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並不如煙 伍: 安史之亂 | 誠品線上

唐史並不如煙 伍: 安史之亂

作者 曲昌春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唐史並不如煙 伍: 安史之亂:《唐史並不如煙》以輕鬆風趣的筆法講述唐朝歷史,本書為第五部,主要講述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爆發打亂了繁華的開元盛世。安祿山的野心逐漸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唐史並不如煙》以輕鬆風趣的筆法講述唐朝歷史,本書為第五部,主要講述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爆發打亂了繁華的開元盛世。安祿山的野心逐漸被養大,再加上楊國忠步步緊逼,於是走上叛亂的道路。史思明是極富軍事才能的將領,他在殺死安慶緒之後將安史之亂的大旗由「安」改成「史」…雖然盛世的光芒漸漸黯淡,李氏唐朝依然是人心所向,大唐軍隊不斷收復失地。捷報傳來,杜甫高吟「青春作伴好還鄉」。 縱觀安史之亂,不管楊國忠如何禍國殃民,不管郭子儀、李光弼如何神勇平叛,也不管楊貴妃如何紅顏禍水,最讓人感歎的卻是「父子相疑」--李隆基與李亨、安祿山與安慶緒、史思明與史朝義。人性中的脆弱與黑暗在繁華落盡、帝國殘景中一覽無餘。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曲昌春知名歷史作家,媒體記者,現居北京。200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現供職於中央電視臺。自幼酷愛歷史和文學,致力於通俗歷史的寫作,對唐代歷史很感興趣,造詣頗深。主張人性化寫史方式,以現代視角審視解讀歷史。出版歷史類著作多部如《非常史客:睜眼看歷史》、《唐史並不如煙》、《水滸那些事兒》,其中《唐史並不如煙》系列一經面世便持續熱銷,積累了龐大的忠實讀者,被粉絲們親切地稱呼為「神筆曲大」。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楊國忠的美好時代第二章兩虎相爭第三章叛亂前夜第四章范陽鼓起第五章潼關內外第六章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章馬嵬坡第八章李亨當政第九章快樂的豬第十章兩京光復第十一章微妙平衡第十二章烽煙又起第十三章棋逢對手第十四章造化弄人第十五章二帝歸天第十六章重回一統第十七章天下多事第十八章天壤之別第十九章前赴後繼第二十章新舊更迭

商品規格

書名 / 唐史並不如煙 伍: 安史之亂
作者 / 曲昌春
簡介 / 唐史並不如煙 伍: 安史之亂:《唐史並不如煙》以輕鬆風趣的筆法講述唐朝歷史,本書為第五部,主要講述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爆發打亂了繁華的開元盛世。安祿山的野心逐漸被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023073
ISBN10 / 9864023071
EAN / 9789864023073
誠品26碼 / 2681630235000
頁數 / 38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楊國忠的美好時代

國忠拜相

天寶十一載十一月十七日,這天全楊國忠終生難忘。在這一天他終於官拜宰相,出任中書令兼任吏部尚書,同時兼任大大小小四十餘個官職。四十餘個官職中,最小的是侍御史,最大的是中書令,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別人一個腦袋只頂一個官帽,而他一頂便是四十多個,即便李林甫最紅時也沒有如此多帽子。

首先楊國忠是中書令,這保證了他王朝第一宰相的地位;其次是吏部尚書,這保證了他握有官員的任免權;第三,他兼任諸多經濟領域職務,這保證了他握有王朝的財政大權。三者疊加到一起,楊國忠自然便成了王朝中最紅的人,紅得發紫、紅得奪目,只是紅能夠維持多久呢?

楊國忠沒有去想,但他初步判斷只要楊貴妃依然受寵,自己就能在這棵大樹底下乘涼。從目前的態勢看,貴妃的受寵還會繼續,看樣子是沒有盡頭。於是楊國忠捲起了袖子、握住了手腕,一生中最習慣、最愜意的姿勢終於可以擺出來了,他知道這是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時代,他要牢牢地把握住。

楊國忠大權在握之後,無論是三公還是各部尚書,在他面前都成了呼來喝去的下屬。他在短短的時間便把眼前的芸芸眾生分為兩類,一類是聽話的,一類是不聽話的。聽話的有賞,不聽話的必罰。

不久一批官員便莫名其妙地遭到了貶黜,其中不乏有才有德聲名不錯的官員,這些人被貶讓官場中人有些疑惑,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他們被楊國忠蓋上了「不聽話」的戳,僅此而已。

