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願在人間: 許個好願, 讓它實現 積極行願, 造福人間。 | 誠品線上

好願在人間: 許個好願, 讓它實現 積極行願, 造福人間。

作者 聖嚴法師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好願在人間: 許個好願, 讓它實現 積極行願, 造福人間。:●人生的願望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許多的夢想、許多的心願,常常想:「我將來要……。」但是長大後,夢想是否兌現了呢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人生的願望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許多的夢想、許多的心願,常常想:「我將來要……。」但是長大後,夢想是否兌現了呢?一旦遇到生命的困頓時,便會有疑問:「為什麼我要被生下來?讓我活著好痛苦!好辛苦!」如果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不是父母一定要生下你,而是你自己要來的,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還願、許願。在我們短短的一生之中,經常會為了某件事而向某個人許願、承諾,這樣的許願和承諾,無量生以來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佛法認為,我們過去許願,這輩子還要再來許願;而過去許的願,尚未實踐、尚未兌現的,也要在這一生或未來生還願。或許有人會說:「那是你們佛教徒的生命意義、生命目的。我不是佛教徒,為什麼也要把許願、還願當作我的生命目的呢?」的確,一定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甚至連佛教徒也會這麼認為。換一個角度來看,「許願」和「還願」其實就是我們對生命的承諾;即使沒有學佛的人,也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承諾,更何況是自己對自己的承諾。一個人只要對前途充滿希望,認為前面有路可走,就一定有他自己的志願和期待,那就是許願。許願之後就會不斷努力來還願,一個願完成了,還會繼續許下一個願。如果這個願是為了他人著想,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這個人的人格一定很健全,而且不論大願、小願,都會有成就,也會活得很有方向感、很有意義。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責任,善盡自己的責任就是人生的意義,就是最好的還願和許願。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聖嚴法師(1930〜2009年)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者序1 啟動願望的力量新年「心」計畫人生的願望要有方向感不為自己找藉口圓滿的生涯規畫沒有目標的目標好願在人間2 發願成長自己如何超越自我開創未來?人生可以改運嗎?找回真正的自我如何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何活得快樂自在?自知之明的自信謙虛才有成長空間3 發願關懷他人對自己的良心及奉獻負責網路社會不等於疏離互信的建立慈悲沒有敵人瞋心與慈心慈悲他人的方法與智慧做好人,不等於做傻瓜善用情與理4 小小善願,轉動希望不須擔心,只要用心在安定中保持危機感現在最美好人間淨土是可以實現的舍我其誰如何種植福田?無限的時空,開闊的心人人擁抱希望和信心

商品規格

書名 / 好願在人間: 許個好願, 讓它實現 積極行願, 造福人間。
作者 / 聖嚴法師
簡介 / 好願在人間: 許個好願, 讓它實現 積極行願, 造福人間。:●人生的願望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許多的夢想、許多的心願,常常想:「我將來要……。」但是長大後,夢想是否兌現了呢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7978
ISBN10 / 9575987977
EAN / 9789575987978
誠品26碼 / 2681700461001
頁數 / 17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11X1.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許個好願,讓它實現!
聖嚴法師教你許願和還願。

好願能帶來信心與幸福,力量不可思議。
以許願為始,重整物質與心靈的天秤,
許願和還願,就是我們對生命的承諾。

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變成環境的附屬品,
都希望做一個能夠主宰自己的人;
不隨業力而轉,就要靠願心和願力來轉變。 ——聖嚴法師

試閱文字

自序 : 編者序

每個人都曾經許過願望,有時是祈求自己順利,有時是祈求家人親友平安……。每個願望都能帶來希望,但要真正實現,必須透過行動實踐,才能產生力量。

聖嚴法師曾說:「發願以後,重在實踐,從小處著手,存好心、做好事,才能轉好運。」不同於「祈求」側重於向外尋求協助,「許願、發願」重在自身踐行的允諾,確立大方向而全力以赴。

法鼓山二○一九年的年度主題為:「好願在人間──許個好願,讓它實現;積極行願,造福人間。」法鼓文化編輯部特別從聖嚴法師的著作,精選關於願望的意義,以及如何透過發願來成長自己、關懷他人,進而共創整體社會大好等文章,期與讀者共勉:以許願確立人生的方向,以行願開發生命的潛能,讓人間更美好。

法師勉勵我們:「『許願』和『還願』其實就是我們對生命的承諾。」「善盡自己的責任就是人生的意義,就是最好的還願和許願。」這兩句話實則也是法師一生行履映照。在盡責負責、還願發願的生命旅程中,法師即使行至生命的最後,依然懷持初心:「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哪個地方需要奉獻便去那裡。法師以願為導,隨緣奉獻,時時處處對生命的未來和人間社會充滿信心,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發願的力量來自信心,且讓我們隨著聖嚴法師的勉勵,以許願為始,重整物質與心靈生活的天秤。繼而發願成長自己,以發願建立自信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並能發願關懷他人,以同理心增進理解,以利他帶動自己的成長,彼此互信互敬。若能人人許好願、做好事,不僅能為自己帶來信心與希望,也將為我們的家人、處身的職場、參與的團體以及整體社會,產生正向的影響力量,有信心共創美好未來世界。

無數小小的好,可以凝聚成為大大的好;有了你我善願同行共振,人間充滿無限希望!(法鼓文化編輯部)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