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追尋: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世界的連結 | 誠品線上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作者 J. Krishnamurti
出版社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關係的追尋: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世界的連結:覺醒是從「關係」的土裡開出的花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KFA),2021年最新出版作品引領我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什麼是愛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覺醒是從「關係」的土裡開出的花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KFA),2021年最新出版作品引領我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什麼是愛?什麼是關係?這一生到底為什麼而活?靈性大師克里希那穆提說,身而為人,永遠逃脫不了關係。一切生命都跟「關係」有關:我們都活在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甚至與地球的層層關係中。關係,就像一面鏡子,從中映照出真實的自己:我們的偏見,我們的恐懼、焦慮、寂寞、憂愁、痛苦,我們是否有愛人的能力。唯有透過檢視人生中的各種「關係」,才能領悟什麼是愛,及人生為何而活。◣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自己」的關係「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思想活動,無論你在思考什麼都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你能如是地去看自己,不帶任何評價,那麼恐懼就能止息。」「關係的和諧,只能夠在一個人的內在找到,無法在另一個人或環境中找到。」◣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他人」的關係「如果關係中沒有緊張,它就不再是一份關係,而只是一種舒適的睡眠狀態。」「關係中不存在安全感,依賴只會孕育出恐懼。」「重要的不是放手,而是找出你為何要依賴,否則你可能放手讓一個人走,但又去緊緊抓住另一個人。」◣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社會」的關係「社會是我們所有關係的總和。社會是合作。」「一個人必須自己找出為何他想要追隨他人,為何接受某些權威的原因。」「教育的功能,只是塑造學生去適應特定的社會嗎?或者,應該幫助孩子去了解社會是什麼。」◣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地球」的關係「我們總是在利用自然,不是用它來逃避,就是用它達到功利目的。」「真正的教育,會幫助你了解生命,而非只是獲得獎賞。」「生命沒有答案。生命只有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好好生活。」【本書簡介】克里希那穆提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靈性導師之一,以其發自內心的深刻智慧而聞名。在本書中,他提供了最根本的洞見,以及對「關係」此一生活核心面向的反思。從身為父母,到伴侶、朋友、同事,克里希那穆提都能回答內心最深處的問題,並為讀者揭示如何真正愛你自己、愛他人與周遭的世界。「關係」是生命的核心,我們終其一生追尋、建立各種關係,卻並不真正了解關係的意義。克氏對此提出智慧的洞見,為我們揭示一條愛自己、愛他人,也和周圍世界連結的道路。你會發現,原來沒有途徑,沒有權威,沒有要追隨的上師,你本身就已具足發現真實自己的能力。本書集結克氏曾針對關係主題的講述,其中包含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終至人與生命的關係。閱讀的過程本身就像一場靜心,猶如被大師灌頂一般,讓我們即使在紛亂的世界裡,也能開始往自己的內心探索,體驗發生於內在的轉變。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達賴喇嘛,西藏精神領袖「二十世紀的五大聖者之一。」────《時代》雜誌「克里希那穆提深深影響了我的一生,幫助我突破我在一己自由上強加的限制。」────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超腦零極限》作者「絕妙智慧!」────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踏上心靈幽徑》作者「我覺得克里希那穆提對我們這個時代而言的意義是:一個人必須自己去思考,不被任何外在的宗教或靈性權威所左右。」────范・莫里森(Van Morrison),愛爾蘭搖滾傳奇巨星「聆聽他的話語或閱讀他的思想,就如同以早晨極其清新的狀態面對自己與世界。」────林白夫人(Anne Morrow Lindbergh),《來自大海的禮物》作者「一如聆聽佛陀的開示,如此充滿威力、如此充滿內在權威。」────赫胥黎(Aldous Huxley),英國文學大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一八九五年出生於印度南部,自幼體弱多病,差一點死於瘧疾,十三歲時被當時西方「通神學會」(The Theosophical Society)主事者安妮・貝桑特(Annie Besant)欽定為救世主「世界之師」(World Teacher),此後被帶往英國接受教育。一九二二年於加州歐亥(Ojai)悟道,一九二五年歷經摯愛的弟弟尼亞(Nitya)病逝。就在邁向世界之師尊主地位之際,三十二歲的他,一九二九年於荷蘭舉辦的「通神學會」大型年會上,出人意料地宣布從此退出「通神學會」,有生之年不再組織任何類宗教化的團體。同年,發表了一生最著名的經典名言:「真理是無路之境。」克氏認為真理純屬個人的了悟,無法透過任何人為的組織獲得。為了宣導此一自力覺醒的觀念,他畢生巡迴世界講道六十餘年,直到九十歲高齡,共造訪全球七十個以上國家。著有《你就是世界》、《生命之書》、《和生活和好》等書。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KFA)官網:www.kfa.org蔡孟璇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加州州立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多年,並獲兩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有《你就是世界》、《告別娑婆3》、《能量醫療》、《心靈能量》、《奧修心的十四堂課》、《阿迪亞香提覺醒四書》、《覺醒父母》、《轉念,佛心自在》、《在定靜中成為自己》等近三十部心靈勵志類作品。賜教信箱::windhorse7@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透過關係才能認識自己引言:一切生命盡在關係中第一部 人與人的關係第1章 關係的奧義第2章 愛與性第3章 男朋友與女朋友的渴求第4章 禁慾與貞潔的區別第5章 成熟的婚姻與友誼第6章 成為真正的老師第7章 喚醒父母及孩子的內在智慧第8章 追尋與自己的關係 第二部 人與社會的關係第9章 你就是社會第10章 什麼是真正的宗教?第11章 擺脫不道德的權威第12章 終結無知的劃分與立場第13章 你就是世界 第三部 人與生命的關係第14章 生活有目的嗎?第15章 你與整個地球的關係第16章 神、宇宙與未知

