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吧! 低品質勤奮: 為什麼馬雲說勤奮的人不會成功? 給你提升關鍵優勢的方法, 打破進階瓶頸。 | 誠品線上

戒了吧! 低品質勤奮: 為什麼馬雲說勤奮的人不會成功? 給你提升關鍵優勢的方法, 打破進階瓶頸。

作者 陳慕妤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戒了吧! 低品質勤奮: 為什麼馬雲說勤奮的人不會成功? 給你提升關鍵優勢的方法, 打破進階瓶頸。:一個年輕人進公司一年就獲得晉升,做了5年的資深員工抱怨:「這太不公平。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個年輕人進公司一年就獲得晉升,做了5年的資深員工抱怨:「這太不公平。」主管回:「他用一年時間做出你5年成績,你只是把一年的經驗重複用5年。」這,就是低品質勤奮。還有,如果你老是做那種人家交待的事,就算成果再完美,也是低品質勤奮。當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而你堅信自己並不欠缺才華時,也許真相只有一個--你誤解了「勤奮」的定義。作者陳慕妤主修心理學,專研於社交溝通、思維開拓,至今已讓50萬人受益。她指出,很多人覺得自己做事很勤奮,但其實只是在「大量耗用時間」,沒有替自己帶來實質的能力(待遇)提升與改變,這就是低品質勤奮的惡果。本書給你提升關鍵優勢的方法,推動你擺脫低品質勤奮。◎你知道哪些低品質勤奮,比懶惰更可怕嗎?●不去梳理碎片化資訊,學習等於無效。手機、自行車、風扇、洗衣機、電腦、相機、空調、飛機、保時捷,這9個碎片化詞語,可以整理出什麼系統知識?其實可以歸類為三類。你看出來了嗎?●接著,你能將一種知識與另一種知識產生交集或者聯想嗎?高手和普通人,往往只差這一點。●從低品質努力到高效率進步的關鍵。遇到棘手問題,同事沒空教你,你是否願意買書來學?業務量太多主管沒空處理,你是否願意主動承接?與其痛斥別人都不給機會,你應該思考的是自己應對問題的思維方式。◎比馬龍效應決定你成功或失敗●別說「我做不來」,要說:「怎麼才能辦到?」把限制性的信念轉變為積極的信念,將「我不行的」、「我做不來」、「我很內向」,統統轉換成「我可以嘗試一下」、「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夠改變」的想法,光是換個想法、改變你的語言模式,立刻就能提高能力。‧還有,怎麼推翻那些對自己沒好處的信念?◎停止低品質社交,內向者也能變社交高手●「我個性就是這樣」,那你這輩子就這樣。所謂社交不是跟任何人都聊得來,而是處在任何場合都能融入其中,人資管理專家提出了4P法則,幫助不擅言詞的內向者變社交高手。●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多達10種,全跟口才無關。每次見面你都能喊出對方的名字嗎?你經常讓對方覺得他很重要嗎?還是你經常不守時?答應的事情臨時變卦?◎終結低品質勤奮,將努力轉變成能力●目標訂錯了,努力只是白費力氣。目標設定有三個關鍵:具體、迫切與美好,否則等發夢廢話,為什麼?作者還要教你,如何用SMART原則,幫自己找到可實踐的目標。●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進步卻有限?老闆要你把業績提高20%,你要怎麼完成呢?普通員工會回答:「喔,我會更努力。」優秀員工會分析,想提高20%,要先從那些產品開始著手?看出哪裡不一樣了嗎?優秀的人會先分析問題。這不再是只靠努力就能改變命運的時代,因為,勤奮是對的,但得有高品質。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最懂華人的留學申請顧問/Sabina知名臉書部落客/矽谷阿雅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謝文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慕妤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心理學,簡書網簽約作家,年輕一代中主張用知識改變生活的踐行者。在精力管理、社交溝通、思維開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用以幫助低品質勤奮者,至今已讓50萬人受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化被動為主動,進而成功突圍/Sabina自序:勤奮是對的,但得有高品質第1章 這些低品質勤奮,比懶惰更可怕01明知努力很重要,你為什麼做不到?02自信沒人能給,更別自己摧毀03焦慮很好但會影響判斷,請謹慎使用04從低品質努力到高效率進步的關鍵05不去梳理碎片化資訊,學習等於無效第2章 比馬龍效應決定你成功或失敗01改變能夠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02別說「我做不來」,要說:「怎麼才能辦到?」03改變你的語言模式,就能改變你的價值信念04怎麼推翻那些對自己沒好處的信念?第3章 提高情緒智商,讓你的努力快速奏效01別人說你蠢,你會真的變蠢嗎?02情緒智商可以後天培養03一句話可以把人說跳,也可以把人說到笑04幽默感就是高EQ,全憑練習第4章 停止低品質社交,內向者也能變社交高手01如何消除社交焦慮?02.社交絕非廣結善緣,而是做好關係節點03「我個性就是這樣」,那你這輩子就這樣04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全跟口才無關第5章 擺脫思維懶惰,讓你勤奮的價值極大化01做傻事不可怕,沒意識到自己沒獨立思考才可怕02要「觀察」,別只是看03如何以邏輯來推論,讓你不出錯?04非邏輯的思考,讓你不受限第6章 成功都是「自我控制」的結果01「沒時間」嚴重阻礙我們進步,但,都是藉口02接受拖延是解決拖延的唯一良方03學會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04有結構的整理自己吸收到的知識第7章 終結低品質勤奮,將努力轉變成能力01目標訂錯了,努力只是白費力氣02有微目標就不用憑意志力03壞的計畫還不如沒計畫04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進步卻有限?第8章 不敢、不想做決定的人,只能停在低品質勤奮01「決定」不可能每次都對,但可以提高正確率02世上有「最好的決定」嗎?有03絕不讓自己的付出變得很廉價04學會有技巧的拒絕第9章 培養說話能力,因為九九%的人輸在不會表達01口才就是不硬辯、能應變02話說對了事就成了,別輸在不會表達03跟陌生人怎麼打開話題聊得開心?04上臺說話吧!不然都是蠢蛋講話第10章 有「執行力」01知識不會立刻成為你的能力,你得聯想和累積02優秀的人哪裡跟人不一樣?03「以你現在的努力程度,還輪不到拚天賦」04網路留言總能洩漏一個人的閱讀能力05你能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後記 如果你常說「沒用啦~」