有這批「倒楣」的官員在前,官場中人被深深觸動,紛紛削尖了腦袋去鑽楊國忠的門路,此時的楊國忠已經是不少人眼中的靠山,千年不倒萬年不爛的靠山。

投靠楊國忠的風氣迅速在社會中大肆傳染,很快傳到陝郡進士張彖這裡。

有人對張彖說:「趕緊去拜會一下楊國忠,立刻就能富貴。」

張彖搖了搖頭說:「你們把中書令楊國忠當成靠山,在我眼中他卻只是一座冰山。太陽出來了,冰山還會在嗎?」

張彖說完大步流星絕塵而去,從此隱居嵩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並非所有人都像張彖這般明智,還是有很多人如飛蛾撲火一般撲向了楊國忠,楊國忠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與此同時,楊國忠還不忘展示自己的「仁慈」,借用的工具是官員補缺制度。

以往慣例,當某一職位出現空缺時,吏部就會從候補官員中選拔,選拔時一般先看能力,後看資歷,這樣一些有才能的年輕人便脫穎而出,而大批能力平庸但資格很老的人卻被壓在了箱底。

現在楊國忠上臺了,他要別具一格,展示自己的「仁慈」。

他規定以後職位出現空缺時,選拔官員一律先看資歷,資歷老的先上,年輕的在後面排隊等著。規定一出,立即得到了大批壓箱底官員的支持,他們為了等一個官職把頭髮都快熬白了,現在終於等到了重見天日的一天,這一切都是託楊國忠的福。

楊國忠小試牛刀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在一片「讚譽」聲中,楊國忠卻保持著冷靜,因為他知道有一件大事還沒有做。

秋後算帳

楊國忠的大事與李林甫有關。

在上一部《開元盛世》中曾經說過,李林甫臨死前想除掉楊國忠,便想出了借刀殺人的計謀,他想把楊國忠推到劍南前線,借南詔王國的刀把楊國忠殺死。然而「借刀殺人」的計畫被楊國忠識破,楊國忠通過楊貴妃向李隆基求情,最後楊國忠只是到劍南地區點了卯,轉身便回了長安,「借刀殺人」計畫無奈流產。

天寶十一載十一月十二日,李林甫遺憾地離開了人世,但這並不意味著楊國忠不再針對李林甫。李林甫的生命結束了,而他與楊國忠的遊戲還沒結束,楊國忠要給這場遊戲送上一個高潮結尾。楊國忠細細分析了李林甫的一生,他要在李林甫人生軌跡上找漏洞,哪怕這個漏洞很小,楊國忠自會放大,經過放大這個漏洞就能顛覆李林甫的一生,讓他死了也不得安寧,蓋棺也不能定論。

楊國忠很快地找到了,漏洞的名字叫「阿史那阿布思」。

阿史那阿布思原是東突厥西親王,後來投降唐朝,被李隆基賜名為「李獻忠」。李獻忠非常勇猛而且有謀略,憑藉不斷積累的功績升遷到朔方節度副使,機緣巧合的是,當時遙領朔方節度使的正是李林甫,李林甫與李獻忠的人生就這樣產生交集。

作為朔方戰區的節度使和節度副使,李林甫與李獻忠的相處算融洽,李林甫需要借重李獻忠在邊境的影響力,而李獻忠則需要借重李林甫在朝中的權勢,雙方正好互補。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與李獻忠互補,李獻忠跟安祿山便非常不合,雙方都視對方為眼中釘。

天寶十一載,安祿山先出招了。安祿山上書李隆基,聲稱要向奚和契丹部落發起攻擊,但苦於力量不足,需要李獻忠協同同羅部落的騎兵一起參戰。

李隆基沒有多想就同意了,這樣李獻忠便接到了帶領本部騎兵與安祿山協同作戰的命令。

接到命令,李獻忠驚了,他當即意識到這是安祿山給自己挖的陷阱。戰爭時期一切從嚴,同時一切從簡,戰場之上安祿山要整死李獻忠的辦法太多了,他既可以以「違抗軍令」為由將李獻忠斬立決,也可以借敵人之手殺李獻忠於無形。

李獻忠看到安祿山向自己張開了羅網,他無處可逃。困境中的李獻忠懇求留守朔方的唐朝官員向李隆基求情免除協同作戰的任務,然而卻遭到了拒絕。萬般無奈之下,李獻忠選擇了跟唐朝翻臉的絕路。

