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講三主要道: 宗喀巴大師的精華教授 | 誠品線上

The Essence of Tsongkhapa's Teachings: The Dalai Lama on the 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

作者 Dalai Lama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達賴喇嘛講三主要道: 宗喀巴大師的精華教授:"博大精深的義理,融為十四個言簡意賅的偈頌,每一偈都是菩提道上的必要部署。達賴喇嘛尊者認為,《三主要道》是道次第教授精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博大精深的義理, 融為十四個言簡意賅的偈頌, 每一偈都是菩提道上的必要部署。 達賴喇嘛尊者認為, 《三主要道》是道次第教授精髓的總攝,內容雖然精簡,但非常有重量。 將所有修行要義統攝為三主要道, 是文殊菩薩直接傳給宗喀巴大師非常殊勝的指示。 三主要道, 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 是所有佛經的精髓, 是所有顯乘和密乘實修的主軸。 這三種素質被視為三主要道, 是因為它們提供了從輪迴中獲得解脫的真正動機, 以及形成了能獲得證悟的架構。 從輪迴中獲得解脫的主要方法是出離心, 證悟成佛的主要方法是菩提心, 此二者皆因由空正見或空性慧而變得更強而有力。 宗喀巴大師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開創者。 在佛法衰頹的時代,宗大師精研經藏、整頓戒律,並且勤弘正法、廣著論典,終於力挽狂瀾,振興佛教。 而其楷定實學實修的寺院學制,將思辨教理、覺察自心、回歸修行的格魯僧侶教育,延續至今數百年不輟。 阿旺扎巴是《三主要道》的請法者。他是宗大師的心子之一,早期學成後即遵師命返鄉弘法,興建了108座寺院。 有一次他寫信請問宗大師如何實修佛法,宗大師便寫下這《三主要道》作為回覆,並在文末親切地稱阿旺扎巴為「我兒」。 宗大師曾說,將來自己成佛後,要把「第一口正法甘露」授予阿旺扎巴。 當時宗大師已完成《金鬘論》、《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入中論善顯密義疏》、《正理海》等多部重量級著作, 至此,將其教義收攝為本書的十四個偈頌,指引學修,鞭辟入裡,故《三主要道》實為宗大師所有教義之精髓。 達賴喇嘛尊者以他的廣大博學和深刻見解,為現代的世界闡釋了這段經文。 尊者常勉勵眾人,只要每日堅持實修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我們也能進入宗大師的「我兒」行列。 "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達賴喇嘛Dalai Lama達賴喇嘛(Dalai Lama)是藏族人民和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1935年誕生在安多省古本寺附近的塔澤;兩歲時,被發現是達賴十三世的轉世靈童1950年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西藏,曾向聯合國申請援助,卻遭拒絕1959年展開流亡生涯,並憑著一己之力行走各地,將愛與慈悲等真理傳送至各處198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97和2001年曾訪台開示達賴喇嘛形容自己是「一個平凡的僧侶」,但對許多人來說,他是當代佛教的代表人物。他致力提倡慈悲、寬恕、關愛等普世價值,促進世界主要宗教傳統間的和諧及相互了解;作為佛教徒,他以修持、講說菩提心及空正見,護持佛陀教法;身為藏人,他為藏人爭取自由與公義,並努力保存西藏文化。 相關著作:《達賴喇嘛 禪修地圖》《達賴喇嘛禪思365》《安住於清淨自性中》《慈悲與智見》拉多格西Geshe Lhakdor拉多格西(Geshe Lhakdor)一位傑出的佛教學者1989-2005年擔任達賴喇嘛尊者的英文翻譯,伴隨尊者參加世界各地的眾多會議和論壇,與他人共同翻譯出版多本尊者的著作尊者所設立的全球責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Universal Responsibility)受託人尊者中央檔案館(Central Archive)館長加拿大蒙特利爾藏族經典研究所顧問委員會(Advisory Board of the Institute of Tibetan Classics)委員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名譽教授現為西藏檔案文獻圖書館(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館長及科學教育計畫負責人黃盛璟黃盛璟1959年生喜歡不務正業優遊佛法大海三十年,樂而忘返,不知老之已至譯有《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

商品規格

書名 / 達賴喇嘛講三主要道: 宗喀巴大師的精華教授
作者 / Dalai Lama
簡介 / 達賴喇嘛講三主要道: 宗喀巴大師的精華教授:"博大精深的義理,融為十四個言簡意賅的偈頌,每一偈都是菩提道上的必要部署。達賴喇嘛尊者認為,《三主要道》是道次第教授精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6269593989
ISBN10 / 6269593980
EAN / 9786269593989
誠品26碼 / 2682178730002
頁數 / 240
開數 / 菊16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英譯者序

