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程教育史 7: 工程科學研究中心之發展及轉型 | 誠品線上

臺灣工程教育史 7: 工程科學研究中心之發展及轉型

作者 湯堯/ 成群豪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臺灣工程教育史 7: 工程科學研究中心之發展及轉型:工程科技推展中心在我國工程教育史上的確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它發展過程中的轉折,可說是一首同步結合了臺灣經濟發展和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工程科技推展中心在我國工程教育史上的確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它發展過程中的轉折,可說是一首同步結合了臺灣經濟發展和工程科學研究與科技應用推廣的命運交響曲。本書可說是為了周延紀錄臺灣工程教育的每一個面向而寫。 本書架構肇始於戰後臺灣公研究機構停擺,長科會際會風雲,成立五個研究中心,而設在成大的工程科學研究中心尤為傳奇,故以成大肇基,工程科學研究啟動為首篇,繼而著眼於工程中心角色轉型為工程科技應用推展,歷經紮根成長,投入全方位產學營運,及至精準行銷科研成果,創造金字品牌。寫作布局上,強調承先以啟後的時代意義,突顯傳統到創新的具體作法與成果,以及其與時俱進、創造活化的產學鏈結能量。節盡可能地做到資料詳實,內容信實,且在筆觸方面力求嚴謹但不失吸引力與可讀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湯堯、成群豪湯堯英國伯明罕大學教育經濟學博士,現任職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曾任國立成功大學研發長(借調)、新聞中心主任與科技部工程科技發展中心研究員。學術期刊著作上百篇、專書十餘本、並擔任國內(外)教育期刊編輯委員與教育學會理(監)事。學術專長為教育行政與經濟、高等教育、技職教育、學校經營與管理。成群豪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博士。現為華梵大學校覺室助理研究員,社團法人台灣教育研究院社副秘書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主編。曾任教於華梵大學、中州科技大學、臺灣首府大學、臺南藝術大學等校。學術領域為高等教育研究、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社會學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馬哲儒校長序 翁政義校長序 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總編輯的話 鄭國順主任序 作者序 總編輯序 第一章 成大肇基:工程科學研究啟動 第一節 長科會的成立及臺灣公立科學研究機構的回顧 第二節 設於成功大學的工程科學研究中心之成立 第三節 釐定工作方針積極推展業務 第四節 人才延攬與培育,催生支援工程科學系 第二章 角色轉型:工程科技應用推展 第一節 任務轉化,業務調整,應用推廣 第二節 釐清建制,訂定法制,確立任務 第三節 成為臺灣高教產學合作先行關鍵角色 第四節 協助學界科研成果推展的案例 第三章 紮根成長:投入全方位產學營運 第一節 工程處與工程中心攜手並進,合體蓬勃發展 第二節 推動工程科技產學交流 帶動產業升級 第三節 小產學計畫,小兵立大功加速產學互動 第四章 金字品牌:精準行銷科研成果 第一節 老字號服務單位的轉型與前瞻思維 第二節 組織改造與創造產學價值 第三節 新思維與新願景:擴大產學合作契機,強化產官學研整合 第四節 掌握契機,創新活絡,打造品牌 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臺灣工程教育史 7: 工程科學研究中心之發展及轉型
作者 / 湯堯 成群豪
簡介 / 臺灣工程教育史 7: 工程科學研究中心之發展及轉型:工程科技推展中心在我國工程教育史上的確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它發展過程中的轉折,可說是一首同步結合了臺灣經濟發展和工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635626
ISBN10 / 9865635623
EAN / 9789865635626
誠品26碼 / 2682128060005
頁數 / 206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6X19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序
這一個奠基臺灣工業教育,植根臺灣工業發展的科學里程碑,卻又可能遭遇煙散記憶命運的故事,在距離「長科會」以及「工程科學研究中心」相繼成立的半個多世紀後,竟然在成功大學翁鴻山教授念茲在茲的為臺灣「工程教育史」立書作傳志業的感召和推動下,像一個出生嬰兒般鮮活地再進入歷史舞台,其中工程中心篇章亦終得以撫育出來。
國立成功大學在臺灣工程教育的締創與發展歷程中,一直承擔相當重要的角色,此次成大博物館持續投入規劃臺灣工程教育史系列活動,並編纂臺灣工程教育史叢書,以工程教育的視角回顧篳路藍縷的開創,檢視以啟山林的成果,不僅是為成大建置臺灣工程教育史料館做出貢獻,更是藉此有系統地整理我國工程建設及工業發展的史料,作為我國工程教育傳承的獻禮。
筆者在成大教育研究所任教,同時擔任了多年的工程中心研究員,親身參與了工程中心角色轉化以後的業務,浸淫在「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過程和氛圍中。工程中心在我國工程教育史上的確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它發展過程中的轉折,可說是一首同步結合了臺灣經濟發展和工程科學研究與科技應用推廣的命運交響曲。為了周延臺灣工程教育的每一個面向,翁鴻山教授提出了在工程教育史系列叢書中為工程中心準備一席之地的召集令,筆者榮幸地承接了這個任務,並邀請了在高等教育界實務工作經驗豐富的成老師一同參與。
簡要勾勒本書架構,肇始於戰後臺灣公研究機構停擺,長科會際會風雲,成立五個研究中心,而設在成大的工程科學研究中心尤為傳奇,故以成大肇基,工程科學研究啟動為首篇,繼而著眼於工程中心角色轉型為工程科技應用推展,歷經紮根成長,投入全方位產學營運,及至精準行銷科研成果,創造金字品牌。寫作布局突顯工程中心的具作法與成果,以及其與時俱進、創新活化的產學鏈結能量。
歷經數年的蒐羅、訪問和撰寫,過程中謝蒙工程中心鄭國順主任鼎力相助,開放許多重要史料供我們調閱、提問,指導耙梳脈絡,奠定此書撰述的基礎材料;感謝工程中心李榮顯副主任、梁從主副主任、陳永裕研究員、鄧維光組長和成大工程科學系王明習諸君的協助提點,也要感謝王靖丰、陳慎微等在資料和稿件整理、圖片補充方面「無微不至」的幫忙,感謝馬振基、蘇炎坤、方銘川、郭耀煌、嚴鴻森、周澤川、蔡明祺、高家俊教授等先進同意接受訪談,其間我們也曾遠赴國史館、國圖館、科技部等處蒐集檔案資料,訪問相關人員,竭盡可能地做到資料詳實,內容信實,且在筆觸方面力求嚴謹但不失吸引力與可讀性。
湯堯、成群豪 謹誌

