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快樂: 存在的喜悅 | 誠品線上

不合理的快樂: 存在的喜悅

作者 楊定一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不合理的快樂: 存在的喜悅:「你快樂嗎?」財權名利所帶來的快樂,總是短暫而不永久,快樂,是否有公式可以依循?本書從哲學、靈性層面切入,和你一起練習,把快樂找回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快樂嗎?」財權名利所帶來的快樂,總是短暫而不永久,快樂,是否有公式可以依循?本書從哲學、靈性層面切入,和你一起練習,把快樂找回來。在這本書,楊博士透過綿密的論證,在前半部強調三大重點:一、享樂適應的原則:也就是說「人間的快樂靠不住」不是一個哲學上的說教,而是一個人間生理與心理上的事實。這一點,對理性而強調世界重要性的讀者非常重要。二、身心的合一:大多數這類書籍是把身心合一當作一個不用解釋的前提,等於是要讀者直接接受。然而,楊博士透過能量與神經科學的角度,把這一點說得清淸楚楚。三、身心快樂是綜合性的結果。這三個切入點,等於是對人類身心快樂的體質 (constitution) 做一個彙總與描述。即使一個人無法體會意識的兩個軌道,無法切入不合理的快樂,至少,他能對身為人、體會人間身心的快樂得到一點收穫。到了中場(六、七、八卷)談的其實是人類有史以來對快樂的追求,從哲學、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以及種種試圖超越常識的探索。楊博士要說的其實是,即使所探索的領域似乎擴大了,然而,意識不經過一番徹底的轉化,人類也難以真正回到真實或說生命本質快樂的根源。最後兩卷(九、十),透過身心合一、臣服與參的詳細說明,楊博士從《真原醫》以來的身心健全走向靈性圓滿,也指出了不合理的快樂真正的來處。 人的健康,身、心、靈從來沒有分開過。「楊定一書房」系列,便是站在全人健康的角度,重新整合從古到今、世界各地的健康法門與哲學系統,用現代的語言重新表達,幫助你我活出全部的生命潛能。我們天生本來就是快樂,而且腦和生理架構就是支持快樂。可惜,現代人長期的失衡,過度偏重頭腦,透過人生和環境帶來的經驗,讓我們變得不快樂。世間的快樂,當然離不開物質和形相的成就,包括財富、名氣、地位、影響力。而另一種快樂則來自更深的層面,和物質不相關。它不光更容易獲得,甚至,是永久的。只是我們往往分不清,完全投入人間快樂的追求,誤以為這是可以永恆的生命的快樂。讓注意力落回身體,才能超越身心身心的快樂必然受制於「享樂適應」原則。即使用盡所有「合理」的方式來追求,「合理的快樂」早晚還是會疲乏,甚至帶來不快樂。快樂,有一個「不合理」的層面。它不是純粹理性的產物、離不開感受。人生的快樂是身心綜合的產物,既離不開大腦、也離不開身體。讓注意力落回身體,自然讓念頭降下來。身心均衡,自然快樂,我們也才能超越身心,找回真正的快樂。這種觀點,對頭腦而言,是不理性、不合理的。但只要深入探討下去就會發現,快樂,是「存在」,也就是「在」的觀念。假如真有永恆的快樂存在,其實是一種存在的成就,它是「在的喜悅」(joy of being),而不是「追求的快樂」(joy of doing)。 透過練習,進入「不合理的快樂」要走出不快樂,本書談的不只是理論,更是每個人、隨時隨地可做的練習。楊定一博士從《真原醫》經由身心均衡健全、靜坐、正向心態建立腦部的新迴路,這次更大膽地切入真正的「全人快樂科學」,由哲學、靈性層面著手,透過「臣服」與「參」,運用現代人最豐富的頭腦與感受,徹底翻轉生命,和讀者一起進入「不合理的快樂」。對頭腦而言,「不合理的快樂」是一種矛盾。然而,解開這個矛盾,同時也解開念頭帶來的虛構境界,破解我們對世界、對人生的「錯覺」。面對種種問題的時候,不再被「錯覺」阻礙,真正的潛能於是爆發出來。存在,同時喜悅。原來,要得到快樂,比任何人想的都更簡單。練習一:臣服一早睜開眼睛,還沒起床前,先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態──晚上睡得好不好,作了好夢還是惡夢,身體疲勞還是有精神,內心是平靜還是煩惱,是舒暢、恐懼還是憂鬱?有沒有其他萎縮或激烈的反彈。接下來告訴自己:我都知道,而我都可以承擔,我可以完全接受、完全容納、完全包容,一切都好。沒有事。我本身,就是臣服。這個練習,從早到晚、無論發生何事都可以做。一旦可以接納、包容,會發現心自然就安定下來,而能平靜地處理任何事情。臣服,不是放棄。它本身雖然不費力,卻是最有效的作法。我們會發現,是內心帶著我們做,講該講的話,做該做的動作,該做什麼,都會自然發生。就好像宇宙突然把我們環抱起來,帶著我們走,保護我們。任何過去的煩惱,好像也就自然解散,自然會找出最好的一條路。練習二:參參,也就是──體察這個「我」的感覺,同時肯定更大的真實,也就是含著一個更深層的理解──「我」不是大我,不是全部的我,也不是一體或整體。無論這些體驗或思想多麼微妙,還只是「我」創造出來的,跟一體、整體、大我一點都不相關。也含著這樣的理解──大我(或說一體)從來沒有動過,根本不在意「我」做或不做、看或不看、聽或不聽、體會不體會……,跟它一點都不相關。Good. All good. 好。一切都好。一切都OK。接下來,再輕輕地問自己──我是誰?Who am I? 我到底是誰?一個念頭生起,輕輕的問自己「對誰而言有這個念頭?又是誰產生的?」