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鹹 (新版) | 誠品線上

酸甜苦辣鹹 (新版)

作者 唐魯孫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酸甜苦辣鹹 (新版):【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內容簡介】民以食為天,吃是文化、是學問也是藝術,本書作者是滿洲世家,精於飲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 【內容簡介】 民以食為天,吃是文化、是學問也是藝術,本書作者是滿洲世家,精於飲饌,自號饞人,是有名的美食家。又作者足跡遊遍大江南北,對南北口味烹調,有極細緻的描寫、有極在行的評議。本書看得你流口水,愈看愈想看,是美食家、烹飪家、主婦、專家、學生及大眾最好的讀物。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唐魯孫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民國前三年九月十日生於北平。滿族鑲紅旗後裔,是清朝珍妃的姪孫。畢業於北平崇德中學、財政商業學校。擅長財稅行政及公司理財,曾任職於財稅機關,對於菸酒稅務稽徵管理有深刻認識。民國三十五年臺灣光復,隨岳父張柳丞先生來臺,任菸酒公賣局秘書。後歷任松山、嘉義、屏東等菸葉廠廠長。當年名噪一時的﹁雙喜﹂牌香煙,就是松山菸廠任內推出的。民國六十二年退休,計任公職四十餘年。先生年輕時就隻身離家外出工作,遊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平傳統鄉土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其瞭若指掌,被譽為民俗學家。再加上他出生貴冑之家,有機會出入宮廷,親歷皇家生活,習於品味家廚奇珍,又見多識廣,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品味與見解。閒暇時往往對各家美食揣摩鑽研,改良創新,而有美食家之名。先生公職退休之後,以其所見所聞進行雜文創作,六十五年起發表文章,民俗、美食成為其創作基調,內容豐富,引人入勝,斐然成章,自成一格。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鹹》、《天下味》等十二部(皆為大地版)量多質精,允為一代雜文大家,而文中所傳達的精緻生活美學,更足以為後人典範。民國七十二年,先生罹患尿毒症,晚年皆為此症所苦。民國七十四年,先生因病過世,享年七十七歲。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饞人說饞 逯耀東 007 序 陳紀瀅 014 唐魯孫先生小傳 018 雞蛋炒飯 021 紅白芸豆、豆腐絲、爛蠶豆 024 蜂糖糕和翡翠燒賣 029 打滷麵 034 白菜包和生菜鴿鬆 038 湖州的板羊肉和粽子 043 請您試一試新法炸醬麵 048 青海美饌烤犛牛肉 052 鮮腴肥嫩的青海鰉魚 055 舉筷不忍吃鴿子 058 雞蛋糕越來越美 063 醬肘子、爐肉、燻雁翅 069 下酒雋品烏魚子 074 烤涮兩吃,經濟解饞 078 果脯、蜜餞、掛拉棗兒 083 煮五香茶葉蛋秘訣 088 桂子飄香、栗子甜 091 山東的肉火燒 095 雞包翅雅號「千里嬋娟」 098 宰年豬 101 北平吃餃子幾樣年菜 104 獻歲幾樣吉祥菜 108 啤酒嚌啜譚 114 吃大師傅 121 武漢三鎮的吃食 127 天津獨特的小吃 141 蛋話 146 賞菊何需羨持螯 153 清宮膳食 157 冬補瑣談 164 送信的臘八粥 171 元宵細語 176 吃餃子雜談 182 飄在餐桌上的花香 188 揚州名點蜂糖糕 195 一桌標準江蘇菜 199 檳榔、砂仁、豆蔻 204 五毒餅 211 後 語 215 唐魯孫先生作品介紹 216

