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心理學 (暢銷修訂版) | 誠品線上

人際關係心理學 (暢銷修訂版)

作者 劉迎澤
出版社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人際關係心理學 (暢銷修訂版):每一個人都希望善於交往你渴望成功嗎?你渴望在社會交際中出類拔萃嗎?你渴望得到朋友的歡迎和欣賞嗎?你渴望有份屬於自己的真誠愛情嗎?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每一個人都希望善於交往你渴望成功嗎?你渴望在社會交際中出類拔萃嗎?你渴望得到朋友的歡迎和欣賞嗎?你渴望有份屬於自己的真誠愛情嗎?你渴望在工作中能得到上司的提拔嗎?你渴望擺脫困繞自己的社交恐懼症嗎?如果你有上面的這些需求,想在社會交際中佔據主動,那麼你就必須學習一點心理學知識,從瞭解社會中各類人的心理活動開始。本書就是為你而編寫的。 拿破崙‧希爾說:「有魅力的人,人人都愛和他交往。」和有魅力的人相處總是愉快的。他好像雨天的太陽,能驅除昏暗。人人都樂於為他做事,他也能讓一個人做別人做夢都想不到他願意做的事。一個人能否成功,與他的個人魅力有著密切的關係,那些能夠成功地創造財富的人,往往擁有招財進寶的個性。良好的個人魅力是一種神奇的天賦,就連最冷酷無情的人,都能受到他的感染。其實,大多數人並不是生來就具有這種受人歡迎的個人魅力的,在培養自己受人歡迎的品質的過程中,他們付出了許多努力。只有這樣,別人才更加樂於結識你,你做事才會更順利,你的人際關係才能擴大。本書從思辨的角度,破解了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成功秘訣,闡釋了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社交技巧,揭示了好人際的修煉途徑。以事實告訴廣大讀者朋友:有了好能力,就可闖天下;有了好形象,就可耀天下;有了好口才,就可行天下;有了好人際,就可創造出亮麗的人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劉迎澤心理咨詢師、教育學碩士。著有《口才心理學》、《成功心理學》等書,頗受讀者喜愛。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 言第一章 發掘你的人際關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善用自己的言行影響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處理人際關係的訣竅大度的交友成功贏在人際親和力保持適當的距離學會塑造自我該說“不”時莫遲疑第二章 拓展你的人際交往近因效應讓你睿智人生避免定型效應的消極影響暈輪效應幫你明眸定勢效應助你巧脫困境投射效應教你抛磚引玉互惠定律讓你左右逢源好感來源於相知互補助你成功的鄰里定律從眾心理讓你不再孤單模仿心理有礙創造發揮情緒的感染力走好人際交往是第一步第三章 提高你的人際EQ莫讓自己孤獨到底玄妙的互動式身體語言細節助你成功使人愉快是一筆人際財富克服不良的交往行為和習慣學會真誠地讚美別人善於給心靈鬆綁樂觀是人際關係的良藥感激是鮮花身後的芬芳廣交朋友要慎重第四章 完善你的人際溝通合作者的凝聚之法與上司的工作交往合作與競爭放棄承諾就是放棄自己生意場合注重互利把握做事的場合與時機美妙的人際吸引規律人事管理中的交往心理不要處處當主角輕視他人會毀滅前程談話技巧因人而宜第五章 人際溝通中的技巧善用人類天性溝通和陌生人搭訕的技巧對上司輕鬆說“否”記住別人的名字保持人格完整性善用語言技巧人際溝通的竅門情深所至,金石為開經常保持聯絡求人請託巧開口巧織應酬關係網含糊其辭脫困境第六章 口才中的人際學言行委婉別觸礁得罪人的話不說為妙反唇相譏巧自衛用沈默控制洽談節奏忠言誠懇不逆耳人情是成功氧化劑巧答威嚴上司的發問讀懂人心好交往言盡意明不傷人好人際從細微做起最易打動對方的技巧柔和的談吐令人信服第七章 成功中的人際學福星就在你的身邊為什麼要聽他的發揮交際中的感染力交往需要雙贏人多膽大的奧秘如何作出艱難的選擇天真做人、機智做事做事莫絕對成功需要腳踏實地第八章 人際交往中的誤區做人莫要強出頭別把秘密與人分享有能力者不必自擂發問的分寸不要注重眼前的蠅頭小利言語失誤要積極彌補不要忽視構建人脈克服交往的常見誤區不要過分追求完美第九章 人際交往中的病態心理虛榮是生活的陷阱攀比會削減人生的快樂自卑是心底的木樁嫉妒讓心態變形吝嗇越多失去越多害羞束縛前行的腳步逆反加劇煩惱生成逃避是最大的錯誤莫讓敏感左右你的心情報復只會增加痛苦自負是自掘陷阱偏執容易讓人走極端貪慾是一種累贅第十章 人際測試人際關係測試(一)人際關係測試(二)人際交往類型測試你能駕馭憤怒的情緒嗎?人際衝突平息能力測量大家喜歡你嗎?健康的處世觀測試嫉妒心理診斷量表社交焦慮測試

