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與重生: 翻轉在地老文化, 創造台灣新價值 | 誠品線上

消失與重生: 翻轉在地老文化, 創造台灣新價值

作者 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消失與重生: 翻轉在地老文化, 創造台灣新價值:自然景觀、人文習俗、傳統技藝、生態復育、常民生活台灣社會中,蘊含許多深入生活但逐漸沒落的珍貴事物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自然景觀、人文習俗、傳統技藝、生態復育、常民生活台灣社會中,蘊含許多深入生活但逐漸沒落的珍貴事物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成功重生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動人故事……不管身處大城市或家居小聚落,我們生活的台灣,每個角落都不停地變化著;人們腳步匆忙,社會改變往往更匆匆,島嶼上有些文化現象與重要事物,式微凋零默默地消失在時光旅程裡了。但幸運地是,部分曾經擁有質樸與美好的人事物,在堅持裡被保留了下來,在舊時與今日的擺盪間,重塑信念。 讓我們輕輕翻開這本書,打開從過去到現在的台灣社會與生活,在社區營造、地方運動、原住民文化、環境生態關懷、藝術復興、民間宗教、產業推動等多元層面,看到人們如何堅持著,如何在時光逆旅裡,走過低潮與黯然,得以讓所愛的在地文化,找到重生轉型的契機,進而以嶄新動力,往前邁進。 這些人堅持著,賭一口氣,絕不放棄——楊莉莉默默地窩居在鶯歌,幾十年來一筆一筆畫下青花;撒可努創辦現代獵人學校,邀請各族群走進山林,體驗原住民文化;府城黃婉玲憂心辦桌文化消失,跟著總舖師紀錄即將失傳的菜色;為了保護黑面琵鷺棲地七股溼地,七股社大展開插竹枝護沙行動;大埔社區總動員,讓蕭家阿嬤不再流淚,老菸樓重現風采,小麥金黃麥浪在大雅,施明煌想讓在地農糧自給……不只這些,也非只是動人的故事而已,幾乎消失而又再現於土地上的,堅持,創造的是台灣價值,也喚起我們對土地塵封的記憶。 在二十五個生命故事裡,我們延續著舊時代的回憶,開啟新世紀的意義,繼續在土地上創造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全球,台灣媒體業面臨最寒冷的冬天,《中國時報》於8月1日成立調查採訪室,延續早期政經研究室、特案中心、調查研究室等資深記者部門的傳統,以企劃新聞專題、深度報導及調查採訪為主旨,為讀者掌握社會脈動、解析政經趨勢。 中時調查採訪室成立迄今,先後推出「我的小革命」、「消失與重生」、「新故鄉動員令」、「台灣關鍵字」等系列專題,獲得吳舜文新聞獎、真善美新聞獎與社會光明面新聞獎等專業獎項的肯定。相關報導並集結成冊,有《我的小革命》、《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台灣限時批》、《台灣的驕傲》等著作,深獲各界好評。