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與灰燼
作者 | 房慧真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草莓與灰燼:房慧真不只是讓我們看到當代最有才華的散文作者的寫作技術,也看到她如何開展歷史與人性的視野,甚至讓我們悚然自省,是否你我也在懵懂中洗去他人如洗去灰,心 |
作者 | 房慧真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草莓與灰燼:房慧真不只是讓我們看到當代最有才華的散文作者的寫作技術,也看到她如何開展歷史與人性的視野,甚至讓我們悚然自省,是否你我也在懵懂中洗去他人如洗去灰,心 |
內容簡介 我總是回到這個『進步』世界,才能察覺到人類極大的惡意。」散文中的運詩人——房慧真,自光與暗之間窺探,走往文明岔出的荒蕪廢墟;那些在現世煽動的偏見殺伐、湮滅於璀亮核爆的碎散靈魂,皆化作一朵朵善惡共生的俗世花蕊,在浪裡浮沉,於字裡託身。★房慧真多年散文精萃,以其明澈冷眼深情凝視,單刀切入光潔表象的暗中風景。★融合生命書寫、城市觀察、顛簸旅記,以及直面歷史屠殺現場的人文論述;〈草莓與灰燼〉一文更榮獲2016年度散文獎。楊佳嫻專文作序——「房慧真不只是讓我們看到當代最有才華的散文作者的寫作技術,也看到她如何開展歷史與人性的視野,甚至讓我們悚然自省,是否你我也在懵懂中洗去他人如洗去灰,心安理得吞吃甜豔草莓。我把〈草莓與灰燼〉當作情感教育,也當作倫理教育──什麼是惡?什麼是庸常中的惡?骯髒與潔淨、人與非人,界線在哪裡?」/這本書,帶著人們逼視被層層抹去的,裸命者的眼神——街上的浪人與貓、匯聚流離故事的破落公寓,酒店街沾染脂粉氣的夜夜營生、印度德里與螺馬同命的女性身影;網路社群以正義為名的血光角力,蛇昂首吐信、蛤蟆沁出毒液,對映近百年前納粹如齒輪運作的毒氣室與屠殺日常,她說:「要讓普通人成為劊子手,首先要讓他們相信,要殺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隻可以踩在腳下的害蟲⋯⋯」在她筆下光與暗互為表裡,那些風光明媚總不乏髒漬點綴;也或許,文明所演進的繁華都來自犧牲,鏡頭聚焦至人們刻意無視的卑微暗處,被荒棄的不只是肉體,還包括倖存者的靈魂。「太陽越毒辣、世態越炎涼,隔著玻璃帷幕隔著電視螢幕旁觀他人的痛苦,誰也不想離開冷氣房。」房慧真的散文除了描摹形色各異的邊緣人、旅途中的顛簸處,自身成長歷程與記者生涯所窺見的斑駁衰朽,更深入歷史現場,將視線延伸至納粹集中營、德國百萬大驅離的牲口列車;直擊車諾比核災血肉如塵灰翻飛,同時青草仍瘋長,花怒放,水自流。作者自鮮麗潔淨的表面窺見向陰之處,如同草莓上無法漠視的灰燼,大多時候燦亮與毀滅同時並存。本書凸顯了文明與罪愆互會交織的對比:在七彩爆炸雲朵揚起的塵灰中、在光潔城市的腐臭巷弄,皆帶出現世被美好掩映的頹然暗面。全書分做「浮世」、「畸人」、「顛簸」、「回眸」、「盡頭」五輯。由「向外觀照」往「內部凝視」逐漸收束,邊走邊看眼下所收納的城市背陽風景:黯淡的場所、畸零的浪人,繼而顛簸行旅間穿越黑暗大陸、抖落滿身塵沙,一步一步走向內在的文明黑洞,沒有光的所在。從由隔著一段距離純粹觀看,到進入真正的黑暗之心、文明的盡頭。由路邊的小塵埃到草莓上覆蓋的人骨灰燼、核災後人形的瞬間灰飛煙滅。「在災難前,文字無以描摹,彷彿任何描述都成了褻瀆,只能直觀地『看見』。」【走進閱讀世界|迷誠品:專文推薦】標題|神隱的他們,與遠方的我們:讀房慧真《草莓與灰燼》撰文|陳又津(作家)房慧真的散文除了描摹形色各異的邊緣人、旅途中的顛簸處,自身成長歷程與記者生涯所窺見的斑駁衰朽,更深入歷史現場,將視線延伸至納粹集中營、德國百萬大驅離的牲口列車;直擊車諾比核災血肉如塵灰翻飛,同時青草仍瘋長,花怒放,水自流。作者自鮮麗潔淨的表面窺見向陰之處,如同草莓上無法漠視的灰燼,大多時候燦亮與毀滅同時並存。☞點此進入迷誠品閱讀文章
