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文化遊名城: 老北京記憶
作者 | 劉嘯 |
---|---|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帶著文化遊名城: 老北京記憶:追溯人文奇趣,感受歷史滄桑,領略老城風光。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這裡有地道的京腔京韻;這裡有濃厚的北京情結;這裡是北京,有一種難 |
作者 | 劉嘯 |
---|---|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帶著文化遊名城: 老北京記憶:追溯人文奇趣,感受歷史滄桑,領略老城風光。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這裡有地道的京腔京韻;這裡有濃厚的北京情結;這裡是北京,有一種難 |
內容簡介 追溯人文奇趣,感受歷史滄桑,領略老城風光。 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這裡有地道的京腔京韻; 這裡有濃厚的北京情結;這裡是北京,有一種難以忘卻的老北京記憶。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它與西安、洛陽、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它擁有七項世界級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因此北京是您選擇文化旅遊最合適不過的城市了。 北京在歷史上到底有多少個稱謂? 前門樓真的有九丈九高嗎? 故宮、天安門的設計又是出自何人之手? 老北京四合院為何沒有東南角? 老北京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藉著本書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歷史文化,體會最具特色的老北京韻味。
作者介紹 劉嘯劉嘯博士、高級經濟師、高級景觀設計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十年企業管理、十年政府公務員、十年高校教學,二十多年中層管理歷練,對管理有深刻的感悟,也在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環境學、旅遊規劃等方面的研究頗有建樹。先後出版《生態經濟與旅遊》等專著、合著七部,發表文章六十餘篇。被媒體譽為「中國低碳旅遊第一人」。參與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部委、國際合作等二十多項科學研究項目。
產品目錄 開 篇 出行前的準備 022 北京的歷史 022 北京獨有的特色 023 北京最佳的旅遊季節 026 來北京常聽到的方言 026 北京城的變遷與城門樓 歷史上的北京城 030 歷史上的北京城有多少個稱謂 030 涿鹿之戰中的涿鹿是今天的北京城嗎 030 周朝時期的薊城在今天北京城哪個地方 031 燕人指的就是北京人嗎 032 遼代時的南京是今天的北京嗎 032 北京歷史上曾幾次更名為「北平」 033 為什麼說金代中都的修建開闢了北京城的修建先河 034 忽必烈為什麼會選擇北京為元朝的都城呢 035 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北京城的是朱元璋嗎 035 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036 清代時的北京為何被稱為一南一北「雙城」制 037 新中國的首都為何選在北京 037 歷代建都北京有哪些風水依據 038 北京的中軸線指的是什麼 040 老北京的城門樓 041 北京城到底有多少座城門樓 041 薊門是北京城的一座城門樓嗎 041 老北京城真的是按照八臂哪吒畫像修建的嗎 042 老北京的城門一共有幾部分 043 老北京的城牆為何沒有西北角 044 老北京人所說的「九門走九車」到底指的是什麼 045 前門樓真的有九丈九高嗎 047 崇文門上為何會掛著一口大鐘 048 宣武門為何又被稱為「死門」 048 被稱為「生門」的是哪座城門 049 「德勝祈雪」的典故與德勝門有關係嗎 050 午夜的計程車到了地安門為何不敢按喇叭 051 「西紅門的蘿蔔」與慈禧太后有什麼關係 052 天安門門前的石獅子上為何有傷痕 052 天安門的華表有何寓意 053 北京的皇家園林 世界最大的皇室宮殿—故宮 056 故宮的設計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056 故宮裡一共住過幾位皇帝 057 故宮為何又被稱為紫禁城 058 紫禁城建築為什麼多用黃色和紅色 058 故宮為何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屋 059 皇帝出入故宮時走哪個門 059 故宮的門釘為何都是「九」個 060 故宮的前三殿為何不種樹 061 故宮的後三宮是何人所住 062 太和殿為什麼是故宮裡級別最高的宮殿 062 慈禧太后為何長住在儲秀宮 063 雍正帝為什麼把寢宮搬到了養心殿 064 故宮裡真的有「冷宮」嗎 065 清代皇帝的「婚房」在故宮的哪個殿裡 065 在故宮裡為什麼有很多烏鴉 065 故宮的內殿裡為什麼沒有門檻 066 故宮裡真的沒有廁所嗎 066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帝王祭地之壇—地壇 067 地壇的出現來源於一場政治事件嗎 067 地壇的設計思想是什麼 068 地壇裡有哪些特別的數字 069 地壇建築色彩為何只有黃、紅、灰、白四種 070 地壇裡為何種植很多柏樹 070 齋宮種植的樹是專供皇帝乘涼用的嗎 071 