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行 2 | 誠品線上

本行 2

作者 宋厚寬/ 林乃文/ 王思蘋/ 陳樂菱/ 吳明倫/ 陳建成/ 汪俊彥/ 鄒景峰/ 劉勇辰/ 李子瑄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本行 2:,《本行》為收錄華語劇本創作之專業叢書。第二期內容主要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二〇二二年北藝大戲劇系春季學期製作《申生》導演與劇評人對談、《申生》導演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行》為收錄華語劇本創作之專業叢書。第二期內容主要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二〇二二年北藝大戲劇系春季學期製作《申生》導演與劇評人對談、《申生》導演本片段及演出劇照,第二部分則是第二屆姚一葦劇本獎的得獎作品、決審紀錄與決審評審的觀察評論。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宋厚寬、林乃文、王思蘋、陳樂菱、吳明倫、陳建成、汪俊彥、鄒景峰、劉勇辰、李子瑄林乃文編劇、劇評人、戲劇顧問。現任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評論臺駐站評論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前衛劇場美學。曾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0年度藝評臺首獎。著有《跨界劇場.人》、《表演藝術達人祕笈》等,譯有《羅伯.勒帕吉創作之翼》。宋厚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碩士、戲劇學士、臺北海鷗劇場團長。編導作品跨足現代劇場與傳統戲曲:歌仔戲、京劇、布袋戲皆有其創作身影,三度獲臺新藝術獎提名,多項作品入圍傳藝金曲獎。近年作品:《申生》、《海鷗之女演員深情對決》、《女子安麗》、《化作北風》、《GG冒險野郎》、《英雄再見》。王思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就讀中,研究主題為劇場空間相關。曾為北藝大藝遊誌撰稿人,寫有〈不存於此時此地的力量:戲劇學院2022春季公演《申生》〉等文章。現為明信片咖啡廳工讀生。陳樂菱劇場遊牧民族,變動星座。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程畢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創所劇本創作組就讀中。北藝大劇作集成刊物《本行》創刊號與第二期編輯助理。吳明倫嘉義市人,台大戲劇所畢業。現為阮劇團編劇,近作有阮劇團《十殿》。曾任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2019-2020年)。創作企圖透過現代眼光重看民間信仰、連結在地文化,期望說出屬於臺灣的故事。陳建成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碩士、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戲劇博士,現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當代英國劇場與戲劇理論。同時從事劇本創作,已發表劇本包含《日常之歌》、《解》、《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與《解離》等。汪俊彥臺大中文系學士、戲劇所碩士、康乃爾大學劇場藝術博士。曾獲菁英留學獎學金、傅爾布萊特獎學金等;現任教臺大,開設文化研究與藝術批評相關課程。長期撰寫劇評,研究涉及美學與文化翻譯。2021-22擔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鄒景峰澳門人;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編劇及戲劇構作碩士;現為英語教師及編劇;編劇作品《破浪》曾獲邀參加香港《編劇工場》讀劇演出;最近作品包括《潛在課程》(編劇)和《九聲》(戲劇構作)等。劉勇辰高雄出生,新北住民。就讀成功大學中文系、台北藝術大學劇創所,並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拿到戲劇博士;曾出版劇本集《平行線》。現為大學講師、台南鐵支路邊創作體駐團作家。李子瑄北京城市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曾參與話劇《萬家燈火》演出,獨角戲編演,大學時期就讀曲藝專業,重慶戲劇愛好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輯室報告 ●姚一葦紀念專欄 《申生》演後對談與導演本摘錄:宋厚寬X林乃文 ●第二屆姚一葦劇本獎 【決審劇本觀察評論】 場燈亮,劇作家上台 /吳明倫 框的創造,景的凝視 /陳建成 從創作的反身意識到多面向世界的生成 /汪俊彥 【決審會議紀錄】 【得獎劇本】 首獎劇本〈極樂〉/鄒景峰 優等獎劇本〈奧斯維辛之後〉/劉勇辰 優等獎劇本〈歸年〉/李子瑄 編/著/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本行 2
作者 / 宋厚寬 林乃文 王思蘋 陳樂菱 吳明倫 陳建成 汪俊彥 鄒景峰 劉勇辰 李子瑄
簡介 / 本行 2:,《本行》為收錄華語劇本創作之專業叢書。第二期內容主要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二〇二二年北藝大戲劇系春季學期製作《申生》導演與劇評人對談、《申生》導演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618668
ISBN10 / 6269618665
EAN / 9786269618668
誠品26碼 / 2682290385005
頁數 / 177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行》為收錄華語劇本創作之專業叢書。第二期內容主要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二〇二二年北藝大戲劇系春季學期製作《申生》導演與劇評人對談、《申生》導演本片段及演出劇照,第二部分則是第二屆姚一葦劇本獎的得獎作品、決審紀錄與決審評審的觀察評論。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