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現代史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一冊でつかめる! 中囯近現代史

作者 莊魯迅/ 袁浩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現代史 (2冊合售):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銷售突破100,000本紀念版◎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創下連續五年、240週連鎖書店暢銷排行榜不墜紀錄兩岸三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銷售突破100,000本紀念版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 創下連續五年、240週連鎖書店暢銷排行榜不墜紀錄兩岸三地華人一致推崇,近年來最好看的中國近代史 民國三十八年之前,大陸還是中華民國的;什麼時候開始,他們說中華民國是大陸的?不知道什麼原因,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到天安門事件、從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部份重要情節一直是一團謎霧,台灣和大陸都刻意不提。於是,我們死背歷史之餘,並不知道: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其實是當年的大事件所造成的。因為不教,所以我們不知道:台灣不教,但你得知道的中華民國歷史:◎五四運動,就只是白話文運動嗎?錯!事關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所以台灣不教。國父從此靠向共產主義?台灣沒教。◎共產黨是陳獨秀成立的,為什麼蔣介石清黨剿共反而幫了毛澤東掌權?◎中原大戰,是為何而戰?為何等於證明蔣介石終究無法統治中國?◎中共兩萬五千里長征,到底在征誰?為什麼「遵義會議」這麼重要?◎為什麼西安事變影響了中華民國的命運?為什麼當時沒有殺了蔣介石?真的是像課本講的「偉大人格感召了張學良」?為什麼張學良這麼受共產黨推崇?◎台灣不教的中國現代史 一九四八年,解放軍差點被國軍趕到海裡,毛澤東想回去打游擊;半年以後,怎麼換蔣介石差點跑到海裡?──課本不教!你得知道 中華民國怎麼輸掉大陸的?我們以為的原因,都錯了:‧打打談談、談談打打:錯了,國共內戰前沒談過。只談了一次,跟蘇俄。‧打輸三大戰役:不對,光臨汾就打了七個月,後來三大戰役卻都沒超過六十天。‧貪污腐化?清朝比國民政府更糟糕,還有太平天國作亂,也沒這麼快陣亡。‧經濟崩潰:國民政府手中握有大筆黃金和外匯存底,共產黨只有小鐮刀……這中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本書作者袁浩,是重慶華房(房地產)私募基金合夥人,近年來鑽研現代史,因此成為極高知名度的部落客。他整合台灣與大陸、美方目前所有公開與非公開的歷史資訊、回憶錄等,從經濟、政治、外交、軍事四方面,分析解釋這段中國現代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莊魯迅1956年生於上海,雙親在文革時被捕,由祖母撫養長大,祖母後來也遭到紅衛兵的暴力與抄家。由於被打入黑五類,無法進入大學,還被迫勞改。文革結束後以創作歌手的身分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被譽為「吟遊詩人」。後因難以壓抑對學問的熱情,於1988年前往日本留學。日本東洋大學文學系學士與碩士畢業後,現於日本和光大學擔任講師,亦於NHK文化中心、朝日文化中心等地,以清晰易懂的日文講授漢詩與中國史。著有《詩人的命運:李白、杜甫與安史之亂》、《漢詩珠玉五十首》(以上大修館出版)、《物語:唐代反抗三詩人》(集英社)等書。袁浩工程管理碩士,重慶新華富錕股權投資基金公司合夥人。作為天津論壇最知名樓主之一,他的文章見解獨到且深刻,廣受網友追捧。曾著有《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譯者簡介劉宗德輔大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曾任雜誌兼任翻譯、國科會研究計劃案兼任助理,譯有《每一個決定都是經濟學》、《那樣擺不會賣,這樣才對!》《3天讀懂哲學》、《3天讀懂德國》、合譯《世界,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世界資源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其實我們沒那麼了解美國》(以上皆大是文化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台灣不教的中國現代史:蔣介石打贏了日本,怎麼一年不到就輸給毛澤東?》目錄推薦序一 透過歷史之眼,鳥瞰時代巨變推薦序二 被烙印在中華民國心頭的一九四九前 言 一代梟雄的潮起與潮落政治篇第一章 蔣介石一直沒搞懂,問題不在馬歇爾第二章 活躍的紅色特工與無能的國民黨情治系統第三章 戡亂動員令,盟友卻變仇敵經濟篇第四章 匪夷所思的經濟法令第五章 國舅宋子文如何敗光大陸第六章 宋子文這樣搞垮國民黨軍隊第七章 中華民國其實是社會主義國家!第八章 王雲五書生誤國,蔣經國無力回天第九章 毛澤東的管理大師---陳雲第十章 山東幣大獲全勝,中共的第一場貨幣戰爭第十一章 陳雲的兩白一黑戰爭,可以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外交篇第十二章 悲催的國民政府外交處境第十三章 蘇俄在中國:東北外交始末,非蔣介石版本第十四章 美國:逼你俯首貼耳的「堅定」盟友第十五章 英法:國民政府忽略的「資源」第十六章 日本配合國民黨,共產黨沒便宜可占第十七章 蘇俄原本是國民政府最大外援,為何轉向中共?第十八章 朝鮮軍援中共,規模是美國援華十倍第十九章 聯合國援助中共,美國買單,國民黨出運費第二十章 外援對國共內戰的影響軍事篇第二十一章 國民政府沒錢,打贏了也守不住第二十二章 怎麼從贏打到輸?