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市致富地圖: 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 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 | 誠品線上

隱市致富地圖: 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 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

作者 股市隱者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隱市致富地圖: 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 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粉絲總是好奇的問:「為什麼要自稱股市隱者?」我的答案很簡單:讓我虧最多的,往往是覺得最好賺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臉書粉專粉絲數2年內突破4萬人, Apple Podcast及Spotify上線一週即榮登排行榜第1名。 ◎買股票像挖金礦,挖礦的工具很多,不必樣樣嫻熟,你要做的是挖對方向。 ◎毒品和槓桿都會讓人上癮,前者違法、後者合法,但後者的損害範圍往往更大! ◎股息是自掏腰包,回購才是公司請客。(買回購股有哪五個關鍵?) ◎好公司會照顧自己的股票,我們唯一要做的是,給它們時間醞釀。 股市隱者,「股市隱者」臉書粉專版主, 曾任職國內前三大法人機構的海外基金部門, 是部門中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管理高達2億美元部位, 操盤期間績效為部門第一,年化報酬率超過30%! 離職後成為全職投資人,目前個人年化報酬率30%以上。 粉絲總是好奇的問:「為什麼要自稱股市隱者?」 我的答案很簡單: 讓我虧最多的,往往是覺得最好賺的錢, 賺最多的,偏偏是覺得最無聊的股票。 所以我學會了隱於市,讓等待變成習慣,因為該來的終究會來。 就像價值投資,看似孤獨,我卻享受寂寞,時間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投資是找金礦,有地圖也需要羅盤 ‧基本面分析,就像看面相或八字:看得再準也看不出哪一天或哪個月發生。 用公司所在產業的成長性、營收比或是領導者特質, 可以相當程度的準確預言它的未來, 至於這個未來何時會發生,需要時間證明。 ‧技術面分析:像間諜用手語打暗號,訊息不能言傳,只能意會。 股市裡人為操作的可能性很高,以致這暗號的動作總是打不那麼標準、 也可能我們看錯,不能只看一個指標, 成交量、K線型態與均線最好一起參考。 ‧籌碼面分析:老鼠雖然小,但只要騎在牛上,也能成為生肖老大。 跟法人相比,散戶處於資訊不對稱(像老鼠), 如果能觀察買賣超(籌碼)背後是誰,就能多個參考資訊。 最重要的三個籌碼分析:內部人持股異動、實施庫藏股、券商分行買賣超。 ◎投資,就是一段等待「股價上漲的過程」 短線操作風險高,因為「看盤勢決定買賣」,等於向迷路的人問路; 長期投資相對簡單,只要持股是類型中的王牌,股價就會漲, 但就怕你挖礦挖錯方向──選錯股票, 你需要這張正確的致富地圖。 ◎趨勢,是股價創新高的幕後推手 股價反映的是公司未來價值,股價一直上漲,代表公司不斷成長。 成長的動力來自於趨勢,趨勢中的贏家——贏勢股,就是我們要找的金礦。 怎麼找?書裡有答案。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散戶的50道難題》、《高手的養成》系列暢銷書作者/安納金 《用心於不交易》暢銷書作者/林茂昌 價值投資達人、抱緊股專家/股海老牛 「升鴻投資」臉書粉專版主/胡升鴻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 《投資癮》Podcast製作人/簡瑋德Wade 重磅推薦(按照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股市隱者政大資管所畢業。曾任職金控公司的「投資」儲備幹部,期間拜訪超過300間公司(至今拜訪國內外逾1,000家公司),完成1,000多篇研究報告。之後任職於國內前三大法人機構海外基金經理人,管理2億美元部位,為部門內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年化報酬率超過30%。目前為隱者創投有限公司的全職投資人,操作以基本面為主,技術面與籌碼面為輔,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挖掘出受惠於趨勢的產業龍頭股(贏勢股),個人年化報酬率超過30%。經營「股市隱者」粉絲專頁,短短兩年粉絲人數超過4萬人。製播《股市隱者》Podcast,上架一週即登上Apple Podcast第一名。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贏家隱於市,高手在民間/安納金 推薦序二 增加投資功力,要從失敗處著手/林茂昌 推薦序三 用一張致富地圖,尋一條致勝大道/股海老牛 推薦序四 交易市場是一場尋找自己的遊戲/簡瑋德Wade 作者序 按圖索驥,每條路都能找到金礦 第1章 投資是翻轉人生的金鑰 第1節 別感嘆生不逢時,投資就是那部時光機 第2節 投資失利是人之常情,懂得反省便是獲得 第3節 法人是資訊戰,散戶是持久戰 第2章 隱市致富地圖——強化選股與心理素質 第1節 投資是找金礦,有地圖也需要羅盤 第2節 抽離股票世界,以制高點俯瞰全景 第3節 基本面分析:從文字和數字看見未來 第4節 技術面分析:股市裡的間諜,祕密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第5節 籌碼面分析:小老鼠騎在牛上,也能成為生肖老大 第6節 隱者模式:基本面選股,技術面找價位,籌碼面察異狀 第7節 相處要懂個性,買股要懂股性 第8節 股息是自掏腰包,回購才是公司請客 第3章 投資趨勢是複製獲利的方程式 第1節 贏勢股是千里馬,而你是伯樂嗎? 第2節 找趨勢,切莫見風轉舵 第3節 成長是趨勢的營養素,別忽視最佳賞味期 第4節 看似無為而治,實則順勢而為 第4章 好的投資是:好股票買在好價位 第1節 目標價沒有絕對標準,唯一原則是市場認同 第2節 賣股是獲利或停損,更可能是知足 第3節 市場預期——股價表裡不一的罪魁禍首 第4節 股票沒有絕對價值,機會是比較出來的 第5節 投資組合關鍵:贏家選擇寧缺勿濫,敗者偏愛濫竽充數 第5章 心理素質是生活的累積,更是失敗的結晶 第1節 股市像擦不乾淨的鏡子,靜下來才看得見自己的模樣 第2節 心理素質決定財富的天際線 第3節 毒品和槓桿都會上癮,只是一個違法、一個合法 第4節 黑天鵝一直是黑的,只是還沒遇見 第5節 投資無信念,分析再嚴謹也枉然 第6節 當投資品味缺少核心價值,怎麼穿都沒有靈魂 第7節 忘卻成本,立足現在,思考未來 第8節 讓等待,變成習慣! 後記 花一萬個小時做同一件事,終將成為專家

