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旅程: 揭開生命與死亡的奧祕 | 誠品線上

Sacred Journey: Living Purposefully and Dying Gracefully

作者 Swami Rama
出版社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神聖旅程: 揭開生命與死亡的奧祕: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生前最後著作帶你了解生命的真相,擺脫對死亡的恐懼身體的死亡並非靈魂的終結,而是靈魂拋掉身體這一件外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生前最後著作帶你了解生命的真相,擺脫對死亡的恐懼身體的死亡並非靈魂的終結,而是靈魂拋掉身體這一件外衣。當我們認知到「真實本我(阿特曼)永恆不朽,其他萬事萬物都會朽壞滅亡」的基本事實,就能夠征服死亡。「生」與「死」就像是一對伴侶,彼此為對方提供了連貫性的情節。死亡並非一個終止的句號,而是長途旅程中短暫停歇的逗號。◎《卡陀奧義書》與死亡議題本書專注探討的奧義書是《卡陀奧義書》(Kathopanishad),這是一本揭示死亡的神祕面紗,以及探討生命意義的經典。針對今生來世、阿特曼知識的主題,《卡陀奧義書》是所有奧義書中解釋得最清晰易懂的。它清楚地定義了人類面臨諸多議題時的選擇方案,諸如生命的目的,以及在人生最後時刻必須做出的選擇。全書的根本架構在一個極具靈性領悟的年輕人納奇凱達與死亡之主閻摩之間的對話。納奇凱達選擇放下一切,一心一意只追尋了悟本我。他想要了悟阿特曼,對了悟真實本我的渴望遠遠凌駕了其他所有的一切。閻摩在書中所描述的就是瑜伽之道,其目標就是:每一個個別靈體與存居萬物內在的至上本我之間的靈性結合。◎人生是一趟挖寶工程「生命意義」這份寶藏被藏在內在,被埋在層層的自我、欲望、情緒、習慣,以及其他隱藏的思想型態底下。阿特曼(個體的真實身分)就在那裡等著我們。這個挖寶工程就是世間人類存在的理由。我們會慢慢地挖掘、剷除及脫離這一層又一層非真實、非永恆的本質,並透過這個過程學習。直到這項工程終於完工,我們了悟了自己的真實本我為止。這就是我們來到這世上的原因,這就是為何我們創造了這一切,這也是為何我們創作了這齣人生戲劇的原因,堪稱是橫跨全球取景,並囊括國際所有卡司的大製作。人生的目標不只是要讓這部戲劇上演,而是要從中學習它所提供的教導。終於有一天,我們了解了自己的真實身分,知道我們既是臺下看著戲劇的觀眾,也是舞臺上被觀賞的演員。如同奧義書上說的,這世界僅有一個唯一,而每個個體都是同一片純意識大洋中的小波浪。◎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死亡只不過是一個車站,我們只是從上一班列車下車,然後等待開往下一個地點的列車到來。無論我們選擇用怎樣的方式到達車站,那些生命旅程會決定我們到站時所呈現的內心狀態,同時也會決定我們來到這個旅程的轉折點時,對於即將展開的下一段旅程的準備狀態。死亡不會碰觸到真實的本我。我們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因為這個身體,而是因為我們的本體存有。在看清死亡真相的同時,我們要記得,神,或說那永恆的真實,就居住在你的內在之中。死亡提醒了你,不要對這世間產生執著。從世道中學習,但要懂得放下。要把身體看成一個工具,身體達到目的後,就完成了它的工作。在死亡的時刻,靈魂拋掉身體這一件外衣。在身體死亡、腐壞之後,靈魂依然保持存在。靈魂沒有物質身體或物質宇宙現象的支持,繼續存在於靈性的領域之中。大多數人對死亡的恐懼,都是因為害怕死亡時可能遭受的痛苦。死亡的過程本身並不痛苦,它只不過轉換了存在的條件。缺乏妥善的準備以及無法放下執著,才是在死亡時經驗痛苦的究竟原因。對於一個已經準備好,已經獲得阿特曼知識的人而言,死亡從來就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們自己選擇了這一生的經歷平等是絕對真理的不二法則,不公平才是人類的創造。根據重生理論,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的此生與來生負起全責。每個人的出生都是根據他或她自己過去的行為來塑造成形的。我們經常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選擇了下一次出生的要素。