軍力與戰略解密第二十三章 一九四六:國民黨屢戰屢勝第二十四章 一九四七:解放軍差點被趕到海裡,但蔣介石……第二十五章 一九四八:讓戰局急轉直下的「小三大」戰役第二十六章 三大戰役是結果,不是原因綜 述 國民黨為什麼會失去大陸《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目錄前 言 逆耳的真相第一部 中華民族加入世界的悲壯方式序 章 中英鴉片戰爭,驚醒日本這是一場「自認是老大的古老帝國」與「新就位的世界老大」的衝突。改變清朝命運的兩種植物 外強中乾,五大內憂 貿易當前鋒,武力作後盾 生意進不來,就派軍隊來 鴉片:英國國營販毒事業 虎門銷煙,林則徐「七戰全勝」? 英雄偉人的愚昧行為 林則徐的貢獻:明治維新第1章 不得不對貴國造成更深傷害不平等條約中的「平等」:大家都可以來瓜分中國。用二三九年份古董大砲對抗英軍 少爺道光加上爛軟欽差 比數九:四○○,地主慘敗 不得不對貴國造成更深傷害 英軍早就鎖定咽喉 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 南京條約,造就上海第2章 太平天國裡沒有孔子的位子不是中共說的「第一次農民革命」,而是新興宗教侵犯傳統文化。洪秀全:天國近了——我成立的 戰士夫婦分居,天王妻妾成群 耶和華附身,耶和華借兵 焚燒孔廟,使書生變猛獸第3章 英法聯軍,紳士幹起強盜清廷終於面對事實,發起「自強運動」,強了嗎?清廷嫌麻煩,英國就找麻煩 六不總督,不知如何是好 皇帝不想見客,條約隨意簽 咸豐,你這是在幹嘛? 火燒圓明園,雨果好生氣 把這麼可恥的事寫在條約裡 看不到臉的幕後元首 洋務運動,出洋相第4章 甲午戰爭:整軍經武不換腦袋迅速整頓軍備的日本,對上疲於宮廷內鬥的清廷。維持現狀,琉球能嗎? 淮軍日軍台灣對峙 你蓋花園,我建軍備 帝黨只會說,后黨只會貪 李鴻章收錢自保 門生丁汝昌賺錢自肥 輸得離譜,死的壯烈 旅順大屠殺,什麼武士道! 二十年自強運動六天崩潰第5章 清朝滅亡了,終於百日維新失敗、溥儀退位,還有國父下台,居然都因為袁世凱。百日維新所託非人 不義又不和的義和團 「四分利」辛丑條約 日俄戰爭催生蘇聯 國父立志要做「洪秀全第二」 光緒、慈禧的死亡謎團 辛亥革命,袁世凱是最大贏家第二部 革命為什麼至今「尚未成功」?第6章 中華民國與中國共產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請繼續努力剿滅軍閥……和共匪。宋教仁成立國民黨 國父讓國民黨成了叛亂組織 日本侵門踏戶,提出二十一條要求 袁世凱建立中華「帝」國 新文化運動V.S.尊孔復古 陳獨秀成立共產黨 孫文主導聯俄容共 地主V.S.貧農,國共分裂 槍桿子出政權,毛澤東出線 少帥易幟,中國統一……了嗎? 中原大戰,顯示你無法治國 二千九百座碉堡剿共奏效 萬里長征,毛澤東重獲領導權第7章 國共一邊抗日、一邊內戰國共內鬥與對抗日本,哪一件事比較重要?田中奏摺假的,野心真的 自導自演「柳條湖事件」 外侮待不久,內患會要命 不給人力物資,卻要我英勇抗敵 軍方殺了首相,全力侵華 抗日是英雄,抗命就放逐 滿州國:日本的愚行 盧溝橋事變前已開始抗日 救救紅軍,請共同抗日 為什麼西安事變改變了中國 北京淪陷,最後關頭已到 蔣介石的神準預言 淞滬會戰,三個月死傷二十萬 「三個月征服中國」,別妄想! 別再遮掩南京大屠殺了 抗日戰爭死亡超過兩千萬第8章 國民黨為什麼會退守台灣當城市資產階級都背棄國民黨,無產農民支持的共產黨贏定了。日軍尚未投降,國共已開打 為什麼放過岡村寧次? 意志的巨人,人格的侏儒 蔣介石犯了什麼戰略錯誤? 胡宗南奇襲空城,張靈甫全軍覆沒 共產黨逐鹿「中原」,分配土地 「任何革命黨都沒有我們腐敗」 蔣經國上海經改為何失敗 中產階級唾棄,國民黨垮台 遼瀋大勝,共軍超越國軍 杜聿明虎落平陽被「溝」欺 徐蚌會戰,長江以北全失 蔣介石為何丟了大陸? 毛澤東《資治通鑑》讀17遍第三部 還在革什麼命、革誰的命?第9章 毛澤東,從此站起來了毛澤東是共產世界最大的「口號製造者」,為了權力餓死二千萬無辜百姓「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韓戰:幫了蔣介石,也幫了毛澤東 長子毛岸英陣亡 三大運動只為獨裁 三大改造,一無所有 三反五反,反正就是陷害 藉《武訓傳》批鬥知識分子 拍錯馬屁,高崗失勢 赫魯雪夫嚇壞毛澤東 叫你批中共,你諷毛澤東! 引蛇出洞,知識分子緘默了 黑五類的悲慘命運 全民總動員——殺麻雀 三面紅旗,整翻六億人 形同製造垃圾的「大煉鋼」 大增產,餓死兩千萬人 神仙大會,毛澤東決心鬥倒彭德懷 把切合時事的壞事都推給你 只有彭德懷不可恢復名譽 七千人大會,毛澤東失去實權 四清運動,馬克思加秦始皇 第10章 文化大革命有多瘋狂?「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紅衛兵,把毛澤東造神運動推到最高峰《海瑞罷官》點燃北京戰火 毛澤東借刀殺人 五一六通知揭開文革序幕 劉少奇為什麼不抵抗? 「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紅衛兵 反工作組,反劉少奇 我的大字報,炮打司令部 林彪看透了毛澤東 劉少奇失勢,林彪爬上來 席捲全國的「破四舊」運動 形同強盜的紅衛兵抄家 殺戮黑五類 處死劉少奇 紅衛兵運動的尾聲:知青下鄉 最親密接班人的唸佛運動 狡兔死,走狗烹 我不當國家主席,誰敢? 誰刪了林彪的「天才」? 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角 毛澤東的鬥爭哲學 林彪事件的影響 鄧小平重返政壇 第一次天安門事件 周恩來這個人 唐山大地震,毛澤東歸天 逮捕四人幫,平反三百萬冤獄 十年浩劫 第11章 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1980年代的中國出現這種說法:「自由派在偶數年崛起,保守派在奇數年反擊。」四條路線,都想主導中國的未來 改革派的鄧小平P.K.保守派的陳雲 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氣死胡耀邦 為什麼會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 握著兵權的「南巡講話」 中國為何至今不敢批判文革? 文革中的憤青,遠走東瀛

