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課50問
作者 | 法鼓文化編輯部 |
---|---|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商品描述 | 早晚課50問:為什麼要做早晚課?50個課誦須知,讓你安心在家做功課。提昇自我,修行進步,日日都是大好日!早晚課總是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何稱課誦為功課?如何選擇早晚課的 |
作者 | 法鼓文化編輯部 |
---|---|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商品描述 | 早晚課50問:為什麼要做早晚課?50個課誦須知,讓你安心在家做功課。提昇自我,修行進步,日日都是大好日!早晚課總是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何稱課誦為功課?如何選擇早晚課的 |
內容簡介 為什麼要做早晚課?50個課誦須知,讓你安心在家做功課。提昇自我,修行進步,日日都是大好日!早晚課總是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何稱課誦為功課?如何選擇早晚課的內容?可以請家人代做功課嗎? 你想知道:寺院的朝暮課誦怎麼來的?早晚課對修行有何幫助?晚課為何要唱誦《阿彌陀經》?本書針對學佛新手,量身設計50個早晚課入門問題,共分四大單元:1與佛有約做功課2做早晚課有方法3朝暮課誦精進不息4 持之以恆的一生功課幫你掌握課誦的要領,精進不息,讓人生成為一堂美好的功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為落實「將佛法的好與現代人分享」的理念,法鼓山自1949年創辦《人生》月刊,開啟以文化傳播弘揚佛法的腳步,並於1978年成立東初出版社、1995年創立法鼓文化,多年來發行雜誌、出版叢書,結合科技與社會脈動需求,開發多元化影音產品及生活類用品,為現代人提供全方位的心靈資糧。 2005年,法鼓山成立文化中心,整合文化出版、影視製作、文宣編製、修行用品等,致力於法鼓山大普化教育的工作,立基於漢傳禪佛教的推廣,期能以無遠弗屆的文化傳播力量,以「弘法利生,普及佛法」為理念,在佛法生活化的前提下,致力於法鼓山大普化教育的工作。一、人生雜誌:1949年創刊,為台灣第一份本土佛教刊物,由東初老人創刊,許多當代著名法師與居士,均曾先後擔任主編或執筆,是一份相當具有歷史代表性的期刊。今日人生雜誌月刊,由「關心全體佛教」為出發點,著重實用生活教育,提倡日常修行,鼓勵佛學研究,以使更多人修學正信佛法,落實佛化生活為目的。二、法鼓雜誌:以推廣法鼓山的理念,及報導法鼓山各項活動訊息為主要內容,創刊於1989年,隨著法鼓山的日益成長,報導內容豐富多元、生動活潑,筆法親切平實,除了是法鼓山的歷史紀錄,也是讀者建立學佛正知正見的最佳管道。三、文化出版品:法鼓文化以出版聖嚴法師著作為主,尤以《法鼓全集》為代表鉅著,為提供讀者更寬廣、多元的佛教閱讀空間,同時發行中華佛學研究所與國際學者的學術專著,以及規畫出版各種實用的佛法相關書籍與影音產品。除學佛入門、禪修指引、現代經典、高僧小說、智慧掌中書等系列,以及有聲品「經典學院」外,翻譯書系、創意素食食譜,以及適合兒童、青少年閱讀的全新書系,內容涵蓋生活、心靈、修行、學術各層面,協助讀者以不同視野,開啟佛教閱讀和學習窗口。四、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 www.ddc.com.tw)於2003年10月正式成立,初期網站主要是線上銷售法鼓文化的書籍、影音出版品及生活類用品。