商品規格

書名 / 關係的追尋: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世界的連結
作者 / J. Krishnamurti
簡介 / 關係的追尋: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世界的連結:覺醒是從「關係」的土裡開出的花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KFA),2021年最新出版作品引領我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什麼是愛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085066
ISBN10 / 6267085066
EAN / 9786267085066
誠品26碼 / 2682128334007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透過關係才能認識自己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1895-1986)是國際公認當代最偉大的教育家與哲學家之一。他出生於印度南方,在英國接受教育,於九十高齡去世前,持續巡迴世界各地發表公開演說、進行對談、寫作並創辦學校。他宣稱自己不擁護任何種姓、國家或宗教,也不屬於任何傳統。

《時代》雜誌稱克氏為「二十世紀五大聖者之一」,與德蕾莎修女並列,達賴喇嘛稱克氏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教誨已集結為七十五部著作,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出版,並已發行超過四百萬冊。

拒絕所有靈性與心理學方面的權威,包括克氏自己的,就是本書最根本的主題。他表示,人類必須透過自我認識,讓自己從恐懼、制約、權威與教條中解脫。他認為這麼做能帶來秩序與真正的心理轉變。我們這個暴力與衝突不斷的世界,無法藉由任何政治、社會或經濟策略,轉化為一個充滿良善、愛與慈悲的生活。要轉化它,只能由不受任何上師(guru,譯註:印度教與佛教的導師之意,又音譯為古魯)或組織化宗教影響下的個人觀察,所促成的個人突變來達成。

身為原創哲學家,克氏的才能吸引了各行各業中包括傳統派與創新派的人士。國家領袖、傑出科學家、聯合國與各個宗教組織的卓越領導人、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大學教授等,都曾與克氏進行過對談。學生、老師,以及來自不同領域的數百萬人,都讀過他的著作並前往聆聽他的演講。他沒有使用任何艱澀的術語就為科學與宗教搭起了一座橋梁,因此無論是科學家或一般人,都能了解他對於時間、思想、洞見與死亡的探討。

克氏一生中曾在美國、印度、英國、加拿大與西班牙設立基金會。這些基金會明定的角色是保存並傳播他的教誨,但無權詮釋他的教誨,或將其言和其人奉若神明。

克氏也在印度、英國與美國創辦學校。在他的理想中,教育應強調的是了解一個人的整體存在,包括頭腦與心靈,而非僅僅是學術與智識技巧上的獲得。教育的目的必須是學習生活藝術的技巧,而非只是學習謀生用的科技、技術。

克氏說:「確實,學校就是一個人學習何謂整體,亦即生命的完整存在這件事的地方。學術上的卓越絕對必要,但一座學校的功能遠不止於此。那是一個讓老師與受教的學生都能雙雙進行探索的地方,而且探索的不只是外在世界,知識世界,更包括他們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

