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大清十二帝 | 誠品線上

正說大清十二帝

作者 劉雅琳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正說大清十二帝:這是一部清朝皇帝的眾生相,通過講述清朝皇帝的人生經歷,從而展現了清朝興盛衰亡的發展脈絡。大清自入關至王朝結束歷經近三百年,從開國的努爾哈赤,到康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清朝皇帝的眾生相,通過講述清朝皇帝的人生經歷,從而展現了清朝興盛衰亡的發展脈絡。大清自入關至王朝結束歷經近三百年,從開國的努爾哈赤,到康雍乾的盛世,同治光緒的維新振作,再步入晚期的衰弱不振,都揭示了一國之興衰與帝位人選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書以愛新覺羅家族的興衰為綱,細說一個家天下的成敗,分析歷史的必然與偶然,讓讀者領略變遷幕後的故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雅琳劉亞玲,筆名劉雅琳,教授,知名文化學者,教育專家,禮儀文化與素養專家,禮儀培訓師導師;從事高等教育三十年,有豐富的外事工作經驗。擔任國際團體、知名學府、世界五百強企業項目合作或智庫專家;開展管理諮詢與培訓千餘場,線上及面授學員千萬餘人,深受學員歡迎。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努爾哈赤 萬世人極 首奠基業 011 01 利益高於一切,聯姻拉攏 012 02 為權力囚死胞弟 021 03 建八旗,實行專權統治 027 第二章 皇太極 開疆闢土 為入主中原奠基 031 01 爭權力,巧設計廢太子 032 02 遠大是圖,建立清朝政權 037 第三章 順治 為情皈依 英年早逝 043 01 叔兄爭權,皇位從天降 044 02 清算皇叔罪行,獨斷朝綱 048 03 重用漢官,鞏固大清江山 052 04 傳子不傳賢,染「天花」獲皇位 057 第四章 康熙 雄才開盛世 偉績鑄豐碑 061 01 除權臣,延續家族權力 062 02 維護中央集權,平定三藩 070 03 拉攏漢族士人,開考「博學鴻詞」 074 04 平定明鄭,收復臺灣 081 05 抗擊沙俄,奠定帝國東北版圖 087 06 平定準噶爾叛亂,維護王朝一統 096 07 多子非福,精心選擇皇位繼承人 100 第五章 雍正 鐵腕帝王 一代名君 103 01 迎難而上,鐵心反腐敗 104 02 掃除執政障礙,辣手除兄弟 109 03 鞏固皇權,翻臉無情除親信 115 04 改革賦役,保障國庫收入 123 05 爭取民心,解放「賤民」 129 06 推行保甲,加強約束 138 07 設祠堂,將統治深入民間 141 08 興文字獄,加強思想統治 145 09 秘密立儲,保權力順利交接 149 第六章 乾隆 早年建功盛世 晚年驕奢轉衰 153 01 改革包衣,促進滿族發展 154 02 改革皇莊制度,促進生產發展 160 03 因地制宜,解決西南民族問題 164 04 平定金川,開黷武邀功先河 170 05 平定叛亂,維護邊境安寧 175 06 大興文字獄,禁錮世人的思想 182 07 取締「邪教」,維護統治秩序 186 08 寵信和珅,敗壞帝國吏治 193 09 傳位不交權,帝國遍烽火 198 第七章 嘉慶 大廈將傾 難挽狂瀾 203 01 殺權臣,新皇登基樹權威 204 02 勤於政務,積弊太深無力回天 207 第八章 道光 以儉德著稱 守其常而不知其變 211 01 父親猝死,有驚無險接權力 212 02 提倡節儉,因小節害大局 216 03 平叛固邊陲,天朝顏面無存 220 04 禁煙失敗,民族國家蒙羞 223 05 因循守舊選擇接班人 226 第九章 咸豐 苦命天子 在位多蹉跎 229 01 力圖革興,罷免穆彰阿 230 02 