地壇裡的「北斗七星」在哪裡 071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之一—天壇 072 天壇真是按周易學而建設的嗎 072 天壇與祈年殿是同一地方嗎 073 天壇裡真的有「鬼門關」這一地方嗎 074 天壇的「七星石」為什麼會有八塊 074 天壇裡真的有會「說話」的石頭嗎 075 天壇的益母草有怎樣的傳說 076 「花甲門」和「古稀門」是誰專用的門 077 明清兩代皇帝祭日、月之地—日壇和月壇 078 朝日壇與日壇是同一個地方嗎 078 清代皇帝祭日時的禮儀有哪些 078 古代皇帝祭日之地為何會有馬駿墓 078 明清兩代皇帝是每年都要去月壇祭拜嗎 079 你聽說過月壇詠月的傳說嗎 079 明清兩代皇帝農耕的地方—先農壇 080 貴為天子的皇帝也要農耕嗎 080 先農壇主要是由哪幾個建築構成的 080 先農壇裡為何有一座太歲殿 081 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公園 081 瓊華島上真建有信炮台嗎 081 北海白塔中為何會有舍利 082 善因殿的殿頂為何是上圓下方的雙重簷 083 九龍壁為何能倖存於戰火之中 083 九龍壁上真的只雕刻了九條龍嗎 084 北京的陵墓寺廟 北京的陵墓 086 明十三陵有哪十三座陵墓 086 明朝共有16位皇帝,為何北京只有13座陵墓 086 明十三陵的選址與風水學有關係嗎 087 裕陵墓主人朱祁鎮的生母真的是宮女嗎 088 乾隆帝真的盜過明永陵墓嗎 089 泰陵墓的主人朱祐樘真只娶過一位女人嗎 090 昭陵墓為何修建了兩次 091 為何明十三陵中只有思陵被盜過 091 明十三陵裡為何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092 明十三陵為何很少被盜 093 明十三陵的石牌坊是如何立起來的 093 明十三陵中為何有十二陵沒有碑文 094 修建十三陵的工匠最後真的都被處死了嗎 095 北京為什麼沒有清朝皇帝的陵墓 095 李蓮英的陵墓為何稱為「雞蛋墳」 096 八寶山公墓安葬過哪些名人 096 老北京的寺廟 097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說法是真的嗎 097 廣化寺真是用大米換來的嗎 098 恭親王奕訢真的在戒台寺隱居了十年嗎 099 紅螺寺的改名真的與紅螺仙女有關嗎 100 妙應寺的白塔上為何會有鐵箍 101 雲居寺為何會有一座「娃娃庫房」 102 智化寺是一座為太監修建的寺廟嗎 102 大覺寺的坐落位置為什麼是坐西朝東呢 103 臥佛寺為什麼會有兩座臥佛像 104 真的有香妃魂飄香界寺這回事嗎 104 大鐘寺是因永樂大鐘而得名的嗎 105 大鐘寺內的永樂大鐘為何移掛到了圓明園裡 106 真覺寺為何又名五塔寺 107 龍泉庵內為何供奉著關公的神像 108 法源寺與毛澤東有何關係 109 被稱為「鬧市中的淨土」的是哪座寺廟 110 妙應寺內的白塔真的是外國人所建嗎 111 曹雪芹和北法海寺有怎樣的淵源 113 北京的王府故居 老北京的王府貴地 116 「八大鐵帽子王」真的只有八位王爺嗎 116 禮親王府和康親王府是同一座王府嗎 116 睿親王府為何被改建成喇嘛教寺院 117 為何豫親王府門前的一對石獅子是「臥獅」 118 荒唐的挖寶鬧劇是在哪座王府中上演的 118 克勤郡王府真被曹雪芹寫入《紅樓夢》了嗎 119 順承郡王府後來真的成為張作霖的大帥府了嗎 120 和珅也住過恭親王府嗎 120 北京城裡為何有兩處醇親王府 121 慶親王府為何有「最不幸的王府」之稱 122 「血滴子」特務機構真的設在雍親王府裡嗎 123 老北京的名人故居 124 紀曉嵐故居裡真的有他當年用過的煙袋鍋嗎 124 曹雪芹在北京為何沒有故居只有紀念館 125 魯迅故居真的被稱為「老虎尾巴」嗎 125 老舍故居「丹柿小院」的命名者是誰? 126 宋慶齡故居以前真的是和珅的私宅嗎 126 毛澤東在京故居為何會有兩處 127 黎元洪故居知多少 128 蔣介石故居真的曾經是名妓「紅寶寶」的私宅嗎 128 北京的名山勝水 北京的名山 132 長城真的有一萬里嗎 132 最早修建長城的真的是秦始皇嗎 133 被孟姜女哭倒的長城是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嗎 133 居庸關「五桂頭」之前為何叫「五鬼頭」 134 司馬台長城與隋朝名將羅藝有何關係 135 萬壽山為何又叫甕山 136 崇禎帝是吊死在景山腳下嗎 137 霧靈山的仙人塔與姜子牙有何淵源 137 曹雪芹真的在香山上住過嗎 138 你聽說過海坨山上的黑龍潭修建的傳說嗎 139 海坨山泉水的傳說是怎麼回事 140 延慶真的有座「蛤蟆蹲山」嗎 141 牛欄山的命名真的和牛有關嗎 142 你聽說過百花山與百花仙子的故事嗎 142 你知道百花山上「黑龍關」的傳說嗎 143 北京的勝水 144 什剎海以前真的是海嗎 144 蓮花池美麗的愛情傳說是怎麼回事 145 永定河之前為什麼又叫無定河 147 永定河為何被稱為「北京的母親河」 148 黑龍潭與白龍潭有怎麼樣的傳說 149 「東方萊茵河」指的是北京的哪條河 150 北京的民居胡同 老北京的四合院 154 四合院真的是老北京的典型民居嗎 154 老北京四合院與其他地區的四合院有何不同之處 154 四合院的門為何都開在東南角上 155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句話與四合院有何關係 155 門檻高低真能代表主人的身分嗎 156 影壁是用來防止鬼魂進入院內的嗎 156 四合院裡為什麼不種梨樹 157 北京城最大的四合院是哪一座 157 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158 老北京胡同連接起來真的要比長城還長嗎 158 「胡同」這一叫法真的出自蒙古語嗎 159 您知道老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哪條嗎 159 被稱為「國中之國」的是哪條胡同 