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失敗: 從愛情、工作到生活, 我在挫折裡學到的事 | 誠品線上

How to Fail: Everything I've Learned From Things Going Wrong

作者 Elizabeth Day
出版社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慶祝失敗: 從愛情、工作到生活, 我在挫折裡學到的事:改變你對失敗的態度,重新定義生活裡的錯誤,從失敗中學習,鍛鍊情緒恢復力,重拾對生活的熱情,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改變你對失敗的態度,重新定義生活裡的錯誤, 從失敗中學習,鍛鍊情緒恢復力, 重拾對生活的熱情,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獲得成功就會擁有快樂和幸福嗎?失敗又怎麼樣?跌倒一次就會墜入地獄嗎?結束一段戀情就是世界末日了嗎?或許,我們要學習的是面對失敗的態度。因為,失敗無法定義我們,面對失敗的方式,才能真正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走出低潮,讓失敗有意義 知名女星妮可.基嫚獲得奧斯卡獎後卻選擇回到澳洲家鄉過起農園生活,因為外在的成功並無法帶給她內心的滿足。作家泰拉.維斯托自幼在垃圾回收場長大,最後一路讀到劍橋大學,拿下博士學位卻與原生家庭漸行漸遠。真正的成功是什麼呢?失敗又由誰來定義?作者伊莉莎白.德依難以受孕,最後如何坦然釋懷?她在書中記錄歷年來訪談各界名人走過失敗的心路歷程,也剖析自己在人生低潮時如何重新獲得力量走出憂傷。本書是她獻給所有失敗者的禮物,希望每個人都能從錯誤裡汲取養分,讓失敗更有意義。 伊莉莎白出版過多本暢銷書,人生的路上卻跌跌撞撞。在生活陷入低潮及憂鬱時,她決定錄製一個名為《如何失敗》(How to fail)的podcast節目,訪問各界名人一同分享失敗的經驗。節目播出後受到熱烈迴響,她忽然發現人生低谷時期最需要的原來是陪伴,動念寫下此書。她將人生點點滴滴失敗經驗都記錄在書中,帶領讀者回顧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成長、考試、愛情、友情、家庭、工作、婚姻、親密關係等生活各個面向;不僅陳述自己的失敗經驗,也探討我們和身邊的人如何看待失敗。 ★失敗不是終點,是讓我們踏上接納自己的旅程 失敗不是結束,有時是另一個開始。伊莉莎白及知名作家大衛.尼克斯,都曾在追夢的路上跌倒。她夢想成為優秀記者,最後發現自己最適合當作家。大衛則花了八年時間追求成為演員的夢想,而這些體驗都成為他撰寫小說的靈感,後來的作品甚至改編成電影《真愛挑日子》而聲名大噪。伊莉莎白在書中記錄下自己及名人們的挫敗經驗,讓我們明白為什麼失敗最終會讓我們更強大。 伊莉莎白的筆觸溫暖纖細而坦誠,描述如何從社會環境的格格不入裡找到自己,如何將憤怒的力量轉化為書寫與創作,更闡明挫敗經驗分享與交流的重要。這本書是為曾經失敗過的人而寫,更是獻給所有人的療癒之書。大多數人以為的成功並不等於快樂;明白失敗的意義,藉由挫折的機會認清自己,接納自己,反而能與幸福更靠近。 作者希望閱讀本書的同時,大家能夠像朋友般彼此傾訴,相互取暖,讓我們在面對逆境時能感到好過一點,讓每個失敗的人不感覺那麼孤單,更能認同自己,為自己加油、喝采。 ★失敗不孤單,各界名人分享 全書受訪者包括澳洲女星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英國男星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英國知名女演員及製片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 作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及作家大衛.尼克斯(David Nicholls,作品《One Day》曾被改編為電影《真愛挑日子》)、政治家吉娜.米勒(Gina Miller)、《娃娃屋》作家潔西.波頓(Jessie Burton)、朵莉.歐德頓(Dolly Alderton)、作家奧莉維亞.萊恩(Olivia Laing)及記者桑盛姆.桑赫拉(Sathnam Sanghera)等。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佳評如潮,熱烈推薦】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艾彼/諮商心理師、作家 李怡如Sangeeta/《100個日常正念瑜珈》作者、正念減壓MBSR老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婉蒨/鏡頭教練、前新聞主播 陳嬿伊/微煦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劉冠吟/小日子雜誌發行人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臉書粉專「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職場心理學專業講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成功才值得驕傲』的價值觀,導致太多身心疾病。過去,沒人告訴我們失敗是值得慶祝的。在我看來,失敗是你再度裝備自己的時刻,再出發時你已經是更強的版本。失敗時,才會開始自省、找新方法。所謂成功人士,就是那些跌倒了能夠爬起來繼續走的人。」──艾彼/諮商心理師、作家 「這是一本很難得的自我療癒書,當我們閱讀此書,便同時踏上了自我療癒之旅。我們將過去曾被他人(或自己)定義為失敗的經驗一一重新感受並賦予意義,我們能讓那些過往失敗的經驗,轉化成一個全新的體驗與慶祝光輝的時刻!那時候,或許我們就能看見全新且不同的自己!」──李怡如Sangeeta/《100個日常正念瑜珈》作者、正念減壓MBSR老師 「作者精闢的分析,讓失敗不再只是成功之母。懂得善用失敗的打擊與學習失敗的經驗,才會有活著的幸福感。推薦給常為失敗或是挫折感到懊惱的你。」──陳嬿伊/微煦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 「有些人失敗了,人生便止步於逗點上,因為沒有然後。但作者讓我們看到的,卻是問號之後的故事,怎麼活才是學問。渴望翻身的魯蛇,透過一次次失利,找到在泥濘中生存的法則。問號後的人生,即便不夠耀眼,至少也走得穩健,活得光彩。更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共同的語言,只是你還不知道而已。」──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因為過動症,所以上課坐不住,一定要站起來走;小學的時候,被老師說長大一定找不到工作,要去當太妹⋯⋯這樣的我,在求學過程中,一路渾渾噩噩,直到過了三十歲才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失敗不可恥但有用,它讓你明白最深層的自己,以及身邊真正對你好的人是誰。就算人生到頭來都沒有成功過也沒有關係,但你一定要認識自己,愛惜自己。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的書。」──劉冠吟/小日子雜誌發行人 「社會鼓勵我們展現的自己,是不完全的,我們只能看見彼此成功的那一面,卻沒有機會好好交流一下,彼此曾經在漫長路上跌跌撞撞後留下的傷口。甚至,因為這樣的傷口而產生連結,互相安慰。原來,我們都曾在這跌倒。然後,相視而笑。邀請讀者跟著本書的故事,一起來學習這堂人生必修的失敗學課程。讓這幾個失敗得很成功的故事,重新挑戰我們對成功、失敗的受限看法,進而讓自己得以跳脫這種框架,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在這個過度競爭又壓力龐大的世界,本書成為我的良伴。伊莉莎白.德依透過深刻、機智且極為療癒的文字,巧妙解構『成功』的迷思,帶領我們踏上尋找圓滿自我的旅程,這本書是足以改變人生的大禮。」──傑西.伯頓(Jessie Burton),《娃娃屋》(The Miniaturist)作者 「一本充滿智慧、幽默、謙卑、溫柔和真心的好書。伊莉莎白.德依動人又撫慰人心的故事與評論,讓這本書成為自我疼惜的絕佳指南,歌頌一切不完美,激勵你一試再試、永不放棄。」──朵莉.阿爾德頓(Dolly Alderton),《我所知道的愛》(Everything I Know About Love)作者 「才華洋溢,對任何主題都能侃侃而談,見解獨到。」──《倫敦標準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ard) 「傑出的作品!主題橫跨職場挫折到受孕失敗,應有盡有,讓你在事情不如預期時,對人生懷抱更多希望。」──《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 「風趣又具洞察力。」──《GRAZIA》雜誌 「非常抒壓!失敗是多數人不得不面對的經歷,而公開談論絕不是壞事。」──網路媒體BuzzFeed 「療癒人心、觀察入微又機智幽默。」──《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伊莉莎白.德依生長於北愛爾蘭,現居倫敦。曾擔任《倫敦標準晚報》(LondonEvening Standard)、《週日電訊報》(The Sunday Telegraph)、《星期日郵報》(The Mail on Sunday)的報導記者,也曾為《她》(ELLE)及《觀察家報》(Observer)撰寫專題報導。2004年,榮獲英國新聞獎(British Press Awards)之「年度最佳新人獎」。著有四本暢銷書,首部小說著作《剪刀石頭布》(Scissors, Paper, Stone)曾獲Betty Trask小說獎;其他作品有《家火》(Home Fires)、《樂園城市》(Paradise City)、《派對》(The Party)──此書亦獲選英國《觀察家雜誌》和理查和茱迪讀書俱樂部年度選書。廖亭雲譯者廖亭雲畢業於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目前正努力朝優良專職譯者的人生目標前進。聯絡信箱:tingcloudyy@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那些過往的失敗,值得好好慶祝 推薦序二人生必修的「失敗學」學分 【前言】想要成功,就要先擁抱失敗 Chapter1 融入的失敗之道 讓疏離感培養我們的靭性 Chapter2考試的失敗之道 成績並不重要,而是幫助我們邁向理想 Chapter3二十多歲的失敗之道 經歷是人生裡的香料,讓我們釋放出最終的香氣 Chapter4約會的失敗之道 拒絕迎合別人,找回真實的自己 Chapter5運動的失敗之道 價值不在輸贏,而在自我超越 Chapter6親密關係的失敗之道 重大打擊後的重生及自我追尋 Chapter7仿效女明星的失敗之道 停止盲目追求,珍惜自己的身體 Chapter8工作的失敗之道 危機就是轉機,另一個突破的開始 Chapter9友誼的失敗之道 共同走過艱難的階段 Chapter10生子的失敗之道 屬於女性的聲音 Chapter11家庭的失敗之道 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展開自我追尋 Chapter12處理憤怒的失敗之道 將憤怒化為動力,改變錯誤 Chapter13成功的失敗之道 最華麗的成功,最強悍的失敗 結語 敬所有失敗的人 謝辭

