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世界的海報: 全球最具權威性、煽動性、開創性的海報聖經, 見證歷史、改變世界, 描繪未來 | 誠品線上

100 Poster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作者 Colin Salter
出版社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震撼世界的海報: 全球最具權威性、煽動性、開創性的海報聖經, 見證歷史、改變世界, 描繪未來:400年來的影像標記,形塑歷史的視覺起點!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400年來的影像標記,形塑歷史的視覺起點! 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類歷史? 全世界最權威的海報聖經,絕世經典一次收藏! ★★★獨家隨書附贈:絕世經典海報復刻組(2入)★★★ ►一身紅白配的聖誕老人,竟曾被誤認為可口可樂的業配角色? ►元老級商品吉祥物米其林,剛推出時長什麼樣子?你絕對認不出來! ►你知道「山姆大叔」的一戰募兵海報並非原創嗎?電影《大白鯊》海報也不是! ►全世界最令人過目不忘的避孕海報是哪張?看完保證你不敢亂來! ◎海報不過就是量產印刷品,憑什麼震撼全世界? 海報本身就是為了召喚與宣告而存在,因此具有相當強烈的敘事風格。 從早期的手繪海報,一路進展到平版印刷時代,海報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一張宣傳得當的海報,足以改變當時的社會風氣,甚至影響戰事的結局。 換句話說,海報反映了當代的文化潮流,亦是最重要的時代象徵。 嚴格來說,海報充其量只是載體,上頭欲宣傳的觀念、商品及服務才是重點; 舉凡建築、居家物件、交通形式、軍事、政治、娛樂、慈善、藝術、 尋人、環保愛地球、民主運動、音樂、教育……無所不包!例如: ►軍隊徵召海報有三招,訴諸愛國情懷、訴諸個人信念,最後就是羞辱你!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得力的革命宣傳利器不是《毛語錄》,而是鋪天蓋地的毛主席海報! ►披頭四《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的名曲,靈感竟來自馬戲團臨時印製的海報? ►胡士托音樂節的原版海報其實超精緻?為何後來改成一隻鴿子、一把吉他? ►以脫俗唯美著稱的慕夏,其筆下的美女居然也抽菸? ►垃圾桶上的小綠人圖示有多厲害?竟先後吸引阿巴、比吉斯等超級天團替它站臺? ►女力當道!世界上第一張標榜「女權主義」的海報是哪張? ►國際局勢緊張為何催生B級恐怖電影?劇情超瞎卻還是一堆人看? ◎注目最高的微縮人類史,流傳最廣的當代文化冊! 全書從17世紀(1651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懸賞海報破題, 一路經歷各種印刷技術的演進,直到21世紀(2019年)的視覺設計, 涵蓋歷史、商業、公衛、社科、政治、電影等領域,知識量豐富,涉略層面廣泛。 你可以一窺巴黎美好時代的華麗畫報,也能見證近現代海報如何傳達訊息; 除了煽動意味濃厚的史達林、毛澤東崇拜,更收錄多張反菸、反戰、反酒駕海報; 重溫「保持冷靜,繼續前進」的振奮人心、回味「鉚釘女工蘿西」的堅毅倩影! 無論是不是海報迷,都能從書裡找到讓你印象深刻的海報! 難能讓人駐足停留的,就不是好海報! 全球唯一海報聖經,邀你共同見證歷史、改變世界,描繪未來! 本書特色 ◎橫跨近400年,嚴選當代最具意義的海報,詳述時空背景、歷史、目的、軼事及影響。 ◎涵蓋歷史、商業、公衛、社科、政治、電影等領域,知識含量豐富,層面廣泛且深入淺出。 ◎詳實記錄各種歷史事件、公共議題、運動賽事及電影演出等,書裡一定有你看過的海報! 專業推薦 YouTuber/HowHow 究方社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方序中 影評人/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曾毓林 跨界王/黃子佼 影評人/膝關節 導演/魏德聖 臉書粉專/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臉書粉專/龍貓大王通信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專業推薦 YouTuber/HowHow 究方社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方序中 影評人/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曾毓林 跨界王/黃子佼 影評人/膝關節 導演/魏德聖 臉書粉專/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臉書粉專/龍貓大王通信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科林.薩爾特爾(Colin Salter)科林.薩爾特爾是英國著名歷史作家,擁有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和蘇格蘭愛丁堡瑪格麗特女王大學的學位。已在臺出版《改變世界的100本書:這些書,徹底翻轉了歷史的方向,就此形塑我們的未來》;近期著作有《引起世界關注的100篇演講》、《改變世界的100封信》和《啟發世界的100本童書》、《卓越的公路旅行》(以上皆為暫譯)。