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に正しく伝えたい日本の礼儀作法
作者 | 小笠原敬承斎 |
---|---|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用筷有十八禁忌、送禮最好附熨斗? 七百年歷史的禮儀宗家告訴你, 連陌生人看了也按讚的舉止。:◎進入室內要脫鞋,我穿絲襪怎麼辦?日本 |
作者 | 小笠原敬承斎 |
---|---|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用筷有十八禁忌、送禮最好附熨斗? 七百年歷史的禮儀宗家告訴你, 連陌生人看了也按讚的舉止。:◎進入室內要脫鞋,我穿絲襪怎麼辦?日本 |
內容簡介 ◎進入室內要脫鞋,我穿絲襪怎麼辦?日本人什麼場合都會送禮、都要鞠躬嗎? ◎如何優雅的吃烤魚、蝦、墨魚?可別扒筷、夾筷、淚筷……還沒開動就失禮。 ◎去神社的參拜禮儀:洗手、漱口、過鳥居、搖鈴,你真的做對了嗎? ◎住民宿比住飯店沒拘束?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什麼行為會一秒惹怒眾人? 以上這些都是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本書作者小笠原敬承斎是小笠原流禮法第33代接班人, 在室町時代,小笠原為日本天皇指定的禮儀宗家, 她將告訴你,日本人口中的「盛情款待」,跟你以為的,哪裡不一樣。 ◎日本人的交際應酬: ‧日本人多禮所以不停鞠躬?錯: 小笠原流禮法告訴我們 :「行禮不過三」, 打一次招呼鞠躬無數次,反而讓鞠躬變得輕率無意義。 ‧送禮必附「熨斗」,奠儀禁送新鈔: 這個熨斗當然不是真熨斗,而是象徵長壽的乾鮑魚片。 包奠儀更馬虎不得──包新鈔會有「你早就知道這個人會死亡」的意思, 最適當的做法是先把新鈔對折,再把有摺痕的新鈔放進香奠袋中。 ◎不明說的公共場合禮儀: ‧一秒惹怒人的大眾交通工具搭乘行為: 避免在車廂內講電話;搭計程車,要特別留意行李和雨傘是否造成座椅的汙漬。 如果你搭新幹線,千萬別吃咖哩便當……。 ‧馬桶蓋與大眾池的禮儀: 在澡堂泡澡時,毛巾要怎麼用? 你得先洗澡、包好頭髮才可進浴池,用過的桶子、椅子,都要用熱水清洗放回原 位。 還有,馬桶蓋與不蓋也是日本人的大禁忌。 ◎和食禮儀: ‧這樣吃和食,驚呆日本人: 用餐時,吃完食物的碗盤疊在一起,以方便服務人員收拾?錯! 要避免把碗盤疊放在一起,這代表珍惜器物,是對同桌之人和主人的貼心。 海鮮很美味,怕吃相難看?這裡告訴你如何優雅的吃烤魚、蝦、墨魚。 吃麵,一定要像日本人一樣呼嚕呼嚕出聲?錯!其實不需要。 ‧用筷子進食,日本人有18種禁忌: 淚筷、刺筷、移筷、架筷、指筷、塞筷……吃飯的時候這樣動筷子, 小心!這些舉動會讓日本人當場嚇壞,食不下嚥,心裡翻你一個大白眼! 快來看看還有哪些禁忌是你不小心犯過的。 再怎麼精美的筷子,日本人為何還是用後即扔? 你穿過浴衣嗎?(本書有圖解),這裡有參加日本婚喪喜慶的服裝須知。 你所不知道或不清楚的日本禮節,約有七百年歷史的禮儀宗家親自告訴你。
各界推薦 實踐大學應用日語系助理教授(暢銷書《表裏日本》作者)/蔡亦竹 圖文作家/Shika
