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wer of Others: Peer Pressure, Groupthink, and How the People Around Us Shape Everything We Do
作者 | Michael Bond |
---|---|
出版社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失控的群體思維: 從同儕壓力到同溫層效應, 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群性:───英國心理學會年度選書───英國皇家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奔走全球多國找出「惡之平庸」成因十八 |
作者 | Michael Bond |
---|---|
出版社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失控的群體思維: 從同儕壓力到同溫層效應, 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群性:───英國心理學會年度選書───英國皇家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奔走全球多國找出「惡之平庸」成因十八 |
內容簡介 ─── 英國心理學會 年度選書 ───英國皇家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奔走全球多國找出「惡之平庸」成因十八歲青少年,如何變身恐怖的自殺炸彈客?溫馴普通人為何殺害百萬猶太人,甘心當納粹劊子手?答案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群性」是人類演化結果,無人可倖免!疫情恐慌、物資搶購、群眾暴動、銀行擠兌、經濟泡沫……一切動盪的背後,全來自看不見的「群體情緒傳染」!「情緒傳染量表」,只需1分鐘!測出你多容易受人影響身邊發生的這些事的原因,你將得到解答。#嬰兒一出世便會追蹤母親臉部表情,你知道嗎?#真的有「夫妻臉」,原因是什麼?#遭遇急難時,你該隨眾人逃跑,或獨自逃生?#日常優雅之人,置身群眾立即變身粗暴狂人,為什麼?#人人都怕死,卻有人選擇壯烈犧牲的英雄行徑?#股民為何會集體狂買或狂賣,導致股票急漲或形成股災?★全球奔走多國,找出「惡之平庸」、「平民英雄」的成因 英國皇家學會首席研究員的本書作者麥可.龐德,一路從加薩的難民營,走到埃及開羅街頭;從古巴的關塔那摩灣來到美國佛蒙特州林木蓊鬱的山谷,透過許許多多的真人實事,以及舉世權威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科學考證,試圖為人類難以捉摸、多變有趣的群體行為找出答案。 龐德博士發現,人類為了生存而演化出「群性」,這本能讓人們難以忍受孤獨,也很容易受到他人影響,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模式──炸彈客犧牲自己造成無數死傷的恐怖攻擊;二戰納粹泯滅良知殺害數十萬猶太人;一般常人甘願冒著生命危險拯救陌生民眾、同袍而成為英雄;以及人們會在何等壓力下泯滅良知,做出驚世駭俗的惡行……。★難免疫的「情緒傳染」,社會動盪的背後真相許多人自以為凡事盡在掌握之中,命運就在自己手上,然而經過作者的查證,事實上卻正好相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左右我們的穿著、喜歡的音樂、吃的食物食量、投票選擇以及金錢投資,牽動我們的情緒起伏,甚至是改變道德觀念。 「情緒傳染」是自發性、不假思索的模仿傾向,讓許多人產生同樣的思考與行為,這也導致人們想法和行為受到周圍的人所支配,影響之深遠超乎你我想像。社會諸多的大規模動盪,包括疫情恐慌、物資搶購、群眾暴動、銀行擠兌、經濟泡沫等,幾乎皆源自於群眾情緒傳染之故。如今網路社群媒體,如推特、臉書以及YouTube的大行其道,更大大地擴張情緒傳染的力道。★群眾運動與民粹逆流,政客操控民眾的3項工具 「獨處時,他可能修養極佳;但一旦置身人群,他就成了野人。」當人們身陷群眾當中,很容易受到情緒傳染而性情大變,這也提供政客操控的大好空間。 許多極權統治者比方列寧、史達林、墨索里尼與希特勒等人皆深諳此道,運用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提出能讓群眾信服領導者的三項工具:認同肯定(affirmation)、反覆宣傳(repetition)、傳染擴散(contagion);加上充滿魅力、令人崇仰的個人特質,就可以輕易收服人心,而歷史也證明,這麼做確實會催眠群眾處於大腦癱瘓狀態而任其擺布。