朱家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英語學系畢業,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現為自由譯者,對文字轉換情有獨鍾。聯絡信箱:mynameisvincent1984@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早期懸賞海報(1651至1881年) ►早期募兵海報(1776至1795年) ►反奴隸運動(1788至1865年) ►《神奈川沖浪裏》(1829年) ►氣球之旅(1839至1878年) ►移民海報(1839至1955年) ►馬戲團海報:凱特先生隆重登場義演(1843年) ►疫苗接種海報(1851至1999年) ►圖像懸賞海報(1865至1934年) ►法國平版印刷海報(1881至1890年) ►哥倫比亞自行車(1886年) ►土魯斯─羅特列克與廣告(1890至1896年) ►伊莫.奇拉斐奇觀秀海報(1892年) ►愛德華.彭菲爾德:《哈潑雜誌》(1893年) ►美國雜誌海報(1893年) ►水牛比爾海報(1893至1903年) ►阿爾豐斯.慕夏:莎拉.伯恩哈特(1894年) ►巴納姆與貝利馬戲團海報(1895年) ►電影:盧米埃兄弟(1896年) ►美好時代廣告(1896至1905年) ►米其林(1898年) ►魔術師巡迴表演(1900至1920年) ►美國大學海報(1900至1909年) ►插畫指南海報(1905年) ►女性投票權:英國(1907年) ►賽車海報(1908至1935年) ►女性投票權:美國(1909年) ►反女性投票權(191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募兵海報:基欽納(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報:禁酒運動(1915年) ►辯識海報(1915至194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募兵海報:「戰爭期間你做了什麼?」(1915年) ►亞美尼亞援助海報 (1915至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贏得美國民心(1917至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政治宣傳海報(1914至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募兵海報:山姆大叔(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自由債券(1917至1918年) ►禁酒海報(1880至1920年) ►改良版彩色旅遊海報(1920至1963年) ►裝飾藝術旅遊海報(1922至1937年) ►好彩牌香菸海報(1928年) ►史達林崇拜(1930年代至1953年) ►可口可樂聖誕老人(1931年至今) ►納粹德國海報(1932至1943年) ►跨大西洋郵輪(1875至1935年) ►五一慶典(1936至1977年) ►公共事業振興署:社會政策海報(1936至1943年) ►公共事業振興署:書籍與掃盲海報(1936至1943年) ►公共事業振興署:看見美國系列海報(1936至1943年) ►西班牙內戰海報(1936年) ►泛美航空飛剪式飛機海報(1939至1942年)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鼓舞士氣(1939至1945年) ►閒聊一句,害人一命(1939年) ►耕向勝利(1939年) ►切斯菲爾德香菸(1940至1960年代) ►雙筒望遠鏡募捐海報(1917與1942年) ►性病防治海報(1942至1946年) ►鉚釘女工蘿西(1943年) ►東京鬼子說……(1943至1945年) ►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1943年) ►澳洲行車安全海報(1949至1954年) ►愛因斯坦(1951年) ►越南政治宣傳海報(1953至1963年) ►電影:B級驚悚片(1957與1958年) ►環球航空公司噴射機時代海報(1959至1965年) ►雅典娜海報(1964至1995年) ►毛澤東崇拜(1966至1976年) ►舊金山費爾摩音樂廳(1966年) ►切.格瓦拉(1967年) ►安迪.沃荷:《瑪麗蓮.夢露》(1967年) ►馬丁.路德.金恩:我也是人(1968年) ►墨西哥奧林匹克運動會(1968年) ►胡士托音樂節(1969年) ►失蹤人口協尋海報(1969至2005年) ►反越戰海報(1970年) ►避孕海報(1970至1995年) ►清潔不列顛(1970年代) ►鬥牛海報(1972年) ►反菸海報(1975至2017年) ►電影:《大白鯊》(1975年) ►法拉:紅色泳衣(1976年) ►抗議棒殺海豹抗議(1977年) ►工黨行不通(1978年) ►戲劇:《貓》(1981年) ►電影:《E.T.外星人》(1982年) ►核廢料列車(1983年) ►反酒駕海報(1983至1996年) ►拯救生命演唱會(1985年) ►愛滋病海報(1986至1987年) ►藥物濫用海報(1987年至今) ►善待動物組織海報(1990至2019年) ►班克斯:《氣球女孩》(2002年) ►反三叉戟核彈飛彈(2006至2016年) ►石牆宣傳活動(2007年) ►歐巴馬:《希望》(2008年) ►戲劇:《哈姆雷特》(2010至2020年) ►戲劇:《漢彌爾頓》(2015年) ►飛車竊賊(2017年) ►反抗滅絕(2019年) 謝詞