這些要素是由我們先前的行動、思想和欲望來決定或選擇的。它們累積成深溝凹痕的印記,跟著我們生生世世地遊走。這些印記的轉移有如沙漠中的沙丘,會根據個人的經驗和意志而流動變化。它們改變生命的形狀,讓你付出巨大的時間代價,長期受其影響,它們會創造出不同的人格以及不同的轉世,但全都會朝著終極解脫推移。這些印記決定了轉世的所有特徵,包含了性別的男或女、會有怎樣的父母、有哪些兄弟姊妹、處於生命的何種階段、壽命的長短,以至於要遭受多少苦難、多少歡樂等,這機制並不牽涉一絲一毫的武斷或獨裁。也就是說,出生條件完美匹配了個體靈魂達成靈性成長的需求。◎死後的世界關於死後的生命,每個人都會根據他或她的宗教信仰,預先賦予不同特定的期待。人們心目中的這些天堂,都只是個人所謂的最高欲望已達到滿足的心靈疆域。每個人都有各自獨特的欲望,都各自定義了所謂的至高無上的快樂。同時,他們也都希望有一個地方可以讓這些願望都能夠實現。這個天堂其實就是個人想法和欲望的投射,它就跟夢境一樣並不真實。天堂或其他類型的死後世界,都不是一種靜止不動的狀態,而是由個人本身的念頭和行動而決定的可變動情境。那些經驗著天堂世界、享受天堂快樂的人,是由於過去的善行和善念賦予了他們這樣的福報。然而,善行與善念有其限制,同樣的,因為善行善念所累積的福報也是有所限制的。天界的快樂和人間的快樂類似,即便經驗及享受天界快樂的時間有可能比較長,還是有結束的時候。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1925~1996)二十世紀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瑜伽大師之一。斯瓦米‧拉瑪出生於喜馬拉雅山,蒙受上師啟引,得以深入眾多的瑜伽道法。他的上師將他送往住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多位瑜伽士和成就者那裡,以便從古老的教導中,啟發出嶄新的觀點與視野。當時年僅二十四歲的斯瓦米‧拉瑪,就被南印度的卡威皮趟(Karvirpitham)被奉為商羯羅阿闍黎。由於斯瓦米‧拉瑪希望專注喜馬拉雅山洞穴中的修道練習,就任幾年後就毅然決然放棄這個崇高的地位。在成功完成在深山的修道後,他被上師指派到日本及西方宣揚喜馬拉雅山正宗的修練,並輔以科學基礎來印證古典瑜伽的練習。在位於美國堪薩斯州托皮卡市(Topeka)的曼寧格基金會(Menninger Foundation)中,斯瓦米‧拉瑪令人信服地示範了心所具備的能耐,他示範了心可以控制非自主的生理過程,例如心律、體溫及腦波等。他在美國實踐傳承任務長達二十三年,並在這段期間創建了喜馬拉雅國際機構(Himalay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斯瓦米‧拉瑪在美國逐漸變成一位家喻戶曉的瑜伽士、老師、哲學家、詩人、人道主義者及慈善家。他的預防醫學、整體健康及壓力管理,都深深地滲透進入西方醫學的主流。在1993年,斯瓦米‧拉瑪回到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加爾瓦區的山腳下,創建了喜馬拉雅醫院信託機構(Himalayan Institute Hospital Trust, HIHT)。斯瓦米‧拉瑪在1996年11月離開了人間的這個身體,然而,他長久以來所播下的種子,直至今日依然持續其發芽、開花並結果的過程。他的教導被簡化為「愛、服務、憶持」的銘言,持續啟發著許多有幸能與這位無私、充滿愛的大成就者產生連結的學生們。sujata斯瓦米韋達老師的學生&喜馬拉雅瑜伽傳承的僕人印度喜馬拉雅瑜伽傳承三階師資完訓並認證國際瑜伽聯盟登記註冊E-RYT500小時師資證照目前擔任喜馬拉雅天空瑜伽的園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致謝作者序:了解死亡,享受生命譯者序:斯瓦米拉瑪上師的靈性遺產Chpater 1 《卡陀奧義書》Chpater 2 納奇凱達的選擇Chpater 3 寶藏Chpater 4 挖掘寶藏Chpater 5 學習死亡的藝術Chpater 6 懷抱目的而活Chpater 7 枷鎖或自由Chpater 8 自由之道Chpater 9 練習、練習、再練習Chpater 10 神聖的恩典Chpater 11 自此爾後的生命Chpater 12 戰勝死亡Chpater 13 擺脫執著Chpater 14 我是誰作者介紹