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月琴的消失與重生電影《海角七號》中,茂伯彈唱月琴鮮明形象躍進人心;1993年時,「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就曾以月琴為電影《戲夢人生》配樂,且拜師恆春民族藝師朱丁順習琴,致力於月琴傳承;家居美濃的創作歌手林生祥,改造月琴當伴奏樂器;恆春的孩童甚至能自己做台語歌謠。月琴在台灣,從乞丐琴刻板印象,變身當代國民樂器。字典的消失與重生三百年前的《康熙字典》,王志攀花了十六年,在邵作俊支助下,讓其電腦程式化,在網路上以便利嶄新的查詢方式重生,降低了文言文的閱讀門檻。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李宗焜,花了二十年時間,研究編纂出《甲骨文字編》,共收錄4378個單字。國際軟體開發鬼才李健秋,辭掉工作,一頭栽入打造原住民字語典的工程,期望讓原本口語相傳的原住民語言,得以建置系統化。李健秋說,「語言就像時間一樣的遙長,包含了生命的累積。」青花瓷的消失與重生數年前,周杰倫一首歌,將有著數千年歷史的青花瓷唱進了現代生活中。在台灣,青花鍋碗瓢盆隨移民渡海來,七○年代仿古青花曾隨政治風潮開滿台灣各地,風潮退後少人問。今日,楊莉莉以獨特靛藍釉料,豐潤的線條與沉靜色澤,自由創作描繪風格獨具的「台灣青花」,努力地讓青花再度展現光彩。族譜的消失與重生族譜學專家廖慶六,完成首部由總統擔綱纂修的族譜;後山怪咖醫師李惟陽,對著病患問「你是施(死)哪一半?」,創造了門診姓名學。傳統族譜,錄下族人姓名,重男不寫女;透過新式創意族譜,年輕學子開始尋根,探訪親友問過往,單親、新移民,甚至是寵物,用拍照、繪畫、創作……各種形式,統統可以寫進自家族譜,創造家族記憶。水梯田的消失與重生早年,台灣山區蜿蜒地形,農民以人工開鑿出階梯狀的水梯田,其中蘊含著人和大自然共生的智慧。近年來,農村老年化、休耕政策等因素,水梯田逐漸荒廢。退休返三芝故鄉的林義峰翻土鋤草,組志工團,活化梯田,創造小農經濟,一起救環境;石門嵩山社區,江榮川領著阿公阿嬤去上課,召回年輕人回鄉,千歲插秧團,激動地種下秧苗,也種下期望。台灣鼓的消失與重生「佛响仁和,棄散惡塵」,王阿塗在1917年取佛經語創辦了新莊「响仁和」鐘鼓廠,和鼓作半世紀後,王阿塗於1973年驟逝。其子王錫坤因親戚冷嘲熱諷激怒,賭一口氣接下鐘鼓廠,雖吃足苦頭,獨自摸索絕技,終「重整旗鼓」。佛光山、保安宮等大廟名剎所用的鼓,多出自「响仁和」,讓台灣鼓打出世界名聲。然他並不停止研發的腳步。傳統製鼓外,王錫坤投入「音療」研究,也以植物纖維做鼓皮創造出環保大鼓。霧峰林宅的消失與重生台中霧峰林家的重建工程,在驗收前三天,九二一地震使大花廳應聲而倒,幾近成為廢墟。自此之後二度整修工程,工程更為浩大。精華建築群已於2010年10月竣工。然而,面對其後開放的營運與再利用的未來,仍待細細規劃,期許使霧峰林家再展風華。小麥的消失與重生喜願麵包創辦人施明煌和農民契作本土小麥,再以其製作新鮮麵條與麵包。