商品規格

書名 / 酸甜苦辣鹹 (新版)
作者 / 唐魯孫
簡介 / 酸甜苦辣鹹 (新版):【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內容簡介】民以食為天,吃是文化、是學問也是藝術,本書作者是滿洲世家,精於飲饌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023271
ISBN10 / 9864023276
EAN / 9789864023271
誠品26碼 / 2681845067007
頁數 / 22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饞人說饞—閱讀唐魯孫 逯耀東
前些時,去了一趟北京。在那裡住了十天。像過去在大陸行走一樣,既不探幽攬勝,也不學術掛鉤,兩肩擔一口,純粹探訪些真正人民的吃食。所以,在北京穿大街過胡同,確實吃了不少。但我非燕人,過去也沒在北京待過,不知這些吃食的舊時味,而且經過一次天翻地覆以後,又改變了多少,不由想起唐魯孫來。
七○年代初,臺北文壇突然出了一位新進的老作家。所謂新進,過去從沒聽過他的名號。至於老,他操筆為文時,已經花甲開外了,他就是唐魯孫。民國六十一年《聯副》發表了一篇充滿「京味兒」的〈吃在北京〉,不僅引起老北京的蓴鱸之思,海內外一時傳誦。自此,唐魯孫不僅是位新進的老作家,又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從那時開始到他謝世的十餘年間,前後出版了十二冊談故鄉歲時風物,市廛風俗,飲食風尚,並兼談其他軼聞掌故的集子。
這些集子的內容雖然很駁雜,卻以飲食為主,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談飲食的,唐魯孫對吃有這麼濃厚的興趣,而且又那麼執著,歸根結柢只有一個字,就是饞。他在〈烙盒子〉寫到:「前些時候,讀逯耀東先生談過天興居,於是把我饞人的饞蟲,勾了上來。﹂梁實秋先生讀了唐魯孫最初結集的《中國吃》,寫文章說:「中國人饞,也許北京人比較起來更饞。」唐魯孫的回應是:「在下忝為中國人,又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可以夠得上饞中之饞了。」而且唐魯孫的親友原本就稱他為饞人。他說:「我的親友是饞人卓相的,後來朋友讀者覺得叫我饞人,有點難以啟齒,於是賜以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實說白了還是饞人。」其實,美食家和饞人還是有區別的。所謂的美食家自標身價,專挑貴的珍饈美味吃,饞人卻不忌嘴,什麼都吃,而且樣樣都吃得津津有味。唐魯孫是個饞人,饞是他寫作的動力。他寫的一系列談吃的文章,可謂之饞人說饞。