商品規格

書名 / 慶祝失敗: 從愛情、工作到生活, 我在挫折裡學到的事
作者 / Elizabeth Day
簡介 / 慶祝失敗: 從愛情、工作到生活, 我在挫折裡學到的事:改變你對失敗的態度,重新定義生活裡的錯誤,從失敗中學習,鍛鍊情緒恢復力,重拾對生活的熱情,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功
出版社 /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488546
ISBN10 / 9862488549
EAN / 9789862488546
誠品26碼 / 2681840515008
頁數 / 48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人生必修的「失敗學」學分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職場心理學專業講師

前陣子回到大學校園,和一群教授分享「大學生的職涯困境」。我們聊了雖然緩慢,但開始有所改變的教育體系;也聊到現在年輕人「坐而言」多於「起而行」的現象。當然,聊著聊著更發現,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專屬年輕人的,更是我們這個世代共同的現象。
「明明覺得焦慮、煩惱,為什麼不採取些行動呢?」我問著。
「因為懶嗎?」
「對,覺得麻煩這個很常見」
「還是,這些事情不是他們真心想做的?」
老師們陸續丟出他們的猜想,這些答案都挺有意思的。但最後有位老師分享的答案,則讓大家陷入了沉默:「因為,害怕失敗吧?」
在我們所處的環境裡,失敗似乎是個禁忌,不能提、不該提,就算你失敗了,也不要提。但回到真實人生,失敗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這種不能說的氛圍,讓失敗被貼上許多負面標籤。讓一件明明是「人生常態」的事,被許多人當成了「人生例外」。
後來,我在一位Nature網站上,看到Melanie Stefan,一位英國愛丁堡大學講師寫的一篇文章:《失敗履歷》(A CV of failures)。文章呼籲我們應該坦然、公開、自在地分享失敗、討論失敗。因為每個光鮮亮麗背後,其實都是許多失敗累積而成的。
一位外國教授呼應這個邀請,把自己從年輕到現在沒申請上的學校或獎學金、被拒絕過的期刊、論文都整理了出來。儘管洋洋灑灑一大篇,卻沒讓我因此對這位老師有負面印象,反而讓我感覺他更真實了。同時,如果他的成功是這麼多失敗累積來的,那我們是不是都更應該勇敢去嘗試那些自己的夢想呢?
社會鼓勵我們展現的自己,是不完全的,我們只能看見彼此成功的那一面,卻沒有機會好好交流一下,彼此曾經在漫長路上跌跌撞撞後留下的傷口。甚至,因為這樣的傷口而產生連結,互相安慰。原來,我們都曾在這跌倒。然後,相視而笑。
在閱讀《慶祝失敗》一書時,我好像翻閱了十幾份的失敗履歷。閱讀這些履歷時,偶爾我們跟著情緒低迷,彷彿跟著故事主角陷入愁雲慘霧。但翻閱著這些「善用失敗」的人生故事,走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所有的低迷,都像是跳高之前的蹲姿一樣,是為了醞釀未來更多改變的力氣。
公開談論失敗,不會讓我們變得失敗。我們反而得以擺脫掉「不敢失敗」的束縛,表現出更坦然、更自在、更率真的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卸下「成功或失敗」的枷鎖,反而讓我們更可能靠近當時渴望的成功。
邀請讀者跟著本書的故事,一起來學習這堂人生必修的「失敗學」課程。讓這幾個失敗得很成功的故事,重新挑戰我們對成功、失敗的受限看法,進而讓自己得以跳脫這種框架,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想要成功,就要先擁抱失敗

