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nd Is My Mother: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a Native American Shaman
作者 | Bear Heart/ Molly Larkin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風是我的母親: 一位印第安薩滿巫醫的傳奇與智慧:,出版二十餘年,長銷不斷,翻譯成十多種語言,療癒身心的經典之作!熊心:「要獲得人生美好事物的途徑就是透過和諧。要與 |
作者 | Bear Heart/ Molly Larkin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風是我的母親: 一位印第安薩滿巫醫的傳奇與智慧:,出版二十餘年,長銷不斷,翻譯成十多種語言,療癒身心的經典之作!熊心:「要獲得人生美好事物的途徑就是透過和諧。要與 |
內容簡介 出版二十餘年,長銷不斷, 翻譯成十多種語言,療癒身心的經典之作! 熊心:「要獲得人生美好事物的途徑就是透過和諧。 要與萬物和諧共存,但是最重要的,得先能跟自己和諧相處。 你的人生有許多事情會發生,有些是美好的,有些是不如意的, 有些人也許會跟你爭執,有些人會想要控制你的人生, 但是『和諧』這個詞能圓緩任何問題,而且讓你的人生變得更美好。」 熊心,一位經過嚴格傳統訓練的印第安薩滿巫醫,以動人真摯的文字,述說印第安部族神祕、有趣且充滿靈性的生活。這些發生在族人和他身上的真實故事,讓我們得以了解傳統印第安部族無與倫比的智慧,包括印第安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印第安巫醫的歷史和傳奇事蹟、熊心自己被族中長老選為巫醫的訓練過程,以及透過禁食、唱誦和對自我了解的靈境追尋來攝受偉大的精神力。 對照於現代人忙碌紛亂的生活和匱乏的心靈,印第安部族顯然知道怎麼讓生活過得更充實。他們對於大自然的尊重、對長者心存敬意、對待金錢的方式,也讓他們比我們更懂得知足感恩,因而更能領受人生的美好訊息。 【溪族印第安人的人生智慧】 * 當你伸出援手而使某人因此得到更美好的感覺,你就已經療癒了那個人。 * 心靈的力量可以成就任何事,比今日無論為了什麼理由而創造的奇妙藥物都更有效。 * 也許你的人生有時仍像個迷宮,卻永遠都有出路,只看你做了什麼抉擇。 * 碰到可怕的遭遇時,要說「謝謝你」,因為那裡頭一定有個什麼教訓。 * 不論你從事的是哪個領域的工作,總有人比你優秀那麼一點點,可那又如何?表現得比我們傑出的人都值得我們讚美,但你一定有某些地方強過他。 * 記起已逝之人時,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有意義。他們替我們開路,所以我們深懷感激。 * 愛的力量是唯一能融化人心的火力,如果這個愛誠摯又真心。
作者介紹 熊心;茉莉.拉肯姓名:熊心Bear Heart 美國印地安薩滿巫醫、心靈療癒者,終生在生活中奉行並實踐原住民的智慧,也致力於將原住民的處世之道傳承給後代子孫。 熊心也是極受歡迎的演說者,無數電視節目和廣播都訪問過他。曾獲路易斯安那州聖約翰大學頒授榮譽人文科學學位,同時也是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精神療養院的兼職顧問。 熊心於2008年以九十歲高齡過世,他的一生都在幫助他人。即使生命只剩最後幾個禮拜,他都還在助人、教人,以及為每位來訪者釋疑解惑。姓名:茉莉.拉肯Molly Larkin本身是一位作家。她在人生最困頓低潮而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時,遇見了熊心。她在熊心的帶領下,接受原住民長老深度的教化和指導靈修,進行過數次「靈境追尋」,領悟到精神層次上的重生,也使她對原住民的觀點和教法有獨到的了解,並撰寫了這本暢銷書。茉莉居住在加州洛杉磯。鄭初英雲林縣人,目前為家庭主婦兼事翻譯,譯有《空中火力:大衛.羅賓遜》、《葛蕾西.