商品規格

書名 /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現代史 (2冊合售)
作者 / 莊魯迅 袁浩
簡介 /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現代史 (2冊合售):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銷售突破100,000本紀念版◎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創下連續五年、240週連鎖書店暢銷排行榜不墜紀錄兩岸三地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ISBN10 / 1842050273
EAN / 0281842050273
誠品26碼 / 2681314309003
頁數 / 736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



1945年8月11日,蔣介石推測日本即將無條件投降,於是對全軍發出以下命令:



一、各戰區的司令官加速挺進部隊,執行「受降」事宜。

二、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和部隊一起留在原地。

三、各地的皇協軍不得離開駐紮地,所有部隊沒有中央的命令,不得重新整編。



分析這三條命令,可以清楚看出蔣介石對兩黨關係的想法。第一條的「受降」是指接受投降。「各戰區」是指為了進行抗日作戰而畫分的作戰區域,其司令官以蔣為首,都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

第二條的「留在原地」,顯然是不想讓共產黨的八路軍參與受降,進而接收日軍的戰利品。

而第三條的「皇協軍」是指協助日本皇軍的傀儡部隊;「中央的命令」很明顯就是蔣介石自己的命令。總之,蔣的意思是:不管戰利品是什麼,絕對不可以交給共產黨。

對此,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8月13日發表「寸土必爭」宣言,命各地軍隊前往東北。之所以要前往東北,是為了和蘇聯軍隊一起行動,藉此獲得戰利品以及新的根據地。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日本尚未正式宣布投降,而國共兩黨卻已經漸漸回到抗戰前的對立態勢。

後來毛澤東和蔣介石在四川進行談判,雖然雙方在10月10日締結了以和平建國為宗旨的《雙十協定》,但這只是不可能實現的虛設條文,在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為了「受降」而產生的軍事衝突已經不斷發生。

其後,在何應欽的奔走下,一百萬日軍及人數幾乎相同的日本民眾,很快就撤回日本並解除動員。不僅如此,岡村寧次也受到國民政府的庇護,在蔣介石與何應欽的授意下在軍事法庭中獲得無罪開釋。表面上的理由是協助停戰,但岡村嚴格要求部下只投降國民黨的軍隊,似乎讓蔣介石與何應欽十分開心。



為什麼放過岡村寧次?