我人生中最早的記憶之一,就是一場失敗。
我三歲的時候,姊姊生病了。她感染水痘,臥病在樓上房間,高燒不退,哭泣不止,羽絨被纏繞著她的小腿,媽媽把一手放在姊姊額頭上,試圖安撫她。媽媽的手掌很涼爽,生病的時候貼著肌膚感覺特別舒服。
當時我對姊姊這樣的狀態感到很陌生。我和姊姊差了四歲,她在我心中向來都是智慧的象徵,也是我又愛慕又崇拜的對象。她一直照顧著我,會讓我像騎馬一樣坐在她背上,她則是扮演馬匹在地上爬來爬去。在我出生之前,姊姊堅定地告訴父母,她想要一個妹妹,可不可以請他們快點辦正事生一個?每次我姊姊畫圖或是用樂高拼出城堡,成品都比我的還要好,而發現這種落差的我總是會大發脾氣,因為我實在太希望和姊姊一樣。媽媽還得提醒我,我的年紀本來就比較小,只要再等幾年就能趕上姊姊了,但我實在沒有耐心,也不想癡癡地等。我最想達成的願望,就是和姊姊一樣。
現在看到她滿是淚水的雙頰和蒼白的臉龐,我既難過又不安,我不希望她的身體有任何不適。媽媽問姊姊怎麼做會讓她覺得好一點,她哭喊著說「熱水袋」,這時候我發現自己可以幫得上忙。我知道媽媽把熱水袋放在哪裡,於是我搖搖晃晃地走向櫥櫃,拿出我最喜歡的熱水袋,熊造型的毛茸茸外罩有黑色鈕扣當作鼻子。我也知道熱水袋當然就是得裝滿熱水,所以我帶著小熊走進浴室──這個空間總是讓我聯想到媽媽幫我洗頭髮的可怕晚上。我只能盯著天花板上的裂縫,直到這個折磨人的任務完成。對我來說,唯一比洗頭髮更討厭的事,就是剪腳趾甲。
因為碰不到洗手槽,我只能打開浴缸裡的水龍頭。我倚著瓷漆的浴缸邊緣,向前伸長身體,把熱水袋放在出水口下方,然後打開有紅色圈圈的水龍頭,我知道藍色代表「冷」,所以不是藍色。但我不知道的是,熱水需要時間加熱,我以為熱水會自動依照我需要的溫度流出。
試圖關上熱水袋的蓋子時,我又粗又短的手指實在沒辦法把蓋子轉緊。沒關係──我心想,最重要的是盡快把這個熱水袋送到病人手上,她才能好轉、不再哭哭啼啼,然後變回我那個沉著、冷靜又聰明的姊姊。
回到臥室後,我把熱水袋拿給姊姊,她一看到我手裡的東西就不再哭泣,媽媽則一臉驚訝,我更是因為做到了超乎媽媽預期的事而感到驕傲。不過,就在姊姊接過熱水袋的那瞬間,蓋子鬆脫了,冷水傾瀉而出,浸濕她的睡衣,姊姊放聲大哭,聲音聽起來比之前還要痛苦。
「好⋯⋯冷⋯⋯!」她結結巴巴地說,一邊用難以理解的表情怒視著我。媽媽則急忙拆下床單,不停對她說很快就會沒事。她們都忘了我還站在原地,漸漸湧出的羞愧感讓我的胸口一陣刺痛。
這種感覺實在太糟了:明明想要幫忙,卻讓自己最深愛的人失望,我甚至不太清楚自己哪裡做錯了,但仔細思考之後,我很肯定大概不是因為熱水袋設計不佳。
最後,姊姊終於擺脫水痘,恢復健康。當然,我什麼忙都沒幫上,不過我也趁著這次機會學到了如何用茶壺煮開水,然後等幾秒鐘,再把熱水小心倒進有橡膠包覆的熱水袋口,接著把多餘的空氣擠出,最後再轉緊蓋子。我也學到,即便出於好意,缺乏必要經驗,還是可能導致一事無成。這次事件是我童年時期最鮮明的回憶之一:顯然,在最想要伸出援手時失敗,對我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一場又一場的失敗

說實話,這稱不上是一場大失敗,也不是什麼罕見的情況,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失敗也有意義。隨著年紀增長,我經歷了更嚴重的失敗,更艱鉅也更難重新振作。我搞砸了考試和駕照測驗。
我無法讓喜歡的男孩也喜歡我。
我無法融入學校。
我沒有在二十幾歲時好好認識自己,一次又一次陷入為了另一個人消耗自我的長期親密關係。
當時,我沒有意識到,討好他人絕對不是圓滿的生活方式。討好他人,最後只會變成辜負自己。這麼做不過是經由向其他人乞求正面評價,試圖支撐起日漸萎縮的內在的自信,完全沒有發現這是徒勞;無異於用惡龍噴出的火焰點亮蠟燭,卻忽略噴火龍存在的事實。
我搞砸了婚姻,在三十六歲時離婚。
我沒有生養小孩,雖然我一直以為自己想要。
我沒有自信打好網球,每一次都是如此。
我無法認清沉重又難以克服的情感,例如憤怒和悲痛,而是用「難過」這類比較輕描淡寫、可以揮之即去的情緒加以掩飾。
我無法不在乎瑣事以及自己永遠無法掌控的事物。
我無法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在職場上和親密關係中吃虧。
我無法愛自己的身體,到現在還是一樣。這需要持續努力才能進步,但我比已經以前更愛自己的身體,現在我心懷感激,因為自己能以這個充滿奇蹟又運作良好的軀體活著。
我認為自我接納是一種低調的突破,即便如此,這麼多年來我還是沒有做到。
一路上,我愛過也失去過。我經歷過心碎、換工作、搬家和移居國外。我結交新朋友,也與舊識離別,更體驗過情緒崩潰和分手。
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瞭解自己,也終於瞭解把金錢花在有輪行李箱和冬季大衣的重要性。就在寫作這一段的當下,我即將迎來四十歲生日,已經比當年發生熱水袋和姊妹情誼事件時的母親還要年長。如果我有從人生這場華麗大冒險中學到什麼,肯定就是這一點:失敗讓我學會無法透過其他方式學到的道理。比起事事看似一帆風順,錯誤百出的過程讓我成長更多。從危機中獲得的是豁然開朗,有時候甚至是一種昇華。

