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 System: A Visual Exploration of the Planets, Moons and Other Heavenly Bodies that Orbit Our Sun
作者 | Marcus Chown |
---|---|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 最尖端科技、獵取最真實影像, 匯集最頂尖天文機構全球唯一鉅作:人類最新科技所能拍到的最真實影像,全球唯一全部照片的太陽與星球寫真。美國太空總署 |
作者 | Marcus Chown |
---|---|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 最尖端科技、獵取最真實影像, 匯集最頂尖天文機構全球唯一鉅作:人類最新科技所能拍到的最真實影像,全球唯一全部照片的太陽與星球寫真。美國太空總署 |
內容簡介 人類最新科技所能拍到的最真實影像, 全球唯一全部照片的太陽與星球寫真。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全球頂尖天文機構通力合作提供。 《看得到的化學》臺灣暢銷超過60,000冊! 作者,科學家、創業家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又一獨步全球製作鉅獻。 我們終於—— 可以用眼睛直視太陽、知道哪個行星一天才10小時、星球未必是圓的、 人類可能移民哪些星球、「愛神」撞上地球時咱們連10秒鐘的逃命時間都沒有…… 太陽系,顧名思義就是由太陽重力所主導,聚集形成的一個天體系統。 八大行星(咦?不是九大嗎?)──四塊岩石、四團氣體──由距離太陽最近算起, 最前面是四顆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距離較遠的後面四顆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至於在這兩群星之間的,是一大群繞行太陽的岩石塊。 這些行星跟你的生活很遙遠嗎?一點也不。本書讓你知道, 太陽系絕非闇黑無界,而是絢麗多彩,激發了文學與藝術無盡想像力: ◎行星決定你的性格。不信?行星運行的軌道叫做黃道。 黃道有12區,分別代表12星座。你是哪個星座呢? ◎英國倫敦地鐵的標誌,為什麼要以土星環為構想來源? ◎美國科幻小說《一日之夏》筆下描繪之霧氣氤氳的火山國度,竟然和金星一樣。 ◎哪顆行星最能激發文學家的創作想像?火星。 英裔愛爾蘭作家強納森.史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 竟然準確預言了火星兩顆衛星的公轉期,比人類科技還早150年。 ◎你知道行星也有氣色好壞嗎?英國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 在〈太空怪人〉的歌詞寫道:地球這顆行星好藍好藍,我卻只能靜靜的看……。 光是這些就夠有趣了吧!還有更多出乎想像的事: ◎6,500萬年前,到底是哪一個天體撞擊了地球,讓恐龍只剩10秒鐘可以逃? ◎地球與火星的軌道間有顆小行星「愛神星」,名字有「愛」卻代表毀滅, 因為如果撞上地球…… ◎如果要移民太空,哪個天體最有可能?是曾經有水又有大氣層的火星、 地表下可能有海洋的木衛,還是位於外太陽系適居帶的土衛? ◎世界上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可能來自哪個天體? ◎地球的溫室效應繼續提升,我們會成為下一個金星嗎?那裡溫度高到可以融化鉛! ◎天上的太陽將於50億年後耗盡,晚年將變成一顆水蜜桃般的恆星。 天啊!會有新太陽產生嗎? ◎原來八大行星也要爭排行,有「星」還因此落榜摔出太陽系? ◎為什麼有些行星如此古老,卻看起來很年輕?