商品規格

書名 / 震撼世界的海報: 全球最具權威性、煽動性、開創性的海報聖經, 見證歷史、改變世界, 描繪未來
作者 / Colin Salter
簡介 / 震撼世界的海報: 全球最具權威性、煽動性、開創性的海報聖經, 見證歷史、改變世界, 描繪未來:400年來的影像標記,形塑歷史的視覺起點!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
出版社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480226
ISBN10 / 9865480220
EAN / 9789865480226
誠品26碼 / 2682046150000
頁數 / 224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前言

  我們無從得知,是何人在何時何地張貼了世界上第一張海報,可能是某個打算宣傳當地環形劇場新節目的古羅馬商人,也可能是某位想勸人投票的古希臘民主人士。但有一點無庸置疑,那就是他們都希望眾人將目光聚焦在自己想傳達的訊息上。
  能吸引群眾注意力的媒體多不勝數,但海報卻具備獨特的優勢:它可以被張貼在目標受眾必然會看見的場所,投放效果相對精準。我們不妨以報紙與電視為例,這兩種媒體觸及的公眾群體,會受到出版物本身的口碑,或電視臺播放的節目影響;接觸到的人口可能並非預期的商品受眾,可能連地理位置都相距甚遙。但你只會在帳篷預計紮營的城鎮看到巡迴馬戲團的海報,也只會在有需要的地區看見相關衛生保健宣導。同樣的道理,禁酒海報會被張貼在酒吧附近,反藥物宣傳則會出現在學校與大學,也就是說,海報總能精準觸及目標受眾。