◎一切的緣起

二〇一七年十月,一場認真的感情劃上句點,這次分手來得意外又突然。當時我正要滿三十九歲。而在那之前,將邁入三十七歲時,我不得不簽下離婚協議書。我從沒想過在這個年紀恢復單身又膝下無子,而且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用現代勵志文化的用語來形容,就是:我需要療傷。
於是我前往洛杉磯,我總是一次又一次回到這裡重新充電和寫作。在這個城市,我可以更輕鬆地呼吸,因為明天大概又會艷陽高照,而且八小時的時差意味著下午兩點之後幾乎不會收到電子郵件。當時我正在為一位政治人物代筆自傳,儘管內心百般脆弱,彷彿被剝了一層皮,我還是努力模擬這位女性應有的語氣:堅忍不拔、思路清晰。工作時透過筆記型電腦傳達這位女性兼具魄力和說服力的信念,休息時又變回充滿不安的自己,令我的狀態形成微妙的對比。不過這樣的過程卻對我很有幫助,漸漸地,我的內心也開始變得更強大。
就在我待在洛杉磯的期間,腦中首次浮現了製作podcast「伊莉莎白.德依的失敗之道」(How To Fail With Elizabeth Day)的想法。這段時間我下載了很多podcast,因為在分手之後聽音樂只會讓我更悲傷,但如果什麼都不聽,我又會感到孤單。我訂閱的podcast之一是心理諮商師埃絲特.沛瑞爾(Esther Perel)的「該從何說起」(Where Should We Begin);在節目中,同意錄音的匿名情侶會討論兩人的問題,沛瑞爾則從旁鼓勵、勸誘並貼心地提出見解,因此她的客戶總會展現出最脆弱、最私密的一面,這一點深深打動了我。當時,我常常和朋友討論關於心碎和失去的話題,因此見識到他們源源不絕的智慧。
我開始思考,說不定可以做一系列的訪談,瞭解大家從失敗的經驗中學到什麼。回顧我的人生,我知道失敗事件所帶來的寶貴經驗,遠比我從它棘手的祕密雙胞胎──成功──所學到的事都還要多,影響更深遠。萬一其他人和我有同感,卻因為太害怕丟臉而不敢談論這件事呢?但如果這其實才是我們都需要的對話呢?如此我們才能在生活不順遂的時候,讓自己感覺比較好,而不那麼孤立無援。
我們生活在一個建構完美形象的時代。在Instagram上,我們的日常生活貼文都加上了濾鏡和相框,塑造出想要表現的形象。我們不停受到各種疲勞轟炸:名人分享完美的比基尼自拍照;自詡純淨飲食大師者強力推薦某種藜麥;政治人物上傳相片展示自己在選區的政績⋯⋯有時候,這些實在是太令人崩潰了。在這些夢幻泡泡中,有笑容和快樂的人群,笑臉表情符號遍布,愛心禮物充斥,卻沒有可以認真反思的空間。
不過,改變逐漸開始出現:現在社群媒體上比較容易找到願意公開討論自身困境的名人,無論是有關身體形象或是心理健康。然而,有時候這些內容感覺和其他貼文一樣矯揉造作,彷彿「誠實」已經變成另一個流行的主題標籤(hashtag)。
然後網路上還有各種意見,永無止境、爭論不休的意見,人人都按一下「發推」按鈕就足以造成這種局面。身為前衛報傳媒集團(Guardian Media Group)的記者,網路上有多麼大量的尖酸刻薄言論,我甚至可以為此作證;畢竟《衛報》(The Guardian)是最早開放非訂閱者也能網路留言的新聞組織之一。在《觀察家報》(The Observer)擔任專題撰稿人的八年期間,我遭受過各式各樣的言語攻擊,像是我的陰道裡都是沙子;分不清厭女主義和厭男主義的差別;得到這份工作只是因為我是女人,或是暗地裡利用和當權者的裙帶關係(我當然沒有)。如果我犯了一點小錯,就會有大量的譴責留言馬上湧入,儘管我也只是個凡人而已,而且有時候為了趕上截稿期限,有些錯誤就這樣被忽略,連助理編輯也沒發現。當然,我有查證事實的責任,所有記者都應該這麼做,但是和錯誤的嚴重程度相比,這些負面反應實在是強烈得不成比例。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嘗試新事物或冒險變得越來越困難,只因為懼怕大眾會立刻反彈。我的好友吉姆在一九六〇年代的美國是民權律師,他願意接下毫無勝算的案子,只因為這在道德層面上是正確的事。最近他感到很洩氣,因為他指導的新進律師不敢接手勝訴機率不是百分之百的案件。
「所以,我告訴他們:至少要嘗試看看!你必須從失敗中找到正確的方法。」吉姆在一次晚餐中對我說:「為什麼要管別人怎麼想?如果你自己一個人在無人島上,必須想盡辦法生存下去,你會在乎別人的想法嗎?當然不會!因為你忙著用放大鏡生火,還要對著經過的船揮手,這樣才能活命。」
然而,吉姆的學生們所屬的時代,卻是把失敗視為終點,而不是通往更高成就的必經過程;在他們所處的文化中,發表未經思考的嗆辣評論,以及在各種平台上任意批評,不僅是一種權利,也是受到鼓勵的行為。當「成功」被視為眾人共同渴望的那一刻起,羞愧感也成了集體症狀。這也難怪吉姆的學生充滿無力感,難怪我們總是羞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或不明智的決定。
我越是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就越是想要向那些成就我的失敗經驗致敬。儘管負面經驗總是令人不太愉快,但事後回想,我卻滿心感激。因為,正是這些經驗,我發現自己終於能夠做出不同於以往、更明智的抉擇;我也發現自己因此變得更強大。

