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孩子的心: 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 解決情緒問題Q&A | 誠品線上

児童精神科医ママの子どもの心を育てるコツBook: 子どもも親も笑顔が増える!

作者 白尾直子
出版社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走進孩子的心: 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 解決情緒問題Q&A:日本AMAZON五星熱烈好評兒童心理學類別NO.1,蟬聯TOP10超過一年兒童醫學類別NO.3,超人氣解析孩子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1. 以醫學論點為基礎,媽媽觀點為切入視角,理論清楚好讀,語調溫暖,平易近人,跳脫心理醫學專業書籍嚴肅沉重的印象。2. 以Q&A方式解答爸媽育兒時常碰到的兒童情緒、心理問題。將孩子各年齡成長狀況與可能發生的問題分項列出,並附上許多圖表說明,淺顯易懂。日本AMAZON五星熱烈好評兒童心理學類別NO.1,蟬聯TOP10超過一年兒童醫學類別NO.3,超人氣解析孩子心理情緒教養書日本兒科醫師推薦:「不管你想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與大腦,或只想掌握重點並輕鬆教養孩子,都應該讀這本書!」孩子願意敞開心房,表露真實情感,爸媽才能了解孩子,建立緊密而深刻的親子關係。本書引導父母解讀孩子的一舉一動,從細微觀察中,通往孩子的心。孩子的身高、體重可以測量,但內心的成長卻是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培育孩子的內心」,牽引著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課題。0~14歲是孩子成長最快速的時期;從幼兒到青少年階段,劇烈的身心變化連孩子自己也無所適從,爸媽又該如何從旁輔助,守護孩子堅強、茁壯成長?本書深獲日本兒科醫師及家長極力推崇,想走入孩子的心,你需要這本深入淺出的心靈培育指南。融合專業知識與感性觀點,讓爸媽更懂孩子的心白尾直子是執業十年的兒童精神科醫師,擅長從孩子的言行舉止推敲其內心世界。本書是白尾醫師融合專業知識與親身育兒經驗所撰寫,將腦科學、兒童精神科知識導入日常生活中,引導爸媽從孩子的行為舉止深入解讀背後的種種情緒,詳細闡述各項疑難雜症,進而找到與孩子溝通、交心的最佳途徑。書中以實際案例說明孩子的情緒與相對應的外在徵兆;更以母性特有的柔軟,從一般育兒難題,到孩子的心理問題,或是過動症、憂鬱症、反抗行為、發育障礙等,將心理學、腦科學、精神科學等艱深醫學知識,以平易近人的Q&A方式一一解答,讓爸媽不再窮緊張,找到正確方法改善問題,挪出更多時間與心力和孩子好好相處。「觀察→解釋→行動」,正確解讀孩子的內心爸媽眼中孩子的「壞習慣」:吸手指、咬指甲、扭脖子、跺腳等,究竟藏著什麼訊息?白尾醫師教您使用「觀察→解釋→行動」三步驟,簡單對應孩子的每一個行為。◎Step 1觀察:為什麼孩子堅持每天穿同一件衣服?◎Step 2解釋:他真的很喜歡那件衣服;也可能是剛到一個陌生環境,而熟悉的衣服能帶給他安全感。◎Step 3行動:爸媽在前一晚陪孩子選隔天要穿的衣服,孩子有心理準備,就不再堅持穿同一件衣服。將孩子的行為分類處理,育兒更輕鬆孩子常依直覺行事,不按牌理出牌,動不動就惹惱了爸媽。白尾醫生告訴父母,只要將孩子的行為分類處理,育兒就會更輕鬆。◎ 「不希望孩子做的事」→盡可能忽略例:孩子一回家就看電視、不寫功課,不要責罵他,也不要念他。◎ 「希望孩子做的事」→大力稱讚例:當孩子關掉電視時,馬上稱讚他:「哇,你要開始寫作業了嗎?