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心靈: 12堂課學會歸心祈禱 | 誠品線上

敞開心靈: 12堂課學會歸心祈禱

作者 多默.基廷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敞開心靈: 12堂課學會歸心祈禱:回歸內心深處,與主合而為一。耶穌邀請我們進入內在的寧靜,向寓居於我們內心的天主開放。「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回歸內心深處,與主合而為一。耶穌邀請我們進入內在的寧靜,向寓居於我們內心的天主開放。「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報答你。」──《瑪竇福音》六章6節◎歸心祈禱創始人多默.基廷神父暢銷經典。◎《基督徒的默觀之路》系列作品,學習歸心祈禱必讀的入門書。◎結合心理學觀點,清楚扼要說明默觀祈禱。◎列舉生活實例,符合現代基督徒的實際需求。◎增進信仰成長,適合讀書會等成長團體共讀討論。ISSUU試閱連結:http: issuu.com wisdompress docs 9789866036422歸心祈禱創始人多默.基廷神父暢銷經典。本書詳細講解在日常生活中操練歸心祈禱的方式與步驟,教導讀者如何沉澱心靈準備領受默觀的恩賜,達到安歇在主內、與天主親密結合的圓滿境界。全文分為兩個部分共十二堂課,第一部說明歸心祈禱的方法及基本概念;第二部則從靈修、歷史與神學反省的角度切入,以提供更寬廣的脈絡。在各章中彙整學習歸心祈禱常遇到的各種問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讀者釋疑解惑,克服進入默觀的種種阻礙。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多默.基廷神父(Thomas Keating)嚴規熙篤會會士。1923年出生於紐約,就讀耶魯大學期間接觸教會史,深受神祕靈修和默觀祈禱吸引,而領洗成為天主教徒。1944年入會,1949年6月晉鐸。1958年擔任科羅拉多州斯諾馬斯聖本篤隱修院院長,1961年擔任史賓塞市聖若瑟隱修院院長,現居斯諾馬斯聖本篤隱修院。1975年與潘寧頓神父(M. Basil Pennington)和梅寧哲神父(William Meninger)共同推動歸心祈禱運動,1984年成立默觀推廣協會。畢生致力於宗教交談,是享譽國際的神學家、靈修導師和作家,著有《基督徒的默觀之路》、《划向深處》及The Mystery of Christ等經典好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導言第一部第一章 何為默觀祈禱第二章 歸心祈禱入門第三章 禱詞是一種象徵第四章 漫遊的想像力第五章 心靈專注的誕生第六章 細微難察的思想第七章 卸下潛意識第八章 密集歸心祈禱避靜第九章 歸心祈禱法摘要默想第二部第十章 對歸心祈禱的錯誤認知第十一章 默觀祈禱歷史概述第十二章 基督徒靈修成長方針【附錄一】將歸心祈禱融入日常生活【附錄二】行動禱詞【附錄三】每週聚會的支持團體【附錄四】歸心祈禱法:同意天主臨在的祈禱【附錄五】默觀的推廣【附錄六】延伸閱讀

商品規格

書名 / 敞開心靈: 12堂課學會歸心祈禱
作者 / 多默.基廷
簡介 / 敞開心靈: 12堂課學會歸心祈禱:回歸內心深處,與主合而為一。耶穌邀請我們進入內在的寧靜,向寓居於我們內心的天主開放。「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6036422
ISBN10 / 9866036421
EAN / 9789866036422
誠品26碼 / 2681518450006
頁數 / 19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默觀祈禱是內在轉化的過程。因著我們的意願,而在天主的啟發與引導之下,達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意識觀念產生轉變,對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更加敏銳地察覺天主的臨在。

根據基督宗教的傳統,默觀純然來自天主的恩賜。而所謂的純然恩賜,並非意謂遙不可及,或專屬於修道人、隱修士或苦修者。事實上正好相反,默觀是人性本質的基礎,人人皆能達至的境界。當我們放下自我意識,把意志交託於天主,便能安歇在已經臨於我們內心,且等待自我揭示的天主寓居內。規律地操練靜默與獨處,能使我們更加肯定天主時時刻刻臨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而減少假我的影響(聖保祿所指的「舊我」),否則假我會阻礙恩寵的轉化。

假我是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源自幼年時期由於本能需求受挫──生存與安全、愛與尊重、權力與控制的需求,而造成情感上的創傷。同時,假我亦透過特定團體的身分認同來尋求幸福;換言之,藉著團體的接納來建立自我價值感。就社會層面而言,這可能導致暴力、戰爭與不公義的制度。

歸心祈禱是天主聖愛的運動,為更新基督宗教的默觀傳統,以回應聖神的召叫,願意天主臨在並於我們內行動。這是根據耶穌在《瑪竇福音》中所教導的深切祈禱方式:

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