商品規格

書名 / 神聖旅程: 揭開生命與死亡的奧祕
作者 / Swami Rama
簡介 / 神聖旅程: 揭開生命與死亡的奧祕: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生前最後著作帶你了解生命的真相,擺脫對死亡的恐懼身體的死亡並非靈魂的終結,而是靈魂拋掉身體這一件外衣。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401412
ISBN10 / 986540141X
EAN / 9789865401412
誠品26碼 / 2681934089002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9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生前最後著作,帶你了解生命的真相,擺脫對死亡的恐懼。
本書專注探討的奧義書是《卡陀奧義書》(Kathopanishad),這是一本揭示死亡的神祕面紗,以及探討生命意義的經典。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序】了解死亡,享受生命

現代文明致力於科技、物質財富以及溝通系統上的成就,縮短了全球各國之間的距離。然而,儘管現代生活富裕又舒適,人們卻無法感覺到滿足,也經常感到不快樂。原因在於,他們對世間萬物,以及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抱持著不正確的態度。人們終其一生始終固守一個觀念,那就是他們必須不斷地向外掠奪,占有更多的東西。同樣的觀念也延續到人際關係上,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他們同樣感覺自己應該永遠站在收穫的一方,而不認為自己也應該成為付出的另一方。人們無法滿足於單純享受自己與各個人、事、物之間,當下得以聚合的珍貴緣分。相反地,人們企圖抓牢不放,想要永遠納為己有,因而進一步轉變為害怕失去所擁有的一切。
那些想要、占有、抓取以及對死亡的恐懼與日俱增,窮其一生縈繞不去,並不斷盤旋創造出更多的需要、更大的恐懼,以及更狂烈的痛苦旋風。過著這樣的人生,生活當然不可能會有效率,徒然只是浪費了生命。人們害怕死亡、否定死亡,並且竭盡全力想把「死亡」這個議題,盡可能遠遠地推離開自己的意識圈。人們不願意接受死亡是一個自然且不可避免的過程,不願意接受死亡是人生經驗中的一部分,也就沒有人事先為死亡做好準備。
這種對死亡的恐懼,就是我們永遠無法知足的原因。我們總是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東西、需要擴展更多嶄新的人際關係、需要更多物質上的舒適、需要更多無止盡的娛樂,甚至於沉迷於濫用酒精和藥物,難以自拔。所有這一切的追求,都是為了企圖把「死亡」這個現實,遠遠地推到九霄雲外。很不幸地,這些並非處理死亡議題的有效方法。
為了了解死亡,每個人都必須嘗試了解生命的目的,以及生命與死亡之間的關係。「生」與「死」就像是一對伴侶,彼此為對方提供了連貫性的情節。死亡並非一個終止的句號,而是長途旅程中短暫停歇的逗號。如果我們能夠同時接受生命和死亡,認為它們都具有各自的意義和目的,了解並接受死亡乃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那麼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就能消失,才得以重新完整地好好享受生命。
本書探討的就是生命與死亡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將提供「如何(方法)以及為何(原因)」的答案,目的是希望協助大家能找到指引自身去擴展和成長的一種生活方式,並學習重新整合我們的人生。那全新的生活方式,將可以在我們面臨名為「死亡」的人生轉折時,對我們提供幫助。
本書描述的道法,絕大部分源自印度的古老經典:奧義書。奧義書是吠陀後期的偉大經典,吠陀(Vedas)經典乃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靈性啟示。
吠陀經典一共有四部:分別是《梨俱吠陀》(Rik Vedas,通常作Rig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娑摩吠陀》(Samaveda)以及《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每一部吠陀經典都包含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由讚歌、行為守則、儀軌,以及聖禮的執行準則所構成。而依附在每部吠陀經典後的第二部分,則屬於形而上學,主要在提供絕對真理知識的教導,後面的這個部分就是所謂的奧義書。
