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初白: 東初老人傳 | 誠品線上

東方初白: 東初老人傳

作者 鄭栗兒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東方初白: 東初老人傳:在局勢混亂的年代,誰能啟以光明?東初老人以大願心一肩挑起佛教的未來,擔任定慧寺方丈、焦山佛學院院長,遍撒菩提種子。創辦《人生》、《佛教文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局勢混亂的年代,誰能啟以光明?東初老人以大願心一肩挑起佛教的未來,擔任定慧寺方丈、焦山佛學院院長,遍撒菩提種子。創辦《人生》、《佛教文化》刊物,發起影印《大藏經》,創建中華佛教文化館為弘法基地,著作不輟,一生為法為教,披荊斬棘,為文化開路先鋒!為佛教黎明曙光!本書以七大章,書寫東初老人波瀾壯闊的一生:東方破曉,出家修學;大砲響起,興學育才;掩關人生,潛心著作;復興佛教,文化尖兵;新的紀元,愛國護教;農禪家風,樹立典範;薪火相傳,法鼓傳薪。無論時代如何淬鍊考驗,東初老人都以生命貫徹「人生佛教」理念,捍衛正法獅子吼,高瞻遠矚開新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鄭栗兒資深文學主編、作家、臼井靈氣師父,曾任廣告公司文案指導、時報出版文學主編、《聯合文學》執行副總編輯,現經營「阿芭光之花園」心靈工作坊。暢銷代表作《閣樓小壁虎》、《尋找星星小鎮》。近年出版《大師密碼》26本套書、禪宗公案《退步原來是向前》、藏傳版心經《水晶之心》、朝聖之書《Catch斯里蘭卡,純真國度的微笑》,城市書寫《基隆的氣味》。走路、創作、喝杯咖啡、和萬物交流是每日的靜心,繼文學之後,以推動詩般幸福療癒之道為理想。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記錄一位美好的時代人物第1章 東方破曉1.破曉時分2.千古召喚3.汪洋閎肆第2章 大砲響起1.龍城象教2.教學傳承3.焦山中流第3章 掩關人生1.兩次逃難2.創辦《人生》3.掩關法藏第4章 復興佛教1.創建文化館2.影印《大藏經》3.捨得捨不得4.剃度聖嚴第5章 新的紀元1.出版藍圖2.師徒離去3.愛國愛教4.教育理想第6章 農禪家風1.印度之旅2.巨作完成3.創建農禪4.美國弘法第7章 薪火相傳1.禪的詩歌2.無疾坐化3.法鼓傳薪附錄 東初老人大事年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東方初白: 東初老人傳
作者 / 鄭栗兒
簡介 / 東方初白: 東初老人傳:在局勢混亂的年代,誰能啟以光明?東初老人以大願心一肩挑起佛教的未來,擔任定慧寺方丈、焦山佛學院院長,遍撒菩提種子。創辦《人生》、《佛教文化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7169
ISBN10 / 9575987160
EAN / 9789575987169
誠品26碼 / 2681341049002
頁數 / 22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記錄一位美好的時代人物



對二十一世紀學佛者來說,東初老人,這個名字顯得很陌生;但若說是聖嚴法師的師父,應該就無人不曉了。

二○○九年二月三日,聖嚴法師離開了我們,留下美好的僧侶身影給世人做為典範,為臺灣與世界佛教振動法鼓,成就美麗的人間淨土。這對一直期許弟子聖嚴成為一個宗教家,而非宗教學者的東初老人來說,應該是繳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負所望了!

當然能夠成為東初老人所付託的傳承者,若非超凡,也必然入聖,才能經得起他老人家一番不合理的折騰,就像藏傳佛教密勒日巴求法時,被上師馬爾巴種
種磨鍊考驗一般,聖師再度出家皈依東初老人門下,亦歷經東老「養蜜蜂」似的嚴厲調教,香板下出祖師,聖嚴法師後來的種種成就,他的師父可說是最佳的推手之
一。

而這位一生推動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理念,向來在佛教界以直言不諱、精明精進聞名的「東大砲」--東初老人,其一生的故事亦是精彩絕倫,可謂二十世紀「理想佛青」之代表。

