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總是假裝堅強、逃避傷痛的你: 解開童年創傷的心理圈套, 運用自我對話, 療癒不安與焦慮 | 誠品線上

당신을 믿어요

作者 김윤나
出版社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給總是假裝堅強、逃避傷痛的你: 解開童年創傷的心理圈套, 運用自我對話, 療癒不安與焦慮:韓國YES網路書店讀者評價逼近10顆星,蟬聯人文TOP100十週!《言語之碗》作者金允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韓國YES網路書店讀者評價逼近10顆星,蟬聯人文TOP100十週! 《言語之碗》作者金允那揭露童年創傷、深度剖析內心,撫慰心靈最新力作! 一本讀了必定動容,在淚水中悄然修復傷慟的療癒之書⋯⋯ 「願我的生命故事,成為你的安慰。我們的存在遠遠比傷口還要強大、比悲傷更堅強。」──金允那 韓國人氣心理輔導專家金允那從事「聽別人祕密」的工作,這是第一次,她對人們說起自身的故事,吐露埋在心底深沉的創傷…… 金允那七歲那年被母親拋棄,由酒精中毒、負債累累的父親拉拔長大,度過了艱辛的童年。隨著接觸心理諮商,自己的傷口結痂、癒合的同時,金允那內心也被這樣的聲音牽引著:不能假裝無視身邊人的創傷。因此,她決定揭露過往的傷痛,期待自己的生命故事,能鼓舞每個傷痕累累的人,擁有繼續往前邁進的勇氣。 ◎如果想顯露光明,就得先召喚黑暗──勇敢打開潘朵拉之盒,開啟你的療癒內在傷痛之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 「我沒辦法信任他人,一直覺得不被理解、無所依靠……」 「我有一直無法說出口的話……」 「我要忍耐,才會被愛。」 「我討厭自己,我對自己不滿意,而且總是感覺不安。」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無可避免會受到傷害。我們無力撫平所有的創傷,因此假裝無所謂、假裝堅強、假裝自己很好……不斷逃避與自我內心對話、選擇無視,眼淚卻漸漸滲入心靈,而深陷情感漩渦,跌跌撞撞無力前進。 對於過往,金允那堅定地告訴你:「提起勇氣,一點一滴讓陰影顯現的話,你將會明白,影子所扮演的角色,正是讓真實得以突顯。」勇敢直視至今仍在流淌鮮血的傷口,回想你假裝無所謂的那些記憶,並試著提問:「在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然後以此為起點,逐漸撫慰內心的傷痛,走出過往的陰影。 ◎有效運用自我對話,將想逃避、不安的自己擁入懷中,與創傷一同成長,邁向完整的自己 金允那在書中提供許多心理學的自我對話、檢視與引導,提醒我們整理沉積已久的記憶,從中看見自責、埋怨、寂寞、自卑、羞愧、焦慮、憤怒……當我們直視恐懼、消化不安的情緒,進而擁抱自己與他人的苦痛,就能克服過去的夢魘,成為更為強大的人。 ・人際關係第一守則:在任何關係裡,最重要的都是保護自己──即使是親子關係也不例外。 ・請記得:你具備提出疑問的能力。不妄做假設,勇於提問才能得到真正的解答。 ・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不要過於凝視不安的情緒,著眼於盡力成為一個戰勝焦慮的人。 本書融合作者自身的故事與諸多案例,以優美流暢的文字,深深觸動、同理你,也陪伴著你──將創傷帶往光亮之處,輕撫它並注入溫暖,治癒之途就此啟程! |本書特色| 1.韓國人氣心理輔導專家金允那回溯自身的幼年創傷,深度剖白、療癒創傷的暢銷之作! 2.分享作者自身故事與其他諸多案例,在閱讀中被深深觸動、同理、復原。 3.一本送給因創傷而無法走遠的人、對於理解受創者而感到倦怠之人的療癒之書。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熱淚推薦| 丁寧/演員・作家・瑜伽老師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陳潔晧/藝術家・《蝴蝶朵朵》繪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乙白/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你可以決定傷口的模樣。我很喜歡作者所說的,把過往的傷痛收藏成口袋一樣的大小,你就可以隨身帶走。