聞風而逃,釀華夏千古奇恥 234 03 沉迷美色,為中華民族埋下禍患 239 04 判斷錯誤,辛酉政變遺禍無窮 241 第十章 同治 傀儡皇帝 因病早亡 247 01 權力爭奪,母子反目 248 02 同治中興,老邁帝國不甘掙扎 253 03 英年早逝,榮辱成敗歸空 257 04 病危之際,母親奪權 261 第十一章 光緒 維新為興國 慈禧手中囚 265 01 年幼進宮,在痛苦中成長 266 02 皇帝行大婚,還政起風波 270 03 革新挽敗局,失敗困瀛台 273 04 奮起宣戰,太后用新政 276 第十二章 溥儀 末代皇帝 普通公民 283 01 頑童登大寶,祖宗基業堪憂 284 02 袁世凱弄權,溥儀被迫退位 287 03 皇帝夢成空,身陷牢籠成階下囚 290 04 昨日皇帝,今日公民 295

商品規格

書名 / 正說大清十二帝
作者 / 劉雅琳
簡介 / 正說大清十二帝:這是一部清朝皇帝的眾生相,通過講述清朝皇帝的人生經歷,從而展現了清朝興盛衰亡的發展脈絡。大清自入關至王朝結束歷經近三百年,從開國的努爾哈赤,到康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023707
ISBN10 / 9864023705
EAN / 9789864023707
誠品26碼 / 2682218125003
頁數 / 30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 言
在封建社會,一個王朝的家天下隨著腐朽沒落而被另一個家族取代成為了歷史的規律,「千秋萬代,世世相襲」的家天下願景,只是歲月長河中的一個笑話。大明王朝僅延續二百餘年,取而代之的是白山黑水的一個滿族家族。大清帝國的歷史由此拉開了帷幕。
清朝統治者為滿族愛新覺羅氏。明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定都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後遷遼陽、瀋陽。一六三六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皇帝自殺,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政權。清軍說降吳三桂,在他的帶領下入關打敗李自成農民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兩百多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清帝溥儀於一九一二年退位,清朝滅亡。清代自入關後,共歷十帝,統治中國近三百年。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創造了很多輝煌成績,它在統治的前中期封建統治制度趨於完善,國力得到了發展,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在文化領域產生了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及戴震等傑出思想家,曹雪芹、吳敬梓、孔尚任及石濤等著名文學藝術家,史學碩果累累,考據學派名家輩出,並出現了《四庫全書》等官修大型叢書。科技領域也出現了無數成果,其中建築成就相當突出。但是清王朝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抹之不去的傷痛,在它統治的後期,政治腐敗、外敵入侵,八國聯軍橫行於中華大地,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給炎黃子孫們留下了永遠的辛酸和屈辱。
