館∣教堂∣神殿∣銀行∣展館∣法院∣羅馬浴場∣圖書館∣美術館∣溫泉浴場∣金字塔∣城市村落∣研究中心∣酒吧∣公司∣市場∣火車站∣墓園∣校園∣海水浴場∣廣場∣市政廳∣孤兒院∣歌劇院 【6組看建築的基礎法則!解剖出建築12款面貌】 ▌空間&時間── 柯比意那印象派畫作般的「廊香教堂」其實是對古典黃金比例的極致「空間」應用? 安藤忠雄「水之教堂」之所以「漂浮」水上其實緊抓了建築中的「時間」原則? ▌物質&重力── 密斯‧凡德羅的「巴塞隆納德國館」如何讓天花板「懸浮」空中,其支撐壁柱的不同「物質」肌理才是關鍵所在? 皮耶‧夏侯的「玻璃屋」是對「重力」概念的倒轉:鋼柱也能輕盈、玻璃也能沉重堅實? ▌光線&寂靜── 厚重巨大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如何透過上百道「開口」引入的「光線」,讓人有如置身最輕飄的聖域? 路康的「沙克生物研究所」如何做到既古老但又極端現代,其廣大的中央庭院作為「一個面向天空的立面」,發出了建築的「寂靜」之聲。 ▌居所&房間── 是豪宅也要能是安身立命的「居所」,將古代神殿與鄉村別墅融為一體的「圓廳別墅」。 利用「房間」概念,任何性質的場所都能具備「親密感」:羅倫佐圖書館、克恩頓酒吧、美國莊臣總部。 ▌儀式&記憶── 像「紐約中央車站」這樣一座大吞吐量的交通節點,其為「日常交通」精心設計的「儀式」感,便是讓人潮絡繹甚至心繫於此的關鍵所在。 構造越複雜的建築越需要能與棲居者的「記憶」連結,世界知名「迷宮」的「克諾索斯宮」如何締造記憶節點,讓人如同在家般永不迷路? ▌地景&場所── 萊特「落水山莊」如帳篷又如山洞般的異想天開形式,來自對「地景」概念的深刻思考。 建築機能越是獨特專一,越是要思索「場所」中的形狀、顏色或布局是否傳達出了正確的心理意象:雪梨歌劇院、珊納特賽羅鎮中心、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兒院。
各界推薦 【業界必讀推薦】 王俊雄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吳光庭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施植明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曾瑋 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曾成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 /跨領域設計中心主任 黃聲遠 田中央聨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褚瑞基 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對於建築剛入門者或是對建築有興趣者,《認識建築》絕對是一本首選的書,其實對於像我這樣浸淫在建築40年的人,這本書也未失其重要性。對於作者來說,建築來自體驗。他們以詩意的筆觸,將他們對建築的體驗,分成空間等12章來描寫,搭配合宜的經典作品說明,既大膽又完整。唯有像Pallasmaa這樣大師級的建築教育家,才可能寫出如此恆久之作。」 ------------------王俊雄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一本以人的身體經驗為主,敘事如何將知識轉化為體驗建築的好書。」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吳光庭 ●「本書主旨跨越了謙遜的中文翻譯書名,正如原題的 Understanding 一詞原意,讓建築學習者理解、忖度、思量、解析、透悉與領悟而得以『認識建築』;其內容則不僅超越原書『體驗建築初階讀本(Primer)』的副標,更將入門的『建築案例』與高階的『建築史論』連結起來。如今在《建築:形式、空間與秩序》與《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兩本經典之作之間,終於有了橋接者。