商品規格

書名 / 隱市致富地圖: 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 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
作者 / 股市隱者
簡介 / 隱市致富地圖: 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 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粉絲總是好奇的問:「為什麼要自稱股市隱者?」我的答案很簡單:讓我虧最多的,往往是覺得最好賺的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123010
ISBN10 / 6267123014
EAN / 9786267123010
誠品26碼 / 2682143995009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3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500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贏家隱於市,高手在民間

《散戶的50道難題》、《高手的養成》系列暢銷書作者/安納金

拜讀股市隱者的著作,讓我深有共鳴,無論是在學習與成長的背景,或在股市打滾的心路歷程,彼此都有高度相似之處!股市總是百家爭鳴,知音難尋,透過此書,讓我再度照見了自己的來時路,可謂知己!

作者說:「讓我虧最多的,往往是覺得最好賺的錢;賺最多的,偏偏是覺得最無聊的股票。」有如我常說的:「你想要呼風喚雨的感覺卻賠錢,還是無聊透頂的賺錢?」往往在大多頭時期獲利數倍的新手,那種飄飄然的感覺會讓人迷失自己,通常緊接在後的就是慘賠輸光,然後重新認識自己。作者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等待變成習慣,因為該來的終究會來。就像價值投資,看似孤獨,卻享受寂寞,時間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已經道盡了股市的真諦、看盡了市場冷暖之後的心境。

書中提到買股賺錢有三個選擇,一個是買漲得多的股票(漲幅大),一個是買漲得快的股票(漲速快),一個則是買很容易上漲的股票(勝率高),但難以兼得。和大多數新手一樣,作者和我在早期都想要買到「漲幅大」或「漲速快」的股票,但經歷過重大挫敗甚至瀕臨破產之後,終究體認到「勝率高」的重要。唯有勝率高,才能放大資金部位並長期持有,獲取到最大波段、最大金額的利潤。

我在拙作《高手的養成2:實戰贏家》提到:P(獲利)=M(持有資金部位)×V(上漲的速度,也就是每單位時間的漲幅)。漲速快沒有用,買到漲一倍的股票若僅持有1%資金部位,對整體資產增值的貢獻也是微乎其微。我們無法控制V,而唯一能控制的是M;我們不是主力,無法控價位,但是可以控部位。對於高勝率的投資標的,予以配置較大的資金部位,這才是獲利的王道,有如此體悟,才有資格為極大資金部位的機構法人操盤、做決策。我走過絕望的幽谷而證得此一體悟:「時間,是智慧者的好友,卻是無知者的殺手。」而股市隱者也走過了、證得了。

另一大共鳴之處在於,多數的頂尖高手對於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都是同時兼顧,並不執著於單一面向。作者目前是採取基本面為主,技術面與籌碼面為輔,而他推崇的「贏勢股」是受惠於趨勢的產業龍頭股,與我所見略同。我在拙作《高手的養成3:老手不傳之祕》,即大量採用Amazon、NVIDIA、台積電、聯發科,作為投資配置建議的核心部位。而所謂的趨勢有分成好幾種不同的研判準則,股市隱者在書中提供了相當完整、精闢的解說,很值得一讀!

