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港臺散文 | 誠品線上

給孩子的港臺散文

作者 劉紹銘/ 梁淑雯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給孩子的港臺散文:《給孩子的港臺散文》絕對是老少咸宜的讀物,只要讀者有童心,即可瞬間感受到文字所迸發的童趣。本書分港臺兩輯,選來三十七位作者共五十九篇散文,寫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給孩子的港臺散文》絕對是老少咸宜的讀物,只要讀者有童心,即可瞬間感受到文字所迸發的童趣。本書分港臺兩輯,選來三十七位作者共五十九篇散文,寫作年份由七十年代至今。香港是「方塊文章」的天下,短短的一塊豆腐空間,高手輩出;相對香港而言,臺灣部分有賴報紙雜誌歷年給予作者廣闊的空間,文章大放異彩。兩輯文字盡是人情趣味、地方記憶和飲食藝術的書寫,讓讀者從妙趣的文字中細味「人間煙火」。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詩歌是迂迴迷宮的華燈。小説是塵念蕩漾的江河。戲劇彷佛茶舘酒肆慷慨的絮叨。文學體裁中的散文從來倒是尋常巷陌的笑聲涙影,可深可淺,隨心隨興,老少咸宜。兩岸三地裏大陸那塊大地的淚影和笑聲已然幻化成遠近低徊的長卷,這本給孩子的散文偏偏探望香港和台灣兩塊小地方的巷陌消息,依依撫慰風過處的落葉,茶涼後的喟嘆,人散了的冷月,陪伴純真的孩子長大,陪伴滄桑的大人莞爾。」──董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紹銘、梁淑雯劉紹銘,著名學者、翻譯家、作家,嶺南大學榮休教授,著作等身。與閔福德(John Minford)教授合編的學術著作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 1: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ynasty(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深受好評。其他文集包括《吃馬鈴薯的日子》、《二殘遊記》、《小說與戲劇》、《偷窺天國》、《情到濃時》、《文字不是東西》、《方留戀處》、《藍天作鏡》等。譯作則有《中國現代小說史》及《一九八四》等。梁淑雯,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碩士及榮譽文學士,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助理教授,其研究專長為中國現當代文學、香港文學及報刊文化。論文見於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及《人文中國學報》。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人間煙火(代序)xi香港篇力匡 三個香港 3阿濃 小住息風塵 19童年經歷與文字 22迴轉木馬 25劉紹銘 「文」淡如菊 28故國 喬木 33公無渡河 37西西 港島吾愛 40小思 香港故事 46董橋 「細長黃色水果」 50善待母語,維繫尊嚴 52鍛句煉字是禮貌 54鍾玲 人鬼同樂 —馬來西亞的三保山 56杜杜 見雪 61油炸鬼妙在食空氣 64檸檬茶與阿拉丁 68何福仁 當狗遇上貓 71王璞 走進綠色 79銀行裏的師奶 84 辛其氏上環三題 88胡燕青 茶餐哲學 92搭檯 95黃仁逵 中秋晚會 99回家 101跑道上 103黎翠華 燈罩 104左岸的雨天 106陶傑 理髮舖子 110異鄉夢尋 113黃碧雲 我家僕阿雲 115鍾國強 黃老太 118王良和 波仔記 122潘步釗 好飲不能飲 131黃淑嫻 英國的味道 —重讀朱自清的《倫敦雜記》 137改變你生命的一雙鞋 140 毛尖老爸老媽 143就此別過 149陳惠英 香港大叔 154區 157鄧小樺 作為代課教師 159麥樹堅 橙 168臺灣篇楊牧 十一月的白芒花 177張曉風 只因為年輕啊 182亮軒 哪個是老師? 190三毛 懸壺濟世 197席慕蓉 風裏的哈達 208阿盛 天演貓狗鼠 220廁所的故事 227周芬伶 蘭花辭 232 劉克襄小綠山之歌 245朱天心 李家寶 259張曼娟 剛剛好 265蔡珠兒 今晚飲靚湯 269簡媜 茉草 279在茄紅素的領導下 283蔣亞妮 寫妳 293

商品規格

書名 / 給孩子的港臺散文
作者 / 劉紹銘 梁淑雯
簡介 / 給孩子的港臺散文:《給孩子的港臺散文》絕對是老少咸宜的讀物,只要讀者有童心,即可瞬間感受到文字所迸發的童趣。本書分港臺兩輯,選來三十七位作者共五十九篇散文,寫作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82371163
ISBN10 / 9882371167
EAN / 9789882371163
誠品26碼 / 2681803757001
頁數 / 31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分港臺兩輯,選來三十七位作者共五十九篇散文,寫作年份由七十年代至今。香港是「方塊文章」的天下,短短的一塊豆腐空間,高手輩出;相對香港而言,臺灣部分有賴報紙雜誌歷年給予作者廣闊的空間,文章大放異彩。兩輯文字盡是人情趣味、地方記憶和飲食藝術的書寫,讓讀者從妙趣的文字中細味「人間煙火」。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