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原來是這樣 | 誠品線上

清朝原來是這樣

作者 羅杰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清朝原來是這樣: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政權,清王朝對於傳統中國社會的統御之術可謂駕輕就熟,但是當西風漸進,這個傳統封建社會卻抵擋不了潮流的衝擊,清王朝的統治者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政權,清王朝對於傳統中國社會的統御之術可謂駕輕就熟,但是當西風漸進,這個傳統封建社會卻抵擋不了潮流的衝擊,清王朝的統治者注定一步步走向失敗的命運,這是為什麼? 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對清王朝268年 (從順治入關到清王朝覆滅) 的歷史進行了別具一格的梳理與剖析。 通過對清王朝興衰變遷中的種種細節與真相的解讀,從「裝束文化」、「官場文化」、「仕途文化」、「妖術文化」等諸多方面,揭露清王朝隱秘、禁忌的政治和文化密碼。當你能夠看透這一切時,會驚悟出,清朝和你想像的絕對不一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羅杰,文字玩家,縱橫文史兩界,作品涉及白話歷史、公案新說、青春言情、驚悚懸疑、新派評書等諸多領域,筆法通靈剔透,風格詭譎多變。其歷史作品,極具歷史現場感,讀其作品往往無意間就如進入了歷史的每個瞬間,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歷史的多面性與隱秘性,主要暢銷歷史作品有《歷史罪》、《歷史就這四張臉》、《漢朝其實很瘋狂》、《中國歷史從頭讀到尾》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007 一、辮子背後的歷史密碼/010 二、皇權鬥爭/020 三、前清的宦官與言官/030 四、順治「罪己詔」/036 五、雄主康熙的大手筆/041 六、盛世經濟與曆法之爭/053 七、皇子奪嫡/061 八、殘酷文字獄/078 九、秘密建儲與密摺制度/089 十、禁賭風雲與高薪養廉/093 十一、李衛當官真實版/101 十二、年羹堯的官場沉浮/107 十三、雍正猝死之謎/117 十四、乾隆的身世與文治武功/123 十五、六下江南那些事/132 十六、文人宰相紀曉嵐/140 十七、叫魂奇案:盛世下的陰影/148 十八、天下第一貪/154 十九、閉關鎖國/161 二○、禪位真相/168 二一、和珅倒臺始末/172 二二、白蓮教起義/181 二三、王朝危機/185 二四、經濟困境/192 二五、鴉片戰爭始末/199 二六、咸豐即位內幕/210 二七、內憂:太平天國運動/215 二八、內訌:天京血腥慘案/223 二九、曾國藩:最具爭議的晚清權臣/234 三○、葉名琛的悲劇/242 三一、最後一位出生在紫禁城的皇帝/248 三二、慈禧與奕訢的權力爭奪戰/253 三三、安德海被殺真相/257 三四、刺馬奇案/262 三五、洋務運動之爭/275 三六、晚清官場大腐敗:捐官與科場行賄/288 三七、透視甲午戰爭/299 三八、戊戌變法一百零三天/308 三九、光緒帝死因探疑/326 四○、末代帝王與清王朝覆滅/331 附錄一 清朝大事年譜/339 附錄二 清朝十二位皇帝簡介/343

商品規格

書名 / 清朝原來是這樣
作者 / 羅杰
簡介 / 清朝原來是這樣: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政權,清王朝對於傳統中國社會的統御之術可謂駕輕就熟,但是當西風漸進,這個傳統封建社會卻抵擋不了潮流的衝擊,清王朝的統治者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020997
ISBN10 / 9864020994
EAN / 9789864020997
誠品26碼 / 2681328601001
頁數 / 35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言
中國的歷史很長,朝代也特別多。最後一個朝代叫做清朝。有些人認為,清朝的第一個皇帝是順治。其實在順治皇帝以前,清朝已經有過兩代君主:太祖努爾哈赤與太宗皇太極。
努爾哈赤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在瀋陽之東,新賓縣城之西三十里赫圖阿拉城宣佈獨立,建國稱汗,國號後金。