作者介紹 房慧真七○年代生於台北,長於城南,台大中文系博士班肄業,重度書痴與影癡。曾任職於《壹週刊》、《報導者》,獲調查報導新聞獎若干。著有散文集《單向街》、《小塵埃》、《河流》;人物訪談《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報導文學《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合著)。數次入選年度散文選,以〈草莓與灰燼─加害者的日常〉獲2016年度散文獎。
產品目錄 【推薦序】致所有裸命者之書 /楊佳嫻 輯一:浮世 此曾在 聊齋 手藝人 暴政 給人洗頭 規馴的身體 簾幕 酒店一條街 深夜魚湯 一塊乾淨明亮的地方 夜未央 寶變為石 低到塵埃裡 身居地獄但求杯水 輯二:畸人 底層的珍珠 Mrs. Dalloway 一路向北 過冬 乞者 道路以目 浪人與貓 冬至的夢 理想的下午 你需要粗工嗎? 餘生 阿萊沙 輯三:顛簸 家族旅行 大路 山之音 中途 車陣中 等待果陀 廊橋遺夢 塵世 漂流 洞里薩河 鳳凰 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下的中國旅人 黑甜 天上人間 輯四:回眸 煙花 長假 戰廢品 奧德賽 從婆羅洲來的人 荒原 城南抓周 憂傷的年代 紙屋 回望青山的可能位置 一頭虎斑貓藏身熱帶水果叢 輯五:盡頭 太初有字 草莓與灰燼 牲口列車 大象腿 【代跋】還想再多看一點
書名 / | 草莓與灰燼 |
---|---|
作者 / | 房慧真 |
簡介 / | 草莓與灰燼:房慧真不只是讓我們看到當代最有才華的散文作者的寫作技術,也看到她如何開展歷史與人性的視野,甚至讓我們悚然自省,是否你我也在懵懂中洗去他人如洗去灰,心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6263101494 |
ISBN10 / | 6263101490 |
EAN / | 9786263101494 |
誠品26碼 / | 2682110874009 |
頁數 / | 288 |
開數 / | 菊16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5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致所有裸命者之書
◎楊佳嫻(詩人、作家、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約四年時間,大一寫作必修課上我必教〈草莓與灰燼〉。房慧真這篇寫「(納粹屠殺及)其後」的散文,不只是讓我們看到當代最有才華的散文作者的寫作技術,也看到她如何開展歷史與人性的視野,甚至讓我們悚然自省,是否你我也在懵懂中洗去他人如洗去灰,心安理得吞吃甜豔草莓。我把〈草莓與灰燼〉當作情感教育,也當作倫理教育──什麼是惡?什麼是庸常中的惡?骯髒與潔淨、人與非人,界線在哪裡?