★「從眾群性」與「自主獨立」的平衡思考 作者麥可‧龐德從事心理學及人類行為研究近二十年,在他這本經典代表作當中,你將能從中學習到如何管理社會的驅動力與人性弱點,並利用它們來達成目的。譬如在企業組織當中,與其讓員工相互競爭,不如設法讓他們開心地打成一片,更能有效提高生產力。 雖說人類群性很容易導致社會的動盪不安,並也並非全無有好處。人類的群體生活帶來互助合作、勞務分工以及共同抵禦掠食者和敵人,在物競天擇的機制中獲取更有利的生存條件。這也說明人類為何生來就渴望社交連結,也能解釋孤單寂寞所產生的譴責效應。別人的存在或許會引致我們走上歧途,但沒有他們,我們可能會被推入更黑暗的深淵。 人類基於生理與心理需求成為群居動物,孑然孤獨只會造成精神與身體的傷害而難以長久生存,人們該想與該做應如麥可‧龐德所言:「該學會何時順應群眾或是當個獨行俠、如何從聚集大批民眾的緊急事件中全身而退、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幫助我們勇於對抗歧視、如何成功號召眾人集思廣益、如何面對孤獨與疏離,以及如何避免團體迷思隱藏的風險。」
各界推薦 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超級Y/YouTuber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蒨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依姓氏筆畫排序)國內外書評「人類基於生理和心理需求成為群居的動物,但我們必須反思,群性是否造就偏執的道德、集體恐慌、對他者的偏見與壓迫、甚至平庸的邪惡?這是我們處在一個民粹主義席捲全球、社群媒體同溫層、大眾媒體庸俗化的時代,必須深切思考的問題。《失控的群體思維》給我們一些思考的引導。」──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跨界思考》作者「重要且引人注目。龐德帶來一個人人必須接受的事實──我們從不孤獨。我們生活中會接觸到的人影響著我們行為的方方面面,但我們並非時時刻刻都有意識到這件事。」──大衛.麥瑞尼,暢銷科普作家、兩屆赫斯特獎得主、《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作者「好讀、迷人且有趣。儘管我們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個體,但我們每個決定其實都深受他人影響。可怕的是,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威廉‧龐士東,暢銷科普作家、《囚犯的兩難》、《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作者「透過豐富的案例研究與學術調查,龐德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我們生活中幾乎每個方面,都受到他人的左右。」──每日郵報(Daily Mail)「綜合數十年來社會科學家的實驗研究,以及諸多歷史事件的總結,作者為我們分析了同儕壓力、團體迷思、英雄主義、邪惡、極端環境與孤獨處境,在在影響了我們的行……。龐德成功將有價值的議題轉化成充滿娛樂性與豐富資訊的閱讀體驗。」──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龐德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當團體以不道德的方式行事時,我們仍然可以學會違抗權威並考慮他人所受的痛苦。這並不意味著獨立於群體之外是種解方,因為孤立與排外也可能衍生出孤狼行動。……推薦給對社會心理學與人類行為感到好奇的讀者。」──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作者介紹 麥可.龐德(Michael Bond)麥可‧龐德(Michael Shaw Bond)從事心理學及人類行為研究超過十五年,為《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自然》(Nature)、《前景》(Prospect)、《觀察家報》(Observer)、《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等報章雜誌的固定撰稿人。曾於埃及阿拉伯之春運動期間,擔任英國皇家學會相關科學報告的首席研究員,現定居倫敦。林士棻林士棻國立高雄第一科大口筆譯研究所畢業。熱愛語言、影像及旅行,希望透過文字開啟通往世界的窗。著有《台南風格私旅》兩冊。