他談到自己的作品是這麼說的:「這裡不需要也不要求你具備任何信念,這裡沒有追隨者,沒有宗教儀式,也沒有任何形式或要你朝特定方向走的遊說,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相同的平台、相同的基礎、相同的水平上相遇。然後,我們就能一起觀察人類存在這個非凡的現象。」

──馬克.李(R.E. Mark Lee)
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執行長


【引言】一切生命盡在關係中

我們都活在關係之中。我們活在與彼此的關係,與家庭、與世界、與地球和宇宙的關係中。

因為所有生命都活在關係中,因此了解關係是什麼,以及了解與愛人、父母、朋友、老師、社會等的關係中的每一個動作,對我們和他人有何意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將我們所有個別的關係集合在一起,就創造出社會。社會就是我們。因此,我們每一個人在關係中的身分與模樣便創造出社會。如果我們在關係中是憤怒的、嫉妒的、充滿侵略性而且野心勃勃、自怨自艾,又覺得孤單、沮喪、心懷偏見、想要獨占,那麼我們會創造出一個瘋狂的社會。將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出自我中心、深情款款、貪婪或慷慨的每一個人乘以六十億──那就是我們的世界。我們所是的一切影響著其他每一件事:人、動物、地球與生物圈等等。如你所見,這種影響是雙向的。每一件惡行都影響著我們所有人,每一件善行亦復如是。

當我們不害怕去看清楚時,大多數人其實都心知肚明,我們是非常孤單的人。我們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但即使是在自己的家人之間,眾多朋友之間,甚至和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在一起時,我們也經常會感到孤立、感到孤單。就算是在最親密的關係中,我們也在思忖著關於自己的事,包括害怕被拋棄的恐懼與種種不安全感。而這導致了更多的孤單感受、對人事物的更多依賴,以及繼而引發的各種痛苦。我們已經養成這種恐懼與痛苦的習慣,我們忘記了,或者從未被教導過──說這些只是生理、文化以及個人的習慣,而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沒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了求生存的侵略性與地域性本能,還有我們古老的動物性,但我們的大腦也同時擁有智慧,能夠決定這些是否恰當,以及何時該改變自身行為。

有件事似乎很奇怪,就是我們在學校從未被教導過關於關係的事──與自己、他人、工作、金錢、社會、地球和宇宙的關係。由於我們個人與集體的生存都依賴著各種關係,你可能會認為教育家和父母,會堅持讓我們在學習閱讀、寫作、數學與電腦的同時,也讓我們學習關係的事。我們所接受的教導是如何謀生,而不是如何生活。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自行學習生活中的關係這門藝術。

我們必須學習什麼是關係,什麼不是,以及哪裡出錯了。雖然從外在看來我們可能聰明又有教養,但是在內在,人類依然是暴力的,而真正的教育就是改變那個內在的人性。一段正確關係的關鍵要素,就是了解自己的思想活動,這就是自我認識──試圖了解我們的思想與行為舉止,都是以種種方式,受到來自個人經驗、家庭、文化、國家、宗教、性別與生理上的制約而產生的。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思想活動,無論你在思考什麼都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不認識自己的偏見,以及來自生理或個人成見所造成的障礙;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恐懼、自己的傷痛、自己的憤怒,而且缺乏洞徹它們的能力,那麼你所有的思想、所有的關係也都將蒙塵或變得扭曲。歸根到柢,認識自己就是一切關係的基礎。

你可以在最唾手可得的一面鏡子裡發現自己的真相:那就是關係這面鏡子。只要仔細觀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與人互動,你就可以看見自己有什麼感受、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行為。你可以在自己對別人的反應中,看見什麼會激怒你、讓你受傷,看見你慷慨大度的時刻,以及感到喜悅、充滿生氣與活力的時刻。記得不要把你的發現刻在水泥牆上,因為生命的每一刻都在變化,你也是如此。只要去注意你當下的感受,不需要把它表現出來或強忍住,等到之後才行動。不將憤怒或貪婪表現出來十分困難,但即使困難,也不代表你有什麼問題。要重新改寫累積數百萬年充滿侵略性、獵人式的部落文化制約,本來就是個艱難的任務。但是,如果你能從一個憤怒的片刻學到些什麼,那就有意義了。每一次你成功辦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呼吸的空氣就會少一點點毒素。

這種對行為的自我認識與警覺,能為你的生活與關係帶來自由。你內在的野馬不再能將你拖到不想去的地方。自我認識也是生存的關鍵:人的大腦都是大同小異的,因此了解自己就等於了解他人。