距離上一部散文集《河流》已八年。房慧真在這幾年間,以記者身分聞名於讀書人之間。她擅長人物採訪,也深入盤根錯節的社會事件,我們讀到了《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也在人權、環保主題的相關書籍中發現她的身影。有一段時間,她總風塵僕僕,沉浸高雄石化業的深度探訪之中,偶然我們碰面,她即說起那個身為高雄人的我並不熟悉的高雄,犧牲體系中怎樣馴化地方與人。
回到散文作者身分,《草莓與灰燼》有台北生活觀察,有旅次上的細觀與瞻望,有書,有電影,有採訪工作迴身後的私人感想,有大災難裡的人。無論是哪一種,都包含著房慧真最關注的核心,那一個個「裸命」,用她的話來說,「剝奪殆盡,柔脆可折」,被系統驅逐,被人性從人性中推落。追索「裸命」的過程,需要知識,需要情感,需要按住那自我保護的、想掉過頭去的本能,也同樣需要想像。也就是約翰•伯格(John Berger)寫過的,從某些攝影師為紅十字會收容所移民與難民拍攝的照片,「我們可以領會一個男人的手指如何成為某塊小耕地的唯一遺痕,他的手掌如何殘存著某處河床,而他的雙眼又如何是一場他無法出席的家庭聚會」(《留住一切親愛的》)。這樣的想像力揭示了一種可能──這柔脆可折之人,他(們)原先也和某些人、某個地點與空間、某種生活樣態和從中滋長出來的平靜快樂是縫合在一起的,他被剝除的,如你我這樣看似只是經過、只是書上或照片上看到的「無關之人」,最重要是通過想像將彼此聯繫在一起,那想像不是硬作解人,不是濫情,而是一個普通人想像另一個普通人應有的生活。
正因為房慧真寫作基礎不是建立在浪漫自我,而建立在對外世界的同情共感,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提倡的「非自傳想像的勇氣」,遂貫串於全書,也聯繫了她的文學寫作與報導寫作。
兜轉於台北城內,她在散文中細數居家附近的小吃攤和攤主的臉孔身形,帶著小貓歹命同活的遊民,收撮紙箱空瓶轉賣零錢度日的老婦,收容鰥寡孤獨的地方廉價公寓中流轉眾生相,觀察到流浪漢特別珍惜塑膠袋,隨手可拾的永恆,「不會分解、腐蝕、消亡,不像生命、感情、光陰」。這看上去像是寫作者自以為是的想像,但我以為並不超譯,人與物怎樣接連,映照哪種盼望與失落,怎樣從細節中考現宇宙,自為寫作者本分。如果踏上旅途,不管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蘇散身心,眼光都還是不由自主地注意到那些烈陽炙烤著、等待一點點機會拚命要抓住的乞討者、小販,那些遠離大城市難與國際接軌的偏僻鄉鎮道路上的緩慢車行,顛簸裡嘔吐,和紛繁花色氣味挨擠著,挨擠著,車窗外跑著的動物,枯長著的樹,這世界既空曠又黏稠。
書裡也寫到自家身世。特別多次寫及印尼來的父親,熱帶長大,卻得在潮濕陰鬱的小島盆城中拚搏,視英文為絕佳掩護,也期待女兒拋棄中文,學他以英文贏得尊敬。然而,膚色或口音,還是洩漏了父親的底色嗎?在中文閱讀與寫作中托身的女兒,從閱讀與印尼相對親近的馬華文學去揣想父親硬殼底下的軟泥質。這部分房慧真寫出了一份近乎疼痛的袒露。