◎失敗讓我更強大

而這就是podcast「伊莉莎白.德依的失敗之道」的起點,由我訪問「成功」人士從失敗中學到了什麼經驗。節目的前提非常簡單:我會請受訪者說出三個他們自認為的失敗實例,例如糟糕的約會、考駕照失敗、失業或離婚。這麼做的優點在於受訪者可以自行選擇想要討論的話題,因此比較能夠敞開心胸談話。另外,我也注意到,每位來賓所做的選擇,其實也透露了他們自己的內心狀態。
我為報紙和雜誌訪問名人的相關經歷有十七年之久,因此一想到將來再也不必聽命於特定編輯,從特定角度撰寫採訪,我就感到興奮不已。我的節目會以現場直播的方式錄製,長度約四十五分鐘至一小時,並且以訪談的形式貫穿全場:針對鮮少在電台上提及的主題,進行真誠的對話。
第一集上線之後,一夜之間吸引了數千名聽眾;第二集則是一舉登上iTunes排行榜第三名,超越「我爸寫了色情小說」(My Dad Wrote a Porno)、「序號」(Serial)和「荒島唱片清單」(Desert Island Discs)等熱門podcast節目。第八集播出之後,我竟然達到了二十萬下載量的紀錄,還簽下出書合約。每天我都會收到數十則很特別的訊息,這些面臨困境的聽眾表示,這個節目幫了他們大忙。
有位女性在十五歲時得知自己無法生育。
有位廣告業高層因為長期疲勞而辭職。
我為報社採訪過的對象主動聯絡我,他說自己的母親進行幹細胞移植手術和九天的化療之後,目前正在躺在加護病房,幾乎無法呼吸或說話,但是她會收聽我的podcast,這樣能讓她感到平靜。他寫道:「這個節目讓狀況好轉了。」我在烤土司時一邊讀著這段訊息,一邊流下淚來,結果土司燒焦了。
有位大學教授提到,這個節目讓他深刻瞭解到女性不孕的問題,因此他現在更加瞭解妻子和女兒的狀況。
有位二十幾歲的學生傳來訊息,想知道自己是否能以任何一種方式為我提供協助,因為她非常認同我的理念。
有些聽眾告訴我,他們覺得自己不那麼孤獨、不那麼羞愧、不那麼難過、也不那麼脆弱了。
有些聽眾告訴我,他們覺得自己比較有勇氣面對,心態變得比較正向,也能夠被他人理解。
有些聽眾坦承自己曾有過自殺的念頭;有些則傾訴歷經憂鬱的時期;有些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毫無保留的程度令我受寵若驚。
這麼多人聽了我的節目;這麼多人對這個主題產生共鳴,如此優雅地體現出美國歌手亞瑟.拉塞爾(Arthur Russell)在「愛回來」(Love Comes Back,暫譯)副歌所唱的「being sad is not a crime」(悲傷並不是罪)那樣:失敗所蘊含的意義,遠大於直截了當的成功。
這一切又震撼又感人,我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暗自對於節目能夠如此觸動眾人心弦而感到驚訝。一直以來,我都相信,坦承自己的脆弱之處,才能成就真正的堅強,不過這個節目所引發共鳴的程度,仍遠遠超越我的想像。
毫無疑問地,推出podcast節目是我這一生中最成功的事。我有注意到這其中的諷刺之處,其他人也是。有一位朋友開始在每一則傳給我的簡訊開頭加上:「致以失敗聞名的伊莉莎白.德依」。有些評論家認為,邀請一連串的名人來到節目悲嘆在板球比賽中落敗──小說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或是抱怨尷尬的一夜情──演員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根本就是以令人厭惡的形式謙虛自誇。
這種論點,似乎暗示著成功的人不可能經歷過真正全然的失敗。為什麼我不邀請現在深陷於失敗中的人來上節目呢?或者,為什麼我不能別干涉其他人,就讓大家用自己的方式面對失敗,而不需要因為對失敗處理得不夠好而自責?難道失敗不就是只是遇到了就克服,有必要談論嗎?
對此,我的回應是,我並不是在倡導失敗。
「失敗」是我們所有人在人生某些階段,不得不經歷的關卡,與其將其視為無法收拾的慘劇而感到恐懼,也許我們可以向他人學習,鍛鍊自己的情緒復原力。如此一來,下次出差錯時,我們就更有能力處理問題。當你聽到看似擁有一切的成功人士公開談論自己的失敗,這是共享經驗,而不是將他人排除在外。尤其是當你聽到這些人談論自己的情緒低潮、事業碰壁、或是感情失和,其實更加感同身受。因為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相同的情況,也擔心這些經驗會害我們被貼上負面標籤。
當然,我並不認為所有的失敗都能輕易克服,有些事就是令人難以接受,更何況是開口談論。在很多領域,我並沒有全面的知識,而在撰寫本書時,我很清楚自己絕對不是專家。除了分享我的親身經驗,我無法為讀者提供其他內容。在這個身處在充滿種族歧視、不平等和貧窮的世界,我是佔有優勢的白人中產階級女性。我沒有經歷過因為自身膚色而必須每天面臨不友善的態度、在街頭遭到辱罵、或被排除在升遷名單之外。我也不清楚仰賴最低薪資過活、淪為難民、身體不便、受嚴重健康問題所苦、或是生活在沒有言論自由的集權國家有多麼痛苦。我既沒有為人母,也不是男性或一家之主,因此無法對相關的話題高談闊論。對我來說,如果試圖這麼做,就是居高臨下地冒犯他人。
因此,後續的章節都是以我的個人想法為基礎,同時顧及對同胞的尊重。後文提到的失敗故事都只是我的版本,也許你能感同身受,也許你有不同的經歷,也許哪天,我能有機會一聞究竟。