艾倫殺人事件》、《格林家殺人事件》(臉譜)、《英雄與梟雄》(商周)、《少做50%,贏得100%成效:雲豹變大象的偽工作與假流程》(三采)、《我的人生療癒旅程》、《與動物朋友心傳心》(橡樹林)。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導言 第一篇 啟蒙 1.走在美的光采中 種植棉花 2.全面教育 成為獵人 學習思考之道 我心歡愉 3.別要求當巫師 巫術的魔力 邀請 啟始 午夜的河流中 躺在蟻丘上 小水獺與老先知 你理解這種吟詠嗎? 4.環抱一棵樹 一棵樹的智慧 從心溝通 瑪土撒拉 我會再次行走 第二篇 你自己就有療癒的力量 5.這是誰的法力? 真正的雪 依能量行事 力量的黑暗面 6.行醫之道 以菸草為酬 條條道路通羅馬 孤獨的路途 7.另類療法 上帝是寬容的 綜觀全局 釋放與捨棄 祂知道你住在哪條街 8.平穩向前行 別從頭到尾使用否定句 思緒的力量 一夜好眠 歡笑是靈丹妙藥 一體兩面 一次只要活一天 9.面對生命中的苦難 雖是困境,總有出口 再次奉獻 第三篇 學習如何過生活 10.愛的力量 我們到底在爭鬥什麼? 愛的療癒力量 上帝的子民 11.與地球對話 每個腳步都是祝願 感恩 獻祭 向我們的「親緣」學習 維護大地的神聖 四個方向 12.另一種教堂 紅路 聖靈之地 造物主的心跳 神聖環圈 你的本質 13.佩奧特之道 美洲原住民教會 有需求的人就可以來 佩奧特:造物者的恩賜 有些事,就是沒有邏輯可言 律法不能用來約束至高性靈 14.神聖菸斗 讓大家都有一支菸斗 祈求上天的幫助 萬般事交託給祂 體現神聖 今天何其美好 15.靈境追尋 坐牛 靈境追尋 高地之上 只有上帝知道你是誰 來自微小事物的力量 隨煙遨遊 存在我們內心的沉靜 16.人人都能有貢獻 探求智慧 翻越高牆 餽贈之道 我要叫你「兄弟」 禱詞 後記
書名 / | 風是我的母親: 一位印第安薩滿巫醫的傳奇與智慧 |
---|---|
作者 / | Bear Heart Molly Larkin |
簡介 / | 風是我的母親: 一位印第安薩滿巫醫的傳奇與智慧:,出版二十餘年,長銷不斷,翻譯成十多種語言,療癒身心的經典之作!熊心:「要獲得人生美好事物的途徑就是透過和諧。要與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6267219041 |
ISBN10 / | 6267219046 |
EAN / | 9786267219041 |
誠品26碼 / | 2682302985001 |
頁數 / | 320 |
開數 / | 大菊16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2X17X1.5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導言 茉莉.拉肯
一九八七年時,我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只在短短十二個月中,我便經歷了:做事不牢靠的合夥人讓我失去了事業、申請破產、我的情人自殺,而且在和舊情人重啟新關係之後,他卻為了一位十九歲的女接待員拋棄了我。我進入了人生最黑暗的深淵,所以抱著破釜沉舟的態度,擬定一個終結它的計畫。就在這個時候,我遇見了熊心(Bear Heart)。
他的話語帶給我希望,而且就從那時起,與他的合作戲劇性地改變了我的人生。有關他教導的書,就如我所獲得的幫助和啟發一樣,很自然地也可以鼓勵無數的人們。
回首前塵,我看到自己的人生彷彿一條迢遙的探求之旅。我的旅程,是以國二那個年紀、想成為一位出家修道者為起點,但到了高中卻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而改變方向;我在大學時期嘗試過毒品,接下來禪修了十二年。這兩件事都發生在修行的聚會所裡,但不管是化學藥物或東方宗教,都無法帶給我心靈上真正的平靜。
不知從何時起,我體悟到當身處大自然時最能覺知那份祥和的寧靜,是多年來與禪修搏鬥時從未有過的領受。因為美國印第安人的「宗教」是植基於與大地和萬物生靈的關係上,所以,尋求一位願意與非印第安人的我合作的原住民導師,似乎是在我人生裡尋求平靜與和諧最清楚的答案。