商品規格

書名 / 人際關係心理學 (暢銷修訂版)
作者 / 劉迎澤
簡介 / 人際關係心理學 (暢銷修訂版):每一個人都希望善於交往你渴望成功嗎?你渴望在社會交際中出類拔萃嗎?你渴望得到朋友的歡迎和欣賞嗎?你渴望有份屬於自己的真誠愛情嗎?你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30679
ISBN10 / 9869730671
EAN / 9789869730679
誠品26碼 / 2681766361000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從思辨的角度,破解了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成功秘訣,闡釋了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社交技巧,揭示了好人際的修煉途徑。

試閱文字

內文 : Chapter 1發掘你的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要想成就事業,就要善於溝通,建立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哲學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存在於個性與共性之間。發揮自己的溝通能力,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人際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人生鋪墊更為寬闊的道路。

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蘭姆,發現了「六度分離」理論。它起源於一個「小世界現象」的假設,意思是任何兩個素不相識的人,中間最多只隔著六個人,換句話說,只用六個人就可以將兩個陌生人聯繫在一起。米爾格蘭姆招募到三百名志願者,請他們發送一封信函給一名股票經紀人。
由於可以肯定信函幾乎不會直接寄到目標,他就讓志願者把信函發送給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與目標建立聯繫的親友,並要求每一個轉寄信函的人,都發一封信給他本人,以追蹤信件的去向。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終到達了目標手中,並且這些信函經過的中間人的數目平均只有五個。也就是說,陌生人之間建立聯繫的最遠距離是六個人。
人際交往是人類特有的需要,是在人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也是人類的本質表現。
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個人孤軍奮戰是不行的,你必須聯繫志同道合的朋
友,在成功時,相互交流經驗和分享快樂,在失敗時,相互傾訴和鼓勵,從而取得更加輝煌的事業成就。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建立起來的,需要用真誠和智慧逐漸營造。
現代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已證實,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四大功能。
首先是產生合力。平時我們常說的「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就是這個道理。在現代社會,分工細化,競爭殘酷,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取得事業上的任何成就的,只有借助眾人之力,才有可能創造輝煌的人生。而要獲得眾人的幫助,使之上下一心,攻克目標,那就必須學會做好人際關係。
其次是形成優勢互補。俗語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樣樣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業,就必須善於利用別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幹。然而用人並不僅僅是一種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就必須掌握一定的人際技巧。在一個人開拓自己的事業時,總要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困難,這時良好的人際關係則會助你一臂之力,為你掃清障礙。
第三,人是一種感情動物,必須時刻進行感情上的交流,需要獲得友誼。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想堅持到底,僅僅依靠信念的支撐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友誼的滋潤。良好的人際關係會使你獲得一種強大的力量和熱情,在成功時得到分享和提醒,在挫折時得到傾訴和鼓勵,這必將會有助於你心理的有益平衡,從而有勇氣邁向新的征程。
最後,在現代社會中,掌握了資訊就等於是把握住了成功的機會。一條珍貴的資訊可以使人功成名就,而資訊閉塞也可能會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廣交朋友,善處關係,是一條十分有效地獲取訊息的途徑,這樣你就能夠在競爭中始終處於一種領先的地位,然後再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必然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豐厚的回報。