尤其在網路影像充斥、抽象名詞氾濫的時代,本書敦促讀者面對『文字–影像–圖面』按圖索驥,協助形塑三位一體閱讀建築的連結力,更是建立鑄就建築學習的關鍵。 本書兩位作者都是建築師出身的重量級學者,帕拉斯瑪教授對於建築理論的透徹理解呈現於深刻流暢又閃耀著哲思與詩意的文字,麥卡特教授對於建築實體的入微觀察躍然在提點重點、刻畫精準的影像與圖面;兩位名家精選了 72 個案例,支撐起成對出現、彼此對照的六組十二個主題:空間–時間 物質–重力 光線–寂靜 居所–房間 儀式–記憶 地景–場所,是一部兼具文藝復興人廣度與工匠職人深度的經典。」 ------------------曾成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 跨領域設計中心主任 ●「這是一本很神奇的書,12篇熟悉的肺腑之言,喚起Juhani近幾年在特別的空間中叮嚀過我的溫暖記憶。 一看就知道許多是他常講的經典案例,雖然只去過一半,影響卻濃得像老友曾真實相處,讓我每天有勇氣選擇往夠深夠重的方向累積。 難忘在Juhani赫爾辛基書房裡用Melevich怪怪的杯子共飲紅酒;也不會忘記每次在櫻花陵園山上他眼神中的安靜,他說,來到這裡面對太平洋的餘光,竟總能回想起一次大戰前夕,父親早上離開時那甜美的哀傷……」 ------------------黃聲遠 田中央聨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作者介紹 羅伯特‧麥卡特 (Robert McCarter) 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羅伯特‧麥卡特 (Robert McCarter)美國建築師,自 2007 年起擔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露絲與諾曼‧摩爾建築學院教席教授(Ruth and Norman Moore Professor at Architecture)。此前曾任教於佛羅里達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校,並於 1991 年至 2001 年擔任佛羅里達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他在國際間發表了大量論文,出版的主要專著包括:《路康》(Louis I. Kahn, 2005)、《法蘭克‧洛伊‧萊特建築原則初探》(On and By Frank Lloyd Wright, 2005)、《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997)、《橡樹園聯合教堂》(Unity Temple, 1997)、《落水山莊》(Fallingwater, 1994)等。尤哈尼‧帕拉斯瑪 (Juhani Pallasmaa)芬蘭建築師,赫爾辛基理工大學榮譽教授。曾在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包括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1999–2004)、維吉尼亞大學(2002)和耶魯大學(1993)。曾任芬蘭建築博物館館長(1978–1983)和赫爾辛基工業藝術學院院長(1972–1974)。出版專著三十多部,主要包括:《具象化的圖像:建築的想象和意象》(The Embodied Image, 2011)、《思考之手:建築的具象智慧》(The Thinking Hand, 2009)、《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The Eyes of the Skin, 2005)、《影像中的建築:電影裡的存在空間》(The Architecture of Image, 2001)、《動物界的建築》(Animal Architecture, 1995)等。宋明波同濟大學1996屆建築學碩士,1999年移居紐西蘭。業餘愛好閱讀與翻譯。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有幸得到劉東洋老師的鼓勵。