開始尋覓原住民導師之後沒多久,我就遇到了庫格(Cougar,美洲獅),他兼容並蓄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傳承,很快就成為我摯愛的人。一九八七年他的自殺,因此帶給我重大的創傷,而這樣的悲劇時刻,往往會成為人們一生中重大的轉折點。庫格過世三個月後,我遠赴華盛頓州參加他的紀念會,就在那樣的機緣下結識熊心。很多人為庫格的輕生悲傷不已,熊心卻以無限的溫暖、深刻的情感、幽默的談吐和滿懷的慈悲來安慰所有人――他的能量無遠弗屆地啟發了我們的精神。
幾個月之後我返回加州的家時,熊心也來到洛杉磯主持一些儀式和工作坊。我全程參與後,有一個了解我內心深處的憂傷沮喪的朋友,建議我私底下和熊心會面。我完全沒有什麼預期,但是內心裡,也許是直覺,也或許只是絕望,告訴我自己這是個好主意。
我對熊心說了過去所發生的事,以及我想要結束生命的念頭。和他相談的三十分鐘期間,他說出的一席話令我永生難忘:「世上有很多種死亡。沒有必要為了一部分的你不再滿足你,就離開這具臭皮囊。一旦有了這樣的體悟,你可以重獲新生,迎接更好的人生。」他同時也說,願意幫我進行一場「靈境追尋」(vision quest),之後讓我領悟到了精神層次上的重生。
會談結束後,我開始懷抱希望;從那刻起,熊心的引導和啟示對我的精神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幫助我展開雙手擁抱生命,而不是逃離。我的人生歸功於「偉大的靈魂」(Great Spirit),而熊心的循循善誘引領我走上這樣的理解。
在美國的各色文化中,沒有像印第安原住民文化受到那麼多曲解的了。我遇過以為印第安人已經滅絕的人,也有人認為,所有的美國原住民都是居住在保留區裡的貧困酗酒者。這兩種看法當然都不正確。沒錯,今日美國原住民族群的人口,確實比起往日歐洲人宣稱其美洲大陸所有權之前來得更少,而且有百分之四十五住在保留區的印第安人,其生活水平低於貧窮線;居留區印第安人的平均壽命不到五十歲,而且在美國本土的任何族群中,原住民的嬰兒死亡率最高;由社會和遺傳學等等角度來看,酗酒也仍是一項大問題。不過就算險阻重重,幾世紀來原住民的很多傳統習俗和儀式,今日仍由他們的後代子孫傳承不息。
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鼓勵讀者去尋求和參與這些儀式――它們絕大部分不是難得一見,就是不適合大多數人。很多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已經永遠失落,而有些部分應該只是由合格的醫者來代代相傳。但仍有許多是我們可以從美國原住民的教義上學得的,也就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大地交融的方式、或是另一種迥異於西方世界的精神。熊心是其中極少數經過傳統訓練出來,願意分享生活智慧的原住民。
自從初次會面以來,我不但在好幾次的儀式上和熊心並肩而坐,傾聽過他無數次的談話,還讓他為我安排了五次靈境追尋。他精闢的思想、充滿智慧的話語讓我獲益良多,也都被我擷取、放進本書之中。
這段時間裡,在熊心的指導下,我吸收了這些教導與進行靈境追尋,讓我更了解自我和人生目標。在充斥五花八門的廣告、各類電視節目和電影環境下成長,徒然讓我覺得不知道自己是誰;但自今而後,我不會再以自己的成就、財富還有與別人的比較來評斷自我。這個最關鍵的轉換,帶給我窮盡一生都在追尋的、心靈上的寧靜與祥和,而我衷心地希望,本書的讀者也都能夠汲取來自熊心的話語,並且從中得到同樣的啟發。
內文 : 走在美的光采中
出生後才三天,母親就帶我到住家附近的山頂,將我介紹給大自然。首先她為我引見四個方向──東、南、西、北。「我要為這個孩子祈求一份特別的祝福。您環繞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能夠繼續往前進。請求您照護他,並且帶給他均衡的人生。」
接著,她握著我的小腳觸摸這塊大地。「親愛的遠古之母親大地,將來有一天這個小孩會走路,會遊玩,而且奔向您的懷抱。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我會試著教導他對您心懷崇敬。無論他走到哪裡,請與他同在並支持、照料他。」