產品目錄 序言Chapter 1 情緒變色龍一如變色龍會隨著環境改變身體顏色,我們也會主動模仿別人。這種「情緒傳染」現象不只帶來讓銀行倒閉的擠兌潮,也導致害怕搶不到iPhone的「果粉」們聚在店前暴動。Chapter 2 群眾心理學深受巴黎公社起義衝擊的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他的名著《烏合之眾》中寫道:「獨處時,他可能修養極佳;但一旦置身人群,他就成了野人……。」Chapter 3 惡之平庸為惡者常被認為是心理病態或精神混亂,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從納粹劊子手艾希曼,到爭議極大的米爾格倫實驗與史丹佛監獄實驗,在在印證漢娜‧鄂蘭所謂「惡之平庸」。Chapter 4 平民英雄人們始終懷著英雄就該無所畏懼、十項全能的迷思。但針對英勇及利他行為的研究顯示,那些不顧自身安全、甘願失去同儕認同而挺身相助的,通常是普通到令人吃驚的一般人。Chapter 5 患難兄弟情戰爭或是戰備訓練,提供了養成強烈群體依附所需的一切條件,但戰場並非這股強大力量唯一的發揮空間。患難兄弟不僅見於戰鬥部隊,在紐約市消防局也能發現他們身影。Chapter 6 生命共同體對於研究行為學的人來說,探險家是很值得觀察的類型。他們動機強烈,沉迷個人目標的追求;但極端條件的限制下,不得不在「隊友」與「獨行俠」兩種角色間適時切換。Chapter 7 凝聚團結的恐懼一如《星際大戰》中尤達大師對年輕天行者的告誡:「恐懼是通往黑暗的道路。」當兩個群體的對峙日益緊張,恐懼會使其中一方先發制人,衝突一觸即發。這就是「霍布斯陷阱」。Chapter 8 看不見的陪伴外在的孤獨並不等同於心境上的孤獨;當一個人面臨困境時,決定他能否堅持到最後一刻或頹靡不振的關鍵,很大程度取決於他所抱持的信念。結語致謝資料來源圖片出處
書名 / | 失控的群體思維: 從同儕壓力到同溫層效應, 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群性 |
---|---|
作者 / | Michael Bond |
簡介 / | 失控的群體思維: 從同儕壓力到同溫層效應, 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群性:───英國心理學會年度選書───英國皇家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奔走全球多國找出「惡之平庸」成因十八 |
出版社 /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9094672 |
ISBN10 / | 9579094675 |
EAN / | 9789579094672 |
誠品26碼 / | 2681902923000 |
頁數 / | 320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英國心理學會年度選書,獨家「情緒傳染量表」,1分鐘知道你多容易受人影響!
★看穿政客操控群眾的3種工具與團體迷思8大症狀,不再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資訊超載時代的群眾動力學,終結同溫層的恐懼與閉鎖,找回理性溝通的可能!
自序 : 作者序
我們也許以為事情都在掌握之中,但大多時候正好相反。我們的想法和行為受到當下情勢,尤其是周圍的人所支配,影響之深,遠超乎你我想像。
日常生活中,幾乎方方面面,我們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他們左右著我們的穿著、喜歡的音樂、吃的東西(還有食量)、投票的習慣以及金錢投資。這些人也牽動著我們的情緒起伏、心情好壞,甚至道德觀念。
這些由群體產生的動力是我們本身察覺不到的,相關的科學研究正在改變我們對人性的理解。我們並非如自己以為,是獨立自主的主導者,相反的,我們是徹徹底底的群體動物。這項見解令人感到憂心,因為它對我們看待自己及評斷別人的方式提出了質疑。舉例來說,該說法認為,以個性與人格作為預測未來行為的依據並不可靠,此外我們也被迫正視某些涉及人性的難題,例如:犯罪是一種心理狀態嗎?作惡是否會引發更多惡行?英雄是與生俱來的嗎?