清朝,一個輝煌與屈辱並存的王朝,一個處在歷史轉折時期的帝國,它最終沒能把握住歷史的機遇,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這個愛新覺羅家族統治的時代,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是一個跌宕起伏的時代,從輝煌的巔峰到腐朽的谷底,大起大落。
《正說大清十二帝》,以愛新覺羅家族的興衰為綱,細說一個家天下的是非成敗,分析歷史的必然與偶然,讓讀者領略變遷幕後的故事。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努爾哈赤 萬世人極 首奠基業
努爾哈赤,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河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家庭。明萬曆十一年(一五八三年),努爾哈赤不屈奮起,以父、祖「十三副遺甲」起兵,「自中稱王」。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不懼,受重創不餒,以勇悍立威而受部眾擁戴,歷時三十多年統一了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兵勢漸強,勢力日增,萬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年)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征明,開始了建立清王朝的艱苦創業。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一六二六年)八月死去,終年六十八歲,葬於瀋陽城東,稱之「福陵」,廟號「太祖」。
01 利益高於一切,聯姻拉攏
努爾哈赤出身於一個奴隸主家庭,其家族的勢力並不足以支撐他在權力鬥爭中贏得優勢,只有爭取或者拉攏到更多的人才能增加自己的實力和勢力,而在那樣一個時代,拉攏人的一個流行方法就是聯姻,婚姻可以讓兩個家族迅速走到一起,彼此支持、相互聲援。至於婚姻本身的幸福與否,在利益面前常常是被忽略的。
努爾哈赤一生娶了十六個妻子。除了第一個妻子佟佳氏,其餘十五個妻子都與戰爭、政治有關──或者是戰利品、或者是貢品、或者是政治交易品。努爾哈赤締結的婚姻中,最值得記述的是與海西女真葉赫部的兩樁婚姻。
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年),努爾哈赤三十歲。這一年他娶了兩個妻子。該年四月,海西女真哈達部貝勒的兒子歹商送其妹阿敏赴努爾哈赤處完婚。
這是明朝的主意。哈達部忠順明朝,明朝為了支援哈達部以牽制努爾哈赤,力促這段姻緣,一方面使哈達部與努爾哈赤聯姻結勢;一方面通過哈達部加強對努爾哈赤的控制。努爾哈赤深知明朝用意,但他正處在統一建州女真的關鍵時刻,更欲藉此將觸角伸向海西女真,於是做出從命明朝的姿態親至哈達迎親。努爾哈赤想獲得的是哈達的勢力與明朝的滿意而不是新娘。後來這位哈達那拉氏只被封為側妃,沒有為努爾哈赤生下一男半女。
該年九月,海西女真葉赫部貝勒納林布祿送其妹孟古哲哲赴努爾哈赤處完婚。
早在努爾哈赤從李成梁麾下逃到葉赫時,葉赫貝勒楊吉砮即看中了膽略過人、相貌非凡的努爾哈赤。為在女真各部相互殘殺的混戰中尋求可靠的幫手,楊吉砮執意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努爾哈赤,他對努爾哈赤說:「我有二女,待次女長成,幸與君結秦晉之好,為君持巾櫛,乃我平生之願。」
努爾哈赤與楊吉砮處境相似。楊吉砮的提親正中努爾哈赤下懷,但楊吉砮次女只有兩歲,須「待長締姻」。他急不可待,道:「何不即將大女許我?」
楊吉砮道:「我非難捨大女。君非常人,恐大女福薄配不上君。小女姿色端麗無雙,德言儀功婉娩繩矩,既有奇相,且識見不凡,安可妄與人?今妙選鳳卜,乃天作之合啊!」
努爾哈赤大喜,當即過聘定親。這是努爾哈赤聘定的第一女。