我也被引見給太陽。「遠古之父太陽,這個孩子成長之時,請將您的陽光灑落在他身上,讓他身上的每個細胞,不只在生理上還有心理上都能發展正常而且強壯。無論他身在何處,請用您溫暖和慈愛的能量擁抱他。我們都明白他的人生可能會有烏雲出現的時候,但您總是恆常的照耀──請以陽光遍灑這個孩子,讓他永保平安。」
她將我高高舉起,讓陣陣微風吹拂我身,再對著微風說:「請記住這個孩子。有時候您勢如雷霆,有時候您水波不興,但願您讓他生活在這個地球時,總是能夠明白您存在的價值。」
接著我被介紹給水流。「水呀,我們的生活裡不能沒有您。水就是生命。我祈求這個孩子永遠不知口渴的滋味。」
她在我的額頭放上一些灰燼,說道:「火啊,請為這個孩子燒掉人生的障礙。讓他的道路通暢,不會在學習愛和尊重生命的路途上絆跌。」
那個夜晚,我被介紹給高掛的滿月和星空。成長的過程中,我在遠古大地之母所提供的綠草如茵的地毯上嬉戲追逐,這些大自然環繞著我,吸入的空氣支撐我的生命,在我的軀體內流動,呼出空氣時則帶出所有有害的物質。
由於我的族人與這些大自然的關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已經感受到那份歸屬感。我可以想像,為何我們大部分的人那麼容易與環境交融。很久以前我們就已明白,生命圍繞在我們身邊──在水中,在地上,在植物草木間。孩子們被介紹認識大自然,所以當我們成長時,就不會輕忽大自然,也不會對其產生高不可攀的心理。我們都感受得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大自然平等地存在。我們尊重每一株纖細小草,愛護萬樹叢中的任何一片葉子,乃至萬事萬物。
※ ※ ※
我的名字是Nokus Feke Ematha Tustanaki,譯成你們的語言是「熊心」的意思。我的另一個名字則是馬塞勒斯.威廉斯(Marcellus Williams),一九一八年出生於奧克拉荷馬州。
我的部落是馬斯科吉(Muskogee),源起於目前的喬治亞州與阿拉巴馬州的水道沿線。逐漸在這一帶定居的歐洲人並不知道我們是馬斯科吉族,只是以我們的棲息地而說我們部族是「居住在溪(creeks)邊的印第安人」。從此這個名稱就被沿用,所以我們通常是以溪族印第安人(Creek Indians)之名為世人所知,然而我們其實是馬斯科吉族。
一八三二年時,美國總統傑克森簽署了一項命令,強制原住民遷離美國東南方;馬斯科吉族就在那時與契卡索族、喬克托族和切諾基族一起跟著遷移。我們從家鄉千里迢迢地來到所謂的「印第安領地」(Indian Territory),也就是後來的奧克拉荷馬州──來自喬克托語的Oklahoma,字義是「紅人的土地」。歷史記錄了這次的遷徙,但是從未提到背後含藏的情感問題──我們族人的感受,他們必須拋在身後的一切,以及必須承受的苦難。
這次的遷移是被迫的,而我們對此毫無選擇。如果有族人拒絕離開家鄉,士兵們便搶走母親懷裡的幼兒,朝著樹幹猛撞,說道:「離開,否則我們會對這裡所有的小孩做出同樣的舉動。」聽說有些士兵手握軍刀,把孕婦們猛拉到部隊前列,當場開膛破肚。這就是我們如何被迫離開祖先的土地。
我的族人全程步行,從日出走到日落,一路由馬背上的士兵圍趕著成群移動。當族裡的老者在途中不支死亡時,也不給我們時間為他們舉行得體的葬禮。許多我們珍愛的人被士兵棄於溝壑,屍身僅能用樹葉和柴枝草草覆蓋,因為我們被迫繼續前進。這是一條迢迢長路,人人筋疲力竭,而且年幼的孩子趕不上大人的步伐,所以再累也得背著他們,或片刻不離地牽著他們的手。但是沒人有體力長時間肩負孩子的重量,所以有些孩童和他們的母親最後就只能被拋在後頭。而在那樣的千里跋涉中,這只是我們族人必須忍受的部分磨難,那些不公義的行為所帶來的悲痛和哀傷難以抹滅,以至於我的族人稱它為「血淚之旅」。
我認識的一個孩提時期就歷經那場千里跋涉的人,告訴了我事件的過程。他說,有一次他們一群人和幾匹馬兒被塞進十二艘老舊、破損的渡船裡,準備橫渡密西西比河,但途中渡船開始往下沉,所以他只好一把抓住妹妹、爬到朝岸邊游去的馬匹背上。為了不讓他們待在馬背上,士兵們便一路追趕。他試著催趕馬兒,但是馬兒本來就不擅游泳,又因騷動受到驚嚇,所以反而愈來愈慢。他已見識到士兵的面目有多猙獰,超載的渡船有多危險,眼見滅頂之災在劫難逃,所以他已有告別人世的心理準備。就在那個時候,有個人騎在另一匹馬上來到他身後,一把抓走了他的妹妹。「我一到達岸邊就痛哭失聲,」他說,「因為我以為妹妹被士兵抓走了,後來才發現其實是族人幫助我脫離險境。」