李獻忠率部襲擊了朔方糧倉,一番劫掠之後絕塵而去,從此他不再是「李獻忠」,而是阿史那阿布思,唐朝管不著他了,安祿山更管不著。

阿史那阿布思決絕地背唐而去,李林甫的人生漏洞就此形成,誰讓你倆曾經是同僚。楊國忠就要利用這個漏洞,把已經停止呼吸的李林甫扔進阿史那阿布思叛亂的漩渦之中。

但楊國忠不想一個人戰鬥,他還要拉上一個人—安祿山。

其實就個人情感而言,安祿山眼中的李林甫要比楊國忠高大很多。在安祿山的眼中,李林甫是貨真價實的宰相,充滿政治家的謀略,而楊國忠只是一個趨炎附勢靠裙帶關係起家的小人而已。如果兩人同時拉攏安祿山,安祿山更願意跟李林甫走。

而如今李林甫已經作古了,而楊國忠卻是活靈活現的第一宰相,該跟誰走安祿山一目瞭然。安祿山很快接受了楊國忠的提議,一縱身加入到陷害李林甫的行列中來。

安祿山的加入具有關鍵意義,因為阿史那阿布思曾經的部下成了安祿山的部屬成了他手中的王牌。原來阿史那阿布思叛唐之後,一部分下屬跟隨他逃進了瀚海沙漠,一部分則被安祿山收編,現在這些人成了安祿山手中的「王牌」。

不久「王牌」的代表來到了長安,他們向李隆基舉報李林甫曾經收阿史那阿布思為養子。可怕的鏈條就此形成:阿史那阿布思叛亂—李林甫曾經收他為養子—李林甫陰謀叛亂?

順著這個鏈條一捋,李隆基大吃一驚,自己信任了將近二十年的第一宰相居然有陰謀叛亂的嫌疑,看來得查一查了。針對李林甫的調查隨即展開,很快就有了突破,李林甫一方有人扛不住了。

扛不住的人叫楊齊宣,李林甫的女婿,時任正五品的諫議大夫。眼看李家大廈將傾,為了自己解套,楊齊宣向調查組舉報李林甫確實有收阿史那阿布思為假子一事。

楊齊宣解套了,李林甫一家卻被深度套牢了,李林甫不會想到自己整了一輩子人,死後居然被人給整了。自己整人往死裡整,而整他的人卻是死了還整,看來沒有最狠,只有更狠。

此時李林甫已經辭世三個月,棺木還沒有下葬,但他的生平卻要被改寫了。

天寶十一載二月十一日,李隆基給了李林甫最後的「賞賜」:剝奪所有封爵、官位;子孫有官職者一律除名,流放嶺南及黔中,所有流放子孫只給隨身衣物及糧食,其餘資產一律沒收充公;近親及黨羽五十餘人一同貶黜;打開棺木,摳出口中所含珍珠,扒下所穿三品紫袍,取下佩戴的金魚符。更換小棺,以庶人禮下葬。

奮鬥了一輩子,摸爬了一輩子,好不容易三品了,死了倒成庶人。倘若李林甫地下有知,又該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呢?他是哭,是笑,還是哭笑不得呢?

或許最好的選擇,也只能是含笑九泉。

與李林甫不同,楊國忠卻可以笑在春風中、笑在現實裡,因為這場整肅讓他有了意外之喜。天寶十一載二月二十七日,李隆基下詔封楊國忠為魏國公,陳希烈為許國公。

獲獎理由是「感謝你們破獲李林甫叛亂集團」。

立碑頌德

整肅完李林甫,楊國忠心情大好,他準備展開拳腳,大幹一場。

很快地楊國忠又做出了一項改革,這項改革針對的是唐朝的選官制度。

按照以往慣例,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在加授宰相後便不再具體過問官員選拔事宜,具體工作由下面的官員完成。

由於待選拔的官員人數眾多,便需要通過三次考試選拔。

第一次考試考察的是官員的文字功力以及所做裁決是否恰當(有點像現在公務員考試的申論題);第二次考試考察的是官員的舉止和言談;第三次考試則是考官與候選官員面對面談話。

三次考試下來,曠日持久。最久的情況有可能跨季,第一次考試時還是初春,第三次考試就到了盛夏。

現在,楊國忠要改革這項制度,他要加快選官的進度。

能快到什麼程度?