◎失敗?男女看法大不同

我從製作podcast和寫作本書,學到了很多。我在邀訪接觸來賓的過程裡,發現一件特別有趣的事:男性和女性看待失敗的觀點,簡直天差地別。所有的女性立刻就能對我的想法感同身受,而且毫無例外地,每一位都表示自己有很多失敗經驗可以分享,不太確定該怎麼去蕪存菁,成為節目要求的三則故事。
「真的,我對失敗很有一套,我想是因為我願意冒險,又會挑戰自己嘗試新事物。」政治活動家吉娜.米勒(Gina Miller)這麼說:「當你這麼做,就等於是擁抱失敗的可能,但這就是認真生活的方式之一⋯⋯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會面臨失敗,而我認為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習慣。既然你一定會面臨失敗,最好能有一套解決的策略,只要隨時做好準備,就能盡情闖蕩人生,勇於冒險。」
多數(但絕不是全部)的男性則會表示,他們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失敗過,也不太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擔任這個節目的來賓。
這種現象的背後,可是有科學根據的:大腦的原始恐懼中樞杏仁核(amygdalae)負責協助處理情緒記憶和回應高壓情況,而研究顯示,相較於男性,女性的杏仁核較容易因為對負面情緒刺激源產生反應而起作用。因此,這表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對於負面事件形成強烈的情緒記憶,或是反覆思考過去出錯的經歷。
大腦中幫助我們認知錯誤和衡量的區域叫做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也一樣是女性比男性發達。根據卡蒂.凱(Katty Kay)與克萊爾.希普曼(Claire Shipman)的著作《信心密碼》(The Confidence Code,暫譯)所述,女性的前扣帶皮層較大,導致女性經常淪為自我懷疑的受害者:「相較於男性,女性並不自認為有資格在職場上晉升;她們會預期自己的考試成績低於他人,也通常會低估自己的能力。」
如果女性可以不再對自己的失敗感到無能為力,我想應該能改變這種情況。當作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對我說,失敗只不過是個人觀點罷了,我簡直大吃一驚。在我們錄製節目訪談之前,他寄了電子郵件給我,並打趣地簡述他的失敗經歷:
「⋯⋯我和好友西蒙輸掉四十歲以上組別的雙打決賽,只能委屈收下亞軍的玻璃獎盃。
「我記得有一次板球比賽,我在跑了九十八分之後出局,因為我把球直接切回到投球手手中⋯⋯」
「我的其中一本著作入圍了義大利知名的巴卡瑞拉文學獎(Bancarella),但最後沒有獲獎(得獎人是評審團主席的連襟)。」
「當然,我也經歷過尷尬的挫折,像是我拿手的龍蝦奶酥只膨脹了兩百八十八毫米,而不是標準的兩百九十毫米。」
當然,他只是在開玩笑而已。當我在節目上訪問福克斯,他對於自己的低潮期和在學校感受到的疏離感完全能侃侃而談,不過他提出的論點絕非玩笑:失敗與否,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
談到在義大利文學獎屈居第二時,福克斯說:「那算是失敗嗎?我的意思是,我當時沒有這樣想,反而覺得自己能因為這本和義大利毫無關聯的著作前往米蘭並在外國接受表揚,可以說是一項成就。」
作家詹姆斯.弗雷(James Frey)也抱持類似的想法,儘管有人爆料他在二〇〇三年出版的處女作《歲月如沙》(A Million Little Pieces)有部份內容是杜撰而成。當初這本書是打著回憶錄的招牌進行宣傳,不過銷量並沒有受到作者的醜聞影響,仍然成為全球暢銷書。
「我不會把別人視為失敗的事當作失敗,這只是過程而已,對吧?」弗雷這麼說:「而且你只會面臨可以處理和無法處理這兩種狀況。如果你無法處理,就退出。不過雖然我把自己在《歲月如沙》之前嘗試寫的書都丟掉了,我並不認為這些書都是不好的作品,都是失敗,我把這些書視為過程的一部分。」
弗雷表示,一直到今天,他的座右銘都是:「趕緊失敗。經常失敗。」這句座右銘在(男性主導的)創業界也頗有份量,因為要改變思維,就必須承擔風險。
從這個角度看來,失敗不僅是可接受的結果,甚至被視為值得慶祝。部份資本家絕不會輕易拿出現金投資,除非創業家已經經歷過至少一次的創業失敗;因為創業家會從失敗中學習,會將公司體系中的錯誤一一排除,進而帶來更有保障的投資機會。畢竟湯瑪士.愛迪生(Thomas Edison)也是測試過數千種原型才改良出最終版本的燈泡;比爾.蓋茲(Bill Gates)創立的第一間公司以失敗收場;貝比.魯斯(Babe Ruth)在美國棒球大聯盟的生涯中創下遭到三振一千三百三十次的新紀錄,同時也立下全壘打數的新標竿:七百一十四次。
當有人問起他的打擊技巧,貝比.魯斯回答:「我會盡全力揮棒⋯⋯用盡我身上的一切力氣揮棒。我不是打得遠就是揮棒落空。竭盡一切就是我喜歡的生存方式。」
貝比.魯斯想表達的重點是:為了獲得巨大的成功,你必須願意承受同等的失敗。前者通常是奠基於後者之上,這就是為何失敗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棒球場,人生也是如此。
失敗究竟是什麼?
我認為失敗就是盡力活出自己的人生。我們應該要從各種層面來體會失敗的意義,而不只是耽溺於扁平、單一且不變的情緒。
我們生活在多采多姿的世界,而不是只有黑白。
我們一面學習,一面往前邁進。
而對於一路上迎面而來的挑戰,我實在忍不住這麼想:真是一趟精彩的旅程。

試閱文字

內文 : 【Chapter4約會的失敗之道】

我二十多歲時對於長期關係的執著,最後以一段不長久的婚姻告終。三十六歲那年離婚之後,我發現自己不僅單身,而且毫無頭緒,因為我從來沒有真正的約會過。
十九歲時,我交到第一任男友,而之後的十七年間,我花了大把時間在倫敦穿梭,包包裡裝著直髮夾、旅行用容量的洗面乳和盥洗用品,就為了到伴侶家過夜。天啊,這些通勤真是太累人了,坐地鐵到處奔波,老是在想隔天該穿什麼衣服,還有能不能把健身裝備塞進旅行包。我真心覺得讓人想同居的主因之一,就是可以享受所有東西都放在同一地點的小確幸。
我在離婚之後發現,在自己非單身的這二十年間,約會文化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透過網路認識新對象已經不再被視為奇怪或走投無路的手段,在交友應用程式Tinder往左滑才是新常規。當我和好友法蘭西絲卡說,我可以用傳統的方式認識新對象,也就是在擁擠的空間內和其他人對到眼時,她忍不住笑了。
「現在已經沒有人在酒吧裡認識人了。」法蘭西絲卡溫柔地說,彷彿在向穿著麻布袋衣的老太太埃米許介紹電腦這種新奇的機器。
網路交友這種方法讓我非常驚恐。
「萬一我遇到斧頭殺人魔怎麼辦?」我問法蘭西絲卡。
「妳在路上隨便搭訕別人,遇到斧頭殺人魔的機率還比較高。」她試著說服我;「至少妳可以在網路上看看他們的個人檔案,瞭解一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想追求什麼樣的生活。」
非常有道理。