努爾哈赤在基本統一建州各部後,作為遠交近攻策略的步驟之一,迎娶了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孟古哲哲時年十四歲,努爾哈赤此時已是擁有六妻五子二女的大家長,但葉赫那拉氏以她的美貌、聰慧、善良贏得了努爾哈赤的心,成為努爾哈赤最心愛的妻子。她神情端莊、清心玉映、待人寬厚真摯,從不為逢迎所喜、從不為誹謗所怒、從不接近小人、從不干預朝政,只是全心全意地侍奉努爾哈赤,與努爾哈赤朝夕相伴了十五年,為努爾哈赤生養了他「愛如心肝」之子──皇太極。努爾哈赤敬之如賓、愛之彌深,除卻軍國大事,一時一刻也不願離開她。但葉赫嫁女卻只是為了緩兵和牽制,從骨子裡他們已視努爾哈赤為仇敵。
萬曆十九年(一五九一年),海西女真葉赫部來使,直接要求努爾哈赤將部分土地劃分給他們,但遭到拒絕。努爾哈赤和海西女真葉赫部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努爾哈赤清醒地知道他和葉赫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敵。十年前,正是葉赫部首領納林布祿糾集九部聯軍前來犯境討伐,企圖一舉吃掉他。失敗後,又不斷地聯合反對力量阻礙他的統一大業,甚至挑釁地將立誓許配給他的女子改嫁蒙古。在走向統一的道路上,葉赫無疑是是一塊不得不搬掉的攔路石。
萬曆二十一年,即皇太極出生的第二年,歷史上有名的古勒山大戰爆發。以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布寨、納林布祿為首的九部聯軍遭到慘敗,努爾哈赤之妻孟古哲哲的哥哥布寨在戰場上被殺,戰後葉赫請求歸還布寨之屍遭努爾哈赤殘忍地「割其半歸之」,孟古哲哲的另一個哥哥納林布祿受到巨大的刺激與恥辱。努爾哈赤此役共斬敵四千,獲馬三千、甲一千,威名大震,從此兵鋒所向勢不可當。
萬曆二十五年,海西女真以葉赫部為首的扈倫四部(葉赫、烏拉、哈達、輝發)懾於努爾哈赤之威,遣使建州欲與努爾哈赤聯姻盟好。來使道:「我等不道,兵敗名辱,自今以後願復締前好,重以婚媾。」
葉赫部布寨三子布揚古情願將妹妹(孟古哲哲的堂侄女)送給努爾哈赤為妻;而布寨、納林布祿之弟金台石(孟古哲哲另一位哥哥)情願將女兒許給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為妻。
努爾哈赤十分重視這件婚事,因為這件婚事表明海西女真的扈倫四部承認了努爾哈赤稱雄女真的地位。他鄭重地以鞍馬、甲胄等物作為聘禮送往葉赫,並殺牛宰白馬與四部歃血會盟。葉赫部布揚古許給努爾哈赤的這個妹妹,便是名揚遐邇的葉赫美女東哥。在努爾哈赤之前,東哥已兩許於人。
萬曆十九年,海西女真哈達部貝勒歹商慕東哥豔名,首先向葉赫提親。東哥的父親葉赫部貝勒布寨和她的叔叔納林布祿應允了這樁婚事,讓歹商前來迎娶。但這是在扈倫四部紛爭的背景之下,歹商不知這是一場騙局,東哥也沒有料到父親和叔叔將自己作為了釣餌。歹商在迎親途中被葉赫伏兵亂箭射死,葉赫部貝勒布寨和納林布祿從此坐穩了海西女真扈倫四部的頭把交椅。
萬曆二十一年古勒山大戰之前,扈倫四部會盟與努爾哈赤抗衡。其間,烏拉部貝勒滿泰向葉赫提親,欲為其弟布占泰聘娶東哥。東哥之父布寨為鞏固四部聯盟接受了烏拉部的聘禮,許諾了這門婚事。東哥的婚姻第二次又成為政治工具。
當年九月,布占泰以葉赫女婿的身分率三千烏拉兵參加了九部聯軍。不料他在古勒山一戰中當了俘虜,被留居建州三年,萬曆二十四年七月方返回烏拉。未及迎娶,東哥的兄布揚古於萬曆二十五年又將東哥許給了努爾哈赤,不但接受了努爾哈赤所下聘禮而且與之盟誓。
事不過三,這已是東哥第三次政治婚約、第三次要被當作商品出賣,只是不久葉赫部便撕毀了與努爾哈赤訂立的婚約,布揚古以殺死努爾哈赤為條件向扈倫各部公開為東哥徵婚。
葉赫部悔婚引起了建州女真上下的憤恨,努爾哈赤卻不置可否,既不退婚也不強娶。他不是貪戀女色之人,明瞭政治婚姻的個中奧妙。至於葉赫美女東哥,有政治婚姻認識的努爾哈赤彷彿料到了她的結局,為「紅顏禍水」的說法不經意地做了一個注腳,道:「此女之生,非同一般者,乃為亡國而生也。」此句沉重而不祥的斷言,後來確實不幸被言中了。
