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三十六計 | 誠品線上

圖解三十六計

作者 姚建
出版社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解三十六計:記錄語言和書寫的符號,思想交流的輔助工具《三十六計》是中國兵學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兵家「詭道」藝術的書目,即軍事謀略的兵書,它不但對前代的兵家謀略進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記錄語言和書寫的符號,思想交流的輔助工具《三十六計》是中國兵學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兵家「詭道」藝術的書目,即軍事謀略的兵書,它不但對前代的兵家謀略進行了總結和提煉,而且結合「易理」給予哲理性、創造性的發揮。《三十六計》具有重視謀略、講求實用、通俗易懂、富有文學色彩等特點,並且迎合了新時代對知識文化的功利性、娛樂性、平民化、速成化的需求,因此迅速成為社會各階層所推廣的書籍,還被譽為「大眾兵法」。目前,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關注度,與《孫子兵法》可謂不相上下。本書保留了原文風貌,又詮釋了三十六計的現代含義。不但滿足當代社會的精神需求,且注入了實際的運用。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作為總說,介紹《三十六計》的形成、結構、內容、特點及其影響。之後的六章則是從淺解、解析、探源、計策分析、戰例釋計和商戰應用這六個方面來依次介紹三十六個計謀的。全書不但深刻地闡述了三十六個計策的精妙之處,而且形式也有所創意。本書在戰例釋計和商戰應用部分,採用一頁文字一頁圖解的形式,使讀者以輕鬆愉悅的心境體驗讀書的樂趣,在其精煉通俗的文字和準確生動的圖解中品味「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精彩表演。●《三十六計》是如何分類及歸納其謀略的?●歷史上有哪些戰役是運用了《三十六計》?●該如何將《三十六計》運用在商場策略中?●《三十六計》除了在軍事上,在其他領域是如何被運用的?●《三十六計》對後世有哪些影響?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姚建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關於《三十六計》第一節 《三十六計》的形成第二節 《三十六計》的主要結構第三節 《三十六計》的主要內容第四節 《三十六計》的特點和影響第二章 勝戰計第一計 瞞天過海戰例釋計 隋文帝滅陳戰例釋計 張守圭平定契丹之亂商戰應用 商業中的瞞天過海第二計 圍魏救趙戰例釋計 太平天國二王巧解天京之危戰例釋計 諸葛亮巧解東吳之危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圍魏救趙第三計 借刀殺人戰例釋計 劉秀借刀殺李鐵戰例釋計 劉備一言殺呂布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借刀殺人第四計 以逸待勞戰例釋計 曹劌論戰戰例釋計 鐵木真以逸待勞破勁敵商戰應用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計 趁火打劫戰例釋計 多爾袞趁亂入關戰例釋計 乘內亂掃除袁氏兄弟商戰應用 商場之趁火打劫第六計 聲東擊西戰例釋計 韓信木罌渡黃河戰例釋計 鄭成功巧奪臺灣島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聲東擊西第三章 敵戰計第七計 無中生有戰例釋計 張儀誆楚助強秦戰例釋計 指鹿為馬商戰應用 無中生有,一石三鳥第八計 暗度陳倉戰例釋計 江朝宗輕而易舉地升任步軍統領戰例釋計 真假張飛商戰應用 霸王行動的登陸行動第九計 隔岸觀火戰例釋計 蘇代巧言退敵趙王隔岸觀火戰例釋計 孫臏救韓緩一步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隔岸觀火第十計 笑裡藏刀戰例釋計 李林甫口蜜腹劍戰例釋計 袁世凱告密升官商戰應用 現代經商巧用笑裡藏刀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戰例釋計 李宗仁臺兒莊血戰日寇戰例釋計 岳鐘琪李代桃僵平叛亂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李代桃僵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戰例釋計 李自成順機取洛陽戰例釋計 李訴雪天破蔡州商戰應用 商場之順手牽羊第四章 攻戰計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戰例釋計 李自成兵敗明軍戰例釋計 徐庶以馬試劉備商戰應用 商戰之打草驚蛇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戰例釋計 立張楚陳勝為王戰例釋計 牧童登基儆楚王商戰應用 派克筆獲得新生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戰例釋計 孫策計奪盧郡戰例釋計 毛澤東率軍和閻錫山周旋商戰應用 滕增壽的生意經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戰例釋計 