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 | 誠品線上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

作者 洪紹洋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黃紹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黃俊銘│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鄭志鵬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910-1950年臺灣經濟如何從戰前過渡到戰後? 透過本書案例的討論,提出二十世紀前半臺灣經濟生產部門的特徵, 以及二十世紀後半臺灣經濟朝向高度成長邁進的初始狀態。 本書考察1910-1950年臺灣企業和產業在欠缺經濟自立性下各階段的運作過程,以瞭解臺灣經濟存在的利基與限制條件。 臺灣紡織業的近代化,未如同日本國內以棉紡織為主,而是因應米糖經濟的興盛,孕育出從事黃麻紡織的臺灣製麻會社,並生產裝載米糖所需的麻袋。臺灣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榮景的影響,出現了新興事業的企業創立熱潮,由日本國內資本家與糖業資本共同集資,設立修繕與製造糖業機械的臺灣鐵工所。 在戰時經濟階段創辦的汽車與電氣等組裝性產業,受限於本地工業基礎薄弱與資材的不足,生產實績不如預期。1941年臺灣總督府決意採取傾斜經濟的策略,朝向發展鋼鐵廠、硫酸錏工廠等重化工業,展現出臺灣總督府追求經濟轉型的企圖;最終因戰局激烈,這些生產單位的設備與廠房多轉為生產軍方所需之用品。 在這段時期,臺灣鐵工業統制會透過工廠調查與控制生產要素的途徑,促使廠商降低成本並制訂合理價格。其次,統制會還邀集大型和中型工程共同生產鐵道車輛與內燃機,並規劃在臺灣的建立完整的生產分工體系。統制會在統籌第六海軍燃料廠等廠房工程的興建時,顯見其大型工程的動員能力。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經濟,將戰前日本人經營的大型企業接收後成立公營事業。這段時期政府除了參酌臺灣本地的資源為基礎外,還要考量全中國經濟的布局策略,以致臺灣自戰時朝向重化工業發展的路徑未能持續。在此情況下,戰後臺灣經濟的構造與多數後進國家有相似的特質。 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促使臺灣成為獨立經濟的個體。在美援尚未大批抵達之前,政府曾短暫沿用戰前的動員體制生產軍需品,並運用中國大陸撤退來臺的軍事資材,生產民間所需的肥料,顯見其物資欠缺的應對方式。 從戰時經濟到戰後初期的討論,能超克以往戰前經濟史研究,但若在探討戰時工業化推展各項事業的高峰後即結束課題,將無法知悉推展時存在的界線。此外,透過微觀的企業案例討論戰後轉換期所進行的調整,可以理解臺灣經濟從戰前跨越到戰後歷史認識的盲點。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黃紹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 黃俊銘│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 鄭志鵬│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崇堅│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謝斐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依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洪紹洋洪紹洋1978年出生於臺北市。國立臺北大學經濟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曾任職於國立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所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經濟史、產業史和日臺經濟關係史。主要論著有《臺灣造船業的技術轉移與學習》(遠流文化事業,2011)、《商人、企業與外資: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1945-1960)》(左岸文化,2021)、〈外資、商業網絡與產業成長:論出口擴張期臺灣的日資動向〉,《臺灣史研究》(第26卷第4期,頁97-141)、〈二つの平和条約と日台経済―経済史の視座から〉(川島真、細谷雄一編)、《サンフランシスコ講和と東アジア》(東京大学出版会,2022,頁217-246)。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另闢蹊徑成篇章/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第一章 序論 一、戰前臺灣經濟史研究成果 二、日本經濟史學界的啟發 三、我們需要怎樣的經濟史 四、既有討論與章節安排 【第一篇 新事業的孕育】 第二章 大企業的創設:臺灣鐵工所 一、機械製糖與企業創辦 二、資本額與董監事布局 三、廠房擴充與組織演變 四、生產設備與業務經營 五、海外事業的設置 六、財務分析 七、小結 第三章 戰時組裝性事業的發展 一、汽車事業的發端 二、小型造船廠的設置 三、通信與電氣器材的製造 四、小結 第四章 總力戰的試煉:統制會與重化工業 一、臺灣鐵工業統制會的設立 二、從配給到生產:鋼鐵業的發端 三、軍需轉換:硝酸、硫酸錏與火藥製造 四、小結 【第二篇 紡織業的萌芽】 第五章麻紡織事業的興起與限制 一、紡織業近代化的起始:以在地需求為前提的黃麻紡織 二、一戰景氣與苧麻紡織的出現 三、小結 第六章 戰時紡織業的軍需化與民需化:麻、棉兩部門的開展 一、黃麻與苧麻紡織的軍需化 二、亞麻紡織事業的籌備 三、棉紡織工業的萌芽 四、小結 【第三篇 戰後經濟的調整與轉換】 第七章 戰後臺灣機械公司的接收與早期發展 一、從臺灣鐵工所到臺灣機械公司 二、臺機公司的人員聘用及技術傳承 三、臺機公司的經營實況 四、小結 第八章 戰時工業化的中挫與臺灣工礦公司的成立 一、戰後接收與臺灣工礦公司 二、鋼鐵機械與電工分公司 三、紡織業的接收與紡織分公司 四、臺灣窒素的接收與改編 五、小結 第九章 邁向獨立經濟體的摸索:連續與移植 一、戰時生產體制的再現 二、兩岸分治與軍需轉換:高雄硫酸錏公司 三、華南地區的鋼鐵廠設置構想 四、小結 第十章 結論 一、殖民地經濟近代化的摸索 二、走向戰後 三、二十世紀臺灣經濟論:前期經驗與經濟自立 後記 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
作者 / 洪紹洋
簡介 / 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黃紹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黃俊銘│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鄭志鵬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209110
ISBN10 / 6267209113
EAN / 9786267209110
誠品26碼 / 2682314577003
頁數 / 32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二章 大企業的創設:臺灣鐵工所(節錄)