努爾哈赤本人同樣老於此道。起兵之初,他將妹妹嫁給自己最忠誠的追隨者嘉木湖寨主噶哈善。後來又將族妹、女兒、孫女分別嫁給額亦都、費英東等開國元勳,用婚姻建構起堅實的整體關係。
萬曆二十七年五月,海西女真葉赫部進攻哈達部。哈達部貝勒孟格布祿將三個兒子送到建州為質,求努爾哈赤出兵相助,努爾哈赤遂派大軍馳援。
葉赫部聞訊立即派人送信給孟格布祿,說只要孟格布祿執殺建州援軍便與之重修前好,甚至允諾嫁給孟格布祿「所求之女」。孟格布祿「所求之女」不是別人,正是東哥。孟格布祿意外地發現天上掉下了一個餡餅,自己將不費吹灰之力得到無數女真男人朝思暮想、明搶暗爭、可望而不可即的尤物!他頓時滿口答應,約葉赫貝勒到開原密謀行事。
孟格布祿的背信棄義正中努爾哈赤下懷,因為他正籌畫進攻哈達部,而孟格布祿恰於此時提供了進攻的口實──東哥,是他努爾哈赤下聘定約的女人。九月,努爾哈赤親率大軍進抵哈達城下,經過六晝夜血戰攻克哈達。
海西女真的輝發部貝勒拜音達里,是殺了自己七個叔父自立為首領的。族人部眾為避禍紛紛逃離,並投靠葉赫部。拜音達里將本部七名寨主之子送到建州為質,求努爾哈赤出兵向葉赫索要逃眾。
努爾哈赤隨即出兵。葉赫聞訊立即派人送信給拜音達里,說只要拜音達里撤回赴建州的人質,葉赫便送還輝發部逃眾。拜音達里信以為真,不但撤回赴建州的人質,還將自己的兒子送到葉赫為質。葉赫卻不履行諾言,拒不歸還輝發部逃眾,拜音達里只得老著臉再求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為分裂扈倫四部,二次應允出兵,且拿起婚姻法寶將已許配部將常書的女兒改聘拜音達里。葉赫部則又抬出了東哥,以將東哥嫁給拜音達里為誘餌,換取拜音達里對努爾哈赤的背棄。又一個神魂顛倒的東哥崇拜者。拜音達里不惜重蹈哈達部貝勒孟格布祿的覆轍,私自撕毀了與努爾哈赤女兒的婚約,一面藉故推遲婚期,一面加緊布防準備迎戰努爾哈赤。
悔婚、奪愛,努爾哈赤立刻抓住了進攻口實。萬曆三十五年九月,努爾哈赤派人假扮商賈混入輝發城內,然後裡應外合一舉攻入城中。拜音達里死於戰火,輝發滅亡。
烏拉成為努爾哈赤的下一個目標。努爾哈赤與海西女真烏拉部的關係十分微妙,除了烏拉部首領布占泰與努爾哈赤先後聘得同一位葉赫美女東哥外,雙方的交往均嫺熟地運用了婚姻武器。
布占泰於古勒山大戰被俘、囚居建州三年間,努爾哈赤將弟弟舒爾哈齊之女、自己的親侄女額實泰許給布占泰。這是建州與烏拉的第一個婚約。布占泰回烏拉兩年後,率三百人赴建州迎娶額實泰,使這一婚約變成了事實。
萬曆二十四年七月,布占泰回到烏拉,承襲被殺之兄滿泰成為貝勒。十二月,他親送妹妹滹奈給舒爾哈齊為妻(舒爾哈齊既為他的岳父,又為他的妹夫),以示厚結建州及感念努爾哈赤不殺之恩。這是建州與烏拉的第二個婚約。
無怪當年東哥美女識英雄,布占泰是個有抱負、有能力的女真男人。烏拉部在他的治理下實力與日俱增,幾年後躍居女真強部,海西女真部眾紛紛歸附,並開始號令毗鄰的東海女真。布占泰對建州、蒙古、葉赫列強則均予以「厚結」,小心翼翼地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
在此期間,布占泰與努爾哈赤兩次聯姻。布占泰將其兄滿泰的女兒、自己的親侄女阿巴亥嫁予努爾哈赤,又求得努爾哈赤同意再娶舒爾哈齊的另一個女兒額恩哲,與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四結婚姻。
萬曆三十五年五月,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蜚優城眾欲背叛烏拉、投靠建州。努爾哈赤派出弟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及費英東等率三千軍隊接應歸順的五百戶蜚優城眾時,布占泰派一萬大軍阻截,雙方在圖們江畔烏碣岩發生大戰。三千建州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一萬烏拉兵,「斬三千級,獲馬五千匹,甲三千副」,打開了通往東海女真的大門。
