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循環操作術: 我在台股實踐景氣循環理論, 不管牛市或熊市, 順勢挖出大漲5倍股! | 誠品線上

台股大循環操作術: 我在台股實踐景氣循環理論, 不管牛市或熊市, 順勢挖出大漲5倍股!

作者 黃嘉斌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台股大循環操作術: 我在台股實踐景氣循環理論, 不管牛市或熊市, 順勢挖出大漲5倍股!:投資理財作家/小資女艾蜜莉價值投資達人、抱緊股專家/股海老牛《我用波段投資法,4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相書上常說,人每10年會走一個運, 其實,股市更是如此。黃嘉斌稱為股市大循環。 作者黃嘉斌,曾任國內大型金控下投資事業處副總, 曾精準預測台股從4,000點起漲到9,000點,會在2008年進入一波大修正, 於是他在當年金融海嘯中全身而退,隔年更帶領公司達到全年76.3%的報酬率。 當時,他精準掌握了大立光(3008)、系微(6231)。 10年後,他在2021年底,又預估台股將進入漲多必修正的高風險期, 果然2022年1月,台股偕國際股市大漲,盤中一度來到最高點18619.61點, 但其後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升息,導致全球股市與台股大跌。 這一回,黃嘉斌又精準躲過了台股4,000點以上的修正, 還順勢提前布局當時股價才100元的藥華藥(6446)。 之後藥華藥(6446)一路上揚,股價最高來到622元,漲幅超過600%! 兩次的台股大循環,黃嘉斌都運用景氣循環理論, 成功推估高低走勢,不管牛市或熊市,順勢挖出大漲5倍股! 什麼是景氣循環理論?為何可以提前判斷大盤走勢? 當台股將進入另一個高低循環,投資人該怎麼搶先布局? ◎景氣循環如何判斷、如何順勢獲利? 股市行情經常與GDP連動 2015年臺灣GDP衰退3%多,當年台股下跌近千點; 2021年GDP比前一年成長3%,台股就衝上萬八; 2022年GDP預估在4%以下,比2021年減少近3%,就是應該保守的空頭年。 2023年呢? 景氣對策信號,藍燈、紅燈有祕密 當景氣對策信號落入藍燈區,且連續出現3個月,顯示指數離低點不遠; 若是進入象徵過熱的紅燈區,必須警戒行情將從高峰反轉向下。 現在的景氣對策信號是? ◎跟對景氣循環,每個時期都能賺 台股10年走一個大運,背後的推動力就是景氣循環。 只要依循著景氣循環的軌跡,就能研判股市多空。 景氣復甦初期怎麼買?價值股獲利快、投資轉機股不能急 這個時期該投資那些倒閉機率低、景氣翻升時漲最快的龍頭股, 股價淨值比小於1,就是好選擇,例如亞泥(1102)。 進入繁榮期,攻擊優先,就買飆很大的成長股 持續3年成長3成是基本要求,若是成長率每年增加,就更可能是飆股, 例如上品(4770)、元太(8069)都狂飆過。 走入景氣泡沫期,賣股要快、狠、準,寧可少賺不要貪 台股現在處於景氣循環的哪一段?本書有答案。 ◎何時要保留現金?何時該all in? 月薪族、小資族請把資金拆成12份(或每月薪水固定留下一筆), 行情相對低檔時按月進場,持續下跌時可以加碼20%的資金。 但行情衝高時,只能買進6個月就要停。為什麼? 本書透過景氣循環圖,帶你從擴張期、繁榮期到泡沫期搶先布局, 掌握台股大循環,不管牛市或熊市,都能順勢挖出漲5倍飆股。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投資理財作家/小資女艾蜜莉 價值投資達人、抱緊股專家/股海老牛 《我用波段投資法,4年賺4千萬》作者/陳詩慧 財經作家、主持人/詹璇依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 ——重磅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嘉斌現任《Smart智富》月刊雜誌專欄作者與講師。曾任東吳大學企管系兼任講師、基金經理及綜合券商投資事業處負責人等。擅長掌握台股長期循環,選擇最佳時機布局。曾精準預測,台股在2008年會進入一波大修正,不僅在當年金融海嘯全身而退,更搭上景氣復甦列車,於2009年帶領公司達成全年76.3%累積報酬率。著有《養股》、《獲利的口訣》(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股價跌得讓人心碎滿地,卻是最佳買進時機 推薦序二 抓住周期循環,讓獲利順勢翻倍 作者序 投資股市,從看懂景氣循環開始 第1章 下一個台股循環,即將展開 第1節 抓對循環,我成功躲過兩次金融風暴 第2節 台股跟人一樣,10年走一個大運 第3節 ECFA之後,台股躍升為成長股 第4節 景氣循環是台股循環的核心 第5節 掌握台股動能,跟著GDP走就對了 第6節 從景氣訊號推測循環階段 第7節 房地產循環,景氣循環之母 第2章 跟著循環走,每個時期都能賺 第1節 最壞景氣進場,首選龍頭公司 第2節 復甦期第1招:發現價值低估股 第3節 復甦期第2招:挑戰高風險轉機股 第4節 另類的轉機股:生技新藥產業 第5節 復甦期第3招:高股息殖利率,讓你穩穩賺 第6節 繁榮期第1招:看營收數據找出優質成長股 第7節 繁榮期第2招:透視本益比,挑對好股 第8節 泡沫期第1招:快、狠、準,寧可少賺不要貪 第9節 泡沫期第2招:避開地雷股,主力別來亂! 第10節 空頭搶反彈,題材股就是王道 第3章 何時該保留現金,何時該All In? 第1節 有賺就落袋為安,會賣才是真功夫 第2節 漲到多少算是高?跌到多深才算底? 第3節 把資金拆成12份,按月分批買 第4節 萬一行情提前衝,新手先別樂昏頭 第5節 融資3心法,獲利撐竿跳 第6節 持股3配置,買進理由消失就剔除 第7節 股票只會漲?狠狠跌一次,夢就醒了 第8節 投資最高準則:勇敢停損、莫忘停利 附錄 台股大事紀