「昨天的敵人是今天的朋友」,如果每件事都可以這樣的話就皆大歡喜了。儘管戰爭已經結束,日軍與八路軍之間還是不斷發生激戰,對雙方都造成為數眾多的死傷人數。原因不說也知道,當國民黨順利解除日軍武裝的同時,共產黨卻以「我們也是勝利者」為由逼迫日軍向他們投降,而遭到日軍抵抗,因此共軍便大舉攻擊日軍。由此看來,岡村寧次的無罪赦免,其實牽繫著國共兩黨的競爭,以及許多士兵的性命。

岡村寧次與國共兩黨之間的愛恨戲碼沒有就此結束。他為了回報蔣介石,受蔣之邀,於1949年9月在東京組織「白團」,成員都是過去日軍少校以上的菁英,全盛時期成員多達83名。取名為「白團」,是表明要和「共產紅魔」對抗,其主要任務,就是幫助退守台灣的蔣介石「反攻大陸」。

雖然「反攻大陸」的希望最後破滅了,但一般認為「白團」的存在,對台灣軍隊的強化助益良多。岡村寧次一生不斷在戰鬥,是在和平的世界無法突顯生存價值的典型傳統軍人。順帶一提,「白團」在岡村寧次去世的3年後(1969年)解散了。

再者,當日本投降時,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國共兩黨因為執著於虛幻的意識形態以及黨派偏見,把中國人民深切期盼的和平建國拋諸腦後。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蔣介石在戰爭結束時,依照與國人的約定,以國民黨為中心,聯合共產黨和其他黨派,一起建立聯合政府,並釋出手中的軍政大權,他應該可以名留青史,成為人民心中永遠的英雄。

如果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毛澤東也願意這麼做,一定也能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可惜兩人的出發點都不是救國,而是抓住權力。蔣招來無法挽回的失敗,毛也因為無止盡的鬥爭,把人民逼到苦難的深淵當中。兩人至死都沒有離開權力的寶座,也到死都互相憎恨、謾罵對方,把對方的失敗當作自己的快樂泉源。

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位意志的巨人、人格的侏儒,是如何進行生死搏鬥的。



蔣介石犯了什麼戰略錯誤?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集合30萬大軍,開始朝中原發兵,目的是要殲滅自抗日戰爭後期,便在湖北、河南境內建立根據地的新四軍與八路軍。控制中原後,便計畫打開通往東北的道路,一舉掃蕩共產黨的勢力。

而對手新四軍約有6萬人,總指揮為李先念。他收到毛澤東「生存第一、勝利第一」的命令,打算從被國民軍包圍的宣化店邊打邊朝山岳地帶移動。雙方交戰到8月3日為止,總共持續了39天。

就結果來看,共軍與占有優勢的敵軍交手,分散成數個部隊後到達陝西、湖北、安徽、江蘇等根據地。這一戰在國共戰史上被稱為「中原突圍」,開啟了往後四年的國共內戰。

中原突圍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國民軍因為美國的援助而不斷強化武力。美軍一共支援了空軍戰機1,000架、海軍船艦271艘,以及位在西太平洋總值超過8億美元的交通工具。此外,透過美國的海、空軍運載到各戰線的國民軍多達54萬人。因此,蔣介石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占領了多數重要成市與戰略要地。

挾著這股氣勢,蔣介石10月在南京召開祕密軍事會議,宣布「5個月內擊潰共產黨軍隊」。他過度相信自己的實力,忘了過去運用在日軍身上的戰略,居然想要速戰速決。

從1946年6月到1947年2月的8個月中間,國民軍雖然從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手中「奪回」了105個城鎮,但因死傷、逃亡、疾病所造成的兵員短少,也多達71萬人。

蔣介石太重視都會地區,讓他在戰略上犯了致命的錯誤。不知不覺中,他把自己在抗日戰爭中慣用的武器──空間,也交給了對手。等他終於察覺時,才知道付出龐大代價所掌握的都市與城鎮,只是「點和線」而已。共軍反而因為他的戰略,得以在廣大的農村紮根,不斷吸收貧困的農民,擴張自己的勢力,然後開始從四面八方壓迫這些「點和線」。

蔣介石因為戰線拉得太長,感到兵力不足,不得已只好把「全面進攻」的戰略,變更為針對陝西、甘肅、寧夏等共產黨根據地的「重點進攻」。因為無論如何,把共軍阻斷在黃河以北,對他而言是一個讓戰爭在敵人的占領區進行,消耗共產黨實力的適當辦法。



胡宗南奇襲空城,張靈甫全軍覆沒



3月下旬,一份充滿勝利喜悅的戰報,送到了蔣介石手上。

黃埔軍校的一期生、也是蔣介石心腹的胡宗南率領的15萬大軍,已經占領了共產黨的中央根據地延安。雖然打下敵人的老巢讓人以為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過實際上,胡宗南攻破的延安,只是一座空城。

後來大家才知道,胡宗南的副官兼機要祕書熊向暉,原來是共產黨的間諜。因為他的情報,胡宗南的作戰會議內容,幾乎都同時傳到延安,使得原本應該能將共產黨的核心人物一網打盡的奇襲行動,結果卻只得到空城一座。另一方面,共產黨中央獲得熊向暉的情報後火速從延安撤退,猛將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在陝北高原展開游擊戰,對國民軍造成重大的傷亡。

相較於陝北的「耀眼勝利」,山東的戰況深深刺痛蔣介石的心。張靈甫率領的「整編第74師團」共約3萬多名士兵,在當時堪稱裝備最精良的部隊,卻在沂蒙山區遭到陳毅、粟裕率領的20萬華東野戰軍包圍,而且全軍覆沒。