諸葛亮七擒孟獲戰例釋計 石勒欲擒故縱除王浚商戰應用 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戰例釋計 楚軍樵夫誘絞侯出城戰例釋計 安陵纏知時商戰應用 竇公拋磚引玉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戰例釋計 秸稈箭引出尹子奇戰例釋計 昆陽大捷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擒賊先擒王第五章 混戰計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戰例釋計 官渡之戰戰例釋計 御史丟御狀救李靖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釜底抽薪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戰例釋計 金玉均騙局除政敵戰例釋計 真假使者取弓高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渾水摸魚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戰例釋計 鄧艾識破姜維計戰例釋計 晉明帝擲鞭甩追兵商戰應用 企業中的金蟬脫殼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戰例釋計 黃巢主動放棄長安城戰例釋計 沙俄被困雅克薩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戰例釋計 坎寧遠交拉美國家戰例釋計 鄭莊公稱霸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戰例釋計 蠢虞公貪財喪國戰例釋計 楚文王借息滅蔡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假道伐虢第六章 並戰計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戰例釋計 胡亥篡位戰例釋計 知縣撮合有情人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偷梁換柱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戰例釋計 嚴軍紀禳苴斬莊賈戰例釋計 楚莊王優待功臣之後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指桑罵槐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戰例釋計 出其不意匈奴滅東胡戰例釋計 王允之裝醉脫險商戰應用 伊斯美假痴不癲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戰例釋計 劉琦登樓求妙計戰例釋計 捂鼻子的美人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戰例釋計 田單大擺火牛陣戰例釋計 假皇帝行騙大安國寺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樹上開花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戰例釋計 郭子儀單騎退敵戰例釋計 寧王造反先發制人商戰應用 反客為主的求職經第七章 敗戰計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戰例釋計 周幽王得美女而失天下戰例釋計 陳平一畫退匈奴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美人計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戰例釋計 李廣巧布迷局戰例釋計 孔鏞一人闖山寨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空城計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反間計戰例釋計 胡宗憲巧使離間滅倭寇戰例釋計 群英會蔣幹中計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戰例釋計 王佐斷臂詐投金戰例釋計 武則天陰毒的手段商戰應用 司馬夫婦苦肉計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戰例釋計 畢再遇撒豆餵敵馬戰例釋計 假扮提督奪回愛妾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連環計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戰例釋計 晉文公退避三舍戰例釋計 劉邦鴻門宴巧脫身商戰應用 商戰中的走為上附錄一 《三十六計》中十二則經典故事瞞天過海:望梅止渴提士氣借刀殺人:子貢救魯趁火打擊:華雄乘亂擊孫堅無中生有:題反詩蔡瑁栽贓隔岸觀火:得勝的觀望者笑裡藏刀:衛鞅行詐順手牽羊:淝水之戰擒賊擒王:王世充智用假李密釜底抽薪:韓世忠計奪白面山指桑罵槐:孫權劈帥案表決心反客為主:林沖發怒殺王倫苦肉計:勾踐忍辱嘗糞便附錄二 《三十六計》中十二大軍事家田穰苴|孫臏|劉裕|曹操|諸葛亮|韓信|周瑜|袁崇煥|李靖|白起|姜尚|吳起