◎網路交友歷險記

於是我註冊了Bumble,這款應用程式的宗旨是讓女性握有約會的掌控權。在Bumble上配對成功後(也就是雙方都喜歡對方的外貌所以選擇往右滑),女性可以選擇是否要展開首次接觸。
你可能會覺得這聽起來是自主又有彈性的機制,但現實是,這只代表你必須負責率先想出機智的發言,來吸引男性的注意力;如果對方沒有回應,你又會覺得自己被狠狠拒絕了。
在網路交友的世界,幽默風趣實在是太過重要,以至於有一大半的時間你會覺得自己像是躺在沙發上的單口喜劇演員,在一九八〇年代曾風行一時,但很快就沒哏。在這段時期裡,我說了非常多帶有性暗示的話,導致這變成有點令人擔憂的後天習慣。只要你說出「箱子」(box)和「球」(balls)之類相關的話,我可以馬上說出一連串的雙關語,基本上我就是真人版的眨眼表情符號。
一般情況下,在Bumble建立的關係只會變成長時間交流低級笑話,然後突然陷入沉默。不過,我還是成功透過這種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約會了幾次,只是結果一次比一次更令人失望。
第一個對象名叫肯尼,剛完成霍夫曼療程(Hoffman Process),看起來就是一種心理排毒的課程,雖然參加的學員完全不能談論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只能說課程非常棒,還有自己的人生如何因此徹底改變了之類的評論。肯尼用放大的瞳孔盯著我,說話方式熱情到像重生後的基督徒,他頻繁地碰觸我的手,而當我說要去一趟洗手間,他表示自己也要去,並且跟著我一起走向洗手間。肯尼非常熱切,在當天傍晚就提出第二次見面的邀約,幾天之後,我找了理由無限期延後第二次約會。
接下來是亞歷克,在我們真正見面之前,他就用WhatsApp傳給我手繪的花束,雖然很貼心,但見面之後我對他並沒有好感。隔天他傳訊息給我,說他寫了一首關於我的歌,這些加起來實在是有點太超過。
另一位男性在我們第一次約會就主動提起上一段感情結束的原因,他的前任伴侶進行了多次體外人工授精,整個過程非常煎熬⋯⋯對他本人來說。有位律師會先引用心靈導師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的名言,然後傳給我一些狄帕克.喬布拉YouTube影片的連結,最後再引用一連串的狄帕克.喬布拉語錄,雖然我也有點欣賞狄帕克.喬布拉,但即便是我也有受不了的時候。
接著我放寬標準,開始使用其他交友應用程式。結論是,丘比特真的很不盡責:到處都是以奇怪方式自拍的男性。有的一邊開車一邊從毫無美感的低角度拍攝,有的則是裸著上身站在飯店鏡子的微弱反射光下,任由刺眼的閃光燈從巴西爾登(Basildon)某處的普利米爾飯店(Premier Inn)牆上回彈。也有些男性是和機車或寵物狗一起入鏡,或者是和長相甜美的小孩合照(相片說明文字一定會寫著:「這不是我的小孩!」),也有滑雪照、登山照、或是隨手試做義大利麵的照片,就像是要證明自己集現代男性魅力最有吸引力的部份於一身。
當然,還有一些罕見的例子:有位戴眼鏡、身穿西裝背心且手持大型鋸齒刀的侏儒,選擇了把我的相片往右滑;有一位的個人檔案相片是他站在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入口的「勞動帶來自由」(Arbeit Macht Frei)大門前擺姿勢;有人傳給我的第一則訊息就是:「嗨,我們結婚好嗎?這個主意很不錯對吧?」後面還有閉著單眼、伸出舌頭的猙獰笑臉表情符號。
每次我細數這些奇遇,朋友都會捧腹大笑;確實,約會一直不順利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會有說不完的精彩趣聞。菲比.沃勒-布里奇創作《倫敦生活》的靈感多半都來自她二十幾歲時一連串的失敗戀愛。
「我想,在二十幾歲和青少年時期,努力用盡所有熱情,深深愛上另一個人,為感情徹底投入一切,結果最後重重地受傷⋯⋯這些就是無窮創造力的來源。所以,無論是痛苦的分手、誤會、藕斷絲連的可怕一夜情或任何一種經歷:你都會在那些時刻成長茁壯,這就是我很珍惜所有經驗的原因⋯⋯我多希望當初自己有寫約會日記,現在肯定會非常有用。」
當我請沃勒-布里奇談一談人生中最糟的約會經驗,她回答:「有時候,就是會碰到不來電的對象,你會感覺到自己漸漸陷入讓對方無聊到哭的深淵。」
「有一次,我認識了一個男生,我們約會幾次之後,他來我家過夜,待到隔天早上,我很清楚這段關係沒有未來,我想他應該也是這麼想。不過那時候我真的很愛美國藍調歌手伊特.珍(Etta James)的〈終於〉(At Last,暫譯),隨時隨地都在唱,這首歌就這樣在我腦中揮之不去。然後我記得當時好像是住在五樓的公寓,我們要去吃午餐還是幹嘛的,下樓梯的時候,我走在他前面,這整段時間我都一直在唱『終於』,像這樣:『我的愛~終於來到~』最後,我們走到一樓的時候,他一臉蒼白地發抖,我就問說:『怎麼了?』他回答說:『我不知道這段關係對妳這麼重要。』我只能說:『噢,天啊,不是這樣,不是!』太可怕了,結果我們吃了一頓尷尬的早餐。總之,這些往事雖然一團混亂,但也滿值得紀念的。」
我也試過在現實生活中認識新對象,朋友會幫我安排認識男性的機會,而且我向來都對相親持開放態度。幾乎每次的發展都一樣:雙方漸漸累積期待感,接著用文字訊息交流,然後感覺到也許,只是也許,這一次可能就是「對的那次」,然後當你走進預訂的酒吧或餐廳,馬上就知道不會有化學反應,但事到如今,轉頭就走只會顯得無禮,所以至少必須停留一杯葡萄酒的時間,雙方都表現得很有禮貌,然後又浪費一個晚上認識你心知肚明八成不會再見面的人。
有一次,我被安排認識一位極度矮小的男子,雖然我覺得他聰明又迷人,但還是無法接受每次親吻我都必須彎腰並且把手放在他的肩上。我花了幾天時間在Google上搜尋女高男矮名人情侶的身高差異──我想我們大概沒有像作家蘇菲.達爾(Sophie Dahl)和歌手傑米.卡倫(Jamie Cullum)差那麼多,但是比名模卡拉.布魯尼(Carla Bruni)和前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的身高差更明顯──最後我們雙方都同意結束這段關係。
我有一度遇到還算心儀的對象,我打算叫他德威恩,因為如果他有機會讀到這一段,應該會很討厭這個名字。
德威恩很討人喜歡:高大、風趣、博學多聞、親切,他的年紀比我小,而且用現代的自覺說法形容,他可以說是「還沒準備好去愛」的狀態。
我們的第一次約會很不錯,之後也持續聯絡了一個星期,中間又有第二次約會,也同樣很不錯,然而,在這之後,他的聯絡頻率越來越低。我知道他有收到我的上一則訊息,因為,只要「已讀」,WhatsApp就會在訊息上顯示藍色雙勾,這大概是當代調情史上最令人痛恨的多此一舉。畫面出現藍色雙勾之後,毫無音訊的情況持續了三天。
我發現自己落入了焦慮的漩渦,我到底做了什麼讓他想消失?我有說什麼不合理的話嗎?是因為我親吻的方式讓他覺得噁心嗎?諸如此類的想法不斷出現。當你的對象神隱,就是會發生這種狀況:因為你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所以瘋狂運轉的大腦就會試圖拼湊線索。如果你過去有被甩的經驗,心儀對象不聞不問,會導致這些舊傷疤再次被掀開,你很有可能會用源於不安全感的直覺,來試圖解釋對方消失的原因。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會直覺認為是自己的錯,而沒有意識到,原因可能只是對方有也自己的情緒包袱要處理。
值得讚許的是,德威恩又再度主動聯絡,並且為自己音訊全無道歉。當我們再次碰面,他解釋了自己的狀況,並表示他確實很喜歡我,但是知道自己之後一定會把我推開,因為他實在太害怕面對自己脆弱的一面。
這如果不是絕妙的台詞,就是成熟體貼的開誠布公,我選擇相信是後者,所以我們決定結束這段關係,而到現在我和德威恩還是朋友。
就很多方面而言,我們實在太過相像,以至於我們都因為過去的經驗,產生了同樣扭曲而病態的戀愛觀。然而,人真正需要的長期伴侶,是一個能在自己脆弱時保持堅強的對象,反之亦然。個人的過去經驗應該是要讓兩人更緊密,而不是對伴侶造成陰影。