160 八大胡同真的是老北京的「紅燈區」嗎 161 錫拉胡同裡真的出現過甲骨文嗎 162 東四十四條胡同真只有十四條胡同嗎 162 「吉兆胡同」以前真的叫「雞爪胡同」嗎 164 住在南鑼鼓巷59號的洪承疇有怎樣的傳奇故事 164 一溜煙胡同真的嚇跑過嚴嵩嗎 166 李蓮英出宮後到底住在哪條胡同裡 167 靈境胡同的命名真的與道觀有關嗎 167 中關村有何來歷 168 北京文化味兒最濃的是哪一條胡同 169 北京的民俗特色 老北京人的婚喪嫁娶 172 老北京人怎樣婚配 172 老北京人閨女出嫁時的嫁妝有哪些 173 迎親時家裡作怎樣的布置 173 新婚房裡有哪些禮儀 174 什麼是「回門」 175 「雙朝賀紅」指的是什麼 175 老北京人如何置辦喪事 176 出殯時為何要揚紙錢 177 摔吉盆有什麼講究 178 喊「加錢兒」是什麼意思 179 老北京人的節日特色 179 老北京人拜年時都會送什麼禮 179 老北京人過元宵節有怎樣的風俗 180 老北京人過清明節有怎樣的習俗 181 老北京人過端午節與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之處 182 老北京人立春為何要吃春餅 183 老北京人七夕節的習俗有哪些 183 老北京人過中秋節有何習俗? 184 老北京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185 老北京人立冬為何要吃餃子 186 老北京人是怎樣過小年的 186 老北京人的方言俚語 187 老北京方言俚語有怎樣的特點 187 老北京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188 逐漸消失的老北京方言知多少 189 您了解老北京方言中那些特定詞的具體含義嗎 189 老北京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母 190 老北京人如何稱呼親朋好友 191 老北京人的節日俗語有哪些 191 老北京人的休閒娛樂 192 京劇是老北京土生土長的戲曲嗎 192 京劇裡的「四大名旦」都是誰 193 老北京的相聲由何發展而來 194 老北京的空竹是玩具嗎 194 老北京的皮影戲是如何發展形成的 195 您見過老北京的鼻煙壺嗎 196 老北京人為何喜歡養鳥、養蟲 197 你知道吹糖人的祖師爺是誰嗎 198 老北京兔兒爺是一種玩具嗎 199 您見過老北京的毛猴嗎 199 天橋八大怪都有哪些人 200 北京的街橋地名 北京的街橋 204 大柵欄是因街道兩邊的鐵柵欄而得名的嗎 204 王府街大街之前為何叫莫里遜大街 205 長椿街上真的養過大象嗎 206 蘇州街是為乾隆皇帝的母親修建的嗎 206 神路街上真的出現過神仙嗎 207 花市大街上賣的都是什麼花 207 盧溝橋上的獅子真數不清嗎 208 北新橋下真的曾經有龍嗎 208 酒仙橋是因為酒仙而得名的嗎 209 北京的地名 210 老北京哪些地名是連皇帝都改不了的 210 老北京的地名有哪些關於龍的傳說 211 老北京哪些帶龍的地名可以組成一條「地名龍」 211 西單、東單、西四、東四的名字與牌樓有何關係 213 菜市口和午門是一個地方嗎 213 珠市口以前是買賣豬肉的地方嗎 214 公主墳安葬的究竟是哪位公主 215 「八王墳」裡埋的究竟是哪位王爺 215 五棵松地區真有五棵松樹嗎 216 九棵樹那兒真有九棵大樹嗎 217 潘家園曾經是磚窯嗎 218 北京城裡有趣的數字地名知多少 219 木樨地是因桂花而得名的嗎 220 煙袋斜街在舊時真的是買賣煙袋的地方嗎 221 南鑼鼓巷是老北京的「富人區」嗎 222 國子監街中的「監」字怎麼讀 223 國子監內為何會種有很多的槐樹 224 您聽說過國子監裡的「吉祥槐」嗎 225 北京的美食小吃 北京老字號美食 228 您知道老北京的滿漢全席有哪些菜品嗎 228 吃老北京烤鴨為什麼要分季節 228 東來順的涮肉為何被譽為「中華第一涮」 229 都一處一直是賣燒麥的嗎 230 您吃過泰豐樓的一品鍋嗎 231 安福樓裡胡適之魚是因胡適而命名的嗎 231 正陽樓的烤羊肉有什麼獨特之處 232 老北京的傳統小吃 232 老北京人為何獨愛炸醬麵 232 豆汁與豆漿是一種食品嗎 233 驢打滾因何得名 234 艾窩窩真的是皇帝最愛的小吃嗎 235 糖耳朵是麻花嗎 235 老北京炒肝有何歷史 236 麻豆腐和豆汁是「系出同門」嗎 236 褡褳火燒見證了怎樣的北漂傳奇 237 吃門釘肉餅有何講究 237 薩其馬一名到底是怎麼來的 238 慈禧太后長壽真的與吃茯苓餅有關嗎 239 豌豆黃兒為何會有「粗」「細」之分 240 老北京麵茶和茶湯是一種小吃嗎? 241 「漏魚」是一種與魚有關的北京小吃 242 您吃過正宗的老北京焦圈嗎 243 附 錄 名勝古蹟 TOP 10 246 名山勝水 TOP 10 250 美食小吃 TOP 10 253
書名 / | 帶著文化遊名城: 老北京記憶 |
---|---|
作者 / | 劉嘯 |
簡介 / | 帶著文化遊名城: 老北京記憶:追溯人文奇趣,感受歷史滄桑,領略老城風光。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這裡有地道的京腔京韻;這裡有濃厚的北京情結;這裡是北京,有一種難 |
出版社 /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4023233 |
ISBN10 / | 9864023233 |
EAN / | 9789864023233 |
誠品26碼 / | 2681835491003 |
頁數 / | 256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追溯人文奇趣,感受歷史滄桑,領略老城風光。
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這裡有地道的京腔京韻;
這裡有濃厚的北京情結;這裡是北京,有一種難以忘卻的老北京記憶。
推薦序 : 前 言
