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存, 我需要躁鬱症: 宅媽花花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 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 誠品線上

為了生存, 我需要躁鬱症: 宅媽花花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 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作者 宅媽花花 (黃瑜萍)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為了生存, 我需要躁鬱症: 宅媽花花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 而是你如何運用它:從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就找到了讓自己好好活著的理由────為了不再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就找到了讓自己好好活著的理由 ────為了不再有下一個我。 本書教你如何與自己的疾病以及情緒和平共處, 如何透過個體心理學看待人生的每一道難題, 自己又能夠如何去面對這些只有自己才能解決的問題。 我的躁鬱症在2017年達到巔峰, 那一年的時間我幾乎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做, 教課的工作經常感覺力不從心, 粉絲專頁更是直接放棄經營。 一直到我開始學習個體心理學之後, 才讓自己慢慢嘗試走出來, 並於2018年6月時, 重新開始在粉絲專頁上寫文章。 復出後的我, 撰寫的主題從健身變成了個體心理學, 主要分享我抗鬱的心路歷程, 以及研究個體心理學的一些心得整理。 當時我有跟讀者們分享過, 個體心理學讓我明白, 因為我認為躁鬱症對我是好的, 因此才會讓自己得了躁鬱症, 而且怎麼醫都醫不好。 當你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那個當下, 你就已經改變了。 透過個體心理學看待每一道難題 在著手撰寫本書之前,其實我早已完成了另一本自傳形式的著作,與出版社總編輯以及其他前輩討論後,認為比起用自傳形式讓大家認識個體心理學,用經驗分享的方式呈現,或許更能夠引起讀者們的共鳴。 精神疾病在現今社會算是相當常見的,先不提需要醫療強制介入的重症病患,現代人幾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憂鬱或者焦慮的困擾。雖然不至於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但經常性的情緒低落、沒來由的恐慌緊張,總會讓人不免去想:我是不是有憂鬱症? 這兩年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在全世界造成了大流行,許多國家為了控制疫情,下令封城、鎖國及自主居家隔離等防疫政策。而這樣限制了個體的行動自由,以及被迫長時間與家人、伴侶相處的情況下,離婚、家暴與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也節節上升。 憂鬱症已經是不容忽視的疾病,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憂鬱症、愛滋病與心血管疾病,將會是2020年最需要重視的三大疾病。(來源:張家銘醫師,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即便我們不討論COVID-19所造成的影響,在疫情尚未爆發之前,憂鬱症早已經不是罕見疾病,光是在臺灣就有約兩百萬人口有憂鬱的症狀。而憂鬱症帶來的危害,遠大過多數人的認知,我們以為憂鬱症(或類憂鬱症)只是會比較情緒化,實際上,憂鬱症同時也會影響到人口與經濟的成長。 從2008年至2019年,因自殺而死亡的人口從4,128人減少到3,864人,但有接獲通報自殺(包含自殺未遂)的人口,卻從23,031人增加到35,324人。 統計上顯示,人際關係的問題(包含感情)為國人自殺(包含自殺未遂)的主要原因,第二則是精神疾病與藥物濫用。(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人際關係與精神疾病造成的自殺(未遂)人口比例,遠高過其他原因。沒有經歷過重度憂鬱的人可能會以為,只有罹患不治之症或是遇到負債破產這樣的人生難題才會去自殺,聽過嘗試自殺的人說出的原因後,甚至會讓人難以置信,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有必要到自殺這麼壯烈的舉動嗎? 2018年8月,一名二十歲的役男在收假前與朋友飲酒,酒後向朋友吐露自己不想回營區,不久後就在住處八樓跳樓身亡。新聞斗大的標題盡是強調死者「當兵四個月而已」、「再一個月就退伍」、「不想當兵」等字眼,意圖使觀眾下意識認為死者的抗壓性很差。 而新聞底下的留言更是清楚呈現,整個社會對於有情緒障礙的人是多麼的不友善。