商品規格

書名 / 圖解三十六計
作者 / 姚建
簡介 / 圖解三十六計:記錄語言和書寫的符號,思想交流的輔助工具《三十六計》是中國兵學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兵家「詭道」藝術的書目,即軍事謀略的兵書,它不但對前代的兵家謀略進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611729
ISBN10 / 9865611724
EAN / 9789865611729
誠品26碼 / 2681557909008
頁數 / 352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拋磚引玉


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原典】


類以誘之①,擊蒙也②。


【釋義】


用類似的東西去迷惑敵人,使敵人遭蒙上當。


【淺解】


所謂拋磚引玉,就是以「類同」法迷惑引誘敵人,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按語】


誘敵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間,而在類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誘敵者,疑似也;以老弱糧草誘敵者,則類同也。如:楚伐絞,軍其南門,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勿捍採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利。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役徙於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門,而伏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又如孫臏減灶而誘殺龐涓。


【解析】


戰爭中,迷惑敵人的方法多種多樣,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應用極相類似的方法,以假亂真。比如,用旌旗招展、鼓聲震天來引誘敵人,屬「疑似」法,往往難以奏效。而用老弱殘兵或者遺棄糧食柴草之法誘敵,屬「類同」法,這樣做,容易迷惑敵人,可以收到效果,因為類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敵人的錯覺,使其判斷失誤。當然,使用此計,必須充分了解敵方將領的情況,包括他們的軍事水準、心理素質、性格特徵,這樣才能讓此計發揮效力。正如《百誡奇略.利戰》中所說:「凡與敵戰,其將愚而不知變,可誘以利,彼貪利而不知害,可設伏兵擊之,其軍可敗。法曰『利而誘之』。」龐涓就是因為驕矜自用,才中了孫臏減灶撤軍之計,死於馬陵道。


【探源】


此計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相傳唐代詩人常建,聽說趙嘏要去遊覽蘇州的靈岩寺。為了請趙嘏作詩,常建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嘏見到後,立刻提筆續寫了兩句,而且比前兩句寫得好。後來文人稱常建的這種作法為「拋磚引玉」。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用相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其中我圈套,然後乘機擊敗敵人的計謀。「磚」和「玉」,是一種形象的比喻。「磚」,指的是小利,是誘餌;「玉」,指的是作戰的目的,即大的勝利。「引玉」,才是目的,「拋磚」,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釣魚需用釣餌,先讓魚兒嘗到一點甜頭,它才會上鉤;敵人占了一點便宜,才會誤入圈套,吃大虧。


【計策分析】


此計的關鍵是要知己知彼,這樣才能發揮此計的效力。想要破解此計,就要在細節之處找破綻,必要時可配合打草驚蛇來應對。





三十六計注釋


① 類以誘之:出示某種類似的東西並去誘惑他。類,類似、同類。


② 擊蒙也:語出《易經.蒙》上九爻辭:「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蒙卦的卦象為坎下艮上。其上九爻,為陽爻處於蒙卦之終,按王弼的解釋,其喻意為「處蒙之終,以剛居上,能擊去童蒙,以發其昧也,故曰『擊蒙』也。故『不利為寇,利禦寇』也」。大意是,上九爻以陽剛之象居於前五爻之上,所以能給蒙昧者以開導、啟迪。為盜寇之人,自然屬於蒙昧者之列,所以,如果占卦時占到本爻,則對為盜寇者不利,而對防禦盜寇者有利。此處借用此語,意思是,打擊那因受我方誘惑而處於蒙昧狀態的敵人。





戰例釋計


楚軍樵夫誘絞侯出城


  西元前700年,楚國發兵攻打絞國(今湖北鄖縣西北),大軍行動迅速。楚軍兵臨城下,氣勢旺盛,絞國自知出城迎戰,凶多吉少,決定堅守城池。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楚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楚國大夫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為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獻上一條「以魚餌釣大魚」的計謀。他說:「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誘之。」楚王向他問誘敵之法。屈瑕建議:趁絞城被圍月餘,城中缺少薪柴之時,派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運回來,敵軍一定會出城劫奪柴草。頭幾天,讓他們先得一些小利,等他們麻痺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奪柴草之時,先設伏兵斷其後路,然後聚而殲之,乘勢奪城。楚王擔心絞國不會輕易上當,屈瑕說:「大王放心,絞國小而少謀略。有這樣香甜的釣餌,不愁他們不上鉤。」楚王於是依計而行,命一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絞侯聽探子報告有樵夫進山的情況,忙問這些樵夫有無楚軍保護。探子說,他們三三兩兩進出,並無兵士跟隨。絞侯馬上布置人馬,待「樵夫」背著柴禾出山之機,突然襲擊,果然順利得手,抓了三十多個「樵夫」,奪得不少柴草。一連幾天,果然收穫不小。見有利可圖,絞國士兵出城劫奪柴草的越來越多。楚王見敵人已經吞下釣餌,便決定迅速逮大魚。第六天,絞國士兵像前幾天一樣出城劫掠,「樵夫」們見絞軍又來劫掠,嚇得沒命地逃奔,絞國士兵緊緊追趕,不知不覺被引入楚軍的埋伏圈內。只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絞國士兵哪裡抵擋得住,慌忙敗退,又遇伏兵斷了歸路,死傷無數。楚王此時趁機攻城,絞侯自知中計,已無力抵抗,只得請降。