不過,唐魯孫的饞,不是普通的饞,其來有自;唐魯孫是旗人,原姓他他那氏,隸屬鑲紅旗的八旗子弟。曾祖長善,字樂初,官至廣東將軍。長善風雅好文,在廣東任上,曾招文廷式、梁鼎芬伴其二子共讀,後來四人都入翰林。長子志銳,字伯愚,次子志鈞,字仲魯,曾任兵部侍郎,同情康梁變法,戊戌六君常集會其家,慈禧聞之不悅,調派志鈞為伊犁將軍,遠赴新疆,後敕回,辛亥時遇刺。仲魯是唐魯孫的祖父,其名魯孫即緣於此。唐魯孫的曾叔祖父長敘,官至刑部次郎,其二女並選入宮侍光緒,為珍妃、瑾妃。珍、瑾二妃是唐魯孫的族姑祖母。民初,唐魯孫時七八歲,進宮向瑾太妃叩春節,被封為一品官職。唐魯孫的母親是李鶴年之女。李鶴年奉天義州人,道光二十年翰林,官至河南巡撫、河道總督、閩浙總督。
唐魯孫是世澤名門之後,世宦家族飲食服制皆有定規,隨便不得。唐魯孫說他家以蛋炒飯與青椒炒牛肉絲試家廚,合則錄用,且各有所司。小至家常吃的打滷麵也不能馬虎,要滷不瀉湯才算及格,吃麵必須麵一挑起就往嘴裡送,筷子一翻動,滷就瀉了。這是唐魯孫自小培植出的饞嘴的環境。不過,唐魯孫雖家住北京,可是他先世遊宦江浙、兩廣,遠及雲貴、川黔,成了東西南北的人。就飲食方面,嘗遍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口味不東不西,不南不北變成雜合菜了。這對唐魯孫這個饞人有個好處,以後吃遍天下都不挑嘴。
唐魯孫的父親過世得早,他十六七歲就要頂門立戶,跟外面交際應酬周旋,觥籌交錯,展開了他走出家門的個人的飲食經驗。唐魯孫二十出頭就出外工作,先武漢後上海,遊宦遍全國。他終於跨出北京城,東西看南北吃了,然其饞更甚於往日。他說他吃過江蘇里下河的鮰魚,松花江的白魚,就是沒有吃過青海的鰉魚。後來終於有一個機會一履斯土。他說:「時屆隆冬數九,地凍天寒,誰都願意在家過個閤家團圓的舒服年,有了這個人棄我取,可遇不可求的機會,自然欣然就道,冒寒西行。」唐魯孫這次「冒寒西行」,不僅吃到青海的鰉魚、烤犛牛肉,還在甘肅蘭州吃了全羊宴,唐魯孫真是為饞走天涯了。
民國三十五年,唐魯孫渡海來臺,初任臺北松山菸廠的廠長,後來又調任屏東菸廠,六十二年退休。退休後覺得無所事事,可以遣有生之涯。終於提筆為文,至於文章寫作的範圍,他說:「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別人也稱我饞人。所以,把以往吃過的旨酒名饌,寫點出來,就足夠自娛娛人的了。」於是饞人說饞就這樣問世了。唐魯孫說饞的文章,他最初的文友後來成為至交的夏元瑜說,唐魯孫以文字形容烹調的味道,「好像老殘遊記山水風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這是說唐魯孫的饞人談饞,不僅寫出吃的味道,並且以吃的場景,襯托出吃的情趣,這是很難有人能比較的。所以如此,唐魯孫說:「任何事物都講究個純真,自己的舌頭品出來的滋味,再用自己的手寫出來,似乎比捕風捉影寫出來的東西來得真實扼要些。」因此,唐魯孫將自己的飲食經驗真實扼要寫出來,正好填補他所經歷的那個時代,某些飲食資料的真空,成為研究這個時期飲食流變的第一手資料。
尤其臺灣過去半個世紀的飲食資料是一片空白,唐魯孫民國三十五年春天就來到臺灣,他的所見、所聞與所吃,經過饞人說饞的真實扼要的記錄,也可以看出其間飲食的流變。他說他初到臺灣,除了太平町延平北路,幾家穿廊圓拱,瓊室丹房的蓬來閣、新中華、小春園幾家大酒家外,想找個像樣的地方,又沒有酒女侑酒的飯館,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幾乎沒有。三十八年後,各地人士紛紛來臺,首先是廣東菜大行其道,四川菜隨後跟進,陝西泡饃居然也插上一腳,湘南菜鬧騰一陣後,雲南大薄片、湖北珍珠丸子、福建的紅糟海鮮,也都曾熱鬧一時。後來,又想吃膏腴肥濃的檔口菜,於是江浙菜又乘時而起,然後更將目標轉向淮揚菜。於是,金霽玉膾登場獻食,村童山老愛吃的山蔬野味,也紛紛雜陳。可以說集各地飲食之大成、彙南北口味為一爐,這是中國飲食在臺灣的一次混合。