趙家窯主人趙勝傑則以小麥入陶,發想創作各式文創品,讓小麥不只可以吃,更要成為生活中的文化角色。舉辦已經八屆的大雅小麥文化節,大力宣導下,讓越來越多人知道台灣本土小麥的魅力。豬油的消失與重生往昔,一碗豬油拌飯就是無上美味,現在,豬油卻被認為有礙健康而拒絕往來。打破刻板印象,豬油其實穩定性高、不易變質,是天然好油。養豬達人養出讓人驚豔的「海藻豬」,製成豬油常溫不凝固、呈現金黃色透明清澈的水液狀,且富含Omega3。竹藝的消失與重生南投竹山,竹筷、竹劍、竹藝品等加工產業曾盛極一時,家家戶戶做竹忙,榮景至80年代漸消失。做竹,還有未來嗎?大禾竹藝工坊持續創作著感動人心的精緻竹藝品,工藝師陳高明、葉基祥許願,要使台灣竹藝化身為時尚精品。稻草的消失與重生台灣以稻米為主食,早期農民就地取材,以稻草做草鞋、草繩、草蓆、草屋或草垺等用品或景觀,甚至煮飯燒水也用其引火,稻草是昔日農家生活的重要回憶。南投「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研發稻草工藝品,打造草屯鎮成為現代的稻草工藝中心。宜蘭珍珠社區,舉辦稻草藝術節,稻草工藝為珍珠社區創造了五千萬產值。菸樓的消失與重生菸樓消失或荒廢見證了台灣菸葉的沒落。2004年時,美濃居民發起修復菸樓活動,成立「美濃菸樓教育館」,交工樂隊則把菸樓拿來做錄音室,鍾建志在自家老菸樓開起「菸樓陶藝」;2009年,古坑鄉大埔社區全體總動員,修復蕭家菸樓成為社區「文化展示館」。功夫村的消失與重生雲林縣四湖鄉廣溝厝,在社區大小公園裡加入武術元素設計,讓眾人好練武。學生遍布海外的蘇金淼,是順武堂第四代傳人,熱心教學與公益,猶如現代版「武痴」。雲林大同國小校長黃振崇,信守在西螺七嵌阿善師墓前的承諾,致力推廣武術,師生打拳練體魄。不捨武術文化消失的他們,練武強身、尊師重道講倫理,要讓武術融入現代生活。樹皮文化的消失與重生樹皮衣普遍出現在原住民的文化中,阿美族、排灣族、魯凱族和泰雅族等都有使用樹皮布的傳統,也從多處考古遺址挖出了做樹皮布的石拍,幾乎分布在全島。曾被各族群使用的樹皮,慢慢被取代而消失於原住民生活裡。嘉義來吉部落的白紫,以樹皮結合皮包、提包創作,在樹皮裡找到傳承的力量。台東都蘭老頭目沈太木,拉著幾位六十多歲老人摸索,創作出樹皮新娘禮服。來自山林,取自自然的樹皮可謂上帝給予原住民的禮物。 七股溼地的消失與重生黑面琵鷺來的越來越少,經反濱南案運動被搶救下來的棲息地七股溼地面積不斷萎縮消失,黑面琵鷺覓食困難……。早早察覺危機的台南北門社區大學,以「編籬定沙」持續進行「護沙行動」搶救七股濕地。辦桌的消失與重生「吃辦桌」,是台灣婚喪喜慶或廟會建醮喜宴的傳統場景,熱鬧背後,總鋪師的辦桌人生卻是極辛苦,高雄內門素稱為台灣「食神之鄉」,最多曾有一百五十組總鋪師。而為了記錄老師傅的「手路菜」,府城貴婦黃婉玲脫下高跟鞋學作菜,寫下百年老台菜料理與淵源,保存台灣料理古早味。堅持不用中央空廚半成品食材的明錦師,以及出身辦桌世家、傳承家傳絕學的庄腳師,為弘揚台灣傳統辦桌文化而努力著。母語姓名的消失與重生中華職棒球員陳鏞基,自美返台後,穿上繡著母語名字:馬耀.吉洛的球衣出賽,帶動原住民球員「正名」風氣。