北京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它與西安、洛陽、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它擁有7項世界級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最多的城市,因此北京是您選擇旅遊文化名城最合適不過的城市了。
那麼您真正地了解過北京嗎?您了解它的歷史文化嗎?《帶著文化遊名城—老北京記憶》可以帶您一一領略,在這本書裡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歷史,體會最具特色的老北京韻味。
歷史上關於北京這一地方最早的記錄源於北京西南地區。後來燕滅薊,並將都城遷在薊,被後人統稱為燕京或燕都,這就是北京最早的雛形。
秦、漢、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因整個政權更替變遷的「主戰場」都在西安、洛陽、開封一帶的中原地區,因此北京並沒有成為那幾個朝代的主要城市,但隨著蒙古族建立元朝,北京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並定都北京(史稱元大都),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北京城正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造而成。具有鮮明北京特色的「胡同」,其得名就源於蒙古語。可以說北京的文化就是當年元朝文化的一個縮影。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開創的大明帝國將其都城定在了南京,北京城再次「暗淡」了下來,但歷史就像少女的心情—總讓人琢磨不透。朱棣於西元1402年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明王朝的政權,隨後將「新明朝」的都城由南京遷到了北京,北京城再次「熱鬧」了起來。「靖難之變」不僅僅是明王朝新的開始,也是北京城新的開始,這次都城的變遷,不僅是地域上的變化,也是文化上的交流與融合!您知道嗎?如今聞名於全世界的北京烤鴨,其前身就是南京的板鴨;如今北京城的雅號紫禁城,其前身則是南京的明故宮,這些您都可以通過《帶著文化遊名城—老北京記憶》這本書找到相應的解讀。
李自成起義打破了明王朝的大一統,愛新覺羅氏入主中原粉碎了李自成的皇帝夢,從此北京城迎來了它的新主人—清朝。北京城是在清朝時期最終建成的,如今北京城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無處不透著當年大清王朝的氣息。當您來到故宮,想知道當年皇帝是由哪個門出入的嗎?當您看到故宮裡有很多烏鴉的時候,感到過奇怪嗎?這些即便以前您不知道,不要緊,翻開此書,會讓您一一了解。
辛亥革命槍聲的響起,讓中國徹底地告別了封建統治,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讓這座歷史老城飽受戰亂無情的折磨。但北京城是勇敢的,是堅強的,它挺了過來,並且在1949年的10月1日,成為了新中國的首都。
這兒就是北京,這兒有著純粹的京腔京味兒,這兒還有著您更多不知道的東西。《帶著文化遊名城—老北京記憶》將會帶領您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了解它的歷史、了解它的文化、了解它的美。
《帶著文化遊名城—老北京記憶》一書按照北京獨有的特色分為九章,分別是「北京城的變遷與城門樓」「北京的皇家園林」「北京的陵墓寺廟」「北京的王府故居」「北京的名山勝水」「北京的民居胡同」「北京的民俗特色」「北京的街橋地名」「北京的美食小吃」。
在每章下又細分,如「北京的皇家園林」下分故宮、天壇、北海公園等景點;在每個景點下又細分出含有趣聞文化的故事,像「故宮的設計出自何人之手」「故宮裡真的沒有廁所嗎」「天壇裡真的有『鬼門關』這一地方嗎」等。不僅如此,本書還配上精美的插圖,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北京。
本書可以讓您在如今快速的生活節奏下,將思緒穿越回幾百年前,將腳步走遍北京城的各個角落。人未至,心已遠,拿起本書,讓心靈去旅行吧!
內文 : 開 篇
出行前的準備
北京,首都,多少個朝代的都城。
這裡曾是自豪的天子腳下,這裡依然有著濃郁的老北京味道。
曾經只能通過螢幕看到的景象,如今即將展現在您的眼前。
這久遠的歷史,這沉澱的幽香,您是打算走馬觀花地掃一眼呢?還是跟著導遊跳躍性地瀏覽一番?抑或帶著文化遊名城,將這一次相遇演化為一場您與老北京的久別重逢?
您是否了解北京獨特的歷史?您是否知道北京獨有的特色?您是否了解北京最佳的旅遊季節?您是否知道北京少數民族的分布及其各自的風俗?您是否了解北京人一些常用的方言?
了解了這些,您將不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過客。
北京的歷史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中國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的中心。其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北邊緣,緊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如今北京城分為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大興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平谷區、懷柔區、密雲區、延慶區等16個市區。根據人口普查,到2015年末,常住北京城的人口已有2170.5萬之多。那麼您了解北京城的由來嗎?