拉多格西(Geshe Lhakdor)

 

我很高興智慧出版社能出版這本達賴喇嘛尊者對《三主要道》的教授。尊者在教授此論時,我有幸擔任即時口譯,並且事後在朋友傑瑞米.羅素(Jeremy  Russell)的協助編輯下,為西藏檔案文獻圖書館(LTWA,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準備了這篇書面翻譯。宗喀巴大師這篇短文是寫給當時在西藏東部嘉絨寺(Gyamo Rong)的弟子察柯.溫波.阿旺.扎巴(Tsakho Onpo Ngawang Dakpa)。

 

三主要道是所有顯乘和密乘實修的主軸或命脈。換句話說,重要的是你的修行要受三個面向的影響:出離心、菩提心和正確的見解(correct view,空正見)。因為當你的修行受到出離心的影響時,就成為獲得解脫(涅槃)之因;當受到菩提心的影響時,就成為獲得一切遍智(成佛)之因;而當受到空正見的影響時,就成為了生命循環(輪迴)的對治。如果沒有這三個主要面向的引導,即使精通五部大論的學習,即使能夠多生多劫保持在禪定的狀態,即使擁有五種神通,即使已經取得了八種偉大的成就,都將無法超脫輪迴。

 

三主要道是所有佛經的精髓。佛陀的教義以及後世對佛經的論述,皆包含在三種個體類型的發展階段中:最低的下士夫,他們關心下一生投生增上生;中間的中士夫,他們關心解脫和涅槃;心量最高的上士夫,他們關心的是要成佛以利益眾生的菩薩動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包括所有佛典及其註釋的論著,目的都是真正要幫助追隨者能夠成佛。為了達到那種遍知的狀態,一個人應該練習方便和智慧的雙運,其中主要的修行就是菩提心和空正見。為了培養這兩者,首先應該對輪迴的美滿表相培養出深深的厭惡感,並且應該發展出真正的出離心――想離開輪迴的願望。沒有出離心,就不可能培養出想將眾生從輪迴中解脫出來的大悲心,因此出離心是必要的。

 

修菩提心主要是積累功德,以獲得佛陀的色身(梵:rupakaya),而修空正見則是為了獲得佛陀的法身(梵:dharmakaya)。此外,剛開始的時候,為了說服人們信奉佛法,需要有出離心;為了確保所修學的佛法為大乘的修行之道,需要有菩提心;而要完全消除兩種極端見解(two obscurations),必須要有空正見。因此,這三者被稱為「三主要道」。將所有修行要義統攝為三主要道的這種修行方式,是文殊菩薩直接傳給宗喀巴大師非常殊勝的指示。

 

(本文作者為西藏檔案文獻圖書館館長)

試閱文字

內文 : 生起出離心之量

一般來說,業一旦造了,一定會感得果報。因此,儘管我們現在可能正在享受輪迴的樂趣,而劇烈的痛苦還沒有顯現出來,但是由於我們無法擺脫業的枷鎖和牢籠,所以我們沒有安全感,也無法保證能有持久的幸福。這是接下來這一個偈頌所要說的觀點:

(第五偈)
以這樣的方式使自己熟悉和串習,
若你對輪迴盛事剎那欣羨都不生,
若你日日夜夜都祈求著獲得解脫,
那時你可說是已經生起了出離心。

藉由了解業果的絕對無謬法則,你能清楚地看到,除非你的業完全淨化了,否則在輪迴裡不論你找到任何表相上的享受和樂趣都是不可靠的。了解了這點,你就不會被輪迴的享受所迷惑,而且能把對今生的貪著轉向來生。

身為輪迴中的人道眾生,我們一般會遭遇四種痛苦:生、老、病、死。從一出生我們就得面對各種痛苦,我們的人生從痛苦開始;老化的過程同時開始,我們也開始經歷不同程度的疾病。即使我們很健康,我們還是會碰到許多的障礙和混亂。最後,我們一生的篇章以死亡的痛苦終了。