然而,2002年以紀錄片掀起「正名」熱潮的導演馬躍.比吼,在十年後希望於駕照上加註原住民姓名,卻耗費很長時間才完成。社會環境仍不夠友善,讓原住民正名運動,需繼續努力。蝴蝶的消失與重生台灣素有「蝴蝶王國」之稱,這蕞爾小島有四百多種蝴蝶,蝴蝶標本加工出口更盛極一時。不過,國際保育壓力和東南亞蝴蝶價格的競爭力,讓台灣捕蝶業逐漸衰落,但真正讓蝴蝶王國失色的原因,是經濟發展伴隨的棲地破壞。為了維護自然生態、保住蝴蝶王國印記,有一群人努力保育這些萬紫千紅的自然舞者,並拓展出更廣更深的台灣人文生態意涵。傀儡戲的消失與重生原本主要於喪葬或消災解厄儀式中演出的「傀儡戲」,觀眾往往視為禁忌,逐漸沒落。高雄錦飛鳳劇團薛熒源,決定跳脫傳統形式,走向藝術公演;他也走進校園,在孩子心底播下傀儡戲的種子。嘉義六腳的黃憲章,從舞台道具創作變成客製化現代版傀儡偶,帶領孩童參與傀儡戲現代戲碼的演出獲得好評。傀儡戲進入台灣民間藝術的殿堂,不再是可怕的禁忌!地下水的消失與重生台灣地下水豐沛,地下水專家丁澈士,以「地下水補注與回抽井」實驗,嘗試調度地下水用來抗旱,成果肯定。早在八十六年前,日籍工程師鳥居信平就以生態工法,在屏東打造了活用地下水的「二峰圳」,就算地上乾旱,地下還是汩汩水流。產婆的消失與重生醫學不發達年代,女人生產「生贏雞酒香,生輸四塊板」。台灣在1907年起,助產婦成為領有證照的專業工作,但70年代後,醫療體系改變,助產士幾乎消失。2002年後,為了降低馬拉威嬰兒死亡率,台灣醫療團在此訓練「非洲產婆」,讓有公共衛生觀念的「助產士」,改善母嬰生產存活率。琉璃珠的消失與重生電影《海角七號》,友子送給阿嘉一顆「勇士之珠」,讓琉璃珠爆紅。但往昔,屏東三地門排灣族人並未把家傳古琉璃珠當寶,恣意轉售,直到1976年巫瑪斯,以火焰為底,以排灣文化為根,成功燒出琉璃珠後,排灣族人才知曉琉璃珠的價值,族人們亦隨之開設工作室,讓琉璃珠成為三地門地標,巫瑪斯並持續改良新技術,終燒出古琉璃珠的色澤。在三地門,「蜻蜓雅築」與「沙滔舞琉璃藝術空間」至今持續讓琉璃珠為部落創造新商機且延續排灣族傳統文化。小米的消失與重生小米,曾是原住民的主要傳統農作物。台東拉勞蘭部落在牧師戴明雄引領下,重現小米園;三十多年前由美國學者在各部落採集送至美國貯存的小米種原,也在台大教授郭華仁協助下回家,小米在部落土地上發芽。獵人的消失與重生穿梭在森林裡的獵人,得能尊重生命與土地對話、遵循部落規範和禁忌,才可成為好的獵人。現代法令施行後,限制了獵人的活動,他們逐漸淡出山林。台東新園部落的老獵人杜東龍感嘆,他們將成為部落最後的獵人;既是森林警察,也創辦了獵人學校的撒可努,藉由課程,跨族群讓人至山林體驗;台東鸞山部落的阿力曼,成立森林博物館,眾人都期望,謙卑地感謝上天祝福,讓土地倫理與獵人文化繼續傳承下去。鱟魚的消失與重生鱟血含有銅離子而呈藍色,被稱為「藍金」,提煉後被運用來檢測細菌。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以人工方式以四年養出十二齡鱟,雖創下世界紀錄,但這世界性指標物種在台灣至今未被列入保育名單,面對人類的補殺以及對棲地的破壞,鱟面臨了生存危機。