雖然世間流傳了將近兩百部的奧義書,但傳統上普遍只認定其中的一百零八部。其中有十部是在闡述吠壇多(Vedanta)哲學。這些奧義書都被視為是天啟的經文,也就是先知們在最純淨、最超然的三摩地境界中,所獲得的天啟智慧。這些先知將天啟智慧傳給弟子,弟子虔誠恭敬地保存了這些口傳的經典,然後一代接續一代地傳承下來,保留至今。
Upanishad(奧義書)這個字的意思是「靠近地坐著」,也就是挨在老師的足前安坐,聆聽這些深奧、不可思議、充滿象徵性描繪的經典。
另一種詮釋則是,Upanishad(奧義書)這個字來自梵文動詞「sad」,意思是去摧毀、鬆綁及引導。人們受制於短暫的現象世界,造就了無明;人們執迷於物質和實體的世界,充滿執著;人們迷失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之中,生命沒有目標。因此,奧義書旨在幫助世人摧毀無明、鬆綁執著及提供指引,最後幫助人們證得人生最後的目標。
這些經典教導人們,生命應該具有目的且充滿意義。其實,所有人的內心都知道人生本該如此,即便他們可能在嘴上辯解,自創另一套人生哲理,聲稱人生並沒有任何目的,辯論人生不過是在無限宇宙中偶然的發生等等。姑且不論他們對人生抱持怎樣的想法,毫無例外的現實就是,每個人都奮力地在追尋內心的快樂、平靜及祥和。
奧義書是一張地圖,向我們指出通往解脫的道路,也直指生命與死亡的意義。那條道路上有著貫穿所有經典的一致中心思想,那就是:萬有本質乃為同一。
奧義書其中一個卓越並特殊的教導是:現象宇宙是一種顯化,而非一種創造。那唯一絕對的真理顯化為我們稱為「宇宙」的這個多元世界,這與西方思想中,認為是造物者創造萬物,以及造物者有別於被創造者的概念,大相逕庭,奧義書的教導完全摒棄了二元分化的概念。Eko’ham bahu syam的意思是「僅有唯一,在此、在彼,在各處。」那個「唯一」就是「梵」(Brahman)—這奧義書中用來指稱真理,或說純意識的語彙。奧義書說:「梵是真,而世間短暫的事物是不真。」除了「梵」以外的所有其他一切,皆是幻象。「梵」是生命、光以及一切存在的源頭,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去了悟這個真理。
大部分人都傾向往外在的世界追尋快樂,但奧義書卻告訴我們,我們無法在世間的萬物中找到快樂。外在世界的所有東西,包含人際關係,都是瞬間即逝的,只要是瞬間即逝的東西,就不可能提供給我們永恆的祥和與喜悅。
奧義書告訴我們,要往內去看,去找到永恆。奧義書說:「人們只會往外看,卻看不見內在的一切。」又說:「渴求永恆的人是稀有的,他閉上了向外看的眼睛,然後看見了本我。愚者追隨肉身的欲望,跌入了糾纏眾生的死亡陷阱;而智者知曉本我才是唯一的永恆,對瞬間即逝的萬物,不屑一顧。」
這與聖保羅(St.Paul)在「哥林多前書」上所寫的十分類似,他提醒人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為了我們的靈性成長而存在的。聖保羅說:「萬物都是為了你而存在,請智慧地運用它們,生命極為短暫。」
「……儘管朝外的那人正在凋零,然而朝內的那人卻日日更新,因為眼之所見,均為短暫,而眼之不見,才是永恆。」
耶穌同樣也在《登山寶訓》中給予弟子這樣的指導:
「不要在人間留下任何財寶,飛蛾與鐵鏽將使它們受到侵蝕與腐化,或盜賊闖入將之竊取;把你的財寶留在天堂吧,天堂既沒有飛蛾,也沒有鐵鏽會將財寶侵蝕與腐化,盜賊尚且無法闖進天堂,更遑論竊取。因為當你將財寶放入天堂,你的心也必會留在那裡。」
人生的目的是為了知曉明辨,明辨外在與內在、短暫與永恆的差異,透過練習去發現、去經驗那一個接一個無盡的價值。一旦我們了悟了這個差異,生命會開始富蘊一種令人喜悅的意義,死亡的恐懼就會蒸發,消失得無影無蹤。
奧義書也被認同為「吠壇多」,吠壇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終點」,象徵奧義書表達了人生最高的目的,也就是證得了讓個體靈魂得以從束縛中解脫的至上知識。
本書集結了我在美國賓州芝加哥和洪斯戴爾(Honesdale)代表大會中的系列演講原稿,並輔以些微的校正。
斯瓦米拉瑪/一九九五年十一月
喬利格蘭特.德拉頓(Jolly Grant Dehradun)
印度,北阿坎德邦(Úttarakhaṇḍa)