試閱文字

導讀 : 1950年代中期,國府播遷來臺未久,臺灣科學教育及研究環境還在踉蹌起步,面臨高等教育師資缺乏、學術發展與世界脫節、最新外國科技引進困難等窘境。
1960年以前,臺灣科學研究環境當時情況是:一、經費缺乏,設備缺乏,連最基礎的研究房舍空間亦無;二、人員缺乏,日籍人員被遣送回國後,現有人員因薪資不足,多謀兼職,無力進行研究;三、出國留學的研究人才因前途考量,如國內沒有適當工作或繼續研究的環境等因素甚少返國,形成人才外流。此外,自大陸來臺人士的專長與臺灣既有的設備不符,似乎也派不上用場。
1959年,全球東西陣營冷戰仍炙,正是前蘇聯(USSR)成功發射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I)的後兩年,在太空競爭上落後的美國宣布要與友邦科學合作,以謀求「共同安全」。當時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與教育部長梅貽琦,遂將鼓吹了兩年多的國家長期發展科學的目標,包裝在這個「中美合作」的架構下,獲得當時總統蔣中正與美援基金及國營事業盈餘的支持,在百廢待舉、物資缺乏的臺灣,行政院通過《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畫綱領》,師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決定設置「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專款」,亦即「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前身。綱領的執行者,則是中研院與教育部共同組織,於1959年2月成立的「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以下簡稱「長科會」)
第一節 長科會的成立及臺灣公立科學研究機構的回顧
一、科技發展專責機構: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
政府深知必須致力於科學發展,才能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長科會顧名思義是著眼於長期發展科學紮根,負起了臺灣基礎科學及科學教育研究方面之策畫工作,以推動國家長期的科學發展及提高學術研究水準為主要目標,開始有計畫地為我國科技發展奠基,科學的種子自此又再次在臺灣萌發。由於當時國內師資缺乏,研究設備簡陋,因此長科會的主要任務側重於充實研究機關及大學的研究設備、延聘優秀學者返國、遴選科技人才出國進修,以及補助出版學術刊物。
1959年行政院核定的《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畫綱領》,是國民政府遷臺後第一個長期而具體的科技政策,根據此綱領設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則是中華民國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成立的第一個科技發展專責機構。
長科會,係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之評議委員及教育部代表3-5人共同組成,採合議制,以全體委員會議為最高決策機構;其下設常務委員會議,為各項業務之決策單位。第一任主任委員是胡適先生,自1959年2月至1962年2月,第二任主任委員是王世杰先生,自1962年5月至1967年8月。1967年8月長科會擴充改組為「國家科學委員會」,同年9 月,定名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70年修正組織規程,改合議制為首長制,第一任主任委員是吳大猷先生。1972年立法院通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組織條例》,國家科學委員會乃成為常設之科學技術執行機構,任務為推動全國科技發展、重點科技之研究發展、科技人才之培育延攬及獎助、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
根據《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畫綱領》,長科會成立後,即著手推動下列工作:一、補助公立院校及研究機構充實圖書儀器等設備;二、補助各院校研究所從事專題研究計畫;三、設置研究補助費;四、設置研究講座教授;五、設置客座教授;六、遴派科技人員進修;七、補助學術刊物出版;八、補助各院校興建返國任教學人宿舍;九、成立並支援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工程、農學等研究中心;十、支援暑期科學研討會等。
1964年4月中央研究院邀請美國國家科學院在臺灣舉行「中美科學合作會議」,針對嚴重的人才外流現象,結論是要發展臺灣的科學研究,就要把國內各大學的研究所及其他學術機構的研究所辦好;長科會遂訂定了《培植科學人才四年計畫》,目標是要在4年內達成培植和訓練國內科學研究人才基礎建設的任務,以改善人才外流現象,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設備完善而有高效率的科學研究中心。但臺灣當時財政困難,在中央研究院院長也是中美科學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的王世杰先生奔走下,取得「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的協助,商洽就「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由美援相對基金而來)內撥出新台幣1億元,另由長科會配合2,500萬元,合計新台幣1億2,500萬元,集中力量來辦理五個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中心」,並開始成立「計畫小組」負責籌劃,預定在4年之內使各研究中心所屬的各研究所都能充實其設備與師資。這是1959年成立第一個科技發展專責機構「長科會」之後,其轄下具體設立的各個科學研究中心。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架構肇始於戰後臺灣公研究機構停擺,長科會際會風雲,成立五個研究中心,而設在成大的工程科學研究中心尤為傳奇,故以成大肇基,工程科學研究啟動為首篇,繼而著眼於工程中心角色轉型為工程科技應用推展,歷經紮根成長,投入全方位產學營運,及至精準行銷科研成果,創造金字品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