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無眠 | 誠品線上

月照無眠

作者 彤雅立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月照無眠:本書特色:月照無眠是生活的感知是夢是夜是無眠者的孤獨是微涼的季節本書收錄彤雅立自二零零七至二零一一年的詩作共六十首,分為三輯:「月照無眠」、「食此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月照無眠是生活的感知是夢是夜是無眠者的孤獨是微涼的季節本書收錄彤雅立自二零零七至二零一一年的詩作共六十首,分為三輯:「月照無眠」、「食此在」、「她衰老的時序是冬眠」。關於季節、思念,與未完成的種種瞬間。◎聯合推薦尹玲、甘耀明、宇文正、孫梓評、李癸雲、李魁賢、陳玉慧、郭重興、楊佳嫻、黃粱、廖偉棠、鴻鴻、鍾適芳、顏艾琳、羅思容、蘇紹連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彤雅立的新著《月照無眠》是一本以思念為主調的抒情詩集,相對於嚮往的古典情境和神秘的島嶼印象,孤隱在歐洲現代城市的她因為距離遙遠而情寄思念,從時間上去延續古典情境的階調變化,從空間上去再現島嶼印象的駐留或行走,兩者相互交織成為她詩中思念的世界。彤雅立這本詩集的創作特色在於「現實」與「詩」的處理方式,她以「詩」的意念去貼近現實,讓現實世界感受到詩人的心靈光澤,而非把「現實」的舞台搬到詩裡,任由現實張揚表演;但是她對現實世界的變動異常敏感,許多詩的意念和意象仍是從現實世界中提煉,提煉之後,現實退隱,心靈不變,詩永恆。這是一種高度的創作觀,不被現實世界所控制、驅使,反而是用詩觀察、超越和照拂現實世界。彤雅立正往這個獨特而艱難的方向前進,在台灣六年級的詩人中獨樹一幟,鮮明地形成頗具代表性的詩風。」--詩人、《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主編/蘇紹連「《月照無眠》是一幕獨角戲,一封懺情書,有樂府之坦誠無告,詞的哀戚纏綿。諦聽!迴看!鶯啼在天涯。」--詩人、評論家/黃粱「有時生命不給我們所要的,便只能換一個名字,重新開始打造一個世界。彤雅立的世界是由感官構成的,所有的事物都被感官翻譯了,成為夢,成為詩,成為無止盡的路途上,更真實的點滴人生。」--詩人/鴻鴻「彤雅立那雙無眠的眼,挖出記憶中最神秘幽微、晶瑩剔透的眼淚。一淚一字,結晶了這本詩集所呈現出來的光亮。」--詩人/顏艾琳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彤雅立居柏林,隱於市。嗜讀書,研電影,事翻譯。著有詩集《邊地微光》。走,過去就是邊境了。http: blog.yam.com sabin。邊 地 微 光。http: tong-yali.blogspot.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他序--奧費斯在歌唱 李魁賢自序--月照無眠,病成相思 彤雅立輯一 月照無眠島夜她等待孵化鳥語晨曦隱窗臨岸月照無眠普洱醉意秋日未夢丟失夜間行走秋葉 轉瞬之中總有個記憶來自昨天黑夜的神秘島黑色思念 伏案抒獨窗戲殘夢夜游輯二 食此在島霧雨密林之夏 夜寒秋 無邊國 流失的瞬間無題 故園 斷音斷腸時命失題來生有所思在暗夜與他發生聯繫行路者 常溫感 食此在 情信暗語井深紙船 輯三 她衰老的時序是冬眠 她衰老的時序是冬眠 一日心碎 鳥嫁 植栽密探 離水醉別垂死之屋樹幽微的密道 忘路之遠近 故事有時 靜止零度 慣性定律記憶旅車 她睡過邊界代後記樹幹長出了枝葉--代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月照無眠
作者 / 彤雅立
簡介 / 月照無眠:本書特色:月照無眠是生活的感知是夢是夜是無眠者的孤獨是微涼的季節本書收錄彤雅立自二零零七至二零一一年的詩作共六十首,分為三輯:「月照無眠」、「食此在」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753426
ISBN10 / 9868753422
EAN / 9789868753426
誠品26碼 / 2680651722001
頁數 / 18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0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月照無眠,病成相思。

「明山小徑,邊地微光。」這是我給第一本詩集《邊地微光》下的標語。不為一個絢麗的詞彙,而是對自然的嚮往。我總期待著,有一天能以最真摯誠懇的詞句,描繪這個世界。詩作為表現世界最簡約的方式,卻也是最難的。我們的世界究竟變成了甚麼樣子,那是我們所喜愛的嗎?那是我們所滿意的嗎?

人類的心靈,千千萬萬年傳遞下來,在我看來是不變的。隨著物質社會的演進,人們溝通的工具似乎變得更加地多元且利便,我們走進了一個時時刻刻都能夠交流思想的時代。祇是,人們也因著物質社會的豐富,而更加地奔忙,我們在許多的不得不之中,變得簡短而快速。生活如此,愛情亦然。由於事物的瞬息萬變,人們被迫習慣改變,思念於是遠離了我們的內在。

「月照無眠」的靈感來自蘇軾的〈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秋時節,我人在異鄉,月同故鄉一般地圓,我獨自在那幾個月圓之夜展讀蘇軾這作品。他的寫作年代是十一世紀(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近一千年前的宋朝,蘇軾在密州,弟弟蘇轍(字子由)在濟南,兩人七年未見。於是蘇軾在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在作品最末,他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如今這句話常被世人解讀為分隔兩地的有情人終能長久。而蘇軾的意思其實是,但願我們都能長命,即便相隔千里,仍能在這月圓時分,共賞月神嫦娥之美,品嚐思念。我以為,無論是對親人、對愛人,情感往往是人類最珍貴的寶物,無論是千年以前,或千年以後。因此我試著在寫作之中,感知永恆的情感。儘管世界以更快的轉速運動著。

「病成相思」,其實來自南音的一曲。在這同樣悠久的傳統樂曲中,我聽見古代人溝通、聯繫、移動不易,於是思念聚集著、累積著,成了一種病。在漢唐時代的南音,人們無法快速閱覽別人的動態,心中卻抱持最單純的情感,在緩慢的時光中等待,然後相思成了病。在今天,人們也許會說,那是太執著了。

無論應該放下,或者執著,我相信深刻的情感與思念還是普遍存在人們心中的。於是我寫作《月照無眠》,透過詩句,將秋天到冬天,對季節、對月與思念的感知描繪出來。但願它能夠召喚每個月下無眠的真誠靈魂。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