作者介紹 小笠原敬承斎出生於東京都。前接班人──小笠原忠統(小笠原惣領家第32代接班人,1919~1996)的親姊姊,小笠原日英尼公的孫女。 敬承斎於聖心女子學院畢業後,前往英國留學。1996年任「小笠原流」禮法接班人,是700年來「小笠原流」禮法第一位女性接班人,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除了指導門徒之外,也透過演講、舉辦研修活動,寫書,努力宣揚符合現代生活的禮儀。著有《無人會教你的男子禮儀》、《男子一日一禮儀》、《武士的教養、兒童的禮儀》(以上為光文社新書)、《透過觀察學習日本人的一舉一動》(淡交社)、《悠美日本語的禮儀》(小學館監修)等書。 小笠原敬承斎官網「美好的邂逅」http: ogaswararyu-reihou.com blog 劉錦秀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國際版權部經理。譯有《修復身體的黃金7小時》、《一只平底鍋的零失敗魚料理》、《一分鐘降血壓操》(以上皆由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產品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 武家禮節衍生出的日本禮儀/蔡亦竹 推薦序二 了解禮儀背後的緣由,就能更深入了解/Shika 前言 不明說的禮儀,當然有它的理由 第一章 「潔淨」的自覺 1. 入內要脫鞋。穿絲襪可以嗎? 2. 隨身物品最好不要放在地上。那人呢? 3. 一定要包裝。連甜點入口前幾秒也要包裝 4. 為了包裝,發明五百種折形法,用意是? 5. 廁所極乾淨。除了為乾淨,還為了什麼? 第二章 神社佛閣的禮儀 1. 小笠原為武士制定禮儀 2. 神道教是什麼?讓日本人這麼愛乾淨 3. 神社裡沒有僧侶。神道教和佛教的關係 4. 神社分等級,寺院無國家分級 5. 如來、菩薩、明王、天,什麼意思? 6. 日本神話中的諸神脈絡 7. 七福神是日印中組合天團 8. 神社裡外都有動物 9. 參拜的禮儀:洗手、漱口、過鳥居、敲鐘 第三章 日本人的交際應酬 1. 「盛情款待」有距離,不是字面意思 2. 賞錢怎麼給,既表感謝更表敬意? 3. 日本人多禮所以不停鞠躬?錯 4. 日本人什麼場合都要送禮。為什麼? 5. 送禮必附「熨斗」,奠儀禁送新鈔 6. 你怎麼把剪刀遞給對方?花呢? 7. 不懂用敬語,就展現「言靈」 8. 日本人的「距離」 第四章 不明說的公共場合禮儀 1. 生存環境造成公優於私,做壞事就村八分 2. 共享汽車優步為什麼沒有空間? 3. 民宿比飯店沒拘束?正好相反 4. 一秒惹怒人的大眾交通工具搭乘行為 5. 馬桶蓋與大眾池的禮節 6. 禮儀隨時代而不同,不變的是體貼尊重 第五章 和食禮儀 1. 筷子和碗怎麼擱、怎麼拿?切忌一起拿 2. 很精美的筷子,日本人為什麼還是用後即扔? 3. 用筷進食的18種禁忌 4. 日本料理有講究,別讓人看破手腳 5. 飯要留一口 6. 這樣吃和食,驚呆日本人 第六章 日本人為什麼這樣穿著打扮 1. 和服的演進 2. 日本女人為什麼都要化妝 3. 穿過和服嗎?行動舉止得不一樣 4. 參加日本婚喪喜慶的服裝須知 5. 穿浴衣拍個照吧。與和服的差別是? 附錄 日本的各種年節活動 後記
書名 / | 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用筷有十八禁忌、送禮最好附熨斗? 七百年歷史的禮儀宗家告訴你, 連陌生人看了也按讚的舉止。 |
---|---|
作者 / | 小笠原敬承斎 |
簡介 / | 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用筷有十八禁忌、送禮最好附熨斗? 七百年歷史的禮儀宗家告訴你, 連陌生人看了也按讚的舉止。:◎進入室內要脫鞋,我穿絲襪怎麼辦?日本 |
出版社 /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9654692 |