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不快樂的念頭,就可以參──對誰而言不快樂?是誰不快樂? 有了煩惱──對誰而言是煩惱?在煩惱的是誰? 委屈──誰受委屈?現在,委屈到哪了?受委屈的人在哪裡?這麼一來,我們會發現一切的念頭都是「我」產生的,而「我」,從整體來看,一點都不成比例。也就是從所參的「我」,自然回到大我。透過「參」,腦海自然踩個剎車,任何念相都不那麼實在,都是虛的。只要我們輕輕鬆鬆面對「我」,自然發現它不存在,也自然讓我們落在大我──回家,回到存在的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楊定一 博士著有《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螺旋舞》(DVD+書)、《全部的你》、《神聖的你》,以及《等著你》、《重生:蛻變於呼吸間》與《你‧在嗎?》、《光之瑜伽》音聲作品專輯。馬奕安 博士 Jan Martel, Ph.D.現任長庚大學分子與臨床免疫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加拿大魁北克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生物學學士,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二○○六年起,與楊定一博士經由電子郵件交流共同的興趣──預防醫學、非傳統醫學、和前鋒科學(frontier science)的研究,而決定赴台加入楊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主要研究經由血液傳播的病菌,以及非傳統醫學的可能發展。同時,也因為對本書的主題之一 ──快樂的科學頗有興趣,而協助整理、組織本書所引用的快樂科學文獻。 陳夢怡譯有《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呼吸的自癒力》、《奇蹟半生緣》、《性、金錢、暴食症:談形式與內涵》、《親子關係:世間最難修的一門課》、《心理學:適應環境的心靈》等書。編有《全部的你》、《神聖的你》。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寫在《不合理的快樂》之前/楊定一序/楊定一導論一、快樂ABC1. 你快樂嗎?2. 再問一次──你真的快樂嗎?3. 追求快樂4. 世界的快樂地圖5. 快樂的條件6. 經濟和快樂,哪一個重要?從不丹談起7. 快樂,可以透過科學來探討嗎?8. 對快樂的追求有止盡嗎?9. 人要滿足到什麼地步,才可以快樂?二、快樂是身心合一的體驗1. 快樂是生命的振動2. 笑──發自內心的喜悅3. 身體的快樂4. 先有哪個快樂?是身,還是腦?5. 沒有身體相應,身心不能快樂三、心情,幫助我們生存1. 快樂是演化頒給生存的獎品2. 情緒提供生存的快捷線索3. 解開腦的恐懼迴路4. 快樂有很豐富的面貌5. 痛快──痛,並快樂著四、總想要更快樂1. 追求和期待2. 追求,帶來更多追求3. 身心快樂,大腦更年輕4. 快樂,也會消退5. 上癮:對快樂的追求,成為不快樂的來源6. 「不快樂」的生理學五、「我」和「我們」的快樂1. 怎樣的人比較容易快樂?2. 與人親近的快樂,可以提高生存的機率3. 愛──大自然對繁衍下一代的獎勵4. 快樂的人,活得更久、更健康六、快樂,從整體來看1. 快樂可以流到身體的每一個部位,發揮正面的影響2. 從場的觀念談起3. 正向心理學4. 超個人心理學5. 找回人類的潛能6. 超感官知覺 (ESP)七、沒有「我」的快樂1. 超越經驗2. 心流:透過快樂,發揮潛能3. 怎麼進入心流4. 靜坐與快樂5. 信念的力量6. 意識轉化──沒有目的的快樂7. 真正的快樂──一種徹底的顛覆八、進入真正的快樂1. 快樂背後的真相2. 人間的快樂不是永久3. 從「合理」走向一體4. 透過科學,走到一體的門口5. 一體和永恆的快樂,在哪裡?6. 人間:一個海市蜃樓7. 等同於形相8. 情緒:從生存的工具,變成不快樂的來源9. 我們就是快樂10. 快樂,就是永恆11. 活在不確定,是最大的快樂12. 跨越科學,進入不合理的快樂九、真實,就是快樂1. 身心均衡,活出不合理的快樂2. 要快樂,最多也只是擁抱真實3. 永恆快樂的基礎4. 臣服的練習5. 交託與奉獻6. Sādhana7. 身體的意識十、從臣服到參,從參到臣服:打開不合理的快樂1. Who am I? 我是誰?2. 接受現況,從這裡開始3. Meditation of I Am 「我-在」的靜坐4. 三點提醒5. 好,一切都好結語附錄編者的話:一起聽見──快樂的呼喚/陳夢怡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合理的快樂: 存在的喜悅
作者 / 楊定一
簡介 / 不合理的快樂: 存在的喜悅:「你快樂嗎?」財權名利所帶來的快樂,總是短暫而不永久,快樂,是否有公式可以依循?本書從哲學、靈性層面切入,和你一起練習,把快樂找回來。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461733
ISBN10 / 9869461735
EAN / 9789869461733
誠品26碼 / 2681453174005
頁數 / 384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導論