很多人死於穿越密西西比河途中。能夠渡過河流的倖存者,也大多因為游泳上岸而全身濕透,偏又遇上寒風刺骨的天候。有一位老婦人因為這場磨難而筋疲力竭,陷入困惑恍神的狀態中,已經渾然不知自己身處何地──她以為回到了老家,便開始下指示給年輕人:「沿著那條小徑走到岔口處,地面上有些乾柴。撿拾回來,架個篝火讓大家暖身。」她還記得家鄉的哪裡可以找到木柴,內心也以為自己仍然身在故居。毫無疑問地,她但願自己就在彼處。
我的曾曾祖母也在那場被迫遷移的行列之中。不管天候如何,他們都得繼續前進,光著腳行走在雪地裡,她的雙腳因此凍傷,長了壞疽,後來腳更毫不誇張地從腿上掉落。她被埋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吉布森堡,但所有逝者都沒有刻上姓名的墓碑,只矗立著許許多多的十字架。我們族人的埋骨處,竟連身分的識別都不可得。我不知道曾曾祖母埋在哪裡,只知道她與族人同眠於斯。
就算我們安頓下來了,也並不意味從此就過著平安的生活。我們的孩子被迫離開父母身邊,強制進入寄宿學校,而且從此禁止使用母語,只能說英文。因為這是一所政府立案的寄宿學校,所以他們必須在課堂與住所間長途跋涉、整理床務,像在軍營中一樣自己打理所有事。這是強加在我們年幼孩童身上的行為之一。當時的原住民都以一頭長髮為傲,但到了寄宿學校後,孩子們全都必須剪成短髮。有些行政管理人員就直接將碗倒扣在孩子的頭頂,順著碗沿剪落髮絲,再大肆嘲笑這個無辜的小孩。
但那也還只是我們必須忍受的些許欺壓。時至今日,在某些祈福儀式上,我們的族人當中仍有不少人誠心為所有人類祈禱,無論膚色是黑、黃、紅或者白。歷經無數磨難的我的族人,怎麼可能還能滋生如許的愛?
※ ※ ※
我在今日奧克拉荷馬州歐基馬以西三英里遠的鄉村長大。溪族並未居住在所謂「印第安領地」的保留區裡──族裡的每個成員都可以得到由政府授予的一百八十英畝土地,而我的家人就住在母親原本獲配的土地上。當我來到這個世間時,母親已經接近生育期的尾聲,所以我和哥哥、姊姊之間都差了很多歲,也就沒有親近的兄長可以玩在一起、結伴打獵或胡鬧搗蛋。在父母親的陪伴下,我可以說孤單地長大,獨自探索生活的樂趣。
曾有一度家人認為我會成為一位歌手,哥哥甚至還幫我挑選了一所音樂學院,但也因為那是他的決定,所以我並不想去。我想要做自己決定的事,做我自己感覺良好的事。我猜想,年紀很小的時候我就已經是個千山我獨行的搗蛋鬼了。無論如何,我就是不想老當人家的「小弟弟」。
我進了離家約兩公里半遠的鄉村學堂,直到我得到了一匹可以騎的雪特蘭矮種馬之前,每天都得走路上學。有些時候我從學校放學時,會站在馬背上,而牠也沒有因此就放慢腳步,母親因此經常追著我跑,「有一天你會摔下來的。」我只回答她:「我很有可能會傷了自己,是吧?」可下一次我就反向騎馬,要不就是沿路馳騁,或者跳下馬背、手還掛在鞍頭地奔跑。這種方式可以產生一股衝力,讓我一躍而至馬身的另一側。我到競技場觀賞馬術表演時,見識了一招名叫「桶式翻滾」,也就是在馬匹奔跑中,騎士滑到馬腹下方後再從另一側上來的花招,就到棉花田裡練習,摔落到地上好幾次,卻也總算學會了。
所有的農場小伙子都得做很多體力勞動,因此個個身強體壯,但我還是能夠壓倒每個人,所以在學校裡被認為最佳的摔跤運動員。我哪兒都跑過,會四處尋找各種跑步的路徑,比如藉著穿過玉米田來練習跑步,來回急速衝刺但不准自己碰觸到莖梗。我們家離歐基馬有約五公里遠,每當要進城時,我一跳下門廊就開始跑,不到目的地絕不停下來。然後再跑回來。有一次父親在路邊發現一條鐵管,那是從一輛卡車上掉落下來的──可能就在前往歐基馬附近眾多油田之一的途中。這條鐵管的長度,正好可以連接我們家門前兩棵樹的分叉處,所以我們就把它橫掛在兩棵樹上,我還綁上一條繩子,從此經常只靠雙手上上下下、來回地攀爬這條繩索。
在給馬匹大量的運動量前,我得餵豬、餵雞、照料菜園子、擠牛奶,更得幫媽媽不停地大力攪拌牛奶成黃油。擠牛奶永遠沒有哪個時間點最恰當。夏天的時候為了趕走惱人的蒼蠅,牛隻會用力甩尾巴,動不動就掃到我的臉。冷天呢,不管天氣有多冷,我仍然得擠牛奶。難怪有人曾說牛會跳過月亮,我猜想應該是因為冰冷的手指吧!