除了研判趨勢、選股的方法之外,此書有不少篇幅談「心法」──這是我認為真正贏家和輸家的分野。只要我們在股市中打滾的時間夠久,必然會看到許多時候新手持有了和老手相同的股票,但是結果卻大不同──新手賠錢離場,而老手賺飽飽的繼續待在市場。相同的標的,卻有相反的結果,關鍵就在於投資心法,以及相對應的紀律是否被確實遵守。散戶缺的不是標的,而是紀律。

最後,股市隱者和我一樣從機構法人單位淡出了金融圈,隱身於市場,做教育散戶大眾的事情,實現了「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三境界,讓我有深深的共鳴。誠摯推薦此書給所有新手、老手們一起共讀!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推薦序
增加投資功力,要從失敗處著手

《用心於不交易》暢銷書作者/林茂昌

成長股是股市最迷人,卻也是難度最高的投資。你必須了解最先進產業的技術、上下游關係、關鍵材料技術,還要研究個別企業的技術層次及產業地位。更難的是這些資訊日新月異,每隔一陣子就有革命性的變化,投資人得即時跟上。除此之外,所有投資的基本功,如財務分析、技術分析、股票評價、籌碼分析等,也要能得心應手。
但下足功夫,研究透徹之後,就可以一路順遂,享受成長股的高報酬嗎?就像《戰國策.秦策五》說的「行百里者半於九十」,這只是基礎而已,還有另一半的功夫等著我們去修練。而且,是在我們投資之後,才有機會開始。
如果用運動來比喻,成長股投資絕不是輕鬆慢跑,更像是高強度的拳擊或搏擊,贏者絕非偶然。這種激烈的競技運動,扎實的基本動作固然重要,但絕對沒有練了基本功,一上場就能打敗群雄拿到冠軍的。
那要怎麼練呢?很簡單,有一個概念叫「陰性建議」:去研究失敗者通常犯了哪些錯誤,然後避開這些錯誤。「如何打贏?」這個問題很難;但「如何打輸?」就簡單多了。知道了怎麼打一定輸,那麼想要贏的話,至少要避開這些失敗要素。
回到成長股投資上。本書除了對基本功做詳盡解說之外,最可貴之處是列出幾個失敗案例。在我看來,這些都是非常經典的通案,即使是老手,也難免失誤。當然,更值得新手小心警惕。
這些失敗要素,有的很容易避開;有的卻和人性交雜在一起,難分難解,要完全避開,有些難度。書中提到了心理素質的問題,特別是面對挫敗時,勇於檢討的堅韌性格與開闊胸襟,個人認為,無論新手或老手,都值得參考學習。高手如要增加功力,一個好方法就是從失敗處著手。這點,似乎讓人想起武俠小說中「獨孤求敗」的角色。這是題外話,扯遠了,就寫到這裡吧。

推薦序
用一張致富地圖,尋一條致勝大道

價值投資達人、抱緊股專家/股海老牛

隱者在2020年剛出現在粉專發文時,我已注意到他有深度的文字、還帶有不少溫度;仔細一看隱者的投資經歷十分豐富,曾是一位基金經理人,管理高達2億美元部位。從以上的角度來看,原本還以為他是年紀稍長的投資前輩,不過後來有機會與隱者見面,才發現他的外表看起來就像是一位鄰家男孩,不說還以為是大學生。在聊天過程中更發現到我們有不少共同點,除了熱愛投資、喜歡分享之外,還是系出同門的政大人,老牛自己還稍長隱者幾歲呢!
咳咳……拉回正題,與隱者閒聊的過程中,發現他本身在基金經理人期間,透過多年不斷的學習及實戰淬鍊,隱者歸納出一套穩定獲利的「贏勢股」投資法。「贏勢股」是以基本面為主,參考技術面找買賣點,再以籌碼面追蹤異常變化。不拘泥於傳統的價值投資派,而是參考他人及揉合過去的投資經驗而成,選出勝率最高的股票,再等待價值浮現的時機到來。由此可見,隱者的投資觀念與我的抱緊心法不謀而合。
2020年新冠疫情攪局,各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但從打了一針名為「降息」的興奮劑後,資金不斷的湧入股市中,如同吃了一顆無敵星星,無視一切的反彈,直衝新高;不過也帶了點副作用:「神經失調」。這幾年股市常見的情況是,只要利多一來就急起直上,相反的利空襲擊則一路急轉直下。現在又進入後疫情時代,面對升息的反作用力影響,大幅度的震盪使得不少投資人無所適從。
隱者用了不少國內外的知名公司為例,告訴投資人正確的投資觀念。其中以蘋果與宏達電來相比,為何在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過程中,原本居高臨下的宏達電,卻在競爭過程中,因為無法與趨勢接軌而就此落後,再也看不到蘋果與三星的車尾燈。在書中也有不少過去隱者的投資案例,我可以從例子當中了解他過去的投資心路歷程。不光是贏錢的經驗,尤其是賠錢的時候更該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如果碰上同樣的情況該如何應對,縮短掙扎的過程。
2021年台股開戶人數超過總人口半數,尤其是20至30歲的年輕族群,增加超過40萬人。讓老牛想起,心中覺得最可惜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沒能「儘早投資」,而是等到30歲後,才靠自己摸索出一條投資致勝之路。
倘若你仍然在股海中隨波逐流,現在隱者已經畫好一張完整的投資地圖,相信你一定能憑藉此書找到一條致勝大道。本書從賺錢的原則開始,再談到建立正確的投資方式,最後是心理素質的培養,只要按圖索驥,你就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先由隱者帶領你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未來你就能走得更平穩、更安心。