--------------------------------------
【譯者序】斯瓦米拉瑪上師的靈性遺產

一個人在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最應該要完成的是什麼事情呢?近代有不少的文字或影片作品都試圖探討這個議題,但是,文章的結論或故事的結局,似乎跳脫不開鼓勵人們去完成還未完成的欲望清單。但生命存在的意義只是如此嗎?而這是我們為生命劃上句點的唯一方式嗎?斯瓦米拉瑪透過晚年留給人間的兩個大禮物,教導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
來自喜馬拉雅山的斯瓦米拉瑪上師,遵從師訓離開印度到西方弘法後,長年將時間投注於瑜伽科學的分享與實證,透過他等身的著作以及口傳經驗的傳承,影響了全球無數的靈性修行者。他也始終心繫著孕育他靈性成長的家鄉喜馬拉雅山,不僅設立基金長年照護在深山修行的沙度(sadhu),更在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及瑜伽聖城瑞斯凱詩(Rishikesh)之間的喬利格蘭特.德拉頓(也就是他書寫本書序言的地方),完成了大型喜馬拉雅綜合醫院的建造計畫。醫院最大規模的一次增建計畫是在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六年,而斯瓦米拉瑪上師是在一九九六年摩訶三摩地(捨身)的,相當於他將人生最後四年的時光都傾全力於完成這項偉大的傳承使命,透過親力親為地計畫和督導,他為弟子們示範了何謂強大願力(sankalpa)和執行魄力,最終送給了世間這份從生活、教育、身心醫療等全面照護人類的一份大禮。至今,這份禮物不僅服務當地的人民和來自全球的修道者,也經常為喜馬拉雅山各種特殊的災難與事件,提供適時適地的緊急救援和人道關懷。
除了醫院以外,斯瓦米拉瑪晚年留給弟子和世人最重要的一份遺產,應該就是《神聖旅程》這一本書了。這篇在醫院書寫的序言中所註解的日期,正是斯瓦米拉瑪上師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摩訶三摩地的前一年。斯瓦米吉(斯瓦米韋達)曾經分享,許多弟子們事後回想,才發現原來斯瓦米拉瑪上師其實已經預知自己即將捨下肉身,因而書中描述的,就是他即將踏上的「神聖旅程」。這本書留給弟子以及世人的是世間罕有關乎生死的寶貴知識,它可以幫助我們,在人世生命的光影重疊之下找到每一次呼吸的意義,它可以提供給我們,在人生驚滔駭浪外的一彎寧靜,它也無疑將會幫助我們,更從容自在地去為人生的最後一刻做好準備。當我們讀出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如此細膩深切地透過一字一語所傳達的那份愛,這本書就是一個學生能收到的,來自一位無私開悟大師的最美禮物。
斯瓦米拉瑪上師以晚年堅強的意志力,完成了醫院建設和重要書籍,這告訴了我們,應該好好善用生命中的每一個片刻,哪怕是最後的時刻,都要分秒珍惜地發揮生命,對世間做出最大的正面貢獻;他以身教告訴我們,不要浮載於榮辱的奇幻大洋,切莫對任何二元現象產生執著;他寫下本書告訴我們難得且至上的生死奧祕,也告訴我們,即便面對業力和印記強大的束縛,依然可以找到掙脫死亡羅網的方法,回到原生的靜止與安寧。斯瓦米拉瑪上師的一行一言,在在都是為了要留下對世人有益的有形及無形的資產。在他即將捨身前的時光,儘管身體逐漸虛弱,但他總是耐心地給予弟子們慈悲、充滿愛的最後指導,根據他摩訶三摩地前身旁親近的弟子描述,他在最後身體逐漸虛弱的時光中,神情卻總是泰然自若,兩眼依然慈愛而充滿光輝,猶如無時無刻都歇息在聖母的懷抱之中。
相信讀者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必定能夠感受到斯瓦米拉瑪恨不得把那份從聖母獲得的愛,全部移轉給我們所有人。每讀一回,就深深覺得上師有如一位慈祥的母親,在自己臨將出門前,對於不得不留在家中的小孩鉅細靡遺地仔細叮囑,深怕錯過任何一個應該交代卻忘記交代的細節。他幾乎為我們事先準備好了修行路上所有可能會產生的疑問,預先設想了我們可能會遭遇的所有障礙和挫折,當然,他也為我們親自備好了錦囊,把解決的妙計繡在襯底裡,告訴我們在每個抉擇交叉點、每個障礙關口應該如何面對,如何因應。字字殷殷切切,句句苦口婆心。
斯瓦米拉瑪上師留給我們如此珍貴的教導和靈性遺產。他要我們歡慶生命,教導我們喜悅生活的藝術;他以身教要我們善用餘生,立大願成大事;他要我們不要浪費時間,要經常沉思、祈禱與靜坐,累積靈性財產,親證那超越生死的世界。他承諾我們,只要我們認真持律練習,來自上師傳承的光明教導與祝福將永遠不斷地流向我們。對上師廣大的弟子與學生而言,他仍然以不同的生命形式,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持續教導著我們,與我們時時同在。
斯瓦米拉瑪上師曾經說過:「我的工作是要把你介紹給你內在的導師,生命是一首美麗的歌曲,歌頌吧,你會發現作曲家就坐在你內心的蓮花之中。」
願我們都能成為值得這諄諄教誨的淨化空瓶,在內外上師、妙樂與花香的沿路引領下,走上這神聖的旅程。

頂禮上師無量慈悲。
OM Sri Gurave Namah
喜馬拉雅瑜伽傳承僕人sujata 恭呈
於臺中喜馬拉雅天空瑜伽靜坐中心
二○二○年上師節

試閱文字

內文 : ◎Chapter 1 《卡陀奧義書》

關於時間的起源,有一則古老的故事。當時,宇宙仍在被創造的過程,萬物的秩序尚未建立,一切仍在混沌未明的階段。在宇宙可以全面運作之前,造物者還有一項最後必須要完成的工作。神召喚了一位天使來到面前,以幫助他完成這項工作。

天使來了,造物者,也就是神,告訴天使說,為了完成宇宙的建立,祂還保留最後一項工作尚未完成。

造物者告訴天使說:「我把最精妙的一項工程留在最後,我這兒有份生命的寶藏,裡頭蘊藏著人類生命真實的意義,也是我所創造出來的所有萬物的終極目的與目標。」

造物者繼續說道:「因為這個寶藏超越語言所能形容,非常珍貴。我希望你把它藏起來,要把這個寶藏仔細地藏好,好讓人們知道它的價值不凡,難以衡量。」

天使回答道:「主啊,沒有問題,我會把這生命的寶藏藏在最高的高山頂上。」

造物者說:「放在那裡的話,寶藏很容易就會被找到了。」

天使回答道:「那麼,我把這寶藏藏在大沙漠的荒野中,想必,要找到這寶藏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不,這樣還是太輕而易舉了。」

天使問道:「那麼,若把它藏在宇宙最遙遠的彼端呢?那樣的話,要找起來可就得大費周章了。」

造物者一邊思索地說:「那樣還是不妥。」接著,他的臉上突然顯露出一道靈感乍現之光,他說:「我想到了,我知道有個好地方,可以把這生命的寶藏藏於人們的內在,這是他們最後才會想到的地方,如此幾經周折找到之後,他們才會知道這寶藏有多麼寶貴,是的,就把寶藏藏在那裡好了。」