【人際心理解疑】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事業成功的催化劑,它會使人變得活潑,富有進取精神,充滿幹勁。反之,生硬的人際關係,會把自己置於重重障礙之中,限制自己的發展。


善用自己的言行影響他人
人際關係的一個基本定理就是情緒的相互感染,這是影響力的一個重要體現。比如口渴的人們在缺水的沙漠中找到水源,只要第一個喝了沒危險,其他的人就敢放心去飲用,這就是影響他人心理的表現。

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實驗: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管理者,希望學生們節約用水。管理者認為貼一張告示就能約束學生的行為,告示要求洗浴者按照以下步驟節約用水:「淋濕,關水,抹肥皂,沖洗乾淨。」
在五天的時間裏,只有百分之六的人按照建議的方式洗澡。當告示被更顯眼地貼在浴室門上時,依從者增加到百分之十九。但是有的洗浴者會很厭煩地不理會它,然後沖洗更長時間。
心理學家阿隆遜建議將所有的告示撤除,由一名模特兒來示範適當的洗浴行
為。當浴室空無一人時,示範者打開水龍頭,背朝浴室入口等候有人進來。一旦他聽到有人進來,就按照程序關水,抹肥皂,沖洗乾淨然後離開。這種情況下,有百分之四十九的人發生了依從行為。當採用兩名模特兒時,示範效應影響了百分之六十七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還廣泛存在著互惠規範,也就是當你為某人做了些事情,那人就會覺得應該為你做些事情。心理學研究表明,即使是非常小的恩惠,也能引導對方反過來給予比較大的恩惠。這種以小利追求大利的策略,實質上是從互惠規範衍生出的一種依從技巧,即迫使對方回報以相應的善意舉動。
有時我們也會發現,我們會受一些影響去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如受人影響而買了自己並不特別喜歡或滿意的產品。因此我們有必要採取一些策略去抵制這種不良影響:嘗試去忽略毫無意義的恩惠,嘗試避免愚昧地去追求和某些人保持一致,行動之前始終先花時間做理性的思考和推理。
心理學上,說服與感染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被說服者一般是處於理性狀態的,隨時有可能因為客觀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但被感動的人的依從心理已經直達內心,將依從行為內化為主動行為。
在每次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都在不斷地傳遞著情感資訊,影響著周圍的
人,同時也在不斷接受他人的情感資訊。在多數的情況下,這種交流與感染比較間接與隱密,不為大多數人所察覺,但這種感染作用確實存在。
人們都喜歡與熱情大方開朗的人接近,從他們身上可以感受到勃勃向上的生命力量,難道他們從不曾憂鬱、悲傷與痛苦嗎?當然不是,他們所掌握的,不過是懂得如何將情緒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投射到他人身上。
人們在交往中,彼此傳輸和捕捉相互的情緒資訊,並彙聚成心靈世界的潛流,
通過這股潛流的湧動,來感染影響對方的情緒。對這種情緒控制的能力越高,社交中的影響力就會越大。
人們在交往時,情緒傳遞的方向總是從表達能力較強的一方指向相對較被動的一方。某些人特別容易受到情緒的感染,也就極易動容。一般的愛恨分明沒有這麼直接,而是隱藏在人際接觸的默默交流中。在每次接觸中,彼此的情緒爭相交流感染,彷彿一股不絕如縷的心靈暗流,當然並不是每次交流都很愉快。這種交流往往細微到幾乎無法察覺,譬如說同樣一句「謝謝」,可能給你憤怒、被忽略、真正受歡迎、真誠感謝等不同的感受。