ISBN10 / | 9579654697 |
EAN / | 9789579654692 |
誠品26碼 / | 2681861222008 |
頁數 / | 24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4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50g |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武家禮儀衍生出的日本禮儀
實踐大學應用日語系助理教授(暢銷書《表裏日本》作者)/蔡亦竹
司馬遼太郎曾經說過,今天我們對日本傳統的認識,其實其基礎大部分都建立於室町時代。
室町時代是日本三個幕府時代(鎌倉、室町、江戶)裡算是政治控制力最弱的。鎌倉幕府對朝廷展現的是關東強調的自主意識,江戶幕府則完全是凌駕於京都之上的日本最高實質政權中心。
室町幕府同樣由關東武者們打造,卻只能將據點設在京都,來維持並不穩固的統治權力。但是也因為這樣的背景,讓以京都的朝廷文化與關東的武家文化,在這個時期得以融合開花,成為我們日後熟悉的「日本」。
不管是茶道、日式住宅、插花甚至能樂等藝術,都是在這個時期大成而流傳至今。在我們刻板印象裡,穿著和服正座在榻榻木上,周圍配上「書院造」的素雅擺設,用台灣人看起來幾近刻意的認真態度喝著抹茶,其實就是室町時代流傳至今的小笠原禮法傳承。
小笠原家從室町時代開始身為將軍身邊重臣,建立了武家禮節的典範流儀。後來在江戶時代,政治重心完全移轉到幕府將軍身上後,又得到德川將軍家的重視,而讓這種原本武士的禮節成為日本最高的禮儀標準。
日本的傳統禮法,除了小笠原流的武家傳統外,更結合了神道、佛教與日本固有的民族性。因為神道思想,所以重視清淨、愛好潔白也成了日本禮法的重要特色。也因為日本古來的村落性格特性,所以體會對方心意、重視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也成了我們熟悉的日本禮儀特色。
尤其是萬物皆有神的「八百萬神」概念,讓日本人極為重視自然,也才造就了日本典雅的建築與人文風格。
武士原本是以殺生為專長的一群人,也正因為如此,武士才更重視自我鍛鍊、與人生無常間的自我省思──因為「死亡」一直是武士終生必須面對的課題。另一方面,武士這種以自己武勇立身出世的職業,也讓他們重視個人功績、從而養成了強調個人風格的性格,於是在鎌倉時代的末期,就出現了像佐佐木道譽這種「婆娑羅大名」(BASARA)般傍若無人、重視美學風格的人物。
但是婆娑羅為了要成就自我的美學,甚至會在戰敗撤退時,在自己宅邸裝飾鮮花、準備宴席,迎接敵人到來。這種就算是敵人,也要撐起主人面子的誇張行為,雖然在幕府政治上軌道後不再出現,但是這種因為重視體面,而必須好好接待來客的自我意識,其實也是日後作為茶道根本、也是日本人一再強調的「おもてなし」精神。
了解日本的禮儀,才可能真正理解日本民族的精神構造。從這個角度來看,由小笠原禮法宗家當主著作的本書,實為不可多得的深入淺出佳作。
推薦序二
了解禮儀背後的緣由,就能更深入了解
圖文作家/Shika
「在拜訪別人家,於玄關脫鞋時,不可以轉身將屁股對著屋內脫鞋喔。」這是我在日本,第一次去上茶道課時,同門前輩告訴我的。
她說,因為將屁股對著屋內脫鞋,同時也是將屁股對著前來迎接的主人,是不禮貌的行為,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面朝屋內脫鞋,再側身轉向將鞋子擺好。她還告訴我,鞋櫃所在的位置,是所謂的「上座」,而脫下來的鞋子,必須擺在相反的位置,才是有禮貌的做法。