你好乖喔!」◎ 「不容許的事」→立即阻止例:孩子伸手想碰觸熱燙的鍋子,立刻明確、簡潔地斥責他:「會受傷,不可以這樣!」放棄完美,以「夠好的父母」為目標過度要求孩子、要求自己,只會讓家庭生活累積太多壓力。當孩子出現憂鬱、強迫症狀、或拒絕溝通時,爸媽應鼓起勇氣,尋找心理諮詢、醫療機構的協助,正確探索孩子內心的缺損,找到修補親子關係的方法。白尾醫師提醒家長,只要成為「夠好的父母」即可──自己也會失敗、也不完美,關鍵是將失敗背後最重要的意涵,傳達給孩子──這樣的父母不僅自己過得愉快,也能讓孩子開心學習。活用本書的方法,爸媽不必再害怕面對孩子的心理與情緒問題,能輕鬆、從容陪孩子度過一生只有一次的寶貴成長歷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白尾直子一九九九年畢業於廣島大學醫學部。經歷綜合醫院精神科、療育中心等工作後,目前任職於功利診療機關。為日本精神神經學會專門醫師‧指導醫師、日本兒童青年精神醫學會認定醫師。■譯者簡介Natsumi Cheng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曾任日本時尚雜誌國際中文版編輯,現為日商OL,並兼任多本日本時尚雜誌中文版之特約翻譯。熱愛閱讀與文字,自大學時期就對中日翻譯產生濃厚的興趣,從大學就開始兼職翻譯的生活。對於盡可能將原文以流暢又精準的中文翻出,並原汁原味地傳達出作者的訊息有著莫名的堅持與責任感。譯作有《決定男孩一生的0~6歲教養法》、《決定女孩一生的0~6歲教養法》、《開啟0~6歲孩子潛力的關鍵對話》(大好書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COLUMN1如何成為一位「母親」?第1章 培育孩子的內心Q1「培育內心」是什麼意思?Q2具體來說,該如何「培育孩子的內心」?Q3如何因應孩子的年齡培育他的內心?Q4相反地,父母最好不要做哪些事呢?Q5該如何辨識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號?COLUMN2三歲兒神話與母親的工作第2章 找到最適合的「管教」方式Q1到底該如何管教孩子?Q2比起責罵,稱讚真的比較好嗎?Q3一直稱讚孩子,他會不會變得無法承受打擊?Q4有沒有正確稱讚孩子的訣竅呢?Q5何時該責罵孩子呢?Q6何謂有效的責罵方式?Q7過度責罵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Q8體罰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給無法冷靜、容易發怒的爸媽第3章 日常生活的學習與規範Q1讓孩子看電視不好嗎?Q2如何讓孩子乖乖聽話?Q3孩子的要求什麼都得接受嗎?Q4孩子的固執讓人傷透腦筋,該如何應對?Q5孩子的動作總是很慢,要怎樣才能快一點?Q6孩子不擅長的事似乎很多,是發育遲緩嗎?Q7怎樣才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Q8要怎樣讓孩子努力學習才藝?Q9孩子心情低落時,如何鼓勵他?COLUMN3要沿用上一代的教養方式嗎?第4章 孩子情緒、交友相關問題Q1孩子學講話很慢,我很擔心,該怎麼辦?Q2我家孩子是不是內心太脆弱?Q3孩子沒辦法打進朋友圈,該怎麼幫助他?Q4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才好?Q5孩子老是反抗時,到底該怎麼辦?Q6要如何讓孩子學會遵守門禁?Q7如何斷絕孩子與壞朋友間的往來?Q8孩子在學校是不是被霸凌了?COLUMN4父母的性格特質會遺傳給孩子嗎?第5章 尋找醫療、諮詢機構協助Q1如何確認孩子是不是有發育障礙?Q2孩子拒絕上學,該怎麼辦?Q3孩子的內心問題,該去哪裡諮詢?Q4何時該帶孩子去做心理診療?Q5在心理諮詢室中,會做哪些診斷?結語