推薦序
交易市場是一場尋找自己的遊戲

投資癮Podcast製作人/簡瑋德Wade

那天,與隱者見面後,我認為他是一位有廣度、深度以及有溫度的分享者。過去拜訪過千家企業,使他的見聞有了廣度;曾管理基金規模60億部位,使他的實戰交易有了深度;從低潮走出來的體悟後,使他的分享充滿了溫度。
這個溫度,必須透過文字來傳達,我一直認為數字讓人有冰冷的感覺,而文字的溫度則是更多人需要的。畢竟,投資的過程本是孤獨,一路上市場的人來來去去,能堅持走到最後的人並不多,但如果能有一張地圖引導讀者走向下一步,我想,這將可以使投資人少走很多冤枉路。
這本書分享了各種角度與深度的投資思維,讓讀者在岔路上有了更多不同面向的選擇,在每一個選擇上慢慢的衍生到心理層面的差異,並透過大量的例子一點一滴的抽絲剝繭,探討投資會發生的大小事,循循善誘的以地圖的概念由內而外,再由外而內的帶領讀者走好投資這條路。
我很榮幸能比各位提早讀完這本書,讀完之後也更加認為交易市場是一場尋找自己的遊戲。從開始交易前的期待又怕受傷害,接著小心翼翼的計畫每一步,到了中期有一些經驗後,發現欲望無窮且什麼都想嘗試,直到走過一遭後發現,原來所有的投資策略都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在一來一往的投資決策上,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懂得如何取捨就顯得相當重要,投資人最後就該像書中提到的原則:「寧缺勿濫,而不要濫竽充數」。
這句話道出了多數人的問題點。許多人在操作投資組合時經常會這個碰一點、那個也嘗試看看,總覺得越複雜、越難理解的就是好的方式,但其實在交易市場裡,越簡單的方式通常勝率越高,你可以用一種對的方式交易一萬遍,也不要花拳繡腿使自己暈頭轉向。
我很喜歡隱者在書中分享的這段話:「投資像是個尋寶任務,如果你有勇氣接下這個任務,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這個探險家,目的都是為了尋寶找到金礦。」
參與投資並不難,難的是一開始的勇氣以及走到最後的堅持,堅持的難度則在於這個金礦的正確位置,你我都無法肯定,在投資這條路上也會遇上許多未知的挑戰,但就是因為這樣才顯得有趣。不管是人生還是投資,當我們能提前設定好目標,再學會善用地圖與羅盤來為我們指引方向時,我想,這金礦也越來越靠近了。

試閱文字

自序 : 按圖索驥,每條路都能找到金礦

我和許多人一樣,是一個普通人,出生時嘴巴只有奶嘴,沒有金湯匙;家世正常,沒有黃袍;甚至求學過程,不僅沒有天分,高中還差點留級。即便如此,我在工作時,還是成為當時部門最年輕,且績效最好的基金經理人。因此,我相信沒有特殊光環,不代表就無法有所成就。

能做投資的,都是幸運之人

這輩子我得到最大的恩賜,是能夠成長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並且擁有健康的身心,為此,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很多人不做投資,不見得是不願意,而是沒有機緣、沒有能力、沒有時間,像是遺傳先天的疾病、發生意外事故,或是家庭問題等,可能都已自顧不暇,更不用說到投資。因此能做投資,其實已經都是幸運之人。

我爸爸是工人,媽媽是家庭主婦,從小都是苦過來的,即使沒有很高的學歷或是社會地位,但心中充滿善念與人情味,也是我成長過程中最好的養分。我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給過的溫暖從來沒有少過。

他們常說,有能力的話,要多幫助別人。當問起為什麼,他們總會回答:「多積陰德,神明才會多保佑」,或是「下輩子會更有福報」之類的話。

長大後我懂了,為什麼要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後,我們看到別人變得更好,內心會產生自我認同,也為此感到開心和滿足,然後就更有動力,再幫助別人,來得到更多的開心與滿足,於是一個自我變好的循環就此出現。這麼複雜的過程,或許用「積陰德」更容易解釋。

做好投資是因為使命感,想讓家人放心

或許是爸媽的學歷不高,也想用其他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也希望我們受到更好的教育,彌補學歷的遺憾。媽媽常叮嚀我們:「要努力唸書,考上好學校,才不會讓大家瞧不起,說你們是做工的小孩。其實你爸很辛苦,只是他們看不到,除了日曬雨淋以外,還要擔心下個工程在哪裡。」甚至,有次她說:「你爸工作最讓人擔心的是,冒著生命危險在高處施工。有次施工時腳沒踩穩,他就從3樓摔下來,還好神明保佑,受傷沒有太嚴重,後來只要知道隔天他要去高處施工,前一晚我都會睡不好。」

聽到媽媽這樣說,從小我就有使命感,即使不是特別聰明,做事還是會盡全力,讓她們更放心。

成長過程中,我都不是最聰明、最厲害的那群人,但不影響我投入一件事能得到的成就。因為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使命感,而不是天分。使命感,也是一直以來推著我不斷成長的原動力。

