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你的手慢慢走 | 誠品線上

牽你的手慢慢走

作者 陳美羿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牽你的手慢慢走:她從海南嫁到臺灣……他車禍命危,她堅持一定要救;他變成植物人,她努力將他喚醒;他腦傷嚴重、十多年來狀況百出,她像牽著孩子,陪著他一步一步慢慢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她從海南嫁到臺灣……他車禍命危,她堅持一定要救;他變成植物人,她努力將他喚醒;他腦傷嚴重、十多年來狀況百出,她像牽著孩子,陪著他一步一步慢慢走…… 對於人生的種種遭遇,我打從骨髓?認命!──王菊爸爸昏迷三個月後醒了。因為媽媽,我的童年沒有任何缺憾,和看護玩耍、到復健科玩玩具、去慈濟環保站「尋寶」……甚至成為童年的樂趣來源。──葉家均(葉明西、王菊的兒子)腦傷讓葉先生退化到飲食不知飽、情緒起伏大、排泄出問題……對照顧者而言是相當大的考驗。但在王菊身上,看到的永遠是積極面對、任勞任怨、不離不棄,全家攜手向前行。──朱淑卿(慈濟基金會社工)復健活動重覆性高且容易厭煩,葉先生有時會因為辛苦而情緒不穩,但葉太太總是不厭其煩地在旁陪伴、加油。只要有他們夫妻在,病友們都深受感染,對復健更加積極努力。──蔡沛潔(新光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姊夫腦傷後,動不動就握拳、砸東西,姊姊總是跟他說好話,溫柔規勸。這樣的生活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幾年、幾年長時間。姊姊做得到,換成我,我不行。──王咸花(王菊的妹妹)沒見過像王菊這麼笨的女人,心太軟,怎樣吃虧都可以。──姚世游(王菊的事業夥伴)沒見過像大姊這麼好的人,跟著她可以學到許多好東西。──李迅(王菊的事業夥伴、司機兼管家)我家老媽,是個律師講不過她、醫師佩服她、其他爸媽都膜拜她的傳奇人物;是的,老媽是個超人,不是凡人。──葉湘宜(葉明西、王菊的女兒)大家都說我太太「不是人」。沒錯,她是菩薩,是我的救命恩人。──葉明西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美羿一九四九年出生於花蓮,臺灣師範大學社教系畢業,任職國小教師二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加入慈濟當志工。自小愛閱讀、愛寫作、愛音樂、愛品味生活、探索人生。早年寫作散文、詩歌、小說、童話及報導。後以慈濟為題材,寫作不輟。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作者序〕哭過長夜之後 陳美羿〔楔子一〕無常〔楔子二〕三島姻緣輯一 臺灣生死抉擇爸比醒來了手牽手「走」出醫院她「不是人」他以前不是這樣一念心,廣結好緣輯二 海南海南女兒回家自行創業好辛苦成立會所,美夢成真有緣,不覺路遙悲憐中,看見奇蹟矢志永不移【附錄】我家故事還沒結束 葉家均我的超人老媽 葉湘宜有愛就有希望 陳木蘭復健室的開心果 蔡沛潔可敬可佩的典範 朱淑卿創造一個個奇蹟 郭寶瑛試問世間有幾人 林玉霞堅持做對的事 林燕篤定人生方向 謝暉期待「囉唆」 段燕琴莫忘初心 梁湘不是親人勝親人 吳地榮

商品規格

書名 / 牽你的手慢慢走
作者 / 陳美羿
簡介 / 牽你的手慢慢走:她從海南嫁到臺灣……他車禍命危,她堅持一定要救;他變成植物人,她努力將他喚醒;他腦傷嚴重、十多年來狀況百出,她像牽著孩子,陪著他一步一步慢慢走…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726478
ISBN10 / 9865726475
EAN / 9789865726478
誠品26碼 / 2681529268003
頁數 / 28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楔子一】
無常