商品規格

書名 / 走進孩子的心: 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 解決情緒問題Q&A
作者 / 白尾直子
簡介 / 走進孩子的心: 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 解決情緒問題Q&A:日本AMAZON五星熱烈好評兒童心理學類別NO.1,蟬聯TOP10超過一年兒童醫學類別NO.3,超人氣解析孩子心
出版社 /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484340
ISBN10 / 9862484349
EAN / 9789862484340
誠品26碼 / 2680921607007
頁數 / 14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1章 培育孩子的內心



Q1「培育內心」是什麼意思?

「心」到底是什麼?雖然在醫學上難以定義,但或許可把「大腦」這個器官的所有功能、表現集合起來,稱之為「心」吧。大腦能思考事物、感受情緒,形成每個人的特質;除此之外,解決各種問題、運用語言、感受視覺‧聽覺、協調身體進行各種動作,也跟心跳、呼吸、調節賀爾蒙等生命維持有關。以上所有作用,都是「內心」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所謂的「培育內心」,就是讓大腦的運作更加發達。

就跟身體一樣,孩子的腦(內心)在爸媽沒有特別意識之下,也每天一點一點持續不斷地成長。雖然大腦基本的神經網絡,在孩子出生時就已經大致定型,但幼兒期的經驗,卻對網絡的細微調整有很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大腦在處理人、物、環境等「周遭情報」,與感覺、心情等「內部情報」時,愈累積處理經驗,神經網絡就會愈發達。

譬如說,視力尚未發達、還不會自行翻身的嬰兒,只能獲得少量的「周遭情報」,對「內部情部」的了解也還不足。但只要爸媽好好地照顧他,確實回應他的每一次發聲或笑容,他能得到的「周遭情報」便大為增加;同時,「內部情報」也因為與他人的互動而逐漸增加。相反地,爸媽與幼兒的交流不良(不夠)時,也會阻礙孩子日後的語言發展、人格形成與建立社會性等機能。

總而言之,雖然孩子的內心會自然成長,但為他打造一個能累積更多經驗的環境是父母的責任。而與孩子最親近的爸媽,在培育孩子內心時也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A為孩子打造能累積更多美好經驗的環境,能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





Q2具體來說,該如何「培育孩子的內心」呢?

「培育內心」,最基本的就是「回應」孩子的行為與動作。所謂「回應」,就是接收對方的訊息並回饋反應,其中包含了回答孩子的問題(或幼兒發出的聲音)、與孩子相視而笑、支持孩子想自己挑戰新事物的心情、察覺孩子生病的跡象並照顧他……

根據文獻,「回應」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觀察:養育者觀察孩子所發出的訊息

(如觀察孩子的動作、聲音、情緒等)

步驟2解釋‧翻譯:養育者正確地解讀孩子所發出的訊息

(如判斷孩子的焦躁是因為疲累?還是生病的跡象?)

步驟3行動:養育者盡快採取有效且具一致性的行動,滿足孩子的需求

(如發現孩子累了,就讓他休息)



對孩子來說,自己所發出的訊息能被接收、理解,並得到「回應」(需求得到滿足),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受重視的」;如此一來,孩子與父母間就會產生「基本的信賴感」,孩子內心也會萌發「自己是有存在價值的」這種「自我肯定感」(自尊感情),才能安心地走上自立的路。而這種基本的信賴感與自我肯定感,是孩子能走過漫長人生路最重要的元素。在此,我要舉出三種最基本、父母不能忽略的「回應」。



1:回應孩子想撒嬌的心情

接受孩子「想撒嬌」、「想消除不安」的心情(依附行為),建構親子間的依附關係。舉例來說,孩子來對你撒嬌,或是哭泣時,就溫柔地問他「怎麼了呀?」並摸摸他的頭。擁抱孩子之類的肌膚接觸也很重要,最近的研究指出,大腦的「腦島」同時掌管了生理所感受的溫暖及心理感受到的「溫暖」、「信賴」。因此,讓幼兒經常感受父母的體溫,對培育孩子內心也有助益。

隨著孩子成長,對父母撒嬌以消除不安的行為也會減少,但「當我不安時爸媽會守護我」的這種信賴感,在孩子往後的人生中意義非凡。在與他人、外在世界建立關係時也有很大的幫助。



