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第一課 (大字版)
作者 | 聖嚴法師 |
---|---|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商品描述 | 禪門第一課 (大字版):禪是一種精神上的休息,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智慧,但禪同時也是所有的現象:它無所不在,處處皆是。趙州禪師(西元778~897年,沒錯,他在世上活超過了 |
作者 | 聖嚴法師 |
---|---|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商品描述 | 禪門第一課 (大字版):禪是一種精神上的休息,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智慧,但禪同時也是所有的現象:它無所不在,處處皆是。趙州禪師(西元778~897年,沒錯,他在世上活超過了 |
內容簡介 禪是一種精神上的休息,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智慧,但禪同時也是所有的現象:它無所不在,處處皆是。 趙州禪師(西元778~897年,沒錯,他在世上活超過了一百年)在一則公案裡告訴我們這一點:一位比丘在趙州禪師的寺裡學佛,有一天他跑來問趙州:「弟子迷惘,請師父指示我。」趙州問他:「你今天吃粥了沒?」比丘回答:「吃了。」趙州說:「那洗缽去。」一聽到這句話,這位比丘就開悟了。 如果你喝完一杯牛奶之後,我對你說:「請去洗洗你的杯子。」你認為自己會開悟嗎? 今天大概全世界的父母都會對孩子這樣說,但是他們的孩子開悟了嗎?我們要記住這個故事的背景:這位比丘已經修行一段很長的時間。長時間修行的人,他的心是很坦誠、清淨的。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禪修。也就是說,我們做的一切事情,沒有一件不是修行,但這其實不是那麼簡單。 這本書希望能介紹流傳至今的禪宗內容,以幫助我們從苦難中解脫,並生起智慧與慈悲。佛法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機會,轉變我們的視野、行為以及心,這樣我們便能免於痛苦,過著和諧的生活,最後,達到開悟的境界。(聖嚴法師)
作者介紹 聖嚴法師(1930~2009年)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薛慧儀臺大外文系學士,英國University of Bath口筆譯碩士。曾任職於法鼓山文化中心國際翻譯室,現為大學兼職講師。譯作有《享受退休》(弘智)、《在樹上的父親》(小知堂)以及《26個妙朋友》(三民書局)。
產品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小時候的疑惑 第二章 佛與禪 第三章 苦 第四章 修行 第五章 禪修的方法與階段 第六章 開悟 第七章 慈悲 名詞解釋
書名 / | 禪門第一課 (大字版) |
---|---|
作者 / | 聖嚴法師 |
簡介 / | 禪門第一課 (大字版):禪是一種精神上的休息,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智慧,但禪同時也是所有的現象:它無所不在,處處皆是。趙州禪師(西元778~897年,沒錯,他在世上活超過了 |
出版社 /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ISBN13 / | 9789575989408 |
ISBN10 / | 9575989406 |
EAN / | 9789575989408 |
誠品26碼 / | 2682126045004 |
頁數 / | 16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6X19X1.2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42 |
導讀 : 我想先藉由這個機會,為第一次接觸禪,或是對禪所知不多,甚至抱持著錯誤觀念的讀者們,描述一下禪的背景與發展淵源。
禪與佛教是一體的。自有佛教以來,大師們便將自身智慧「傳承」給已有足夠經驗且了解佛法的弟子們。佛法即是佛的教誨,藉由這種傳承形式的認可,衍生出不同的傳承,日後便成為佛教中的各部派,但這並不表示每一個部派僅代表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事實上,禪宗所傳承下來的,是整體的佛法。
佛法如海,不管是印度洋、大西洋,或者是太平洋,裡面的海水嘗起來都是鹹的。同樣地,在主流佛教中的所有派別裡,佛法的內涵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釋迦牟尼的所有教誨。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又是誰呢?釋迦牟尼並不是一個神話人物;他生於兩千六百多年前,是位於現今尼泊爾的釋迦族的小國王子。