東初老人出生於清末民初,一生歷經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革命;又歷經了民初五四革新運動、八年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乃至一九四九年逃難到臺灣,他的前半生處於不是戰、就是亂的時代。然則,正是這樣的戰與亂,也造就了他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佛教人物。

在東初老人的後半生,是以避難來臺,做為分水嶺。我們可以說,近代臺灣佛教的興盛繁榮,特別是將佛教落實人間的理想,是東初老人那一批來臺高僧大
德們的澤披與努力,使我們今天得以目睹臺灣繁花滿地的佛教盛景,甚至將這份影響帶回大陸,開啟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學佛的熱情與對心靈淨土的嚮往。

然則,四十年過去,從東初老人於一九七七年辭世以來,世界已經翻轉了好幾圈,舊時代已然遙遠,那些日遠的哲人、夙昔的典型於今日混亂的世局中,在在呼喚我們重新去凝視、看見,逐漸消逝的堅持與精神。

那麼,東老的堅持與精神究竟為何呢?

佛教與時俱進的革新,僧伽人才的教育與培養,佛教文化與藝術的推動,乃至以佛教治國的愛國情操,創造一個以佛教改革社會的新時代……,這都是東初
老人奉行一生的圭臬。同時,以一個禪師身分而言,他也始終堅持農禪精神,效法百丈清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食其力、勤儉惜福的美德。

二○一五年初,應邀為東初老人編寫傳記時,內心是有些遲疑的,一來驚訝於老人的低調行事,一生為文護國衛教,織寫佛教典籍及三大著作《中印佛教交
通史》、《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國佛教近代史》等等,還化為各種筆名,在《人生》、《海潮音》、《佛教文化》……各大佛教刊物發表文章,貶抑時事,倡導
正信佛教思想,卻少有為自己、為個人留下鴻毛鱗爪的人生閱歷與心路旅程,四十年來關於他老人家一部完整傳記,竟付之闕如;同時,與東初老人同時代的佛教耆
老皆已凋零殆盡,連傳承法脈的聖嚴法師也已圓寂,要寫出一部動人的生命故事,傳達其一生力求完美的理想精神,對我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

某日,我感受到一種迫切感,臺灣和臺灣佛教正面臨一種低迷氛圍,閱讀歷史,你會發現,富強時代裡,佛教總是興盛的,人民富而好禮,懂得開始護持佛
教,修身培福,而佛教逐漸式微時,那個社會也慢慢走向衰頹、對立。於是,我拾筆接受這項任務。天最黑時,正是黎明曙光準備出現時,要為人們照亮世界。

為了書寫本書,我於二○一五年分別走訪東初老人的幾個祖庭:蔣垛觀音庵、常州天寧寺、鎮江焦山;也在二○一六年三月,順道去上海靜安寺,探尋當年
聖嚴法師初見東初老人的所在。從老人離家出家的初旅,一路從江北偏僻落後水鄉,循線而至禪宗偌大叢林,見識那年代佛教名門的氣勢與格局,從此可以想見,當
年那位趕經懺的小和尚走向焦山大方丈,心靈的蛻變與成長。

秋天,九月十五日,當我搭上渡輪越過滔滔長江水,朝聖焦山定慧寺時,一抹巨大的龍雲,從天空中指向江心洲嶼的萬佛塔。踏入島上,古剎佛殿以外,典
雅樓閣掩映蔥鬱山林,翠竹綠柳倒影湖池,碑林書法記載風雲盛事,整個大氣場,是多少祖師爺們遺留下來的安靜,這就是真正的禪宗叢林,我心想。

從焦山到北投,老人的心又幾番轉折,過盡千帆,生命也就豁朗了,哪還需要多說什麼個己之事,證明風光,生命的起起落落,都無妨的,重要是那份內在的涵養與修持,還有對興盛佛教的行動與使命。站在焦山的那一刻,我有點理解東初老人的心情。

很感謝許多背後默默支持的朋友,一起共同協助本書的完成,期望從這本書開始,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東初老人,未來能夠有另一本更生動、更深刻的東初老人傳記,本書僅僅是一本記錄,記錄一位美好的時代人物。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