商品規格

書名 / 戒了吧! 低品質勤奮: 為什麼馬雲說勤奮的人不會成功? 給你提升關鍵優勢的方法, 打破進階瓶頸。
作者 / 陳慕妤
簡介 / 戒了吧! 低品質勤奮: 為什麼馬雲說勤奮的人不會成功? 給你提升關鍵優勢的方法, 打破進階瓶頸。:一個年輕人進公司一年就獲得晉升,做了5年的資深員工抱怨:「這太不公平。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164832
ISBN10 / 9579164835
EAN / 9789579164832
誠品26碼 / 2681714404001
頁數 / 28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4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化被動為主動,進而成功突圍

最懂華人的留學申請顧問/Sabina

近年錄取率(6%)比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還低的史丹佛商學院(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Stanford University),每年都會問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申請者這個問題:「人生中,什麼對你最重要?」(What matters the most to you, and why?)
因為它們想知道,那個驅動(drive)學生的人事物是什麼?而在被驅動的過程,又因為看到自己哪些優缺點,而試著成就了什麼?進而找出有自覺、有目標的學生。
我有個申請上史丹佛MBA的亞洲學生Erica,在瑞士念大學,她家境雖然不錯,但因為從小父母離異,所以一直對人生目標充滿疑惑。直到大四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實習時,每天經過辦事處門口的斷腳椅(按:瑞士日內瓦Broken Chair斷腳椅,是由瑞士藝術家Daniel Berset與Louis Genève所創作高達12公尺的巨大木雕塑。站在聯合國祕書處廣場前的斷腳椅,除了代表着一個斷腿的殘瘸,也象徵著反對地雷和集束炸彈。提醒著前往日內瓦的政治家和一般民眾,地雷有多麼可怕),加上實習過程接觸到的聯合國事務,才讓她對「活著」充滿感激及熱情。
畢業後,她成功進入科技業工作,致力於用科技做出讓人活出熱情的產品。這個整理過往經驗、確定自己驅動力、展望未來目標的過程,是令人害怕,同時也令人興奮的。害怕的是「回到過去,還是找不到那個驅動力」,興奮的是「一旦找到了,未來的目標清晰可見」。
在看完本書提倡的高品質勤奮後,身為幫助這些學生申請留學的顧問,回想起當時跟學生的討論深感:Erica的心路歷程,大概就是印證了本書的脈絡──心態上的轉變,影響她的思維,確立她的行動。
我在臺灣出生長大,後來出國念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MBA,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很多18至28歲的年輕人,也常回顧自己的成長。對於這些年輕人,我想要讚許及勉勵他們:善用自己的優點,也善用自己的缺點!工作時所接觸到的「從被動努力到主動進步」的年輕人,其中很多是從小在北一女、建中、臺大、政大受教育的學生。他們常跟我分享到,以前在學校常常是「被動努力」,直到工作了,才看到別人怎麼「主動進步」。他們都是優秀正直的年輕人,都想要找到自己的興趣,了解自己擅長的事,予以發揮,是很正向的自覺過程。
同時也有一些年輕人讓我很驚豔!他們在大學時期,就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優點並加以培養,畢業後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如顧問、銀行、科技公司。但這只是第一步。有的人在工作中發現自身的缺點後,為了改進,他們會主動接觸、尋找不擅長的專案,沒出過國的人會尋找外派機會。這一切不只是為了解決當下工作所遇到的問題,同時更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做更進一步的成長學習。
大多數的人只著眼於解決客戶當前的問題,少數人會主動替客戶預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並用額外的時間研究解決方案,最後甚至提供給客戶更多、更好的建議。也正是因為認識了這群優秀正直的年輕人,又有幸參與、了解、激發他們自覺的過程,所以我過去七年,每年受邀去臺、政、清、交、成大校園時,我都希望能跟大學生聊聊怎麼提早培養興趣,了解自己。
就如書中所說的:「要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時間,而不是被動的應付每一天的事務。」化被動為主動,才能進而成功突圍。