產品目錄 導言:建築即體驗 空間──存在性和建築化的空間 羅馬萬神殿∣義大利∣羅馬 貝殼廣場∣義大利∣西耶納 佛羅倫斯聖靈教堂∣義大利∣佛羅倫斯∣菲利波‧布魯內雷斯基 橡樹園聯合教堂∣美國∣伊利諾州∣橡樹園∣法蘭克‧洛伊‧萊特 廊香教堂∣法國∣廊香∣勒‧柯比意 洛杉磯聖母大教堂∣美國∣加州∣洛杉磯∣拉斐爾‧莫內歐 時間──時間中的空間 埃皮達魯斯劇場∣希臘∣埃皮達魯斯 勝利宮∣印度∣法特普希克里 宋恩故居∣英國∣倫敦∣約翰‧宋恩爵士 古堡博物館∣義大利∣維羅納∣卡洛‧斯卡帕 光之影教堂∣芬蘭∣萬塔∣穆勒瑪奇∣尤哈‧列文斯卡 水之教堂∣日本∣北海道∣安藤忠雄 物質──物質、觸知性與時間 阿蒙神殿和孔蘇神殿∣埃及∣卡納克 奇蹟聖母教堂∣義大利∣威尼斯∣彼得羅‧隆巴多 奧地利郵政儲蓄銀行∣奧地利∣維也納∣奧托‧華格納 巴塞隆納德國館∣西班牙∣巴塞隆納∣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哥德堡法院擴建∣瑞典∣哥德堡∣艾瑞克‧古納‧阿斯普朗德 克利潘聖彼得教堂∣瑞典∣克利潘∣西格德‧萊韋倫茲 重力──力、形式與結構 卡拉卡拉浴場∣義大利∣羅馬 聖弗朗大教堂∣法國∣佩里格 玻璃屋∣法國∣巴黎∣皮耶‧夏侯 艾瑟特學院圖書館∣美國∣新罕布夏州∣艾瑟特∣路康 曼尼爾收藏館∣美國∣德州∣休士頓∣倫佐‧皮亞諾 沃爾斯溫泉浴場∣瑞士∣格勞邦登州∣沃爾斯∣彼得‧祖姆特 光線──光的物質性與觸知性 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堡∣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 & 米利都的伊西多爾 沙特爾大教堂∣法國∣沙特爾 四泉聖嘉祿堂∣義大利∣羅馬∣弗朗切斯科‧博洛米尼 內勒斯海姆本篤會修道院教堂∣德國∣內勒斯海姆∣巴爾塔薩‧諾依曼 三十字教堂∣芬蘭∣伊馬特拉∣伏克塞涅斯卡∣阿爾瓦‧阿爾托 金貝爾美術館∣美國∣德州∣沃斯堡∣路康 寂靜──建築的寂靜之聲 吉薩金字塔群∣埃及∣吉薩 帕埃斯圖姆神殿群∣義大利∣帕埃斯圖姆 烏斯馬爾∣墨西哥∣尤卡坦州 和平聖母教堂迴廊∣義大利∣羅馬∣多納托‧布拉曼特 聖方濟小禮拜堂和女修道院∣墨西哥∣墨西哥城∣路易斯‧巴拉岡 沙克生物研究所∣美國∣加州∣拉霍亞∣路康 居所──建築、居所與家 多貢人村落∣馬利∣尼日河上游∣邦賈加拉 古羅馬中庭住宅(米南德之家)∣義大利∣龐貝 圓廳別墅∣義大利∣維琴察∣安德烈亞‧帕拉底歐 馬丁之家∣美國∣紐約州∣水牛城∣法蘭克‧洛伊‧萊特 瑪麗亞別墅∣芬蘭∣諾馬庫∣阿爾瓦‧阿爾托 辛普森–李宅∣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威爾遜山∣格蘭‧穆卡特 房間──充滿記憶的房間 羅倫佐圖書館∣義大利∣佛羅倫斯∣米開朗基羅 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巴黎∣亨利‧拉布魯斯特 美式酒吧(克恩頓酒吧)∣奧地利∣維也納∣阿道夫‧魯斯 施洛德住宅∣荷蘭∣烏特勒支∣格利特‧瑞特維爾德 美國莊臣總部∣美國∣威斯康辛州∣拉辛∣法蘭克‧洛伊‧萊特 西雅圖大學聖依納爵教堂∣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史蒂芬‧霍爾 儀式──儀式的形式 圖拉真市集∣義大利∣羅馬∣阿波羅多洛斯 伊勢神宮∣日本∣三重縣 佛羅倫斯加爾都西會修道院∣義大利∣佛羅倫斯∣加盧佐 聖家堂∣西班牙∣巴塞隆納∣安東尼‧高第 紐約中央車站∣美國∣紐約∣華倫與衛特摩建築事務所 薩伏伊別墅∣法國∣普瓦西∣勒‧柯比意 記憶──記憶與生活世界 克諾索斯宮∣希臘∣克里特島 阿罕布拉宮∣西班牙∣格拉納達 神聖裹屍布小聖堂∣義大利∣都靈∣瓜里諾‧瓜里尼 土庫復活小教堂∣芬蘭∣土庫∣市立公墓∣艾瑞克‧布雷曼 布里昂家族墓園∣義大利∣阿爾蒂沃萊∣聖維托∣卡洛‧斯卡帕 美國民俗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陶德‧威廉斯 & 