他死後,兒子皇太極繼位,當了十多年的大汗後,改稱皇帝,把國號改為「大清」。皇太極當了七年零四個月的皇帝,就去世了。在他之後,是順治、康熙、雍正和乾隆。順治能夠繼位,是清朝皇室兩大政治集團相互妥協的產物,一個是他的叔叔多爾袞,一個是他的哥哥豪格,可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順治皇帝做了十八年皇帝,在順治十八年正月死亡。有人說,他沒有死,做了和尚。康熙呢,命很長,人也很好。他的雄才偉略締造了「康乾盛世」的輝煌。讓人遺憾的是,清朝的文字獄始於這位皇帝。而他一生最痛心的問題,莫過於傳位問題上的進退失據,幾個皇子間的明爭暗鬥讓他在晚年心力交瘁。
康熙末年,清朝的社會已經出現停滯,形式複雜,又因為減免賦稅,導致財政困難,扔下一個爛攤子,只等後人來收拾。
雍正皇帝辦事果斷,手段毒辣。他繼位後,實行多項改革,勵精圖治,他的勤政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史料記載,雍正皇帝現存僅朱批的奏摺就達三萬五千多件,其總字數以雍正執政十三年相除,平均每天是八千多字。事實證明,他這十三年的工夫沒有白費,「康乾盛世」能在乾隆時期達到頂峰,雍正皇帝功不可沒。只是這個皇帝猜忌多疑,在位時統治相當嚴酷。
乾隆,這位皇帝的壽命比康熙還長,自稱「十全老人」,喜歡花錢,愛出鋒頭,把祖宗幾輩子的錢都花光了。導致吏治腐敗,貪腐成風,乾隆王朝中後期時,社會開始走下坡路,末年更是出現了「饑餓盛世」。
乾隆皇帝丟下的爛攤子比康熙皇帝更甚,他的後人嘉慶皇帝,憋著一肚子氣,老頭子說要效仿聖人禪讓,卻是名不符實,開給他一張空頭支票,凡事還是要他老人家點頭才作數。好不容易捱到乾隆駕崩,嘉慶親政,卻要為清朝國力由強轉向衰敗買單。國庫的銀子已經讓乾隆折騰得差不多了,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扳倒大貪官和珅,讓大清王朝吃了一頓飽。
嘉慶皇帝雖然勤政圖治,親政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頹勢難以挽回,在位期間,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白蓮教等大規模農民起義紛紛爆發,清王朝國力迅速滑坡。
接下來是道光皇帝,這位皇帝以儉樸著稱,穿著打補丁的破鞋子,經營大清王朝這個爛攤子,依然不見起色。英法聯軍的堅船利炮還是轟開了清王朝的大門,這位皇帝在悲憤中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南京條約》。那時,紫禁城殘陽如血。
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道光的第四子咸豐,在慌亂中接過了這杯苦酒,未及送到唇邊就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在咸豐鎮壓太平天國之時,英、法兩國再次對清王朝宣戰,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佬也趁火打劫,蠶食中國領土,咸豐皇帝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將中國進一步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咸豐的正宮皇后鈕鈷祿氏很老實,側室妃子葉赫那拉氏很厲害。葉赫那拉氏在咸豐皇帝死後大權獨攬,叫人家尊稱她為慈禧太后。
慈禧懂得使喚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於是消滅了太平天國。但她缺乏國際常識,應付不了外國,因此一敗於法蘭西,再敗於日本。後來,她想借重一批畫符念咒的義和拳扶清滅洋,引來了八國聯軍。京城和大片土地都被聯軍佔了,她只得向人家賠錢、賠禮。她的兒子同治皇帝與侄兒光緒皇帝,被她先後當作傀儡。後來,光緒自己當家,找到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準備大大地改革一番,她大發脾氣,把光緒皇帝關了起來。
她比光緒晚死一天。死後,光緒的侄兒溥儀當了皇帝,年號宣統。宣統三年陰曆八月十九(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歷經近三百年的大清帝國在隆隆炮聲中坍塌。