同時,曾在媒體工作,也從媒體中獲取資訊,她對於線上社會如何以語言文字踐踏圍攻有所警惕。正因為寫作者是善用文字之人,更需要時時掂量著不要以此傷人。在速來速往、大大小小系統包裹日常的今日,怎樣不成為傀儡?怎樣不以做傀儡而高興?房慧真繞遠路從納粹歷史中尋找映照,試圖理解嘈雜背後的運作,這符合她的志趣,她不是陷溺於當下的人。
我還想談談此書中屢見的意象或典故,「果陀」。其實「果陀」在原作《等待果陀》中是一個空幻之物,等待沒有結果,果陀根本沒有來。針對此劇,產生了各式各樣解釋、延伸、改作,果陀或許象徵著上帝、死亡、希望,甚至可能意旨社會本身,或暗示著局外人的命運。而在《草莓與灰燼》,〈底層的珍珠〉大雨中等待紙箱不來的婦人,〈你需要粗工嗎〉那噴漆牆上的電話號碼,〈阿萊莎〉那正瞻望著來客、無法言語的小說家,〈等待果陀〉新德里蹲踞市集裡等待烙餅鋪施捨的乞者,〈煙花〉老少女們逐月沃養著卵子的子宮,全都在等待著果陀。由於這個意象遍布不同的主題裡,也許正是一則恆長的寓言,人世處境之本質。荒漠未必有甘泉。就拿那些等待著烙餅的人們來說吧,文中雖然寫「那餅在深褐色的手裡感覺特別白,男人的臉黯淡著,手中捧著的餅像月盤,會發光似地,一點微光暫時照亮了前程」,可這微光卻像天上掉落的餅屑,一天一點點,逐日逐餐地蹲踞著仰望,等待果陀竟成了日常。
全書最後一篇是寫車諾比核輻射外洩事件的〈大象腿〉,最惡可能最美,在美當中人們飛散、破損。那犧牲五十萬人的健康而掩埋起來的核廠廢墟並非真的完全靜止,仍在地底下凝聚,穿透,宛如科幻片場景般的琉璃地獄。這災難之所以擴大,追根究柢,卻來自極權底下養成的對公共事務的緘默。《草莓與灰燼》因此也是一部關於聲音與憤怒的書,要求我們去正面與被層層掩蓋的裸命者們的眼睛相視。
內文 : 一路向北
在十字路口遇到一個男子向我問路 「碧潭要怎麼走?」
「碧潭要怎麼走?」我重複他的話,尾音提高,問句到了我這邊,還是問句,在二〇一八年的台北市,從古亭步行到碧潭,這句話不在現下的時空脈絡裡。
「你要走路過去?不搭公車或捷運嗎?」
「公車沒有車班了!」他口齒不清地說,操使著他不熟悉的國語,有些彆扭,說話像嘴裡含著東西。
不知是否看起來面善,或是無害,在外我時常被人問路、搭話。有次一個粗工模樣的男子,像蚱蜢一樣跳下他的機車,跟我要三百塊錢加油,看他急用的模樣,彷彿非要趕赴什麼生死交關的大事,我像是被催眠似地,真的掏錢給他,還指引了加油站的位置。
又有一次,在夜雨的金山南路,一個略微發福的中年男人叫住我,說他剛剛打公共電話,錢包放在電話上忘了,再回去就找不到。黑暗中他撐著一把黑傘,在黯淡的路燈下,他跟我借錢,說要買車票回六塊厝。他的衣著整齊,講話字正腔圓,不曉得是不是夜太黑,或者他一雙突出的魚眼直瞪著人,還是這年代已少有人打公共電話,我突然感到恐懼,往街燈下靠近,他還跟過來,我建議他去警察局求助,他惱羞成怒,說警察幫不了他。我說這麼晚已經沒有火車,可以先去警察局過夜,怕他痴纏,我急急地說完就走。
「六塊厝」這個地名在我心底發了芽,上網查在屏東附近,那裡有逐漸荒廢的眷村以及牛肉麵。多年後我到南部演講,從鳳山搭火車到屏東,經過六塊厝,也只是經過而已,忽然想起跟我借錢買車票的男人,我終於來到這個南方之南的陌生地名,而男人繼續隱身在夜雨的黑暗中。
或許他沒騙我。
或許他沒騙我,在台北,每個十字路口都有玉蘭花口香糖,都有輪椅傷殘鰥寡孤獨, 那是一道一道數學考題,各種條件的排列組合:斷臂瘸腿的壯年男子,還是肢體健全的 佝僂老婦?停下或不停下?買或不買?多數時候心狠,偶一為之買串玉蘭花贖罪,畢竟 人都要趕路,捷運手扶梯排排站、往左靠,右側淨空,讓給趕路的人,三步併兩步,那 麼匆忙,也那麼現代性的台北。