所謂走出傷痛並不是把傷痛丟掉,而是讓它從不能夠接受,變成可以接受;讓它從影響你的人生,變成不再左右你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的能力,但是如果你否認這些黑暗的影子所帶來的影響,那麼,療癒自己的路途將會變得更為遙遠、更為辛苦。面對傷口、清理傷口、和傷口相處,並不是你一定要選擇的路程,但如果你開啟了這個路程,你會發現,更真實的自己正在遠方等待你,你不一定會變成更好的人,但你可以透過自我接納,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一段健康的關係,不會要你用犧牲與受傷來換取對方的接納和認同。令人難過的是,我們經常因為深愛對方,而讓自己受了傷;也因為愛著對方,不允許自己逃開或自我保護。雖然你改變不了別人,卻能學習啟動內在不一樣的對話,幫助自己在關係中活得更有價值、也更自在。」──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曾經以為心理創傷只會發生在少數不幸的人身上,後來才知道,原來創傷離每個人都如此靠近。成長過程中如何被對待,深刻影響著我們;即使只是大人輕蔑或嘲諷的一句話語,都足以困住一個人一輩子。然而,我們也有能力脫困的。只要願意勇敢面對那些傷痛,承認自己的脆弱,不再假裝堅強──能這麼做,就是真正的強大!」──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傷口不容易被看到,不表示這個傷不嚴重;心理的傷往往就屬於這種。跟著作者引導,重新看見我們以前留下的傷。更別忘了,能對這個傷口細心呵護與照料的最佳人選,其實就是長大之後的自己。」──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你所逃避的,將如影隨形。你所面對的,必定消逝。』逃我最會,我逃開家庭,想遠離我童年的惡夢,我把大量注意力往外投射,關心朋友、關心伴侶,就是不想看到自己內在的傷口。東躲西躲三十六年之後,我終於開始厭倦自己這樣子,我終於願意相信,如果再不改變,我的人生也只能這樣了。當你受夠了自己,你就具足了改變的勇氣,然後你該學習的,自然就會來到你的面前。例如這一本書。這是你的機會,這也是你的人生,抓住它!爬出你的洞!」──丁寧/演員・作家・瑜伽老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金允那(김윤나)以心理輔導專家的身分從事指導、演講、寫作等活動,特別是將關於「我」本身和「他人」的聯繫視為人生的核心項目。自漢陽大學教育研究所取得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後,進入光云大學修習產業心理學博士課程,專攻心理輔導,目前於嘉泉大學特殊治療研究所主修藝術治療。作者除了是韓國心理輔導學會的會員,也是韓國心理輔導協會認證的專業輔導師(Korea Professional Coach),並獲選為韓國人力資源發展協會(HRD)認證的「2013年最佳心理教練」。目前以「The Connection」代表的身分出席眾多企業演講,並於「Hello Smile」心理諮商中心坪村店擔任主任,為了協助人們「恢復日常的心理健康」而努力。著有《言語之碗》(究竟出版)、《充滿機智的語言生活》、《邁向自在的技巧》,以及《遇見真實自我的寫作練習》(以上三本書名暫譯)。張召儀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偶然跌進一張由韓文織成的網。後赴首爾進修,鍛鍊體力也激盪腦力,於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語學院結業。曾於出版社擔任編輯,享受融解文字的樂趣;現為韓文譯者,細細敲打一格格寂靜。jaynechang1110@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致因創傷而無法走遠的你 第一章 帶著創傷生活 相信你,因為是你 我能夠做到的事 名為「特定誘發因子」的地雷 一開始就不做無謂的努力 是的,那不是你的錯 眼淚突然落下的時候 第二章 稍微不一樣的選擇 被時間囚禁的人 人際關係的第一原則 當然有可能會那樣 露出根的樹 如果想成為不被波濤撼動的島 自卑感的使用法 Enough 第三章 與創傷一同成長 盡是未完成 家庭的祕密 關於饒恕 自我分析的陷阱 不安感來襲時 第四章 面對不幸的姿態 幸福的資格 沒有人能帶給你傷害 在他人的苦痛面前 再次看見的事物 致哭了很久的你 結語 thanks to真正的母親