在中國,自秦始皇以下的兩千多年的皇朝歷史中,建立過兩百年以上的大一統皇朝,只有西漢、唐、明、清。大清帝國在中國的歷史舞臺存了在兩百六十八年之久。
如此漫長的歷史,自然要從明清兩朝的交替說起。明清交替與中國以往朝代的交替不同,是少數民族代替漢族,其民族矛盾不可避免。這些矛盾體現在戰爭上,制度上,還體現在一些傳統文化習俗上。因此,作為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遇到太多棘手的問題,其中一個,便是「辮子問題」,由此而引發了「剃髮令」事件。這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後,一個重要的事件,這一事件甚至影響了清王朝的整個歷史。我們就從這個事件開始,一步步揭開大清王朝兩百六十八年的歷史真相。
一、辮子背後的歷史密碼
大清順治皇帝於西元一六四四年入關,定鼎中原。在第二年的元旦,一個叫孫之獬的官員,向順治皇帝上疏說:皇帝陛下您平定了中國,萬象更新。可是,衣冠束髮的制度,卻還用明朝的那一套,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眾所周知,順治皇帝入關後,明朝官員紛紛投降了清朝。上朝時,便有滿臣和漢臣兩班官員。這兩班官員的穿戴打扮大不相同。滿族官員剃髮留辮,身著滿服;漢族官員束髮戴冠,身著漢服。儘管服飾裝扮迥異,而兩班官員並無異議。在滿族官員眼裡,漢族官員的裝扮是順眼的,漢族官員雖覺得滿族官員腦後的一條鞭子有些扎眼,卻也無傷大雅。作為滿人的順治皇帝,對漢族官員的裝束也能接受。因此,自入關後的一年多來,滿漢兩臣和氣共處,相安無事。
然而,一個叫孫之獬的官員,突然提出了官員衣冠束髮的問題。孫之獬為何要提出這個問題?他的居心何在?這也是清王朝很多滿族官員心中的疑問。
孫之獬原是明朝天啟的進士,他做官時正是魏忠賢當權的時期。當時,閹黨吃香,他便成為閹黨成員,著實過了一段好日子。清軍入關以後,孫之獬立即俯首乞降,自己帶頭與家人奴僕一起剃頭留了辮子,並換上了滿裝,一心一意在山東等待清軍的到來。大清朝廷為收攬人心,接納並讓他當了禮部侍郎。
然而,很多滿臣卻不認為孫之獬是一個忠臣。理由很簡單,孫之獬是一個漢人。滿臣們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孫之獬越是渴望站到滿臣行列中,滿臣們就越排斥他。
孫之獬碰了一鼻子灰,感到委屈,轉而想回到漢臣的行列。孰料,漢臣也排斥他。因為他剃髮留辮,被一些漢臣視為「漢奸」。
孫之獬被孤立了,這種孤立讓他憤怒。憤怒之下,孫之獬向順治皇帝上疏。順治皇帝當時年僅七歲,他並不知道,孫之獬上疏的真正原因。但孫之獬的一句「中國從陛下也」,讓這位少年天子萬分感動,且熱血沸騰。同時,攝政王多爾袞也認為,應該頒佈「剃髮令」。
剃髮令規定:凡是清軍所掌握的地區,在十日之內,盡行剃髮蓄辮;凡不剃者、遲疑者、上表章請求保存者,一律殺無赦。
此令一出,天下譁然,滿漢民族矛盾激化。
中國的儒家思想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因此,反抗清朝統治者「剃髮令」的大有人在,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得不剃髮蓄辮,以求保命。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怕死者涕泣而剃,不怕死者寧死不剃」。
當時,「剃髮令」下達到各地官府後,官府的官員們便命令「剃匠」,擔著剃頭挑子,遊行於街市之中,強行剃髮。
所謂「剃匠」,都是頭戴紅纓帽的八旗兵,一組三至四人。一個手拿剃頭刀,其餘兩、三個人,抱著鬼頭刀。接受剃髮者,用剃頭刀剃髮,並享受熱水、手巾的待遇;抗拒剃髮者,則享受砍頭的待遇,被鬼頭刀砍下的頭顱,被「剃匠」掛在十字架形狀的豎杆上。
一個王朝初建,首要的問題,是穩定人心,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而清朝初期「剃髮令」的實施,帶來的卻是動亂。在順治皇帝頒佈「剃髮令」之前,反抗清軍的主要是明朝的殘餘部隊;當「剃髮令」頒佈之後,很多老百姓也站在了清政府的對立面。
剃髮與留髮的對抗,實質上是兩種文化傳統的對抗。在這場對抗中,最慘烈的一幕,發生在江陰縣(今江蘇省南部)。
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剃髮令」下達到江陰。江陰的眾多老百姓與鄉紳,向知縣方享請願,跪請留髮。方享不但不接受,反將請願者罵走。第二天,一個叫許用的秀才聚集了一批人,在江陰的孔廟立誓:頭可斷、髮絕不可剃!
