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與自由: 胡適思想精選 | 誠品線上

容忍與自由: 胡適思想精選

作者 潘光哲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容忍與自由: 胡適思想精選:在中國,胡適與魯迅兩人的文學及歷史地位不分軒輊。中國共產黨因政治需要而對極左翼的魯迅有高度評價。毛澤東就曾將魯迅評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中國,胡適與魯迅兩人的文學及歷史地位不分軒輊。中國共產黨因政治需要而對極左翼的魯迅有高度評價。毛澤東就曾將魯迅評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而胡適倡導的核心理念,與中共治國理念擁有相當程度牴觸,是謂成了一種禁忌言論。由於中國官方長期禁止胡適文選的出版,坊間民眾一直以來是私下傳閱、販售,常出現洛陽紙貴、一書難求之景。今年恰逢「五四運動」九十週年,中共當局更是首次將「胡適」相關著作解禁。儘管時局變遷,著眼古今中外,胡適的言論依然是許多政治家、文學家處事座右銘或公開場合演講提倡的理念。本書將胡適最精華的文章及言論,系統性的分類、集結,並緊扣台海和國際當前時局發展,羅列三大部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做為選文指標。中研院胡適紀念館每年五月四號,更會舉辦大型公開座談會,廣邀文化界、政界重要人士及知名學者,蒞臨演講。此書的編撰目標,即是保留永不退流行的胡適言論集,不論做為「歷史典藏」或「學術研究」,皆具有相當程度長銷賣點。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胡適同時也是「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更是首位提倡「白話文」的學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九一七年返回中國的胡適,面對風雲變幻莫測的政局,認為在從事政治改革之前,應先致力於文學、思想、社會的改造,所以他一度主張不談政治,不幹政治。不過,當胡適在一九一九年六月接替《每週評論》的編務之後,他再也無法避免談政治。因此,他決定就若干基本的問題,特別是針對當時思想界的流行風潮,痛下針砭,從此拉開了自己論政的序幕。胡適向來主張「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不過,在共產主義浪潮好似澎湃無已的時候,為了「時代的需要」,胡適不再墨守己律,反而奔波於中國大地,到處宣講「自由主義」。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是廿世紀中國史的大事,在日後的歷史敘述裡,「五四」彷彿象徵著一個不言自明的時代。那年五月四日在北京街頭遊行示威的三千多名學生,點燃了後續全國性的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等等社會運動的火種;在那一天之前已是蓬勃而興的思想文化運動(或如約定俗成的提法「新文化運動」),更藉著這場熾烈的社會運動,席捲中國大地,勢不可擋。本書將胡適所提倡的理念、最精華的文章及言論,系統性的分類、集結,並緊扣台海和國際當前時局發展,羅列三大部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做為選文指標,希冀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映照讀本,並在詭譎的政治對立及社會亂象裡,引領大眾進入一個新的思考領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潘光哲筆名彭廣澤,男,1965年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2000年),曾任台大歷史系兼任講師(1992~199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1995~2001)、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者(2007~2008)。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胡適紀念館館長。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台灣史。著有《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台北:三民書局,2006)與《「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兩部專書及學術論文三十餘篇。

商品規格

書名 / 容忍與自由: 胡適思想精選
作者 / 潘光哲
簡介 / 容忍與自由: 胡適思想精選:在中國,胡適與魯迅兩人的文學及歷史地位不分軒輊。中國共產黨因政治需要而對極左翼的魯迅有高度評價。毛澤東就曾將魯迅評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279544
ISBN10 / 9868279542
EAN / 9789868279544
誠品26碼 / 2680415350006
頁數 / 25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