錢以佳 地景──內化的地景 哈德良離宮∣義大利∣蒂沃利 桂離宮∣日本∣京都 維吉尼亞大學∣美國∣維吉尼亞州∣沙洛茲維爾∣湯瑪斯‧傑佛遜 森林墓園∣瑞典∣斯德哥爾摩∣艾瑞克‧古納‧阿斯普朗德 & 西格德‧萊韋倫茲 落水山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米爾溪∣法蘭克‧洛伊‧萊特 萊薩–達帕爾梅拉海洋游泳池∣葡萄牙∣萊薩–達帕爾梅拉∣阿爾瓦羅‧西薩 場所──場所的力量 雅典衛城∣希臘∣雅典∣伊克蒂納 & 卡利克拉特/步行通道∣季米特里斯‧皮吉奧尼斯 卡比多利歐廣場∣義大利∣羅馬∣米開朗基羅 珊納特賽羅市政廳∣芬蘭∣于韋斯屈萊市∣珊納特賽羅∣阿爾瓦‧阿爾托 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兒院∣荷蘭∣阿姆斯特丹∣阿爾多‧凡‧艾克 雪梨歌劇院∣澳洲∣雪梨∣約恩‧烏戎 蒙泰卡拉索鎮翻新加建工程∣瑞士∣提契諾州∣路易吉‧斯諾茲
書名 / | 認識建築: 前所未見紙上VR空間體驗! 歐美建築學院兩大名師, 帶你身歷72座世界級代表建築 (暢銷經典版) |
---|---|
作者 / | Robert McCarter Juhani Pallasmaa |
簡介 / | 認識建築: 前所未見紙上VR空間體驗! 歐美建築學院兩大名師, 帶你身歷72座世界級代表建築 (暢銷經典版):【普立茲克建築獎主審】【建築學院必讀經典《肌膚之目:建築與感官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0688283 |
ISBN10 / | 9860688281 |
EAN / | 9789860688283 |
誠品26碼 / | 2682052934007 |
頁數 / | 45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8X21X3.6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前言:建築即體驗(節錄)
作為一本建築入門讀物,本書以如下前提為出發點:建築只有通過我們對它的切身體驗才能被評估和被理解。對建築的理解並不需要專門的知識或技能,而是始於日常的棲居體驗。我們的體驗是最重要也是最恰當的評價建築的方法。只有當建築被體驗時,當它被棲居者的五官全方位同時感受時,當它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和儀式提供發生的場景時,它才有了意義,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但凡能夠在人類歷史上留名、在使用者的記憶中常存的建築,無一不是受到人類體驗的啟發、建立在人類體驗的基礎上並依照人類體驗加以塑造的。那些能夠觸動我們感官神經並能賦予我們全新體驗的建築作品,吸引我們與之靠近,讓我們的每一次回訪都充滿驚喜,隨著時間的推移才逐漸地顯露出它的全部特徵。
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1898–1976)曾說:「一座建築物在揭幕那天的樣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建成三十年之後的樣子。」此外,如果一座建築物只是孤立地吸引我們某種單一的感覺(現今通常是視覺),那麼它也無法以深刻和動人的方式為我們所體驗,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奇觀」(spectacle):在我們第一次參觀或是第一眼看到它的照片時,它的新奇性就已經消失殆盡了。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影像主導一切的時代,一座建築「看上去如何」,往往是我們評價它的唯一重要依據。我們以為,只要看看書報雜誌或網路媒體上的照片,就算「了解」了古往今來的各式建築及其締造的場所,而不需要真正棲居在其空間之中。維也納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曾說過:「倫理學與美學是同一件事。」而那種將建築的外觀凌駕於內部空間體驗之上來評價建築的做法,恰是對「內在美高於外在美」這一道德理想的顛倒。今天,我們有必要重申這個本應顯而易見的道理:棲居的體驗是評價建築作品的唯一有效方法。