幾千個世代以來,人們用其自我中心的想法,亦即我、我的家庭、我的國家優先的概念,在世上製造出種種各自分離的組織,帶來了毒害。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情況,否則就會繼續受苦。生命是浩瀚的,如果我們只會挖一個洞,可能是很舒適的洞,然後爬進去躲起來,我們便會錯過生命的整個精彩體驗。如果我們一再選擇用製造痛苦的老舊方式,與彼此建立關係,只因為害怕不安全的感覺,我們就死定了。我們必須二選一:沿用舊方式然後承受分離與孤單的痛苦;或者挺身而出反對自我中心的舊方式,活在愛中,不是只有針對特定個人的愛,而是對一切生命的愛。

這些演講與文章的作者,生前的角色就如同各種社會的偉大局外人:他是叛逆者、雲遊詩人、宗教哲學家、帶來突破的科學家,以及心理學家,他是千年來難得一見的偉大巡迴教師。在長達六十五年的時間中,克里希那穆提為願意聆聽的人探討心理上的自由。他創辦學校,除了供年輕人研究各種一般學科之外,也供他們研究自己。在學校裡,一如他在所有的演講和文章所做的,他指出能讓我們獲得自由的不是戰爭──包括內在與外在的戰爭──而是關於我們自己的真相。

沒有途徑,沒有權威,沒有要追隨的上師,你本身已經具有能力去發現真實的自己,發現你如何對待生活、人際關係與工作。是否要依照本書內容進行實驗完全取決於你。關於你是誰和你如何過生活,別人的意見並不會為你帶來養分,那不過像是讓別人來吃你的晚餐。

本書所挑選的篇章皆出自克氏的著作、發表與記錄過的對話,以及他的公開演講。請利用閱讀本書與書末列出的資料進行一場實驗,親身體驗發生在內在的改變。

──戴爾.卡爾森(Dale Carlson)
克氏文集叢書主編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1章 關係的奧義

一、一切生命都是關係

一切生命都是一個關係中的活動。地球上沒有任何活物是與其他東西沒有關係的。即使是隱士,一個離群索居的人,也與過去有關係、與他周圍的人有關係。我們逃脫不了關係。那樣的關係就像一面讓我們看見自己的鏡子,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真實的自己、我們的反應,我們的偏見,我們的恐懼、沮喪、焦慮、寂寞、孤單、憂愁、痛苦、哀傷等。我們也能發現自己是否能去愛,或是否有所謂的「愛」這種東西。因此,我們將會檢視「關係」這個問題,因為那是愛的基礎。

二、關係是自我發現的手段

關係是一面讓我看見自己的鏡子,而那面鏡子可能是扭曲的,也可能是「如實」的,反映出如是真相。但是,大多數人在關係中,也就是在那面鏡子裡看見的,都是我們想要看見的東西,我們看見的不是如是樣貌,我們寧願理想化……

如果我們檢視自己的生活,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們會發現那是一個孤立的過程。我們真正關心的並不是他人,儘管我們經常這麼說,但其實我們並不關心。我們只有在一段關係能夠滿足我們、提供我們庇護、讓我們感到滿意時,才會與一個人建立關係。一旦關係出現風波,在我們內心製造出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就會丟棄那段關係。換句話說,關係只有在我們能獲得滿足時才存在。這些話聽起來可能很刺耳,但假如你真正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這是事實……

倘若我們深入探究自己的生活並觀察自己的關係,我們就會看見那是一個持續加大力道抗拒他人的過程,一道讓我們站在上面打量、觀察對方的牆,但我們永遠保留著那道牆並躲在牆的後面,無論那是道心理上的牆、物質上的牆、經濟上的牆或國家上的牆都好。只要我們生活在孤立之中,躲在牆的後面,與他人的關係就不存在……世界是如此紛亂,有那麼多憂傷,那麼多苦難、戰爭、破壞與悲劇,讓我們想要逃離這一切,活在一己心理狀態的安全高牆內。所以,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關係實際上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而且很顯然地,這樣的關係所建立的社會也是孤立的。那就是目前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情況:你停留在孤立之中,伸出手攀向那道牆……

三、是真正的關係或只是形象?