怎麼保養的? ◎發現星星可不是天文學家的專利,天王星居然是德國音樂家赫歇爾發現的, 所以愛看星星的我也可以囉? 本書照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華麗的視覺饗宴, 你可以站在地球看到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也可以像太空人一樣在太空看地球: 目睹中國的沙塵暴跨越太平洋「侵略」北美五大湖; 地球的埃及尼羅河畔夜晚,竟然美如繁星密布的星河; 看見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棚如何崩裂,恐怖特效絕非電腦合成……。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頂尖天文學家馬克斯.尚恩,暫時離開地球表面吧! ◎隨書附贈八大行星拉頁海報
各界推薦 專業導讀 中央大學天文所太陽系實驗室指導教授/葉永烜 專業推薦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高仲明 臺灣首位SOHO彗星發現者/蔡元生 滬尾天文臺負責人/王寶勛 自從《看得到的化學》出版後,廣受歡迎。今天,以同樣的技術和努力,把整個太陽系近距離呈現給各位讀者,探索我們的家園及地球的鄰居。本書以《看得到的化學》的筆觸和呈現方式,讓各位讀者在歡樂和啟發中獲得知識。 ──《連線》(Wired) 本書對天文愛好者來說,充滿驚奇與吸引力……內容和圖片都一樣精采且豐富。 ──《今日美國》(USA TODAY) 編輯曾在《看得到的化學》一書中,將元素週期表變得很迷人。如今,也不用花俏的內容,一樣創造出吸引人的太陽系。 ──美國科技網站「小發明」(Gizmodo)
作者介紹 馬克斯.尚恩(Marcus Chown)現居英國倫敦,目前擔任《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的宇宙學顧問,同時也是一位獲獎無數的作家與播報員,曾是加州理工學院的電波天文學家。本書由《看得到的化學》作者,科技創業家、科學家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和他所擁有的Touch Press出版社策劃製作,Hachette Book Group, Inc.出版發行。藍仕豪國立清華大學天文所碩士,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學士,同時也是業餘觀星愛好者。譯有《T恤上的宇宙》之深度導讀<沒有終點的旅程>、《太空的故事》、《茶杯裡的風暴》。
產品目錄 導 讀 星夜激發你的動力,挖掘宇宙的奧祕/葉永烜 推薦序 天文觀測入門,先從了解太陽系開始/蔡元生 序 言 人類科技所能做到的最真實影像 I. 一顆恆星、八大行星、無數衛星和小天體 我們住的地球,是岩石行星 彗星撞地球,是這樣造成的 初誕的混沌,像是調酒師手上的搖杯 太陽系之外,還有其他星系存在嗎? 想上太空?請準備:空氣瓶、加溫兼排熱又會加壓的太空衣 適居帶:行星表面擁有液態水 如果有外星人,那他們在哪裡? 離開地球表面,造訪天文實驗室 II. 地球所處的內太陽系 足夠裝下百萬顆地球:太陽 熱到像有10顆太陽:水星 科幻小說筆下,霧氣氤氳的世界:金星 不冷不熱最適生存:地球 太空人唯一登陸過的天體:月球 可(渴)望成為人類第二個家?:火星 格列佛遊記的準確預言:火衛一(福波思) 在這裡,你可以成為跳高高手:火衛二(戴摩思) III. 太陽底下還有新鮮事:小行星帶 不夠格當行星,只配當「矮行星」:穀神星 無關愛神,可能是毀滅:愛神星 「迷你磁層」隔離太陽風:小行星951(蓋斯普拉) 小行星也有衛星:艾女星(伊達) 首次採集小行星土壤樣本:糸川星 IV. 