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自尊陷阱: 教出自信與慈悲的孩子 | 誠品線上

The Self-Esteem Trap: Raising Confident and Compassionate Kids in an Age of Self-Importance

作者 Polly Young-Eisendrath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跨越自尊陷阱: 教出自信與慈悲的孩子:你是個對孩子盡心盡力,卻仍為教養問題頭疼的家長嗎?本書檢視自尊與自信的真義,重新為「優秀」下定義,為你帶來最具深度與啟發的教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是個對孩子盡心盡力,卻仍為教養問題頭疼的家長嗎?本書檢視自尊與自信的真義,重新為「優秀」下定義,為你帶來最具深度與啟發的教養智慧。名人推薦‧游乾桂(心理與親職教育資深作家)‧盧蘇偉(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沈芯菱(青年公益慈善家、兩屆總統教育獎得主) 自信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寶莉‧楊艾森德斯(Polly Young-Eisendrath, PhD) 身兼執業榮格心理分析師、心理學家、作家、教育者,本身為資深佛法修行人,並為活躍的演說家與工作坊帶領人。現任美國諾威治大學(Norwich University)「領導力發展計畫」顧問,以及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心理與精神臨床副教授。出版著作逾十三部,已翻譯為二十多國語言,包括《覺醒與洞見》(Awakening and Insight)、《快樂女人從自主開始》(Women and Desire,中譯本已出版)、《韌性的力量》(The Resilient Spirit)、《劍橋指南:榮格》(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ung)等。趙閔文臺大哲學系畢業,臺大哲研所碩士班肄業。曾服務於出版業多年,歷經文字編輯、行銷企畫、叢書主編等工作。現蟄居臺中,工作之餘兼以文字翻譯自娛。譯作二十餘本,《文學地圖》一書允為代表。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 中文版序 慈悲與正念覺察:二十一世紀的全新教養之道 引言 第一章 做一個特別之人的煩惱 第二章 問題的根源 第三章 困境的重要 第四章 良知與美德的必要 第五章 自主與情感的成熟 第六章 平凡的價值 第七章 宗教與崇敬 第八章 愛與其近敵 第九章 關於快樂的真相 附錄一 給年輕人:避免落入自尊陷阱的個性改造守則 附錄二 給父母:改造教養方式的十大守則 致謝 全書註

商品規格

書名 / 跨越自尊陷阱: 教出自信與慈悲的孩子
作者 / Polly Young-Eisendrath
簡介 / 跨越自尊陷阱: 教出自信與慈悲的孩子:你是個對孩子盡心盡力,卻仍為教養問題頭疼的家長嗎?本書檢視自尊與自信的真義,重新為「優秀」下定義,為你帶來最具深度與啟發的教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6001
ISBN10 / 9575986008
EAN / 9789575986001
誠品26碼 / 2680723748007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做一個特別之人的煩惱

過度專注於自我、永不滿足、要求優異的壓力、還沒準備好負起一個成人的責任、心存優越感(或自卑感),還有對於被羞辱的過分恐懼,凡此種種皆是自尊陷阱的普遍徵兆,一如我先前提到的。甚至是在幼童之中,我們就能看到這些徵兆的發端了,譬如:某個孩子的需求與另一個人的需求相衝突時,即使對方的需求比自己來得重要,他似乎也不願讓步,一如瑪麗和她的兒子麥可相處時的狀況。自尊陷阱最低程度的困擾是會產生不快樂的大孩子。他們覺得自己有缺陷,只因為無法擁有想要的東西或成為心中想像的樣子。而它最糟糕的情況是,它在童年與青春期未經仔細處理、又受到其他社會條件的加強,以致造成諸如沮喪、自戀與嗜藥等長期的情緒失調。

傑森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他來找我治療的原因是他一直有種強烈的感覺,就是他比別人優越。他不喜歡這種感覺,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變成這樣,這讓他無法自在地與旁人相處。遇到剛認識的人時,傑森起初會對這個人的一切很感興趣,而且熱切地去了解。但幾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注意到,自己開始對他們品頭論足。他很快地便以幸災樂禍的心情來指出他們的缺失和弱點。最後,他會發現自己比那些起初讓他好奇的人更優秀、更棒或更有能力。他幾乎隨時都覺得自己背負著必須比別人更成功、比別人更好的壓力。儘管他對那些自己背地裡發現他們比自己差的人感到不快,也對他們不屑一顧,然而他對自己這種不斷評斷別人的作法卻引以為恥。

