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民事責任之實體與程序法上問題之研究: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六卷 | 誠品線上

醫師民事責任之實體與程序法上問題之研究: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六卷

作者 姜世明/ 吳從周/ 劉明生/ 遊進發/ 吳振吉/ 吳志正/ 劉玉中/ 王薇/ 陳學德/ 出口雅久/ Hugo Luz dos Santos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醫師民事責任之實體與程序法上問題之研究: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六卷:本書特色本書係關於醫師民事責任中實體法及程序法上部分爭議問題之研究,其中,對於相關實體法上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係關於醫師民事責任中實體法及程序法上部分爭議問題之研究,其中,對於相關實體法上請求權之適用及要件之分析、舉證責任之分配及舉證責任減輕,各作者提出對日本、澳門、臺灣、德國、美國等不同法制之觀察與批判,並對於我國實務發展亦提出相關分析及檢討,論述有據,具有比較法上意義,足供參考。另本書中,亦對於醫療鑑定及醫療糾紛之調解實務等程序問題,進行研究及討論,亦具實用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姜世明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吳從周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臺灣大學法學博士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游進發臺北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法學博士劉明生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法學博士劉玉中銘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臺北大學法學博士吳振吉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耳鼻喉科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博士候選人吳志正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臺灣大學醫學士東吳大學法學博士陳學德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法官出口雅久日本立命館大學法學部教授王薇澳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Hugo Luz dos Santos葡萄牙司法官澳門大學法學院博士生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主編序 i 醫師民事責任之實體與程序法上爭議問題之提示 姜世明 001 醫療訴訟舉證責任之實務發展及評估──觀察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但書適用情形之醫病鬥「法」第二回合續篇 吳從周 045 醫療瑕疵判斷標準之研究 游進發 093 醫療民事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我國近年實務見解評析 吳振吉 119 醫療執行面過失舉證責任分配之難題──以發現真實之觀點切入 吳志正 197 澳門醫療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兼議「舉證責任動態分配」 王薇、Hugo Luz dos Santos 243 醫療鑑定之研究 劉明生 267 醫療調解模式之實證研究──以「病家為何告醫師」為中心 陳學德 325 與談稿:醫療調解模式之實證研究 吳振吉 359 日本における医療過誤訴訟の問題点──民事手続における武器対等の原則 出口雅久 367 導讀:日本醫療過誤訴訟之問題點──民事程序上武器對等之原則 劉玉中 411

商品規格

書名 / 醫師民事責任之實體與程序法上問題之研究: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六卷
作者 / 姜世明 吳從周 劉明生 遊進發 吳振吉 吳志正 劉玉中 王薇 陳學德 出口雅久 Hugo Luz dos Santos
簡介 / 醫師民事責任之實體與程序法上問題之研究: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六卷:本書特色本書係關於醫師民事責任中實體法及程序法上部分爭議問題之研究,其中,對於相關實體法上請
出版社 /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959930
ISBN10 / 9862959932
EAN / 9789862959930
誠品26碼 / 2681788799003
頁數 / 42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主編序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成立迄今已逾兩年,承蒙熱衷民事法學理研究之學友不棄,相挺迄今,情誼彌足珍貴。追求學問之道,能有同好偕行,尚君子揖讓之倫,崇經世致用之理,談法論經,實事求是,誠乃人生一大樂事也。
此次論壇於2019年3月間舉辦,主題係關於醫療糾紛之實體及程序法上相關問題。邀請撰稿者包括民事法學者、法官及醫師等,學者大作每有創見,實務家經驗分享亦有可觀。其中醫、法兩棲吳振吉醫師、吳志正醫師二位先進,百忙之中,撥冗撰寫鴻文,盛情可感。
醫療糾紛爭議之處理,其實體及程序爭議問題頗多,不少問題,於實務上仍有待發展。本次論題就契約責任及侵權行為責任、醫療法之修正、舉證責任、舉證責任減輕、調解及鑑定等,均借鏡外國法例及實務,對我國學說及實務見解提出參贊或質疑之看法,用供參考。另日本出口雅久教授亦特別為本論壇提供日本醫療訴訟一文收錄,一手資料,彌足珍貴。
論壇舉辦迄今,理念規劃固出自我手,惟聯絡執行胥賴劉明生副教授為之,勞苦功高,特深謝忱!吳從周教授無論工作如何繁雜,均能與論壇同謀相隨。有你們真好!
主編 姜世明
2019年6月17日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係關於醫師民事責任中實體法及程序法上部分爭議問題之研究,其中,對於相關實體法上請求權之適用及要件之分析、舉證責任之分配及舉證責任減輕,各作者提出對日本、澳門、臺灣、德國、美國等不同法制之觀察與批判,並對於我國實務發展亦提出相關分析及檢討,論述有據,具有比較法上意義,足供參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