熟悉的摩托車和安全帽,靜靜躺在地上。
一片寂靜中,
它們彷彿正向她無聲述說著,
剛剛那個怵目驚心的瞬間……

臺北三月天,春寒料峭。
兩個孩子睡下了,王菊瞄了一眼壁上時鐘——十點十五分,「ABC(葉明西的暱稱)怎麼還不回來?」說好過幾天公司旅遊,要帶兒子家均同行日本,看著已經打包好的旅行箱,她心想:「怎麼,連一通電話也沒有?」
「鈴鈴鈴……」電話聲猛然響起,王菊嚇了一跳。
「喂!你是葉太太嗎?」一個陌生男子小心翼翼說著:「我是警察,有一件事要告訴你。你先不要緊張——你先生葉明西,出了車禍……」
「他有撞到頭嗎?」王菊腦筋一片空白,脫口而出。
「你先生已經送到臺北馬偕醫院急診室,你快來……」警察先生話沒說完,王菊便掛上電話、抓了錢包和鑰匙,飛奔下樓。
「我跑到承德路上攔計程車,才發現自己光著腳,連鞋都沒穿。」回憶那個慌亂的夜晚,王菊說:「到了醫院急診室,我看到ABC全身插滿管子,衣服都被剪破了。」
不知是冷還是害怕,王菊全身發抖,撥了電話給先生的二姊,再仔細端詳不醒人事的先生。醫師見家屬來了,指著X光片說明:「他全身的骨頭都還好,幾乎沒有骨折。」接著搖搖頭說,「可是頭骨撞裂,腦漿從耳朵流了出來,傷得很重。」
「他滿身是傷,鼻子、耳朵流出來的液體,有紅的、也有白的,好恐怖。」王菊說:「二姊從新莊趕來,也嚇壞了。」
葉明西送入加護病房觀察後,王菊請求警察先生帶她到事故現場。
冷冽的半夜,站在圓山、大直交界的北安路上,王菊顫抖著。見到熟悉的摩托車和安全帽,靜靜躺在地上;摩托車的車頭全毀,安全帽則滾到另一端。人呢?
一片寂靜中,眼前的畫面彷彿正向她無聲述說著,剛剛那個怵目驚心的瞬間——黯黑中,他衝過去,向鬼門關衝去……
「是附近軍營站崗的軍人聽到『碰』的一聲,出來查看,才報案的。」警察先生說:「救護車趕到,我們在他的公事包找到電話,立刻通知家屬。」
看過現場,警察先生又用警車把王菊送回家。走進家門,再瞄一眼客廳牆壁上的時鐘,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了。
葉明西出事這一天,是二○○五年三月七日。

【精彩內容 之一】
她「不是人」

硬是將一個等同「植物人」的先生給喚醒,
讓一個可能「終生臥床」的先生能站立、行走,
提到她的堅毅、勇氣,
許多人都說她「不是人」……

姊妹出資,整修老公寓
「媽!又漏水了!」孩子喊著。
葉家住在一幢三、四十年屋齡的三層樓老建築?,頂樓加蓋的簡陋鐵皮屋,是葉明西的工作室兼倉庫。因為太過老舊,陽臺、窗戶都會滲水,壁癌很嚴重。下大雨時,雨水沿著牆壁漏下來;屋外下大雨,老公寓就下小雨。
「又漏水了?沒關係,拿抹布擦一擦。」王菊應著。
葉明西的二姊來照顧弟弟時,認為房子太過陰暗潮溼,對身體不好。「二姊主動找其他姊妹商量,大家同意出錢替我們修房子。」王菊告訴陳木蘭這個好消息:「大概過完年,我們就會搬走,把三樓和頂樓一起整修。」
過年時,四個姊妹都「回娘家」來,讓小小的空間更顯得熱鬧非凡。葉明西的復原狀況讓她們很感動,讚歎王菊不離不棄,把他照顧得那麼好。
房子施工期約兩個月,王菊在新光醫院後面租了一個「房間」,安頓一家人。房間內只有一張床,家均和湘宜得打地鋪;但巷口就是天文館、美崙公園,葉明西可以就近復健,孩子也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陳木蘭和張秋芳前去探訪,替葉明西和家均理了頭髮;屋主也趕快把午睡的兒子叫醒,父子二人理了個漂亮又免費的頭,直說感恩。
屋主姓謝,是臺灣人,個性和善;太太叫魏琴,雲南省西雙版納人。兩人育有一男一女,比家均和湘宜略小一點。魏琴和王菊因為帶孩子在公園玩而認識,同是大陸人,談起話來格外親切,加上四個小孩年齡差不多,玩在一起好熱鬧。
葉明西上午復健,下午又做電療,壓縮了王菊做手工的時間,但她還是不放棄,建議魏琴學著縫娃娃的頭,自己則負責繡眼睛。兩個人合作,工資各半,不但可以如期交件,魏琴也有額外收入,可謂兩全齊美。
房子整修非常順利,頂樓隔了兩個房間和一間小佛堂,三樓有客餐廳和兩個房間及廚房,三樓、頂樓都有衛浴。因為是連棟公寓,採光不佳,家具全都選用洗白的顏色,整個房子明亮許多。為了防止雨水滲漏,前陽臺還裝了氣密窗。
負責施工的師傅是海南姊妹陳金鳳先生的朋友,知道葉家情形,經常跟王菊仔細討論,選材用料好又便宜,施作嚴謹細膩,工程款也很優待。
頂樓整修好後,全家先搬回來,因為沒有廚房,三餐都吃「外面的」。家均受不了,向媽媽撒嬌:「能不能不再吃便當?我們要吃媽媽煮的飯菜。」
「等三樓全部完工,已經是六月下旬了。」王菊說:「姊妹們都回來了,慈濟師兄師姊也來祝賀我們『入厝』!太感恩了!」
老房子煥然一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窩,但是全家人在一起,就是最溫暖的窩,最大的幸福了。