「碧潭怎麼走?」男人姓呂,來自雲林口湖,在大城市中他為什麼挑中我?《慾望街車》的白蘭琪說:「我只仰賴陌生人的善意。」也可能遭逢的是惡意,更多的是不搭理回應的漠然。時間將近晚上十點,師大路口吃飯逛夜市的人潮未散,這是我的日常,老呂的機遇之歌。
晚上十點在雲林口湖的鄉村時間,家家閉戶熄燈,沒有任何車班聲響,只偶爾傳來幾聲深巷狗吠。
老呂說公車沒有了,在我們眼前的公車專用道,隨時呼嘯過一列公車。
老呂黝黑乾瘦,那種乾瘦,像是在歲月的石磨上經年累月地碾壓,再也擠不出一點水分。他像是從《人間雜誌》還是阮義忠《人與土地》的黑白照片裡走出來,帶著八〇年代的光暈,當他突然出現在我眼前,我的生活街區,他提供給我一種抽離的眼光,突然覺得路人一個個都白富美了起來。
城市生活的餘裕是過了晚上九點,還可以找到一家不太高檔的日本料理店開著。遇見老呂前,我才獨自一人用餐,點一碗鋪滿鮪魚甜蝦貝類的海鮮蓋飯,再烤一尾午仔魚, 一人占著四人位,對座無人,我備好配飯的書,是香港作詞人周耀輝的散文集《紙上染 了藍》。吃完魚,點一壺熱過的清酒解膩,只要帶著書,一個人去哪裡都不奇怪。結帳 時我不必捏著錢算計這個月的生活費還夠不夠,我平日不是奢侈行事的人,但偶爾一頓 日本料理也不心痛,只因為我是二代台北人。
二代台北人住在有鏽蝕鐵門的五層樓老公寓裡,屋內囤滿舊書雜物,前窗貼著別人家的曬衣後院,居住環境絕不體面,然而只要繼承了一代台北人貸款背下的舊殼,就無須擔心房東漲租,不曾被拔離十步一家書店,五步一家咖啡館,三步一家便利商店,我成長的街區。
「碧潭怎麼走?」站在羅斯福路上,我指了往公館的方向,「一直直直走,就會到碧潭嗎?」我不知道,我沒走過。雖則我也是一個善於行走的人,能夠連走兩、三個小時不休息,但那是長久伏案讀書寫字後的行走,讓過度熱機的頭腦休息,無目的性,沒有非得抵達哪裡。
為了出差或演講的島內遠行,通常當日往返,不帶行李。風塵僕僕在路上的老呂將很難理解,今後的「出外人」將再也沒有行李,只有輕薄短小的平板電腦。他將很難理解,一卡皮箱不帶,身上還能保持潔淨。全家就是你家,小七去了離島,免洗內褲、指甲去光水、卸妝保養品、晚安面膜⋯⋯現代旅人,早沒有一絲狼狽與寒傖。
旅人的階級,顯現在移動途中的真空保鮮程度,越是妝髮不亂、容光煥發、氣味清新,就越具有資本。
沒有資本的人,路上行舟,踽踽獨行。老呂一身黑衣黑褲,外套一件黑色劣質皮衣, 皮衣上有無數的裂口,像一張一張吸吮的小嘴,把宿主吸得更乾更瘦。寬大的黑褲褲腳 摺起,底下是一雙Toms休閒鞋的仿冒品,夜市裡常看到大量粗製濫造的那一種,上頭是美國國旗的拼色,已經變得污黑。靠近他,才發現他的領口袖子也是污黑一片,聞著有一股尿騷味,他說坐客運上來台北,他如果說是一步一步從雲林口湖鄉走上來,我也會信。他全身的旅行「家當」,只有插進後褲袋的一雙免洗筷。脖子上有突起的黑點, 看起來不像痣,像是餐風露宿後,不免沾染上身的一點一點,小塵埃。
問他怎麼來到古亭?「從台北車站走過來」,他循著我指的方向,繼續往前走,一條大路之後會有轉彎有岔路,他仍然必須仰賴陌生人的善意,也許深夜兩三點,他會終於來到深沉烏黑的潭邊。