投資是致富的途徑之一,但過程中還是煎熬與痛苦居多。我能對投資一直保有熱忱,再多失敗都無法阻止前進,不是因為我有多麼喜歡投資,而是因為對家人的使命感。我很感謝過去以來家人給我的一切,因此想竭盡所能學好投資,靠自己的能力給他們最好的生活,這就是我的使命感。

為做好投資打基礎,從靠自己生活開始

投資很難一帆風順,因此找到使命感很重要。使命感可以是在心裡喊出「我如果在年底前賺到300萬,就幫老爸換一台更好的車」、「我想住進新房子,今年目標是頭期款500萬」,甚至可以是「我想買一個柏金包!」這些乍聽之下也許覺得膚淺或痴人做夢,但無形中,你就會為了達到這個使命,而不斷努力。

大學後,認識了現在的老婆,她的思想比我成熟很多,交往後我才認真思考未來,如果沒有她,我可能還是不敢做夢的人。某天上完課,我們坐在圖書館前,她突然和我說:「我們都這麼大了,是不是該讓我們的爸媽不要這麼辛苦?以後我們都不要再和家裡拿錢,自己賺錢過生活,你覺得怎樣?」我想一想,的確,很多生活條件更差的人,可能在高中、高職就半工半讀,我們都已經唸到大學了,是該靠自己生活了。於是那一天起,我們就沒再跟父母拿過錢,大學和研究所生活,除了約會,大多是在唸書和打工。

第一次投資就嘗到甜頭,沒想到只是運氣好

讀研究所時,我把打工、家教存的錢,拿去買市場最熱門的東協基金,一個月內就賺了10%,嘗到了投資的美味,也開始食髓知味,天真的整理所有基金的過去績效,認為只要能找到表現最好的基金,未來就能有一樣的報酬率,以為歷史會重複發生。於是看到了礦業與綠能相關基金1年報酬率超過50%,我就很興奮的和家人分享,並邀請他們加入投資派對。

好景不常,投資沒多久就遇到了金融海嘯,一年內虧損超過50%,虧了三十多萬元,對當時還是學生的我打擊很大,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感到意志消沈,對投資也心灰意冷。不想看到相關的財經新聞,也排斥聽投資的廣播節目,或是看投資的書籍等,只怕碰觸到自己內心的恐懼,痛苦的回憶重新上演。

畢業前我應徵了金融領域相關工作,不是因為重新喜歡上投資,而是起薪較高。當時系上學長姐畢業月薪約是3.5萬元到4.5萬元,而金控的儲備幹部月薪大約是5.5萬元到6.5萬元,並且又標榜儲備幹部能受到公司重用,於是就拚了命的準備資料,也參加各種實習和比賽,最後也如願以償成為了投資行業的儲備幹部,與法人機構正式牽起了緣分。

法人經歷之後,化為隱者分享經驗

進入投資行業後,我像是一張白紙,被點綴出許多色彩,但時間久了,紙上卻也找不到任何空白,充滿形形色色,也讓我對自己越來越陌生。在工作近10年後,即使對投資操作駕輕就熟,但卻開始感到迷惘,看到許多投資前輩最後往往是退休過著自己的生活,或是當上主管,操作更龐大的資金部位,此時我彷彿已經預見未來的人生。或許我能憑自己的能力,創造更多財富和地位,但,如果人生就是如此,好像也不是我想要的。

於是,「隱者」在這時候出現了,我決定離開舒適圈,追求自己的理想,開始以隱者身分成立粉專,匿名分享過去經驗累積的投資觀念,文章裡沒有豐功偉業,沒有對帳單,也沒有誇張渲染。我相信,只要有正確的邏輯,和真誠的獨白,就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心意和能力。然後,很慶幸,喜歡隱者文章的人,比我想像還多,也讓我深深感到欣慰。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爸媽常說,有能力之後,就要多幫助別人。

一直以來,我的生活能過得無虞,專注在投資上,是因為這社會上所有人的付出,無論是各行各業上班族、工人、服務生、清潔人員、醫護人員、物流人員、保母等。也許有人覺得是為了生活,不得不付出,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撐起了整個社會的基本功能。相反的,做投資的人大多還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富有,對社會的實質貢獻相對更少。

因此,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讓我的投資,也能對社會有些微薄的貢獻。

投資就像找金礦,有地圖才有方向

這本書的內容,是將投資變成一幅地圖,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找金礦,投資致富。但投資其實沒有絕對答案,定存股、當沖、價值投資、波段操作,都沒有絕對的好壞,更是看每個人適合的方式有所不同。要抵達終點,投資最重要的就是選股與心理素質,這本書也將這兩個觀念串起,成為股市完整的路徑圖。我相信只要能按圖索驥,每種方法都可以找到金礦。

這本書的第1章,會讓讀者了解投資的意義,與正確的投資概念,最後是呈現完整的投資地圖,讓讀者對股市有個基本概念,也知道要如何精進投資。並在第二章以後,內容更多是描述地圖的每個路徑細節。

第2章,即是呈現完整的隱市致富地圖,並且分享投資必須要會的分析方式,分別是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也將我在實戰中,同時使用這3種分析的方式,如出一轍的呈現在書中。這些分析股票的要點,是我投資過程中,不斷調整、淬煉,才累積出來的結晶。