挑戰你的想像:外太陽系 沒有表面的巨大氣球:木星 外表像披薩的衛星:木衛一(埃歐) 太陽系最大的溜冰場:木衛二(歐羅巴) 這顆衛星,居然比水星大:木衛三(蓋尼米德) 人類建立新基地的有利據點:木衛四(卡利斯多) 倫敦地鐵標誌的藍本:土星 像是黑膠唱片聲槽:土星環 比水星還巨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 外太陽系也有適居帶:土衛二(恩克拉多斯) 雙面天體:土衛八(伊阿珀托斯) 曾受嚴重撞擊的死星:土衛一(米瑪斯) 會翻筋斗的衛星:土衛七(許珀里翁) 土星最奇特的衛星群:像迷你太陽系、會換位跳舞、捕捉來的衛星 赤道在南北的行星:天王星 被敲碎後,再拼裝起來?:天衛五(米蘭達) 天王星的衛星群:拋開神話,用文豪筆下的人物命名 數學天才的偉大天文發現:海王星 在軌道上走錯了方向:海衛一(崔頓) V. 柯伊伯帶 內太陽系有小行星帶,海王星外有柯伊伯帶 農家小孩的發現:冥王星 害冥王星降級的凶手:鬩神星 復活節島的神話:鳥神星 長軸是短軸2倍,像鵝卵石:妊神星 VI. 來到了太陽系邊界:歐特雲,聚集著數兆顆彗星 髒汙的雪球:彗星 週期彗星表
書名 / | 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 最尖端科技、獵取最真實影像, 匯集最頂尖天文機構全球唯一鉅作 |
---|---|
作者 / | Marcus Chown |
簡介 / | 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 最尖端科技、獵取最真實影像, 匯集最頂尖天文機構全球唯一鉅作:人類最新科技所能拍到的最真實影像,全球唯一全部照片的太陽與星球寫真。美國太空總署 |
出版社 /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9654616 |
ISBN10 / | 9579654611 |
EAN / | 9789579654616 |
誠品26碼 / | 2681848486003 |
頁數 / | 272 |
開數 / | 16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6X19X1.7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850g |
最佳賣點 : 人類最新科技所能拍到的最真實影像,
全球唯一全部照片的太陽與星球寫真。
導讀 : 導讀
星夜激發你的動力,挖掘宇宙的奧祕
中央大學天文所太陽系實驗室指導教授/葉永烜
荷蘭畫家梵谷曾說過,能夠對很多東西都有喜愛,便是了解神的旨意和目的的最好辦法。我想讀這本圖文並茂的書,一頁一頁的翻下去,也會讓你感嘆我們太陽系的奇妙,有著這麼多出人意料之外的事物,好像冥冥中自有主宰。建議讀完之後,閉閉眼睛,想想哪一顆星球是你最喜愛的,然後決定一輩子中的一個願望,便是要做一些事,可以澈底改變世人對它的了解。這會很難嗎?會需要有天文學博士學位才能夠插手嗎?這本書有答案。
原來天王星是由音樂家威廉.赫歇爾發現的、經典名曲〈我們是冠軍〉(We are the champions)的皇后樂隊吉他手布賴恩.梅,他的硏究論文對找尋系外行星有很大幚助。
所以這本書要傳達的一個重要訊息便是──有志者事竟成。永遠不要放棄你心中的目標和興趣。能夠保持一見鍾情的喜愛,便是創新的動力。不然,愛因斯坦也不會天涯海角都帶著他的小提琴。而我想梵谷也說得對,不然他不會繪出那讓人傳誦的《星夜》了。
本書讓人傳誦的特出之處,便是把很多由歷次太空任務對各行星實地探測所得的影像和資料,極有系統的介紹。更難能可貴的,是那些非常有真實感的合成圖片,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五色繽紛的色彩加上行雲流水般的譯文,可以讓人每次細讀,都會有新發現。有些加上的譯註和編按更是錦上添花,把原文未講清楚的,畫龍點睛的說出來。