在我們人生的快步調之下,快樂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不快樂,是現代人面對的最大危機。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訊息指出,二○二○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憂鬱症正是其中之一。



憂鬱症在現代社會不斷地蔓延。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憂鬱以及憂鬱帶來的慢性失調已經成為女性最普遍的健康問題,也是男性除了心血管疾病之外的大問題。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國人一生會遭遇至少一次嚴重的憂鬱症,台灣的憂鬱人口則逾百萬,中國大陸超過一六%的大學生出現中度以上的情緒問題。



美國有兩位科學家針對全球各地四十三個國家超過六千名年輕學生,調查他們的快樂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華人學生的快樂程度最低,如果得分最低是一分,最快樂是七分,那麼華人學生的得分只有三‧三,而荷蘭學生最高是五‧四。如果被詢問到理論上一個人可以多快樂,華人學生的得分四‧五一樣是最低的,而巴西學生的得分六‧二最高。或許可以這麼說,我們的年輕孩子非但不快樂,甚至不敢奢望快樂。



年輕人不快樂的情況,愈來愈普遍。我相信每一個人身邊都遇過憂鬱、甚至有自殺念頭的年輕人。長期照護的疲憊、擔心憂鬱家人自殺的不安與無力感,還可能進一步引發身邊親近的人一併產生憂鬱。不快樂,帶來的社會成本,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高得多,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社會是否能夠永續生存。



不快樂,不光造成健康的衰退,而且是人生幸福和滿足感最大的殺手。懂得快樂,自然深化生命的意義,也自然找回生命的健康和潛能。一個快樂的人,不光是學習、工作更有效率,也自然對自己和身邊的人更友善,更有利他的行為。