第3章,我分享了過去以來匯集了上百位專家,上千家公司交流後所琢磨出來的選股方式,也就是找出趨勢,然後投資趨勢中的贏家——贏勢股,這也是我投資的唯一主軸。章節中以引導的方式,說明我的思維邏輯,是如何一步步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方式。

第4章,是當我們知道怎麼選股後,該怎麼計算個股價值,以及停損時機。在停損部分,我分享了質性與量化的停損方式,讓讀者有更多選擇,更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另一個重點是建立投資組合,這是市場上絕無僅有,我自創的好球帶選股模式,透過這個方法,能找出投資組合的持股與比重。這部分內容是當我們懂得投資,也會選股後,該思考的下一步。

第5章,內容原自於隱者粉絲過去很喜歡看的心靈雞湯,但不同的是,這個章節講更多我認為投資必備的心理素質。因為即使學會選股,如果沒有成熟的心理素質去對抗詭譎多變的市場,那麼知道什麼是對的事,也很可能會做出錯誤決策。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投資路徑

這本書有個特點,在於整本書內容都是股市實戰後的心得,沒有過多的理論,沒有模糊的論點,字字句句都是痛苦換來的經驗談。本書的出發點,是希望讀者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路徑,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騎驢找馬,星空無垠,總有屬於自己的一顆星。

雖然,寫書很累,但在過程中,我都不曾感到後悔,反而是在不斷修改內容時,期待讀者看到這本書後的反應。希望這本書,能讓大家學會投資,並且真實的改善生活條件,也對投資充滿熱忱,更重要的是,在有能力後,也願意開始幫助周圍的人。

試閱文字

內文 : 股市是資訊戰,散戶是持久戰
要找到正確的投資方式,向法人機構學習會是一個捷徑。因為法人機構的資金規模龐大,擁有更多資源,像是看不完的研究報告、能接觸更多公司;也有更多專業人才,像是產業專家當分析師、股市老手當基金經理人(簡稱經理人),當散戶還在摸著石頭過河,法人機構已經在高速公路上奔馳。

法人投資,像可以瞇牌的牌局
法人機構的投資決策是由一群實事求是的「偵探」共同決定,分析師「調查」公司,經理人再從「證據」中推理得出投資結論。當然,法人機構也免不了偶爾會有滑鐵盧,但投資不是買菜,買進以後還必須持續留意個股訊息,才能對出場時機做最佳判斷,這稱為「投資後管理」,也是法人機構非常重視的觀念。
法人機構的訓練像是少林寺,非常規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出投資能賺錢的股票。法人一天的工作從晨會開始,所有成員都會參與討論投資決策,9 點開盤後,經理人即開始盯盤並執行交易,盤中若有劇烈變化,就會找分析師討論,或是諮詢外部專家,像是外資、投顧分析師等。下午收盤後,大家會按照行程拜訪公司或產業專家,在結束後寫成報告或調整財務模型,再於隔天報告;若當日沒行程,就會整理資料,尋找其他潛力股。
法人機構拜訪公司的行程,短則半天,長則兩、三週。拜訪的形式很多,我在法人機構工作時,喜歡一對一的拜訪,除了是能更深入了解公司,也避免被其他同業發現我自己找到的潛力股,因為投資就是跟時間賽跑。其他形式還有團體拜訪,例如券商會一次安排許多公司讓法人客戶拜訪,直接做田野調查;或是辦投資論壇,邀請多家上市公司與法人進行交流。
拜訪公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能從談話的字裡行間,感受管理階層的態度和企圖心,若是能聊到關於競爭對手或供應商的看法,那更是挖到寶。當一家公司評論到產業鏈上的其他夥伴時,往往真實性更高,因為公司之間的互動會比投資人更直接,而且他們是同個產業裡的人,不會被表面的包裝所矇騙。
舉個有趣的經驗,有次我到美國矽谷出差,在拜訪蘋果(Apple)、Nvidia、賽靈思(Xilinx,晶片製造商)3間公司時,我都問對方:「請問貴公司認為,供應鏈中哪家公司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並且會有長期合作的意願?」這3家公司異口同聲的說台積電,幾天後我在拜訪英特爾(Intel)時,他們也表示台積電是未來很強勁的競爭對手。
這4家公司給的答案,等於幫台積電的未來競爭力背書,這是我過去出差很少遇到的情形。回國後我在報告時補充這個觀察,也引起許多經理人的興趣和投資信心。後來台積電(2330)股價在3年中從200元漲到600元,某個程度上也間接證明,產業鏈上的公司看法是對的。