當然,太陽系的來源和行星演化過程,包羅萬象,這本書不可能什麼都包含。要捉重點的話,我們要注意的便是天地萬物息息相關。以地球而言,其生命起源可能便是來自小小的彗星和小行星的碰撞,而多次生物圏的大絕滅和相關的物種演變,如在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亡和哺乳類的取而代之也因此而來。月球的產生和天王星的自轉軸橫躺在黃道面,也和太陽系早期歷史中的巨型碰撞事件有關。所謂時勢造英雄,但英雄也創造時勢。如書中提及的地質學家吉恩.舒梅克博士便是一個好例子,是他一手撐起行星碰撞和隕石坑產生機制的硏究。和藝術一樣(記得林懷民嗎?),很多重要科技成就,都在乎個人的興趣和努力,才有所衝擊,才有所成。
牛頓力學的萬有引力主宰星球的運動,而土星環的存在和木衛一(埃歐)的火山噴發,木衛二(歐羅巴)的地下海洋,以及土衛二(恩克拉多斯)的南極水氣噴泉,甚至在太陽系外側海王星的衛星崔頓的冰火山,亦和它們中間行星的潮汐作用有關。但我們還是很不了解其中的奧妙,完全的解答便等待著這本書的讀者去挖掘。說不定在南投或臺東的某位中學生看了這本書,便會發想要把崔頓的冰火山全找出來,或者要把土衛八(伊阿珀托斯)這座非常奇怪的環赤道山脊勘查一遍(有何不可?)。不是只知道什麼,而是知道要做什麼。這本書的目的便也達到了。
自序 : 人類科技所能做到的最真實影像
距今約30年前,太空探測船陸續從地球上發射升空,展開探索鄰近行星的任務。本書影像皆來自人造衛星、探測船,以及天文臺所拍攝的天體、天空照片,還有其他行星的探測車,上頭搭載的顯微鏡所記錄的細微岩石結構影像。每張都是從數以千計的照片之中,精挑細選而出。這些照片的光波波長,涵蓋範圍從大家熟知的可見光到高能量的紫外線、X光,甚至更低能量的紅外線及無線電波。藉由透過不同波長的影像,就能夠更清楚窺見行星大氣、地貌與磁場的狀況。
本書行星與衛星的圖片,某些是經過合成處理,數百張來自繞行行星的人造衛星或探測船經過時,所拍攝的影像,再以電腦幾何校正,並且調整每張照片的明暗後,展現星球表面的地圖影像。
內太陽系中的行星,目前已有許多探測船造訪過,包含造訪水星的水手10號與信使號;造訪金星的金星計畫、麥哲倫號與金星特快車;以及一系列登陸火星的探測器、繞行火星的人造衛星等。
至於外太陽系中巨大行星的探索,則是有曾經繞行木星的伽利略號;目前仍在土星軌道上執行任務的卡西尼號;以及降落在土衛六泰坦星的惠更斯號。而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目前只有航海家2號(Voyager-2,或稱航行家2號、旅行者2號)完成這項任務。
如今,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正在前往冥王星與柯伊伯帶的途中。此外,對於小行星帶的探測計畫,也已經成功將岩石樣本帶回地球,甚至有些樣本是透過撞擊而採集到的。
由於地球表面超過70%覆蓋在水面下,因此在其他無水的行星上,科學家反而能將無水行星的地貌看得比地球更清楚。此外,若書中某顆行星的照片有些空白的區域,那是因為探測的飛船只有飛掠經過,沒有完整繞行該行星。請各位讀者相信,這並非不可告人的神祕區域,單純只是沒有圖像資料而已。
最後,目前人類所發現最遙遠、尚未探索過的太陽系內矮行星,即便使用最強大的望遠鏡,也只能勉強看見它們的蹤影,就算以最頂尖的天文數位相機配合望遠鏡拍攝,這些天體呈現的影像只有幾個像素(Pixels)而已。
一顆恆星、八大行星、無數衛星和小天體
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是辛苦的,甚至有些人忙亂度日。我們會陷入這樣庸碌的生活中,因為我們「看下不看上」,於是忽略了我們所居住的地方,其實只是一粒微塵,懸浮在巨大廣闊到難以言喻的宇宙中。
在人們所倚賴生存的這片環境之外,有著意想不到的世界:有的地方正被一個存在百年的颱風蹂躪;有的火山噴發物質都是冰;甚至有些地方的閃電,是從母行星的雲層上方打向它的衛星。直到今天,我們才有機會如此近距離探勘與觀察這些已經存在數十億年的現象。
我們何等幸運能身處在這個行星探索時代的開端,這裡有一顆恆星和八大行星,除此之外,還有衛星、彗星與一大堆各式各樣、像石塊一樣的小型天體。
歡迎蒞臨太陽系!