建築,作為一種體驗,不一定要和它「看上去怎樣」有關,而是要看它與它所在場所的地景、氣候和光線是如何結合的;看它的空間是如何組織的,如何妥善地容納發生在其中的各種活動;看它是如何建造的,結構是怎樣的,採用了哪些材料。也就是說,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影響著建築「內在的面目」,即人們棲居在其中的體驗。由此,我們必須承認,通常情況下,建築並不是我們注意力聚焦的對象。正如美國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所言,建築是日常生活的「背景或框架」,它的空間和形式是由其棲居者的「舒適和使用」需求來決定的。當然,這一看似謙卑的定義不應導致我們低估建築的影響力。建築為我們在這世上的行為提供了場所,因此,它對於我們的存在感和身分認同感的建立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正如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所述,建築讓人類感到「家一般的心安,因為他處在一個他親身參與建造的世界中」。通過這種方式,建築捍衛著人類體驗的原真性(authenticity)。
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會牽涉到一種身體性的體驗,這種體驗是由我們雙手的所及所感、指尖的輕觸、皮膚的冷熱感受、腳步的聲音、站立的姿勢和眼睛的位置決定的。我們的眼睛從來不會像建築攝影那樣,僅僅固定和聚焦在一個點上。在我們的日常體驗中,比聚焦的目光更為強大的是眼角的餘光──我們憑藉它在空間中穿行,感知不斷移動的地平線。正如美國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所說:「人們忘記了,是眼睛決定了地平線。」生命力持久的建築能夠調動這種身體性的體驗,牽動我們所有協同運作的感官,包括與身體的位置、平衡和移動有關的動覺。美國建築師路易斯‧蘇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說過:「由五官感受和聯覺做出的完整而具體的分析,為理智做出的抽象分析奠定了基礎。」
空間與感官體驗(身體性的體驗)的密切關係,是以創造建築作品的特定材料為中介而建立起來的。我們記住的往往是這樣一些建築物:它們把我們包容在一個能夠同時刺激所有感官的空間中,因此賦予我們的感受要比一張靜態圖像豐富得多。令人難忘的建築作品不應只有一次性的觀賞價值,而是可以百看不厭,甚至日涉成趣,因為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一年中的不同季節裡,發生在建築中的各式各樣活動和千差萬別的參觀者,會為我們的每一次到訪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在令人難忘的建築體驗中,我們印象最深的通常是其建造過程中留下的標記(材料的節點、圖案、肌理和顏色)以及採用的各種方法,美國建築師路康(Louis Kahn,1901–1974)稱之為「展示作品創造過程的標記」。我們從中看到了「手藝」──場所的製造中蘊含的他人的手工勞作。請務必牢記,即使在擁有數位化施工管理和構件預製技術的今天,建築仍然幾乎是全部以雙手建造起來的,建成的場所也仍然是以觸知性和身體性的方式為我們所知所感的。