布占泰膽戰心寒地縮了回去,為重修舊好再次求婚建州,並發誓:如得努爾哈赤之女為妻,將永遠依賴建州而生。努爾哈赤眼都不眨就立刻將親生女兒穆庫什嫁給了他。
兩部締結了第五次婚姻。葉赫部沒有理由不感到恐慌,他們又打出了東哥這張王牌,表示要與布占泰重續前緣。當葉赫部將東哥的嫁妝送到烏拉後,布占泰對建州三妻由疏遠變為憎惡,甚至一改往昔的溫順轉為狂暴,像對待一般犯錯之人那樣,用骲頭箭(去掉箭頭的箭)射擊額恩哲的後背。
努爾哈赤又獲得了進攻烏拉的口實。萬曆四十年,努爾哈赤親率三萬大軍征討烏拉。大軍疾行八天進入烏拉境內,沿烏拉河(今松花江)連下六城,在駐馬河邊與烏拉軍隔河對峙。三天後,又攻下烏拉六座城寨,毀城焚糧。烏拉遭到沉重打擊,布占泰三派使者去講和,努爾哈赤都不接見。最後布占泰親率六名大將乘獨木舟渡烏拉河妥協,請求努爾哈赤回師,但不久後布占泰又背叛了自己的諾言,萬曆四十年正月,努爾哈赤再次舉兵往征。烏拉滅亡,布占泰敗投葉赫。令人扼腕歎息的是,葉赫貝勒、東哥之兄布揚古以布占泰失國無用沒有將東哥嫁給他。布占泰寄人籬下,最終鬱鬱而亡。
萬曆四十三年,葉赫貝勒布揚古將三十三歲、待嫁二十餘年、此時人稱「葉赫老女」的東哥,嫁給了蒙古喀爾喀部首領莽古爾岱。一年後,「葉赫老女」東哥病死在蒙古荒原。然而以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和東哥之仇為口實,努爾哈赤發起了與海西女真葉赫部的決戰。萬曆四十七年正月,努爾哈赤以「不克平葉赫,吾不返國」的誓言,率傾國之師征討統一大業的最後一個頑抗者葉赫。數月後,葉赫滅亡,努爾哈赤終於統一了女真各部。
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人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不論是出塞的昭君,還是和親的文成,在她們的內心恐怕多少都包含著不情願的,但她們的命運卻不是她們自己所能決定的。恩格斯曾說過,婚姻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藉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絕不是個人的意願。當政治集團的根本利益發生衝突時,他們是不會顧及婚姻關係的,他們寧可犧牲個人的婚姻也要維護利益,因而造成了許多婚姻悲劇。當然聯姻有時確實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拉攏自己想拉攏的人,於是在歷史上政治聯姻屢見不鮮。
02 為權力囚死胞弟
一個山頭只能有一隻老虎,一個家族只能有一個領導人。權力只有集中在一個人手中,顯示出它的本色,才能讓人不顧一切地追求。面對最高權力,為了家族的利益,手足、父子之間的情分都變得不重要了。
努爾哈赤要將建州內部權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這就與那些手握兵權的兄弟和重臣發生了矛盾。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兒子褚英、代善……一個一個走上前臺,充當了一場又一場家庭悲劇和政治陰謀的主角。
努爾哈赤的非凡,在於他淡化了親人,表現出了「非人」。努爾哈赤的第一個對手,是他的胞弟舒爾哈齊。舒爾哈齊比努爾哈赤小四歲,兩兄弟從小相依為命,是努爾哈赤拉著舒爾哈齊的小手度過了苦難的童年。努爾哈赤起兵後,二十歲的舒爾哈齊始終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和衝鋒陷陣的勇將,史載「自幼隨征,無處不到」。