在日本文化中,非常重視「上座」與「下座」之分。舉例來說,茶室裡面有掛畫的壁龕方向(床の間) 是上座,而身分最高的客人,會坐在離壁龕比較近的那一側。同樣的概念可以延伸到乘車、或是用餐時的入座位置。讓上司與長輩坐在上座,是基本禮貌以及體現尊重的一種方式。
由脫鞋這樣一件小事,就可窺探出日本文化中,有許許多多緣於禮儀無形的默契與規矩,而這些規矩大多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習慣或是信仰。
在日本生活的這幾年,我於裏千家流茶道拜師入門,體會到茶道裡也有許多之於禮儀的規矩。例如進入茶室時,需換上一雙乾淨的襪子;或是進入茶室時,不宜佩戴戒指、手錶等飾品,像這樣的規則,其實都有它的道理。
在本書中,作者就有為上述的兩項行為做解答。進入茶室時需要換上乾淨的襪子,是為了避免將在外面走路弄髒的腳踩進茶室;而不配戴飾品,是怕在喝茶時,將重要的茶具刮傷。
像這樣了解其背後的原因,才能更深入理解日本文化,以及理解為什麼日本人在一些處事做法上會與我們有所不同。若只解其表,卻不解其理,就只會產生錯誤的模仿,或是錯誤的認知。
有時在茶室接待外國客人時,會看見對方模仿電視劇或電影情節,將茶碗轉好幾圈再飲用。其實轉茶碗的用意,是為了避免嘴巴碰到茶碗最重要的「正面」,因此在轉茶碗時,只要轉180度即可,不需要轉好幾圈,但是多數的人都不明白其中道理,非常的可惜。
因此,我非常高興作者撰寫此書,向外國人說明日本禮儀的緣由。在閱讀此書時,我覺得受益良多。
如果是喜歡前往日本觀光的讀者,可以透過此書,學習在日本旅遊時應有的禮節;如果是日常或工作時,需要與日本人打交道,或甚至是在考慮留學、打工度假的讀者,更是可以透過閱讀此書,提醒自己在與對方應對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日本重視禮節以及潔淨的程度,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我相信這些精神與做法,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本書還介紹了許多關於日本的歷史、節慶、忌諱等平常比較少接觸的知識,希望讀完此書的你,能跟我一樣獲益良多。
導讀 : 前言
不明說的禮儀,當然有它的理由
想必大家對於「盛情款待」這個詞一點也不陌生吧,之前因為日本爭取2020年東京奧運的主辦權,這一詞又開始廣為流傳。
話說日本的「盛情款待」,究竟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我想知道其中道理的人應該很少。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我推測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日本人的心」,如果不了解這個「心」,便無法將日本文化正確傳達給外國人。
昔日的日本人是農耕民族,過得是和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日本文化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據說,來自中國的種稻技術,是從北九州一路普及到西日本(按:中國地區、四國地區、近畿地區)。但是,日本卻是一直到繩紋時代(按:西元前14500至前300年)的後期,才開始種稻。
有了農耕後,便形成了村落;有了村落,自然就產生出領導者。領導者之間彼此對立,開始一連串吞噬、兼併其他村落,進而建立了日本的古代國家。社會規模逐漸開始擴大後,人與人之間開始有了身分階級。隨著規則的訂定,人們開始擁有「壓抑自我,讓彼此生活過得更融洽」這種想法。