張靈甫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生,也是歷經北伐和抗日戰爭的勇士,以「常勝將軍」的外號聞名天下。他雖然從這年春天起就加入對山東的「重點攻擊」,但國防部還是給了他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對這支在平原地形威力十足的重裝部隊,下達了「搜查並殲滅沂蒙山區共匪」的命令。事實上,下達這道可疑命令的國防部作戰次長劉斐,也是共產黨的間諜。他打算利用複雜的地形,削弱「整編第七十四師團」自豪的重裝備威力。

但張靈甫不愧擁有勇士之名。他前往戰場後察覺條件對他不利,便登上蒙陰縣東南方的孟良崮,引誘敵方大軍。孟良崮海拔約500公尺,頂上的平地只有1.5平方公尺。他在此地牽制敵軍,承受猛烈的攻擊,等待著40萬援軍對共軍進行反包圍。

收到軍報的蔣介石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得意門生張靈甫現在身處險境;喜的是如果戰況順利,將可對敵人形成反包圍,夾擊、並殲滅陳毅的部隊。他命令大軍全速前進,儘快與張靈甫裡應外合。但反包圍的大軍卻讓蔣介石和張靈甫的期望落空,他們在途中不斷遭到共軍的游擊戰攪和,好不容易抵達戰場,卻為時已晚。

整編第74師團受到敵人連續4天的猛烈攻勢,在5月16日已經全軍覆沒,張靈甫本人也壯烈自盡了。他寫給妻子的遺書點綴著斑斑血淚:「我們決戰至最後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另一方面,陳毅的40萬大軍雖然因為疲勞受到相當大的折損,但他們在被國民軍包圍之前,就成功脫離戰線了。

孟良崮一戰,蔣介石徹底敗了。相反的,華東野戰軍的實力,因為接收了整編第74師團的裝備,實力大幅增加,並且在一年後的淮海戰役上發揮更大的威力。

順帶一提,來不及馳援孟良崮的國民軍將領,後來都在軍事檢討會上受到處分。不過當時有個人雖然就在戰場附近,卻完全沒有出手相助,那就是第83師團的指揮官李天霞,而他的理由,竟然是因為嫉妒張靈甫。

李天霞雖然在軍事法庭受到懲處,最後卻以賄賂換取無罪開釋,甚至還在一年後升任為73軍團軍長。國民軍腐敗至此,最後會有什麼下場,也是顯而易見的了。

蔣介石收到張靈甫的死訊後嚎啕大哭,甚至還在南京的玄武湖畔為他設立紀念碑;但這座紀念碑在國民軍從南京退敗以後,就被解放軍拆毀了。

最精銳的整編第74師團遭到殲滅後,使得「重點攻擊」也以失敗告終。7月以後,布署在東北的國民軍因為解放軍的反攻,受到狹窄的長廊地形壓迫,開始轉為防禦立場……。



《台灣不教的中國現代史》



談國民黨政府內戰經濟,宋子文(宋美齡的哥哥)就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於1944年擔任行政院長,1947年因為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及黃金風潮而下臺。此間風風雨雨,不僅是宋氏政治生涯由盛而衰的歷史,更勾畫出國民黨政府經濟由高峰急速向下墜落的軌跡。經濟的快速崩潰是國民黨政府失掉大陸的決定性因素,宋氏也堪稱國民黨政府失敗的第一罪人。

宋子文擔任行政院長職務後,雖然交卸了外交部的職務,但由於他多年主管國民黨政府外交,號稱在英美友邦中人脈深厚,所以在抗戰勝利後,對國民黨政府外交政策影響依然舉足輕重。國民黨政府經濟與外交兩大領域,應是內戰中為國民黨政府加分的籌碼,結果在宋氏主導下,經濟是快速崩潰,外交則是忍辱未能負重,委屈沒有求全,以最大的代價換來最差的結果。讀民國史,常使人感慨萬千,國舅誤國,宋氏堪稱空前絕後!



國民黨政府內戰經濟軌跡



1945年6月25日,宋子文在重慶宣誓就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此公上臺就「出手不凡」,直接向民間掠奪黃金。

抗戰時國民黨政府向民間推行「法幣折合黃金存款業務,方式是用法幣按照中央銀行黃金牌價折合存入,到期可取得黃金。當時推行這項存款對收縮流動性、控制通貨膨脹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黃金在亂世的保值功能強,老百姓紛紛將閒錢存入銀行,指望到期能獲得黃金。據統計,該項存款達到624億法幣。到了1945年6月,存款即將到期,國民黨政府該給老百姓兌現黃金了。

此時宋子文卻頒出「黃金購戶四成捐獻辦法」的法令,以抗戰為名勒令購買黃金,先前存款者必須將應兌現的黃金扣減四成作為捐獻!此法令截至1946年,共從民間掠奪黃金達到82.0468萬兩。

這是什麼政府法令?捐獻應該是民眾自願,怎麼會直接從民眾存款中扣除?還是扣除四成!