2:回應孩子想自立的心情

孩子「想要自己做」的心情,是他邁向自立的第一步。所以除了危險的事情之外,希望爸媽能盡量讓孩子自己挑戰。剛開始孩子會因為無法得心應手而感到挫折、沮喪,也可能因為失敗而哭泣;他可能會因為不安而說「我不要做了」,也可能不停地重來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對忙碌的父母而言,或許會覺得孩子「明明就還做不到」而感到焦躁,然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請尊重孩子的步調,因為讓他自己挑戰是很重要的。通過某個新挑戰的「成功體驗」能培養出孩子的自信,並提高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3:回應孩子想說的心情

孩子說話時,要仔細聆聽。適時以「這樣啊!」回應,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爸媽的共鳴,或詢問孩子「你是說○○嗎?」來展現對他的關心,也能加深親子間的信賴感。最重要的是,不要打斷孩子的話,然後單方面地開始說話,或硬要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議。就算孩子沒辦法說得很流暢,也要盡可能地等待他說出下一句話,並適當運用「然後呢?」來誘導孩子繼續說下去。如果孩子無法順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妨以「你覺得很難過喔!」之類的話,代替孩子說出他的心情。對孩子來說,把自己的心情或想法用言語表達出來,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就這層面來看,讓孩子有「我能確實傳達意思」的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從孩子出生起,就要開始培育他的內心。培育的方法雖然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不同,但建立依附關係與基本信賴關係、提升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不管到孩子幾歲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因為某些狀況,而無法在幼兒期建立起依附關係或基本信賴關係也不必太緊張;畢竟,不管到幾歲,孩子都渴望著爸媽的關愛。

A以「回應」建立依附關係與基本的信賴關係,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Q5該如何辨識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號?

就連跟孩子在一起時,父母也無法知道他的真實感覺,那又怎麼能知道孩子在托兒所或幼稚園、學校裡,是怎樣度過一天,是不是有什麼煩惱呢?

只要觀察孩子的行動,就能讀出他一部分的內心。當然,如果親子間有建立起基本信賴關係,孩子也會主動找爸媽傾訴煩惱。但要將內心的掙扎轉化成語言說出來,其實是很困難的;況且,孩子也可能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而選擇不說。因此,我認為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很重要的。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跟平常不同的舉動時,就要更小心地看照著他,並適時給予必要的對應。



還不到青春期卻不跟父母撒嬌

如果孩子還不到十歲,卻都不跟爸媽撒嬌,是需要擔心的。對周圍環境敏感又細心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覺得爸媽看起來很忙、很累,而不敢去找爸媽撒嬌。但親子間的溝通交流是一種相互作用,爸媽會覺得撒嬌的孩子很可愛,不撒嬌的孩子看起來就很冷漠;同時,孩子也會因為爸媽不親近自己,而變得更不敢撒嬌……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當孩子都不來撒嬌時,請爸媽積極地縮短與孩子間的距離。等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會想離開父母自立,而開始反抗行為,這時,就請爸媽向後退一步,好好地守護孩子吧。



出現一些習慣性動作

有時,孩子會出現一些習慣性的動作,通常不大需要擔心;但如果成長到不應該有這些動作的年紀,卻還是無法停止的話,請帶孩子到可諮詢的機關尋求專業諮詢。

‧ 吸手指

一歲半的孩子有三成,三歲的孩子約一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一般認為這是發育過程中都會出現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孩子就學後還是持續吸手指,就要請爸媽特別注意,是不是有什麼事讓孩子感到不安或不滿。

‧ 咬指甲

三到十歲的孩子最容易出現、也最多人有這種習慣。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時,不須覺得孩子是生病了,但因為這是種焦慮時容易出現的行為,如果察覺孩子生活中有不必要的不安或緊張,請協助去除這些因素。

‧ 拔毛髮

這是種孩子無法控制想拔頭髮、眉毛或睫毛等毛髮的衝動,導致連肉眼都能看出毛髮變得稀疏的現象。雖然這種行為較常出現在學齡期孩子,但也可能出現在幼兒身上。如果孩子年紀還小,這種行為可能是為了減輕離開爸媽所感到的不安與緊張;而已達學齡,不擅長表現不安或不滿,總是悶在心裡的孩子也容易出現這樣的行為。與其將拔毛髮視為問題,認同孩子的努力、協助他順利表達心情,並接納孩子的心情更為重要。