順應這種趨勢,自然就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禮儀。日本人透過壓抑自我,了解怎樣的行為,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由這個行為再加入美的基準,與道德的基準後,就成了日本文化一環的禮儀了。
「小笠原流」禮法,是在室町時代(按:1336至1573年)的武士社會,有了自己的體系後才逐漸確立。即使在身分階級非常嚴格的時代,也並非絕對遵守條律,因應不同狀況,要能夠隨機應變。這一點從小笠原流禮法世代相傳的古籍中,常出現的「禮法以時而定」這句話就可以理解。
所謂「禮法以時而定」,就是視時間、場所、狀況,採取適當的行動。如果無法掌握禮法的原因,就無法採取符合時宜的行動。反過來說,只要知道原因,就能夠依據判斷來行動。
我希望能夠透過本書,告訴大家其中的原因。
崇拜大自然、重視血與緣、融入生活
日本是個四季分明的國家。受到全球暖化的關係,季節的變遷多少也受到影響,但能夠像日本一樣四季分明的國家應該還是少之又少。
因區域不同,每個季節期間會有所長短,但自古以來育苗、翻土、插秧時,如果遇到風強雨大,收穫就會受到影響,甚至發生蟲害。面對自然災害,人們無可奈何,在生活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就會向神明祈禱。
就像我們在神社會看到圍著注連繩的神木一樣,日本人認為萬物皆有靈魂,所以大自然自然也會帶來災害。對於自古以來就和大自然共存的日本人來說,崇拜大自然一點也不足為奇。
日本人也很重視血緣,非常珍惜自己和家人、親戚之間的連結。正因為人和大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彼此都有強烈的連結,才造就了日本的祭祀、注重儀式、一整年都有特定慶典或活動的特有文化。
簡單來說,日本文化的特徵,都和大自然有密切的關係,而且也是在人和人的密切互動中建立起來的。活在當下的我們,繼承由先人們傳承下來的文化,並以傳承來的文化作為支柱,再配合我們現代的生活加以運用,這就是「傳統」。如果讓日本文化只停留在「傳承」的階段,日本文化勢必將踏上衰退一途。
正因為我們將有悠久歷史的日本文化融入了生活當中,現在才能夠過著如此豐衣足食的日子。因此,我們更應該懷著自信和驕傲,把日本文化傳達給外國人。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踏出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第一步吧!
內文 : 送禮必附「熨斗」,奠儀禁送新鈔
送禮不可或缺的就是「熨斗」。送禮所指的「熨斗」,是「熨斗鮑」的簡稱。把鮑魚削得薄薄的晒乾後,再泡水延展拉長,就是原本的熨斗鮑,也就是乾鮑魚片。
根據《新明解國語詞典》解釋,「熨斗」是把彩紙摺疊成可以包乾鮑魚片的形狀,並附在贈禮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摺紙封簽」(喜事用的禮金袋上的小立體裝飾)。簡單來說,現在的摺紙封簽,就是取代以前的乾鮑魚片。現在的摺紙封簽,有的會貼在祝儀袋的右上方,有的會直接印刷在熨斗紙上,且仔細看就會發現,封簽裡面都有包著黃色或茶色系的熨斗鮑。
鮑魚是祭神時最具代表性的供品,不但營養高,且有效期限久,所以被視為是長壽的象徵。因此,鮑魚就成了送禮的首選。現在,伊勢神宮舉行祭神儀式時,還是會用鮑魚製成的乾鮑魚片,有的神社甚至會視鮑魚為神明。