這與赤裸裸的搶劫有什麼區別?宋子文幹的荒唐事還遠不止這項,後面做的一件比一件匪夷所思。

話說抗戰勝利時,國民黨政府頗有些家底。1945年底,國民黨政府中央銀行的外匯黃金儲備達到歷史最高峰,折合達到8.5805萬美元。

另外,接收日偽資產也讓國民黨政府發了大財,這個數字後世估計大致在4億~8億美元。

如此雄厚的家底,是國民黨政府下決心軍事剿共最大的倚仗。蔣介石在紀念國父演說中就公然宣稱:「本黨的力量比起二十幾年前,已經大過好幾十倍。」後又在六屆二中全會上表示:「目前財政足以支撐軍事作戰兩年有餘。」

1946年6月,內戰爆發,國民黨政府發動全面進攻。僅僅打了半年,雖然軍事上節節勝利,但是後方經濟危機爆發,國軍被迫由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必須強調的是,過去歷史中往往一邊倒的認為,國民黨軍事戰略的調整是因為全面進攻中部隊損失過大。誠然,全面進攻中國民黨損失了一百多萬軍隊,但是只要軍費有保障,人員的損失很容易補充。1946年6月,國軍有正規軍86個師,248個旅,總兵力約兩百萬人。到1947年12月,國民黨軍依然保持著104個整編師,279個旅的編制,總兵力還是198萬人,軍力並沒有下降(被殲滅的大都是地方雜牌部隊,核心五大主力以及次五大主力仍保持完整)。但是財政危機讓軍費不得不大幅度削減,於是前線軍事策略只得隨著經濟墜落的軌跡節節調整──由重點進攻到全面防禦,再到重點防禦。

1948年7月,金圓券幣制改革失敗,國民黨政府財政崩潰,解放軍立刻在軍事上總攤牌,三大戰役後,國民黨政權已經無力回天。



把十幾億美元兩年內敗個精光的經濟專家



抗戰勝利後,經濟上的主要任務除了接收日偽資產,就是恢復全國的經濟秩序。此時就有個統一貨幣的問題。國統區使用法幣,而淪陷區使用中儲券。中儲券是偽幣當然要廢除,那麼怎樣確定法幣與中儲券的兌換比率呢?實際上市場已經有了結論──按照國統區與淪陷區物價比例計算,兩者的比率大致是1:30~1:50。若參照這比率,再由官方確認一個合理的數值,淪陷區的經濟秩序很快就可以恢復。當時的淪陷區囊括了中國經濟最精華的部分,如果這個部分被國民黨政府接收後,能迅速恢復經濟秩序,國民黨政府的實力將大為提升。

但是,1945年9月27日,財政部公布的法幣與偽幣兌換比率,居然是1:200!

國統區民眾,特別是官員自然是欣喜若狂,而淪陷區民眾則是欲哭無淚,因為一夜之間,大多數民眾已經傾家破產!試想,假設1997年香港回歸,中央政府突然出臺法令,廢除港幣,人民幣兌港幣為1:4。估計不出三個月,香港就成臭港,因為大陸人民沒有誰會放過這個發財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香港就會除了垃圾什麼都沒有。

於是國統區官員、民眾鋪天蓋地的湧進淪陷區搶購物資,結果淪陷區經濟一片混亂,物價一日三遷,絕大多數淪陷區民眾,由對國民黨政府的擁護,變成極度憎恨!

以黃金為例,抗戰勝利時昆明(國統區)的金價折合法幣,一兩黃金是65,000元,而到了南京(淪陷區),因為國民黨財政部奇特的匯率政策,導致黃金一兩才10,000元!其他的物資,包括棉紗、絲綢、煤炭、糧食……淪陷區的價格,都只有雲南、四川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這麼嚴重不對稱的物價,讓所有人都預測物價會強烈上漲。於是有錢、有關係的人,大肆收購淪陷區物資炒作,沒錢、沒關係的民眾也拚命買物資囤積。結果,抗戰剛剛勝利,淪陷區就先陷入混亂。

這個政策帶來三個後果。其一,淪陷區經濟混亂,各種生產遲遲無法組織,更加劇了物資短缺,大型城市不僅沒有增加國民黨政府的實力,反倒因為要給各種人員發放巨額補貼,成為財政的負擔;其二,人心喪盡!抗戰勝利後,淪陷區人民是「想中央,盼中央」,結果呢?「中央來了更遭殃」。國民黨行政院財政部用一個幣值匯率政策,就將所有淪陷區人民變成和政府對立!其三,因為幣值差異,導致後方到淪陷區大肆搶購物資,加上淪陷區生產無法復原,物資短缺,使物價開始難以控制。



國民黨政府就這樣弄出了惡性通貨膨脹!