商品規格

書名 / 消失與重生: 翻轉在地老文化, 創造台灣新價值
作者 / 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
簡介 / 消失與重生: 翻轉在地老文化, 創造台灣新價值:自然景觀、人文習俗、傳統技藝、生態復育、常民生活台灣社會中,蘊含許多深入生活但逐漸沒落的珍貴事物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947729
ISBN10 / 9865947722
EAN / 9789865947729
誠品26碼 / 2680751565003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序
【序】走在漫漫重生之路◎張瑞昌
琦君是我少年時期頗為喜歡的作家,她的懷舊文章淡有淡味、濃有濃情,每每將我帶進時光迴廊,重溫美好的生命記憶。我還依稀記得她曾如此寫道,懷念舊時並不是沉湎於過去,而是從中汲取前進的動力。
因為能夠從往日事物中留下優良傳統、延續寶貴經驗,使得往前推進的力量更顯厚實和堅定。琦君的懷舊風格,深深地影響了許多世代的年輕學子,日後在忙碌如陀螺般的職場裡,那隱含著「飲水思源」的懷舊精神,更是督促像我這一輩的新聞工作者學會尊重與謙卑,並且努力地去實踐與行動。
中國時報這些年陸續推出許多口碑不錯的企畫專題,正是抱持著這樣的新聞信念。堪稱重中之重的「民國九九、台灣久久」最具代表性,這是中時動員全報資源接力回顧台灣百年發展史的經典之作,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見報的製作規模,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醫療、教育、運動、美食等各個領域進行深度報導,不僅締造了台灣媒體史上的空前紀錄,也展現了在不景氣時代下卻依然堅守不渝的媒體使命感。
為期兩年的「消失與重生」,基本上也是循著這樣的企畫理念與實踐途徑。我們積極找尋即將或曾經「消失」而今卻獲得「重生」的美好事物,從自然景觀、人文習俗、傳統技藝、生態復育,乃至於常民百姓的生活所需,無一不是我們每周會議討論、挑選的題材。在每一次開會決定的過程中,「消失」與「重生」是兩個相對的概念,表面上「重生」的意義似乎更勝「消失」,但如果沒有意識到「消失」的危機威脅,很可能也找不到走向「重生」的道路。
「消失與重生」的作者群是我中時調查採訪室的夥伴,他們在整個專題畫下句點的同時,也都各自書寫一段參與這項「發現消失、追尋重生」的心得。
曾走訪「琉璃珠之父」巫瑪斯.金路兒、竹工藝師陳高明和竹雕師傅葉基祥的錦芳說,許多人以為傳統是過時、老舊、無用的,卻不知傳統工藝加入新元素,反而可以創造出最具時尚感且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翠芬則寫道,原本以為,傳統技藝文化都是「老摳摳」的舊東西,講求速度創新的現代人,怎麼會有興趣,沒想到,一投入這些專題,才知道,在各個角落,許多有心人悄悄努力著,讓這些正在消逝中的傳統文化,呈現嶄新的面貌!
慧真體認到美好的「老東西」,其實沒有真正消失,只是被世人遺忘。她因而強調,這一輩的人應努力保留每一分感動的剎那,當古早味加入創新,現代化包容傳統,「老東西」便能永續長存。最近剛出版新書的阿潑也認為,儘管這些年社會發展劇烈,台灣原有的文化風貌似乎被影響和翻轉,然而,屬於這塊土地上的故事卻不會因此而斷根,只要曾經發過芽,就有人能讓它再長出花。
跑過政治新聞的舒媚自認,過去寫新聞常只憑「正誼的火氣」,遇到「修伯特也有無言以對的時候」,不覺落入敲膝蓋反應指責當權者在辦公室做決策,忘了記者也可能落入新聞室指點江山的窠臼。結果,製作這個專題,摸索歷史軸幹,接觸土地、人情,竟讓她笑稱有減低淪為「亂世的飯桶」之風險,也為理解台灣補修了一些學分。
能發掘記錄這些故事,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是夥伴們共同的感受。然而,任何來自第一線的努力,背後都有著堅定的支持做依靠,回首過去兩年來,曾先後帶領中時編輯部的社長王美玉社長、副社長張景為,以及現任總編輯王嶠奇無疑功不可沒。當然,曾任職調查採訪室的榮幸、有智,也在參與這項專題中並肩作戰,儘管如今我們已相望於江湖,但卻無減損兩人對此書的貢獻。
確定「消失與重生」的專題落幕時,我不禁想起負責製作的中時調查採訪室,這是國內各大平面媒體中唯一的資深記者常設部門,它曾有特案新聞中心、調查研究室等前身,並且也經歷過「消失與重生」的波折,由調查採訪室策畫、執行此專題,著實有著妙不可喻的對照。
或許就像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的片尾,待煙消雲散之後,終有那麼一天,我們應可期待在漫漫的重生之路上再度相逢!
--
內文選摘:
於盛世中締造,在亂世裡周折
——鑽研三十年,楊莉莉燒出台灣「靛藍」新篇章