其實,北京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周王分封天下的時候,將召公封於今天的北京房山地區,在當時稱為燕;又將堯的後代分封於今天的北京西南地區,當時稱為薊。後來燕滅了薊,便統稱為燕京或燕都。
秦朝時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西漢時期,漢高祖將秦朝時的薊縣劃入燕國轄地,在漢昭帝時期又恢復了廣陽郡薊縣的稱號,但當時屬於幽州治所所在地。東漢光武帝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西晉時,朝廷又將廣陽郡改稱為燕國,並將幽州的治所遷到范陽(約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十六國後趙時,幽州治所又遷回薊縣,並將燕國改為燕郡。隋朝時期,又改幽州為涿郡。唐初武德年間,又將涿郡復改為幽州。五代初年,軍閥劉仁恭在此建立了政權,稱燕王。後來此政權被後唐所滅。
宋朝時,宋曾與遼國在高梁河(約今北京市海淀區)發生了一場戰鬥,最後宋軍大敗,從此幽州成了遼國的區域。西元938年,遼國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稱南京幽都府。元朝統一全國後,將都城定於北京,史稱元大都。元朝滅亡後,明朝起初的都城在南京,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後,又將都城遷回北京。明末清初,北京城又一度作為清朝的都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確定北京為首都,歷經建設形成了如今的北京城。
北京獨有的特色
北京特色眾多,有些儼然已經成為了北京的「符號」。這些「符號」主要可以分為建築符號、古蹟符號、地標符號和美食符號。
建築符號中,自然又以四合院和胡同為代表;古蹟符號有明十三陵和潭柘寺;地標符號有長城和天安門;美食符號自然少不了全聚德烤鴨和都一處的燒麥。
讓我們再進一步來了解一下這些北京的「符號」。
北京的建築符號
北京的胡同
胡同是北京獨有的特色,因此這裡也就形成了北京獨有的一種文化--胡同文化。胡同一詞的叫法,最早出現於元代,在蒙古語中叫「忽洞格兒」。因蒙古族地區水源相對缺乏,在蒙古族建立元朝後,這裡的居民在自己居住的場所前幾乎都會挖一口水井,而這些「井」成為了當時人們居住的代名詞。一排排民間的街道被稱為「忽洞格兒」,「 忽洞格兒」在蒙古語中就是井的意思。後來人們就把「忽洞」諧音為「胡同」,由此一來「胡同」一詞一直沿用到今天。
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典型的民居,同時也是最能代表北京的一大特色。所謂合院,即是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不單純是一種民居住所,它更多的是彰顯老北京獨有的一種文化。從四合院中不僅可以看出中國正統的封建思想,更能體會到老北京那獨特的韻味。
北京的古蹟符號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明十三陵中共有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來北京旅遊一定要去明十三陵,這裡已經不單純是皇家陵墓,更多的是向遊客們呈現中國歷史上那段不可遺忘的歷史--大明王朝的興衰成敗。
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理。其建築大體可分為中路、東路、西路三部分。中路的主要建築有牌樓、石橋、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大雄寶殿是中路的主體建築,殿內的重簷大脊,兩端有大型琉璃鴟吻,相傳為元代遺物;東路有方丈院、延清閣、流杯亭、行宮院等,其中的流杯亭是沿襲古代「曲水流觴」的習俗而建造的綴景建築;西路有觀音殿和石魚等,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曾長期在觀音殿參拜禮佛,並留下後人稱誦的「拜磚」遺蹟。潭柘寺內每年不論什麼季節都會有眾多的遊客來此燒香拜佛,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到佛家文化的深厚底蘊,更能領略到北京這座繁華都市中的一種內在美。
北京的地標符號
長城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長城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經過歷代的增補修建,如今我們見到的長城大多都是明長城,尤其是地處北京地區的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因此長城也成為了北京的一種地標符號。
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城中心,是北京的象徵之一,是當今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和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有中國第一風景名勝之譽。在廣場的最北端,雄踞著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前,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高高飄揚。巍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聳立於廣場中央。碑南是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再往南則是高大典雅的正陽門城樓與箭樓(俗稱大前門)。這些宏偉的古今建築群,自北而南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十分令人矚目。再加上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有力襯托,整個廣場構成了一幅氣勢磅礡、無比壯觀的動人畫卷。
北京的美食符號
全聚德烤鴨
全聚德,中華著名老字號,創建於清朝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歷經幾代人的創業拼搏獲得了長足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美食的一種「符號」。來北京旅遊一定要到全聚德吃一次這裡的烤鴨。當然在吃全聚德烤鴨時也有很多的講究,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吃全聚德烤鴨最好在春、秋、冬三季,因為春、冬二季鴨肉比較肥嫩,而秋天天高氣爽,無論是溫度還是濕度,都利於製作烤鴨。