2004年4月中旬推出「尋找覺者的足跡-千種佛書線上聯展」活動網頁,自此之後,也開始提供其他出版社或影音出版公司的書籍及影音產品,所有上架產品皆經過專職人員的檢視與審核,均符合正信、專業的前題原則,以期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成為正信佛教的專業網路書店。2004年12月20日,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進行第一次全面改版,將先前網站的產品分類、最新商品、暢銷排行等單元調整得更友善、更方便讀者使用。 2005年開始,特別加強電子報內容的提供,包括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法鼓文化文摘報、素食聰明吃電子報、佛法詢問台電子報、智慧掌中書電子報等多份電子報。尤以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特別受到讀者的青睞,經常寫信給心靈電子報的虛擬角色「素的鹹蛋超人」,分享己身的禪修>學佛經驗。由於素的鹹蛋超人受到歡迎,當年就隨即推出包括素的鹹蛋超人在內,另新增愚石小編、好康阿今、果然是大師、路人乙共五位虛擬角色(blogger),每日撰寫網誌(blog)與讀者分享。2005年開始,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以「數位時代的衹樹給孤獨園」做為網站的標語,致力於「品牌權益」(Brand Equity)的發展,以成為正信佛教的專業園地為目標,一直努力下去
產品目錄 【導讀】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釋果暉1. 與佛有約做功課Q01. 為什麼要做早晚課?Q02. 為何稱課誦為功課?Q03. 為什麼寺院每日必做早晚課?Q04. 寺院的朝暮課誦怎麼來的?Q05. 朝暮課誦誦什麼? Q06. 寺院早晚課,單日、雙日誦的內容有何不同?Q07. 一定要依《朝暮課誦本》在家做早晚課嗎?Q08. 早晚課和定課有何不同?Q09. 早晚課對修行有何幫助?Q10. 禪修者為何要做早晚課?Q11. 禪宗以參禪為主,為何會有經咒並列的課誦?Q12. 佛陀未做早晚課,佛弟子為何要做?2. 做早晚課有方法Q13. 做早晚課有要領嗎?Q14. 在家做早晚課的流程為何?Q15. 如何選擇早晚課的內容? Q16. 在家做早晚課要穿海青嗎?Q17. 一定要對著佛像做早晚課嗎?Q18. 沒有佛堂也可以做早晚課嗎?Q19. 早晚課的時段,何時比較適合?Q20. 做早晚課一定要念國語嗎?Q21. 能背誦全部經咒才是真用功?Q22. 使用《朝暮課誦本》有需要特別留意處嗎?Q23. 要吃素才能做早晚課嗎?Q24. 在家做早晚課要打法器嗎?Q25. 忘記做早晚課,可以明天補做嗎?Q26. 孕婦能否做早晚課?Q27. 早晚課中途被打斷怎麼辦?3. 朝暮課誦精進不息Q28. 為何早課要先持〈楞嚴咒〉或〈大悲咒〉?Q29. 早課為何要唱誦《心經》?Q30. 早課為何要唱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Q31. 晚課為何要唱誦《阿彌陀經》? Q32. 早課為何要唱誦〈十小咒〉? Q33. 早課為何要唱誦普賢十大願王? Q34. 早課為何要唱誦四生九有?Q35. 晚課為何要唱誦〈大懺悔文〉、拜八十八佛?Q36. 晚課為何有蒙山施食儀?Q37. 晚課為何要唱誦〈普賢警眾偈〉? Q38. 為何要唱誦〈四弘誓願〉?Q39. 為何要皈依?Q40. 為何要迴向?4. 持之以恆的一生功課Q41. 只要每天做早晚課,護法神就會保護平安無災嗎?Q42. 可以隨僧團錄製的CD或影片做早晚課嗎?Q43. 早課的供水是否能用於治病?Q44. 為何自從做早晚課後,常常心想事成?Q45. 無法專心做功課,不如不做以免對佛失敬?Q46. 寺院逢朔望早晚課有禮祖,在家居士要做嗎?Q47. 在家做晚課也可以做蒙山施食嗎?Q48. 不便做早晚課時,可以請家人代做功課嗎?Q49. 家人沒有皈依,也可以一起做早晚課嗎?Q50. 如何持之以恆做早晚課?