自顧不暇,仍樂於助人
二○○六年六月,葉明西的勞保意外及退保給付撥款下來了!當年度所得若超過六十萬元,政府的低收入補助就會被取消,葉家因此被取消低收資格。償還了公司借款、支付修繕房屋和購買家具的費用,還剩下五、六十萬。
王菊堅持地告訴陳木蘭:「請將慈濟善款轉給更需要的人,我會努力做手工,省吃儉用,夠了。」
陳木蘭好笑地說:「之前她領到社會局的低收補助後,迫不及待請慈濟和家扶停濟,卻又怕完全結案後,我們不會再去關懷她,於是請求將一萬元的補助款降為兩千元。」
兩千元領了五個月,得知慈濟志工的關心,不會因為停濟而中止,王菊連兩千元也不肯再拿了。
從「照顧戶」改為「居家關懷」,陳木蘭依舊時時探訪,或是打電話關心,並經常把善心人士捐的結緣品帶去送給他們,每個月也都邀張秋芳前去為他們免費理髮。
這天,陳木蘭帶來兩包白米、王菊一家的捐款收據,以及新出版的《慈濟月刊》。葉明西打開月刊,一字字念出證嚴法師的「靜思晨語」,字正腔圓,令大家意外又高興。
王菊開心地說:「如果ABC能夠生活自理,我也要跟您們一起做慈濟。」眾人誠心祝福:「你發心立願,有願必成!」「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六月底,慈濟在關渡園區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王菊帶葉明西做完復健,匆匆忙忙趕去,正好趕上最後名額。
「我要把握能救人的機會。」王菊慶幸地說:「先生出車禍這一年多,我幾乎以醫院為家。孩子小,又沒有經濟來源,感恩慈濟幫助我;最重要的是,慈濟給我依靠,讓我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不久之後,王菊拿到身分證,必須回海南一趟;考量葉明西不宜遠行,母子三人利用暑假飛回海南兩週,由二姊和她的女兒陪伴葉明西。
葉明西發生意外後,王菊每次打電話回海南,媽媽都會問:「ABC呢?」王菊總是假裝很輕快地回答:「他又被調到大陸了!」後來,葉明西可以講話,王菊打電話給媽媽,也讓葉明西跟岳母打招呼:「『阿買』!您好!」
「阿買」是海南話「媽媽」的意思,岳母跟女婿兩人語言不通,只喊了一聲「阿買」,不會「露餡」。這趟回去,王菊還是瞞著媽媽,說葉明西工作忙,不能一起來。媽媽看到家均和湘宜好高興,稱讚他們都長高了,又聰明又懂事。
老家村子?有一位老伯伯,中風臥床兩年多,王菊知道後於心不忍,前去示範怎樣為病人復健,也教導他的家人如何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實務「教學」,契合病人需求
葉明西每週三天到新光醫院復健,王菊也認識了同時復健的病友及家屬,其中一位何先生和太太,讓她印象最深刻、互動也最多。
何先生年約五、六十歲,因心臟血管剝離導致中風,開刀後昏迷不醒已四年了。為了方便復健,何家搬到醫院附近租屋,並雇請外傭照顧。
外傭年限到期,必須返國,而新申請的外傭還沒到職。王菊見瘦弱的何太太搬不動先生,主動幫忙,並分享自己照顧葉明西的經驗,讓何太太很感動。
沒有外傭,何太太顯得手足無措。王菊鼓勵她自己照顧先生,何太太說:「我哪行?」王菊為她打氣:「你行的,而且你很重要!你看我,比你瘦、比你小,我都可以,你也一定可以,不要自我設限。」
王菊教她:「鼻胃管不能有空氣,空氣跑進去,胃會不舒服。」「氣管內管護理不當,容易感染、發燒;每發燒一次,對腦部就多一次傷害。」……
王菊有照顧先生的實務經驗,加上居家服務員的專業訓練,她的「教學」,真正能契合病人的需求,何太太感恩萬分。
「後來她把復健時間改到下午,要我去家?幫忙推何先生到醫院。」王菊幫他做腳底按摩及關節活動。
「本來他都沒反應,但是一個星期後,好像會痛了。」王菊表示,只要按摩用力一點,何先生的腳就會縮起來,連復健師都發覺:「咦?有進步喔!有知覺了。」
何太太很高興,再三感謝王菊。
過去何先生幾乎每個月都要送急診,自從王菊從旁協助後,何先生送急診的次數漸漸減少。何太太很感激,堅持付鐘點費給王菊,並說她碰到天使了。
王菊用心聽她傾訴,彷彿看到從前的自己。她說:「我能體會那種無助和恐懼,但是我很幸運遇到慈濟,師兄師姊無私的愛,陪我走過黑暗、痛苦。我的心一直很健康,小孩也教得很正向。」
因為同病相憐,兩人成為忘年之交。至今十多年了,還是時有往來,相互關懷、相互鼓勵。
看到王菊在百般困難中完成居家服務員課程、取得執照,加上照顧先生的實務經驗,讓她練就了一身的真功夫,能隨時隨地幫助別人,陳木蘭也感動地說:「她,真是一個慈悲又有智慧的菩薩!」