試閱文字

自序 : 勤奮是對的,但得有高品質

關於勤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如果有人問:「什麼是勤奮?」我相信最能被大眾接受的答案就是「堅持、努力做一件事」。沒有人會否認堅持與努力的重要性,否則做每一件事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狀態,想必永遠也成功不了。
不過,很多人看上去很努力,一直在忙前忙後,生怕稍一放鬆,就會被時代淘汰,但到頭來,卻往往無法獲得自己預期的成績與結果。為什麼?

一個年輕人進入一家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就獲得晉升。公司裡有一個5年年資的老員工知道後,忿忿不平的質問主管:「我來公司5年,論資歷、經驗都應該得到提拔,為什麼你沒有提拔我,反而把機會給來公司不到一年的毛頭小子?」
主管意味深長的說:「因為他只用一年的時間做出你5年的成績,而你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用了5年。」

這就是低品質勤奮。堅持、努力做一件事,可能會讓你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也可能讓你一無所獲。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每天背單字,以為英語水準就會突飛猛進。
.天天念書,以為寫作能力就會顯著提高。
.認真看書學習,以為知識就會廣博豐富。
.堅持跑步鍛煉,身材就會越來越好?
.熬夜加班,薪水就會水漲船高?

實際上呢?你的英語還是沒有達到開口即說的水準、寫作能力依舊停留在記流水帳的水準、知識還是沒有變廣博、身材仍然維持在原來的樣子、薪水也沒有提高多少。你以為自己做事很勤奮,但其實在浪費時間、消耗精力,根本沒有給自己帶來實質的提升和改變,這就是低品質勤奮的惡果。
勤奮只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沒有勤奮,你絕對不可能成功,但有了勤奮,並不代表你就能成功。你還要把其他要素納入自己的努力體系當中。這些要素有內在個性的培養,也有外在技能的掌握。如果簡化成一道公式,那就是:

良好的心理狀態+靈動的思維方式+有效的行動方法=高品質勤奮

這三個要素相輔相成,缺少一個,便無法高效率的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各位整理這三個要素,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合理的方法完成自己的目標。那麼,這三個要素分別發揮著什麼作用?

心態的好壞決定你努力的方式。
心態決定命運。這句話我們經常聽到,卻很少認真思考其中的含義。為什麼心態能夠決定命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要怎樣調整?如果你無法明確定義什麼是好心態與壞心態,即便你看完所有振奮人心的勵志文章,也無力解決這個世界的紛紛擾擾。書中將從信念、EQ、社交技能等方面幫你整理、重塑心態,讓你的努力獲得優質回報。

思維方式是你行為的指導法則。
當你面對難題時,積極思考與消極思考所帶來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勤奮的因素只起到輸出結果的作用,但這個結果好或不好,是由你的思維方式決定的。沒有靈活的思維方式,你的勤奮就變成了一種重複性運動,即便每天工作12個小時,持續工作一年,也只是在勞動的操作上變得純熟而已,對於人生的自我提升還遠遠不夠。書中將會為你提供一些實用的思維方式,讓你在面對難題時能夠輕鬆打開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適當的方法是勤奮的前提。
網路上有很多文章,都在教我們如何快速掌握一門技能,切合我們渴望快速成功的心理。在這本書中,我會在如何消除焦慮感、戰勝拖延症、完善自我管理、設定目標、進行決策等方面,提供一些輕鬆易學的實用方法。
但是,我絕對不鼓吹唯一方法論。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實用的方法,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效果也會大相逕庭。所以,我主張把行動方法跟心態和思維結合在一起。有了心態和思維的調整,再按照某些方法去行動,就能讓自己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儘管這本書講述的內容,針對的範圍有所不同,但最終目的都是幫助讀者優化自己的勤奮方式,實現高品質輸出,從而獲得人生的飛躍與進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結合我提供的高品質勤奮等式,翻閱到相關章節去學習。我由衷的希望你能通讀全書,因為書中很多章節都是有關聯的,通讀之後你將獲得更加有系統的知識框架。
最後,願每位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有所收穫,這也是對我的認可和鼓勵。