這本書的中心理念──要得到快樂,其實比任何人想的都更簡單。我們天生本來就是快樂,而且腦和生理架構就是支持快樂。可惜,透過人生和環境帶來的經驗,我們變得不快樂。

這本書會分成幾個層面來探討這個主題──用現代的心理學、社會學、醫學和生物學,來重新定義──何謂快樂。目前有沒有足夠的根據,可以得出一套通往快樂的實證公式?我會盡量將這些各自獨立的事實貫通,帶領讀者回到一個整體觀,這是這本書前半所要觸及的。

我相信你很快就會發現,快樂,其實有一個「不合理」的層面。快樂,不是純粹理性的產物,它離不開感受,也就是英語裡的 “gut feeling”(直接翻譯過來是「腸道的感覺」,指的就是靈感或直覺)。你會發現,人生的快樂是身心綜合的產物,既離不開大腦的快樂,也離不開身體的快樂。



而且,和大家想的不一樣,是透過身體的快樂,我們才會找到身心均衡的快樂。現代人長期的失衡,過度偏重頭腦,而帶來不快樂。讓注意力落回身體,自然讓念頭降下來。身心均衡,自然快樂,我們也才能超越身心,找回真正的快樂。



這種觀點,對頭腦而言,是不理性、不合理的。但我相信,只要深入探討下去,你一定也會同意,而且符合你對快樂、對生命最直觀的體會。



懂了這些,就已經推翻了我們自己過去對快樂的種種看法和限定,所得到的公式也會截然不同。



這一不合理的層面,還不僅於此。我們可能不會想到,快樂和人生追求的目標及成果不見得直接相關。怎麼活這一生,比這一生活成什麼樣子,有時候是更重要的。



快樂,不需要理由。這一句話,和流行的觀點完全不同。就我目前為止所看到的心理學和科學,都還在合理的層面不斷強調──快樂是可以學來的,也可以追求到的。然而,所有「合理」的快樂非但短暫,身心很快就會適應,甚至對快樂的追求,反而成了不快樂的來源。

我在這本書的後半,想帶給你一個全然不同的理解──快樂,其實是「存在」,也就是「在」的觀念。假如真有永恆的快樂存在,其實是一種存在的成就,它是「在的喜悅」(joy of being),而不是「追求的快樂」(joy of doing)。



我相信,徹底懂了這些觀念,而可以隨時帶回生活中,會讓你這一生截然不同。但願這本小書能成為我們一起快樂的同伴。



【內文試閱】

追求和期待



人間最期待的快樂,大概就是期待本身了。



巴夫洛夫(Ivan Pavlov)是一百多年前的俄國科學家,在聖彼得堡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研究。有一天,他注意到實驗室的狗只要看到他穿著實驗衣走進來,就開始流口水,而且產生快樂的反應。他很快聯想到,狗在期待接下來的餵食。



他後來發現,除了白色的實驗衣,他還可以用別的方式引起同樣的反應。他餵狗吃肉,同時敲鈴。這樣的組合重複了幾次,到後來,只要敲鈴,狗就會流口水,效果和他的實驗衣一樣。就這樣,巴夫洛夫就發現了制約反射,而且認為這是學習的基礎。無論動物或人,把一個刺激和自己的反應建立連結,這就是學習。



這個發現,使他得到一九○四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巴夫洛夫不光證實了制約反射的存在,也同時驗證了一個非常古老的道理──熟能生巧 (Practice makes perfect.)。希臘七賢之一佩里安德(Periander, 627 - 587 BC) 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練習,即是一切」(Practice is everything.)。也就是說,任何學習,包括身心的快樂,都必須要重複再重複。



以前的人認為,快樂是可以學得來的。只要抑制負面的情緒,包括貪婪、嫉妒、恐懼,快樂自然就能浮出來。無論各個文化也都有禁欲、苦修、控制自己的感受 (askesis)的傳統。透過練習,透過一再的重複,化為生命的習慣,等於是為頭腦做了重新的制約,也就是學習。當然,用現代的語言,包括我所稱的新的神經迴路,談的也是「練習」這個古老的學問。