關係那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我們是否曾真正與任何人建立關係,或者那只是一段存在於我們為彼此創造的兩個形象之間的關係?我心目中有一個關於你的形象,而你也有一個關於我的形象。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身為我的妻子或丈夫,或無論什麼角色,而我在你心目中也有一個形象。這份關係完完全全是在這兩個形象之間建立起來的。要與他人建立真正的關係,只有在形象不存在時才有可能。當我看著你,或你看著我時,若心中沒有任何殘存在記憶中的形象、侮辱人的形象,以及其他種種形象,那麼關係才可能存在,不過觀察者本身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形象,不是嗎?我的形象觀察你的形象,如果可能進行觀察的話,這就稱為關係,但這是兩個形象之間的關係,一份不存在的關係,因為兩者都只是形象。建立關係意謂著有所接觸,而接觸必須是一種直接的東西,而非兩個形象之間的東西。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覺知,才能看著彼此而腦袋中不出現關於對方的形象,也就是我記憶中對那人的形象──他曾如何侮辱我、取悅我、為我帶來歡樂、這個或那個等等。唯有彼此之間不再有形象時,彼此的關係才能存在。

四、關係是反映我自己的鏡子

確實,唯有在關係中,真實之我的過程才會開展,不是嗎?

關係是一面鏡子,我從中看見如是的自己,但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如是的自己,我們便開始以正面或負面的方式,規範我們在關係之鏡中意識到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在關係中、在關係的行動中發現了某件事,而我不喜歡它,因此,我開始修飾我不喜歡的部分,亦即我所意識到的、令我不愉快的部分。我想要改變它──而這意謂著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我應該是何樣貌的模式。當我應該是何樣貌的模式出現的那一刻,對於我真實樣貌的理解就不存在了。一旦我想要變成什麼樣子,或我應該變成什麼樣子,或我應該不要變成什麼樣子的理想出現(這個標準取決於我想要改變自己的哪一個部分),那麼,在當下的關係中,對於真實之我的理解必然是不存在的。

我想,了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我認為這就是多數人誤入歧途的地方。我們不會想要知道在關係的某個當下我們的真實樣貌為何。如果我們只在乎改善自我,那麼就無法了解自己。

五、自我認識是關係的基礎:關係中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在整個過程所製造的結果,亦即在關係中的行為,包括與事物、觀念或人的互動,因此應該對自己有所了解,這是不可或缺的,不是嗎?若不認識我自己,我就缺少了思考的真正基礎。

六、安全或依賴的關係

關係不可避免地令人痛苦,那可以從我們的日常體驗中看出來。如果關係中沒有緊張,它就不再是一份關係,而只是一種舒適的睡眠狀態、一種麻醉狀態──這是多數人想要的,也是比較喜歡的。衝突就發生在對舒適的渴望與現實之間、在幻相與實情之間。而如果你能認出這個幻相,你就能將它擱置一旁,將注意力放在了解關係上。然而,如果你想要從關係獲得安全感,那就變成將精力投注在舒適、幻相上──而關係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的不安全本質。你若想從關係獲得安全感,就是在阻礙它的功能,從而引發一些奇怪的行為與不幸。

當然,關係的功能就是揭露一個人完整的存在本質。關係是一個自我揭露的過程,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自我揭露是痛苦的,需要持續的調整,以及思想和情緒上的柔軟度。那是一場痛苦的掙扎,伴隨著幾段開悟的寧靜時光。

然而大多數人會避免關係中的緊張,或將它擱置一旁,而比較喜歡令人滿足的依賴性,所帶來的輕鬆舒適、一種沒有異議的安全感、一個安全的停泊處。如此一來家庭和其他關係就變成一種庇護,庇護著欠缺思考的人。

當不安全感悄悄滲入了依賴,一如它無可避免會走上的路,那麼那段關係就會被拋棄,人們會開啟一段新的關係,並期盼從中找到永久的安全感。然而,關係中不存在安全感,依賴只會孕育出恐懼。倘若不了解安全感與恐懼的過程,關係就會變成帶來束縛的障礙,一種保持無知的方式。那麼,一切存在都將成為掙扎與痛苦,沒有逃離的出口,除非能擁有來自認識自己的正確思考。