舒爾哈齊身高體胖,白白淨淨的四方大臉給人一種自然的親和感。努爾哈赤則體態魁偉無一絲贅肉,長臉鐵面,不怒而威,使人常生敬畏之情。兩兄弟外貌、氣質多有不同,但卻同樣勇猛、善戰、堅忍不拔,特別是有著相同的雄心大志。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後,在費阿拉城「暗自稱王」,舒爾哈齊作為努爾哈赤的佐貳,稱「船將」。對外,他與努爾哈赤並為建州女真「頭目」。明朝官書稱「都督努爾哈赤」「都督舒爾哈齊」。朝鮮人稱「老乙可赤(努爾哈赤)」「小乙可赤(舒爾哈齊)」,或「奴酋」「小酋」。
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居室的規模陳設幾乎相同,服色飾物一如其兄──都是貂皮帽、貂皮巾、金腰帶、貂皮緣飾的五彩龍紋衣,接見、宴賞外人的禮儀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區別是「老乙可赤屠牛設宴」,「小乙可赤屠豬設宴」。史載,舒爾哈齊係努爾哈赤唯一同母弟,故凡國人、賢良僚友、敕書、奴僕,以及諸物皆同享之。
萬曆二十三年,舒爾哈齊第一次代表建州女真赴京朝貢。當時他麾下有精兵五千、能臣宿將四十,他本人因戰功卓著頗得眾心,勢力已經可與努爾哈赤抗衡。
舒爾哈齊的鋒芒外露,已發展到為努爾哈赤不能容忍的程度,他藉機冷落、有意貶低舒爾哈齊的事情開始發生,舒爾哈齊家「凡百器不及其兄遠矣」。努爾哈赤的猜忌和無端削奪,刺傷了舒爾哈齊對兄長的親情,也助長了他日益膨脹的權力欲。萬曆二十四年,努爾哈赤設宴招待朝鮮使臣,舒爾哈齊當即提出他「亦當接待」。如此才有了「兩都督府」的分別宴請。宴後,舒爾哈齊對朝鮮使臣正言道:「日後你國遣使送禮,卻不可高下我兄弟。」
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討伐哈達貝勒孟格布祿。舒爾哈齊率先鋒二千先抵達哈達城下,見哈達城上城下軍容整肅,不免為城中有備是否出擊心生躊躇。正在此時,努爾哈赤率大軍趕到,見舒爾哈齊陳兵城下一矢未發,頓時勃然大怒。從未對弟弟疾言厲色過的他,竟當眾質問舒爾哈齊:「汝此來,難道是因為城中無備嗎?」並呵斥道:「汝兵向後,給我閃開!」
而後,努爾哈赤親自揮軍攻城,血戰六晝夜,哈達城終被攻破。努爾哈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犧牲了上千建州勇士,還永遠失去了胞弟的心。他對弟弟舒爾哈齊的羞辱、貶斥並非無端,難免有借題發揮之嫌,舒爾哈齊只是忍而未發。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萬曆三十三年(一六○五年)二月,舒爾哈齊之妻病故。由於明朝總兵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柏納舒爾哈齊之女為妾,李成梁與舒爾哈齊是兒女親家,李成梁命守備佟某置辦二十桌酒席,外帶牲畜前往弔祭。
舒爾哈齊與李成梁的交往,本是努爾哈赤對明兩面政策的組成部分,然而在兄弟二人嫌隙日深的情況下,卻成為了對努爾哈赤潛在的威脅。況且努爾哈赤深知李成梁慣用「以夷制夷」策略,依他對舒爾哈齊的眷顧是否說明他的離間術已經成功,舒爾哈齊之心已向明傾斜了呢?
萬曆三十四年十二月,舒爾哈齊第三次代表建州女真進京朝貢,明廷以「建州等衛夷人都督指揮」的名義向他如例頒賞。或許正是那個時候,一個借明自立、分裂自立的危險念頭開始在舒爾哈齊的腦海中出現。
萬曆三十五年,在接應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蜚優城部眾歸附一役中,舒爾哈齊充任統兵主帥,同行將帥還有努爾哈赤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及大臣費英東等。舒爾哈齊在行軍途中突然藉口大纛(軍旗)發光不是吉兆提議班師回軍,經努爾哈赤之子褚英、代善力爭,隊伍才得以繼續前進。到達烏碣岩,舒爾哈齊領五百人滯留山下,而他的兩名心腹驍將常書、納齊布率百人逗留不前,只有褚英、代善率領不足烏拉四分之一的兵力拼死奮戰。烏碣岩大戰是努爾哈赤統一大業的關鍵性戰役,驍勇無敵的舒爾哈齊怎麼了?