▍「看我!看我!」

  所有海報想傳達的主要訊息都是「看我!」換句話說,海報只有在能吸引到觀眾目光時才有意義;只有在你開始注意到海報的存在,它才能向你販售商品,可能是觀念或物品,雜誌或腳踏車,道德呼籲或是各式引人犯罪的誘惑。共產主義詩人暨劇作家兼海報設計師弗德米爾.馬雅可夫斯基(Vladimir Mayakovsky)曾說,如果一張海報無法讓行色匆匆的人駐足,它就不是張稱職的海報。
  印刷術問世標示著手繪海報已走入歷史,平版印刷時代的來臨則徹底改變海報的製作方式,並帶動海報的黃金時代。1880至1940年間,海報設計師突破限制,擁抱全彩印刷帶來的可能性,創造出一張張兼具藝術感與商業性的美麗海報。
  此時期正好與新藝術(Art Nouveau)與裝飾藝術(Art Deco)運動重疊,在這段期間,各種自然與工程的形式先後被應用至建築、居家物件設計、甚至是交通形式等面向,而海報則反映了這些文化潮流,甚至在某些領域中引領潮流,例如法國卡巴萊歌舞表演(Cabaret)俱樂部。新藝術運動帶給大眾蜿蜒的曲線,讓人沉醉在苦艾酒與法國舞者的夢境當中;裝飾藝術運動給世人的贈禮則是流線型風格,1920及1930年代的旅遊海報,更將跨歐洲列車或跨大西洋輪船的無雙美景與速度感,完整地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海報販售的永遠是觀念,以及上頭宣傳的物品與服務,早期的腳踏車海報出售的不僅是價格不斐的新發明,購買一輛腳踏車等同於購入一種現代的感覺,也就是買下未來。這樣的觀念與奧斯卡影帝保羅.紐曼(Paul Newman)在電影《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中的想法不謀而合,只是他最後還是放棄單車,跨上更靠得住的馬匹。電影主人公原型卡西迪(Cassidy)開始為非作歹的那個時代,腳踏車可說是蔚為風潮的新玩意兒。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有時候,一張海報欲傳達的觀念高於一切。在戰爭期間,各式意識形態漸漸浮上檯面,如果說真相是戰爭期間最先被犧牲的事物,那政治宣傳就是國家撒下的第一個謊言。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大陸軍(Continental Army)募兵海報給了人們一個橫跨美國的機會,卻隻字未提過程中的風險。在歷史上,政治宣傳海報是極重要的戰爭武器,政府會刻意利用海報捍衛征戰的理由,向人民保證本國是戰事告捷的一方,藉此凝聚向心力;對年紀太小或太長的人來說,儲存物料與自耕自食也是對戰爭的貢獻。
  在作戰期間,國家的首要任務就是將敵人塑造沒有臉孔的禍首,然而知易行難。在兩次世界大戰前,英德兩國關係密切,人民交往甚深,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素來仰慕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而希特勒亦有意立被這位被擄的王室為英國國王;自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政府開始將日本妖魔化,但夏威夷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日本人,因此當地抨擊日人的力度便沒有這麼高。但無論如何,政府總是不遺餘力地將仇恨的觀念灌輸到軍人腦中,並定期推出政治宣傳海報,將敵人打造成姦淫妻女、屠殺男丁的暴徒。
  戰爭期間國家的第二個訴求,則是透過海報鼓舞國內士氣,即便遭受食物短缺與空襲轟炸影響,社會民不聊生,政府仍努力安撫人民,告訴他們一切如舊。二戰時期著名的政治宣傳海報「保持冷靜,繼續前進」(Keep Calm and Carry on)即為一例。這些海報要傳遞的訊息是生活一切照舊,同時縮小挫敗、 放大成功。