一天!

嚴格說起來不是一天,因為楊國忠事先就在家裡做「功課」,他讓文書官員直接帶著資料到自己家中,楊國忠便在客廳裡決定官員的人選。經過楊國忠「客廳內定」之後,接下來在宰相辦公廳的工作就是公布官員選拔的最後結果,楊國忠負責公布,侍中陳希烈、給事中以及有關單位主管作陪,一天時間內全部公布完畢。

以前半年,現在一天。

原本整個程序一天也無法完成,按照唐朝慣例,官員選拔名單還要到門下省進行審核,而楊國忠把這一條給廢除了。楊國忠對主管門下省的陳希烈說:「今天侍中、給事中都在座,就等於已經通過門下省了。」

哦,弄了半天,暗箱操作加偷工減料,效率是這麼來的。

即便如此,楊國忠依然感覺良好,他覺得這是一項重大改革,值得大書特書,值得立碑頌德。

很快地一封奏疏遞到了李隆基那裡。奏疏的內容是讚揚楊國忠為國分憂,選官效率奇高,應該給予立碑頌德,奏疏的落款是候選官員代表。

李隆基一看奏疏,笑顏逐開,這說明朕任命的宰相不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李隆基當即安排京兆尹鮮于仲通負責撰寫碑文,同時為歌功頌德碑指定了位置:中書省門前。

不久碑文完成,李隆基饒有興致地親筆修改了幾個字,鮮于仲通的眼睛頓時閃亮了起來。歌功頌德碑很快樹立在中書省門前,金光閃閃,非常扎眼,因為鮮于仲通將李隆基改過的那幾個字用黃金填了起來。

所有的一切看上去很美,同時所有的一切又很虛偽。因為這塊碑並不是候補官員自發樹立的,而是楊國忠授意鮮于仲通幹的。從始至終,楊國忠和鮮于仲通是主謀,而候補官員就是一個幌子。

如同左手頒給右手,楊國忠玩的是左右互搏。

互不干涉

此時的楊國忠官場、情場兩線開花,雙雙得意。

楊國忠的情場不僅在家中,更在他的堂妹虢國夫人家中。

兩人宅第相鄰,彼此抬腳就進,而且進出不分晝夜沒有時間限制。這樣楊國忠這隻狡兔就有了兩個窩,一個窩在自己家中,一個窩在虢國夫人家中。

或許有人會問,兩家離得這麼近,難道楊國忠的妻子就不加干涉?

確實不干涉,因為他倆早已達成默契,雙方各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楊國忠的妻子裴柔不干涉楊國忠的私生活,同時楊國忠也不干涉裴柔的私生活。

兩人的「互不干涉」植根於唐朝的開放背景下,同時也有自身的原因,楊國忠小混混出身,對自身的要求自然不嚴,裴柔也好不到哪去,她是娼妓出身,對自身的要求也沒法嚴格。

兩人婚後,楊國忠有一段時間離開家到外地辦事,等楊國忠回到家才赫然發現妻子懷孕了。楊國忠有些疑惑,妻子這次懷孕有些詭異,時間似乎有點不對。對此裴柔解釋說:「有一次我做了一個夢,在夢中我與你恩愛,不久之後我就懷孕了。」

理由夠雷人吧!

楊國忠的反應又是如何呢?

他淡然一笑:「哦,這可能是過於思念導致,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在楊國忠的「理解」中,裴柔的肚子一天大過一天,後來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這個嬰兒就是楊國忠的兒子之一—楊昢。

楊昢究竟是不是楊國忠的親生兒子已經無從考究了,我們只知道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母曾經有過那樣一段「雷人」的對話。

有楊昢的事情打底,裴柔自然對楊國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此一來,楊國忠便理直氣壯起來,虢國夫人也不遮掩,兩人便把雙方的「愛情」大白於天下,即便是在一起入朝的路上,兩人也是兩馬並排一起走,沒有任何遮掩。

按照慣例,貴婦人出門應該有所遮掩,要麼在馬車或轎子前遮一道幔帳,要麼給自己的臉蒙一道面紗。然而這些慣例到了虢國夫人那裡都作廢了,她沒有用任何面紗遮擋,而是素面朝天地與楊國忠並排同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虢國夫人的勇氣值得欽佩,但她的行為還是讓世人不齒,於是在她與楊國忠經過的路上,百姓紛紛遮住自己的雙眼,替他們害羞。