◎文字與愛情的距離

我從各種失敗的約會經驗中學到一件事,那就是身為作家,我很容易用最唯美的敘事方法去看待愛情。有劇情轉折、合理的步調和清楚的架構,引導我順暢地從A點轉換到B點,最好還可以加上動人的原聲帶,例如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耶誕節廣告熱門歌曲的無伴奏版。但,簡而言之:活生生的人並不會依照你幻想的劇本行動,因為他們也自顧不暇。
意識到這一點,算是我個人的一大突破,我在這輩子第一次有所體悟,遭到拒絕未必是因為我的問題,而是因為對方和自己的感受可能有各種細微的差異,因此引發一連串複雜難解的事件。這些是受到對方的親身經歷、家庭互動和感情歷史影響,其實根本和我無關。
我也認為對溝通方式的偏好,是一大關鍵。在一段感情的初期階段,我會偏好用文字而不是面對面交流,文字可以讓我有所隱藏。然而,期待任何你有好感的對象也是如此,就太不切實際了,有非常多人不喜歡傳訊息,因此不會回覆我發自內心的長篇大論。相對的,他們可能會直接打電話,導致我陷入恐慌的漩渦:為什麼有人打給我?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做錯了什麼嗎?
即使是兩人面對面溝通,也無法肯定你的言語會如何被解讀。我一直都記得,那次和幸福新婚的好友戴兒聊到,有一天,她丈夫在床上轉向她,然後突然說出一句:「我是真的很愛你。」在黛兒聽來,這句話像是丈夫在說服自己(「我是真的很愛你」),但他其實是在強調語氣(「我是真的很愛你」)。
我在節目上訪問朵莉.阿爾德頓時,針對這個話題聊了很久。她動人且真誠地分享自己的經驗。
在進行一年的心理治療和自主堅持單身之後,她懷著堅定的信念,重新開始約會,相信自己遇到的下一個對象會「出奇地好」,因為「在我的世界觀裡,劇本是這樣寫的:『我已經做出結論,很確定自己想要遇見什麼樣的伴侶,也很確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伴侶。我現在對於男性、性愛和愛情都抱持著很健康的態度⋯⋯我就在這裡,我準備好了!世界,我來了──快給我男人!』」
但,現實是,她的頭兩個約會對象,都因為類似的原因讓她相當失望。
「我想人生就是這麼困難又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包袱和糟糕事要處理⋯⋯不過我還是很難過,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做了這麼多努力,也經歷過這麼多,我已經準備好要成為理想中的人,也準備要遇見能以相同狀態遇見我的人:成熟、溫柔、誠實又值得信任。但──頭兩個約會對象的行為幾乎一模一樣,簡直嚇壞我了。」
「我覺得這段經歷很重要,嬉皮又傻呼呼如我甚至會說,這兩個男人是宇宙送給我的禮物,因為宇宙應該是想要告訴我:『你無法幫人生寫劇本,你無法控制人生。而且雖然你可以決定現在最適合你的故事,你還是無法控制事情會怎麼發展。』」
阿爾德頓引用記者愛瑞爾.利維(Ariel Levy)的著作《規則不適合我》(The Rules Do Not Apply,暫譯)繼續說道:「作者說她從經驗中學到以及她希望這本書蘊含的道理,就是你可以在書頁上控制、分析和論述內容。像妳和我都是靠這項能力維生,妳可以對其他人有所觀察、有所理解,也可以對自己有所理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一套行不通。妳只能盡可能理解自己,並且盡量表現到最好。這個道理是通用的,不過在愛情方面更是如此,你沒辦法控制另一個人要做什麼。你可以盡可能做出明智的抉擇,可以選擇要不要相信別人,然後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這對我來說是很好的教訓。」
聽天由命,並且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這些都是我們不敢做的事,但如果說我從這段約會期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你必須願意敞開心胸(這是個譬喻;我聽說第一次見面就袒胸露背,並不是通往長期親密關係的捷徑)。相反的做法則是把自己隔絕在世界之外,拒絕體驗世界;築起防禦的高牆來抗拒人生艱困又矛盾的本質,就等於是抗拒人生所能帶來的美好與連結。有時候,困難和美好會相互交錯,你無法只體驗其一,因為如果好事單獨發生,你根本無法看出其中的價值何在。
在三十多歲認識新對象,也讓我更加清楚自己對伴侶的真正期望,而不是在此之前我以為自己在乎的條件。我在挑選約會對象的類型時,刻意地發揮了實驗精神。歷經離婚的我對自己的判斷力沒有太多信心,畢竟我當初以為自己是和可以共度一生的男人結婚,三年後卻發現我只是成功騙到自己而已。
有一陣子,我在考慮是否要把決定權外包,並加入婚友社,這樣我就可以用好幾千英鎊請「專家」來幫我配對符合條件的男性。
我曾經在這種仲介公司進行面談,花了九十分鐘深入討論我究竟在找什麼樣的對象,對談結束之後,「顧問」暫時離開房間,接著拿著一本活頁簿回來,其中有一些她認為適合我的男性。我打開資料翻閱,有一位名叫蓋瑞的男子用「有靈性」來形容自己,最喜歡的書籍是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我曾經訪問過保羅.科爾賀,發現他極其自我中心,大概就和破掉的茶壺一樣有靈性)。還有一位七十幾歲的退休船長,「正在尋找美麗、有氣質且眼神閃耀的女士」。也有人在職業欄寫著「冒險家」,並附上一張他站在軍用坦克上的照片。
我的心往下沉得比退休船長的錨還要深,不發一語,交還活頁簿。之後,我再也沒有踏進那裡一步。到現在我還會收到那家婚友社的電子郵件,主旨總是帶有被動的攻擊性,像是:「趕在耶誕節之前找到你的靈魂伴侶!」
幾個月後,我在《倫敦標準晚報》讀到一則報導,有位育有三子的離婚媽媽向菁英婚友社求償,因為該公司沒有成功找到「她夢想中的男性」。當事人表示,她對於這間頂級婚友社相當失望,並宣稱該公司用名冊內有眾多「富有又優秀的單身男子」這類誇大的承諾誘騙她。她要求婚友社退還會員費用,並額外補償「痛苦、難過、失望與沮喪」等精神損失,共求償一萬兩千六百英鎊。婚友社則反告當事人在網路上散布他們認定為惡意與毀謗的言論。
如果是以前,我應該會覺得這種訴訟非常荒謬,簡直是浪費時間和金錢,但在我對現代約會文化小試水溫之後,我百分之百地同情新聞中的那位女性。
有太多婚友社對心理狀態脆弱的消費者灌輸錯誤的期望,並且將這種不安全感當作商品交易,收取灌水的會員費用,中飽私囊。這些公司宣稱,只要以金錢作為代價,就可以為你找到愛情,可以抹去失敗的交友歷史,讓你成為那眾多成功故事的主角之一。然而,我的論點是,認識新對象不順利是必經的過程,這樣你才能釐清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找到真正適合的對象。略過這個步驟而想要直接用錢解決問題,大概不會有用(除非你真的是擁有奇幻之旅的牧羊少年)。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改變你對失敗的態度,重新定義生活裡的錯誤,
從失敗中學習,鍛鍊情緒恢復力,
重拾對生活的熱情,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