不過,這些外地來的美饌,唐魯孫說吃起來總有似是而非的感覺,經遷徙的影響與材料的取得不同,已非舊時味了。於是饞人隨遇而安,就地取材解饞。唐魯孫在臺灣生活了三十多年,經常南來北往,橫走東西,發現不少臺灣在地的美味與小吃。他非常欣賞臺灣的海鮮,認為臺灣的海鮮集蘇浙閩粵海鮮的大成,而且尤有過之,他就以這些海鮮解饞了。除了海鮮,唐魯孫又尋覓各地的小吃。如四臣湯、碰舍龜、吉仔肉粽、米糕、虱目魚粥、美濃豬腳、臺東旭蝦等等,這些都是臺灣古早小吃,有些現在已經失傳。唐魯孫吃來津津有味,說來頭頭是道。他特別喜愛嘉義的魚翅肉羹與東港的蜂巢蝦仁。對於吃,唐魯孫兼容並蓄,而不獨沽一味。其實要吃,不僅要有好肚量,更要有遼闊的胸襟,不應有本土外來之殊,一視同仁。
唐魯孫寫中國飲食,雖然是饞人說饞,但饞人說饞有時也說出道理來。他說中國幅員廣寬,山川險阻,風土、人物、口味、氣候,有極大的不同,因各地供應飲膳材料不同,也有很大差異,形成不同區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他說中國菜的分類約可分為三大派系,就是山東、江蘇、廣東。按河流來說則是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流域的菜系,這種中國菜的分類方法,基本上和我相似。我講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流變,即一城、一河、兩江。一城是長城,一河是黃河,兩江是長江與珠江。中國的歷史自上古與中古,近世與近代,漸漸由北向南過渡,中國飲食的發展與流變也寓其中。
唐魯孫寫饞人說饞,但最初其中還有載不動的鄉愁,但這種鄉愁經時間的沖刷,漸漸淡去。已把他鄉當故鄉,再沒有南北之分,本土與外來之別了。不過,他下筆卻非常謹慎。他說:「自重操筆墨生涯,自己規定一個原則,就是只談飲食遊樂,不及其他。以宦海浮沉了半個世紀,如果臧否時事人物惹些不必要的嚕囌,豈不自找麻煩。」常言道:大隱隱於朝,小隱隱於市。唐魯孫卻隱於飲食之中,隨世間屈伸,雖然他自比饞人,卻是個樂天知命而又自足的人。
一九九九歲末寫於臺北糊塗齋


序 陳紀瀅
近年來在報章雜誌讀到唐魯孫先生的許多文章。其中涉及範圍極廣,如北平飯館的各種特色,北平各階層的風俗習慣,城內外各種名勝,以及明清兩朝的典章文物,無不說得頭頭是道,令人嚮往不止。我不多時就懷疑他必是北方賢者,而記憶力如此之強熾,觀察如此之細密,可以說寫同類文章的朋友,誰也比不了他。不但此也,他對江南文物,尤其飲食之道,所發議論,迥非南方朋友能如他那樣認真而詳細。在我未晤教以前,早已料到他是北平人無疑,是美食專家可信,是歷史學者無誤,而其記憶力之強,舉今世同文無出其右,他涉獵之多,更非一般人可比,他足跡之廣,也非寫遊記的朋友們可望其項背。但為什麼前幾年不見他的大作呢?這是我唯一存疑的一個問題。
約在三年前見面了,原來他服務公家,在服務之期事務太忙,無暇為文,且素性含蓄,藏而不露,不像我們知道一點兒便抖落出來,所謂一瓶不滿,半瓶晃盪是也。他退休後,原住屏東,所以才乘退休之餘暇,慢慢的才把腹笥的貨色曝晒出來。遷來台北後,著作更多。這種涵養功夫,足為後世法。魯公不但是北平人,而且是旗人,是旗人中的「奇人」,因為不是所有滿族都能對祖宗的事物深道其詳,不是所有北平人都會講食譜與說國劇,因環境不同、生活有異,所謂人各有愛好,見仁見智是也。
魯公所發表的文字,除非我看不見,只要看得見,我無不細讀細嚼,甚而一讀再讀,這在工業社會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時間不夠,能一讀再讀的文章,是多麼有吸引力啊!