廣播來訪,笑淚話當年
這一天,慈濟廣播部記者葉育鎏來採訪,主題是「外籍配偶在臺灣」,王菊約了陳金鳳一起受訪。幾個人用聊天方式,談當初結婚來臺的因緣和婚後生活。「十幾年前,我在海南的大酒店當倉管,老闆和朋友在歌舞廳喝酒,叫『小姐』坐檯,小費是一大把一大把的發。」王菊說:「一個晚上,幾十萬就飛了。」當時看到許多臺灣人出手闊綽,撒錢不眨眼,唯獨葉明西是有名的小氣鬼。王菊還跟朋友說:「看誰以後嫁給他?會過什麼樣的生活?」沒想到,幾年後王菊居然成了「葉太太」;更無法預知的是,無常隨時在身邊,一場車禍,差點要了葉明西的命……面對一個幾乎被宣判「死刑」的先生,王菊獨排眾議,堅持不放棄;她用愛的呼喚,硬是將一個等同「植物人」的先生給喚醒,然後咬牙復健,讓一個可能「終生臥床」的先生能站立、行走。提到她的堅毅、勇氣,許多認識她的人,都說她「不是人」。「這一路走來的辛酸血淚,無法用言語形容。」王菊談起來,又哭又笑。「有一次……」葉明西突然插嘴進來:「我半夜發病,她把我從三樓揹下來……」「啊?」大家都張大了嘴,不敢置信。「你幾公斤?太太幾公斤?」葉育鎏問。「我九十,她四十五。」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許多不可能都化為可能。王菊也說:「那時不知哪來的力氣?只想救他,一個心念而已。」「苦盡甘來了!」大家很替王菊高興。「不堪回首啊!每回想一次,就會想起當時的無助、恐懼、那種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王菊再次飆淚:「為了他,我不知流了多少淚?」葉明西出車禍時,王菊的代工老闆們都很震驚,也不斷關心;知道王菊堅持救夫、呼喚、陪著做復健,更是佩服。之後,葉明西的情況比較穩定,面對生活壓力,王菊又重操舊業、做起手工。「常常看見媽媽扛著一大袋一大袋的手工材料進進出出。家?滿是紅的、白的衣服,有時縫亮片、縫珠珠。」家均說:「我和妹妹也會拿針線,妹妹縫她的娃娃,我也自己搞創作。」「新接的工作,經常是我不曾做的,但是我很勇敢,不會就學啊!」王菊笑說:「學了就會,就多練就一種『功夫』。」裁剪好的布料,經過拷克(車布邊)和平車縫紉,做成一件衣服;看似簡單,其實不然。王菊說:「領子最難做,做不好拆掉重來。」這時候,陳木蘭就是她的最佳顧問。陳木蘭和先生詹清榮都是裁縫師,在家?做衣服、做旗袍,數十年的老經驗,什麼都難不倒他們。王菊說,紗質的衣服很難車,但是經過陳木蘭指點,也就輕鬆過關;縫紉機故障,詹清榮就騎腳踏車過來修。「他們愛護我,就像父母愛女兒一般。」車好一件衣服工錢六十元,王菊在四樓做到深夜,才剛躺下不久,又要起床料理先生和孩子。她說:「那段時間,我一天睡不到兩小時,不知是怎麼捱過來的。」