目送他離開時,發覺他的腳一拐一拐,讓我更加相信,那是雙從雲林一路向北,不知走了幾天幾夜的雙腳。我追上去,拍拍他的肩,「我帶你去搭捷運。」
幫他買好單程票,我刷悠遊卡進閘口,他第一次搭捷運,怕跟丟,緊緊跟在我身後, 兩個人擠著一個人的空隙過。
陪他等車,我們聊起來,他並不是我想像的,第一次上台北的出外人。三十幾年前, 他在板橋的家具工廠當過工人,幫家具噴漆,工廠外移到中國後,他被資遣,回到雲林 口湖,「我一直待在鄉下,沒地方去。」
陪他一段,小小一段,目送他上了正確方向的班車,臨別前他說到了碧潭,「跨過一個山頭,我就可以到中和,以前家具工廠的同事在那邊。」
警笛響,門關上,我來不及拉下他,改搭另一班往中和的捷運。
列車急速駛去,奔赴前現代的時空魔區,他一路向北,抵達始終成謎。
煙花
年過四十好幾,她們猶然一副少女樣貌。
實際年齡減十歲,便是她們的皮相年紀,或許還要減掉更多,生活在大學周邊,做完熱瑜珈,一身韻律服猶淌著汗,素著一張臉去買麵,沒蓋粉,白裡透紅了出來,老闆娘喊她「妹妹」,問她讀大學幾年級。
老少女保養得宜,不靠雷射、電波或拉皮,暫停時間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讓異物通過子宮。人生中沒有那十個月,又十個月,再十個月。不像她們的母親或阿婆,十月的漫長懷胎,在腹中養大異物,大到快撐破肚皮時,讓它從小到不成比例的洞口,極其艱難地引出。
這世間的任何經驗都無以替代的撕裂與劇痛,老少女避開了雌性作為一種生物,最重要的痛感體驗。人生頓悟,始於痛感,矜持與羞怯瞬間退潮。人間的理解與體諒,也來自相同的共感,祖母痛過,外婆痛過,母親痛過。因為疼痛的體悟,可以把自己縮小, 又鑽回母親的子宮,養兒方知父母恩;因為不疼痛,臍帶到她們這邊一刀切落,此去無 路,這讓她們注定失去深刻的感受能力,為人情薄而淡漠。
老少女毀家滅婚,不生殖,生殖是前現代的古典醫學名詞,鮮少出現在她們的辭典裡。在辭典裡排第一的,是「自我」,實現自我,充實自我,盡其在我,「自」、「我」指向的都是自身,雙倍加乘的,讓她們成為一個封閉的迴路。辛苦賺來的金錢,都為了善待自己,時不時就要出走,來一場自助小旅行,她們將狗兒子貓女兒寄養,不跟團,不帶囉嗦麻煩的父母,在交通工具上有小孩尖叫哭鬧,她們就皺眉,戴上耳機,築起透明音牆,人在這裡,也不在這裡。
她們看藝術電影,也著迷於後宮嬪妃心計,上美容院時翻《壹週刊》,信瑪法達得永生。既俗也雅,能讀村上春樹,也留心於千頌伊的YSL正紅色唇膏。她們和父母感情 淡漠,從不參加家族活動,避開婚禮與葬禮,卻沒有卡繆《異鄉人》的疑惑。她們對親 人疏於噓寒問暖,撞見鄰居就低頭,更關心非洲難民的處境,定期定額從薪水扣款捐獻, 買了贖罪券的同時,也定期定額買小額基金,或者遠方國家的貨幣:南非、印度、俄羅 斯,這些國家她們通常不去,她們去京都、巴黎、普羅旺斯。她們無後代,趕早買長照 型保險,自己的風險自己承擔,她們注意雙親腰圍,有無按時服血壓藥,希望老人家健 康硬朗,表面殷勤孝養,實則機關算盡,她們喜歡乾淨俐落的死,心肌梗塞最好,最怕 照顧臥床病人。
身體像個精密儀器,設置了孔洞,就得給誰通過。長出了棒錘,必得往哪穿刺。1與0的關係,構成了整個世界。少女時期她們也曾穿上束胸,好避開公車上的鹹豬手。大學時她們要遭逢同齡人滿溢的雄性賀爾蒙,衝刺再衝刺,她們不善於計算安全期,總讓對手巧言矇騙,那些年,姊姊妹妹陪上婦產科,宛如中學時手牽手上廁所。