商品規格

書名 / 給總是假裝堅強、逃避傷痛的你: 解開童年創傷的心理圈套, 運用自我對話, 療癒不安與焦慮
作者 / 김윤나
簡介 / 給總是假裝堅強、逃避傷痛的你: 解開童年創傷的心理圈套, 運用自我對話, 療癒不安與焦慮:韓國YES網路書店讀者評價逼近10顆星,蟬聯人文TOP100十週!《言語之碗》作者金允
出版社 /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489284
ISBN10 / 9862489286
EAN / 9789862489284
誠品26碼 / 2681939623003
頁數 / 28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7X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韓國YES網路書店讀者評價逼近10顆星,蟬聯人文TOP100十週!
《言語之碗》作者金允那揭露童年創傷、深度剖析內心,撫慰心靈最新力作!
一本讀了必定動容,在淚水中悄然修復傷慟的療癒之書⋯⋯

試閱文字

自序 : 致因創傷而無法走遠的你

我從事的是「聽別人祕密」的工作,人們總囁嚅著「這件事我是第一次對別人說……」一邊吐露埋在心底的創傷,也有很多前來詢問說話之道或是如何解決人際關係困境的人。然而,探究其格外感到吃力或費勁的理由時,又會重新再回到最根本的起點──心。在他們身上,有段被視而不見的痛苦記憶,而在那段記憶裡,家人的名字經常登場。

不久前,我辭去企業講師的工作,開設了心理諮商中心,減少十年來一直從事的企業研討會,增加投入商談的時間,也重新開始美術治療的研究。對於「創傷」這項議題,我總覺得自己有些許的義務,那種心情,就像是大病初癒後,開始留意起周遭人的健康,叨念著要他們吃些對健康有益的食物一樣。隨著我自己的傷口結痂、癒合,內心也被這樣的聲音牽引著:不能假裝無視身邊人的創傷。
至今我仍會在諮商室和某人聊到一半便開始啜泣,好不容易忍住眼淚回過身時才又感到後悔;與其說我已經克服了前塵往事,不如說我也是擁抱著創傷走下去的其中一人。在寫這本書的路上,我哭了好幾次,每逢那樣的時刻都想放棄。雖然我的初衷是「不揭露自己的創傷,便無法證明其真實性」,但做起來比想像的要難得多。「妳的生命故事,成為了我的安慰」,我將這樣的鼓勵當作拐杖,一步步終於走到了這裡。
而這次,也讓我有了體悟:將傷痛帶往光亮之處後,輕撫它並注入溫暖,治癒之途也會就此啟程。原本一塊塊零碎的記憶,開始產生具體的輪廓,並捎來堪用的訊息。如果挑戰、超越自我是屬於生命中重要的事,那麼整理沉積已久的記憶,與悲悼一同放手,也是在這不輕不重的人生裡不可或缺的。