我們家有一間煙燻屋,用來加工處理火腿和醃製豬肉。記得有一次大黃蜂占據了整個煙燻屋時,我老爸只頂著一片和手一樣寬的屋頂板,連襯衫都不穿就走進煙燻室,趕走所有的大黃蜂。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沒被螫,因為他並不是一位擁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巫師。渾身是膽,他就是這樣子的人。對於他的這個作為,我感到十分敬畏,所以在樹洞裡找到一些住在裡面的黃蜂,把指頭伸進去讓牠們螫,然後再拔出螫針。這會讓我痛上一陣子,有點像打針的感覺,但我漸漸習慣了那種疼痛。有時候我會用一隻手抓黃蜂,再用另一隻手扯掉牠們的螫針,再握住滿手的黃蜂到處炫耀。別人不知道牠們已經沒了螫刺,所以對我佩服不已。那時候的我好像才十歲吧。
我常做些瘋狂的事。有一天,學校的哥兒們要和我交換三明治──我母親過去會為我做風味絕佳的夾肉三明治,而我的朋友只有臘腸三明治可吃,但我還是跟他交換著吃。不過,吃掉三明治前我會先拿出裡頭的臘腸,保存起來。回家的路上,我用刀劃開臘腸、沾濕後貼在臉上,看起來就很像一道長疤。回到家後,我的母親一看到我便大吃一驚,甚至哭了出來,「喔,兒子啊!」急忙伸出手臂抱住我。當我扯掉臘腸時,她本想責罵我一頓,卻因為笑得太厲害而罵不出來。
※ ※ ※
父母親總是交代我得在天黑前就回家,但是有一回,在我差不多六、七歲時,因為和鄰居家的孩子玩得十分盡興,完全沒有察覺回到家時天色已經暗了。我走到父親跟前,說道:「對不起,我忘了你警告我們要在天黑前回家。」他覺得必須堅守自己的承諾,便纏起皮鞭狠狠地抽了我一下。打在身上並不痛,但是心裡感覺難受,想不到我竟然讓我崇敬萬分的父親生氣且鞭打我,所以我跑回房間,哭到睡著。
幾天之後,我無意間聽到母親向兄姊們說起這件事。她說,那天父親也哭了一整晚。父親說:「他都跑來跟我認錯了,我卻還處罰他。當初應該接受他的道歉才對。」那天晚上他幾乎沒睡,但他還是覺得必須履行自己的警告,所以以後無論他說什麼我都會聽從。我覺得這件事情對他的傷害比我還深,因為我很快就將之拋諸腦後。這次逾越父親訂下的底線之後,我變得更加謹言慎行。
※ ※ ※
雖然我父親從沒有放棄修持傳統智慧,他卻是一位基督徒,而且深諳《聖經》的知識。他常常會念《聖經》中的片段給我聽,然後問我:「你認為它的意思是什麼?」當時我只有九歲,但是這個過程讓我懂得去思考。
他讀諾亞方舟的故事給我聽:諾亞派出烏鴉尋找陸地,但是不見牠歸來;接著他又送出一隻信鴿,這回鴿子不辱使命,終於銜著一根橄欖枝回來,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總看到信鴿的鳥喙上叼著橄欖枝。
「這是一則好故事,但是你對這事件的看法如何?它的意義是什麼?」
我的回答是,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要求他去完成某事的時候,一開始朝著正確的方向行動,然後因為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失去了興趣;但也有其他人認為被託付責任是一種榮耀,所以會戰戰兢兢、想辦法完成任務,以滿足託付者和他們自身的需要,就像那些歸來的鴿子。
他只是點著頭,從沒對我說過「對」或「錯」,因為他想知道的並不是答案,而只想明白我的邏輯,看我是怎麼思考的。他要教導我的也就是這個。
※ ※ ※
我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基督徒,她在外的大部分活動,都以印第安浸信會教堂為中心。她是教會裡的婦女組織領導人之一,但在工作時,有些方面她仍會沿用印第安人的方式。教會的婦女要開會時,她會要她們在之前和開會期間禁食,會後再一起用餐。她告訴我,禁食是與偉大的神靈聯繫的方式──因為大家都禁食,所以討論教會事務有關靈性層次時會更專注。