▍「我要你!」

  戰爭期間,海報的第三個任務就是為國家創造軍力,戰爭是燒錢的行當,需要男丁、機械與物料才能進行。美國在一戰時期歷經過一波另類的戰時物資短缺潮,那就是雙筒望遠鏡。當時美國所有鏡片都由德國蔡司(Zeiss)公司供應,所以雙筒望遠鏡募捐海報陸續問世,但美國政府並未記取這次教訓,當德國在1941年十二月向美國宣戰,美國又得重新發行相同的募捐海報。
  軍隊(陸、海、空軍)真正需要的是人力。在和平時期,軍隊不會將軍備編制排到最滿,英國加入一戰與美國加入二戰各觸發一波從軍潮,大批熱血男兒自願加入抗敵大業。但戰爭的真相是士兵會戰死沙場,所以需要不斷注入新血;自十七世紀起,海報便成為政府募兵運動的最佳幫手。
  全球最著名的募兵廣告,可能是英國基欽納勛爵伸出食指,直指著你的鼻子說道:「 不列顛人要的就是你!」基欽納勛爵「需要你」從軍,這張海報正是山姆大叔募兵海報,以及後續數百張模仿之作的靈感來源。基欽納是位爭議不斷的軍事人物,曾發動多起戰事,手段殘暴。英國戰時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Herbert Asquith)之女伊莉莎白.比貝斯科公主(Princess Elizabeth Bibesco)曾這樣總結基欽納的為人,她說:「如果說基欽納不算是偉人,那也至少稱得上是張偉大的海報。」
  二戰結束後,世界局勢驟變,但在冷戰期間及越南與中國的心防戰爭中,意識形態衝突依舊持續上演。戰爭帶來的貧困結束後,物質主義開始興起,信奉者開始尋求一個大膽嶄新的世界,那裡繁榮昌盛、天下太平,居民能以友誼之名走遍世界各個角落。
  二戰結束後約二十年間,廣告又漸漸從手繪轉型至攝影。舉例來說,航空公司在1960年代初期仍在使用圖像式插畫,可能是因為某些站點較為落後,用照片拍起來不夠漂亮,所以才用手繪圖取代。大衛.克萊(David Klein)就曾在 1960年代為環球航空公司(TWA)創作許多手繪海報。近期一間線上旅遊公司重新啟用這些舊海報,勾起多年前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波音707 啟航時,人們對異國旅遊的憧憬。
  攝影的問世使創作者得以使用新手法呈現、強化現實,一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相片式海報宣傳,都懂得運用照相機震撼觀者。例如定期出刊的動物權利海報,或是藥物濫用、超速或酒駕的後果,張張直擊人心。即便現在已是修圖軟體當道的時代,我們依然深信「照片不會說謊」。為了說服群眾,每個時代的海報或多或少都誇大或扭曲了紙上影像,但這些誇大或扭曲的風格與藝術手法,都注入了當年的時代精神。或許這就是在多年後,這些海報依舊能吸引我們目光的最大原因。

試閱文字

內文 : 馬戲團海報:凱特先生隆重登場義演(1843年)

巴勃羅.范克可能壓根都沒想到,自己1843年在蘭開夏(Lancashire)羅奇代爾鎮(Rochdale)張貼的海報,未來會成為披頭四的經典名曲。海報上說他的王家馬戲團(Circus Royal)巡迴表演將在此演出四晚,且凱特先生(Mr. Kite)將隆重登場義演。

約翰.藍儂在拍攝〈永遠的草莓地〉(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與〈便士街〉(Penny Lane)的音樂錄影帶空檔時,從古董商手上買了一張海報。〈永遠的草莓地〉與〈便士街〉原本是《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專輯的最後兩首歌,最後卻被刪除,並在1967年初被當成雙A面單曲發行。約翰.藍儂於是必須再為專輯寫一首歌,此時他突然看到他新買的海報,細讀了上頭晦澀難懂的表演清單,便譜出了〈凱特先生隆重登場義演〉(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

自羅馬時代以來,馬戲團雖歷經多次變革,卻永遠伴隨著世人。羅馬時代的馬戲團與巴勃羅.范克王家馬戲團的不同之處在於,范克必須帶著演出場地四處奔波。由於馬戲團為巡迴表演,主辦方必須想盡辦法吸引最多觀眾注意。為此,每當馬戲團蒞臨新城鎮,總要敲鑼打鼓,弄得五彩繽紛,表演者與動物浩浩蕩蕩地招搖過市,事前的海報宣傳更不可少。

凱特先生的義演海報,是王家馬戲團在羅奇代爾鎮演出時於當地印製。他們在此地的演出想必賺了不少銀子,所以范克才決定舉辦義演。雖然這張海報問世時,全彩平版印刷術尚未發明,海報藝術也還沒進入黃金時代,但范克依舊盡其所能,使用大型木板插圖宣傳。