青花瓷成熟於元朝,明代時發展達顛峰,瓷中韻味一如中國水墨,淡雅生動。數年前,周杰倫一首歌,將有著數千年歷史的青花瓷唱進了現代生活中,流行曲歌聲出,人們紛紛探問「青花瓷」為何。在台灣,青花鍋碗瓢盆隨移民渡海來,70年代仿古青花曾隨政治風潮開滿台灣各地,然風潮退後少人聞問。今日,楊莉莉以獨特靛藍釉料,豐潤的線條與沉靜色澤,自由創作描繪風格獨具的「台灣青花」,在她筆下,青花再度展現光彩。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妳;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妳眼帶笑意。」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主唱的〈青花瓷〉紅遍兩岸,因為這首歌,不少民眾前往鶯歌陶瓷博物館詢問「青花瓷是什麼?」青花在台灣,除了由名「瓷」變成名「詞」,更已發展出自有風格的「台灣青花瓷」,其中轉化,有一段曲折。

楊莉莉在鶯歌小鎮工作室裡畫青花,同一時間,她的青花蝴蝶正透過銀行廣告在台北市大馬路飛舞。除了銀行,大型化妝品牌、航空公司、國宴也用她的青花,連青花發源地中國大陸的電視台,都以「台灣青花」、「青花皇后」之名,邀她談青花,鶯歌陶瓷博物館也說,「楊莉莉已是台灣青花代表。」

台灣青花走出自己的燦然。其實,因時代周折、政權轉移,它差點被抹去身影。鶯歌陶瓷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蘇世德說,清康熙至嘉慶年間,大陸東南沿海移民入台灣,此時青花被當成家當,大量走水路入台,「但1895年後,日本治台,來自大陸的青花就少了。」該館典藏展示組組長莊秀玲表示,「這個時候,台灣引進日製青花,不過量不多。」

因統治者,轉移曾一度斷絕
統治者改變,讓台灣青花注入了東洋技術,1945年日本因二戰敗戰退出台灣,蘇世德指出,接管的國民政府開始禁日本瓷,「1946年的進口數字是『零』」。連日本青花也沒了,青花遂在台灣斷絕。直到1947年,才慢慢恢復從大陸進口青花,蘇世德說,「沒多久,1949年大陸淪陷,兩岸對峙後,青花又斷了。」當時,青花被用在鍋碗瓢盆上,是生活必需品,「鶯歌本來只有二十座窯,一夕間又多了二十座,因為斷絕外源後,台灣人自己燒起青花。」

這期間台灣青花技術不斷改良進化,莊秀玲指出,一群隨國府撤遷來台的藝術家為青花注入中國畫法;到了1965年,故宮開放參觀,世人見識珍寶後,動了收藏之念;1967年,政治上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前因後果交乘影響,鶯歌成了世界仿古瓷的出產地,70、80年代,鶯歌是全台灣擁有賓士車最密集的地方。」

然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後,鶯歌榮景不再。直到2003年,拍賣網站ebay「唐先生打破蟠龍花瓶」廣告讓鶯歌仿古瓷又紅一次,不過並未持久。為了生存,已奄奄一息的陶瓷業者,因「蟠龍花瓶」紅就做蟠龍花瓶,市場要牡丹就繪牡丹,此時,楊莉莉卻走著另一條路。