雖然鮑魚之外的東西也可以用來送禮,但是一般還是會附上乾鮑魚片或乾鮑魚,不過,現在都用小小的摺紙封簽來取代了。
摺紙封簽主要是附在有喜慶時的禮金袋上,因為摺紙封簽有「延年益壽」的涵義,所以探病、喪事所使用的香奠袋上,一般不會附上摺紙封簽。另外,因佛教忌殺生,所以把有腥臭味的鮑魚,附在禮金袋上的做法,除了喪事不宜之外,其他場合也都該盡量避免。
香奠袋的常識
如果是悲傷的事情,香奠袋則要用墨色較淡的筆寫。關於袋子背面的摺疊方式,如果是喜事,就把下側往上蓋,如果是喪事,則把上側往下蓋。這麼做的意思是,喜事我接受這份喜悅;喪事因為悲傷所以低下頭。
如果在喪事包新鈔,會讓人有「你早知道這個人會死亡」的意思,是很失禮的行為,但是,站在喪家的角度思考,收到髒兮兮的紙幣也感覺不是很好。我認為最適中的做法,就是先把新鈔對折,再放進香奠袋中。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什麼行為會讓你一秒惹怒眾人
一年當中,我會搭好幾次新幹線。我希望外國人士能夠了解行李的放置方式,尤其是大型行李箱。
例如,在最後面座位的椅背後,放了一個大行李箱,那坐這個位子的人就很難將椅背向後倒。我看過無數次那些想向後倒,但就是倒不下去的尷尬場面。而女性乘客,則有能否將行李箱扛上行李架之類的問題,這時,如果找站務員幫忙,他們會告訴你,車子的最前面和最後面,都有放置行李箱的地方。
只是,放置行李箱的空間畢竟有限,而且搭新幹線和搭飛機一樣,都要注意行李箱的相關限制。行李箱的長、寬、高合計不能超過250公分(長度是兩公尺),重量不能超過30公斤,且最多只能帶兩個行李箱。
雖然不是很頻繁,但我偶爾還是會看見,有人在新幹線上打開行李箱整理衣物,但車廂內的通道是給乘客走路的地方,建議這麼做之前,最好先衡量一番。
車內飲食的氣味
搭長途電車或公車時,總會看見有人在車內吃便當、零食、糕餅。每每看到這種情況,我就會覺得連日本人自己,也都忘了在電車上,不應該製造令人不愉快的味道。
前幾天,我搭新幹線時,隔著走道,坐在我對面的人在吃煙燻製品,後面的人在享用咖哩。這兩種味道都過於濃烈,反而破壞了彼此原本的香味,有好長一段時間,整個車廂內都是這兩種食物的味道。在選擇想吃的食物之前,我想大家應該要多用點心,考慮對周遭的人、周遭環境的影響。
在車內說話和講電話
要注意聲音一事,我在前面已經提過了。在車內如果有其他的乘客時,講話的音量一定要降得比平常低。因為講話的人一多,音量就會聚在一起而變得嘈雜。
在日本,任何大眾運輸工具,都會請乘客盡量不要在車內使用手機,但也有很多人都沒遵守。去年,我在國外搭飛機時,眼看飛機就要起飛了,還是有人在大聲講手機。不過空服員並沒有制止,這才讓我有機會意識到,人對聲音的認知是有差異的。
另外,講手機時,如果是在談工作或是私人事情時,背景聲太吵,說話者反而會擔心內容是否會被他人聽見,而感到不安,手機的確很方便,但是慎選使用時的環境,才是成熟大人們應有的修養。
馬桶蓋與大眾池的禮儀
上廁所時,有個動作能顯露出一個人的格調,那就是蓋上馬桶蓋。如果你認為可以開著不蓋,那馬桶也就不需要蓋子了。馬桶有蓋子一定有它的道理。
馬桶蓋的用途
首先,從衛生方面的角度來看,不蓋蓋子沖馬桶的話,水會飛濺到外面,而蓋上蓋子可以防止病毒和細菌擴散。
某新聞報導指出,有位小朋友為了要撿掉落在馬桶內的玩具,而發生意外。像這種情形,如果馬桶蓋是蓋著的,玩具就不會掉進馬桶裡,小朋友也不會發生意外。
另外,加熱馬桶座、免治馬桶,蓋上蓋子不但可以省電,還可以降低沖水時所產生的噪音。由此可知,蓋上蓋子是對周遭的一種用心,不蓋蓋子就是不完全正確的使用廁所。