多巴胺和期待系統

從巴夫洛夫的制約學習,演變出一套獎懲的理論。我們會發現,對獎勵(也就是好的結果)的期待,自然引領著我們去做某件事。舉例來說,每個人都體驗過愛情的威力,光是想起那一個人,心頭小鹿亂跳,腳步也不由自主地輕快起來,時間過得特別長或特別短。為了約會或等電話,可以特別早起或晚睡。



戀愛中的大腦發生了什麼?研究人員找來十名女性和七名男性,戀愛時間從一個月到十七個月,請他們輪流看愛人和一位熟人的照片,中間還安排一些讓他們分心的事情,以免兩張照片的效果相互干擾。同時,用fMRI拍下他們的大腦影像。發現大腦中分泌多巴胺(dopamine)的位置都活化起來了。



談到在腦內帶來快樂的小分子,大概沒有一個比多巴胺更重要。



多巴胺的結構比起前面提到的腦內啡和喜悅酼胺都簡單,早在一九一○年就已經在實驗室用含有九個碳原子的左旋多巴(L-dopa)透過一個簡單的反應,得到由八個碳原子所組成的多巴胺。然而一直要到一九五七年,科學家才知道多巴胺也存在於腦部,再隔一年,才知道多巴胺不只是其他神經傳導分子的前身,它本身就有神經傳導的功能,在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分泌出來傳遞訊息。這項發現,後來得到二○○○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如果你看過電影《無語問蒼天》(Awakenings,也譯做《睡人》),大概還記得原本像蠟像一樣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的患者,在用藥之後「解凍」了。這個藥物就是左旋多巴,能通過血腦屏障,在腦中轉化成多巴胺。



相信你看到多巴胺的結構,會覺得相當不可思議。這麼簡單的構造,就是一個胺基(-NH2)再多連上幾個碳氫的結構,就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動起來,帶來積極進取的快樂。



不只是動起來,多巴胺還帶來期待的心情,讓人願意為了美好感覺的獎勵,而去嘗試新的經驗、認識新的人、學習新的事物。就連剛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都可能帶來很多生理和心理的興奮反應。就好像腦部有一套期待系統(anticipation system,又稱獎勵系統 rewarding system)帶領著我們去投入,而多巴胺就是其中的主角。



期待和獎勵所帶來的快樂其實不太一樣。在追求的時候,主導著我們積極進取的,是一種興奮感。我們都看過小孩子為了一根還沒到手的棒棒糖,多麼開心地跳上跳下,或心甘情願地去等待。對獎勵的期待,本身就帶來快樂的心情。等拿到棒棒糖時,拆開糖果紙,放到嘴裡,期待已久的獎勵終於實現了,化成甜蜜的心情和滿足。有意思的是,獎勵本身帶來的快樂,不像期待那麼持久和激動,好像獎勵到手那一瞬間,也就到底了。



科學家用期待和獎勵這兩個詞來描述同一個系統,也正表達了這種快樂的兩個層面──期待引領我們去追求,而追求到的時候,帶來快樂的獎勵,而這樣的學習也就構成了正向的制約。

期待系統完全受到多巴胺的作用,不光是帶來正向的念頭,還會促使我們去規劃、執行。說到這裡,希望你忍耐一下科學家凡事都要說明白的習慣。這個期待或獎勵系統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在腦部有一個明確的腦區,和前幾章提到的邊緣系統,也就是「情緒腦」的位置很接近。



期待系統包括了前腦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和中腦的黑質(substantia nigra)。這些位置,含有許多生成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我們也可以從下圖看到這些區域與腦部其他位置的連線,包括與負責認知、規劃的前額葉之間的連線。這也代表了,期待系統對整個腦的運作影響重大。



【內文試閱】

快樂,也會消退

可惜的是,對於身心的快樂,腦部有一個「適應」的機制,也就是前頭提到的享樂適應。舉例來說,人會期待好事發生,像加薪、升職、獎勵,一旦得到了,就好像沒有原本還在期待時那麼快樂。透過刺激帶來的快樂,「劑量」好像要愈加愈多,而增加的邊際效應愈來愈少。