七、你和我建立關係的方式,創造出社會

我們知道當下這一刻我們的關係是什麼──一場爭執,一場掙扎、一份痛苦,或僅僅是個習慣。如果我們能充分了解,澈底了解我們與某一個人的關係,那麼或許就可能了解我們與眾人的關係,亦即與社會的關係。如果我不了解自己與那一個人的關係,我當然無法了解我與整體的關係。如果我與那人的關係是立基於某個需要、某種滿足感,那麼我與社會的關係必然是相同的……是否可能與那人、與眾人一起生活,而沒有要求呢?確實,那是個問題,不是嗎……只要我們利用關係做為獲得滿足或逃避的手段,做為分散注意力的單純活動,就不可能藉由它認識自己。自我認識是透過關係而被了解、被發現的,其過程也必須透過關係而揭露,不過,前提是你願意深入關係這個問題,並將自己袒露在它面前。因為,畢竟來說,你無法擺脫關係而生活。然而我們想要利用關係來保持舒適、獲得滿足、或成為什麼東西。

八、關係並非只是對安全感、美好感受與滿足感的需求

所以你可以看見,如果我們願意,關係可以是一個揭露自我的過程,但由於我們不讓這件事發生,所以關係變成單純只是一個帶來滿足的活動。只要頭腦依然只想利用關係為自己獲得安全感,那樣的關係必定會製造出混亂與敵意。是否可能活在一段關係中,卻沒有要求、需要和想獲得滿足的想法呢?

九、當關係只是概念和思想,就會有衝突,而沒有愛

你無法思考愛。你可以思考著你愛的人,但思想不是愛,所以,漸漸地,思想取代了愛……關係能夠奠基在一個概念上嗎?如果可以,那麼這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活動嗎?所以爭執、衝突與痛苦,不是難免的嗎?

十、愛不是一種滿足

唯有愛存在時,真正的關係才會存在,但愛並不是對滿足感的追尋。愛只有在「忘我」的時候才會存在,那時會有完整的交流,不是一、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而是與「那至高的」交流,而這只有在忘記自我的時候才可能發生。

十一、依賴創造出恐懼

現在,對大多數人來說,與另一個人的關係都是以依賴為基礎,經濟上或心理上的依賴。這種依賴會製造出恐懼,讓我們內心滋生出占有欲,導致摩擦、猜疑與挫折感。對另一人的經濟依賴,或許能透過法律或適當的機構來消除,但我指的特別是對另一人的心理依賴,那是渴望獲得個人滿足與快樂的心態所導致的。一個人在這個占有的關係中,感覺變得豐富起來、充滿創造力、更活躍,覺得自身存在的小小火焰因對方而熱烈燃燒,因此為了不失去這種完滿感受的來源,一個人開始害怕失去對方,充滿占有欲的恐懼於焉滋生,繼而引發各種問題。因此,在這種屬於心理依賴的關係中,必定會充滿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恐懼、猜疑,而這些經常會隱藏在好聽的話裡面。

雖然一個人會依賴另一個人,卻仍渴望不受侵擾、保持完整。關係中的一個複雜問題,就是如何去愛而同時不依賴、不產生摩擦與衝突,以及如何克服想要孤立自己、想要從衝突的根源退縮的欲望。如果我們必須依賴另一個人、依賴社會或環境才能快樂,它們對我們就會變成不可或缺,我們會緊緊抓住它們,只要出現任何改變我們便強烈反對,因為我們心理上的安全感與舒適都依賴著它們。不過,在理智上,我們可能可以認知到生命是一個連續的流動過程,而這必然導致持續的變動,但是在情緒上或感情上,我們仍會緊抓著那些既已建立的、能為我們帶來慰藉的價值觀。因此,在變動與渴望永遠不變之間,存在著持續的戰鬥。是否可能終結這樣的衝突呢?

生活中不可能沒有關係,但我們卻因為將它奠基於個人占有的愛之上,而讓它變得如此痛苦和醜陋。人可不可以去愛卻不要占有呢?你會發現,真正的答案並非存在於逃避、理想與信念之中,而是必須藉由了解依賴與占有欲的根源來獲得。倘若一個人能深刻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問題,那麼或許我們也能了解並解決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問題,因為社會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延伸。我們所謂的社會,是由過去的世代所創造,我們接受它,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維繫自己的貪婪、占有欲,以及幻相。在這樣的幻相中,一體或和平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僅僅透過強迫與法律帶來經濟上的一體,不可能終結這場戰爭。只要我們對個別的關係依然不了解,就無法擁有一個平靜祥和的社會。由於我們的關係是奠基於占有的愛,因此我們必須覺察它在自己內心的滋生、它形成的原因及其行動。隨著我們越來越深入覺察到占有過程中的暴力、恐懼與種種反應,一份完整的、整體的了解,也將隨之生起。單憑這份了解,就能將我們的思維從依賴與占有中解脫。關係的和諧,只能夠在一個人的內在找到,無法在另一個人或環境中找到。