都一處的燒麥
都一處是北京老字號店之一,開業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起初都一處並不是經營燒麥的,而是一家經營燒餅、炸豆腐的小店鋪。不過因乾隆皇帝光臨過的緣故,這裡成為了京城一家有名的店鋪。後來經過幾代的人經營,都一處的燒麥成為了北京著名小吃之一。
北京最佳的旅遊季節
9至11月的秋季是遊北京的最佳季節,此時的北京秋高氣爽,楓葉漸紅,銀杏鋪路,景色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尤其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紅葉層林盡染,有幸還能趕上香山的「紅葉節」,不過那時的北京也是遊人如潮。
北京的4月雖然多有風沙天氣,但中旬過後,滿城植物開始發芽開花,整個北京都充滿著朝氣與活力,一簇簇杏紅梨白將京城打扮得亮麗光彩。
北京的冬季是冷冷的,卻也是一個旅遊觀光的好時機。冬季北京的旅行社、飯店和眾多景點都實行淡季價格,而且冬天的北京也別有韻味。北京的廟會都是集中在冬季的正月裡舉辦,規模盛大,熱鬧非凡。冬季來北京遊玩,還可以在北海滑冰,上西山觀雪,吃一鍋熱騰騰的涮羊肉,樂趣橫生。
來北京常聽到的方言
中國通行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語音,把北京話去掉京味兒,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就成了普通話。
但這並不是說北京話就等於普通話--北京話是北京方言,它只活動在老北京人這個圈子裡,和其他地方的方言一樣也是一種方言。
北京建都數百年,人來人往,留下了各地方言,如蒙語、滿語、古漢語,再加上文化作品如元曲、傳奇、《紅樓夢》《兒女英雄傳》中的土語,融匯成如今的北京方言。因此,想要理解北京方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現在,我們先來認識一些簡單常用的北京方言。
砸窯--把好吃的放在一旁,先吃別的。
局器--仗義,大方,豪爽。
果鱉--形容沒見過世面不開眼的人。
點卯--到那兒報到或看一眼,打個照面兒的意思。
言語--即說話的意思。
翻車--即翻臉的意思。
炸了廟--驚愕、急眼的意思。
練家子--練武術的人。
瞎了--即倒楣了、完了的意思。
這程子--這一段時間的意思。
拉了胯--服軟的意思。
半不囉囉--半截兒,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丟地--難為情,面子上不光彩。有時也說成抹咕丟的。
顛兒了--撒腿跑了。
嘎雜子--心計壞、怪主意多的人。
蜇囉--剩飯剩菜燴在一起。
崴泥--把事情做砸了、壞事。
北京城的變遷與城門樓
老北京的城牆與城門樓見證了北京城昔日的歷史。城門樓下悠遠的駝鈴聲、城牆邊上的鴿哨燕鳴,都是老北京人最深處的記憶。
隨著時光流逝,北京的高樓大廈漸漸拔地而起,而北京的老城牆、城門樓卻在漸次消失。北京城如今保存下來的城門樓,僅存「一對半」—「一對」是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半」是德勝門箭樓;而城牆,只剩下了不到400公尺。
那麼您對歷史上的北京城了解多少呢?您知道歷史上的北京城共有多少個稱謂嗎?您知道北京曾幾次更名為北平嗎?您了解北京城門樓「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北京城的變遷。
歷史上的北京城
歷史上的北京城有多少個稱謂
北京作為中國古都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它聚集了人類文化的精華和瑰寶,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在歷史上先後有60多個稱謂,可能是世界上稱謂最多的城市。
早在70萬年前,北京地區就生活著猿人--最早的「北京人」。三皇五帝之時,黃帝的第三代,顓頊幽陵祭祖(幽陵即今天北京的總稱),到了帝堯時期正式建立幽都,即古代的北京。大約西元前1122年,武王伐紂後,周天子封帝堯的後代於薊,封召公於北燕。之後燕吞併了薊,並以薊為都城,建立了燕國。當時燕國的範圍包括今天整個北京地區和河北的北部以及遼寧一帶。因都城在薊,所以從西周到春秋時期,北京城被稱為薊城。
西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後在北京地區設薊縣,為廣陽郡的治所;西漢時期北京屬幽州;隋朝時改幽州為涿郡;唐朝又恢復了幽州之稱;宋朝時一直沿用幽州這一稱謂;遼國南下之後,佔領了當時的北京,並將幽州改為幽都府,建都南京,稱燕京;金滅遼後,改稱為中都;元朝統一全國後,北京城又被稱為元大都;朱元璋滅元建明後,改元大都為北平;朱棣發動「靖難之變」遷都北平後,又將北平改為北京;清朝時沿用明朝的稱謂也稱北京;辛亥革命後再將北京改稱為北平;新中國成立後又恢復了北京這一稱謂。
這就是北京在歷史上大體的稱謂變遷。其實,北京城的稱謂遠遠不止這些,還有春陽、京門、長安、京華等稱謂。
涿鹿之戰中的涿鹿是今天的北京城嗎
涿鹿之戰是中國遠古時代一場著名的戰役,戰爭的雙方分別是黃帝與炎帝的聯軍以及東夷部落首領蚩尤,作戰的地點在涿鹿,戰爭的目的是奪取適合游牧和農耕的中原地帶,戰爭的結果是黃帝和炎帝取得勝利。涿鹿之戰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場戰爭對華夏民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邁進起到了推動的作用。那麼這麼重要的一場戰役,所發生的地點--涿鹿是今天的北京地區嗎?
據歷史學家們的考究,涿鹿之戰後黃帝和炎帝在涿鹿建立起了部邑,但當時並沒有具體的稱謂。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北京地區真正有名稱是在顓頊帝時,當時的北京稱為「幽陵」。當時「幽陵」在涿鹿的南方,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改名和變遷,當時的「幽陵」成為了今天的北京,而涿鹿則成為如今的河北張家口。所以涿鹿之戰的涿鹿具體位置應該是今天的河北張家口涿鹿縣境內,並非北京。
圖說:涿鹿之戰形勢圖
周朝時期的薊城在今天北京城哪個地方
西周建國後,周天子將商朝的後裔分封到薊地,商朝的後裔在此建薊城;到了東周時期薊國被燕國所滅,燕國以薊城為新的都城。酈道元的《水經注》中也有相關的記載:「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薊,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猶魯之曲阜,齊之營丘矣。」那麼薊城到底是如今北京城的某個地方還是如今的北京城呢?