【人際心理解疑】
善於順應他人情緒或使他人情緒順應你的步調,必然能夠提升影響力,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學會與他人合作
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生活在群體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完成,這就必然促使我們學會合作。常言道:「眾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說有些事情,必須發揮集體的力量優勢,才能順利完成。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在院子的沙坑裏玩耍。他在沙坑裏發現一塊巨大的岩石,就開始挖掘岩石周圍的沙子,試圖把它從沙坑中弄出來。他的力氣很小,而岩石卻很大,他下定決心,用盡了各種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發起進攻,可是每當他剛剛覺得取得了一些進展的時候,岩石便滑落了,又重新掉進了沙坑。最後他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整個過程,男孩的父親從窗戶裏看得清清楚楚。
父親來到了他跟前說:「兒子,你為什麼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但是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爸爸。我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
父親彎下腰抱起岩石,將它搬出了沙坑,說:「不對,兒子,你並沒有用盡你所有的力量,你沒有請求別人的幫助。」
人類在本性上是群居的動物。從一般意義上看,人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有著強烈的合群需要。交往可使個體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心境,維持機體平衡,保持身心健康。
生活中,那些善於或樂於交往的人,精神生活往往更豐富,身心也更健康;反之,那些孤僻、不合群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煩惱和難以排遣的憂愁,因而會有更多身心健康的問題。如果長期無法滿足交往需要,就可能由於孤獨、寂寞,導致精神失常。
另外,從個體健康發展的角度看,人際交往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交往在個體的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動物,它們都無法戰勝人類而成為世界的主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猛獸總是獨來獨往,而人類很早就學會了合作,並以此在世界上立足。後來人類又學會了交換︵這是任何其他動物都不具備的行為︶,使人類在區區數千年的時間裏就統治了地球。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抱著頑強的態度與執著的精神固然不錯。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合作與雙贏,借助群體的力量,才能使人迅速成功。
在一九二○年,印度發現了一個名叫卡瑪拉的狼孩。卡瑪拉出生後就脫離人類社會,和狼一起生活,回到人類社會時已八歲,她不會言語只會號叫,智力低下。雖經過科學家們悉心照料和訓練,仍未能實現人的社會化,直到她十七歲生命盡頭之時,也無法學會人類語言,且她的智力水平僅相當於四歲的兒童。這充分說明了個體與周圍人之間的交往,在人的健康發展方面的極端重要性。
無論如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孤立起來,這是經過科學證明的。因此,必須與他人保持頻繁的接觸,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在社交中脫穎而出。優越而從容的技巧,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離群索居只能導致孤立。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孤立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侷限。這種孤立的境地,使他們更加孤陋寡聞。

【人際心理解疑】
古語曰:「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生活中,無論每個人遇到多大的困難,必要的時候一定要借助群力助你解困,這是自古以來成功者的秘訣。


處理人際關係的訣竅
懂得了處理某些事情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懂得了其中的竅門,就會讓你事半功倍。有時候自己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處理人際關係,卻只能得到較小的成績,有時則花費最小的成本,卻能得到較大的成績,為什麼?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掌握處理人際關係的訣竅。

美國著名的福特汽車公司紐澤西的一家工廠,過去曾因管理混亂而差點倒閉。後來總公司派去了一位很能幹的人物,在他到任後的第三天,就發現了問題的癥結:偌大的廠房裏,一條條的生產線,如同一道道屏障,隔斷了工人們之間的直接交流;機器的轟鳴聲,試車線上滾動軸發出的噪音,更使人們關於工作的資訊交流越發難以實現。
由於工廠瀕臨倒閉,過去的主管一個勁地要生產任務,而將大家一同聚餐、廠外共同娛樂時間等壓縮到了最低。使得員工們彼此談心、交往的機會微乎其微,工廠的淒涼景象,很快使他們工作的熱情大減。
於是經理果斷地決定以後員工的午餐費由廠裏負擔,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留下來聚餐,共渡難關。在每天中午大家用餐時,經理還親自在食堂的一角架起了烤肉架,免費為每位員工烤肉。後來大家紛紛對公司發展獻計獻策,並就工作中的問題主動拿出來討論,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最終轉虧轉盈。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這位經理的真實意圖,就在於給員工們一個互相溝通瞭解的機會,以建立信任空間,使組織的人際關係有所改觀,從而推動工廠盈利。
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懂得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但儘管如此,大多數人仍不知道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甚至相當多的人,錯誤地認為拍馬屁、講奉承話、請客送禮,才能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其實處理人際關係的訣竅,在於你必須有開放的人格,能真正地去欣賞他人和尊重他人。
要學會從內心深處去尊重他人,首先必須能客觀地評價別人,能找得出別人的優點,你會發現你的親人、朋友、同事、上司或下屬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優點。你會發自內心去欣賞和讚美他們,你會在行為上以他們的優點為榜樣去模仿他們。這時你就會發自內心去尊重和欣賞他人,你就達到了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境界。換個角度想,若有人對你有發自內心深處的毫不虛假的欣賞和尊重,你肯定會由衷地喜歡他︵她︶們,並與他︵她︶們真誠相待。
用欣賞人、尊重人的方式去處理人際關係,有許多好處:其一,成本最低。不用花費金錢去請客送禮,不用偽裝自己去浪費感情;其二,風險最低。不必擔心當面奉承背後忍不住發牢騷而露馬腳,不必擔心講假話,提心吊膽;其三,收穫最大。因為你能真心尊重和欣賞別人,你便會去學習別人的優點去克服自己的缺點,使自己不斷的完善和進步。