我讀了魯公文章之後,打破了我許多自信:
(一)我是新聞記者出身,平素深以為自己留心事物不少,但看了魯公文章,則顯出自己粗心大意,漫不成章。以北平的名勝、膳食而言,自忖在北平前後六年之久,當窮學生時代,無錢看戲吃館子,但勝利後服務郵匯局,環境較好,每日應酬不暇,吃過了大小館子,理應對飲食一道知道較多,誰承望只顧吃了,卻忽略了肴饌之合成,更未深究其特色。當時僅知道誰家的館子賣什麼,什麼好吃而已。對於名勝亦然,每週無不去市郊遊覽,但對每一名勝,只了解其大概,關於歷史沿革,也只稍有模糊記憶,絕少考證,更沒有如魯公這樣把來龍去脈說得詳詳細細,而若干記載直如如數家珍。可知我這個「票友記者」(在《大公報》服務十五年,完全是客卿性質,並非「職業報人」,幸虧如此,否則早已陷身大陸)粗枝大葉,缺乏深入的了解,實有虧記者天職。
(二)我自四歲時起即有記憶力,數十年來,大小事情,多數僅憑記憶,能道其顛末。近十五年來才開始寫日記,以幫助日漸衰退的記憶,讀了魯公的文章,才顯出比我記憶力強的至少有他一人。我的自負完全為之瓦解。
(三)我也自忖對世間之物有廣泛興趣。凡不屬我知識範圍的事物、學問以及許多雜事,大如天文、地理;小如引車賣漿之輩的生活,我都注意,但我還沒有如魯公注意範圍之廣,觀察之深。曹雪芹曾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魯公辦到了,我還差得很遠呢!
當然魯公的文章給了我許多啟示,僅舉此三端,也夠我下一輩子學習的了。今欣知魯公與我同年,僅大我兩個月,但其學問,則何止高我二十年?
至於本書除趣味、歷史、民俗等等方面的價值而外,最重要的是可導引起中年以上人的無窮回憶與增加青年人的無限知識。凡無歷史感者,生於今世,不但有愧於做學問,甚至於可以說缺乏人生興趣。一個缺少人生興趣的人,還活得有什麼意思?

民國六十九年八月十八日一個酷暑的下午在大湖街

試閱文字

內文 : 唐魯孫先生小傳
唐魯孫,本名葆森,魯孫是他的字。民國前三年九月十日生於北平。滿族鑲紅旗後裔,是清朝珍妃的姪孫。畢業於北平崇德中學、財政商業學校。擅長財稅行政及公司理財,曾任職於財稅機關,對於菸酒稅務稽徵管理有深刻認識。民國三十五年臺灣光復,隨岳父張柳丞先生來臺,任菸酒公賣局秘書。後歷任松山、嘉義、屏東等菸葉廠廠長。當年名噪一時的「雙喜」牌香煙,就是松山菸廠任內推出的。民國六十二年退休,計任公職四十餘年。
先生年輕時就隻身離家外出工作,遊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平傳統鄉土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其瞭若指掌,被譽為民俗學家。再加上他出生貴冑之家,有機會出入宮廷,親歷皇家生活,習於品味家廚奇珍,又見多識廣,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品味與見解。閒暇時往往對各家美食揣摩鑽研,改良創新,而有美食家之名。
先生公職退休之後,以其所見所聞進行雜文創作,六十五年起發表文章,民俗、美食成為其創作基調,內容豐富,引人入勝,斐然成章,自成一格。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鹹》、《天下味》等十二部(皆為大地版)量多質精,允為一代雜文大家,而文中所傳達的精緻生活美學,更足以為後人典範。
民國七十二年,先生罹患尿毒症,晚年皆為此症所苦。民國七十四年,先生因病過世,享年七十七歲。


雞蛋炒飯
前不久「萬象」版男士談家政,有人說到雞蛋炒飯,中國人從古而今,由南到北,雞蛋炒飯好像是家常便飯,人人會炒,其實細一研究,個中也頗有講究呢!