散戶靠這3件事,與法人公平競爭
散戶與法人機構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資時需要身兼雙職,要當分析師找股票,也要當經理人做交易,因此下決定時容易不客觀,研究也會鞭長莫及。在作為散戶時,我會盡量做到3件事,以減少與法人機構之間的差距:
1. 重視公司資訊透明:個股公司的資訊越透明,賭桌上就越公平,一旦法人機構知道賭桌上的大部分底牌,散戶就沒有贏的機會。資訊最透明的台股莫屬台積電(2330),不只每季都有法說會,而且除了財報以外,也會公布財務預測與產業看法。再者,半導體產業相對廣泛,我們能從上下游或競爭對手的新聞訊息中,推測營運狀況。除了台積電以外,只要公司市值夠大、產業鏈夠完整,通常資訊就會越透明,可以縮小散戶的劣勢。
2. 重視公司業務單純:散戶不像法人機構,每個產業都有專家駐守,太複雜的產業或標的,對散戶來說機會成本很高,因為複雜度高,代表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好好透徹理解,不容易短時間就挑到好股票,因此我會盡量選擇容易理解的好公司或產業。
3. 看長不看短:法人機構的資源多,比散戶更能夠掌握短期變數,相對而言,散戶沒有那麼豐富的即時訊息,炒短線的勝率通常不會太高,因此我會盡量長期投資,因為當投資時間拉長後,短線訊息就不重要,產業趨勢才是重點。

投資就像找金礦,你得帶著地圖
要畫出金礦地圖,也就是選股,有幾個步驟。第 1 步是決定探險模式,也就是投資模式,要跟著眾人走,還是自己找路線,例如價值投資、波段操作,或是短線交易。這個環節中,也要培養探險所需的能力,主要的能力有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3種,不同探險模式,需要的技能也不相同,例如價值投資不一定要會看籌碼,但一定要懂基本面。
第2步是找出探險路線,也就是選擇標的,依照第1步決定的探險模式,就會有不同的路線可以選擇,例如第1步決定價值投資,在這階段就要選擇投資定存股、價值股、轉機股等。
第3步是評估路線,也就是評價股票,不管選擇哪一條投資路線,最後都要評估可行性,例如選擇某一檔價值股後,必須找出目標價、停損價和買進價各是多少,才能開始交易。這部分也會因為不同的分析方式,而有不同的評估結果。
完成上面3個步驟後,就表示能夠出發尋寶了,但並不代表這樣就會找到寶藏,因為要能成功,還需要會使用羅盤,才能在過程中不迷思方向,抵達金礦。
羅盤,也就是心理素質,使用時有2個原則,第1個是沿著指針前進,也就是嚴守交易紀律。如果決意要走其他方向,那也沒關係,等到賠錢遇到挫折後,就是第2個重點,迷路時要記得回頭,也就是反省錯誤。如果無法嚴守紀律、又無法反省錯誤,那麼,即使選股再厲害,投資也是載浮載沉,很難真正致富。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股市,選股是要懂對手,而心理素質就是要懂自己。在投資中,重複的路線走久了,一定能熟能生巧,找到可重複的致富路線;最害怕就是行進中游移不定的人,看到別人的方式賺錢,就不斷改變自己方式,最後結果往往都是兩頭空。

贏勢股是千里馬,但我們也要能是伯樂
投資賺錢有3個方式,一個是買漲得多的股票,一個是買漲得快的股票,一個是買很容易上漲的股票。當然,如果可以找到同時具備這3個特質的股票更好,但相信我,你不是在做夢,就是先知。想要漲得多可以找跌深反彈股,想要漲得快可以找股價波動大的妖股,想要容易漲可以找穩健的成長股,漲幅(漲得多)、速度(漲得快)、勝率(容易漲),三者難以兼得。
這些要素中,漲幅和速度都是上漲後的報酬率,而勝率表示上漲的可能性,如果連上漲可能性都沒把握,那麼追求上漲後的報酬率更像緣木求魚,想通之後,我選擇了勝率。

勝率,決定在對公司的把握度
勝率是看股價上漲或下跌的機率,報酬率是看股價會漲或跌到多少錢,勝率可以因為對於個股的了解程度而增加,所以能夠掌握在自己手上,而報酬股價會到什麼價位,是整個市場操作的結果,所以是取決於市場。因此,勝率比報酬率的可靠度更高,畢竟,猜漲或跌,比猜漲或跌到哪裡還容易,也更真實。如果連漲跌都難以掌握,就更不用預測價格會到哪裡。就像是看到樹葉在飄,推測風的方向容易,但要預測樹葉在哪著地,相對困難許多,必須再看風多強,並且能刮多久。
勝率高或低,決定在我們對公司的把握度,無論是從基本面、技術面或是籌碼面,但報酬率高或低,就是取決於市場的共識。例如當一個產品出現短缺,我們能判斷哪些受惠股會上漲,但最後個股實際漲了多少,就得看市場熱度。

趨勢是股價創高的幕後推手
股價反映的是公司的未來價值,能一直上漲的公司,代表能夠不斷成長。只要成長時間夠久,獲利就能不斷放大,股價也能不斷創高。
成長的背後都有股力量,例如台積電(2330)長期上漲的力量,來自於科技會不斷進步,晶片需求永無止盡的提升;而亞馬遜(AMZN)的上漲力量來自於雲端服務,在數位趨勢,企業有更多雲端計算與空間需求。這些力量,就是未來的成長動力。
接著,我又問自己:「什麼樣的成長動力是最持久,也最難被外力所改變的?」若能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就能找到選股邏輯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歸納分析全球股價長期表現最好的那一群,發現他們的成長有個共同特質,就是受惠於趨勢,在同樣趨勢中,又以龍頭股股價表現最好,因為是受惠於趨勢的贏家,因此,我稱為贏勢股。當市場受惠趨勢而成長,贏勢股也憑著自身優勢取得先機,並且拉高進入產業的門檻,獨自汲取市場成長的養分,滋養股價不斷上漲。