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學家為了探索當初薊城的具體位置,先後歷經了數十年的考古探索,為薊城的所在地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在20世紀50年代,考古學家在薊丘以南4公里左右(如今的廣安門南700公尺處),發現了春秋戰國遺址,並從遺址中挖掘出了饕餮紋半瓦當,而這正是當時燕國建造都城常用的建築結構。1956年在永定河引水施工現場,人們意外發現100口陶井,經過考古專家推斷這些陶井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陶井,隨著考古學家進一步的發掘,發現這樣的陶井在陶然亭、白雲觀、姚家井、廣安門內白紙坊和南順城街、和平門外海王村等處都有分布,更為密集的地方是在內城西南角經宣武門至和平門一帶。由此可見,當時燕國的薊城並不是如今的整個北京城,而是在北京城的西南地區。
圖說:薊城紀念柱
燕人指的就是北京人嗎
《三國演義》中張飛常說:「俺乃燕人張翼德」,那麼張飛所說的燕人指的是北京人嗎?根據《三國志》記載,張飛為涿郡人氏。
涿郡屬於今河北省。東漢末年,河北的涿郡屬於幽州,幽州的治所則是薊(如今北京西南地區)。而在戰國時期,河北屬於燕國,所以張飛才自稱燕人。因此,燕人多指河北人而並非北京人。其實,最早的北京人是土生土長的北京猿人,距今已有70萬年至20萬年的歷史;如今的北京人還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北京猿人的特徵,如身材粗短、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高突等。
遼代時的南京是今天的北京嗎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南京和北京是地處南北兩座不同的城市。但是在「五代」遼國時期有個城市叫南京,那麼遼代時這個南京指的是今天的南京還是北京呢?
遼國是由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契丹族所建立。西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各族稱汗。西元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在開封定都,並改國號為「遼」。但後來遼國被後漢所擊敗,都城由開封遷移到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遼國在遷都之後,施行了五京制,除了都城上京臨潢府,還建立了四座陪都,包括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和東京遼陽府。其中的南京析津府的位置,就是今天的北京城所在地。因此遼代時期的南京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而不是南京。
西元1123年,金佔領上京後,南京成為遼國的代都城,當時的南京城是今天北京廣安門一帶,是遼國五個京都中規模最大、經濟最繁華的都城。
圖說:遼、北宋、西夏形勢圖
北京歷史上曾幾次更名為「北平」
「北平」可以說是北京歷史上最為人熟知的一個別稱了,尤其是在民國時期,已然婦孺皆知。不過您可知道北京在歷史上最早於何時有「北平」之名?又有幾次更名為「北平」呢?
「北平」一詞,最早源於戰國時燕國所置的右北平郡。西漢時北京屬廣陽國,東漢復為廣陽郡,均與右北平隔著漁陽郡。
西晉時期,右北平郡更名為北平郡。
唐朝時,北平郡更名為平州,西元714年至西元743年,北京為幽州治所,轄大約今天京津兩市,置范陽節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
元朝定都北京,改名為大都。朱元璋於西元1367年建立明朝,次年派大將徐達領兵北伐攻佔大都。由於明朝定都應天(南京),大都光復後不再是中國的都城,遂改稱為北平府。北京第二次改稱「北平」。
明太祖在位時,北平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皇位,成為明成祖。明成祖登基後(永樂元年,西元1402年),改北平府為北京,並於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於是,應天降為陪都,因在京師北京的南邊,故稱為「南京」,此為兩京制。至此,「北京」出現,「北平」再度消失。此後清王朝也繼續使用「北京」一名。
1928年,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北伐,北洋政府倒台,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第三次改名為「北平」。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軍佔領,並成立了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第四次把「北京」重新更名為「北平」。
新中國成立後,於1949年9月27日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決定定都北平,並將「北平」重新改名為「北京」。至此,「北平」便永遠地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台。
在北京歷史上的這幾次更名中,關於日偽政府將「北平」更名為「北京」一事可不算在內,因為這在當時並未獲得中國政府和廣大人民的承認。
圖說:老北京地圖局部
為什麼說金代中都的修建開闢了北京城的修建先河
現在北京城的格局基本保留了明清時期北京城的格局,然而歷史上為北京城修建打下基礎的,並不是明清,也不是元朝,而是金代。
金滅遼後定都中都(今北京),金朝在修建北京城時,是按照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的格局而設計。金朝的中都城分為大城、皇城和宮城三重,三城規劃完整,布局周密,輝煌壯麗。它的規劃布局,上承宋東京,下啟元大都,開創了北京都城建築布局的先河。金朝的建立者完顏阿骨打屬女真族,女真族很早就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因此金朝在修建中都時,給中都城的四門取名為施仁門、彰義門、端禮門、崇智門,寓仁、義、禮、智之意。
另外,金朝在修建中都城時十分注重排水系統的修建,後來經過考古學家們的考古發現,金朝中都城的排水系統比以後歷朝的排水系統都要完善。此外,金朝修建的中都城不僅修建城池宮殿,而且大興離宮園囿。中都皇家園囿的分布,有大寧宮,還有東苑;有南苑,內修建春宮,宮外環水,金章宗曾14次去苑中遊幸;有西苑,金帝曾在苑內閱武;有北苑等。可謂景色秀麗、佳勝萬千。
著名的燕京八景,最初也是出現在金代。當時的燕京八景為: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居庸疊翠和盧溝曉月。
可以說金朝中都城的修建是女真族文化和漢族文化融合的產物,同樣也為北京城能夠成為如今繁華的世界大都市開創了先河。
忽必烈為什麼會選擇北京為元朝的都城呢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朝代。根據《元史‧地理志》記載:「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可知當時元朝的疆域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泰國、緬甸北部等地,其領域的面積是現在中國的兩倍之大。既然元朝的疆域深入歐洲和東南亞一帶,為何忽必烈在定都時會選在北京?