就拿炒飯用的飯來說,大家平素吃飯,有人愛吃蓬萊米,說它軟而糯,輕柔適口,有人專嗜在來米,說它爽而鬆,清不膩人,各隨所嗜,互不相犯,可是到了吃雞蛋炒飯,問題就來了。
誰都知道雞蛋炒飯必定要熱鍋冷飯,炒出飯來才好吃,可是蓬萊米煮的飯,不論是電鍋煮,還是撈好飯用大鍋蒸,涼了之後總是黏成一團,極難打散。請想,成團成塊的飯,炒出來能好吃嗎?炒飯用的飯,一定要弄散再炒,有些性急的人,打不散在鍋裡用鏟子切,這一切,把米都切碎了。所以飯如果黏成一團一塊時,等飯一見熱,再用鏟子慢慢捺兩下,自然就鬆散開了。炒飯不需要大油,可是飯要炒得透,要把飯粒炒得乒乓的響,才算大功告成。炒飯的蔥花一定要爆焦,雞蛋要先另外炒好,然後混在一起炒。此外有人喜歡把雞蛋黃白打勻,往熱飯上一澆再炒,名稱倒挺好聽,叫做「金包銀」。先不論好吃與否,請想,油炒飯已經不好消化,飯粒再裹上一層雞蛋,胃納弱的人當然就更不容易消化啦。
筆者一向對雞蛋炒飯有特別愛好,所以每到一處,總要試一試廚子炒出來的蛋炒飯是什麼滋味。早年家裡雇用廚師,試工的時候,試廚子手藝,首先準是讓他煨個雞湯,火一大,湯就渾濁,腴而不爽,這表示廚子文火菜差勁。再來個青椒炒肉絲,肉絲要能炒得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位大師傅武火菜就算及格啦。最後再來碗雞蛋炒飯,大手筆的廚師,要先瞧瞧冷飯身骨如何,然後再炒,炒好了要潤而不膩,透不浮油,雞蛋老嫩適中,蔥花也得去生蔥氣味,才算全部通過。雖然是一湯一菜一炒飯之微,可真能把三腳貓的廚師傅鬧個手忙腳亂,「稱練」短啦(「稱練」兩字北平話「考核」的意思)。
筆者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到北平船板胡同匯文中學看運動會,在田徑場的西南犄角有個小食堂,據說那裡的大師傅蝦片炒飯是一絕。試吃結果,紅暾暾的對蝦片,綠油油的豆米,襯上鵝黃鬆軟的一碗熱騰騰的蛋炒飯,吃到嘴裡,柔滑香醇,可稱名下無虛。也許年輕時,口味品級不高,認為這碗飯是所吃炒飯中的極品了。後來浪跡四方,對於這碗金羹玉飯,仍舊時常會縈迴腦際。渡海來臺,一直在臺北工作,後來奉調嘉義,於是三餐大成問題,幸虧有一隨從是軍中退役伙食兵,只會雞蛋炒飯、豆腐湯,經過一番調教,炒飯漸得竅門,從此立下了連吃七十幾頓蛋炒飯的紀錄。亡友徐廠長松青兄,是每天早餐雞蛋炒飯一盤,十餘年如一日,友朋中叫他「炒飯大王」,叫我「炒飯專家」,以我二人輝煌紀錄,確也當之無愧。
今年春天在臺北住了好幾個月,每天要到汀州街一帶辦事,午飯就只有在附近小飯館解決,於是又恢復吃炒飯生涯。有些家飯爛如糜,也有黏成粢飯的,最妙有一家小飯館,布置裝潢都還雅靜,可是叫的蛋炒飯端上來,令人大吃一驚。碗面鋪滿一層深綠色蔥花,蔥花之下是一層切得整整齊齊平行四邊形的雞蛋,頂底下是油汪汪的一盅炒飯。堂倌說得一口廣東官話,他說這種炒飯叫「金玉滿堂」,「金」大概是指炒雞蛋,「玉」甭解釋是生蔥花啦。名實雖然相符,一股生蔥大油味,直撲鼻端,就連平素愛吃雞蛋炒飯的我,也只有望碗興嘆沒法下箸了。雞蛋炒飯,雖然是極平常的吃法,可是偏偏有若干千奇百怪的花樣,仔細想想,茫茫大千,凡百事物,莫不皆然,豈止雞蛋炒飯一項呢!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