商品規格

書名 / 台股大循環操作術: 我在台股實踐景氣循環理論, 不管牛市或熊市, 順勢挖出大漲5倍股!
作者 / 黃嘉斌
簡介 / 台股大循環操作術: 我在台股實踐景氣循環理論, 不管牛市或熊市, 順勢挖出大漲5倍股!:投資理財作家/小資女艾蜜莉價值投資達人、抱緊股專家/股海老牛《我用波段投資法,4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192238
ISBN10 / 6267192237
EAN / 9786267192238
誠品26碼 / 2682271299000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3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30

試閱文字

自序 : 投資股市,從看懂景氣循環開始

投資股市其實有邏輯順序,首要之事,是從研判多、空頭開始,然後才是進行產業分析、公司營運分析、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等,為了選出好的投資標的而做的各項事前研究。但是大多數投資人最忽略的,卻反而正是對股市的多空研判,究其原因就是「看不懂」行情。

其實研判股市多空,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艱深,只要依循著景氣循環的軌跡,並不難理解,真正困難的地方,是我們通常「見樹不見林」。一直以來,我將「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這兩句話當成座右銘,也不斷勉勵自己要站在制高點看世界,只有站得夠高,才能看得夠遠、窺得全貌,股市也是如此。

研究產業,才能發掘到好股票

經常有人問我對行情多空的看法,我總是建議對方改用「月K線」去觀察加權指數,這樣大概就可以看出七、八分的正確性。景氣循環不會一覺醒來就豬羊變色,加權指數絕大多數情況也是如此,一個小的循環週期動輒3年至5年,如果只用日K線圖看加權指數,很容易犯了只見樹木不見林的毛病。但是反過來說,一個長期趨勢的形成,是由無數個短期因素慢慢累積而成,因此當然也不容忽視短期變化,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就必須有層次,一方面「由上而下」,同時另一方面「由下而上」,再慢慢將兩邊接軌起來,縮小誤差,這樣才能更精確的尋得多空的轉折點。

這本書最早於2010年10月完成初版,開宗明義的告訴讀者,要放棄自詡為「經濟學家」的研究與言論,多花時間在產業研究,這樣才能發掘到好投資標的,從股市中賺到大錢。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市場上存在太多似是而非、自詡經濟學家的言論,如果當下理解,一個長達17年至18年的房地產循環結束後,接下來可是動輒十餘年的多頭循環(雖然期間會出現3個月至6個月的小修正期),既然如此,何須心存猶悸,應該全力選股作多才是!經過這十餘年的驗證,產業趨勢、主流族群或有更迭,但結果是加權指數算算多增加了一萬多點。