這些程度不一的想法與感覺,在許多層面上都讓他感到非常苦惱。傑森受困在自尊陷阱中了。這種「特殊自我」(special self)的概念經常要它的主人符合非凡的標準,要努力贏得競賽、也要滿足它與其生活應該擁有的特定的或含糊的誇大夢想。如同這位年輕人所意識到的,這樣的身分變成了牢籠,一種永無止盡的陷阱,人們身處其中會覺得無法逃脫,也得不到援救的機會。畢竟,如果你比其他人都棒,還有誰有能力來救你呢?特殊自我可說是一處孤寂與令人驚慌的所在。

在培養這種自我的過程中,最危險的觀點就是,它能輕易觸發受辱與羞恥的感受。要是無法滿足此自我的需求─做眾人中最棒的、最苗條的、最聰明的、最有才華與最成功的那一位─哪怕只是一時做不到,結果都會掉入黑洞,這即是之前愛德琳所提到的「黑暗深淵」。這種內在的感受就像是墜落時穿破地板,直墮黑暗之處,在那裡只有全然的孤寂,沒有人救得了你。被人捧得愈高,或是成就愈大,或是夢想愈不切實際,就摔得愈重、愈慘。

最令人恐懼的,就是那種全然孤寂的感覺,因為我們無法相信有任何可以信賴的環境、團體或社群可以支持這個自我。全然的孤寂感使得自我難以對其他人感同身受(和自己有同樣問題和觀點的親密朋友除外),而且更加助長對自我的負面關注。諷刺的是,儘管從定義來看,特殊自我的概念對每個深受其苦的人來說,好像成了一種個人的問題,但在今日的年輕人之中,它卻是無所不在的。

當我在心理治療時傾聽像是愛德琳和傑森這樣的人說出他們的期望時,如此不切實際的看法立刻震撼了我。從很小的年紀開始,他們就相信自己是特別的,甚至是卓越不凡的,他們通常不把年紀較大的人當成榜樣。他們也不接受可以做為指引的里程碑或路標,因為那樣會暴露自己是職場新人或是新手父母,儘管一切的成就只是個過程,在他們成為專家之前,還是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當個新手是件丟臉的事,做個凡人又不屑為之。這種不甘願自己是平凡的、有缺陷的、不完美的感覺,可以追溯自他們被養育長大的方式。

細心的父母會因為子女的痛苦與不快樂,立刻責怪自己,我想在這裡做出清楚的說明:這不是一本關於責怪的書。自尊陷阱十分複雜,它根源於許多文化因素,並不是任何盡了本分的父母或孩子故意製造出來的東西。了解這個道理會讓我們負起責任去改變自己的態度,也讓我們在過程中互相支持。

我決定寫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對當今那些全心付出的父母,以及求助於我的焦躁或不快樂的年輕人,感到由衷的同情與難過。我們全都陷入這種信念中了,以為每個人都是了不得的、都是贏家,理所當然擁有絕佳的機會成為卓越不凡的人。要掙脫這種陷阱,就得找到某種新型態的自信與慈悲心。如同我先前提到的,基於我們所承襲的人性與相互依賴的天性,這種新的自信此時就根植在做為一個平凡之人與自認平凡的感受當中。

平凡的感覺來自於我們理解人類處境的智慧,也來自體會每個人皆息息相關的認知。一九八○年代中,一群社會研究者在《心的習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書中正式向我們提出警告,他們指出人類本身絕無可能獨立於社群或人際網絡之外;但是當我們強調要做一個特別之人開始,就把這種觀念拋在腦後了。何以如此?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分析某些當代的養育主張,以便了解這些作法如何影響了孩子,阻礙他們成為自信、負責與慈悲的成人的機會。我們也要從內在與外在的面向來審視,那些父母關愛有加、盡心盡力的孩子們遇到了什麼令人煩惱的發展經驗。我們會見到如愛德琳、麥可和傑森這樣的人,他們的年紀都大到足以做為例證,顯示「強調每個孩子都是贏家」這種養育方式所帶來的後果。今日的家庭正在建構著我們的未來,但有許多家庭卻陷入了麻煩。

第三章─困境的重要:

尋常的不滿與必要的痛苦
我在第一章裡曾介紹一個觀念,也就是人的生活中,總是包含了不滿與不幸。最早時,是佛陀用了梵文 dukkha(苦)這個字,來表達此一觀念。我在這裡會用到這個字,是因為在英文中找不到同等意義的字,即使 dukkha 通常被譯為 suffering(受苦)。