彩色印刷改變了馬戲團的廣告方式,有了無盡的色彩可用,功能就和戲團進城的遊行一樣盛大、亮眼、花俏。大規模彩色印刷所費不貲,因此馬戲團在每個表演城鎮都使用同一張海報,只要在底下貼上當地表演日期與時間就可節省成本,這種做法仍延用至今。

那麼凱特先生究竟何許人也?他的全名為威廉.凱特(William Kite),父親和巴勃羅.范克一樣都經營馬戲班子,義演結束兩年後他便退出范克的王家馬戲團,投奔約翰.桑格(John Sanger)馬戲團。凱特先生的女兒亦繼承衣缽,靠著馬上表演的技藝發光發熱,並與尤金.傑那(Eugene Gaertner)結婚,而尤金又是傑那馬戲團(The Gaertners)世家的一員,真是一齣好戲!

愛德華.彭菲爾德:《哈潑雜誌》(1893年)

愛德華.彭菲爾德憑一己之力開創了現在的美國海報,正當土魯斯─羅特列克與慕夏顛覆歐洲時,彭菲爾德也在美國建立起自我風格,後世模仿者眾,但能與其比肩者無。

1880年代,彭菲爾德在紐約藝術學生聯盟(The 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讀書,他的指導老師是肖像畫藝術家喬治.德.弗雷斯特.布希(George de Forest Brush)。布希繪製的肖像以圖像式細節著稱,但刻意省略一切背景細節。彭菲爾德將這種僅關注目光焦點的手法納為己用,應用在自己的圖像藝術上,以細膩筆觸描繪前景,簡約線條呈現背景,不讓觀眾分心。

彭菲爾德的作品吸引《哈潑雜誌》藝術總監的目光,該雜誌於美國出刊,內容為深度文化議題與評論。1890 年代,彭菲爾德每月為《哈潑》繪製的海報定義了該時期的插畫藝術風格,他筆下的漫畫式圖像大膽、線條明確、用色簡約, 僅以草圖勾勒背景以突顯主體。與影響後世深遠的土魯斯─羅特列克一樣,彭菲爾德作品中的字母皆為手繪,而非印刷機的字體。此外,彭菲爾德和土魯斯─羅特列克與梵谷一樣,皆受日本版畫影響。相較於仿真,他更喜歡營造氛圍,造就了他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彭菲爾德後來當上《哈潑》的藝術總監, 並於1901年離職,投身至名利雙收的廣告海報事業。此外,他還為常春藤大學繪製一系列運動員海報,焦點側重跑者、投擲者、划船員與投手的體態。

美國參加一戰後,彭菲爾德便將自己的藝術天分奉獻給政府。麵團男孩(doughboy)原是一種餃子的名稱,後來被美國人當成美國步兵的戲謔稱呼, 彭菲爾德的海報作品《麵團男孩幹大事》(The Doughboys Make Good)成功激發美軍士氣。在國內,威爾遜(Wilson)總統發表了「有糧者贏」(food will win the war)宣言,彭菲爾德亦是少數為此繪製海報的藝術家。

自1896年四月起,彭菲爾德都會在作品裡加上一個特殊的標誌,這點是受土魯斯─羅特列克影響。羅特列克會在作品放上姓名首字母縮寫花押字,彭菲爾德追隨他的做法,將標誌設計成公牛頭造型。

女性投票權:美國(1909年)

美國爭取女性投票權時,雖然沿用英國藝術家女性投票權聯盟創作的海報,但美國本土亦產出許多佳作。例如,蘿絲.奧尼爾(Rose O’Neill)的「丘比娃娃」(Kewpie)海報傳達的訊息是其他媒體遠不能及的。