2022年1月5日當天,指數來到最高的18,619點,然後轉折向下開始修正,當時憶起曾於2018年10月,在智富學堂所開的「養股私房班」課程中預測,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將出現轉折向下的景氣(股市)收縮期,同時也預判了這次收縮期至少有11個月的時間,換言之,2022年底到2023年第1季轉折向上的機會頗濃。時至如今,指數也修正了將近5,000點,市場耳語紛飛,將此次修正比擬為新一波金融海嘯、完美風暴等時有所聞,個人倒不認為如此悲觀。

2023年值得期待,2024年後的修正要小心

衝擊股市與經濟的源頭,來自於過高的通膨(上次發生5%以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經是1990年以前的事),但是經濟成長力道依舊強勁,關鍵在於願意犧牲多少經濟成長率(用升息的手段),來換取CPI的下降。換言之,金融體系的根本受到衝擊尚且有限,遠遠比不上2008年金融海嘯,因為房地產崩盤引發資產全面性泡沫這般嚴重,所以這次的經濟調整雖然嚴峻,應該屬於小型存貨循環與大金融海嘯之間的規模,修正期間約11個月至15個月之譜。

儘管如此,當修正過後,再度進入多頭循環之際,也切不可太過樂觀,因為美國房地產循環高峰應該就在2022年至2023年了,進入收縮期的房地產循環,對新一波存貨循環擴張力道削減不少,所幸檢視房貸品質,美國投資人有了金融海嘯的經驗,貸款多半採取固定利率,所以近期飆高到6.29%(2022年9月22日的數據)的30年期房貸利率,只是讓投資客望而卻步,對於持有者傷害有限,尚不至於釀成重大傷害。而檢驗過往的幾次循環週期,房地產循環高峰過後,股市約略落後18個月至24個月才伴隨反轉向下,到那時候(2024年之後),房地產景氣恐陷入成交量萎縮低迷的狀態(但此次應不至於崩跌),自然對於經濟影響不容小覷。

2022年的空頭走勢已無置可否,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是值得期待的小型存貨循環擴張期,股市也可望迎來好消息,是投資人要好好保握的機會。緊接而來的修正,只怕時間與空間皆甚勝於2022年的空頭循環。

以階段性選股策略,迎接下一個多頭循環

股市有多、有空,在書中也討論了空頭之中的資產配置策略,活用「階段性選股」策略擬定資產配置計畫,我也基於此身體力行,因此在2021年第4季開始退出成長股的配置,將大部分資金移往生技產業,幸運的避開股災,還創造出遠勝於以往的報酬率。當2023年若是再度進入一個多頭循環,那麼階段性選股策略所提出的方法,不失為值得參考的布局方向。

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到2010年全球步入穩健的景氣擴張期,如今到了2022年,再次進入修正期,我在這些不同的期間裡,著眼的核心議題也不一樣。2008年著重在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2010年則是落實一位投資者必須身體力行的「經常性選股策略」工作,至於眼前這個階段,善用階段性選股策略,不僅可以避開這次的股災,並在績效上有所斬獲,更是迎接未來投資很值得參考的方法。這也是我再次撰寫整理這本書的目的,期望可以提供個人這近30年的心得,對於有志於股市投資同好者一些幫助。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股價跌得讓人心碎滿地,卻是最佳買進時機