絕境中放手搏,做出代表作
十九歲喪父後,台灣仿古瓷鼎盛時,楊莉莉在以仿古瓷出名的中華陶瓷廠做女工,每天畫幾十個杯罐瓷盤,讓她累積了掌握瓷器與畫工的底子。因不想一輩子當女工,她辭職去拜師學畫,不料,突遭離婚衝擊。

楊莉莉不諱言,她的「台灣青花」是在「人陷於絕境時,因什麼都沒了,就不在乎市場了」的狀況下創造出來的。那時她只畫自己想畫的東西,以自己的胖兒子為雛型,設計出代表作胖娃娃;人家畫牡丹,她勾勒玫瑰;別人為「唐先生」風潮做蟠龍花瓶,對廟會著迷的她,已著墨現今流行的三太子,「沒想到市場卻接受了。」

別於仿古瓷的清麗、秀逸、盛大、威儀,楊莉莉的青花,融合傳統、本土與現代,圖案圓滿、線條豐潤、色澤沉靜,莊秀玲說,「一看就知道那是她的作品。」

莊秀玲分析,楊莉莉的青花之所以重要,在於她曾研發出一種獨特的青花釉料。楊莉莉則表示,她試出的這種藍,是「接近明朝永樂年青花」的靛藍,能讓當時只做得出「還原燒」的台灣青花,燒出顏色更多變的「氧化燒」,使產品有突破性變化。

研發獨特釉料,開創新江山
大陸劇《青花》裡,趙雅芝和斯琴高娃為「青花日月樽」的祕笈鬥得家破人亡。在台灣研發出祕料的楊莉莉創出品牌,卻是因為意外。她把「祕方」交給大廠用時,因當時該顏色不是主流,「人家不敢用,怕上錯釉料,在盒子上註明『楊莉莉青花」』。」之後「楊莉莉青花」紅了,靛藍才紅了起來。她笑,「哪裡知道,我的品牌其實是人家誤打誤撞幫我取的。」

在鶯歌走出另一段生命,也因為跟著鶯歌陶瓷翻騰起落,楊莉莉漸次摸索出自己認知的一套生存法則。她鼓勵當地人學青花,因「學一門功夫可以當副業,我也可以幫自己培養接訂單的班底」。她找既有成品,在上面畫上她的青花,就搖身變成「楊莉莉青花」。

她說,「鶯歌現成品到處都是,這些工廠都快活不下去了,要讓留在本土的陶瓷廠有生意賺。」此外,楊莉莉也不光讓自己是「藝術家」。她把作品分兩種,一是親自畫的,高單價、量少、質精;另一種是轉印畫,量多、授權、便宜,以此讓「台灣青花」保留質感又創造市場。

青花從古代傳世至今,由一地走向世界,靠的是承續歷史、融合多元,進而誘發新文明的特性。楊莉莉以三十年時間專注於青花,並和台灣其他如方文山在內的創作者,以生命力和創意,說出青花的另一篇章──台灣青花。


【時光膠囊】青花,人類文明融合之作◎楊舒媚/整理
青花,英文是Blue and White,顧名思義是由「藍」與「白」為表現主色的瓷器。瓷器發展初期,釉料不穩,出窯成品無法控制,常是「五分人力,五分天意」,於是「精品一出變成絕品」。直至伊朗山上發現一種深藍色釉料,瓷器的焙燒才可控制色澤。

伊斯蘭世界有釉料,卻沒有泥土與技術;而中國發現了細粒、色白、化學性質穩定的高嶺土,又有宋朝以前歷代打造陶瓷的技術與文明。然後,成吉思汗打通歐亞,使中西原料和元素於中國結合,迸發出青花。

青花瓷融合了蒙古崇尚的白,伊斯蘭的主色藍,阿拉伯的幾何概念,與中國水墨畫意境,瓷品雅逸清麗,繁榮有致;簡白中吐氣韻,濃淡間現風華,千年以來,受世界性喜愛。也由於在中國人手中定調,被外國人視為「中國文明」的代表。瓷器之英文china,就是中國之英文CHINA,使瓷器等同中國文化、等同CHINA的,即是青花瓷。