奧義書所談論的主題就是這個寶藏是什麼,以及如何找到它。從人類的天性本質看來,那寶藏確實隱藏得太妙了。就像神在這個故事中所說的,人們在找尋終極真實的過程,絞盡腦汁卻最難以想到的隱藏處,確實就是他們的自身之內。人們必然先從外在世界五光十色的對象,去找尋生命的意義,每一次都會竭盡全力,卻注定將會無功而返,因為他們在外在世界找不到任何具有價值的東西。就這樣,人們自己不斷地創造出生命與死亡的永恆循環,只能像一顆陀螺被迫無奈地不停運轉。人們窮其一生所追逐的都是那些鏡花水月的東西,然而當死神來臨時,他們卻依然兩手空空,只得被迫接下「再來一次」的邀請函。

奧義書上說:「無知的人不斷地接過那張邀請函,但是智者洞悉了這無止盡生死循環的結果,他們轉而向內,尋求真正的永恆。」

根據奧義書,我們所向內尋求的,就是被稱為「阿特曼」(Atman)的純淨本我,那是我們的真實身分,用《聖經》的語言來說,也就是神的形象和本質。感官或心都不認得真實本我,然而,真實本我才是靈魂深處所隱藏的寶藏,它就住在心中最深處的斗室。它非常細微、難以衡量且永恆不朽。它在創世之初就已經存在,存於現在,也將持續存於未來。

奧義書不斷重複解釋,現象宇宙並非永恆,它恆常地變化、進化、成長、衰敗,然後死去。它永無止盡地持續這樣的過程,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在告一段落後死去,又再度歷劫歸來,那就是宇宙的本質。任何人如果執著於現象世界中多變的樣貌,人生就注定得以悲劇收場。但是,在把人們帶向永恆不朽之疆域的過程中,現象世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物質世界的本質中充滿了痛苦以及對死亡的恐懼,然而,這些痛苦和恐懼也可以成為引導人們邁向智慧的工具。終有一天,人們會領悟到,生命應該還有另一種存在,那個存在可以超越這些痛苦。到了那領悟的時刻,他或她就會開始認真地追尋物質世界以外的替代選項,將其當作生命的終極目的。

本書所專注的奧義書是《卡陀奧義書》(Kathopanishad),這是一本揭示死亡的神祕面紗,以及探討生命意義的經典。《卡陀奧義書》是所有奧義書中,針對今生來世、阿特曼知識的這個主題,解釋得最清晰易懂的。它清楚定義了人類面臨諸多議題時的選擇方案,諸如生命的目的,以及在人生最後時刻必須做出的選擇。

這是一部非常美麗的奧義書,它富含詩意地詮釋了生死的祕密、業行的法則,及如何從悲傷和沮喪中獲得解脫。全書由一百一十九句梵咒(Mantras)所組成,根本架構在一個極具靈性領悟的年輕人納奇凱達(Nachiketa,又譯納奇柯達)與死亡之主閻摩(Yama)之間的對話。閻摩有別於希臘或羅馬神話中的死神,他並不具備恐怖、令人畏懼的形象。他是所有在地球誕生的人類之中,第一位歷經死亡的人,同時也是一個了悟本我的大師。在這部經典中,閻摩可以被比喻為人類心識中最高階的明辨智慧,而納奇凱達雖然具備力量和勇氣,但在此所象徵的是人類心識中較為低階的心意。

兩人之間的對話揭示了一個虔誠卻尚未了悟的靈性求道者的個性。納奇凱達是一個我們容易理解且仰慕的人物,儘管他的內心尚存許多疑惑,其虔信卻是無庸置疑的。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對至高知識與終極喜樂所懷抱的熱切渴望。

閻摩數度試探著納奇凱達,想要知道他對真理的渴望究竟有多麼殷切,他對真理的強烈渴望是否遠超過對世間萬物的愛戀呢?答案是:是的。納奇凱達選擇放下一切,一心一意只追尋了悟本我。他想要了悟阿特曼,對了悟真實本我的渴望遠遠凌駕了其他所有的一切。

由於納奇凱達的虔信,他知曉了所有享樂都無法永久存續的道理,哪怕是生命中最高等的快樂也是一樣。他知道那些遲早都將會離開,失去後也只能徒增夢醒後的悲痛。無論一個人走到哪裡,或者做了什麼,只要他仍然存有人世間的欲望,真正的寧靜就不會到來。無論他是全然沉浸於人群之中,被世間種種的快樂所圍繞著,或者他選擇離群索居,遠離世間的誘惑,但無論何時、何處,只要他仍然存有對世間萬物的欲望,就永遠不可能知足。

身陷在這世間欲望的深淵,比起身陷於貧脊的沙漠荒野,其實好不了多少,對於沉陷在這兩種處境的人而言,死亡是一種逃避。人們緊抓著欲望直到死去,誰知欲望又再度把他們抓回到人間,重新去實現他們未完成的欲望。