《我用波段投資法,4年賺4千萬》作者/陳詩慧

這是一本對剛進股市的新手,或是像我這樣,在股海20年的投資人,都很適合閱讀的一本書。因為作者把所有投資時會遇到危機,一一詳細的解說,如關羽般,身經百戰的高手,保護著大家,度過股災與種種的危機。
他提到,股市危機處理是贏家最後的決戰點。這點我非常的認同。股市老手都知道,一次的獲利是暫時的,只有能夠在每次金融危機、股市風暴中化險為夷、倖存下來,做好資產配置,長久穩定收益、累積財富,才是真正的贏家。
活用融資三心法,讓獲利撐竿跳。如何讓自己的資金在多頭時放大,如同50公斤的你,如何運用支點,抬起千斤的石頭,對有融資經驗的我,這一章節閱讀起來心有戚戚焉。在空頭時保守以對,把融資出清,手上持股全部換為現金持有,以減少斷頭與繳更多高額利息。
2022年初股市大好時,市場出現很多航海王、鋼鐵人,融資槓桿很大,後來股市急跌,很多人遭斷頭繳不出違約金,而有了信用瑕疵。作者在寫這部分的描述與作戰方法,心態穩健分析局勢,很適合剛開始想嘗試融資的投資朋友們,先做好心理建設,遇到風險才能掌握可以承擔的損失。
另外,如今美元指數創新高,通膨、升息、殖利率倒掛、俄烏戰爭、疫情、油價史詩式的創新高、公債危機、金融風暴……好多黑天鵝、灰犀牛,在現在這個當下如何投資呢?作者提到跟著景氣循環來投資,避過股災。
總體經濟如樹幹,若能觀察到經濟循環多頭來時,將手上現金看準投入,將如豬在風口上,也能如風箏中飛起來。如2017年新臺幣不斷升值,外資不斷的匯款來臺3,700多億元,多頭的象徵,股市也將起漲。此外,80%的勝率跟著總經景氣循環,跟著GDP走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剛好切中現在這個環境時機,因此本書的第二章很值得細讀,也很符合現在的大環境與股市。
這段時間,我有閒錢不斷的買進台積電(2330),500多元、400多元的不斷買,想想這段時間,台股從萬八到萬三,很多股價都腰斬,跌了2倍、3倍的股票很多,但是台積電從680元跌到450元,跌了3成,外資持股比率從8成降到7成,但主力仍都還在,累計營收年增率高達43.51%,有三率三升(按: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純益率三者皆成長)的特質,所以當大盤由空轉多時,它也會衝得更快。
於空頭股票跳樓大拍賣的現在,其實正是很好的買進時機,雖然台積電股價450元讓人心碎了滿地,但這也是個撿便宜的機會,不是嗎?

推薦序二
抓住週期循環,讓獲利順勢翻倍
財經作家、主持人/詹璇依

隨著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人們脫下口罩回歸正常生活,金融市場也宣告因為熱錢堆出來的牛市派對正式結束,不只美股歷經跌入熊市,而死貓彈(按:股票投資用語,又稱死貓式反彈,指股價大幅下跌後,一時的小幅回升)之後,隨著一次次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字出爐,不只加深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簡稱聯準會)的升息決心,更奠定不惜讓經濟陷入衰退的大前提,導致美股道瓊創7年最長季跌。臺灣儘管通膨不如歐美嚴重,不過從位階來看,萬八高點持續下修至萬三,跌幅已逼近兩成。
這場因疫情、通膨、供應鏈重組、烏俄戰爭、地緣政治緊張、各國政局動盪所形成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前所未有,有如多重器官衰竭;不過在充斥著壞消息的空頭市場,每當有人問我該怎麼辦時,我總會回答:「要持續留在市場,千萬別恐慌性賣出。」因為當每一次回頭看,低點就是買點。甚至當你進一步掌握股市的牛熊循環,獲利機率就大幅提升。
我曾經替黃嘉斌老師的《養股,我提早20年財富自由》寫過推薦序,當時在個股的知識學習上獲益良多,如今這本《台股大循環操作術》更適合初入市場的投資人,從更綜觀、全面的方式去理解景氣循環如何影響股市。
俗話說:「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我們在研究投資理財的路上,常會對照許多經濟指標,有的是先行指標,有的則是落後指標,但都有其參考性,只是一般投資人難以快速掌握。黃老師從多個易懂的面向,像是景氣燈號以及房地產的新屋開工,或是庫存數字等指標,教導投資人如何判定景氣循環的位置;同時也剖析了在最壞的時候進場,該選擇的就是龍頭公司,一來無須擔心領導廠商會倒閉,二來當景氣回升時絕對最快受惠的對象。
金融市場還流傳著一句話:「知道買股票是徒弟,會賣股票的才是師父。」一語道出賣出的重要性。雖然說近期存股風氣盛行,但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適合存股,一個不小心,存股就會變成存骨。在這本書中,黃老師用2指標、5訊號教投資人掌握賣股良機,第一個訊號就是看景氣領先指標變化,另一個則是看GDP;甚至當某檔個股的目標價多次被調高,或是媒體報章有顯著喊利多的時候,反倒是要站在空方的角度去看待接下來的行情,趁機調整手中持股。
台股在走了10年的大多頭之後,如今在全球系統性風險之下,也跟著步入熊市。如何把危機化為轉機,並且透過多空循環學會在不同波段的布局,黃老師曾精準預測,台股在2008年會進入一波大修正,他不只在當年金融海嘯全身而退,更搭上景氣復甦列車,於2009年帶領公司達成全年76.3%累積報酬率!透過這本書,我們能夠複製他的成功術,在股災中實現財富自由的獲利機會。