試閱文字

內文 : 接受拖延是解決拖延的唯一良方

拖延是人們對抗焦慮的一種辦法,而焦慮是我們做出一個決定,或開始一項任務時出現的症狀。

每個人都愛拖延。書桌堆滿文件,懶得整理;衣櫃裡一堆衣服,懶得收拾;定下了目標,懶得行動。一個該打的電話、一份該寫的報告,諸如此類事情,但凡可以延緩一下時間的,就不會立即完成,這些情況都屬於拖延。
其實,一定程度的拖延屬於正常,但如果長期習慣拖延,就有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失調的表現。心理學家認為,拖延是人們對抗焦慮的一種辦法,而焦慮是我們做出一個決定,或開始一項任務時出現的症狀。
不過,當我們因焦慮而習慣性拖延時,就患了慢性拖延症,它可分為激進型和逃避型兩種。前者能夠有自信的在壓力下工作,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頂著壓力完成;而後者則缺乏自信,覺得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於是遲遲不肯付諸行動。無論哪一種拖延,都是與自我控制對立的衝動形式。也就是說,大部分喜歡拖延的人,都認為拖延不會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危害,但事實恰好相反。
完美主義也是導致拖延的原因之一。某些拖延的行為並不是拖延者缺乏能力或不夠努力,而是完美主義在作祟。他們覺得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增加某些條件,行動就會更有效率。一旦客觀條件滿足不了他們,就會拖延下去,以期等到條件成熟後再行動。其實,即便客觀條件滿足了,他們依然有其他理由拖延下去,因為完美的情況是很難完全滿足的。
拖延的背後混合著各種因素,改變它並不輕鬆。而要解決拖延,首先要學會接受拖延。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想完全把它剔除,大腦就會產生抗拒,這種做法會消耗你大量的精力,最後只會更加放任自流。我們必須順應身體的需求慢慢緩解這一症狀。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

弄清焦慮的原因
習慣拖延的人,常擔心自己實際工作的結果與想像中不一樣,於是產生強烈的焦慮感,最後打退堂鼓。比如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剛開始時躊躇滿志,覺得努力之後就能如期實現,但是隨著行動的推進,發現困難越來越多,心情也變得越來越焦慮。為了減輕焦慮,我們只好放棄行動,以此來緩解遲遲不能達成目標的恐懼。
所以,如果我們拖延的目的是為了緩解焦慮,就要透過克服焦慮來改善自己的行為。比如前面的例子,我們可以把總目標分解成一個個能夠預知結果的小目標,每當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會受到一次鼓舞,焦慮也就不復存在了。

對正確的行動設立獎勵機制
小時候做完假期作業,我會要家人帶我去公園玩;下班後,我會約幾個好友把酒言歡、暢談心事。這些都是行動後的獎勵。可惜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忘記給自己一些獎勵,以至於完成一件事與沒完成一件事,在個人感受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心理學上提出的延遲滿足的概念,說的就是這樣一種獎勵機制。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我們必須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這種延遲滿足的能力是保證我們獲得進步的一種方式。因為努力過後,我們可以得到滿足,也就是獎勵。
嘗試給自己一些獎勵,不一定每天都設定獎勵,可以每週獎勵自己一次,這樣做起事來才更有積極性。

多肯定自己的能力
原本要參加一場聚會,但聚會臨時取消了,你非但不覺得可惜,反而暗自慶幸。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那麼你很可能是一個習慣拖延的人。為什麼?因為你的表現意味著你缺乏自信,這會直接導致你在行動上扭捏遲緩。
缺乏自信的人經常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遇到事情時,會習慣性說:「我不知道怎麼做」。還沒開始行動就否定了自己,這比拖延還要可怕。所以,想消除拖延,你必須多肯定自己的能力,即便沒把事情做好,也不要輕易說自己能力不足,而要從其他方面尋找做事的要訣。

立刻行動
把各項事務做好時間安排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動起來。你可以在手機裡下載一個帶有提醒功能的軟體,將每一項事務都設定好提醒時間。比如每天晚上九點,我的手機就會提醒我寫文章;如果我忙著做其他事,遲遲沒按計畫寫作,手機在九點半就會發出第二次提醒。
有了這種提醒方式,就可以養成立刻行動的習慣,拖延症自然能得到改善。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很多人覺得自己做事很勤奮,但其實只是在「大量耗用時間」,
沒有替自己帶來實質的能力(待遇)提升與改變,這就是低品質勤奮的惡果。
本書給你提升關鍵優勢的方法,推動你擺脫低品質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