要承認人性如此複雜難解並不容易。還記得《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在二○一三年七月那期以波士頓炸彈案嫌犯的照片作為封面,凶手查納耶夫(Dzhokhar Tsarnaev)有著一雙雌鹿般的無辜大眼,蓬頭亂髮、一副青澀男孩的模樣,怎麼看都不像會犯案的人。這也意味著尚未定罪的殺人犯,外表怎麼看都不該像是搖滾歌手或是母親身邊乖兒子的模樣。
當然他們也不是不能扮演這些角色,但令人不安的事實是,壞人在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來。大抵上,背後的因素就是他們的社會性與難以抑制的群性(groupishness)。
人類是喜歡區分群體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用最牽強的藉口將人分門別類,例如髮長、口才等等,也難怪人類的諸多行為得從群體的層次解釋才能理解。一九五四年,美籍土耳其裔心理學家穆扎費.謝里夫(Muzafer Sherif)在他的「羅伯斯山洞」(Robbers Cave)實驗中,首次以科學方法證明了這一點。他將一群十幾歲的男孩帶到奧克拉荷馬州參加夏令營,將他們分成兩組,使其相互競爭。實驗期間,兩組人發展出近似部落戰爭的敵對意識,但這些男孩的背景及年齡幾乎一模一樣。謝里夫只是在雙方之間劃定楚河漢界,便製造出兩邊彼此歧視、水火不容的關係。
在那之後幾十年,社會心理學家多次證明人類可以毫不費力地建構出一套關於「我們」與「他人」的論述,緊接著衍生出偏見。例如,人們會本能性地依據各種條件來區分你我,比如眼睛或上衣的顏色、喜歡哪位特定的藝術家、多估或少估了圖案網點的數量,以及擲銅板落地的是人頭還是字等等。
即使是隨意選定的標準,依然能產生根深蒂固的群體認同。目前任教於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馬克列文(Mark Levine)博士做過一項實驗,他先要求曼徹斯特聯隊的足球迷仔細思考曼聯球隊的優點,接著發現,這些球迷在路上看見陌生人受傷時,若對方穿著曼聯球衣,他們出手相助的機率會是對方穿著利物浦隊球衣或一般上衣的三倍。接下來他又重複同樣實驗,這次他要受試者先把自己當成一般的足球迷。結果顯示,無論受傷的陌生人穿什麼,只要是球衣,他們都很樂意伸出援手。群體認同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但效果來得快,去得也快,而這同時也是出自本能的反應。史學家大衛.康納汀(David Cannadine)在《未分裂的過去》(The Undivided Past)中提到:「這種衝動……將世界上的民族撕裂成逞勇好鬥的不同群體,它的存在,就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
人類的群性有其演化上的道理。我們老祖宗身處的環境,只有能夠互助合作、迅速辨別敵我的個體才能在物競天擇的機制中取得有利的生存條件。群體生活有各種好處,如勞務分工、共同抵禦掠食者及敵人等,可幫助人類提高生存繁衍的機會。這種傾向部落結群的天性深植在我們的生理機制中,透過體內激素及神經傳導物質的調節而發生作用。像睪固酮及催產素,前者會促進競爭行為;後者則增強對群體的熱愛認同(但也有說法指出並非所有人類皆然)。這有助於解釋人為何生來就渴望社交連結,也能解釋孤單寂寞所產生的譴責效應。別人的存在可能引致我們走上歧途,但沒有他們,我們可能會被推入更黑暗的深淵。
許多人一想到周遭的人對自己竟會產生如此劇烈而深遠的影響,都覺得很可怕,有時無能為力。他們擔心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害怕失去主宰,擔心在群眾中會失去理智,或是群體的力量會使他們墮落,就像過去這麼多異教人士因此淪為暴民那樣。這種恐懼很大程度上源自迷思(事實上暴民既不魯莽也不是瘋子),但並非全然如此。毫無疑問地,我們的群體傾向足以將我們拖往黑暗的道德深淵。