試閱文字

內文 : 掌握台股動能,跟著GDP走就對了
俗話說「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掌握了最長期的10年循環走勢,接下來就要學會如何從每季與每年的經濟數據變動,洞悉股市的變化。首先,第一個要看的就是GDP(國內生產毛額)。
以金融海嘯後的GDP數據與大盤走勢來看,臺灣GDP從2008年第2季的5.38%下滑至第3季的-0.8%、第4季的-7.11%,直到2009年第1季達到循環低點-9.06%。進入第2季後,開始快速縮小負成長的幅度,至第4季翻正為9.06%,2010年第1季來到高峰13.71%。
相對於股市是怎樣呢?台股加權指數2008年第2季從9,309點開始一路下滑,在第4季達到3,955點的最低位置,高低點都與GDP相呼應,顯然股市與GDP連動的規則特性,並未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

了解GDP循環,抓準景氣趨勢

也有人認為,兩岸關係往往左右台股走勢。其實,臺灣本質上國際化程度很深,雖然對中國出口的比重持續攀高,但歐美市場仍具關鍵意義;所以當全球景氣走緩,臺灣必然受到波及,很難置身事外。換言之,即使政治面出現利多或利空,在激情過後,一切都會回歸基本面的軌道上。
舉例來說,1996年時兩岸關係劍拔弩張,中共飛彈演習,但是臺灣的經濟面表現卻不遑多讓,GDP從1995年第4季落底的5%,逐季強勁成長至1996年第4季的7.27%。之後當政治雜音消除,股價回到原有軌道,於是一路攀升突破萬點,來到10,256點的高峰,這便是實質面的趨勢力量。
景氣循環終究是影響股市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可以利用循環來判斷股市位於上升的軌道,或者下降的趨勢,甚至用循環的階段性,來了解究竟是處在什麼景氣階段,以作為選擇投資標的類別的依據。
建議透過以下2個步驟,抓住循環脈動:

步驟1:掌握GDP預估數字
一般來說,在每年年底到隔年初,或是一年的開始時,就要先進行利用GDP觀測未來一整年經濟走勢的動作,才能為來年的投資定調。
在年初做好未來一整年的方向規劃後,最好每季再跟隨主計處的預估數字作修正,看是往上調高,還是往下調降?這樣更能了解經濟景氣的方向。
至於GDP的公布數據,可以在主計處網站(https://www.dgbas.gov.tw/point.asp?index=1)中,找到歷史資料與未來一年的GDP預估數據。

步驟2:尋找高、低轉折點
根據過去資料統計分析,台股加權指數的高點多半同步或是領先GDP一季作頭,落底時,也有同步或提早落底的特性,因此可以藉由主計處預估的GDP數據或是經建會的景氣領先指標6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的動向,來判斷台股的方向,並從中找到股市高低起伏的轉折點。
舉例來說:GDP從第1季開始,從5%、6%、7%這樣逐季上揚,那麼台股加權指數就有可能從5,000點往5,500點或是7,000點、8,000點的方向走高;而當GDP從8%往7%、6%開始向下掉時,即使以絕對值6%、7%來看,都還是很好的數據,但是台股就可能反映GDP下滑的事實,提前反轉向下了。