在關係中,出現摩擦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自己,那個身為一切渴望之中心的自我。如果我們能領悟到,最重要的根本不是對方的行為如何,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與反應如何,如果那些行為與反應能在根本上獲得深刻理解,那麼關係就能經歷一場深刻且根本的改變。在人我關係中,存在著不僅僅是實質上的問題,還有各個層面的思想與感受問題,而唯有當一個人內在處於整合的和諧狀態,他才能與另一個人和諧共處。在關係之中,要謹記在心的一件重要的事不是對方,而是自己,這並非意謂著一個人要孤立自己,而是意謂著要深入了解自己內在衝突與憂傷的根源。只要我們仍依賴他人獲得心理上的安樂,包括理智與情感方面,那份依賴必然無可避免地創造出恐懼,憂傷也會隨之生起。

十二、有執著的地方,就沒有愛

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難道不是一種心理依賴的狀態嗎?我說的不是生理上的相互依賴,那是完全不同的事。我依賴我兒子,因為我想要他成為我無法成為的某號人物。他是我所有的期盼、所有想望的實現,他是我所有的重心、我的延續。因此我和我兒子、妻子、孩子、鄰居的關係,是處於一種心理依賴的狀態,而且我很害怕處於一種沒有依賴的狀態。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所以我依賴書本,依賴關係、社會,依賴財產來帶給我安全感、地位和聲望。如果我不依賴這其中任何一樣東西,那我就依賴我過去曾有過的經驗、依賴我的思想、依賴我所投入的偉大追尋。

那麼,心理上,我們的關係就是奠基於依賴之上,那就是為何會有恐懼的原因。問題不是如何不依賴,而只是去看見我們確實在依賴這個事實。有執著的地方,就沒有愛。因為你不知道如何去愛,你就依賴,然後……有依賴的地方,就有恐懼。我這裡談的是心理上的依賴,而不是依賴送牛奶的人為你送牛奶,或依賴鐵路、橋梁等那種依賴。正是這種內在的心理依賴,例如依賴概念、人、財產等,滋生出恐懼。因此,只要你對關係仍不了解,就無法從恐懼中解脫,唯有當你的頭腦觀照著它所有的關係時,關係才能獲得理解,這也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現在,你能夠不帶任何努力,輕鬆地聆聽這一切嗎?努力只有在你試圖獲得什麼、試圖成為什麼的時候才存在。但是,如果不試圖擺脫恐懼,你就能單純地聆聽「執著會摧毀愛」這個事實,那麼,這個事實當下就能立刻讓你的心從恐懼中解脫。只要對關係仍不了解,亦即只要缺乏自我認識,就無法從恐懼中解脫。自我只有在關係中才能揭露。從觀察我與鄰居說話的方式、我看待財產的方式、我緊抓著信念或經驗或知識的方式,也就是從發現我自己的依賴性之中,我才能開始對整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覺醒過來。

因此,如何克服恐懼不重要。你可以喝一杯然後把它忘了。你可以到寺廟或禮拜堂,全心全意跪拜,口中一邊念念有詞,或一邊祈禱,然而當你走出廟宇,恐懼就在轉角處等著你。唯有當你了解自己與一切的關係,恐懼才會止息,若缺乏自我認識,那樣的了解是不會來臨的。自我認識不是一件遙遠的事,它就從此時此地開始,就在你觀察如何對待自己的傭人、自己的妻子、孩子的過程中。關係是一面鏡子,讓你看見自己如是的樣貌。如果你能如是地去看自己,不帶任何評價,那麼恐懼就能止息,而且從中將誕生出愛的非凡感受。愛是一種無法培養的東西;愛不是一種可以由頭腦獲得的東西。如果你說:「我要來練習慈悲。」那麼慈悲就是一種屬於頭腦的東西,也因此並不是愛。當我們了解關係的整個過程,愛會悄悄誕生,不為人知地,完整地。那時,頭腦是安靜的,它不會將你的心靈填滿屬於頭腦的東西,因此愛就能夠誕生。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KFA),2021年最新出版作品
引領我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
什麼是愛?什麼是關係?這一生到底為什麼而活?
靈性大師克里希那穆提說,身而為人,永遠逃脫不了關係。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