許多美國女性投票權海報,都訴諸代表與自由兩大命題,而這兩個議題正好也是促成美國獨立戰爭的催化劑。當時也有很多反女性投票權海報,每張都透露著仇女情節,程度或輕或重,情形與英國大致相仿。誰能想到可愛的丘比娃娃,竟會在這硝煙彌的戰場上成為美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盟友。

1909年,《淑女之家雜誌》(Ladies Home Journal)連環漫畫負責人蘿絲.奧尼爾,將可愛如天使的丘比設定成主角。短短四年內便有製造商開始生產丘比娃娃。全美女性選投票協會邀請奧尼爾創作丘比海報,丘比娃娃遊行的海報於焉誕生。上頭還有奧尼爾全新的「遊行式」簽名。然而有些女性因為不樂見自己喜愛的角色參與政治,因此不再支持丘比連環漫畫,但海報的訴求已確實傳達給為數可觀的群眾,開始正視女性投票議題。

奧尼爾以母親與孩童的圖象打頭陣,力抗反女性投票權的粗鄙言論。美國有句俗語「媽媽與蘋果派」(mom and apple pie),泛指美國生活與價值觀的關鍵要素。奧尼爾在海報中將全大寫的「母親」(mother)與「食物」( food)上下並置,正好呼應這句俗語。

然而,想讓女性獲得投票權,還得要有權有勢的「男人」先行投票決議通過才行。關於這一點,奧尼爾的海報訴諸家庭,孩童看見海報後,勢必會問自己的母親上頭寫了什麼,而識字者自然了解海報的觀點。如此一來,家庭的成年男性也會想到自己的母親或小孩,進而反思此議題。

奧尼爾的丘比海報是張獨一無二的政治海報,亦是面對攻訐廣告與挑釁標語的反制手段。奧尼爾筆下的丘比寶寶行進樂隊高舉旗幟,上頭的「母親要投票」(Votes for Our Mothers),讓正反兩方陣營心有戚戚焉。

1920年八月,美國《第九修正案》獲批生效,內文明定「美國公民皆有投票權,此權利不應因性別而遭美國政府或州政府拒絕或剝奪」。時年46歲的蘿絲.奧尼爾終於在隔年11月2日投下人生第一張選票。

好彩牌香菸海報(1928年)

美國菸草公司於1920至1930年代聘請佛洛伊德的外甥、公關之父愛德華.伯內斯為他們經營品牌。好彩牌香菸立刻從商品搖身一變,成為「美式帥氣」(American cool)的代名詞。

抽菸向來被視為是陽剛的活動,銷售對象一般也瞄準男性。好彩牌(Lucky Srtike)香菸的名稱令人聯想到十九世紀的淘金熱。當時的社會風氣為男主外、女主內,女性抽菸是一種禁忌,但伯內斯決心瞄準這塊被忽視的半數潛在市場,香菸廣告開始出現在《柯夢波丹》(Cosmopolitan)與《波希米亞》(Bohemia)等知名女性雜誌裡。而在1928年,伯內斯更發想出了金句「不吃甜點,改抽好彩」(Reach for a Lucky instead of a sweet),使女性錯覺抽菸不會讓她們變胖。

這項創舉基本上等於全面再造廣告業,此後商品不再只是商品, 而是排除生活不安的解藥,而這種不安感則是促使消費者消費的動機。伯內斯的宣傳手法成功拿下女性市場,好彩牌香菸銷量在宣傳開始的第一年便成長了300%。伯內斯乘勝追擊,在1929年紐約市復活節遊行上聘模特兒抽好彩牌香菸,媒體大肆報導,好彩牌香菸從此成為女性賦權的象徵,甚至有人戲稱好彩牌香菸為「自由的火炬」。

好彩牌香菸廣告圍繞體態形象焦慮打轉,海報主角絕大多數都是身材曼妙,神情愉悅的女性(男性擔任主角的次數很少)。她們身邊總是伴隨著一個未來的自己,體型龐大、一臉陰沉,隱含的意義是好彩牌香菸不僅對消費者的社交生活有好處,也具醫學上的減肥功效;海報上的「苗條」與「超輕盈」等字樣更是極盡吹噓之能事。