不可避免地,身為王子的釋迦牟尼也面臨了人生必然的老、病與死亡,於是他問自己:為何身為人類就會有這些與生俱來的苦難?他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卻無法得到答案,於是他離開自己的家人,成為印度傳統的靈修者。了解印度歷史與宗教的人都知道,在印度這塊土地上,靈修擁有悠久豐富的歷史,也受到一般大眾的支持。釋迦牟尼希望能開悟,並且經由他的開悟,來解決為何會有生、老、病、死的問題。
接下來的六年期間,釋迦牟尼主要用兩種方法修行:第一種是入定,也就是打坐冥思的修行;第二種是苦行。但這兩種方法都沒有解決他對人類基本苦難的疑問。即使他在心靈上能夠達到玄妙的境界,但他仍未開悟。
六年後,他放棄了入定與苦行的修行。他尤其覺得並不能由苦行中得到智慧,於是後來便提倡「中道」。釋迦牟尼繼續打坐冥思,有一天當他自然而然地出定時,心情既輕鬆又愉快,他抬起頭看著天空,見到了晨星,他的觀點完全改變了。他了解到心在本質上原本就是無限的,事物亦是如此,所以不需要為此而起煩惱。在那一刻,他完全開悟了。
釋迦牟尼本身相當聰明而且有教養,但是他的弟子卻來自社會各階層,聰敏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絕頂聰明的弟子,也有較平庸的弟子;有學識豐富的弟子,也有無知愚昧的弟子。但是他們全都有能力覺醒,都能通往開悟之路,這是因為對佛法的領悟,並不是一種智慧或哲學上的追求。
佛法非常強調個人的實踐,將佛法納入日常生活的修行中,只有這樣,佛法才能將我們從令人困擾的感情煩惱與苦難束縛中解脫,並使我們開悟。惠能大師本身是一位樵夫,並未受過教育,然而他開悟後,他的教導與行為都自然而然與佛法完全吻合,所以我們應該要記住,佛法不是只為睿智的人而存在的,而是為所有人而存在。只要對佛法有興趣並且努力實踐,任何人都能開悟。
禪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雖然我們強調打坐,但並不認為打坐就能開悟。在惠能的一生以及有關其教導的記載中,並沒有提到他致力於打坐的隻字片語,同樣地,在他接下來的傳人中,也沒有這種記載。
有一個故事說明了以為打坐就能開悟是多麼愚癡的想法。有一位大師問一位正在打坐的比丘在做什麼?比丘說他在努力成佛。大師說,這就像打磨一塊磚頭,希望它能變成鏡子一樣,但是打磨一塊磚頭並不能使它變成鏡子;同樣地,打坐也不會讓你成佛。
這與釋迦牟尼的例子不謀而合。釋迦牟尼在成佛前就放棄了苦行與單純的打坐冥想修行,禪宗在這方面追隨了釋迦牟尼的精神。
禪宗在中國第七代祖師時分裂為兩個宗派,之後這兩個宗派又分裂成五個,然後再分成七個。其中只有兩個延續到現在,也就是臨濟宗與曹洞宗。現在的臨濟宗並不是真的直接從臨濟大師那兒傳承下來的,而是傳承自臨濟大師之後的另一門旁系。我自己則同時承繼了這兩宗法脈-臨濟宗與曹洞宗。(摘錄)
內文 : 第四章 修行(摘錄)
禪修期間,修行者要做最基本的勞動,例如準備食物、打掃清潔等,做這些工作的同時也是在修行,它提供了一個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機會,並調整你的心。一般來說,當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心是散漫的,思緒紛飛而且心如果不是在休息,也不是在修行,就會產生緊張與焦慮。不管在做什麼,注意手頭上的工作,還有身體的動作,這樣就能一面工作,一面修行。我們讓自己的心能保持柔和、放鬆,但不要讓心緒紛飛。如果在禪修期間,就能學會這麼做,那麼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在修行中,這是相當令人愉快的一件事!
一般而言,我們很難在一舉一動中,時時刻刻維持修行的心境,所以要用打坐的方法來練習。每天,我們撥出時間來打坐,集中精神;而打禪的時候,則是每天花上許多時間來打坐。打坐的時候,我們就能發現自己的心念有多麼雜亂。當我們透過打坐而培養出集中精神與保持平靜的能力時,就能進而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就是打坐修行的目的之一。
現在再回到我的禪修故事:一九四九年,正值中國政權轉變,那年我在上海,才十九歲,還是個沙彌。當共產黨已經逼近上海時,窮苦的沙彌只剩下兩種選擇:不是加入共產黨軍隊,就是加入國民黨軍隊。最後我和其他的沙彌們,一起加入國民黨軍隊,然後撤退到臺灣。
在臺灣,只要有機會,我就會修行,徵詢法師們的意見與忠告。我曾經問一位大師:「我該如何修行?我該怎麼做?」
大師回答:「修行?你在說什麼?你說的『修行』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要天天把你在做的事情做好,這不就是了嗎?」那時我覺得這輩子都會被困在軍隊裡了,不能在修行上有什麼進步。即使聽了偉大禪宗祖師們的故事,也沒辦法讓我振奮起來。