當日下午,一隊鄉兵手持武器衝進縣衙,把知縣方享抓進了監獄。然後推舉典史(縣衙管緝捕和監獄的官員)閻應元和陳明遇為首領,共同商議抗清守城大事。
清廷方面,獲悉江陰造反,火速派大兵前往鎮壓。江陰百姓與官兵堅守城池八十一天,殺死清兵七萬五千餘。最後,終因兵力懸殊,城破。清軍攻進江陰,下令「滿城殺盡,然後封刀」。於是,在接下來的十天裡,清軍對江陰城進行慘絕人寰的瘋狂殺戮,城中百姓遇難人數多達十七萬餘人。江陰城幾乎變為了一座「鬼城」。
有一首悼念江陰死難者的詩詞,這樣寫道:「八十日戴髮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這一段剃髮與留髮的對抗,在歷史上被稱為「江陰十日」。接下來,又發生了「嘉定三屠」。
嘉定在江陰的東南面,也展開了反剃髮鬥爭。
順治二年七月初一,清廷派明朝降將李成棟率兵前去鎮壓。嘉定百姓推舉當地士紳黃淳耀和侯曾峒主持城防,在城牆懸起「嘉定恢剿義師」的大旗,城中的男女老幼,都被組織起來抵抗清軍。
清軍圍城猛攻,在外援斷絕的情況下,嘉定軍民堅守了十餘天。後因連日大雨,將土城牆沖破,清軍趁勢用大炮猛烈轟擊,終於攻入城內。李成棟下令屠城,嘉定城內「浮屍滿河,舟行無下篙處」,被屠殺者約三萬餘人。
不過,嘉定百姓並沒有被恐怖的殺戮嚇倒。李成棟離開後,四處逃散的民眾再一次聚集起來,反清義士朱瑛率領五十人進城,集合百姓,再次控制了嘉定。李成棟派部將徐元吉率兵前往鎮壓,居住在嘉定城內的百姓,聽到消息後,紛紛逃離。因此,清軍的鎮壓行動便放在了城郊,城郊數十里內,草木盡毀,積屍成丘,民間炊煙斷絕。
之後,明朝綠營把總吳之璠在江東起兵,反攻嘉定,不幸慘遭失敗,起義軍全軍覆沒。李成棟惱羞成怒,下令屠城,嘉定再遭浩劫,嘉定城內外又有兩萬餘人被殺害。
這三次對嘉定的屠殺,被稱為「嘉定三屠」。
然而,江陰和嘉定的叛亂雖然平息,但江南地區的許多城市,如常州、無錫、宜興、嘉興、紹興等地的民眾,也先後起義,進行反剃髮鬥爭。這些鬥爭都遭到了清軍的血腥鎮壓。繁華的江南地區受到嚴重破壞,到處是斷井頹垣,一片破敗景象。
用今天的話說,這是由髮型引發的血案。那麼,人們會提出一個問題,清朝的滿人為什麼要剃髮留辮子?
這要從滿族的祖先說起,滿族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長白山、黑龍江一帶,以打獵捕魚為生。剃去前額和四周的頭髮,將留存的頭髮編成辮子垂在腦後,行動會更方便。能夠避免穿山越嶺的時候枝騰刮傷頭髮,也能夠避免射箭的時候亂髮遮擋視線。
其實,剃髮留辮不僅僅是滿族人的習俗,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大多都會把前面的頭髮剃掉,使騎馬打獵時更方便。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時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維新以前,男子的髮型與成吉思汗時期的髮型相類似,從浮世繪上可以看出,這種習俗可能與南洋群島鑿門齒的習俗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體某一部分殘缺的成人禮。
一個地域有一個地域的文化,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習俗,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然而,清軍入關以後,要求漢人遵循他們的文化習俗,下令「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引起了漢族民族強烈地反抗。這種反抗持續不斷,是清朝統治者始料未及的。他們實在不明白,頭髮難道比腦袋更重要嗎?