只有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才能練習處理欲望與自我控制,去駕馭那些驅動欲望的感官和思想。人們必須學習超越欲望,知悉欲望的價值是有限的。唯有當他們可以超越欲望,掌握自己的感官和思想,他們才能夠開始領悟到真正的喜悅。他們會逐漸地發現,當自己放下了對世間萬物的執著,包含對物質肉身的執著,才能夠開始去經驗一種實實在在的寧靜感,那比任何物質財富或環境舒適,更能提供巨大的價值。

納奇凱達內心深深地了解這個道理,你可以認定是他的良知在導引著他,並且他還具備了遵循良知指引的勇氣,而不是渾渾噩噩地踏著許多前人踩下的陳舊足跡,走上追求物質欲望的道路。

閻摩在《卡陀奧義書》中所描述的道途就是瑜伽之道,瑜伽之道的目標就是,每個個別靈體與存居萬物內在的至上本我之間的靈性結合。


◎Chapter 5 學習死亡的藝術

閻摩教導納奇凱達,為了了解生命,必先了解死亡。同樣的,為了了解死亡,也必須了解生命。納奇凱達學習到,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只是一個連續故事的暫時告一段落。死亡只不過是一個車站,就好像紐約市的中央車站那樣,只是從上一班列車下車,然後等待開往下一個地點的列車到來。

這樣的解讀並不是要我們輕看生命或死亡的意義。無論生命帶領我們走向何處,或者沿用這車站的比喻,無論我們選擇用怎樣的方式到達中央車站,那些生命旅程會決定我們到站時所呈現的內心狀態,同時也會決定我們來到這趟旅程的轉折點時,對於即將展開的下一段旅程的準備狀態。我們可以選擇一輛沒有秩序、管理很差的列車,或者一輛很乾淨、很舒服的列車;我們可以選擇一輛裝載種種誘惑和讓人分心的設施的列車,其中可能有美女的歌舞秀、令人炫目的電動遊戲,以及能讓人名利雙收的機會,因為我們深深沉迷於那些讓人目眩神迷、滿足感官刺激的東西,當我們要離開那輛列車時,勢必難以割捨,讓離開變得很困難。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選擇另一種類別,一輛充滿安靜與祥和的列車,當我們還在車上時,學著去享受沿途的大自然美景,當車子駛到中央車站,我們必須離開時,我們能夠沒有眷戀,不費力地帶著滿心的歡喜下車。

納奇凱達選擇列車的正確態度堪稱典範,除了知識列車以外,其他的列車他都不願意上去。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引起他的興趣。無論是長壽、財富、異性、子孫等任何一種誘人的東西,比起他對真理及生死祕密的知識欲求,全都相形遜色。對納奇凱達而言,生命與死亡的奧祕,才是真正值得擁有的東西。

居於內在之阿特曼的永恆本質,是奧義書的中心主題。這是一個關乎死亡神祕性的祕密,一把了解人生的鑰匙:神遍布所有,神即是驅動我們靈魂的阿特曼,祂即是我們生命中的生命。阿特曼是永恆的、不變的,不受死亡制衡的。只有那些會朽壞的東西才會受制於死亡。會朽壞的東西只是為了服務人生,做為一種工具而存在,其目的便是為了幫助我們發現不朽的永恆。

死亡的是身體,身體是為靈魂造訪世間時提供遮蔽的衣裳。內在的本我保持不變,祂既不會死亡也不能死亡,因為祂即為永恆。

如同《薄伽梵歌》所說:「祂是未顯化的,並非思想的主體,經典告訴我們祂不腐壞;因此,認識祂之後,你不應該為任何人的死亡感到哀傷。」(2.25)

失去生命中摯愛之人,是令人悲傷的。當我們所愛的人死去,我們感到悲傷。為那份失去而哀悼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不宜過度延長哀悼的時間,過度的緬懷亡者是不健康的。人不可以因為哀傷而消磨心志,因為人生不可避免地必須面對失去和死亡。那也是為何有些文化或宗教設置特定服喪期間的原因。例如,猶太教徒遵循服喪的幾個階段,在埋葬一位摯愛之人以後,近親家族會服喪七日,在這段時間,除非緊急狀況,否則他們絕不離開屋子;他們也不刮鬍子、剪頭髮或者穿上新衣服。他們甚至不被允許坐在椅子上或穿上鞋子。這樣的服喪方式讓他們得以專心於哀悼。接著,他們會進入要求條件相對比較不那麼嚴格的二十三日服喪期。還有一些猶太人選擇遵從十一個月的溫和服喪期。

我們為自己的近親好友哀悼的同時,也對於自己終將面臨的死亡而心生恐懼。緬懷哀傷的期間總要過去,我們必須學會放手。這也是為何在歷史上,全球許多文化都設有放下、服喪以及透視死亡的各種風俗之理由。這些風俗幫助人們繼續過日子,然後準備自己的死亡。人類的生命就是一連串來來去去的生死循環。身體的死亡並不是靈魂的終結。本我是不變的,因此,超過時間限制的過度哀悼並非明智之舉。

