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淨何爭? 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 | 誠品線上

禪淨何爭? 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

作者 陳劍鍠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禪淨何爭? 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修行何必一爭高下?探究聖嚴法師結合禪淨兩種行門之妙義,提供建設人間淨土之智慧。聖嚴法師的教法,無論是禪修或是念佛,以其親身實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修行何必一爭高下? 探究聖嚴法師結合禪淨兩種行門之妙義,提供建設人間淨土之智慧。 「聖嚴法師的教法,無論是禪修或是念佛,以其親身實踐及體證,為我們現代人陳述出修持次第,這對建立漢傳佛教的修持次第而言,無疑是件偉大工程。這是聖嚴法師對世人極大的貢獻之處。」--陳劍鍠 一定要往生佛國才能見佛嗎?人間淨土能成佛嗎?聖嚴法師認為人間淨土是:「一人相應,一人是佛,一人見淨土;人人相應,人人見佛,人人見淨土。」 陳劍鍠教授研究聖嚴法師如何以禪攝淨,落實人間淨土理想。全書共分七章:初探聖嚴法師人間淨土思想根源,從建設人間淨土與一念心淨關係,以至對念佛圓通與耳根圓通的體證,深研話頭禪與默照禪法脈,剖析念佛方法與念佛禪,貫通以禪攝淨的思想理路。 本書不僅探源聖嚴法師的人間淨土,更綜觀聖嚴法師的禪修與淨土法門的實修方法,讓人確信一念心淨、一念成佛,不是理論空想,而是能夠確實體現美好生活的人間淨土!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劍鍠1964年生,高雄巿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及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著有《禪淨修持與靜坐體認》(新文豐,2017年)、《無上方便與現行法樂——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的周邊關係》(香海文化,2015年)、《走過妙雲蘭若五十年——慧理、常光妙雲弘法記》(合著,常春樹書坊,2015年)、《佛學經典100句——淨土三部經》(簡體版,人民東方,2014年)、《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經》(商周,2010年)、《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商周,2009年)、《淨土或問.導讀》(東大圖書,2004年)、《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東大圖書,2002年),以及學術論文六十餘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第一章 緒論:這裡是人間,這裡是淨土第一節 為何這裡是「人間」,這裡也是「淨土」?第二節 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第二章: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與「一念心淨」之要義第一節 前言第二節 「建設人間淨土」的內涵與要義一、「建設」一詞之內涵二、「人間淨土」之要義第三節 「建設人間淨土」與「一念心淨」之關係一、宗承永明延壽的「一念成佛論」二、紹述蕅益智旭的「現前一念心」第四節 結語第三章: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與「入流亡所」的詮釋及其體證第一節 前言第二節 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詮釋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禪修要法二、「淨念相繼」與人間淨土的內涵體現第三節 對「入流亡所、反聞聞自性」的詮釋一、觀音道場的境教理念及耳根圓通法門二、「入流亡所」與「聞所聞盡」的體證第四節 結語:「念佛圓通」與「耳根圓通」之揀選與綰合第四章:聖嚴法師的禪法體認及其對大慧宗杲「話頭禪」與宏智正覺「默照禪」的運用第一節 前言:聖嚴法師傳承曹洞與臨濟兩支法脈第二節 聖嚴法師對禪法的體認與傳授第三節 聖嚴法師對話頭禪與默照禪的體認與運用一、對話頭禪的體認與運用二、對默照禪的體認與運用三、對大慧宗杲「話頭禪」與宏智正覺「默照禪」的評價第四節 結語第五章:聖嚴法師倡導的念佛方法及對「念佛禪」的詮釋第一節 前言第二節 末法、宗教師及修行方法第三節 三種念佛人與十念記數法一、三等念佛人與三種念佛人二、教導印光「十念記數」法第四節 念佛次第與念佛禪的修持方式一、依蓮池教法建立次第二、持名念佛與念佛禪修第五節 餘論第六章:聖嚴法師「以禪攝淨」的詮釋及其運用第一節 前言第二節 道信「一行三昧」的禪淨雙修第三節 讚賞永明延壽的「一念成佛論」第四節 承繼雲棲袾宏的「參究念佛說」第五節 結語:禪修與往生淨土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繼承太虛、東初、印順三位大德的思想 第二節 研究聖嚴法師禪、淨思想的回顧及意見 徵引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禪淨何爭? 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
作者 / 陳劍鍠
簡介 / 禪淨何爭? 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修行何必一爭高下?探究聖嚴法師結合禪淨兩種行門之妙義,提供建設人間淨土之智慧。聖嚴法師的教法,無論是禪修或是念佛,以其親身實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7510
ISBN10 / 9575987519
EAN / 9789575987510
誠品26碼 / 2681465076007
頁數 / 31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中國大乘佛教之禪淨問題,各有說法與主張。然而,禪淨何爭?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曾說:「法門無量,必須以禪淨二法為本。」「法門無量,唯禪與淨,最為當機。」「法門雖多,其要唯二,曰禪與淨,了脫最易。」以持平心態看待禪、淨兩種修持效益,如輊如軒。因而,此兩種重要行門之「對話」,可令人反思,且於「對話」之辯證過程,增長反思能力。具有反思能力之宗教,比無反思能力之宗教,更具自覺獨立之精神。

「對話」目的,是為了進行轉化,於現今急劇轉變之社會,如不能適應新時代意識,則會面臨萎縮。愈是保守之教派,由於其狹隘個性,而與社會張力產生衝突,而無法具足修持效益。聖嚴法師不但融合禪、淨二者,還為這兩種行門的修持次第做出說明,實為當代人提供修持之龜鑑,俾上、中、下根,皆有遵循。

自從二○○九年一月開始執行「聖嚴思想學術研究計畫」,漸對聖嚴法師之思想及學思歷程,較為深入了解,尤對其討論禪淨之間的問題,令我受益匪淺。修持是件嚴肅的事情,儘管實踐的當下不必是緊繃的,甚至是可以輕鬆而產生愉悅的覺受,但是,對待任何修持,皆不可輕率,方有裨幽明。因此,回望此八年之沉潛,所撰諸文,得趣尤多。或可勒為一集,以饗同志。然而,諸文所成,特須感謝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教授及執行長楊蓓教授,若非其多年支持,豈能完成諸文。是為序。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