一、機械製糖與企業創辦

  臺灣鐵工所的前身為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高雄鐵工所,成立背景與日治時代日本在臺灣推行新式糖廠的政策密切關連。1900年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為首的新式製糖工廠相繼成立,所需之建廠設備多由國外進口。糖廠竣工後,壓榨過程中使用的滾轆(Roller)及相關附屬設備,當時的日本國內和臺灣尚無能力製造。在此之際,各製糖會社的技術支援和維修需仰仗美國、德國的公司,或仰賴有許多日本移民、擁有日本人商業網絡的夏威夷在地的鐵工所提供服務。
以當時臺灣的工業能力而言,姑且不論製糖機械製作,甚至連糖廠簡單的修理都需仰賴國外;製糖事業因機械故障而中斷,送往糖廠的甘蔗若受到延宕,將影響產糖的品質。臺灣糖業株式會社為解決糖廠修繕的問題,1909年於橋頭工場興建鑄造工場,1915年開始嘗試生產滾轆。在此同時,1916年6月,灣裡工場亦決定鑄造滾轆,但卻因硬度不夠而無法順利生產。同年8月,橋頭工場鑄造滾轆時發現,以25%的軟鋼配合鋼屑能增加滾轆的硬度,因而開始量產。
  爾後在1917年9月,橋頭的鑄造工場或許受限於原本的廠房面積較小,於是將廠房搬遷至高雄,並開始生產鐵道貨車的車輛。依據記載,從開始生產滾轆至1919年底,共生產115支,其中的1918-1919年,訂單來自大日本、東洋、明治、鹽水港、帝國製糖等島內各製糖會社。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美各國的機械業多轉向生產軍需物資,加上日本國內的機械業者也十分繁忙;臺灣各製糖會社在不易從國外和日本國內購買製糖機械的情況下,體認到本地簡易的修理與鑄造工廠無法滿足島內所需,於是決議聯合出資,設立以生產製糖機械為主的鐵工所,並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鑄造工場為主體。
  與此同時,鈴木商店神戶製鋼位於臺灣分工廠的臺北鐵工所也預定在臺灣籌設大型造船鐵工所,並先於高雄購買約一萬坪的土地,作為廠房興建使用。另外,大阪田中機械製作所董事長田中岩吉亦計劃在臺灣進行類似投資。
  在多方均有投資計畫之際,最終達成合資設立以製造和修繕糖業機械為主之大型鐵工所的共識,並於1919年11月成立臺灣鐵工所,總公司設於高雄。在廠房建置上,初期先以鈴木商店所屬的臺北鐵工所為基礎,並且併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附屬高雄鐵工所。臺北工場在1919年12月1日完成經營權轉讓,高雄工場則於1920年1月1日完成買收。