這本書共由四個部分構成,第一章是關於「帶著創傷生活」。我們在受傷後,時間已不可能再回頭,為了接納創傷並與其一同走下去,這裡敘寫了必要的起始。第二章是「稍微不一樣的選擇」。創傷依然會不時地浮現,設下「心理圈套」,這章便記述了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能有不一樣選擇的方法。
第三章「與創傷一同成長」,述說了一邊流淚一邊堅持下去,某天一下子成長了的喜悅,以及那時候才能看懂的事。第四章「面對不幸的姿態」,想談談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面對,以及那些還沒有說完的話。
懇切地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盡情投射人生的明鏡,也當作一個藉口,藉以窺探你那藏著的故事。若我的人生能讓你產生「她也經歷過啊」的心情就好了,期待這本書可以成為你將創傷說出口的契機。
此外,心靈受創者的父母,以及對於理解受創者感到倦怠的家人或朋友,希望你們也能閱讀這本書。緩緩地跟著受傷之人留下的生命足跡,期許這本書能為你在理解他們所花的時間上帶來助益。
最後,當你想安慰某個因創傷而無法走遠的人,卻找不到適切的話語時,希望你能將這本書遞給他。若此書能為某人捎去一點小小的鼓勵,我想我將會開心、滿足地流下眼淚。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帶著創傷生活
◎相信你,因為是你

「那個……我有沒能對你說的話……」

一路走來,常聽到類似的告白,那些人小心翼翼地吐露長久以來深藏的陰影,並且向我走近。「其實我不是一個好人。」前輩對我這麼說。他對於推開辛苦的媽媽,又假裝沒看見生病的弟弟感到無比罪惡。
「我沒辦法信任他人。」用這句話當作開場白的朋友,一邊把父母間的糾葛及離婚等複雜的家事說給我聽,一邊哭泣。此外,也有這樣的後輩──在下雨的日子,媽媽便狂飲馬格利酒,還把他拿來和哥哥比較,讓他度過了痛苦的學生時期。他一邊說著,一邊露出苦澀的表情。
和大學同學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我和她在校園食堂一起吃飯,碰巧經過的某個朋友前來搭話。我第一次看到她和不認識的人說話,突然表情誇張、提高聲調,就像天生便很善於社交的人一樣,然後「呼……」的一聲一屁股坐下。我對她說如果很辛苦,可以不必刻意這樣做。她蜷縮了一下,驚訝道:「嗯?很明顯看得出來嗎?」幾天後,她坐在階梯上,沉穩地講了一個孩子在幼年時飽受寂寞的故事給我聽。

我屬於比較能察覺這類悲傷的人,和我有著相同氣息的朋友們,相處起來也反而較為自在。父母的離婚和再婚、沒有媽媽、爸爸酒精中毒、被欠下的債務折磨,說出這些事後,感覺彼此的關係就好像又往前邁了一個關卡。到祕密之門開啟前,是一段艱辛的過程。
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部電影裡,主角停留在義大利時,曾教過朋友若想安慰沉浸在悲傷裡的人,可以使用的英語表現有哪些,裡頭出現了這樣一句話:

“I've been there.”

然後義大利朋友問道:「去過了?去過哪裡?」他反問這如何能成為安慰別人的話。主角是這麼回答的:
「深沉的悲傷有時就像是個特別的場所,而時間就如同地圖上的一個座標。在那悲傷之森裡待久了,就會覺得好像沒辦法從裡面逃出來了吧。這時,如果有個人說自己曾去過那裡,現在已經從裡面逃出來了,當然就能帶給人希望。」

仔細想想,創傷在治癒的過程中,雖然有我自己努力的部分,但有時也是託了好朋友的福,他們願意默默走進我的陰影裡。這是去過那「特別場所」之人聚在一起,彼此給予安慰的一種方式。
當然,在告白之後有時也會感到後悔:有的男人在知道了複雜的金錢問題後會選擇離去,也有人會對這不怎樣的人生感到失望而卻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只將創傷藏在陰暗處,那它將會漸漸變得潮濕、沉重。隨著將它說出口,傷痛會變得輕盈;和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傷口也會漸漸縮成可以描摹的大小。一塊塊地分享、說出口,最終,它將會變成可以放進口袋裡帶著走的東西。
然而,在諮商室裡進行輔導,遇到過不少一次也沒有吐露過自己祕密的人。他們被不曾改變的創傷重量緊掐著生活,或者在想像中把它養成一頭兇惡、殘忍的怪物。雖然也曾一度提起勇氣,但那遭冷落的傷痛,仍被藏在深沉且安逸的黑暗裡。