推薦序 : 推薦序
天文觀測入門,先從了解太陽系開始
臺灣首位SOHO彗星發現者/蔡元生
了解太陽系的天體,是天文觀測者入門的最佳途徑,這些太陽系的天體及特殊的天象一直深深吸引我到現在,從什麼都不懂到買望遠鏡觀察星空、在自己家蓋天文臺到發現SOHO彗星、超新星及小行星,之後能再發現幾個宇宙中的新天體或彗星,是我的夢想。
早在1984年我國中時期,當時的九星連珠事件深深吸引著我,開始對星空產生了興趣;當然,當時我什麼都沒看到,別說九星了,連個月亮都沒看到,這完全是因為資訊不發達,沒有真正用對方法。
到了1986年的哈雷彗星時期更是到了瘋狂的地步,在當時媒體資訊並不發達的時代,無人不知哈雷彗星,也造成了望遠鏡市場的大崛起,各電視臺、各報章雜誌……相關與不相關的媒體都大肆報導哈雷彗星;各大天文學會、鳥會及其他社團同時辦理哈雷彗星的觀測活動,在那個年代可說是相當大的一個全民運動,之後也帶領了非常多人進入天文領域,包括本人及現在活躍於業餘天文界的多位同好。
1993年的修梅克-李維9號彗星撞木星又是另一個高潮,業餘的天文學家發現了彗星並預測會撞上木星,那時幾乎全世界的望遠鏡都指向木星。
1996年百武彗星的彗尾劃過半個夜空,不需要任何儀器就可以看到,那時距離地球只有1,500萬公里,算是跟地球相當接近,之後更有電影說明彗星撞地球。1997年,海爾鮑普彗星更是誇張到在市區都看得到。
2001年,獅子座流星雨當晚數萬顆流星的震撼,應該讓許多人永生難忘。2003年,火星世紀大接近,在高雄市的觀測活動吸引超過3萬人擠進文化中心。2004年及2012年的金星凌日可說是百年的特殊天象。2012年5月21日的臺北日環食,更吸引了非常多東南亞天文愛好者來臺追逐。
這其中一定還有一些我遺漏的重要天象,不過,2013年底令人期待的世紀大彗星,仍是當時不可錯過的天文景象。當然,這些一直會持續下去的天文現象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從現在開始也都不會太晚。
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做出將冥王星分類為矮行星的決定後,雖然引起一片譁然,但整個太陽系的分類已經明確,《把太陽系帶到你眼前》這本書將太陽系仔細分類,並以精美的圖片及簡單的文字詳細說明了太陽系,內容十分精彩豐富,是值得收藏的一本天文好書。
內文 : 足夠裝下百萬顆地球:太陽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也是目前唯一近到可以觀察表面結構,而非小到只有一個針點大的恆星。基本上,太陽就是太陽系,因為太陽擁有太陽系內99.8%的質量,而且太陽大到足夠裝下百萬顆的地球。
自從地球在45億5,000萬年前誕生後,太陽所散發出的熱和光幾乎沒有變化。恆星和行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恆星能夠自己產生光和熱能,至於在恆星塵埃盤上形成的行星,(大多數狀況下)只能反射恆星的光。
如同所有恆星,太陽也是一顆巨大的氣體球,藉由自身重力將氣體吸引住並且壓縮,直到變得非常炙熱。但是,這些氣體是什麼?或換個方式問:太陽的組成成分是什麼?
主要成分:不是鐵,而是氫和氦
英裔美籍天文學家塞西莉亞.佩恩(Cecilia Payne,1900 ∼ 1979)的博士論文,是20世紀極為重要的天文學成就,卻鮮少人聽過她的名字。1920年,她率先發現太陽有98%的氫和氦,這兩種元素在地球上卻不常見。她的發現飽受爭議,是因為她在論文中寫道:「這兩種氣體的比例高到難以置信,幾乎不是真的。」數年之後,當她的發現獲得更普遍支持時,功勞卻落到她的指導老師美國天文學家亨利.諾利斯.羅素(Henry Norris Russell,1877 ∼ 1957)的手上。
在佩恩發表論文的時候,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是由鐵所組成,因此她的理論備受爭議。原先在19世紀時,德國科學家發現將元素加熱後,會放出特定顏色(或稱「波長」)的光。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元素,例如氧、氫、鈣,甚至是黃金都有獨特的顏色──「指紋」。因此藉由當時新興的光譜學,發現太陽所放出的譜線都強烈指向一種元素:鐵。
原子會吸收或放出光的原因,是來自電子在不同軌域上的轉換。佩恩提出理論的重要概念,是認為當元素在高熱的太陽中,會以極高的速度飛行,並產生劇烈的碰撞,因此大部分的原子會失去所有的電子。但這個現象比較容易發生在擁有1顆或2顆電子的氫和氦,進而形成電子氣體(電漿狀態);反觀擁有26顆電子的鐵,則是不容易失去所有的電子,因此太陽光譜並非取決於元素的組成,所以藉由當時最新的「量子力學」與統計力學,才能描述此現象。
太陽有多熱?最高溫達攝氏1,500萬度
太陽會熱的原因是來自本身大量的質量,如此而已!