魔鬼藏在細節裡

從GDP的年度與季度資料,除了可以用來判讀股市的多空頭年之外,進一步分析數字的內容,還可以發現幾件事:
1.近10年來,2012年曾經出現過GDP數值低於前一年度,但台股卻是多頭的現象,深究原因是GDP修正幅度已經趨緩,2011年的3.67%比2010年的10.2%,掉了6.58%,而2012年為2.22%,只滑落了1.45%,所以全年呈現弱勢的多頭年。
2.我們可以從GDP上升的幅度,去推測當年度台股上漲的點數空間,以2015年至2017年的GDP變化為例,這3年GDP分別為2015年1.47%、2016年2.17%、2017年3.31%,換言之,2016年及2017年屬於多頭年。
接著進一步計算GDP變動數,2016年相較於2015年為增加0.7%,2017年相較於2016年為增加1.14%,GDP逐年增加,所以2017年的台股指數上漲點數會高於2016年(2017年比2016年上漲1,389點,2016年比2015年上漲915點)。
同樣的狀況,2019年至2021年也是如此,GDP變動幅度為0.27%、0.3%、3.09%,除了顯示連續3年的多頭之外,台股上漲的點數也是逐年擴大,2019年為上漲2,270點,2020年為上漲2,735點,2021年為上漲3,486點。到了2022年,GDP的預測值向下修正至4%上下,無論結果能否保4,也不管台股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表現是如何優越,都無庸置疑的2022年就是空頭年。


復甦期第1招:發現價值低估股
當景氣循環來到初升段,政府為了刺激景氣,通常會以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籠絡人氣,希望促進投資,增加成長動能;此時,市場資金成本低,資金流向股市的意願大增。可是放眼個股,大多數公司的獲利都還不理想,這時候該買哪一種股票獲利最快?答案是先從「價值股」下手!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股價的價值來自於「基本價值+獲利成長價值」,至於那些股價漲得不合理的,都屬於異常,可以忽略、不要理會。基本價值包含一家公司的品牌價值、重置成本、商譽等,而獲利成長價值,則看每年的盈餘與未來成長幅度,即是這家公司的收益力及成長力。
當大家的帳面獲利數字都不好看,未來的成長性也很難評估時,最容易參考的就是公司的基本價值。比如說,當友達(2409)營運虧損時,為什麼股價還可以在30元上下,用這個股價去推算市值,代表的就是友達的基本價值。
而要成立一家公司,會有一定的資金門檻,也就是所謂的建置成本,若是有另一家企業,要成立與友達相同規模及產能的公司,可能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也會有閒置時間的落差,因而友達在面板產業就產生基本價值。
將基本價值應用在股市中,我們就能以股價淨值比來評估價值、篩選股票。
獲利都不佳時,就該進場挑選價值被低估的好公司。

利用股價淨值比,篩選好股票

股價淨值比的意義,在於透過股票市值和公司淨值的差異倍數,來衡量公司現階段的股價是否被低估或高估。當企業普遍的獲利都不佳時,就該進場挑選價值被低估的好公司。
「淨值」是一家公司總資產扣掉所有負債後剩下的價值,將它平均分配到每一股股權的金額時,就叫作每股淨值。例如將一家公司所有的資產賣掉後,可以換成的現金總額就叫做淨值,最後再除以股數就是每股淨值。
股價淨值比是判斷買進價位是否合理的指標,判斷方法有下列2種:

判斷1:股價淨值比小於1
有些公司處於產業穩定的環境中,雖然財務狀況不錯,每年也有穩定盈餘,但因獲利缺乏成長性,常常不受投資人青睞,而導致股價跌落到淨值之下。這種公司只要確定不是地雷股,一旦股價淨值比跌到1以下,就是絕佳買點,因為未來股價淨值比有機會回到1~1.2,潛在報酬不少,例如亞泥(1102)即是。

判斷2:參考歷史股價淨值比區間
以一個景氣循環為區間,找出該個股每一年的每股淨值,與當年度最高與最低股價,可以算出淨值比的最高與最低倍數,即可得知該個股的淨值比區間。
在綜觀循環期內的股價淨值比數值後,最低淨值比可參考前次循環的數值,再衡量此次循環的強弱加以增減,即可以估算出價值低估的臨界值。