【人際心理解疑】
一個懂得用欣賞人、尊重人處理人際關係的人會過得很快樂,別人也會同樣的欣賞和尊重他。


大度的交友
真正的朋友,可謂生活上的知己。每每有些不悅的事,朋友總能為之緩頰,對彼此自身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要交朋友,一定要學會大度,不能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規範朋友的為人處世,那樣不但交不到朋友,反而自尋煩惱。

三國時代叱吒風雲的人物中,曹操有著政治家的胸懷,他廣納賢士,籠絡人才。而周瑜則嫉賢妒能,沒有作為一名大將應有的度量,容不得超過自己的人。諸葛亮是何等充滿智慧的人物,周瑜卻總想和他一比高低。赤壁之戰,周瑜損兵馬、費錢糧,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卻大獲全勝,氣得周瑜眼冒金星。後來周瑜用美人計,騙劉備去東吳成親,而諸葛亮將計就計,最後周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活活被氣死。
俗語說:將軍額頭跑得馬,宰相肚裏能撐船。也就是說,像將軍、宰相這樣的成功人士,必然是心胸寬廣,能接納別人的。寬容待人是成功者的風度,這種風度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發自靈魂深處的內在的修養,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是水到渠成的表露。
有的人總期待對方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交往夥伴,有時甚至把連自己都難以做到的要求強加於對方,一旦事與願違,交往就受到阻礙。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也應記住孔子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每個人都會有不足之處,我們在交往中既要學會寬容他人的不足,同時也要學會從他人身上獲得寶貴的資源。對那些在意見、習慣和信仰方面與你不同的人,一定要表現出耐心和光明正大的態度。
一個擁有寬容美德的人,能夠對那些與你不一致的人表示友好與接受。寬容大度最能夠表現出一個人的耐心、明智與深謀遠慮。寬容大度是美德、友善、明智與慷慨這些高貴品質的綜合體現,不僅對你的個人生活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且對你的工作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能做成大事的人,必須信守「唯寬可以容人」的原則,這好比海是寬廣的,做人應該有像海一樣的胸懷,可以納百川之水。古人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從社會生活實踐來看,寬容大度確實是人在實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質。但是普通人往往以自我意識及經驗為出發點,所以很難接受其他不同的看法,而有包容力的人,能接受不一樣的意見︵包括見解、道德觀、習慣、年齡、生活方式︶。
包容力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心理指標,包容力和自信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自私又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一遇到和自己意見分歧的人,就有威脅感,所以失去包容心。包容力隨著自信心的加強而成長,因此提升包容力的第一步為加強信心的訓練。
這裏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你提升包容力:每個人都有陳述自我意見的權利。先靜下來聽他人意見,再去理解其中含義;時過境遷,當初許多頗具意義的準則,今天已經失去那層意義了。有包容力之後,對新鮮刺激、感知性刺激更能接受;包容力能保持精神健康,焦躁不安與易怒,隨著包容力的出現而消失;不要因言廢人,雖然有說傻話的人,但不可否定他這個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儘管他堅持一件很愚蠢的事,也不能拿這個理由來排擠他。

【人際心理解疑】
只有真正放開胸襟做到寬容待人,才能取得成功之冠上的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