所有的質量越往核心,就會越集中。如果你使用過腳踏車打氣筒,應該有發現壓縮的氣體會比較熱,太陽內部的高溫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所以當極大的質量擠壓在核心時,太陽內部最高溫可以達到攝氏1,500萬度,在如此高溫的環境下,所有的物質,無論是哪種原子,都會變成離子化的帶電氣體,或稱「電漿」。無論太陽由何種物質所組成差異都不大,關鍵在於當物質變成電漿態時,將呈現平均且單一的特性。
太陽擁有1,000兆兆噸的氫氣,但如果將1,000兆兆噸的微波爐,或是1,000兆兆噸的香蕉擺一起,最終也將得到一個像太陽一樣熱的物體。好啦,老實說,由微波爐或香蕉組成的物體不完全會像太陽!
雖然太陽中心溫度取決它的總質量,但決定太陽溫度特性第二重要的因素是組成的原子種類,因為自由電子會阻礙熱量的逸失,當一個原子有越多電子,例如鐵原子比氫原子重得多,重的原子將貯存更多的熱量。造成太陽發熱的原因很多,但為何太陽能「持續」發熱呢?
讓太陽持續發熱的來源:原子核
太陽持續將熱能送往太空,照理說應該會逐漸冷卻,事實卻非如此。很明顯是因為有某種熱源補充散失的部分,使得太陽溫度和質量維持一定的關係,但這熱源,從哪裡來呢?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必須了解太陽究竟發出多少熱量。19世紀初,法國物理學家克勞德.普耶(Claude Pouillet,1790 ∼ 1868)以及後來的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John Herschel,1792 ∼ 1871),分別測量了太陽放出的能量。赫歇爾在一座島上進行研究,這個地方周圍都是有河馬出沒的沼澤,位於現今南非開普敦的郊區,稱為奧普斯福屈(Observatory,原意為觀測站)。
在以蒸氣為動力的19世紀,太陽很自然的被認為是以煤為燃料,那麼,使用煤為燃料的太陽能燃燒多久呢?答案是5,000年!這卻和地質學與生物學的研究結果大相逕庭,地球存在的年代遠比這古老得多!今日測量的結果,則是認為太陽已經存在有50億年的歷史。所以無論能量的來源是什麼,必定要比同重量的煤高出百萬倍!
到了20世紀,人類終於了解這能量的來源:原子核。在太陽高溫的核心中,最輕的氫原子核藉由碰撞與結合,形成較重一些的氦原子核。這種反應的效率非常低,若要使得2顆氫融合成氦,需要平均100億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太陽才能燃燒數十億年,也因此容許地球擁有足夠的時間,演化出複雜的生命。
太陽的核反應釋放出無與倫比的能量,並且以陽光的形式從表面散發出來!但何謂太陽表面呢?