我也聽母親說過,我們族人透過禁食而感知一些事情。我十歲的時候,雖然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溪族語,卻不認得它的文字,所以我決定禁食請求造物者幫我學習閱讀。我帶了一本溪族的唱本進入森林,一邊唱一邊非常仔細地逐字逐句對照唱本,而且前後重複了好幾次,從傍晚開始禁食到隔天下午兩、三點。我就是這麼學會溪族文的。一點也不難。
我母親的口才很好,相當懂得怎麼跟人溝通,可以毫不遲疑地對男人們下指令,告訴他們教會的需要。她有條理地組織所有事務。她讓男人們在夏天裡為當地的一些農民挑棉花,把得來的酬勞捐給教會。這就是為什麼教會舉行大型聚會時,有能力招待所有的來客。
耶誕節來臨時,她會規劃胡桃餅的銷售來籌措金錢,以購買教堂裡所有小朋友的禮物。耶誕夜最後的禮拜之後,耶誕老人便會揹著一袋禮物進來。印第安的耶誕老公公說的是溪族語!那真是一段令人愉快的時光。
種植棉花
我八歲的時候,父親就教我怎麼幫一組馬套上馬車和犁;十歲時,他給了我兩英畝田,說:「你想種什麼就種什麼,要是什麼也不想種,那就任它荒蕪吧。或許野兔會來吃野草,你就可以抓野兔來打牙祭。這是你的選擇。」不要讓土地完全閒置,要讓它產生效益,這就是父親要教導我的事。
所以我種了兩英畝的棉花。那是我自己的、品質優良的棉花,所以我必須下田幹活,擔起所有的農務。我學會了如果想要犁得深一點,要用哪一種犁頭,也學會如何在每行之間開犁,以防止野草往上蔓生。我從馬兒身上拉了繩子綁在我背上,所以只要我被土裡的根或石頭絆住,繩子就會將我往前拉,讓我撞上犁子把手上的槓桿。我常常跌跤,但也總是拍落身上的灰塵就繼續前進。棉花開始成長的時候,我會檢查每個圓莢,看看是否有棉子象鼻蟲的蹤跡。假如真的出現了,雖然我們沒有任何殺蟲劑可噴,但至少我們還可以祈禱。我就是這麼照料兩英畝大的一小塊棉花田。
我的確期望自己每件事都能做得比別人好,但我還是不能不說,我在採棉花時實在是遜咖一個。採棉花時,我總是一個個從圓莢裡挑出棉花。我挑得很乾淨,但這差事真的很耗費時間,因為圓莢緊包著棉花,很難拉得出來,棉鈴乾巴巴的尖頭經常因此刺入我指甲的正下方,所以指頭的邊緣都是血。有的人可以一次採收兩行棉花──左邊一個棉花袋,右邊也有一袋,非常熟練地左右開弓,沿路採收下去。我在採收時,一行只能用一個袋子,而且得花上熟手四倍的時間。
因為我有很多表兄弟住在附近,採收棉花的時間一到,我就僱用他們。我是老闆,但大家都一起下田採收。袋子一裝滿,我就負責秤重,在每個人的名字旁邊記錄重量後,再把棉花丟進馬車裡。採收完畢後,我把棉花賣了,再付薪資給他們。我記得當時棉花的價錢是一磅八分美元左右。
第一次賺到錢後,我的一位表哥開車載我從歐基馬到奧克穆吉鎮上。油資由我付,往昔一加侖只要二十五分。我在奧克穆吉買了一件麂皮夾克和一雙新的工作鞋,酷斃了。那一刻我是那座城鎮裡最趾高氣昂的男人,因為雖然我才十歲,就靠自己勞力賺來的錢買東西了。
之後不久,父親就生了重病,有段時間甚至離不開床。有一天他喚我到床邊說:「兒子,我實在不願要求你這麼做,但是我想知道你願不願意暫時輟學來幫忙媽媽打理家務?」我答應了。反正我也很開心不用上學。經常有人來探望父親,並為他祈禱,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不再有人到訪,只剩我和母親兩人守著這個家。
其他家人的援助,讓我們不至於陷入困境。每到雜貨店買東西和到加油站加油時,我們只要簽個名,哥哥就會付清帳款。他並不是個有錢人,但以這種方式照顧我們的能力還是有的。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過得捉襟見肘。那時候沒有冷氣,就算有,我們也吹不起。我在屋子的門廊邊用樹枝蓋了一個棚架,一到夏季就把父親的床搬到那兒。我會駕著馬車到離家四公里遠的一處泉源地,裝滿兩桶水,載回家灑在父親的床邊和遮陽的棚架四周。在我們那個時代,這就是冷氣空調。
一個六月的星期六下午,我在前往泉源處裝水途中的一個交叉路上遇到了兩個騎著馬、正要從學校往城鎮去的哥兒們。因為我早就離開學校,所以有好一陣子沒看到他們了,便問他們是不是要去看電影。
「喔,不是。我們剛採收完棉花,拿到一些酬勞。明天是父親節,所以想要為我們的父親買個禮物。」