抗戰勝利本來是為國民黨政府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局面。以物價為例,因為淪陷區的接收,法幣使用範圍擴大,加上抗戰勝利,民眾可不再擔心未來物資短缺,一度使全國,特別是淪陷區的物價急劇下降。當時重慶物價指數10月比8月低了三分之一,黃金價格為高峰時的五分之一,美元兌換價格也下降40%。而在淪陷區,以上海為例,9月物價指數比8月低36%,黃金與中儲券的比價只達到高峰時的六分之一。

結果財政部法幣與偽幣1:200兌換比率政策一出,形勢頓時逆轉。11月起,全國的物價重新上漲,12月物價已經恢復到8月水準,而在淪陷區情況更為嚴重,以上海為例,11月物價比9月高達1.87倍,漲幅甚至超過抗戰最嚴峻的時期!

哈佛大學經濟系高材生、財經專家宋子文先生,為自己造了一個遠比中共更可怕的對手──惡性通貨膨脹。從此,惡性通膨就一直是懸在國民黨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毛澤東的管理大師──陳雲



在過去幾十年關於解放戰爭的電影中,有一句話耳熟能詳:「我們是以小米加步槍打敗了蔣介石的飛機、大炮。」

這句名言意義深遠。首先,這句名言指出,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過於重視軍事力量,而忽略經濟建設。其次,這句話揭示出,中共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是充分依靠了糧本位的經濟基礎,這就是「小米」的神奇威力。

「糧本位經濟」基礎就是在解放區,所有經濟流通都是建立在糧食(或物資)基礎上,是一種特殊經濟結構。解放區的貨幣不能兌換金銀,只能兌換糧食與物資。這種特殊的經濟基礎,在當時生活水準不高的背景下,與中共嚴密的組織體系結合,產生了巨大的效應。

解放區的糧食或物資就是貨幣,所以,要籌集更多的軍費,支撐前線解放軍作戰,就必須把物資生產放到第一位,中共的財經工作主要就是恢復與擴大生產,這與國民黨政府把金銀、外匯放到第一位有天壤之別。



共產黨糧本位經濟完勝國民黨錢本位



以山東為例,從1945年9月到1949年10月的四年兩個月,山東人民先後出動一千多萬民工,十多萬大小車輛,往前線運送了十億餘斤糧食,數十億斤彈藥及作戰物資,轉運了24萬名傷患。支援共軍在定陶、魯南、萊蕪、孟良崮、魯西南、濰縣、濟南、淮海等五十餘場戰役中勝利。而在東北解放區,中共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先後建立了七個兵工生產基地,這些兵工基地生產的產品(加上外部的援助)不僅支撐了林彪百萬大軍作戰消耗,還援助關內解放軍作戰,成為整個解放戰爭供血的心臟!

中共一方面千方百計擴大生產,另一方面在解放區又採取「戰時供給制」,就是對財政負擔人員,包括軍隊、機關人員、工廠職工,按照基本生活標準供應糧食與物資。這種模式可以大幅度壓縮財政開支,集中資源支持前線戰爭。由於中共組織高效而嚴密,供給制又將行政開支壓縮到極限,所以,中共財政在軍費支出上竟能達到90%,同時保持解放區經濟形勢的穩定。

在三年解放戰爭時間裡,並不富裕的解放區為什麼能夠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讓解放軍越打越強,人民的力量也沒有枯竭?究其原因,就是中共糧本位經濟基礎加中共嚴密的組織體系產生的巨大效應。糧本位體系不僅有利於恢復生產,更奇妙的是這種經濟結構在穩定經濟、防止金融動盪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蔣介石手下的財經專家,卻始終沒搞明白劍橋、哈佛不會在課堂上教的道理──光有黃金白銀、美元外匯作抵押,但沒有相匹配數量的生活物資、生產資料、工業品、農產品作為對應,貨幣依然只是一張印了數字記號的紙而已,不具備任何意義。老百姓過日子需要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是黃金白銀、美元外匯,這些東西都不能吃、不能用,能換取到柴米油鹽醬醋茶、耕牛、火柴的紙幣,在老百姓眼裡才有信譽,發行它的政府才有威信,發生戰爭的時候,為這樣有威信的政府去流血犧牲才值得。

很可惜,中共的人實在太「土」了,跟蔣介石的留學生比拼炒股票、炒期貨、炒外匯、炒國債、玩投機、玩囤積居奇,是絕對鬥不過的,這幫土老帽,眼睛裡就只能看見柴米油鹽醬醋茶、耕牛、火柴……先有了這些東西,再印刷出沒有黃金白銀、美元外匯作抵押的紙幣,讓這些商品在自己的根據地裡流通,老百姓居然就接受了這種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完全不合格的貨幣,拋棄了老蔣按美國經濟學家的指導發行出來的法幣。



美國:逼你俯首貼耳的「堅定」盟友



如果沒有美國支持,也許國民黨政府在1943年就已經崩潰;如果沒有《美國軍事援華法案》,蔣介石未必能下決心用武力解決中共;如果沒有美國反對,也許中蘇能達成經濟合作協定,國民黨政府全取東北;如果不是美國關鍵時刻抽身,國民黨政府金融改革不會失敗,也就不會失掉大陸。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在國共相爭最激烈的時期,美國是國民黨政府心中永遠的痛。