對建築的體驗是具有轉化力的,它可以融合不同的時間維度,把我們與被遺忘的深層記憶重新聯結起來。建築體驗不只是一場視覺性或感官性的碰撞。一件偉大的作品足以調動我們的整個存在,改變我們的體驗性感覺(我們對自我的感覺)。它既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我們。一件真正的建築作品的轉化力,並不來自作者意圖(建築的內容和意義)與建築作為作品的最終呈現這二者之間的象徵性連接。建築本身即是一種現實,在我們體驗它的時候,它直接進入到我們的意識之中。這種體驗無須藉由象徵性來加以調和,而是作為一種直接的存在性遭遇而被經歷:這種遭遇是在作品的身體性體驗中,對其意義的親密呈現,而不是象徵性所包含的那種有距離感的呈現。在偉大的建築中,意義不是那些產生於作品外部的東西,它所附加的象徵符號只是將我們引向這個作品的渠道。建築的意義,正如杜威所指出的,「固有地存在於即刻的體驗中」,並直接決定了建築作品的品質、影響力和永久性。
總之,為了被理解,建築必須被體驗──它不可能通過任何純理性的分析而被領會。杜威曾言:「在通常的概念中,藝術作品往往與建築歸為一類……在它與人類體驗相分離的存在中。而實際上的藝術作品乃是與體驗有關的產物,並且是存在於體驗中的產物,所以,由上述概念得出的結論並不有助於理解藝術……當藝術對象與它最初創造過程中的體驗條件,以及後來發揮效力時的體驗狀態相分離時,它的周圍就築起了一堵牆,這堵牆把它的一般性意義都遮蔽起來了。」杜威把「體驗」和「理解」分開,他聲稱,當一件建築作品脫離體驗的現實時,它便失去了真正的含義和意義。另一方面,作為體驗的建築應是一個私密的、讓人深度投入的事件,與其說它把我們引向理解,還不如說它把我們引向一種「驚奇」(wonder)的感覺。
內文 : 落水山莊 Fallingwater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米爾溪
1935–1939
法蘭克‧洛伊‧萊特
落水山莊是考夫曼夫婦(Edgar and Liliane Kaufmann)的鄉村住宅,由建築師萊特設計和命名。它以森林為背景,扎根於它所處的天然地形中,讓棲居者在大自然中亦能感到家一般的自在舒適。在我們的棲居體驗中,大地潛伏待發的性格得到了彰顯,地形的輪廓得到了界定,材料的天性得到了利用,自然的場景被轉化為一個令人難忘的場所,最終在建築中實現了地景的「內化」。
沿著小溪前行,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是地景中清麗的自然風光,因為建築被遮掩在茂密的樹叢後面。待到走上小橋,這座房子才真正進入視線之內: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相互交織的水平面,它們似乎游離於溪水之上,不帶任何可見的支撐方式;我們也看到了垂直向的毛石牆,它佇立在瀑布上方的巨石之上,其形態儼然是對小溪兩岸天然的水平向岩層的一種效仿。水平向的面──淺色的混凝土露台和屋頂平面──衝出了垂直向毛石牆的重重圍裹,它們向外出挑,有的橫跨於溪水之上,有的與溪流方向平行。小橋架設在溪水兩岸,其長度幾乎與溪水的寬度相等。因此,站在橋上,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把握露台向外出挑的距離。橋下溪水潺潺,流水的動態進一步反襯出別墅深深扎根於大地的穩固感。目光上移,我們看見了懸浮於溪流之上的起居室。至於瀑布,此刻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小橋的另一端通向一條窄道,窄道緊鄰陡峭的山坡,它將我們引向別墅後方的入口。
我們來到山洞一般的小門廳,門廳的牆面以毛石砌成。隨後,我們走上三級石頭台階,進入起居室。起居室的空間向四周的地景敞開,透過水平向連續展開的玻璃窗,我們看到室外濃濃的綠意。天花板是由光滑的白色石膏形成的水平面,距地只有 2.15 公尺高,它從室內延伸到室外,飄浮在紅色鋼框玻璃窗的上方。地面鋪著大塊不規則形的深色石板,石板表面經過拋光而顯得異常光亮,它映出微微變形的倒影,猶如泛起漣漪的水面,看上去與別墅下方的小溪驚人地相似。起居室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斜對角的玻璃門。通過這扇門,我們來到了露台,露台就懸挑在瀑布上方。雖然瀑布尚未出現在視野中,但它卻通過聽覺這種更為私密的方式滲入了我們的整個體驗過程。此外,我們的平衡感和在空間中的身體位置感,也時刻與懸空於瀑布之上的飄浮感交織在一起。隨後,我們又被房間對面來自天窗的明亮光線引回室內。天窗下方是一個玻璃圍合體,圍合體的底部是敞開的,藉由懸掛式的混凝土樓梯通往下方的水面。在樓梯的踏步前,我們不禁再度感嘆腳下經過拋光的石板地面與小溪那深灰色泛著漣漪的水面是何其相似。沿著這座開放式樓梯扁平的踏板下行,我們逐漸步入開闊的室外空間。在上方,我們看到懸挑式的樓板,樓板底部距離小溪的水面有 3 公尺高,而最下方一級踏板距離水面大約只有十幾公分高。站在這裡,我們背對著瀑布,只聽得飛流在身後轟轟作響。