【昔】大航海時代驚豔歐亞──福爾摩沙轉運,領風騷於世界
青花瓷成熟於元朝,明代發展達顛峰,其中明永樂、宣德年間之青花,號稱「魁首」。統治期間製造出極品的永樂帝,曾讓鄭和七次下西洋,青花瓷因而成為皇帝宣示權威的賞物,隨著鄭和橫跨亞非。永樂年間青花雖已出入世界,但數量不多,西洋人士真正為之驚嘆,並視如拱璧、敬若神明,是在十五至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

著有《千年客家》等書,曾在聯合國總部擔任文件審議的湯錦台,因研究客家人而進一步接觸青花瓷。湯錦台從時代的角度,分析青花瓷的蹤跡。他指出,青花歷元朝、明初的輝煌後,「明朝中葉正德年間,王陽明奉朝廷之命,到贛南和閩、粵交界處平叛,其中許多士兵,從江西景德鎮調來」,而「景德鎮是官窯,懂瓷的士兵,落腳後開始教當地百姓製瓷,加上閩、粵交界有好的瓷土,且當地客家人吃苦耐勞,於是青花在該地大量生產了起來」。

湯錦台說,之後,葡萄牙人於1557年占領澳門,此時,閩、粵交界以客家人為主力生產的青花,藉地利之便,經澳門由葡萄牙人帶回西洋;也由漳州、泉州的閩南商人賣往馬尼拉,再由占領該地的西班牙人運往墨西哥,轉賣歐洲。他表示,「青花瓷在十六、七世紀,因大航海時代的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珍寶。」

1624年,荷蘭占領台灣,荷蘭東印度公司自然不想放過這門生意,湯錦台指出,「但此時閩南海權被鄭芝龍霸占,荷蘭人無法直接從大陸進口青花,只好經由鄭芝龍控制的泉州商人把青花運到台灣,再從台灣北上轉賣日本,或經印尼的雅加達(荷蘭亞洲統治總部)轉運回歐洲市場。」在西方對青花為之瘋狂的十七世紀,湯錦台表示,「等於是客家人製造、閩南商人送出、台灣為關鍵轉運站,然後青花由此引領風騷於世界。」

【今】自由度牽動作品風采──台灣青花龍,會戴墨鏡有個性
瓷品可見人品,瓷品亦見國力,因此特性,元入中原前要設「浮梁瓷局」,以景德鎮為瓷都,顯示對政權的控制;清順治入關大權穩當後,即恢復御窯場運作,還下令製造龍缸,宣示皇威。

青花瓷常是觀察當代的龍睛鳳眼,如明朝永樂帝愛幹大事,他建故宮、編《永樂大典》、遷都北京、命鄭和下西洋;清康熙帝平三藩、收台灣、親征噶爾丹,成就了歷朝版圖最大江山,這兩位皇帝在位時做出的青花龍,就是歷朝最兇猛威武的。相對地,大陸收藏家馬未都評嘉慶朝的龍,「像洗了澡出來,特撫媚,因時代往下走,龍也打不起精神了。」

青花可徵現時代,有意思的是,莊秀玲與楊莉莉,異口同聲地認為,台灣青花現今的表現超越已燒製千年的大陸青花。

楊莉莉認為,「主要是因為大陸歷經文革,且資訊封鎖,又多做仿古瓷,創意上不及台灣的緣故。」楊莉莉說,「自由度是青花能否風采洋溢的關鍵,你看看方文山,還可以用青花寫出〈青花瓷〉這麼美的歌。」但她也認為,大陸近年改革開放,未來資訊更通暢後,台灣很快會被追上,「這是要萬分注意的。」

至於如何具體形容台灣青花與大陸青花的差別,莊秀玲說,「如果『龍』展現朝代性格,台灣可能會做出戴墨鏡的、很有個性的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