如果對一個人而言,那些會流逝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東西,那麼死亡的陰影確實龐大而恐怖。如果死亡對那個人而言,意謂著生命所有重心和代表意義的驟然結束,那麼死亡所帶來的痛苦必然十分劇烈。但是,如果一個人學習去放下那些會流逝的一切,無論是一個物品或是一段關係,轉而只追尋那些能夠永恆不變的,死亡就一點也不令人害怕。它只不過是一個轉折點,一個換衣服的時刻點。因此,你可以哀悼,但不要過度及過久。同樣的建議也適用於任何你所失去的東西,無論是一段婚姻、一份工作、一些朋友、一個家,或是一場夢。哀悼它們,然後請繼續向前。

我們害怕死亡,害怕面對死亡所帶來的痛苦,追根究柢,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對世間名相有著深深的執著,但偏偏這些都是會隨著時間流逝的東西。這其實既諷刺又充滿悲劇色彩,人們在世間追求著物質與人際關係,某種程度來說是為了否定死亡,針對人間壽命有限的真相來安慰自己。但這樣的療癒方法比病痛本身更糟糕。就是因為對物質與人際關係的執著,以及相信自己真的需要它們,強化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物質與人際關係的生性本就多變無常,這勢必讓人們一再經驗失落。這些東西並不會帶給它們的主人安慰,它們自顧自地轉變、衰敗,然後成為過往,一而再地敲著警鐘,不斷提醒著人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無論他們所執著的是身體、思想、習慣、物品或人際關係,這些終將凋零衰亡。這些執著會創造、再創造,強化、再強化,不斷重複提醒著人們對失去和死亡的恐懼。就是這樣的周而復始,讓生命變成一場悲劇,讓死亡變成一部恐怖片。而要從這些悲慘與恐懼中解脫的關鍵,就是要放下執著。

生命的所有事件都嘗試在教導我們,生命始於走出死亡。在人生過程中,我們會有一股衝動,想要去認識和感受那些會永生不死的東西。(略)

我們在人生的初始階段,通常會得到這樣的訊息:我們可以透過獲取各種物質以及從人際關係中得到快樂。但是,萬事萬物都會遺失,人際關係也會改變,我們原以為的獲得,最終竟成了痛苦的來源。我們認同了自己一連串的情緒和思想,而這些也同樣夾帶著苦果。我們認為自己就是我們的身體,而當身體隨著生病或老化而轉變,或者我們眼看著他人的身體因為生病或老化而轉變,我們就開始感受到痛苦。

我們可以把痛苦視為一記警鐘,它提醒著我們,生活的某個層面出現了不平衡。失去物品、關係改變、情緒和思想流轉,以及身體惡化所帶來的痛苦,究竟在傳遞怎樣的訊息給我們呢?或許我們會認為,它有可能只是在告訴我們,這就是生命的真實模樣。我們誕生來到這個世間,努力掙扎著去獲得我們認為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然後在這個過程中經驗了失去的痛苦,故事發展到這裡就寫下了結局嗎?這樣聽起來不太有道理呀。就好像一個人感覺到腳痛,然後這腳痛轉變為發炎,這個人難道會說:「這沒什麼,事情本來就會這樣發展,人們天生就有雙腳,自然到了某一天就會面臨腳發炎的狀況。」殊不知,這發炎會逐漸蔓延至整條腿,最後要了他的命。也就是說,僅僅樂天知命並非理性的反應,這個人應該要知道這個痛乃是身體出現問題的癥兆,提示人們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了。「痛」是一個問題,他應該開始著手去尋找這問題的解決辦法。同樣的,生命中的痛苦也是在告訴我們,我們錯誤地解讀了自己與事物、人、感情、思想和身體的關係。

事實上,我們依賴著那些事物、人、感情和身體。我們認同了它們,並對它們產生了執著。當這些東西離開了我們,或者發生了變化,我們就會感覺痛苦。這些伴隨著無知的執著,就是恐懼死亡的源頭。我們越是執著,對死亡的恐懼越會加劇。那些沒有任何執著的人,那些認為自己在生命中沒有擁有任何東西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身體只是一個工具,因而能夠真正擺脫恐懼,獲得自由。

(略)

生命是一部連續的奧義書,引導著人們去追尋永恆,並認同那永遠不變的存在,而不是認同那些不永恆的事物,唯有如此,才能夠克服死亡。

根據吠壇多,我們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因為這個身體,而是因為我們的本體存有。是內在本我創造了這個身體。在睡眠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失去意識,但是並未停止存續。物質主義思維者卻翻轉了這個看法,他們認為身體才是一切的根本,宣稱身體才是我們存在的證明,即便真有一個內在的存有,那也不過是依附在這個身體的附屬品罷了。吠壇多的說法則與物質主義者相反,吠壇多認為是純意識讓我們感覺到身體的存在。

死亡並不可怕,我們必須了解它在生命中扮演的作用。我們應該接納死亡是一個事實,這樣的接納可以幫助你去了解,此生的生命是短暫的,世界只不過是一個旅途中的月臺,而你來到這個人生旅程,是為了學習和成長,這趟旅程終歸必須有個終點。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