當我們談論在輪迴流轉中的眾生,我們指的是在染污業及煩惱中無法自主的眾生。因為我們在染污業及煩惱的掌控下,我們必須不斷地投生,所以才叫做「輪迴」。染污業與煩惱這兩個當中,主要是煩惱讓我們在輪迴中流轉。當我們不再有煩惱,我們就證得解脫。煩惱是一種心理狀態,當它們在我們的心相續中生起時,會帶給我們擾亂、困惑和不快樂。因此,這些會迷惑我們、會使我們痛苦的心理狀態,稱為煩惱或破壞性情緒。它們具有負面的特質,當它們在我們心中生起時,會讓我們不快樂。真正使我們痛苦的,是這些內在的干擾,而不是外在的因緣條件。

只要這些壞蛋在我們內心居留,我們就不可能快樂。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轉化自己,並獲得最大的快樂,我們一定要辨認這些迷妄的心理狀態,而且要消滅它們。證悟——一種最快樂的境界——是無法用任何方法實現,除非轉變我們的內心。通常,我們一般會認為,諸如貪著和瞋怒之類的煩惱,有著能使生活有意義和充滿活力的特質。我們以為,如果沒有貪著和瞋怒,我們整個社會或團體會變得黯淡無趣、缺乏生命力。但是如果你仔細審視,並權衡像貪著和瞋怒這些煩惱的優點與缺點,你可能會發現,從短期來看,它們會減輕你的一些痛苦並且讓你的生活多采多姿;但是再仔細檢視,你會發現,我們越少這些煩惱,即使生活可能因此看似不那麼緊迫,我們卻增長了越多內在的平靜、內在的力量,以及持久的快樂。於是,因為我們內心快樂,我們的身體健康將因而改善,我們也將能順利地去造善業。

當然,你可能覺得你現在的生活黯淡無光、枯燥乏味且沒有意義。不過,如果你去尋求自己和其他眾生的長遠利益並仔細考量的話,你會注意到,你越能控制你的煩惱,你內心就會越平靜,身體就會越健康。在追求身體的健康時,很多人會去做各種的瑜伽運動。毫無疑問地,這對他們非常好,可是如果他們還能夠做一些心理瑜伽就更好了。簡而言之,只要你的內心不安、不健全,你就會繼續遭遇各種困難和痛苦;只要你的心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有紀律地訓練,並且沒有上述那些煩惱的過患,你將會得到更多內在的力量、平靜、安詳和穩定,結果,你將變得更有創造力。從我們自己的經驗——當我們的心越被煩惱的過患所擾亂,我們就會越痛苦——我們可因而推論:當我們的心完全清淨時,我們的快樂經驗將變得穩定。


解脫是可能的嗎?

講到這裡,我們已經討論了輪迴的過患、痛苦和煩惱。一方面,我們必須思惟這些輪迴的過患和痛苦,然後對它們生起厭惡之心;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確定能否證得涅槃—痛苦的終止,煩惱的徹底滅除。你可能會問:真的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獲得解脫嗎?或是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徹底滅除痛苦及煩惱嗎?問這問題之前,我們或許應該先問:涅槃或解脫是否確實存在?

當煩惱垢染被對治而徹底滅除的時刻,解脫或寂滅就成為心的本質。當你思惟著輪迴的痛苦並對這些痛苦感到厭倦,你將轉而嚮往涅槃、解脫。讓我們這樣說好了,我們有一個染污且迷妄的心,當這特定心識相續體前一剎那的染污被完全滅除的時候,這種清淨心識的本質就是解脫、涅槃,或真正的寂滅。換句話說,這是在教導我們,我們目前身處其中的輪迴不是永恆的,因為它是出於因緣和合而且是可以對治的。

如果你問:輪迴的因是什麼?輪迴是由於無明而有,這個無明亦即真實存在的概念。那麼什麼是無明的解藥呢?那就是了悟空性的智慧或了悟諸法真正本質的智慧。現在這兩種特質——輪迴起因的無明和對治無明的空性慧——在我們的心相續中是無法同時並存的,因為它們是互相排斥、相衝突的。雖然兩者都是觀察同樣的對境,但是它們對於對境的理解方式卻是完全相反。因此它們可說是無法在一個補特伽羅的心相續中同時以相等的力量存在。隨著一個被加強,另一個就被削弱。

如果你仔細檢查無明和空性慧這兩個的特質,你會發現,無明不具有有效可信的支持或根據,而空性慧則是有的。任何特質若具有有效可信的根據,就能夠被加強並且能無限地發展。換句話說,因為真實存在的概念缺乏有效可信的根據,當它碰到空性慧——基於正確推理的有效可信的心,無明就會被削弱而最終可以被完全滅除。所以,了悟諸法本質的智慧,終能將輪迴的根源——無明——連根拔除。