大多數的鍵盤評論家只會檢討結果,對於造成的原因為何並不關心,大多數的人只會說:「連死都不怕了還怕當兵?」但是他們不會理解,對於某些情緒障礙的人來說,死亡其實是最輕鬆的一項選擇。 我也是罹患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的病友,憂鬱傾向大概在小學之前就已經出現,而我一直到十八、十九歲時才被確診。如今我已經三十一歲,大約有整整十年的時間,我都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說,當我被醫師確診罹患精神疾病後,我的病情反而一發不可收拾的惡化。 患病期間,我曾經多次自殺未遂,而就醫治療也一直都是斷斷續續的進行著。我認為自己很努力想去治好這個疾病,我相信只要我的病好了,我的人生就會跟著變好。 我總是帶給他人不舒服的感受,因此無法順利結交到好朋友;我總是感覺力不從心,因此我的工作沒有一項能夠達到主管的要求;我總是那麼的情緒化,因此我的每一任伴侶最終都離我而去。 因為我是那麼的差勁,所以每一個我曾經重視過的朋友和戀人,最後都會背叛我,而這一切,都是憂鬱症造成的。我的人生會如此不順利,是因為我有憂鬱症。 一直到接觸「個體心理學」之後,我才有了全新的想法。而同時我也透過實踐個體心理學,讓自己不再被疾病所控制。我不能說自己已經康復,我也不認為精神疾病會真的康復,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受到損傷的大腦,不會因為一句「我已經走出來了」,就換回一顆健康的大腦。 本書不會教你如何治癒精神疾病,而是教你如何與自己的疾病以及情緒和平共處;如何透過個體心理學去看待人生的每一道難題,而自己又能夠如何去面對這些,只有自己才能解決的問題。 在接下來的章節當中,我將會快速讓大家先對個體心理學有初步的認識,接著會透過我自身的經歷,以及這些年來讀者們和我分享的人生難題,讓大家了解,如何實際將個體心理學應用在自己的人生中。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真心推薦: 諮商心理師/王雅涵 作家/沒力史翠普 被民法耽誤的插畫家/林政豪律師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東方心理學創辦人/游祥禾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黃之盈 運動物理治療師/蔡維鴻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宅媽花花(黃瑜萍)熱愛閱讀與寫作的單親媽媽、健身教練、運動愛好者、思覺失調與憂鬱症患者。寫作原只是用來整理自己的情緒,其充滿溫度的文字,意外療癒許多有共同創傷經歷的讀者,於是開啟了撰寫心理學相關文章的道路。18歲確診罹患思覺失調與憂鬱症後十多年來,疾病仍尚未完全被治癒,從最初抗拒接受患病的自己,到後期透過自學「個體心理學」去與自己的疾病和平共處。「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如何賦予它意義。」將自己曾經的遭遇與心境上的轉折化作文字,療癒同樣滿是創傷的其他人,那麼這些曾經發生過的不幸就會成為他人的祝福,而不再只是創傷。FB社團: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https: www.facebook.com groups huahuatw 宅媽花花FB粉專https: www.facebook.com TW.FitM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這是一個活生生的故事 林政豪 推薦序|這世界很大,你要很勇敢 蔡維鴻 前言|透過個體心理學看待每一道難題 第一章 淺談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的生平 名詞解釋:目的論 名詞解釋:課題分離 名詞解釋:橫向關係 名詞解釋:社會意識 幸福(存在的價值) 第二章 我是如何成為精神病患 家暴、性侵、未婚懷孕,原生家庭的影響 外遇、性成癮,精神疾病的影響 精神疾病惡化、感情的挫折 接觸個體心理學 第三章 自我認同的課題 找不到自己的優點,該怎麼喜歡自己?──談接納自我 壓力大就會暴飲暴食──談課題分離 覺得自己逐年退步,該怎麼接受自己?──談自我認同 不要開始就不會失敗──談自卑情結 討厭現在的自己,但不知道怎麼改變──談勇氣 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談歸屬感 人為什麼會相信算命──談自我認同 第四章 與伴侶的課題 如何經營遠距離戀愛? 男友出軌多次,我已經三十歲了,該分手嗎? 感情中很沒安全感,會一直懷疑對方出軌怎麼辦? 伴侶很沒安全感,該如何幫他建立安全感? 為了對方付出那麼多卻沒有回報怎麼辦? 伴侶總是不懂自己為何不開心 第五章 親子教養的課題 不斷尋求讚美的孩子怎麼辦? 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怎麼辦?(家庭的煩惱) 為何不該拿孩子與手足或他人比較? 發現孩子偷竊怎麼辦? 單親媽媽教養小孩很辛苦怎麼辦? 第六章 後記 為了生存,我需要躁鬱症 思覺失調會遺傳嗎? 寫作是為了不要再有下一個精神疾患