這裡說個題外話。這是我以前搭飛機上廁所時所發生的一件事。由於是長程飛機,所以我換上輕鬆的衣服,睡了一會兒後去廁所。睡覺時,我把所有的首飾都取下來,只有項鍊還掛在脖子上。但在睡覺途中,項鍊好像鬆落了,在我低頭按沖水時,項鍊就順著脖子滑落馬桶,直接被送進了機尾的汙水箱。事情發生得太突然,我根本來不及把項鍊撈起來。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難為情的經驗,有了這次的經驗後,在飛機內,我都會提醒自己要把所有首飾拿下來,免得又再發生一樣的事。
用筷子進食,日本人有18種禁忌
就如同古時所講究的「筷頭五分,長則一寸」,為了不讓別人覺得不舒服,使用筷子吃東西時,只用筷尖1.5公分至3公分的地方小口小口吃。就算是休閒的場合,也應該留意這一點。
另外,違反餐桌禮儀的用筷方式叫做「嫌筷」,或「忌筷」、「禁筷」。小笠原流的教唱歌曲中,就有和筷子禁忌有關的歌詞:
不知要吃什麼,拿著筷子在料理上遊走,是一大禁忌。
除了這一小段之外,以下這兩小段也是:
把沾了飯粒或菜渣的筷子放入嘴裡舔,叫做橫筷。
用筷子隨意翻攪找自己喜歡的食物,叫做髒筷(探し箸)。
接下來介紹的禁忌,即使和推心置腹的好友一起吃飯,也要盡量避免。
筷子的禁忌
淚筷(涙箸,Namidabashi):湯湯水水自筷尖流下來。
刺筷(刺し箸,Sashibashi):用筷子戳食物。
髒筷(探し箸,Sagashibashi):在盤子裡攪拌、尋找想吃的食物。
疑筷(迷い箸,Mayoihashi):拿起筷子猶豫不決,前後左右晃動,似乎在挑揀食物。
吸筷(ねぶり箸,Neburibashi):舔筷子。
移碗筷(寄せ箸,Yosebashi):用筷子把碗或盤子拉過來。
架筷(渡し箸,Watashibashi):把筷子架在碗上。
夾筷(箸渡し,Hashiwatashi):用筷子夾食物給別人。又叫做拾い箸(Hiroihashi)、合わせ箸(Awasebashi)。
指筷(指し箸,Sashibashi):用拿筷子的手指人或物。
塞筷(込み箸,Komibashi):用筷子把食物塞進口裡。
扒筷(かき箸,Kakibashi):把碗含在嘴裡,用筷子往嘴裡扒食物。
敲筷(たたき箸,Tatakibashi):用筷子敲打飯碗。
別筷(ちぎり箸,Chigiribashi):左右手各拿一支筷子把食物撕開。
握筷(握り箸,Nigiribashi):用手握住筷子。
貪筷(移り箸,Utsuribashi):連著吃菜,未一口菜一口飯交換著吃。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還有其他禁忌。
譬如,把菜從大盤分盛到碗裡時,應該要避免把筷頭和筷尖顛倒過來使用。因為用自己用手拿過的筷頭,來取食物是不乾淨的。還有,把食物分盛到碗裡之後,筷頭也被弄髒了,視覺觀感也不佳。如果店家沒有準備公筷的話,可請店家多拿一雙筷子。
這種把筷子上下顛倒使用叫做顛倒筷(返し箸,Kaeshibashi)或逆筷(逆さ箸,Sakasabashi),也是使用筷子時的其中一個禁忌。順便提一下,我們不稱兩支筷子而叫一雙筷子,據說是因為上菜時,足付托盤上會放兩支一組的筷子,所以筷子的單位是「雙」。
話說,一次性筷子如何掰開?把一次性的筷子橫著掰開,對坐在旁邊的人來說十分危險,所以掰的時候,要先把筷子拿到自己面前,再縱向掰開來。掰的不好時,為了取下筷子的刺,有人會把兩支筷子互相磨擦,但這個動作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如果真的很在意那些刺,就用手一根一根拔下來。
最佳賣點 : 去神社的參拜禮儀:洗手、漱口、過鳥居、搖鈴,你真的做對了嗎?
日本人口中的「盛情款待」,跟你以為的,哪裡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