不過有一種情況百姓不遮雙眼,而是瞪大眼睛使勁看。那就是楊家姐妹一起去華清池的時候。

每年李隆基都會攜楊貴妃去華清池泡溫泉,這時楊家姐妹也會一同前往。前往華清池之前,楊家姐妹會先聚到楊國忠的家裡,等人到齊了一起出發。不一會楊銛來了、楊錡也來了,大唐王朝最紅的五楊便聚齊了,再加上楊國忠便構成了最紅的「六楊」。

「六楊」聚會的場面非常宏大,因為他們都是各自攜帶著大批的車馬和奴僕來的,在他們聚會的同時,房外幾條街都擠滿了他們的奴僕和車馬。這是一場錦繡珠玉、鮮華奪目的聚會,為了便於區別,五楊家的奴僕每家各著一色。

動身的時刻到了,宰相楊國忠驅馬走在前面,在他的前面由劍南節度使的旌旗開道,在他後面是五楊一家一家緩緩前行。六楊的隊伍浩浩蕩蕩而去,旁觀的人嘖嘖讚歎之餘也有疑惑:他們這樣的好日子還能有多久呢?

楊國忠對此倒很坦然,他曾經不止一次對別人說:「我家本是貧寒出身,靠著貴妃的緣故才當上宰相,至於將來如何下臺是無法預料的。以我的能力無論如何也難博得真正的好名聲,那就不如及時行樂吧!」

對,及時行樂,因為你的好日子從你當宰相的那一天起,已經進入倒數計時了。

楊暄考試

倒數計時的鐘聲已經敲響,但楊國忠並沒有聽到,他沉醉於屬於自己的美好時代中,絲毫沒有意識到危機早已潛伏,只是在等待發作時機。

同楊國忠一樣沉醉的還有他的兒子—楊暄。

天寶十二載,楊暄參加了明經科考試,他信心滿滿,以為一定能高中頭名。楊暄的信心來自於自己的爹,試想當朝第一宰相的兒子參加考試,主考官你能不給頭名嗎?不給頭名,你好意思跟楊國忠宰相打招呼嗎?

楊暄以為這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卻沒想到這是把天大的難題出給了主考官。倘若楊暄考試及格,主考官把他的名次提前也無可厚非,然而要命的是偏偏楊暄不及格。

要說這楊暄也是不學無術,按常理明經科考試是相對容易的,主要考的是對經典語句的記憶能力,只要用心背誦,考試難度一點都不大。

看過楊暄的考卷,主考官、禮部侍郎達奚珣左右為難,讓楊暄名列前茅是明顯違反原則,不讓他名列前茅又得罪不起楊國忠。達奚珣決定先探探楊國忠的口風再做決定。

達奚珣派自己的兒子達奚撫等在楊國忠家門口,等候良久,終於等到了楊國忠出門上早朝。楊國忠知道達奚撫是達奚珣的兒子,便以為達奚撫是來報喜的,因為他在心中早已將兒子內定為頭名,諒他達奚珣也不敢不識相。

達奚撫一開口,楊國忠的心涼了半截。

達奚撫說:「我父親讓我稟告宰相大人,令郎明經考試成績不及格,但也不會不錄取。」

楊國忠聽完頓時大怒,不識相的東西,我兒子明明是頭名的材料,你居然敢說他不及格。

楊國忠怒道:「我兒子還擔心沒有富貴嗎?還需要你們這些狗東西來賣弄人情。」

說完,楊國忠拍馬而去,留下達奚撫在原地目瞪口呆。

良久之後,達奚撫回去給父親寫了一封信:﹁他(指楊國忠)仗勢弄權到了極點,別人只有慨歎的份,跟這樣的人還有什麼道理可講呢!﹂

達奚珣看罷信,長歎一聲,遇上這樣的宰相有什麼道理可講呢!

於是大筆一揮,楊暄名列前茅。

這就是楊國忠的時代,沒有道理可講。

數年後,「不識相」的達奚珣由禮部侍郎升遷為吏部侍郎,而此時,當年不及格的楊暄已經出任戶部侍郎了。即便如此,楊暄還對親信感歎道:「哎,像我這麼有才的人,被埋沒太久了。」

老天啊,你睜睜眼吧!

老天暫時沒有睜眼,楊國忠卻睜開了眼,因為他發現了一個難纏的對手,這個人直接影響了他的美好時代。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