任何活動,比如看電視,使用電腦、電話、網路、飲食所帶來的滿足感,都會很快地飽和,沒多久就乏味了。人要逃避無聊的感覺,自然會追求變化。包括外遇,或換一個伴侶,也有一部份是出於逃避一再重複的感覺,想得到快樂。



為什麼會如此,從神經細胞運作的角度來看,一點也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不同的神經細胞掌管不同的訊息,有些專管外界的刺激,如聲、光、壓力的變化,有些專門接收其他細胞的訊號,包括神經細胞。一個神經細胞接收到某種訊息,也許是電,也許是神經傳導分子的刺激,內外的離子濃度發生變化,造成電位的改變,進而去改變下一個神經細胞的狀態。這個促成改變其他神經細胞狀態的電位,就叫做「動作電位」。



只要刺激的量達到一定的門檻,神經細胞就會放電。然而,每次放電的大小都一樣。也就是面對任何刺激,只有「放電」、「不放電」兩種可能。放電後,短時間內不會再產生動作電位。膜上的鈉離子通道變得不敏感,必須要更大的刺激,才能達到再度放電的門檻。然而,反覆刺激同一個神經細胞,這些刺激對樹突的作用也會降低。



由於神經系統的傳遞速度相當快,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單一細胞電生理」的特殊方法,幫助我們立即觀察神經細胞受到刺激之後的變化。我以前也用這樣的方法,帶領年輕的學生探討神經的運作。我請來自加拿大的馬奕安博士(Jan Martel Ph.D.)重新繪製下圖,一方面說明「單一細胞電生理」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讓「重複刺激,會讓細胞敏感性降低」的概念更為清晰。

圖下方的箭頭,就是神經細胞受到刺激的時間點。除了透過物理、電,也可以用化學物質(例如尼古丁或本來就會出現在腦部的神經傳導分子)來刺激神經細胞。



從這張圖,我們會看到,只要刺激神經細胞,就會產生電壓的變化。這種電壓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動作電位」,經過軸突的傳遞,可以活化或抑制下一個細胞。然而,神經細胞很快就會恢復原狀,讓電壓回到原本的水平。我們可以看到,反覆地給予同一個刺激,所觀察到的動作電位逐漸變小。甚至到最後,即使繼續刺激,也不會再產生動作電位。



腦部的運作,是透過神經傳導分子和神經元之間的作用,而這些分子常常釋放,自然會達成飽和,造成對刺激的適應。從心理的層面來說,前面提到的享樂適應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我們一再重複某個刺激,那麼同一刺激帶來的快樂強度也會慢慢消退。也難怪人天性會追求變化。變化可以重新設定腦部的神經迴路,讓它回復原本的反應門檻值。



前頭提過舒茲做的猴子和蘋果的實驗,相信你還記得,一開始給猴子蘋果時,牠們腦中分泌多巴胺的位置(黑質)都活躍起來了。只是,多重複幾次,再怎麼給蘋果,引發的效益愈來愈低,幾乎和沒給過蘋果之前差不多。



然而,這時候如果把蘋果改成葡萄乾,這個意外的驚喜會使腦部大量釋放多巴胺,你也會看到猴子露出驚喜的表情,甚至感染到牠的快樂。不過,一樣地,如果葡萄乾再來幾次,這個效應也會淡化。再怎麼好吃,猴子也習慣了。



人也是一樣的,習慣了美食之後,再怎麼精心烹調,吸引力也會減少。



最有意思的是,吃過葡萄乾的猴子,如果再回到蘋果餐,會發現多巴胺的釋放量甚至比還沒有吃蘋果時更低。和葡萄乾相較,蘋果太令人失望了,多巴胺的量才釋放得那麼低,就像中國人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不過,假如蘋果餐繼續持續下去,那麼腦部還是會繼續分泌多巴胺,就好像沒發生過葡萄乾這回事一樣。



透過經驗的轉換,所自然造出的對比,等於是重新設定快樂的路徑。一般心理學家建議要輪替帶來快樂的經驗,以避免「對快樂的疲乏」。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疲乏了,腦內自然有某種生理機制幫助我們適應這一疲乏,再度回到快樂的固定值。