當時,清軍雖然入關,但全國尚未真正統一,一些地方的反清情緒還很高漲。而為了一個髮式問題,導致民族矛盾激化是得不償失的。此時,一個叫洪承疇的人,為了緩和這種矛盾,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並上疏順治皇帝。
洪承疇本是明朝的一位重臣,後投降了清王朝,成為清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清朝官修史書中,有一本極其特色的史書--《貳臣傳》,該書是乾隆四十一年開始編纂的。書中的人物,都是在明清交際之際,先為明朝效力,後投降清朝的「貳臣」,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洪承疇便是其中之一。
洪承疇從「忠臣」到「貳臣」的人生轉折,發生在明朝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年)。當時,皇太極集中大軍攻打遼東重鎮錦州,洪承疇以督師身分率軍救援,雙方相峙在錦州周邊的塔山、杏山一帶。
面對清軍強大的攻勢,洪承疇主張步步為營,以守為攻,雙方相持近一年,清軍進退兩難。但是關鍵時刻,明朝兵部尚書陳新甲向崇禎皇帝進言,懷疑洪承疇有「擁兵自重」嫌疑。崇禎多疑,數次發詔書催促洪承疇與清軍決戰。無奈之下,洪承疇只得主動出擊,卻被清軍斷絕糧道,致使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松錦之戰」。
松錦之戰後,坊間傳言洪承疇已戰死,向來對功臣刻薄的崇禎皇帝帝也悲歎不已,曾輟朝三日以示悼念,卻不料洪承疇竟然在兵敗後投降了清王朝。
有關洪承疇的叛變,歷史上流傳的說法是,本來洪承疇意圖絕食,但皇太極親自接見,噓寒問暖,終於感動了原本打算殺身成仁的洪承疇。另外還有一種比較「懸乎」的說法是,皇太極派自己的寵妃莊妃勾引洪承疇,終把洪承疇拉下了水。
這兩種說法,皆未得到確切地證實。而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洪承疇鎮壓農民軍時,就常被崇禎的寵臣楊嗣昌刁難,後來的松錦大戰,與其說敗於清軍,不如說被是崇禎皇帝的瞎指揮坑死的。明朝遺民王邦稷對此評價說:「洪承疇非不忠,乃心死也。」
招降「心死」的洪承疇,不但明朝方面一片譁然,連清朝內部也群起反對。皇太極卻說:「洪承疇乃我進中原之嚮導也。」儘管如此,皇太極在世時,洪承疇也只得到一份閒職,並未受到重用。他真正大展拳腳,是在皇太極病逝,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以後。
多爾袞對洪承疇分外倚重,「引以為師」。明朝滅亡後,正是洪承疇向多爾袞建議,將境內十五歲以上男丁盡皆編入部隊,集中二十萬大軍入京。清軍趕走李自成,奪取北京後,也是洪承疇提出出榜安民,嚴肅軍紀,同時主動出面,大力招降前明的漢族官員,使清王朝很快在北方站穩了腳跟。
洪承疇對清王朝的忠心不容置疑,在清王朝頒佈了「剃髮令」,引起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民變時,洪承疇向順治皇帝提出了「三從三不從」的主張。
這一主張的主要內容是:男從女不從,官從吏不從,生從死不從。順治皇帝批准了他的請求。也正是洪承疇的這道奏書,讓此後大清朝的漢族女人可以穿明代衣裙,梳漢式髮髻,衙署的吏役可以穿漢式差服;死人入殮也可以打開髮辮,穿上漢式的衣衫。
這樣一來,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平民百姓對異族習俗的抵觸情緒。實際上,清王朝推行「剃髮令」,絕不僅僅是維護本民族風俗習慣,而是想通過剃髮易服來打擊、摧垮漢人,特別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使滿族的統治地位更加穩固。從之後的歷史可以看出,這一措施所起到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漢人不再執著於本民族服飾,他們漸漸習慣了滿族的髮式和服裝。而滿族人也受到漢人孝悌觀念的影響,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毀壞的。滿族戰士如果戰死沙場,他們屍骨被埋在外地,但辮子都會剪下來,附上姓名籍貫送回老家,招魂安葬。
儘管兩個民族的文化習俗不斷融合,但清王朝「剃髮易服」政策的影響,非常深遠。縱觀大清近三百年的歷史,每一次發生的農民武裝暴動,所提出的口號,大都是「復我大漢衣冠」。康熙皇帝削三藩時,吳三桂反清,提出的口號是「反清復明,恢復衣冠,散辮留髮。」白蓮教起義,上百萬教眾打開髮辮,橫行江南數省,讓當時已經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死難瞑目。乾隆皇帝臨終的那一年,在山莊林下戲題碑上還留下了一句「二豎獲日指,一章捷望天」的哀鳴。