當我們內心冷靜且清明時,如果能檢視:貪著與瞋怒如何在我們心中生起,我們如何貪戀對境,對境又如何對我們呈現,以及我們如何對對境產生真實存在的概念?能這樣檢視,我們就能夠看到這些煩惱是如何在我們心中產生。儘管我們可能無法獲得現證的了解,但我們可以做出一些正確的推測。

真實存在的概念如何支撐貪著與瞋怒的生起?例如,當你對某人非常生氣的時候,你注意一下那時刻你看那個人是完全地令人厭惡、令人不舒服。然後,後來一位朋友告訴你說,不是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完全地令人討厭,因為他也有這個或那個長處。一聽到這些話,你改變了心意,不再看那個讓你生氣的人那麼完全地令你厭惡和不舒服。這就清楚地說明了,從一開始,當你生起貪著或瞋怒等等的煩惱時,你的心理傾向就是看那個特定的人或對境不僅僅是令人舒不舒服而已,而是完全地令人不舒服或完全地令人舒服。如果這個人和藹可親,你就會看他完全地有吸引力,百分之百地吸引人;如果你在生他的氣,你看他就會覺得他一點都不可愛。也就是說,不管他們擁有什麼特質,你把他們所擁有的特質都看成獨立實質存在。因此,將諸法理解為實質存在或真實存在的這種模式,為諸如貪著和瞋怒等的煩惱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透過這樣的解釋,你可以假設:總地來說,解脫或涅槃的特質是存在的。它也是一個存在的法。它不僅是存在,而且是你可以在心相續當中證得的。如果你思惟輪迴的過患和痛苦,以及思惟自己消除這些痛苦而有證得解脫可能性的利益,用思惟這兩點來鍛鍊自己,你就能夠生起想要完全脫離輪迴的決心,也就是出離心。


菩提心的根本

接下來的偈頌在解釋菩提心的產生。首先說明生起利他心的需要與目的:

(第六偈)
如果出離心不是
由清淨的菩提心所攝持,
它將不會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因;
因此智者應發起菩提心。

無論你的出離心修得多純熟,除非你生起利他心,強烈地希望能利益眾生,否則你將不可能證悟成佛。在這方面,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如果你和這個世間一切的人都希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乃其根本。」

產生為利益他人而願證悟成佛的基礎是悲心,而悲心有很多種。一種悲心是想著:「如果眾生都能遠離痛苦該有多好啊!」還有另一層次的悲心,它不僅包括剛剛說的這種想法而已,而且還具有更大的勇氣。這種悲心能引出一種特殊的決心,就是:「我要親自承擔起讓眾生都能遠離痛苦的責任!」即使是聲聞阿羅漢和獨覺也強烈地希望眾生能遠離痛苦。同樣地,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生起這種悲心:「如果眾生能遠離痛苦該有多好!」例如,看到一個人或動物沒人照顧很可憐,我們可能生起很強烈的悲心,希望能消除那個眾生的痛苦。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當我們悲心的對象是我們喜歡的人時,我們的同情是基於貪著而不是悲心。換句話說,如果看見一隻沒人照顧的動物例如流浪狗在受苦,你對牠沒有絲毫貪著而對牠生起憐憫同情心,那才是清淨的悲心。

現在,聲聞和獨覺生起的悲心比我們一般人生起的悲心層次還要高許多,因為,他們看到整個輪迴遍布著痛苦,因而對所有的眾生生起了悲心。而我們凡夫無法看到整個輪迴的痛苦,我們只是看到特定生物的痛苦,我們把這些痛苦視為對方的某種缺陷或過失。然而,聲聞和獨覺並不會有引發他們自己要承擔解脫眾生之責的悲心。

菩薩所生起的悲心是最高層次的。他們不只希望眾生能脫離痛苦,還自願為眾生脫離痛苦這件事情承擔起責任。這就是所謂的大悲心。正是這種大悲心,架構起菩薩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基礎,也是這種大悲心引發了這種特別的心態。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在經文中經常能看到「大悲心是菩提心之根本」的這種敘述。為了生起這樣的大悲心,你必須辨認哪個眾生在遭受哪樣的痛苦,並且把那個眾生視為親切可愛的。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博大精深的義理,
融為十四個言簡意賅的偈頌,
每一偈都是菩提道上的必要部署。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