終於來到最好的時節,熟透的果子仍舊不落地,但道德的緊箍咒終於鬆綁,她們或有性伴侶,若即若離,不太上心的那種。時尚雜誌說做愛能讓人年輕,或許吧,她們只想要舒服,舒服歸舒服,雄性動物精蟲衝腦時,她們得柔聲提醒戴套,不戴套又內射的可列為恐怖分子,警示燈響起,畫個大叉,從此拒絕往來。她們做風險評估如買賣基金, 再不倚賴「運氣」,四十八小時內走進藥房,說要買「那種藥」,氣定神閒,臉也不會 間刻刷紅一下,在藥局當場就配開水吞下,無法忍受任何「異物」在體內著床。世事艱 難,她們只想為自己的餘生負責,惡水上的小船,再也搭載不了任何人。
有時她們也可以完全不要性,蚌殼一樣緊閉,活得堅壁清野,像個深山女尼。吃素, 做氣功或瑜珈,每日集滿五蔬果,盡量跟有機小農買,注重食物產地來源,以及是否符 合時令節序。完全不要性,像森林系童女,子宮、卵巢、輸卵管⋯⋯在善於精算贅肉的她們身上,並非全然無用。無用之用,謂之大用。坊間貌美女中醫的書裡說,子宮是女 人的根本,養好子宮,氣色才好。生理期時忌冰冷,生理期以外仍是,日常以紅糖生薑 桂圓紅棗細細調養。喝豆漿補充大豆卵磷脂,且會注意那豆子是否為基因改造食品。養好無用的器官,她們的臉色日益粉潤妖豔起來,彷彿吃了胎盤似的,然而,一切不以求 偶生殖為目的,她們說不要性,就可以不要性。
讓身體像個暢通無阻的管道,吃了美食就上健身房,能量守恆原則,增一分就要減一分回來,做了愛就將異物排除乾淨,不拖泥帶水,更不會藍田種玉。身體有了更形而上的層次,她們習慣這麼說,「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誰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什麼是「主人」?主人不能叫停心跳和呼吸,沒有生殖目的的主人,不能叫停每個月固定的排卵,不能叫停雌激素分泌,使子宮內膜增厚,獨獨沃養一顆卵子,等待的果陀始終不來。
重養生,勤保養,她們總以為死亡很遠,殊不知每二十八天,在下腹部,都要經歷一次小小的、靜默的死亡。喪禮私己且低調地進行,未受精的卵子夭折,子宮內膜脫落, 一起排入下水道,外人從不知道,她也不曾哀悼。
每月,在下腹部,都需要經歷一次小宇宙的誕生、星系完全生成後的大爆炸、崩落與死亡,再生成、爆炸、死亡,周而復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一生中,她將會死掉 四百五十顆卵子,四百五十顆星體爆破殞落,存在她闇黑內面的銀河系,細胞增生再裂 解,萬花筒般的壯麗景觀,她從來只按住下腹部,感覺悶、煩、帶腥味的黏膩。取消了 生殖,這一切絢麗變得徒勞,就像一場節慶煙火,大量的拋擲與浪費,今夜煙花燦爛, 放完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最佳賣點 : 自光與暗之間窺探,走往文明岔出的荒蕪廢墟;
那些在現世煽動的偏見殺伐、湮滅於璀亮核爆的碎散靈魂,
皆化作一朵朵善惡共生的俗世花蕊,
在浪裡浮沉,於字裡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