1945年4月,羅斯福總統突然病故,時任副總統的杜魯門繼任。這是一個平庸無能、敏於言而拙於行的政客,對國際局勢的掌控,根本無法與前任總統相比。

1945年12月15日,杜魯門發表對華政策聲明,被認為是當時最權威的美國對華政策闡述。聲明指出:一個強盛、團結和民主的中國,對於世界和平是極端重要的;而一個紊亂、分裂的中國,在現在和將來都將是一種危及世界穩定與和平的力量。他提出,國共軍隊應停止衝突,召開包括各主要政治力量代表的全國會議,籌商解決內爭的辦法,並表示美國將繼續支持國民政府,但不會發展為軍事干涉。他特別提出,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府只有擴大基礎,容納國內其他政治力量,中國和平、團結和民主的改革才能推進。

按照杜魯門的聲明,可以總結美國對華政策的兩個重點。第一,美國繼續支持國民黨政府。第二,美國不支持國民黨政府打內戰。

正是因為美國明確表態,不支持國民黨打內戰,所以,此聲明在當時獲得中共的讚賞。杜魯門聲明發表不久,中共中央就公開表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一切民主派別有充分誠意,希望與中國國民黨在杜魯門總統建議的基礎上求得妥協。」

實際上,杜魯門聲明的立場並沒有堅持多久。對華政策主要被前往中國調停的馬歇爾個人意志所左右,導致整個美國外交政策,表現出一種忽左忽右、混亂矛盾的狀態。

1946年6月14日,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向國會提出《軍事援華法案》,同一天簽訂《長期償付租借物資協定》。請注意,1946年6月,國共內戰即將爆發,這個時候通過《軍事援華法案》,等於宣布美國要支持國民黨政府軍事解決中共。6月26日內戰爆發,僅僅一個月後,對華政策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7月29日,美國宣布對華武器禁運,《軍事援華法案》終止!不僅如此,美國還動用影響力,讓對華武器禁運擴展到整個國際社會,很快英國也對華實施軍火禁運,拒絕了南京國民政府向其購買槍炮子彈、艦炮、飛機機架等請求。

前後一個半月,美國對華政策大相徑庭。這還只是開始,幾個月後美國對華政策又發生變化:1947年4月9日,美海軍陸戰隊撤出中國,馬歇爾把6,500噸軍火交給國民黨。5月26日,馬歇爾宣布取消對華武器禁運。6月27日,美國政府低價賣給國民黨軍隊1.3億發子彈。1948年4月2日,美國國會通過了1948年《援外法》,其中有關援華部分,也單獨稱作《援華法》,援華總額為4億美元,有1.25億美元為特別贈款可以用於軍事,為期一年。

這4億美援,對當時財政與軍事局勢都江河日下的國民黨政府可謂雪中送炭,如果援助落實到位,國民黨政府或許可以穩定局勢。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國民黨政府再出昏招。



蔣介石的昏招:國家關係變成私人恩怨



1948年11月美國將進行總統大選。民調中,共和黨候選人杜威支持率遠遠超過杜魯門,於是蔣介石決定賭一把。他先是命中國駐美大使顧維約向杜威授特種吉星勳章,並命當時在美國的孔祥熙、孔令傑父子動用一切力量,為杜威拉選票。為了表明對杜威的堅決支持態度,蔣介石命陳立夫攜400萬美元鉅款,以參加美國道德重整會名義,不僅在美國兩院議員中大肆活動,還直接給杜威提供巨額捐助。徹底得罪了杜魯門,國家關係變成私人恩怨。

11月最後一週,杜魯門奇蹟般逆轉形勢,贏得美國大選。贏得大選後,杜魯門立刻變臉,先是拒絕了宋美齡要求給國民黨政府提供援助的請求。不但如此,連原來同意給國民黨政府的援助也拖延。

1949年2月,杜魯門指示艾奇遜「不停止對中國的軍援,但要盡可能採取非正式行動拖延啟運」。1950年4月14日,艾奇遜回函國防部,提及1948年《援華法》軍援的1.25億美元餘款,「現今正在採辦和支付的訂貨完成以後,就不要再從軍火庫中向臺灣供貨了。」由此可見1948年的軍援,到1950年還未交完。

1949年元旦,中共在三大戰役中獲得全勝,南京國民政府搖搖欲墜。這個時候,國民黨政府期望美國發表措施強硬的照會來穩定人心。杜魯門卻冷淡的拒絕了,反而要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以其曾任燕京大學校長和中共負責接收中華民國外交部的特使黃華的師生關係,試圖和中國共產黨進行接觸,建立關係。不僅如此,美國還與桂系接觸,表示支持時任副總統的桂系首腦李宗仁接替蔣介石的位置。

到國民黨政府撤往臺灣以後,杜魯門更一度採取放任中共進攻,讓國民黨在臺灣自生自滅的政策。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在《關於臺灣政策宣傳指示》中說:「臺灣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戰略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它一點也不特別出色或者重要。」「大家都預料該島將陷落,在國民黨的統治下,那裡的民政和軍事情況已趨惡化,這種情形更加強了這種估計。」

1950年1月,杜魯門發表對臺灣問題聲明,宣稱:「美國對臺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現在美國無意在臺灣獲取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亦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現在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擬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爭中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