事實上,「苦」所指涉的是所有人所認知的經驗本質。那是一種「被拋離中心」的
感覺,就像輪子在行駛中脫離了車軸,或是骨頭脫臼了一樣。人們很容易產生被拋離生命軸心的感覺,那時似乎所有的事都不對勁。除非我們知道如何安定自己,否則不安和氣惱的情緒將持續瀰漫。這種經驗隨時都會出現。舉例來說,今天我到城裡,但是忘了帶錢包,結果什麼事都辦不了;我們的熱水器壞了,開始流出帶著鐵鏽的髒水;當我打開冰箱一看,裡頭竟然沒有任何食物;要和朋友溝通,結果卻讓我失望。甚至用更不起眼的標準來看,我覺得身上有好多處疼痛,也有一點點消化不良。真是好棒的一天哪!只要活著,這些都是會令人不悅的尋常事。

值得注意的就是強烈的失落感和失望,例如被摯愛的人背叛、被診斷出罹患重病、不再可能達成準備已久的目標,或是某個摯愛的人亡故,或經歷一場悲劇,諸如此類等。你忍受過其中一些苦楚,我也一樣。「苦」為人所熟知的和根本的「被拋離中心」的特質範圍廣泛,可以從一般的肉體痛苦和心理上的困境,到人、事無法合乎理想而產生的負面情緒、伴隨著虐待或悲劇而來的悲傷或苦難,或是當我們想到死亡將帶走一切時,所面對的存在主義式焦慮。這些「苦」的形式,都內建在人類的存在之中。每個人都要忍受它們;沒有人能夠豁免。

當孩子們要體驗生活的困境時,卻一再受到父母的保護,因為父母希望他們隨時都是快樂的,於是孩子們在真的遇到困難時,即使是再普通不過的小難題,也會把它當成天大的事。如果孩童從未面對困難,甚至在遊戲或和朋友比賽時也一樣,那麼當他在第一場的少棒賽被叫下場時,自尊陷阱便隨之出現,他也會覺得這是一種恥辱。如果我們受到引導而相信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應該快樂,而且能在生命中得到一切想要的事物,那麼一旦發現情況並非如此時,我們便會責怪自己或是他人,即使起因可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即便擁有大量的財富或成功,也無法使我們免於現實的種種限制─我們會生老病死、萬物變化無常,還有,我們也無力干涉別人如何看待我們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許多年輕人發現,自己在離開雙親的保護之際,就掉入了自尊陷阱,因為無論是解決問題的技巧,或克服困境並從中學會教訓的能力,他們都對自己都毫無信心。

艾瑞克.湯普森(Erik Thompson)一直在研究一些千方百計要在青春期結束時,或是經由某種「社會性分離」(social separation)形式而離家的年輕人。我們兩人都同意一件事,即是「自主」─藉著你自己的決定引導自我的能力─是一種從童年一開始直到解脫束縛(離開父母,靠自己的能力生活)為止,所應培養的能力,自主可以讓年輕人有信心離開父母過生活。當然,幼童還是需要最大的保護,但成長中的孩子應該要做出愈來愈多的決定─應付自我照顧、裝扮、個人的金錢管理、家庭作業、在校成績以及申請大學入學許可等─以便為離家做好準備。

湯普森所做的研究,是以自我傷害之行為這一主題為核心,這是我們現在在孩子之間看到的普遍情況。他將自我傷害定義為刀割、自殘,以及「類自殺」行為,也就是思考並談論許多有關自殺的事,或服用過量但較不致命的藥物。「這樣的行為非常普遍,我到處都可以看到。」湯普森這麼說。

湯普森相信,這些行為是在無意識中傳達對分離的反抗,也是不健康的象徵,說明了這些年輕人在情感上覺得自己還無法自立;按照他的說法,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干預得太多了。「那就像是蹣跚學步的孩子亂發脾氣一樣。珍.古德(Jane Goodall,譯註:國際知名之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暨動物保育人士,長期致力於研究野生的黑猩猩)描述,在野生的黑猩猩之中也有類似的情況。當母猩猩狠不下心去抗拒小猩猩對斷奶的反彈時,就會讓牠重新回到懷抱吸吮乳汁,這麼做的結果卻讓小猩猩的能力變弱,牠可能沒有辦法在同輩中充分發展了。? 在我早期與許多家庭面談的個案中,總會有一位家長,通常這個人是爸爸,過分投入於孩子的家庭作業。」他記得有位父親不好意思地承認,他幫自己讀高中的女兒寫作業,因為他不想讓她承受任何挫敗,而其實她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這位父親在她讀國中時,就開始幫她寫家庭作業了。到了她十九歲離家去讀大學時,她開始拿刀割自己,而且服用過量藥物,最後甚至威脅說要自殺。如同湯普森所言,那是一種無意識的訊息:「我沒辦法自立了,請救救我!」事實上,她的父親還買下她學校附近的一間公寓,以便就近照顧她,但這麼做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