從樓梯裡鑽出來,重新回到起居室,我們在空間的斜對面看見一個巨大的壁爐。壁爐凹陷於毛石牆之中,呈半圓筒形,從地面直達塗有灰泥的簷口底面。爐火搖曳,在毛石牆的陰影中忽明忽暗。爐床是一塊基地原有的巨石,其下方與大地相連,上方從室內的地面中冒了出來。巨石周圍的石板地面經過拋光,如水面一般光滑,而巨石本身卻是毛糙的,它「從地板中鑽出來,就像是巨石從溪水中露出來的乾爽頂部」。壁爐旁邊設有一張嵌入式木餐桌,餐桌位於這個正方形房間的中軸線上。餐桌後方,毛石牆的水平向接縫處是一層層懸挑的木擱板,擱板的布局微妙地仿效著別墅的整體結構。繞過餐桌,我們看到一座狹窄的石砌樓梯。樓梯夾在兩面毛石牆之間,通往二層。我們穿過堅硬石層的重重阻礙,彷彿就要從樹根破土而出,最後卻出乎意料地從樹冠的高度冒出來。回想剛才,我們穿過石板地面下行,最終在漂浮水上的輕巧樓梯上,見到水面映射出頭頂上方的天空。在攀爬兩座樓梯的過程中,我們都得到了與實際位移方向相反的錯覺。這種重力顛倒的體驗完全是由起居室的獨特設計引起的:它緊靠山坡,通過石板地面把整座別墅與大地緊密地貼合在一起,同時又借助懸挑式的塊體飄浮在水面之上。
我們來到二樓的主臥室,由此通往石板鋪地的露台。露台位於起居室之上,其面積遠遠大於主臥室,從而成了別墅中規模僅次於起居室的「房間」。從這個高點位置環視四周,東、南、西三個方向的風景一覽無遺。此外,我們還看見室內和露台上與水面極為相似的石板鋪地,它們自下而上在不同的高度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形成了若干水平面的疊置。這種疊置來自對溪水的效仿──水流在瀑布上方和下方形成的兩個水平向表面。同時,別墅的縱向毛石牆也是一種對地景的效仿,它對河床外露巨石的岩層紋理加以發揚光大。通過這兩種對自然形態的模仿,整座建築完全融入了地景之中。繼續上行,我們來到三樓書房:圍繞書房三面的,是將整座屋子牢牢錨定於地景中的毛石牆;在南面,上下疊置的水平向玻璃窗繞過轉角,直接與左側的毛石牆相連。從這個山洞般的庇護所中向外眺望,我們看到了懸浮在瀑布之上的起居室露台。書房中一些精巧的設計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如窗子左側玻璃與毛石牆的對接:由於沒有設置窗框,壁爐外圍的毛石牆看起來就像是從玻璃中穿過一般,由室內伸向室外。又如窗子右側的轉角:一對對小小的平開窗疊置於此,當我們把所有的窗扇打開之後,房間的這個轉角便消失了。這兩處設計成功地體現了建築與地景的融合方式。在落水山莊中,我們還能看到很多類似的細節。
落水山莊懸浮在樹木的枝葉之間,同時又扎根於大地的岩床之中。它的空間格局將我們從室內引向室外,它的整體結構形成了一個位於流水之上的穩固塊體。它是山洞和帳篷這兩種建築原型的完美組合,一方面讓我們能夠享受明媚的陽光和四周森林的景致,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能夠隨時回到毛石牆的保護中,隱匿在陰影深重的室內空間裡。開闊的視野和可靠的庇護──這正是我們在地景中棲居所需要的兩個基本條件。
最佳賣點 : 歐美備受敬重的兩大執業建築師 聯手經典之作
從自身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出發,深信「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建築。
本書以紙上VR建築體驗400張圖片、80張平面圖、身歷其境12主題,帶你走進世界72座經典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