書名 / | 早晚課50問 |
---|---|
作者 / | 法鼓文化編輯部 |
簡介 / | 早晚課50問:為什麼要做早晚課?50個課誦須知,讓你安心在家做功課。提昇自我,修行進步,日日都是大好日!早晚課總是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何稱課誦為功課?如何選擇早晚課的 |
出版社 /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ISBN13 / | 9789575987657 |
ISBN10 / | 9575987659 |
EAN / | 9789575987657 |
誠品26碼 / | 2681518903007 |
頁數 / | 176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5X9.5CM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寺院中的朝暮課誦又稱為早晚課誦,簡稱早晚課。佛教早晚課雖源自寺院,在家菩薩依教修持,依然同霑法益受用良多。
三十多年前,在聖嚴師父座下出家,成長於農禪寺的時代,對課誦梵唄特別地投入。有一次,為了學習擔任大悲懺法會維那,一個人在菜園旁的臨時書庫裡練習,突然感動到放聲大哭。那時,除了經常擔任每個月的大悲懺法會維那之外,遇三時繫念法會時也常常上台主法;領執維那師時,也曾經編輯過當時的課誦及法會儀式手冊。
在日本留學期間,每天固定早上誦念一遍《普門品》,比較忙的時候則念三遍《心經》,幾十聲佛號,再加上〈四弘誓願〉、三皈依、迴向。能夠順利取得學位,除了聖嚴師父的護念、僧團的護持之外,也相信冥冥之中有觀音菩薩的護佑。
早晚課對於修行的幫助之大,不可言喻,歷代祖師大德無不重視此日常功課,甚至依此成就道業,我們若學習他們的用功方法,即使不能保證悟道,也一定能確保此生三寶護佑,厚植善根。《早晚課 問》提供修行者豐富實用的課誦觀念和方法,一探早晚課殿堂奧妙,值得參考。
第一單元「與佛有約做功課」,將早晚課來自寺院的五堂功課之演變,及課誦的主要架構詳加說明。對於五堂功課,我再稍加補充說明如下:佛學家周叔迦在其〈佛教的儀式〉一章中,將晚近寺院的課誦內容分「早殿兩堂,晚殿三堂」,故稱「五堂功課」。其中晚殿內容有單、雙日之別,而一般的寺院早殿也不一定每天兩堂都做。另一種,是將寺院中一天的共修作息分為五個時段,並將僧眾的早、午齋過堂算作兩堂,加上早、晚課各一堂,而每天晚課後都要做蒙山施食,故單獨算一堂,加起來共五堂。現在各寺院多以上述第二種說法來詮釋五堂功課。
第二單元「做早晚課有方法」,對在家居士做早晚課的場地選擇、布置需求、服裝、時段等都提供很好的建議,乃至對課誦內容也列舉了參考範本。態度方面,則提醒要秉持恭敬虔誠心;課誦的方法則是「眼到、口到、心到」(在第一單元也有提到)及「全心全意在每一次的課誦」。本單元並鼓勵與家人一起共修,如果因緣尚未成熟,還是要以「家庭和樂為先」。
或許有人會說,做課誦需要這麼講究嗎?事實上,本單元提出通勤中也可以善用時間來做功課。印光大師說:「佛法從恭敬中求。」《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將定課與信仰融入日常生活,是落實修行的最好方式。
本單元也提到,透過規律的課誦音聲會有調氣、調心的功能。對於共修力量大,我補充說明如下:共修課誦時,從聲帶發聲,透過自己身體共鳴,再經過空氣振動,傳到殿堂空間,形成整體的共鳴,再傳回到所有共修者的耳膜、腦神經、聽覺區,這樣的巡迴共鳴,力量是相當強的。所以共修課誦時,要聽大眾、整體的聲音。《普門品》也說「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世間人迷失在音聲世界中,佛教課誦的海潮音則是清淨、莊嚴、和諧,並能與諸佛菩薩的慈悲、智慧相應,故勝過世間所有的音聲。
第三單元「朝暮課誦精進不息」,將課誦之各條目加以考據說明,以及為何要唱誦這些內容,做了恰到好處的詮釋。對此,聖嚴師父的《學佛群疑》等著作中也有不少的釋疑,讀者可自行參考。本單元的考據可以呼應部分讀者的知性需求。當然,坊間也有《二課合解》等書,有興趣者可自行研讀。但不管是知其然,甚至是知其所以然,都僅僅止於「知識」的範圍,要有真正的受用,還得要親自去體驗才行。一般課誦多會將功德迴向佛國淨土,但現世修行的同時,也在建設人間淨土,這才與大乘菩薩道相應,故《六祖壇經》要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第四單元「持之以恆的一生功課」,強調「如果少做一天的早晚課,就像一天沒有洗臉、清潔身體,無法清洗累積的煩惱塵垢」一樣。其實,早晚課的意思就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要做的定課、恆課。世界各大宗教都有它們的日常課誦(或禱告),培養每天做定課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生活有規律、有方向而能維持心靈的健康、清淨。做「恆常不斷的一生功課」,必能夠熏習淨化我們無始以來的八識種子,將煩惱轉為智慧而常時趣向佛道。
本書是一本重於實用而又能滿足讀者的知性需求的好書。對初學課誦者,提供了詳細的指引;對已經會課誦的人,也是值得參考的修行指南。
釋果暉
法鼓山副住持暨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