戰例釋計


安陵纏知時


  從前有個叫安陵纏的女子貌似天仙,體態婀娜,因此贏得楚共王的寵愛。


  大臣江乙拜見安陵纏,說道:「我聽說,以錢財事人者,一旦錢財用盡,人們同他的交情就會疏遠;以姿色悅人者,一旦人老色衰,她所得到的寵愛就會減退。今天你是一朵花兒,但花兒總要枯萎。你如何才能讓大王永遠寵愛你而不嫌棄你呢?」


  安陵纏連忙施禮說:「我年少無知,望先生為我出主意。」


  江乙說:「人死不能復生,天下事沒有比這更令人悲哀的了。如果你願意為大王日後殉葬,大王一定會永遠寵愛你。」


  安陵纏點頭道:「敬聽先生之言。」


  有一次,楚共王帶領安陵纏出外打獵。圍獵時施放的野火如天上的雲霓,虎嘯狼嗥,聲若雷霆。突然,一隻發了狂的犀牛向楚共王這邊衝來,旁邊的弓箭手開弓放箭,一箭就射死了犀牛。楚共王滿意地說:「此次行獵,甚娛我心。」突然,他的臉色轉為陰沉,「人生如白駒過隙,我千秋萬歲之後,又將是如何呢?」


  安陵纏見時機已到,便跪在楚共王面前,眼淚汩汩地說:「大王千秋萬歲之後,臣妾願與大王同葬。」


楚共王聞聽,深為感動,當即把一塊領地封給安陵纏。安陵纏陪葬的許諾是「磚」,楚共王的寵愛和一塊領地則是安陵纏招來的「玉」。所以說,江乙善謀,安陵纏知時。





商戰應用


竇公拋磚引玉


  唐代崇賢人竇公善於經營家業,積錢盈室。他經營家業的方法只有四個字:拋磚引玉。


  竇公在京城有一塊空地,與大宦官的地相鄰。許多人想出錢買這塊空地,而大宦官也想得到它。竇公於是把這塊值五、六百緡的空地拱手送給大宦官,連一個錢字都沒提。對此大宦官領情不盡。


  不久,竇公說自己打算去江淮,希望大宦官給神策軍護軍(由宦官擔任)寫幾封信。大宦官當然很樂意替他寫信。竇公借這幾封信招搖撞騙,總共獲得三千緡。從此,他的家業開始殷實富裕起來。


  後來,竇公在市郊買了一塊積滿水的窪地。他讓女傭人帶著蒸餅來到窪地,對當地玩耍的孩子說:「哪個孩子如果扔磚瓦片擊中窪地的一個目標,就可以得到一個蒸餅。孩子們爭相往窪地裡扔磚瓦片,沒過多久這塊窪地就差不多填平了。接著,竇公又用土鋪墊一番,在上面蓋起了客店,專留過往的波斯商人住宿,每天獲利一緡。


  在這裡,竇公先吃小虧後占大便宜。如果他捨不得把值五、六百緡的空地白白送給大宦官,就無從得到三千緡的錢。若他不先捨得一些蒸餅,就不能輕鬆地填滿窪地,蓋起客店。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