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尋根: 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 | 誠品線上

鑑古尋根: 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

作者 蕭國健
出版社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鑑古尋根: 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知名歷史學者蕭國健多年間親身走訪考察香港各地,查閱大量地方誌乘、家族譜牒、碑銘文獻,將研究所得輯集成書,名為《鑑古尋根:香港歷史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知名歷史學者蕭國健多年間親身走訪考察香港各地,查閱大量地方誌乘、家族譜牒、碑銘文獻,將研究所得輯集成書,名為《鑑古尋根: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全書分為歷史篇、古蹟文物篇、名剎篇、湮沒古村落篇及人物篇,資料詳實,語言凝練,對讀者認識區內歷史古蹟大有助益。書中配有實地拍攝圖片數十、碑銘原文多處,亦可供相關領域研究者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蕭國健蕭國健,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暨中國文學系教授、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歷任各大學術機構名譽研究員、客座教授及專題講師。研究範圍包括地方史、明清史、方志學、族譜學等,出版專著、發表論文數十種。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viii 歷史篇 宋代的官富場 002 李昴英與大嶼山「食邑稅山」界石 010 遷界:清初香港地區的蕭條 018 開埠初期香港的社會問題 023 1894年以後三十年巨變中的香港 030 馬灣洲與九龍海關汲水門關廠興衰 041 荔枝角九龍海關深水埗關廠興衰 049 荃灣與仁濟醫院 054 香港之正一派天師道與先天道 058 香港儒道商人的善行與神明傳入 065 古蹟文物篇 錦田周王二公書院 072 錦田水頭村二帝書院 079 錦田水頭村長春園 089 新田大夫第與清代捐納制度 102 錦田水頭村流傳的孝行事蹟 109 屏山鄧氏文物館及沙田曾大屋內的壽屏 113 香港地區的節婦烈女 118 大埔新娘潭 125 香港新界仍存的鐵鑄器物 128 說窰 131 香港的清真寺 141 筲箕灣城隍廟與五通神祭祀 146 茶果嶺天后古廟內的「李準先人之神位」 152 名剎篇 屯門杯渡庵、青雲觀與青山禪院 162 坪輋長山古寺 173 大嶼山薑山觀音寺 177 大嶼山鹿湖精舍 186 大嶼山竹園精舍 191 大嶼山薑山靈隱寺 194 青山清涼法苑 198 粉嶺龍躍頭龍山寺 201 湮沒古村落篇 港島鋼線灣村 208 從黃泥涌到跑馬地 210 銅鑼灣與大坑村 215 鰂魚涌 221 調景嶺 226 九龍城衙前圍村 228 九龍蒲崗村及竹園村 233 九龍城大磡村 236 大埔沙羅洞 238 荃灣城門鄉 241 人物篇 鄭連昌與鯉魚門天后古廟 246 清代粵洋巨盜郭學顯 249 李陞與西環的發展 256 鄧蔭南與青山農場 262 陳少白與《中國日報》 267 九龍真逸陳伯陶 272 沈鴻英與元朗逢吉鄉上將府 277 李福林與大埔康樂園 281 葉靈鳳與香港歷史掌故研究 284 陳公哲與香港考古發掘 287

商品規格

書名 / 鑑古尋根: 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
作者 / 蕭國健
簡介 / 鑑古尋根: 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知名歷史學者蕭國健多年間親身走訪考察香港各地,查閱大量地方誌乘、家族譜牒、碑銘文獻,將研究所得輯集成書,名為《鑑古尋根:香港歷史與
出版社 / 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620448010
ISBN10 / 9620448014
EAN / 9789620448010
誠品26碼 / 2682067646001
頁數 / 3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2X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香港位於廣東省南陲,歷代皆為中國屬土。早在宋明期間(960-1644),中原人士相繼遷入,開村立業。清初雖一度離去,數年後亦多遷回復業。至清乾嘉年間(1736-1820),鄰近客籍人士大量遷入,開村立業。英人東來時,香港地區已有眾多廣客村莊,人口亦日漸繁衍,內陸者多以樵農為業,濱海者多務漁農。此等廣客人士,於區內建屋開村,創立墟市,修建祠宇、書院及其他建築,因致區內遺留多姿多彩的古蹟與文物。
古蹟文物為古人留下的痕跡,包括行跡及遺蹟。吾人日常生活環境中,幾乎舉目皆是古蹟與古物。然內中「有重要意義」者,吾人須加以保護及保留。有重要意義的古蹟古物,當為較古、較稀或具有歷史價值。世界各地對「古」看待標準不一。香港地區則以1950年為限,此前的建築文物,皆算作古蹟,擬受保護。
一般來說,古蹟文物可分為人類事跡及社會文化遺蹟兩類:人類事跡為在歷史上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及重要歷史事件發生所留下的痕跡;而社會文化遺蹟則為生存環境中,人類為改善生活所創造的建築、工具、日用品及藝術創作等。二者皆為古文物。吾人所保留之古蹟文物,固然以年代久遠為貴,惟其歷史文化價值亦甚重要。
香港自古已有先民居停,歷代皆中國屬土,惟於1842年至1997年間,曾為英國殖民地。香港所存古蹟文物種類繁多:有新石器時代文物及遺址、東漢古墓、明代碗窰、清代古建築及英屬期間的西式建築,此等古蹟文物各有其歷史價值,皆應受保護及保留。香港為一大都會,因都市發展,不少古蹟文物已被破壞或拆除。
為保護仍存的古蹟文物,政府已作調查記錄,並由古物諮詢委員會按其歷史價值,評分三級:一級建築為「具有重大價值的重要建築物,應盡力予以保存」;二級建築物為「具有特別價值的重要建築物,應選擇性予以保存」;三級建築物為「具有價值的建築物,暫時仍未符合可列為法定古蹟之條件,這些建築物記錄後,供日後挑選為法定古蹟」。
余隨羅師元一(香林)習香港史及族譜學,繼從林師天蔚習方志學,學成後,與德國名漢學家傅吾康教授(Prof. Wolfgang Frank)及前香港新界政務署署長許舒博士(Dr. James W. Hayes)等交往,各氏對余研究香港歷史文化與古蹟文物之志向及成果影響甚大。20世紀末,余於香港珠海書院任教香港史。香港回歸後,余且獲機會參與政府的香港歷史文化與古蹟文物評審與保育工作。
近十多年來,余蒙內子譚肖荷女士、門人黃志培、羅維貞伉儷及各界好友之助,於工餘間,常往香港新界及鄰近地區,作田野考察,抄錄碑銘,拍照記錄,並與鄉村父老長者交談蒐集資料,歸家後查考歷史文獻、地方志乘、族譜及碑銘資料,研究鄉村發展,並為之撰文記錄。今將香港部分地區的歷史文化與古蹟文物研究所得,輯集成書,題名為「鑑古尋根: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希讀者能對此等文物與其歷史,有較正確之認識。因近年香港各區發展,部分文物或已湮沒,或被改建,原貌或已難考。書中所載照片,可留作歷史記錄。書中不足之處,敬希惠予賜正。
2020年暮春月
蕭國健於顯朝書室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知名歷史學者蕭國健多年間親身走訪考察香港各地,查閱大量地方誌乘、家族譜牒、碑銘文獻,將研究所得輯集成書,名為《鑑古尋根:香港歷史與古蹟尋蹤》。全書資料詳實,語言凝練,對讀者認識區內歷史古蹟大有助益。書中配有實地拍攝圖片數十、碑銘原文多處,亦可供相關領域研究者參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