另類的轉機股:生技新藥產業
談到生技股投資,許多投資人都望而卻步,特別是生技新藥公司,除了專業技術太艱澀難懂、「不親民」之外,缺乏損益數字、公司營運狀況的透明度不高,再加上浩鼎(4174)、基亞(3176)、杏國(4192)解盲失敗,甚至連成功完成3期臨床、取得藥證的寶齡富錦(1760)、中裕(4147)、智擎(4162)等公司,股價似乎也只是曇花一現,著實讓不少投資人受傷,鍛羽而歸。
不否認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事實,但是換個角度來看,生技新藥股卻是在轉機股屬性的公司中「最公平」的族群,除此之外,在上市櫃公司家數排名裡,生技族群僅次於電子股,很可能成為國家政策發展的另一個兆元產業,其中也必然存在不少具轉機條件的公司。
其實每個產業都存在著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能夠掌握到資訊優勢的人確實有利可圖。但是這個現象在生技新藥股上反而不成問題,因為新藥的開發曠日廢時,主事者都是「真的」信心滿滿,相信自己會成功,反而是投資人有選擇買不買單的權力。
而影響股價最重要的幾個關鍵,比如臨床解盲的時間、新藥的市場規模、現有競爭者的狀態等資料,公司內部人員與用功的投資人可以取得的資訊落差極為有限,而且解盲是否成功,沒有人可以提前得知結果,都必須等主管機關正式公告,例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等,等到一公布解盲結果,股價馬上翻兩瞪眼,猶如抽樂透一般難以作弊。

選擇生技新藥股3要點

如何選擇生技新藥公司作為投資標的,有幾個步驟可以做為參考:
首先,研究公司的信譽及背後支持者。最好要有集團的奧援,畢竟新藥開發的時程很長,若是剩最後一哩路卻銀彈燒盡,功虧一簣就很可惜。不過現在有很多新藥公司是新成立的,此時就要看主事者過去有沒有研發成功的經驗。
其次是,建議選擇已經進入3期臨床,並且收案完成一段時間的公司,最好在1年之內有機會解盲。畢竟時間就是金錢,而且隨著時間延宕,開發過程燒得錢更多,承受風險也更大。
最後是考量買進的價格,這不僅是未來期望報酬率的關鍵,更是持有風險控管的關鍵。有3個角度去衡量買進價格:第一是蒐集該新藥市場規模有多大,可以分5年至7年,先以最終取得10%的份額為假設基準,然後用DCF(Discounted Cash Flow自由現金折現)法計算價值多少;第二是看公司累計投入多少資金研發該藥,作為未來可能授權的權利金金額,來換算成公司的市值;最後是,買進價格最好預估在可能目標價的一半,也就是預期解盲成功後,第一波目標價能有1倍的報酬率。
比如在2021年10月解盲失敗的杏國,我就是採行上述的策略,在賺取1倍的報酬後獲利了結。在這次投資中,我先從公開資訊得知,公司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3期解盲,所以從2020年底便開始關注股價與訊息,半年來的價格也都維持在50元上下整理。另外,杏國於2008年成立後,平均每年都會得到母公司杏輝投注3億元至4億元,進行胰臟癌新藥開發,估計約累計投入60億元,換言之,該藥一旦成功,預期公司授權金開價,必然是從回收全部投入資金起算,且至少會要求再高1倍,畢竟研發過程承擔了極大風險。而解盲成功後的初步目標價,應該會百元之上,因此我將買入價格設定在均價不超過50元為原則。
由於杏國2期解盲獲得很大的成功,市場寄予厚望,在2021年8月傳出公司即將進入3期解盲,股價就開始飆漲,連日漲停直奔百元,最終停在90元至100元附近整理。此時我便賣出一半持股,收回原始全部投入的資金,之後公司確定正式申請解盲,股價再次往上,我再順勢出清持股。
會這樣分兩階段出清持股,前者是基於風險考量,在獲利1倍時即收回全部投入的資金,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後者則是以風險報酬比的角度衡量,在不考慮超漲的情況下,若能達到100元價位的話,風險報酬比已經達到百分之百,就算再漲到150元也只是充分滿足,風險報酬比是一樣的,但若是失敗恐怕會回到起漲點40元,因此最大報酬段已過,接下來的風險已高於期望報酬率,所以出清,但也因此成功避開解盲失敗,並挾帶1倍報酬率退場。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當別人開始恐懼,我們應該貪婪?
讀懂景氣循環理論,不管牛市或熊市,順勢挖出大漲5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