商品規格

書名 / 為了生存, 我需要躁鬱症: 宅媽花花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 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作者 / 宅媽花花 (黃瑜萍)
簡介 / 為了生存, 我需要躁鬱症: 宅媽花花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 而是你如何運用它:從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就找到了讓自己好好活著的理由────為了不再有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0796568
ISBN10 / 9860796564
EAN / 9789860796568
誠品26碼 / 2682128564008
頁數 / 240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這是一個活生生的故事
被民法耽誤的插畫家/林政豪律師
 
「阿滾,你可以幫我寫序嗎?」一開始收到花花的邀約,完全就是受寵若驚。在一個流行「名人推薦序」的年代,花花竟然願意找沒沒無名的我來幫他寫序,這不是跟梁靜茹借來的勇氣,就是完全視銷量於度外啊(誤)。
我先自我介紹好了(很怕大家真的以為花花去路邊隨便抓人寫序),我是法律補習班講師兼律師,本身是個肥宅。那時候經由學弟肥貓的介紹,去了「前勁」上體能課,也是在那裡認識了當時在櫃檯的花花。
花花給我的印象,就是寫了很多健身、減肥的相關文章,用語辛辣、完全不怕得罪人的網路明星。那時候看到的,都是她光鮮亮麗的包裝,完全沒有想到,她背後的故事是如此如此的痛苦。
有一天晚上,花花突然私訊問我:「要怎麼跟前夫拿回孩子的親權?」然後開始跟我說了一些他跟前夫的事情,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在網路上堆砌出來的故事都不是真的,隱藏在故事背後的那些眼淚才是真的。
--------------------
對小孩來說,家庭應該是讓他們安心成長的地方。但其實在臺灣有很多家庭並沒有辦法讓小孩安心成長,而來自家庭的各種壓力,不停扭曲小孩的成長過程。最終小孩長大了,運氣好一點的,在扭曲的過程中也能長得直挺挺的;然而運氣差一點的,不但內心被扭曲得亂七八糟,各種精神疾病也慢慢成為標籤,緊緊的黏在身上,撕都撕不下來。
因為精神疾病而開始幻聽、幻想,最終無法控制自己。「精神疾病犯罪」成為臺灣嗜血媒體最愛的題材之一,觀眾對於那些窮凶惡極的犯罪手法不能諒解,對於往往因被告患有精神疾病「輕判」的司法更是不能原諒。在媒體推波助瀾、名嘴提油救火的情況下,「精神病」這種「疾病」,似乎變成了「原罪」,該死,真該死!
但如果在凶手的成長過程中,能有個長輩或師長,努力的拉他一把,我相信故事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
花花的成長故事,對於在「正常」家庭長大的我來說,是完全無法想像的。而在這種扭曲的環境裡,花花雖然曾經「長歪」,不過她非但沒有走歪,還很努力的把自己掰直(就是讓自己不要長歪,沒有別的意思)。而且除了把自己掰直,也努力不讓自己的生活扭曲,給予她那兩個孩子充滿愛的生活環境。
在社會的角落裡,絕對還有許多跟花花一樣的人,在扭曲的環境裡成長,我們都有機會遇到這樣的人,也許我們有能力去拉他們一把,希望大家都能更好。
最後,謝謝花花給我這個機會寫序。這不是一本用詞華麗或充滿專業知識的書,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故事,用文字讓讀者走進花花的世界,讓我們用旁觀者的角度,認真看一個被貼滿標籤的精神病患者,是如何努力的想要撕下標籤,努力的生活下去。
 
 
 
推薦序|這世界很大,你要很勇敢
JustWell脊姿維運動物理治療所運動物理治療師/蔡維鴻
 
宅媽花花、宅花媽媽?很常被叫錯名字的她,不管是哪個名字,八年前那個讓人擔心的小女孩,如今已蛻變成穩重又有內涵的小姐姐了。
這些日子,我一路看著她身心靈上的轉變,從抗拒到接受、否認到接納,這些內心的自我拉扯,身為朋友的我,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表達這個過程。有幸的是,花花在書中帶著大家一起經歷她的過程,陪著她一起成長。
每個人的故事都是最好的借鏡,我們可以從花花的經驗,以及面對問題的方式,找到開啟問題這扇門的鑰匙。我們無法改變成長環境,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可能遭受著不同的命運,但我們可以試著讓際遇成為生命的養分,就如同本書要傳達給讀者們的訊息:你怎麼看待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事?
在本書中,花花分享了她的生長歷程、婚姻感情和親子教養,種種不同階段的故事,和後來遇見個體心理學後所做的選擇。她不是要教你怎麼做,而是提供你面對事件時,可以擁有怎樣的心態。透過這些文字讓讀者們知道,在這世界上的你不是孤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逃避的煩惱,而她用文字陪著大家變得勇敢。
生命中的每一個際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你正在讀這本書,我想這將會是最美好的相遇。或許有一天,你慢慢會發現,最感動的不是你完成了挑戰,而是你終於鼓起勇氣做出改變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教你如何與自己的疾病以及情緒和平共處,
如何透過個體心理學看待人生的每一道難題,
自己又能夠如何去面對這些只有自己才能解決的問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