群性使我們難以容納異己,甚至撕裂社會。它無數次地使人捨棄和平談判而選擇侵略進攻。它可能引發銀行倒閉,足以說服普通人犯下驚世駭俗的暴行;它能讓心懷不滿的孤僻人士變成大規模殺人犯,使我們的觀點變得偏激,扭曲我們對各種問題的思考。它還會使我們太容易順應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當別人對我們抱持負面印象時,這就成了嚴重的問題(或許這就能完美解釋為何在某些文化中,女孩在數學及理科方面的表現比男孩差,而非裔美國學生的表現往往差強人意,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正在接受智力測驗)。
然而,群體傾向也可以將我們的行為提升至自己難以企及的層次。二十世紀許多反對極權暴政的抗爭行為大多是共同行動。大部分的英雄人物並非天生豪傑,而是為了回應同胞的迫切需求才挺身而出,他們根本想不到會留名青史。軍隊可以藉由患難情誼與團結來彌補敵眾我寡的劣勢;在許多運動成就的背後,團結是成功的關鍵要素。少了它,就無法在極端環境中締造冒險與生存的壯舉。有別於常見的典型形象,群眾往往展現出高度合作與利他精神,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德魯利(John Drury)稱之為「第四緊急救援服務」(the fourth emergency service)。
強烈而有感的社會聯繫甚至能助孤立無援的人渡過難關:許多被挾持的受害者及獨行探險家,就是靠著躲入遠離眼前侷限與幽禁的抽象世界裡,尋求精神上的庇護才得以保持理智。此外,我們還能假借社會需求(social need)的名義來達成正面目的。英國政府為了追討尚未繳交的所得稅而實施「推力」(nudge)策略,作法包括寄信提醒遲繳者,告訴他們大多數民眾都準時繳納,此舉有效讓補繳率提升了約百分之二十。由此可見,我們在各種想得到的層面上都很在意別人的一舉一動。
本書試圖透過一系列的真人實事,從古怪的舉止到一般人的日常行為,完整解析說明。我們會看到戰爭英雄、極地探險家、倫敦暴徒、埃及阿拉伯之春的抗議人士、美國革命的草莽英雄、登山客、環球帆船航海家、紐約消防員、太空人、自殺式恐怖分子、戰時歐洲猶太人的救命英雄、孤僻殺手、職業自行車手,綁架案的受害者以及美國「超高度安全管理監獄」的囚犯。我們將聽到社會心理學家現身說法,了解他們的實驗團隊以及田調研究如何重新定義一般人對於行為動機的認知。我們的腳步將從加薩的難民營一路走到埃及開羅街頭,從古巴的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來到美國佛蒙特州林木蓊鬱的山谷。
最重要的是,我們將學習如何管理社會的驅動力與人性弱點,並利用它們來達成目的。我們將學會何時該順應群眾或是當個獨行俠、如何從聚集大批民眾的緊急事件中全身而退、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幫助我們勇於對抗歧視、如何成功號召眾人集思廣益、如何面對孤獨與疏離,以及如何避免團體迷思隱藏的風險。
我們會發現,與其讓員工相互競爭,不如想辦法讓他們開心地打成一片,更能有效提高生產力。我們也發現,和別人共事很容易產生不合(但英雄壯舉也是一種群體活動);刻意聳人聽聞的報導手法雖然刺激了報紙銷量,但也扭曲了我們對世界和彼此的看法。我們會了解為何全明星隊的表現總是差強人意;為何幾乎沒有任何自殺炸彈客是單槍匹馬行動;為何同儕壓力能讓聰明人在面對簡單而直截了當的問題時,卻給出荒謬的答案?
本書旨在為人類這些難以捉摸、多變有趣的群體行為提出解釋,說明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社會心理學能夠讓我們深入了解自己,沒有它,我們不可能冀望能真正瞭解彼此,心意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