我覺得自己的業障很重,當時只要看到佛像或是遇見有修有證的法師,就會充滿了失落感。我有許多問題與疑惑,我納悶:「我並不笨,但真的沒有人能幫我了解該如何修行嗎?」我問了很多人,但沒有人幫得上什麼大忙,或是讓我受到激勵。他們總是告訴我:「你的根器一定很差,你一定業障很重。你要努力修行,懺悔、拜佛、禮佛。」
直到二十八歲那一年,我都一直被修行問題所困擾著。幸好那時我遇見了靈源老和尚,他是近代虛雲老和尚的弟子與傳人。我在軍中待了將近十年,做的是重要而又費精神的行政工作。在那段期間,我一直有疑情,那是因參禪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非理性狀態。有一次因為我的身體狀況很差,軍隊便讓我放一天假,好好休息,我就利用這個假期去參訪臺灣的寺院。
在鄉間的路途上,我更專注於修行,而我的疑惑也更深了。我的眼裡見不到美麗的景色,心裡充滿了「為什麼?」—為什麼要打坐冥想?為什麼又不要這樣做?我該不該結婚?為什麼不該?這些問題很平常,但我卻有幾百個類似這樣的問題,全部都圍著一個大大的「為什麼」在打轉。問題本身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是這些問題匯聚在一起,造成了疑情。
後來我來到了一座寺院。當時我雖然穿著軍裝,但寺裡的出家眾依然將我視為他們的一分子。他們讓我與另外一位訪客—靈源老和尚,一同在通鋪上過夜。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那位出家人是位大師,我只看見一位安詳沉靜的老人。到了晚上,靈源老和尚開始打坐,於是我也跟著坐在他的身邊。過了一段時間,我小心翼翼地問他:「請問我可以問您一些問題嗎?」
靈源老和尚說:「問吧!」
我從自己的許多問題問起,每問完一個問題,他就會說:「就這樣?」
連續問了快兩個小時,我變得很迷惑,也有點沮喪,心想:「他一直問我還有沒有問題,但卻一個問題都沒回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我仍然繼續問下去。
最後,靈源老和尚又問一次:「還有沒有問題?」我實在很困惑,於是遲疑了。這時,靈源老和尚用力敲了一下床板,發出很大的聲音,嚇了我一跳。他說:「把你的問題都拿起來,然後把它們放下吧!是哪個人有這些問題呢?」
在那一刻,我所有的問題都消失了,整個世界也改變了。我的身體直冒汗,但卻覺得格外輕盈,我的世界整個改變了,以前的那些問題,立刻變得很可笑,過去的那個我,也成為一個很可笑的人,我覺得自己好像拋下了千斤重的負擔。第二天,老和尚問我:「你睡得好嗎?」我回答:「非常好!」
當時,那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次經驗。在那之前,我一直努力去解讀佛教經典或是禪師們的語錄;在那之後,不用任何解釋,我馬上就能了解它們在說些什麼,覺得它們好像就是我自己說的話一樣。在這以前,我會納悶:「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段話或是這個表達方式的背後,有什麼重點?」現在我明白了,字就是字,如此而已。如果你能了解字面背後的意義,那很好;如果你不了解,那也很好。人們聽我說法,問我關於修行與人生的問題,有些人了解我說的話,有些人則否,不管哪一種,都很好。
然而這個經驗並沒有因此讓我所有的苦、困擾以及煩憂消失,我仍然可以察覺到它們。這些問題,從外在上看來,已經不那麼明顯,但我自己心裡知道,在某些狀況下,這些問題依然會影響我。
苦,可以是一種「理念」,因錯誤的見解而起;它也可以是「現象的」,因貪、瞋、癡而起。由不正確的見解所引起的苦,可以用「正見」來消除。由貪、瞋、癡引起的苦則是更基本的,因為貪、瞋、癡是無始即有的。要消除它們就必須修行。修行,包括觀禪及修禪,像是打坐、經行、念佛、拜佛、讀經以及觀心,都能從根本拔除苦。
與靈源老和尚相遇後,我的問題與煩擾不安都消失了。儘管我的世界大大改變了,但煩惱的根仍留著,只有經由修行才能拔除。即使你已經看見你的本性,但當煩惱發生時,仍會造成苦。不過,你會清楚地察覺到煩惱的生起,並且知道這就是煩惱。
我要說明一點,不要以為只要有一點點的開悟就能祛除所有的煩惱,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如果有位禪師宣稱他所有的問題與煩惱都不見了,別相信他!我仍然是個凡夫,而且仍舊需要定時修行。事實上,我從沒見過任何證據,說哪位祖師或是禪師宣稱他不再有煩惱,或是他已經成佛。不過,在第一次體驗開悟之後,你的煩惱雖然還沒有消失,但你的信心會變得非常堅定,而且一旦窺見了自己的本性,信仰就有了堅固的基礎。
最佳賣點 : 你能看著手指一分鐘,不想事情嗎?
如果不行,那麼你的心便是散亂的。
◇認識禪的第一本書,使心澄淨,得到真正的自由。
◇聖嚴法師親述禪修經歷與法脈傳承,特別親切可讀。
#禪修的層次 #修行中最重要的議題
#禪的修行方法 #人生觀與實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