我只能「喔」的一聲,就無話可接了,只好裝作沒事地繼續前進。我也想買個東西給父親,但是別說買不起了,口袋裡甚至一毛錢也沒有。那就是為什麼我會當場哽住說不出話來的理由。那天提水回到家裡之後,我特別為父親做了很多額外的小事。我徹底清掃整座樹棚,多灑些水到庇蔭棚子的柳樹上方,當然也在他的床舖四周灑水。我很希望有個什麼方法,可以讓我的爸爸過個快樂的父親節,比如送一點特別的東西來向他表示敬意。我覺得假如我多做一些額外的事,那麼就會有好事發生,我就有能力為父親掙得一份禮物,可什麼好事也沒發生。因為那個晚上我的腦袋裡都是這個念頭,所以睡得並不好,說不定還哭了呢。
每天晨曦乍現,起床後,我開始幹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為母親點燃廚房的柴火,然後再準備一桶乾淨的水、撿雞蛋、擠牛奶和餵養馬匹。這就是我每天早晨的例行工作。料理完所有這些事情後,我就會回到屋子裡,媽媽也都會剛好在這時幫父親準備好早餐。
那一天,當母親做好爸爸的早餐時,就在送去給父親前的最後片刻,我突然有了個好點子。我衝進房間,撕下一頁我在學校用的便箋簿,匆匆寫上:「親愛的老爸,您是世界上最棒的父親。我非常愛您。祝您父親節快樂。」我簽下了名字,那便是我能提供的禮物。
我來到父親床前,遞上裝著早餐的托盤,上頭就擺著我剛寫好的字條;他拿起紙條閱覽,讀完後便將我擁在懷裡。在那我與他相擁的片刻中,我感受到,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會有一個多麼美好的、充滿喜悅的世界等著我們。但是在那之前,即使那等著我們的、偉大的幸福的一小片段,也可以藉由一個小小的擁抱,在父母和孩子間愛的表達中體驗到。
我經常回想那次父親節。很多時候,每當我環視自己的子孫,尋求一些美好的、可以堅實擁有的事物時,這個回憶總能推動我繼續前進,更讓我明白世界因為有他們的存在而更美好。那也是為什麼我願意冒著被族人批判的代價,與非印第安人分享那些來自我們祖先的哲理、愛和關懷。來到這個世上時,我們並沒有選擇這個來自特定文化的特定膚色。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但為什麼會被送到此?我們都想知道自己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也因為如此,我們都有機會見識走在印第安人所謂的「性靈之道」(Spirit Road)是什麼意思。而當我們行走在性靈之道時,是不分天主教徒、猶太教徒、佛教徒、印第安族或任何特殊身分的。大愛齊聚在那一條道路上。我們從內心散發而出的關懷和愛,既能進入其他人的生活,也能夠帶領我們往前。
我的母親是印第安浸信會婦女會的會長,連任了二十五年,退休時還榮任終生榮譽會長。教會舉行這個隆重的儀式時,有一位長者發表演說,把我們部落的語言譯成英文的話,他的祝辭大致是說:「這麼多年來,妳生命裡的愛和包容始終是這間教會的支柱,妳的足跡已經在教會前走出多條蹊徑。最後,妳的腳印上將會長出美麗的花朵,通往與神同在的美好生命。」
我一直忘不了那段講辭的精義──走在美的光采中。心中有目標,努力去完成,努力去過一個內心平靜和諧的生活,而且培養忠誠、信念和信仰的美德,這些,都是圓滿的人生不可或缺的本質。
我在孩提時曾被教導,「兒子,要獲得人生美好事物的途徑就是透過和諧。要與萬物和諧共存,但是最重要的,得先能跟自己和諧相處。你的人生有許多事情會發生,有些是美好的,有些是不如意的,有些人也許會跟你爭執,有些人會想要控制你的人生,但是『和諧』這個詞能圓緩任何問題,而且讓你的人生變得更美好。」
幾年之後,社會各界人士寫信給我時,很多人都會在信末加上一句「走在美的光采中」。但我早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就擁有了它,因為我的族人走在美的光采中。
最佳賣點 : 出版二十餘年,長銷不斷,
翻譯成十多種語言,療癒身心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