好的投資建立於好的股票和好的價格
投資贏勢股,關鍵不在於誰賣得好,而是誰買得早。只要趨勢尚未改變之前都無須賣出,因為賣了之後,往往會再用更貴的價格買回來。因此贏勢股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也沒折扣。
贏勢股給人的既定印象是股本大,上漲緩慢,需要長期投資才能賺到錢,但其實並非如此。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全球股市屢創新高,大多是由不同的贏勢股帶動,例如台股的贏勢股代表是台積電(2330),若從2016年持股至今,報酬率超過3倍;美股有更多贏勢股,若從2016年持股網飛(Netflix,美股代號 NFLX)至今,報酬率超過4倍;而同期間特斯拉(TSLA)報酬率超過20倍,因此,投資贏勢股,看似慢慢賺,其實賺更快。
因此,從反覆思辨中,我得到了結論,當我追求的是勝率,那麼趨勢就是解答,只要能從趨勢找出龍頭股,就能得到勝率最高的股票,贏勢股。


基本面分析:從文字和數字看到未來
基本面是從產業與公司資訊找到投資價值,了解基本面的第1步是要過濾資訊,大數據時代裡,缺的不是資料,而是「有效、正確」的資料。第2步是要畫出好公司的輪廓,才能更有效率的選股。最後,雖然基本面趕不上股價變化,但反過來看,基本面其實在放眼未來,不是汲汲營營的追眼前股價,而是預判未來,站在未來的終點,等著股價慢慢靠近。
放眼未來是基本面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人會拿過去的財報,討論一家公司的好壞;拿過去的本益比,討論股價貴不貴。但,股價是反映未來,基本面也是如此,雖然我也會拿過去的基本面,來檢視公司現在的執行力,但過去的資料只會反映過去的股價,要預估未來的股價,只有當我們預判未來時,才計算得出公司有多少投資價值。

贏家都具有相同特質
成功的人有相似的態度,好公司也有相同特質,像是技術優勢、規模優勢、成長強勁等。我自己研究一家公司,會用下面9個面向來看,它是否能成為贏勢股:
1. 公司發展歷程
公司沿革是一家公司的基因,決定成功的機率。很多事情可以後天努力,但對趨勢而言,只有掌握先機才能成為贏家。趨勢像是突然行駛於站臺的子彈列車,如果沒趕上列車,想追也追不上。因為先進者能擴大規模,或是提升技術拉高進入門檻,先卡位,等到其他人上車後,發現位子都沒了,也只能掃興下車。
我喜歡的贏勢股,是公司創立至今只做一件事,像是微軟(MSFT)只做商用軟體、特斯拉(TSLA)只做電動車、Nvidia(NVDA)只做繪圖晶片等。當同樣的時間專注只做一件事,就能做得更精,拉開對手差距,李小龍曾說過:「我不害怕曾經練過一萬種踢法的人,但我害怕一種踢法練過一萬次的人。」因為成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2. 領導者背景
領導者是公司的靈魂人物,他的價值在於,在關鍵時刻做出精準決策,能決定榮景有多久,如果沒有漢武帝和唐太宗,可能歷史課本又變薄了不少。雖然巴菲特說過:「你應該投資即使是笨蛋都能經營的企業」,看起來似乎有所抵觸,但其實並無衝突,因為巴菲特喜歡傳產股,成長也相對有限,而其中的贏家往往是獨霸產業的既得利益者,如果連笨蛋都能經營,表示龍頭地位牢固,即使競爭對手是天才,也難以扭轉局面。
但贏勢股不同,市場會變大、技術會突破,如果贏家停止努力,那麼勝利也只在眼前。很難想像,沒有賈伯斯的蘋果(AAPL)、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2330),和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TSLA),公司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子。
3. 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最重要的,是看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與背景。持股比例越高,籌碼就更穩定,股價波動較小;持股比例越低,籌碼就越凌亂,股價波動也越大。我喜歡前10大股東持股超過50%的公司,但並不是鐵則,如果市值超過新臺幣1,000億元,這個參考性就會下降,因為市值越大,股權也會相對更分散。
大股東如果是管理階層的家族、國家主權基金、壽險退休基金等,對投資就更加分,因為他們更懂股票,也能長期持有。波克夏公布每季持股名單時,比例大增的股票,隔天也容易大漲,大家都想跟單巴菲特,如果要賣股,也能多一份警覺。但如果大股東是市場派的主力,那麼未來董監改選時,也可能會有經營權之爭。
4. 產業成長性
產業成長多快、成長能延續多久、產業未來的變化,找出這3個問題的答案,就能知道值不值得研究。我喜歡成長超過10%,並且能延續5年以上的產業,若再加上不會出現可能顛覆產業的新科技,會更好。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投資就像找金礦,有地圖才有方向,
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