在和父母們所做的臨床診斷中,湯普森警告他們,要小心因干預子女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招致的可怕結果。「這是將父母親的焦慮投射在孩子身上,認為孩子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這完全是不知不覺的行為。它隱藏在雷達的偵測範圍之外,然而它的確會逐漸損害成長中的孩子。」

同樣地,當我治療中學生的父母時,我會強調這個年齡的孩子在學習如何自主,就和他們在學校學習任何科目一樣。如同我稍早之前提出的,自主意謂著控管自己的能力─在你的行為中做決定並自我作主。無論孩子的年紀多大,我們愈早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得到的效果愈好。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每長大一歲,就會有隨之而來的成長挑戰與新的責任,這和新的權力和自由息息相關。新的自由 ─例如選擇自己的衣著或是要和誰交往─意謂著面對你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時,所要負起的全新責任。如果小孩因為挑衣服而浪費時間,以致上學遲到了,她就該接受自己的拖拉所帶來的結果,無論那是什麼情況。要是父母介入了(不是開快車急急忙忙地把孩子載去學校,就是寫張便條紙向老師求情),那麼孩子便失去藉由處理自己所做的決定邁向自主的機會。

第五章─自主與情感的成熟:
人的身分認同
在三歲與六、七歲之間,兒童會繼續塑造能夠讓他們理解我們稱為「現實」(reality)的能力,這裡說的「現實」,指的是時間、空間,以及因果關係(例如:當你做
這件事,便會發生那件事)。兒童此刻加入了「昨天、今天、明天」和「天在上而地在下」的成人世界。起初,這些新觀點是飄移不定的,但它們會成熟,也將會變得可
靠。如同皮亞傑和他的追隨者所指出的,這些新的架構與參考指涉,讓所有兒童得以發展出「實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過了六、七歲後,兒童通常能在公平且可靠的基礎上,參與成人的現實世界。這就是何以這些學者會率先認為,在兒童的生活中,七歲是開始具有理性和責任感的年紀的原因了。

這種早期發展有個極為重要的觀點,就是能針對自己的行為,展現對語言的掌控─能與自己和他人說話。 兒童最初喜歡說和聽的故事,是和他們自己或其他小孩有關的故事。其中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聽有關孩童的動作類型故事─孩童做了哪些事,以及他們如何改變事物。他們喜歡演練並且表現出當個孩子王的感覺,而這種想像力和想像遊戲,正是兒童自主開始萌芽的關鍵。對我們所有「我可以讓某件事情發生」的想法依然具有很的人來說,大的激勵效果,即便我們的渴望在長大後會變得更加未來導向,也變得更複雜。

在這個時期的生活中,鼓勵兒童和玩伴們一起玩遊戲,並且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譬如將平常的生活用品當成小船、火車和寶劍來玩,或是扮家家酒等),要比送他們去學習什麼特殊課程或玩特別的教育玩具都來得重要。事實上,除了學校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學習游泳或其他關於安全的教導之外,兒童最好在十或十一歲左右之前,都不必上精心規畫的複雜課程,那時也是他們開始發展一種新的身分認同的時候。幼童需要在遊戲和與玩伴的互動中
來訓練他們的想像力,如此才能練習自主與互助合作的基本技巧,相形之下,他們反而比較不需要高度專門化的教導。

道德訓練是其中的例外。如同你在前一章所看到的,我們對美德和好品格的能力,甚至是在童年的早期就開始成型了。兒童在十一歲之前,很容易被他們聽到的故事和看到的示範所影響。首先,他們要學習一些規則,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的人─例如珍惜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說實話,還有只拿可以拿的東西、不貪圖別人的物品。接下來,他們要經常在與他人的分工合作中練習這些規則,尤其是和同儕在一起的時候。當父母在場(父母握有權力)
時,孩子看待這些法則的態度當然會和與同儕(和他們地位相同)玩耍時有所不同。對成長中的兒童而言,要掌握成為好人的必備條件,就得從和父母與和同儕的相處中得
到所需的知識和練習,這樣他們才能了解這些規則的意義,以及為何要學習它們的原因。

最後,為了能對他人具備完全的同理心,我們首先必須真正地掌握在物體、動物和人類這三大類存在範疇之間,在認知與感情上的差異。 畢竟人類既是一種實體物件,也是一種動物。按照地心引力法則,如果你把一個人丟到窗外,他的身體也會像其他東西一樣墜落。把人當成動物看待也是可能的,舉例來說,行為心理學最初發明時所依據的前提,就是根據人們對強化和處罰的反應而來,這就如同動物一般。然而人類有自覺的情感、抽象的推理能力和複雜的主體生命,這些因素使得人類也迥異於其他動物。理解並感受身而為人的意義,對發展人類完全的同理心與良知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