只是人和動物不同在於,透過前額葉造出發達的認知和記憶,對於過去經驗過的總是念念不忘,對於未來還沒得到的更是充滿期待。於是,總是需要更多,永遠不會滿足。有了更多,會想要更多。再怎麼變化,永遠會想要更新鮮的變化。



說真的,再怎麼去追求新鮮感,人還是有飽和的一天,早晚要落回不快樂的窠臼。無論多巴胺帶來多少的刺激,或血清素為我們踩多少次不快樂的剎車,最後我們還是會習慣的。一再重複愉快的經驗,愉快的感受也會逐漸降下來,可以說,我們都適應了。



這種「溜溜球效應」相信我們都經驗過,也只是證明腦必須不斷地要新的,要好的刺激。不光要多,還要有妥當的變化。然而,再怎麼變化,也總有疲乏的一天。我才說,要想透過外在的刺激,來達到永恆的快樂,是靠不住的。而透過種種方式去逃避無聊,逃避對快樂的疲乏,也只是白費力氣。



【內文試閱】

臣服的練習

要把接納、包容、臣服的練習,落到自己的人生,我們可以這麼開始──

一早睜開眼睛,還沒起床前,查看一下自己的狀態──晚上睡得好不好,做了好夢還是惡夢,身體疲勞還是有精神,內心是平靜還是煩惱,是舒暢、恐懼還是憂鬱,有沒有其他萎縮或激烈的反彈。

無論是什麼狀態,都對自己的狀態做一個肯定──看到這些經驗和感受,接下來告訴自己:

我都知道,而我都可以承擔,我可以完全接受、完全容納、完全包容,一切都好。沒有事。我本身,就是臣服。



這裡,也可以再加一個感恩的念頭──謝謝!

「謝謝」的對象不光是眼前的事情,包括好事,甚至表面上看來的壞事──難以接受的失落、最不公平的待遇、不可思議的人生慘境。

正是這種種刺激、難以接受甚至怎麼都過不去的委屈,才讓我有機會做這個功課,而對真正的自己、對生命做一個感恩。

所以,我最多只能夠發自內心地感謝,不只是感謝周遭的人,更感謝自己,讓我這一生有這個機會來徹底醒覺,看穿一切,把真正的自己找回來。



甚至,是否可以在心裡對生命、宇宙或上帝講出來──

我什麼都不需要,什麼都不期待。祢不用給我任何東西。任何東西,都不重要。我已經有了這麼多感激。請帶領我。不管是好事、壞事,我都可以接受。我充滿了信心,一切已經完美。



這個練習,從早到晚都可以做。越是綿密而熟練,會發現──發生任何事情,我們只要面對,都可以在發生的同時做臣服的功課。我們可以接納、包容,會發現心自然就安定下來,而能平靜地處理任何事情。

一天下來,做什麼事,都能很平安地完成,自然不認為是「我」在做這些事。

而是好像生命帶著「我」在做事,帶著「我」在講話,帶著「我」在觀察。

雖然我曾經用心流這個詞來試著貼近這種體驗,其實它遠遠超過心流。心流還有高低、有開始、有結束。然而,臣服是我們最原初的狀態,本身不會生也不會死。我們最多只是提醒自己回到臣服。

臣服,不是放棄。很多人聽到臣服這兩個字,會有這種誤解,而想不到臣服本身雖然不費力,卻是最有效的作法。我們會發現,想完成什麼,都可以完成。不會受到周邊或自己所帶來的限制,也沒有什麼人間所帶來的標準,或是有什麼標竿非要去克服、完成不可。

完成,不完成,都好。

是內心帶著我們做,該講的話會講,該做的動作會動,該做什麼,都會自然發生。就好像宇宙突然把我們環抱起來,帶著我們走,保護我們。任何過去的煩惱,好像也就自然解散,自然會找出最好的一條路。這樣走下去,一個人變得很自在,很真實。所講、所做自然變得一致。

臣服,多元的表達

我們可能以為臣服只有一種練習方式,其實它含著很多變化,依著個人的狀況和狀態可以有很多調整。

比如說,有些人臣服是完全在寧靜中,一點念頭都不起伏,這時候只有寧靜。有人是對每一個瞬間不斷地臣服。也有人念頭太多,一時打不住,事後才做臣服。還有人負面的情緒比較重,需要透過定格練習或其他方式先沉澱下來。