然而美國菸草公司卻在1990年代捲入一連串法律與國會案件,公司高層在宣誓後仍堅稱尼古丁沒有成癮性。從此香菸廣告生態丕變,現在許多國家都明令禁止香菸廣告沿用好彩牌香菸當年獨霸市場的手法。雖然好彩牌香菸已經不能繼續在美國販售,但其海外市場依舊龐大。

好彩牌香菸的經典圖案,紅色圓圈搭配搶眼的綠色包裝(後來按照天才工業設 計師雷蒙德.洛威﹝Raymond Loewy﹞的建議,於1942年改為白色)擁有眾多死忠粉絲。在2001年的拍賣會上,一名買家以715美元的高價,買下一個經典款好彩牌香菸錫盒。

法拉:紅色泳衣(1976年)

相較於青少年房內常見的惡俗海報,法拉的紅色泳衣海報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也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海報,共賣出2000萬張,也讓法拉.佛西(Farrah Fawcett)成為1970年代的女神。

她的頭微微後仰,笑容燦爛,毫不造作,穿著紅色一件式泳衣,在背景的墨西哥橫紋毛毯映襯下更加顯眼。她是青少年的美夢,她的秀髮在夕陽的襯托下美得不可方物,成就了經典法拉頭。

法拉的父親是一名油井承包商,她在1960年代中期就被德州大學選為校花, 好萊塢星探大衛.米里施(David Mirisch)一見到法拉就立刻簽下她。她於 1968年抵達洛杉磯,年方21,但沒有立刻成名。直到1976年時,大家大多只記得她是《無敵金剛》(Six Million Dollar Man)主角李.梅傑斯(Lee Majors) 的太太,對她其他的演藝成就一無所知。

專業藝術海報公司的老闆泰德.崔凱利(Ted Trikilis)從鄰居的兒子口中聽說, 他的室友會為了看法拉.佛西的洗髮精廣告海報而購買女性雜誌。於是便安排攝影師布魯斯.麥布魯姆(Bruce McBroom)到法拉位於穆荷蘭大道的家中, 替她攝製一組照片。

法拉很有自己的想法,在拍攝期間給了很多意見,自己處理妝髮,並從40捲膠片裡選出最終成片。攝影師本來要她換上比基尼,但法拉不想讓人看見肚子上的傷疤,因此從衣櫥裡挑了件諾瑪.卡馬利(Norma Kamali)設計的紅色一件式泳衣。卡馬利後來表示她對法拉的選擇感到疑惑,因為那件泳衣並不是她最自豪的設計。

法拉憑著這張海報一炮而紅,並於同年出演她演員生涯中最成功的電影《攔截時空禁區》(Logan’s Run),後來又參與熱門電視劇《霹靂嬌娃》演出。儘管《霹靂嬌娃》大獲成功,法拉卻因欲嘗試其他戲路,在第一季結束後即退出。 但其實她在《霹靂嬌娃》中一整季的片酬,也遠不及她的海報權利金抽成。

法拉的表演之路從沒中斷,她曾獲艾美獎與金球獎提名,也因飾演人妻與殺人凶手而備受影評人稱讚,只是她的聲勢再也不復以往。法拉於2006年被診斷出癌症,並於2009年去世,但她的死訊卻被同一天過世的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徹底蓋過。

即便如此,她永遠都活在美國人心中。2011年,玩具商將她在海報中的形象做成限量版芭比娃娃,她的這件紅色泳衣,也成為史密森尼學會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的文化珍寶藏品。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400年來的影像標記,形塑歷史的視覺起點!
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類歷史?
全世界最權威的海報聖經,絕世經典一次收藏!
★★★獨家隨書附贈:絕世經典海報復刻組(2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