偶爾人們會問我,都是哪些人來向我尋求心理諮商,他們主要的煩惱是什麼。其實,他們每個人的目的都不一樣,但比起找不到方法,因為難以從創傷中順利恢復而前來的人更多。他們通常想要立即解決眼前的問題,可是解開謎底的鑰匙卻都藏在了過去。
試想,有個人在職場生活裡,對上司表現出過於不必要的順從,且有時會感到患得患失,甚至會為了獲得肯定而絞盡腦汁。他來找我諮詢如何在職場裡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時,那麼,我就會多問他一些問題:

「到目前為止有過怎樣被認可的經驗?」
「和爸爸的關係怎麼樣呢?」
「如果沒辦法做出優秀的成果,是不是覺得人們會說閒話?」

用類似這樣旁敲側擊的方式,對方一下子就會陷入過去的回憶:身為軍人的父親將家人看作是自己的部下,為了不惹怒父親,每天提心吊膽地生活,以及在「沒用的傢伙」這句話面前感受到的憤怒及失落,這些記憶紛紛再現。由於對爸爸的複雜情感不曾好好地消化過,因此在社會上遇到權威者時,在相處方面必然會陷入困境。
面對積累已久的創傷,人們總會哭泣,因為無法逃得更遠而感到悲傷;也有些人硬挺著不流淚,認為即使哭哭啼啼,人生也不會有所改變。然而,他們的共通點都是──不相信自己有足以承擔創傷的力量。

「事到如今有可能變好嗎?」
「我生下來就是這樣的命運。」
「試了也沒用。大家都是這樣生活下去的。」

對於沒辦法揭開創傷真面目的人而言,最需要的其實是「信任」,也就是「相信自己能夠承擔」。站在孤獨和迫切的邊緣時,如果沒辦法填滿自己的信心,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改變發生。心理諮商師已經讓你知道自己有足以戰勝創傷的力量,而未來能夠逐漸好轉的關鍵,則在於用自信來自救。經常只著眼於創傷然後被絆倒的人,我會這樣對他說:

「我相信你。但我的目標是比起我對你的信任,要讓你能夠對自己感到確信。」

在諮商師投以百分百的信任下,人們通常會先感到懷疑。但不論是陷入無盡的泥沼中舉旗投降、失望而返,想要復仇而掄起拳頭,抑或自暴自棄,只想以現在的模樣生活下去、懷疑這樣的自己是否值得信任──無論何時,我想說的都是那句不變的話:「我相信你。」
在毫不動搖的篤信下,人們也會開始一點一滴地改變。從「完全不可能」過渡到「能否做得到呢」,最後停靠在「說不定是有可能的」。

「想從怎樣的話題開始談起呢?」
「你記得的是什麼樣的場面?」
「看到那樣的自己時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請試著給自己一點安慰。想聽到什麼樣的話呢?」

將創傷召喚到眼前時,我嘗試讓察言觀色的對方安下心來,並仔細傾聽他的故事,等待他能將藏在心底的話掏出來並再次省視。多數人會認為窺探創傷的話,又會再次誘發疼痛且苦不堪言,但其實並非如此。隨著痛苦的再臨,也會一併發現周邊的其他事物,並領悟到自己有多麼渴望被愛,多想獲得他人的認同。吐露因失去而感到的痛,輕拍挺過如此長時間的自己,現在,終於能夠一點一滴地窺察到不同的選擇。
若問那樣的確信究竟從何而來?是因為相信什麼才能那樣篤定嗎?我會回答:因為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在我們周圍,有很多背上馱著傷痛,而今卻也發現了四葉幸運草的小英雄們。雖然未來仍將是趟漫長的旅程,但我依然相信自己,我會小心但不退縮,試著展開那一頁頁的故事──屬於我的故事,我遇見的某個人的故事。或許,也是你的故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