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二〇一六至二〇一八作品集 | 誠品線上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二〇一六至二〇一八作品集

作者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二〇一六至二〇一八作品集:2016到2017,3個學期,21門設計課,42次正式評圖,73個焦慮的靈魂,442天在工作室發酵的日子。  這些,是圖也是文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016到2017,3個學期,21門設計課, 42次正式評圖,73個焦慮的靈魂, 442天在工作室發酵的日子。 這些,是圖也是文字,是衝撞也是自我探求,是全盤摸索也是學習建築的步步。本書把在建築所的一個個片刻濃縮成六個章節,從「空間感知」到「居住想像」,從「討論公共」到「建築實踐」,從「當代議題」到「未來界線」。有別於以往以設計課程為分類依據,本書希望打破這樣的藩界,以六種主題來詮釋交大建築所對培育建築專業的理念,並透過作品以及師長論述相互對談,讓各界能更清晰地閱讀出「交大建築」,也讓這本作品集成為我們持續前進、持續變動的片段停格。 ◎即將邁向第三個十年 「自2000年創立起,交大建築研究所一直面臨的挑戰是『新興建築系所的定位、生於理工環境的契機與責任』。這種追求當代性與探索科技意涵的性格,使得我們不會、也不能偏安於長期穩定狀態,而必須持續滾動與變革。2010年之後,我們融合建築師與工匠精神,在教學與研究上不僅以真實建築、社會、都市、文化、未來性為課題,還親身參與實踐與改造,從實驗教學、創造工具、打造能源屋、社會改造、義築、到挑戰數位文化的前緣。2020年,我們即將迎接第三個重新定義自己的十年。」--交通大學建築所所長/侯君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交大建築所成立於2000年,在數位時代的全球發展中,以「當代建築設計」與「數位建築設計」為研究領域,並分為兩種研究訓練:第一,在建築專業教育方面,提供建築碩士學位(Master of Architecture)招收建築系與非本科系畢業生;第二,在數位學術理論方面,提供建築理學碩士學位(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與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 in Architecture)。「當代建築設計」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包含全球與台灣當代建築思潮與數位建築設計等理論性與實務性訓練;「數位建築設計」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包含自2000年起的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CAD CAM)與虛擬實境、互動科技等新數位媒材(New Digital Media)相關之數位建築理論與實務。全所研究生與教師之設計創作與數位研究,均發表在國內外重要之研討會、雜誌、期刊與展覽。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Chapter1 知覺・經驗・空間ESTHESIA EXPERIENCE SPACE建築的初始從感知空間開始,一片屋頂定義出的太初棚架成為設計者的起點,我們因由產生各種想像,歸納出不同的空間經驗。Chapter2 居與生活的多重視角MULTI-PERSPECTIVES OF LIVING居住是建築最原始的需求,或是說庇護,而家是社會的基本單元。透過切身的空間練習,拓展出對居住議題的省思。Chapter3 以公共之名的城市觸媒CITY CATALYST:PUBLICITY當生活彼此交織而不再單一時,城市因而發生。建築從關注城市基礎系統的整合再生,以及它的社會性和公共性出發。Chapter4 建築的機構性機構的建築ARCHITECTONIC AND VICE VERSA建築類比成機構是個普遍的說法,機構內物件的運動就好比建築內部的各種連動,不過建築不只是機構,我們因此在機構的微觀及建築的巨觀尺度,以及藝術及工程間來回探索。Chapter5 當代考驗!建築試答。THE ARCHI-VERSION ANSWERS OF CONTEMPORARY ISSUES依循空間而生的建築,似乎也因切身而該對社會的需求負擔起更多責任。建築訓練也該回應當代社會議題,重新探討所謂的新需求。Chapter6 在未知中突破界限BREAK AWAY FROM CONVENTION建築的歷時性與恆久性,讓我們在創造當下的時候必須躍前思考,為未來建築的立足提供方向。在看的見的當下,以建築科學的物質性來面對看不見的未來趨勢。

商品規格

書名 /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二〇一六至二〇一八作品集
作者 /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簡介 /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二〇一六至二〇一八作品集:2016到2017,3個學期,21門設計課,42次正式評圖,73個焦慮的靈魂,442天在工作室發酵的日子。  這些,是圖也是文字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622059
ISBN10 / 9869622054
EAN / 9789869622059
誠品26碼 / 2681708891008
頁數 / 24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所長序 Director'sForeword
交通大學建築所所長  侯君昊

  建築的形與機能始於太初棚架(primitivehut)和庇護所(shelter),隨文明不斷散佈與分支演化而開枝散葉、形成豐富多元樣貌。建築可以如炫技般的精巧繁複,也可以如不插電音樂會般的忠於質樸原貌;建築是物理性的容器,也是精神性的載具。而且,建築不只是建築物。
建築的迷人之處,在於遍及性(ubiquitous)與超越性(transcendent)。之所以遍及,因為它依附人類生活與文化需求而存在,是一種無法迴避的藝術;之所以超越,因為它既是人類文明與空間權力的宣示場域,亦是孕育搖籃,相生且相伴。與其說我們著迷於建築,不如說是被建築所牽連的豐富脈絡、內涵及影響力所吸引。建築師與建築工匠,就是實踐這個憧憬的角色。
  建築師在織度繁複的問題空間中撈取線索、編織出獨特的作品;建築工匠則以材料與技術將抽象轉為實體、賦予建築概念最終落腳塵世的肉身。歷史上曾經有段時期,建築師即工匠、工匠即建築師。時至今日,各項職業的進化、複雜化、分工與分化,使得當代建築師專司設計,鮮少具備建造的專業,既是必然也是遺憾。這種困境應該改變。
自2000年創立起,交大建築研究所一直面臨的挑戰是「新興建築系所的定位、生於理工環境的契機與責任」。這種追求當代性與探索科技意涵的性格,使得我們不會、也不能偏安於長期穩定狀態,而必須持續滾動與變革。2010年之後,我們融合建築師與工匠精神,在教學與研究上不僅以真實建築、社會、都市、文化、未來性為課題,還親身參與實踐與改造,從實驗教學、創造工具、打造能源屋、社會改造、義築、到挑戰數位文化的前緣。2020年,我們即將迎接第三個重新定義自己的十年。
交大建築所不只研究建築物的設計和建造,我們以建築為基地,大膽探索與挑戰各類廣義建築的前衛議題,為人所不能、為人所不為。以此作為交大建築所十八歲成年禮的期許。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把在建築所的一個個片刻濃縮成六個章節,從「空間感知」到「居住想像」,從「討論公共」到「建築實踐」,從「當代議題」到「未來界線」。有別於以往以設計課程為分類依據,本書希望打破這樣的藩界,以六種主題來詮釋交大建築所對培育建築專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