首先,元朝的都城元大都是在遼金的基礎上建立的,忽必烈意識到北京位於東西南北的交匯點上,不管是出兵南下還是北上,都可以縮短戰爭的供給線,可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因此定都北京。
其次,元朝內部的統治也並不太平,雖然元朝的疆域很大,但實際上都是由蒙古族內部各個部族的可汗所有。忽必烈在建立元朝時,其他的可汗國實際上已經獨立存在,他們直接受忽必烈的管制,雖然在法律上是屬於元朝,但實際上他們各自為政。因為忽必烈父親拖雷的領地治所是在今天的北京地區,因此忽必烈也就定都在北京。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元朝在選擇都城的時候,是由天文學家、風水學家劉秉忠和郭守敬師徒二人根據風水選擇北京的。劉、郭二人認為北京城是一個風水極佳的地方,這裡依山傍水,是「臥龍」之地。
圖說:北京故宮
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北京城的是朱元璋嗎
西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了元朝的都城--北京,同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明朝。但是明朝建立時並沒有定都北京,所以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北京城的並不是朱元璋。那麼到底是誰重新修建北京城呢?
實際上修建北京城的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朱棣被封為燕王,管轄地就在今天的北京,朱棣被分封到北京後,就開始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北京城。西元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後,於西元1402年奪取皇位,並於西元1406年開始籌劃遷都北京,並在燕王府的基礎上歷經一年的時間營建西宮,西元1409年又在昌平天壽山建造了壽陵。從西元1416年開始,仿效南京城開始重修北京,於1420年建成了紫禁城的宮殿、太廟、太社稷、鐘樓等。西元1421年遷都北京後,又在北京城的南郊修建了天地壇和山川先農壇。
可以說,如今北京城的整個格局和著名的建築群,都是在朱棣時期形成並修建的,朱棣為北京城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明朝建立後,起初的都城定在南京。但後來朱棣經過「靖難之變」奪取了政權,並將國都由南京遷往北京,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朱棣遷都北京呢?
朱棣遷都北京的說法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從政治方面考慮。自明朝建立以來,元朝的後裔一直想要重新奪回政權,因此不斷出兵騷擾明朝的北部地方。朱棣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由此決定將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
其次,朱棣也是一位重情之人。朱棣在未稱帝之前北京就是他的發跡之地,從他的封號「燕王」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在他獲得皇權之後,不忘自己的發跡之地,於是決定遷都北京;另一方面,朱棣在攻打南京時,南京城遭受了戰火的踐踏,皇宮內城可能遭受了不可修復的毀滅,因此朱棣才遷都北京。
還有一個原因,北京地處中原地帶,是連接東北、西南、西北的中心處,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要地。
圖說:朱棣像
清代時的北京為何被稱為一南一北「雙城」制
清代的政治中心是紫禁城,紫禁城的宏偉壯觀是無與倫比的,那麼既然已經有了如此氣派的政治中心,又何來一南一北「雙城」制一說呢?
這要從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說起。朱棣即位之後,首先遷都北平,並把北平改稱北京。明北京城的營建,從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開始,到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後延續了十五年之久,可以說已經修建得非常完善了。當西元1644年清軍入關時,統治者幾乎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沒有什麼變動,就連紫禁城在內,也只是對建築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範圍的改建、增建工作。
與此同時,為了滿足統治者的享受,大規模地開發了北京西北郊的園林風景區,營建了規模空前、華麗非凡的離宮建築群。這就是通常所稱的西北郊「三山五園」,即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和暢春園、圓明園。清代皇帝在這裡觀覽山水,處理朝政,成為與北京城中紫禁城並重的另一個政治中心。清代發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與這一帶的園林有密切關係。
所以有人稱清代北京是一南一北的「雙城」制,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圖說:三山五園外三營地理全圖
新中國的首都為何選在北京
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到現在已有60多年的歷史,但當時新中國在選擇首都的時候除了北京外,像南京、西安、洛陽等也是作為首都的熱選城市,那麼是什麼原因選定北京為新中國的首都呢?
首先,北京自金朝到清朝一直是建都之地,這裡有著寶貴的文化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也是近代新文化思潮的發源地。這種新文化思想的發展對中國革命的發展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最早的文化思想發展以戊戌變法為起源,雖然最後失敗,卻代表著對封建制度一次空前的批判思潮。接著就是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這兩次運動為中國革命在精神上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礎。
其次,既然蔣介石在南京建立政府,那麼毛澤東則選擇把政府建立在北京,以體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權體系。
第三,從國際地理位置來看,北京離當時社會主義盟友蘇聯比較近,而且三面環山,南部有水,地理位置極佳。而古城西安、洛陽等因中原地區經濟形勢趨於落後,而且這些地方都位於黃河流域內,水患多發,所以不適合選為首都。
因此,新中國在選擇首都時最終定為北京。
歷代建都北京有哪些風水依據
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更被多個王朝定為都城,從春秋的薊國,到戰國的燕國,再到金、元、明、清,以及現在的新中國,都選擇建都在北京。古人動土定居推崇風水,何況是建都這樣的大事。如此看來,北京定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了,那麼,北京如此被地質地理學家和風水大師青睞又有哪些依據呢?
北京大學教授于希賢認為,北京西部是太行山脈,西北是燕山山脈,東北有山海關,這些山脈大都在千公尺以上;東有渤海,南有黃河,中間是河北平原。形成背有靠山屏障、前有水系明堂的最佳格局。從戰略意義上講,北京可以憑居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