二、資本額與董監事布局

  創立初始,臺灣鐵工所的資本額為200萬圓,當時於每股50圓的面額下,共發行四萬股股票。如表1所示,臺灣鐵工所最初的發起人田中鐵工所和神戶製鋼所鈴木商店共計劃認領15,000股,其餘19,000股由臺灣各糖廠認股,剩餘的6,000股,計劃由日本國內和臺灣關係者認領。也就是說,就公司成立前的認股分配規劃,臺灣糖業界認領的股權,大約接近公司發行股份的一半。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臺灣鐵工所開始配合軍需工業及南進政策發展。由於事業擴張,需籌措更多的資金投入生產及建設。基於上述理由,1940年5月,臺灣鐵工所向臺灣總督府提出增資計畫,並獲得增資200萬圓的許可。在新募集的4萬股股份中,臺灣各製糖會社、臺灣銀行及神戶製鋼所共認領約19,080股,接近新募集股份的一半。
  1944年4月,臺灣鐵工所於臨時股東會議提出增資600萬圓的計畫並獲得通過。戰爭末期,臺灣鐵工所的資本額高達1,000萬圓,在增資的12萬股中,由神戶製鋼所、臺灣銀行及戰爭末期整併而成的四大製糖會社,共認購61,645股。然而,至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共有40,050的股份未繳納資金。在臺灣鐵工所的最後一次增資中,實收資本僅籌措到最初規劃的約三分之二。
  鐵工所成立後,最初選出的董事為千葉平次郎、田中岩吉、草鹿砥祐吉、平高寅太郎、依岡省輔、田村藤四郎、三浦育三等七名。其中,董事長由田中岩吉擔任;監察人由數田輝太郎、鈴木重臣、羽鳥精一擔任。大致上,上述董監事成員多服務於臺灣各製糖會社,故鐵工所可視為因機械製糖興起所衍生的事業。
  其後,隨著歷次股東會議的召開,董監事成員亦有異動。值得注意的是,在1926年間,臺灣鐵工所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於成本考量下關閉臺北工場,造成約16萬圓的損失。在此同時,工場主要幹部亦紛紛離職。最終,董事長田中岩吉等重要董監事幹部也宣布辭職,新任董事長由大阪田中製作所專門取締役泉量一轉任。泉量一上任後,開始建立鐵工所的營業方針,並展開各類機械的製造,促使公司利益開始好轉;公司虧損也因而逐漸降低。至1928年時,訂單高達180萬圓,純利潤高達22萬餘圓,同年上半期配息則高達5%。
  1929年泉量一的任期結束後,飯田耕一接任董事長。其後,飯田耕一於1936年死亡,勝又獎接任董事長。1937年12月,隨著勝又獎的請辭,泉量一回任董事長。然而,1943年下半及1944年4月起,臺灣鐵工所東工場和西工場轉先後交付海軍管理,臺灣鐵工所亦於1944年6月,轉由海軍中將宮田義一繼任董事長,直到二次大戰結束。
  在員工聘用人數方面,公司成立初期的1920年共聘用技術人員10名、事務員10名、職工250名。工場主任近藤正太郎原任職於臺北鐵道部汽罐部六年,其後轉任至臺灣製糖會社高雄鐵工場擔任主事;臺灣鐵工所成立後,近藤氏則擔任工場主任。至1939年上半年,會社共有職員67名,其中35名為技術員;還有工人共448名、臨時工52名、見習工213名、圖工7名、雇員21名及雜役84名。到1944年年底時,共有職員807名,工人2,650名,為日治時期聘用最多員工的全盛時期。
  臺灣鐵工所的員工來源,除了來自日本國內的技師外,亦包含臺灣自行培養的人才。例如:1931年成立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自1934年第一屆畢業生起,即有部分學生進入臺灣鐵工所服務。除了高等技術人員的補充外,鑄造工場中約有50人以上的見習工,經由三年的訓練,便能學得全部技術;但要經由五年,才能培養成為熟練工。
  透過戰前校方的名簿資料與出版品,可知悉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畢業生進入臺灣鐵工所服務的情形;之中,有第一屆機械工學科畢業生田村二郎、第二屆機械工學科畢業松原喜一郎和松尾繁成、第三屆機械工業科畢業生金井正弘、第四屆電氣工學科畢業的洪坤鍠、第五屆機械工學科畢業的許玉堂、第七屆機械工學科的畢業生江虹麟進入該公司服務。畢業於臺南高工的臺灣人升遷情形,如1938年進入公司服務的許玉堂,至戰爭末期時,已經升任至造機課課長;1939年入社的江虹麟,在戰爭末期升任至東工場機械工場職場長。從這些資訊能夠瞭解到,日治末期,臺灣人已有機會擔任至公司的中階技術主管。
  另一方面,1940年1月,臺灣鐵工所在高雄州知事的認可下提出自行培育技能者養成計畫,該計畫獲得臺灣總督府補助,促成臺灣鐵工所教習所的成立。臺灣鐵工所教習所自1940年開始招生,其招收高等科畢業學生,經由三年訓練後,升任鐵工所技術工。然而,1945年因戰爭局勢相當激烈,教習所停止招生。另外,由於1940年代以後業務增加,鐵工所依據1940年9月臺灣總督府頒布的〈青少年雇入制限令〉,向高雄州提出雇用青少年擔任工人,以補充現場作業人員的不足。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1910-1950年臺灣經濟如何從戰前過渡到戰後?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