黑子風暴,地球遭殃,甚至殺人
1859年9月,許多航行的船隻不斷回報,指出夜空出現驚人的血紅色極光。同時間指南針極呈現非常不穩定的狀態,電報操作人員遭到日常熟悉的儀器電擊而亡。此時,有一個人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沒有人相信他。
同年9月1日,李察.卡靈頓(Richard Carrington, 1826~1875)位於倫敦南方紅山的天文臺,觀測到太陽表面中心處有黑子群出現噴發的現象;同時,倫敦皇家植物園內磁力儀上的筆針,晃動超出紀錄紙的寬度。對於這樣的巧合,卡靈頓認為太陽正歷經一場風暴,而且這風暴向外橫跨宇宙空間並吞噬地球。
當時,這種想法被視為科學異端,於是卡靈頓遭到科學家排擠。自從牛頓的學說被視為正統,那時科學界普遍相信太陽只有一種方式影響地球:重力。只可惜,直到卡靈頓去世之前,人們尚未完全接受他的發現。
太陽風吹出絢麗極光,卻不傷人
太陽風是時速高達百萬公里的風暴,這些風暴從太陽表面出來後,就會飛過所有行星。太陽風的組成,主要是氫原子核(質子)並挾帶著太陽磁場。
至今,科學家尚未完全了解太陽風的成因。雖然太陽表面的溫度略微低於攝氏6,000度,但是太陽旁邊的大氣或日冕的氣體,卻高達數百萬度。目前認為日冕之所以高溫,是與太陽表面的震波撞擊所造成的結果,且因為日冕溫度極高,故非常容易脫離太陽的重力。由於太陽大氣層所延伸出的太陽風,超過地球公轉軌道的距離,所以換個角度來說,我們是生活在太陽裡面。
當太陽風離開太陽表面,大約4天後會抵達地球。很幸運的是,我們受到地球磁場的保護,地磁像是一根磁鐵棒,產生一層「磁層」,讓太陽風就像溪水流過鵝卵石一樣,不會直接衝擊、傷害地球上的生命。
由於磁場的結構,帶電的太陽風會從磁極南北端,旋轉進入地球南北極的大氣層,撞擊大氣分子,當氣體中的電子吸收能量,並放出能量回到較穩定狀態的時候,所釋放的能量就是絢麗的極光。
當太陽風持續往外吹,最終會撞擊到星際氣體,在交界處形成一個擾流區,此區稱為「終端震波」,震波之外就是寧靜的「太陽駐點」,此處是星際氣體和太陽放出物質混合而成的星際介質區。人類迄今送出離地球最遠的儀器──航海家1號(Voyager-1,或稱航行家1號、旅行者1號),當初預計將於2014年,穿過太陽駐點抵達真正的星際空間(譯註:美東時間2013年9月12日,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相關人員證實航海家1號已經進入星際空間,新聞稿其中一段表示:……我們終於能夠回答一個被詢問已久的問題:人類的科技已經踏入星際空間了嗎?沒錯,我們到那了!)
年老的太陽,像是一顆水蜜桃
什麼東西質量越小反而越熱?答案是太陽!
這是由於太陽的核心,正在堆疊自然界最基本的樂高積木。當數個氫原子合成氦原子時,產生的副產品就是光,而產生出來的氦因為比氫重,便會往核心集中。太陽自身強大的重力不斷強力擠壓這些氣體,當氣體受到擠壓,溫度就會升高。
所以反常的,當太陽年紀越大,溫度反而越高也越明亮。相較於太陽剛誕生時的狀況,目前我們看到的太陽亮度較當時增加了30%。這又延伸一個問題,既然以前太陽光比較微弱,為何當年的地球沒有變成一顆巨大的雪球,然後再也退不了冰?
在遙遠的未來,隨這些氦的「灰燼」沉積在太陽內部,太陽溫度將逐步升高。事實上,太陽會逐漸變成兩種星體的集合,一種是較小且白熾的核心,包覆在另外一種較低溫的氣團中,而氣團之所以如此巨大,全拜核心流出的熱能所賜。因此太陽在晚年會變成一顆「紅巨星」,如同水蜜桃一般的恆星。
所以,太陽會吞沒地球嗎?這要看情況了!紅巨星的外圍結構稀疏鬆散,並且不斷的將物質往太空中拋射。太陽最終會膨脹到和地球公轉軌道一樣大。屆時地球因為太陽的重力變弱,軌道半徑也會往外變長。
太陽將於50億年後耗盡所有核融合燃料的氫,而脫離主序帶(編按:以顏色相對於光度繪圖成線的一條連續和獨特的恆星帶,大多數的恆星都落在此帶上,並稱為主序星),轉變成紅巨星,這時期不會維持太久,接著太陽會萎縮成一顆白矮星,一種超級緻密、如同灰燼一般的天體,到時候太陽的大小將變得和地球差不多,然後成為白矮星的太陽將逐漸黯淡,在無聲無息中死亡,因此不會像超新星一樣有爆炸的結局。(編按:由於太陽質量不夠大,所以不會爆炸導致核心坍縮成為中子星或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