兼四份差,捨不得休息
二○○七年,王菊回到海南,在哥哥住的興隆購入一棟三層樓的房屋。當年房價便宜,只花了新臺幣五十多萬元。王菊說:「那是ABC退勞保的錢,我要想辦法保住它。」王菊很努力要改善家計,手工做得很勤,經常做到三更半夜都還捨不得休息。葉明西進步得很快,走起路來步履平穩,王菊覺得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但是她真的需要增加收入——除了一家人日常生活開銷,她還帶葉明西看中醫,針灸、經絡按摩……希望透過中西醫並行,可以恢復得更好。除了手邊有三家代工在做,不可思議的,她又接了一份清潔工作。原來,是經常來為葉明西父子理髮的慈濟志工張秋芳,她開設的理髮廳清潔人員離職,想到王菊需要打工賺錢,就詢問她的意願,一天工資四百元。「晚上九點多打烊後才去,要掃地、整理並清潔理髮器具、擦玻璃、櫥櫃。」王菊說:「還要洗毛巾,把晒乾的毛巾收好、摺好……」每晚安頓好先生和孩子後,王菊便騎腳踏車去上班。她不以為苦,但總覺得不太放心,畢竟夫殘子幼,有時回到家都超過凌晨十二點了,萬一發生什麼意外,那不是得不償失?在徵得張秋芳同意後,王菊找了對面鄰居林秋如一起,兩個人一個多小時就可做完,回家不致太晚。「我們一人兩百,一個月有六千塊收入,對生活開銷不無小補。」家均有時也會跟著媽媽去,「拖把比我人還高,如果我要幫忙,那就是『搗蛋』。」他說:「所以我在那?,看完全套的《老夫子》漫畫。」「王姊,你可以幫我帶孩子嗎?」海南姊妹陳金鳳提出請求,把王菊嚇了一跳。她細數自己:「我要照顧ABC和兩個小孩,還要做手工;下午當看護工,晚上再去當清潔工,怎麼還有時間當保母?」原來,陳金鳳在天母有機店上班,先生郭耀文做麵包,兒子冠成上幼稚園;夫妻倆團團轉,實在忙不過來。「我五點把他送來和家均、妞妞一起吃早餐,你送他去幼稚園,傍晚下課再去接他;下班後,我就會帶他回家。」經不住陳金鳳的懇求,王菊在百忙中又兼了「保母」這個重責大任。二○○七年母親節,陳木蘭邀王菊全家到位於臺北新店的慈濟醫院參加「慈母心、慈濟情」活動,也帶著冠成一起去。這天王菊先做了免費的健檢,再到大廳觀賞影片。證嚴法師開示後,播出慈濟中小學良善孝親的影片,小小的冠成看了眼淚直流。「師姑阿嬤!可不可以打電話給我爸媽,請他們來……」冠成向陳木蘭提出要求;陳木蘭將他抱起來:「你爸媽都在上班,冠成很乖、很孝順,想跟爸媽說:『我愛你。』對不對?」冠成哭了起來,陳木蘭心疼地安撫他,不多久,冠成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接著,影片播出〈三十七道品〉中的「子過」篇,王菊和兩個孩子都哭了。志工送來福慧珍粥,要子女一口一口餵父母吃。家均和湘宜分別餵父母,餵著餵著,一家人都淚流滿面。陳木蘭過去摟抱著孩子,稱讚他們最乖、最懂事,會幫媽媽照顧爸爸。孩子點點頭,依然泣不成聲。活動結束前,王菊領到一個紅包,?面居然是大獎兩千元,讓她很高興、很感動:「我要去請購兒童《靜思語》,給我的『三個孩子』看。」原來,她把冠成也看成是自己的兒子。陳金鳳夫妻很感恩王菊幫忙照顧兒子一年多,直到冠成上了小學,王菊建議他們自己接送,才結束這段「保母」工作。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