臣服的練習含著很多層面,不是單純方法或技巧的問題,還含著每個人對真實理解的深度。

然而,最重要的是:誠懇地面對自己的狀態,做一個真實的觀察。承認自己的現況,從這裡開始。

不管怎麼樣,最後的結果是很簡單的──一個人自然會寧靜下來,自然會得到一個安慰。會發現原本想不通、解不開的問題,可以自然看開。不光放過別人,還可以放過自己,原諒自己。

這種寧靜或平安,不是這個世界任何東西可以帶來,也不是用任何語言可以描述的。

它本身就是永恆的快樂。



【內文試閱】

參的練習

參,也就是──

體察這個「我」的感覺,同時肯定更大的真實,也就是含著一個更深層的理解──「我」不是大我,不是全部的我,也不是一體或整體。

無論這些體驗或思想多麼微妙,還只是「我」創造出來的,跟一體、整體、大我一點都不相關。

也含著這樣的理解──大我(或說一體)從來沒有動過,根本不在意「我」做或不做、看或不看、聽或不聽、體會不體會……,跟它一點都不相關。Good. All good. 好。一切都好。一切都OK。

接下來,再輕輕地問自己──我是誰?Who am I? 我到底是誰?

一個念頭生起,輕輕的問自己「對誰而言有這個念頭?又是誰產生的?」



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不快樂的念頭,就可以參──

對誰而言不快樂?是誰不快樂?

有了煩惱──對誰而言是煩惱?在煩惱的是誰?

委屈──誰受委屈?現在,委屈到哪了?受委屈的人在哪裡?

冤枉──對誰而言是冤枉?誰受冤枉?

欺負──誰被欺負?被欺負的「我」現在在哪裡?

責備──對誰而言是責備?誰被責備?

不公平──誰覺得不公平?對誰不公平?

諷刺──對誰而言是諷刺?被諷刺到的,是什麼?又是誰?

慘了──誰覺得慘了?是誰慘了?

想起一件不舒服的事──誰有這個記憶?是誰,想起了這個念頭?

傷痛──誰受到傷痛?產生傷痛的點在哪裡?

流淚──流淚的,是誰?發現自己在流淚的,又是誰?

發現自己還在難過──難過的,是誰?發現的,是誰?發現自己在發現的,又是誰?

發現自己輕鬆下來了──輕鬆的,是誰?發現的,是誰?為了這件事而快樂的,又是誰?

這麼一來,我們只要有任何念頭,透過「參」,就可以發現──念頭的來源「我」從來不存在。一切的念頭都是「我」產生的,而「我」,從整體來看,一點都不成比例。只是,不用這個方法,我們看不到它的根源,自然也就被念頭帶走。

任何所參、所反問的,最多也只是回到前面的理解。也就是從所參的「我」,自然回到大我。

透過「參」,腦海自然踩個剎車,任何念相都不那麼實在,都是虛的。不光是面對不好的事或中性的念頭,可以這麼「參」,就連對好事,也可以這麼練習:

好事──對誰而言是好事?心動什麼?誰心動了?

美──覺得美的,是誰?

漂亮──覺得漂亮的,是誰?眼睛一亮的,是誰?

喜事──對誰是喜事?喜滋滋想分享好消息又擔心的,是誰?

珍貴──誰覺得珍貴?想緊緊抓住的,是誰?



參,自然回到存在的家

一整天下來,無論是談話、開會、做事……,一個人都可以從肯定到反問,面對自己一一做「參」的練習。到了夜裡睡前、醒來都做,也就入門了。

只要多練習幾次,就變成習慣。自然會發現一天過下來,隨時都在觀察自己。

我們自然會發現,這種問題沒有答案。

這個「沒有答案」,也就是念頭與念頭之間的空檔,才是我們的真實。

所以關鍵不是在問,而是守住小我的念頭(I-thought) ,只要開始有念頭,就輕輕問,問題本身已經帶出答案。

只要我們輕輕鬆鬆面對「我」,自然發現它不存在,也自然讓我們落在大我──回家,回到存在的家。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