舒爾哈齊與烏拉有三次政治聯姻,這層緊密關係構成他退縮不戰的原因。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有意對抗心如明鏡。他一面諷刺地賜給舒爾哈齊「達爾漢巴圖魯」的勇號,一面以不為力戰之罪宣布將常書、納齊布正法。
舒爾哈齊氣急敗壞,宣稱:「誅二臣與殺我同!」努爾哈赤眼中閃過不易覺察的輕蔑,改罰常書金百兩、奪納齊布所屬部眾人口,並以「臨陣退縮,時有怨言」為由,自此「不遣舒爾哈齊將兵」。這才是努爾哈赤要達到的真正目的:先將事情推到極致──要對方的命,而後讓對方為保命不惜接受一切條件。
軍權被削,舒爾哈齊滿腹怨氣無從宣洩,從軍國大政到人財小事,繼續不斷與努爾哈赤口角相爭,甚至努爾哈赤命各部出役築城,他卻命屬下不赴工,要自築一城。努爾哈赤不予理睬,僅冷冷拋給舒爾哈齊一句話:「弟所得家業及屬人僚友,非我等之父所遺留之屬人僚友,乃為兄所賜耳。」一方喋喋不休,近乎無理取鬧;一方不予理睬,儘管道理在手。
眾人心中好惡的天平日漸傾向努爾哈赤。舒爾哈齊愈益憋悶哀怨,浩歎道:「此生有何可戀?不如一死!」他對三個兒子阿爾通阿、阿敏、扎薩克圖說明原委,道:「吾豈能為衣食所得而受制於人?」
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扎薩克圖立即回應。他們在明朝軍事重鎮──鐵嶺東南八十里遠的黑扯木伐木造房擬為將來據點。因為黑扯木地近明朝邊關,東接烏拉,北鄰葉赫,不僅可得到明朝就近庇護,還可藉助努爾哈赤之敵烏拉和葉赫的聲勢,更可得到三次聯姻的烏拉的援助。正當舒爾哈齊秘密籌劃分裂自立的關鍵時刻,努爾哈赤突然命他以建州首領的身分入京朝貢。努爾哈赤這一決定無疑是調虎離山,舒爾哈齊儘管心中一百個不願意但無法推託,遂率領一百四十人的朝貢隊伍第四次進京。這一次,明朝以他為建州右衛的代表。建州右衛首領的頭銜已經久違,此次再現是明朝欲扶植舒爾哈齊、削弱努爾哈赤勢力的明顯暗示,這恰與舒爾哈齊欲在黑扯木自立的想法不謀而合。
萬曆三十七年初,舒爾哈齊回到建州。他有恃無恐地與三子密謀投靠明朝、葉赫,隨即移居黑扯木。二月,努爾哈赤得知消息,怒責舒爾哈齊並勸其歸來,但舒爾哈齊不聽。
三月十三日,努爾哈赤斷然剝奪了舒爾哈齊全部家產,殺死舒爾哈齊兩個兒子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並將與此事有關的舒爾哈齊部將武爾坤吊在樹上活活燒死。至此仍餘怒未息,欲加刃於舒爾哈齊二子、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代善、皇太極等諸兄弟極力諫止,阿敏方免於一死,但也受到被剝奪所屬人口之半的懲戒。建州女真血濺蕭牆,明朝邊軍卻置若罔聞。
或許是憚懼努爾哈赤的精兵,或許是靜觀龍虎之鬥欲得鷸蚌相爭之利,總之明朝邊軍沒有像舒爾哈齊所希望的那樣出手干涉。舒爾哈齊只有歸來向努爾哈赤請安謝罪,道:「兄汗優養恩深,弟卻妄想赴別處居住,實乃大謬大錯了。」努爾哈赤並不多言,大度地賜還舒爾哈齊被沒收的全部家產。
在他人眼中,努爾哈赤是顧念手足之情的。但在舒爾哈齊看來,努爾哈赤卻是故作姿態,他認為自己沒有理由感恩,反而應該牢記哥哥對待親弟弟的刻薄寡恩。努爾哈赤何嘗感覺不到這些!
舒爾哈齊完了。他不再是弟弟而是一個無用、有害、又再無必要與之周旋的敵人。努爾哈赤佯稱新宅落成邀舒爾哈齊赴宴,然後將其幽禁。又以舒爾哈齊之命召來他的兩名心腹驍將常書、納齊布,在二人步入房門之時被潛伏甲士攔腰斬殺之。舒爾哈齊鐵索鋃鐺,被囚禁在暗無天日的禁所,囚室門窗皆被磚石密封,僅留「通飲食、出便溺」兩個洞口,生不如死。兩年後,(萬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舒爾哈齊憂憤而亡,時年四十八歲。
努爾哈赤大權在握,於明萬曆四十四年順利登上了後金天命汗的寶座。五十八歲的努爾哈赤以吞吐天地的雄才大略、橫掃千軍的赫赫戰功及統一女真的光輝功績贏得了此時的殊榮,而他光輝燦爛的寶座染有其胞弟──舒爾哈齊的鮮血。
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前後,在集權與反集權血腥鬥爭中登場的角色和對手,除了弟弟,還有他的兒子和家人。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權力的爭奪總是伴隨著殺戮和血腥,總是伴隨著骨肉相殘。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愛新覺羅家族的興衰為綱,細說一個家天下的成敗,分析歷史的必然與偶然,讓讀者領略變遷幕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