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思想史 (第2版) | 誠品線上

般若心經思想史 (第2版)

作者 東初老和尚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般若心經思想史 (第2版):【本書特色】《心經》的表現法,是消極的、否定的、破壞的,但是在其言語裡頭卻是積極的、肯定的、努力的建設。透過本書,讓我們對《般若心經》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心經》的表現法,是消極的、否定的、破壞的,但是在其言語裡頭卻是積極的、肯定的、努力的建設。透過本書,讓我們對《般若心經》的教史、教義,有更宏觀的視野和認識。《般若心經》內容簡明易讀、涵義深遠,是流傳民間最普遍而深入的一部佛經。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也是「諸部般若」的精髓。東初老和尚治學嚴謹,從無我觀、人生觀、世界觀等角度,深加剖析《般若心經》在佛教中的地位、組織結構、思想發展的過程;並以教理為經、佛教史為緯,重新賦予《般若心經》的時代新意。透過本書,讓我們對《般若心經》的教史、教義,有更宏觀的視野和認識。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東初老和尚1907年,出生於江蘇泰縣曲塘鎮。十三歲時,由泰縣姜堰鎮觀音庵的靜禪老和尚披剃出家,誦習教法。自幼勤讀強記,自律甚嚴,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智慧超邁,對於經史百家之學也頗多涉獵,許為弘揚佛法的龍象。1928年,到鎮江竹林寺的佛學院求學;1929年,到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隨即又到福建廈門,進入太虛大師所創辦的閩南佛學院繼續深造,先後期的同學有印順、竺摩、戒德、默如、慈航、雨曇、覺民等法師,都是一時的俊秀。孺慕在當時佛教界的最高學府中,對日後的治學和研究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東初老和尚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在擔任鎮江焦山定慧寺監院及方丈期間,創辦了佛學院及佛學期刊。1949年來台之後,創辦了《人生》雜誌;1955年,倡導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社會各界政要賢達百餘人發起響應,重興佛教文化;1965年,又創辦了《佛教文化》季刊;1967年,中華學術院聘請為該院佛學研究所顧問,從此少問外務,專事佛教著作。晚年,老和尚深感護教弘法必須以歷史為基礎,盡力精心完成了《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國佛教近代史》三部鉅著。他的一生對佛教的文化教育,抱有深切的使命感,以及崇高的宗教情操,於此可見一斑。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竺摩長老序自序東初老人略傳 一、般若心經於教史上的地位 二、般若經發達的史要 三、般若心經與般若經的關係 四、般若心經說法主的問題 五、般若心經傳譯的史要 六、般若心經的組織 七、般若心經的使命--序論一、救世的人格二、解脫救世主義三、心經的無我觀 八、般若心經的人間觀--本論一、心經有空觀二、諸家中道觀 九、般若心經的世界觀一、諸法空觀二、三科空觀 十、般若心經的人生觀一、現實與理想二、緣起與輪迴三、無智亦無得 十一、般若心經的解脫道一、修養法二、理想境 十二、結論一、般若禮讚二、般若護持 附錄:般若弘傳史要編後語

商品規格

書名 / 般若心經思想史 (第2版)
作者 / 東初老和尚
簡介 / 般若心經思想史 (第2版):【本書特色】《心經》的表現法,是消極的、否定的、破壞的,但是在其言語裡頭卻是積極的、肯定的、努力的建設。透過本書,讓我們對《般若心經》的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5332
ISBN10 / 9575985338
EAN / 9789575985332
誠品26碼 / 2680561617008
頁數 / 17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注意事項 / 此書為二版書籍(一版ISBN 9789578473362 2611146062005 已絕版)

試閱文字

自序 :

余於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春,飄來寶島,掛單於北投法藏寺。三十九年(一九五○年)冬,掩關閱藏,初閱《大般若》,即發現類似《心經》原文處─因《心經》為《大般若》所不攝─後閱《大般若》始悉《心經》來處。乃參酌窺基大師
的《心經幽贊》,慧淨、靖邁之《心經疏》;及保阪玉泉基於《心經》所寫的《佛教概論》,初草閱經筆記。後應《人生》雜誌稿荒,始整理成篇。故於文理上設有不妥處,尚祈讀者諸君指教。


漢譯諸部般若,總共七百四十七卷,以玄奘法師經四年譯成之六百卷《大般若》為最鉅,此為集諸部般若之大成。對各部般若弘傳方面,曾參考經錄、高僧傳及今津之般若經等,作閱經筆記,題為〈般若部系觀〉載《人生》雜誌刊登─今更名為〈般若弘傳史要〉─此對校閱諸部般若譯本異同不無幫助,故附錄於後!


承本際法師冒暑代懇于院長題書,竺摩學長作序,使本書增色不少。復承蔡孝煖大居士樂助凈資,心悟同事熱心校對,本書得以迅速出世,誠諸大菩薩之功德也,特此誌謝!


佛曆二五一六年八月十日東初序於般若關房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