到了晚清咸豐同治年間(一八五○--一八七五年),天王洪秀全帶領太平軍造反的時候,辮子又成了重點打擊對象。後來,太平天國頒佈了一道同樣嚴厲的「蓄髮令」,不過這次成了「剃髮不留頭,留頭不剃髮」,意思是想保住頸上的腦袋,就得留起長髮,太平軍的「長毛」綽號就由此而來。最可憐的是有些人像阿Q一樣,因為腦袋上長了癩痢或者生了蝨子被剃了頭,結果也被認為是違令不遵給殺了。
但是,太平軍的地盤並不穩固,每次都是打了跑,跑了打。結果後面的湘軍趕來,看誰背叛朝廷留了髮,抓住也要殺頭,這下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聰明的人,就搞兩面派,讓額頭上的頭髮長出一點點,弄得不倫不類,兩邊應付。說來好笑,太平軍按資排輩時,就看額頭前面的頭髮,頭髮長的自然參加起義早,起義晚的自然頭髮短,一目了然。
中華民國成立後,第二十九號公報中就發佈了《剪辮令》:令到之日,限二十日內,全民一律剪辮,有不遵者按違法論。這次雖然沒有以殺頭相威脅,但回應者甚眾。一時間,大街上滿是丟棄的辮子。有少數對新政權心存疑慮者,偷偷把辮子藏在帽子裡,鬼鬼祟祟上街。革命少年一發現了他們,往往立刻撲上前去,掀翻帽子,扯出長辮,「咔嚓」一聲,辮子就被剪沒了。
最有趣的是,被剪者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只覺得腦後一陣涼風襲來,用手一摸,腦後的辮子已經沒了。倘若是清朝的遺老,定要當街大哭大罵。而那些「肇事」的革命少年,則在這場惡作劇一般的剪辮子行動中一哄而散。
一九一一年,舊曆辛亥年,武昌起義爆發,在這場翻天覆地的革命之初,國父孫中山提出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其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剪髮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鐵血口號,變成了「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的宣言。
辛亥革命後,本來辮子的歷史也該壽終正寢了,但還有個迴光返照。一九一七的時候,「辮帥」張勳趁北京政局不穩,便率領自己的「辮子軍」殺到北京,擁溥儀推行復辟。這下「辮子」又神氣活現起來了,那些剪了辮子的,又慌忙到處裝假辮子,一時間假貨橫行,滿街的辮子都使用的是物理嫁接術。辮子竟然成了北京城的搶手貨。不過,假辮子也就流行了十二天。張勳的倒施逆行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義憤。討逆軍在北京上空扔了幾顆炸彈,把沒見過世面的「辮子軍」嚇得半死。討逆軍攻入北京,張勳和他的「辮子軍」抱頭鼠竄,溥儀也只得再次退位。至此,辮子也就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縱觀這些風起雲湧的起義、革命。清王朝似乎從未有過安寧的時候。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點,清王朝能以二十餘萬人口統治中國近三百年,在很多大政策上是高於明王朝的。從清朝初期的撤遼餉、練餉、剿餉的政策,到康乾盛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從不修長城到平定準噶爾,收復臺灣,滿族人都站在大中華的立場為君為國的。他們犧牲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的代價,而融入到中華大家庭中。可是,偏偏在比語言、文字次要的剃髮和衣冠問題上,固執己見。
或許可以這樣說,「辮子問題」是大清王朝覆滅的因素之一。歷史上,曾有「一根稻草壓垮明王朝」的說法,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說「一根辮子拖垮清王朝」呢?
歷史總是充滿了戲劇性,誰能想到「剃髮令」的始作俑者,其實是一個漢族官員,他就是向順治皇帝上疏的官員孫之獬。在清王朝頒佈「剃髮令」的三年後,孫之獬因為受人錢財賣官,而遭革職,被遣返回老家淄川。他回到老家的時候,剛好趕上山東謝遷起義,謝遷率領起義軍攻入淄川後,殺了孫之獬的全家。為了給天下人解恨,謝遷說:貪得一官,編天下之髮。我現在就給你種上頭髮。於是,在孫之獬的腦袋上鑿了個洞,插了幾根頭髮,孫之獬疼痛難忍,昏死過去。而起義軍仍不解氣,又把他活剮了。
孫之獬是歷史上的一個小人物,剃髮的主張雖然是由他提出,但真正將「剃髮令」落到實處的,是順治皇帝和攝政王多爾袞。從這裡,也可以發現一個歷史的規律,小人物往往會改變大歷史,而小人物的下場也注定比大人物悲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