‧ 觸摸性器官

看到孩子觸摸自己的性器官,或去磨某些東西的樣子,應該讓很多爸媽感到擔心吧。但幼兒期的孩子在觸摸性器官時,並沒有性方面的含義,有時只是因為皮膚會癢,可多注意一下孩子肌膚的清潔。爸媽看到時請不要過度反應,可用其他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出現抽動障礙

所謂的抽動障礙,是指雖然想壓抑,卻無法克制自己反覆發出某些聲音、語句或動作。

咳嗽、發出吸鼻子的聲音、不自然地重複某個單字(複語症)、複誦聽到的話(模仿言語)、說出「白癡」、「去死」之類不該掛在嘴邊的髒話(穢語症),這類以發出聲音為主的狀況,通稱為「發聲型抽動障礙」。另一方面,不自然地重複眨眼、皺臉、搖頭,或轉脖子、縮肩膀、大力踏地板這類動作,則通稱為「運動抽動障礙」。四到十一歲左右的孩子,約有一至二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但症狀幾乎都會在一年內消失。雖然這樣的症狀並不一定反應出孩子內心的情緒,但當孩子非常緊張,或從精神緊張的狀態中鬆懈下來後,比較容易出現這些行為。而如果孩子刻意想克制自己的抽動行為,反而更可能無法控制自己。因此,當發現孩子有這類症狀時,請不要罵他或從旁指正他,而是觀察他是否有壓力或疲勞的現象,並為孩子調整環境。



出現強迫症的現象

強迫症指的是為了消除想停止卻無法停止的想法(強迫觀念)而產生的不安,因而反覆進行同樣的動作(強迫行為)。比方說,想著「我的手是不是很髒?」而不停重複洗手,或覺得「是不是忘了準備什麼?」而不斷確認時間表或學校作業。因為這些重複行為,遲遲無法進入下一個動作,對日常生活與學校生活出現阻礙。有○.一~四%的孩子會出現這種行為,國中生出現這種症狀的機率更是大幅上升。

出現強迫症狀的機制,目前還無法完全了解,但通常強迫症都有觸發原因的事件或壓力。然而,要改善強迫症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找到壓力來源,也很難克制孩子的行為。

有些孩子會把家人也捲入他的症狀中,如「媽媽,快來看我的手有沒有洗乾淨?」這時,如果順應孩子的要求,反而會帶來反效果。讓孩子學會忍耐,直到不安感平復,對爸媽來說是很重要的課題。也可帶孩子到兒童精神科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請不要被孩子的症狀所干擾,輔助孩子對應症狀來源的壓力,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出現自殘行為

發現孩子會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時,所有爸媽都會感到很震驚。根據資料顯示,日本的國高中女生中有一二‧一%,男生則有九‧五%曾有過自殘行為。

割腕這類自殘行為,並不一定是想要自殺,也不單純是為了要引起周圍的注意,有很多孩子是為了減輕心中不愉快的感覺而自殘。亦即對割腕的孩子來說,這個行為能達到消除壓力的效果;也可進一步解讀為,這個孩子已經處在壓力大到他不得不傷害自己的狀態下了。

站在這樣的角度來想,我們就會發現,不管是劈頭就罵孩子「不要再割自己的手了」,或者僅只是勸告他「你要珍惜自己」,對於防止自殘行為是沒有太大效果的。此時應該先接受,孩子現在正面對某件逼得他不得不傷害自己的事情,然後再將你希望孩子不要這麼做的想法傳達給他。此外,也要以平穩但認真的態度告訴他,只要他開口,你就會盡量幫他。



總歸來說,想接住孩子丟出的求救訊號,需要①平時就仔細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②察覺孩子出現某些令人擔心的言行時,不要給他多餘的壓力,③如果有你可幫得上忙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

A「內心」雖然肉眼看不到,卻會從言行舉中表現出來。平時就要多觀察孩子。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