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らぎと焦りの心理 楽しく大らかな人生の方法
作者 | 加藤諦三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穩: 學會接住自己, 為不安人生解套的4堂課:為什麼明明這麼小心翼翼了,人際關係還是脆弱不堪?為什麼總是日復一日地感覺焦慮不安,彷彿永無寧日?該如何才能活出自己,遇 |
作者 | 加藤諦三 |
---|---|
出版社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穩: 學會接住自己, 為不安人生解套的4堂課:為什麼明明這麼小心翼翼了,人際關係還是脆弱不堪?為什麼總是日復一日地感覺焦慮不安,彷彿永無寧日?該如何才能活出自己,遇 |
內容簡介 為什麼明明這麼小心翼翼了,人際關係還是脆弱不堪? 為什麼總是日復一日地感覺焦慮不安,彷彿永無寧日? 該如何才能活出自己,遇到衝突時不會只想退讓? 影響日本半世紀的國民心理學家,帶你從內在找到真正的安全感,穩住人生路上倉皇的步伐,自信從容,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 穩,是源自內在的安全感,能容納自己的焦慮、失望、悲傷、恐懼,不被負面情緒牽著走。 ◆ 穩,是源自內在的洞察力,能客觀地審視問題,不被他人的意見左右。 ◆ 穩,是源自內在的創造性,能在複雜的局面中抽絲剝繭,客觀提出解決方案,掃除障礙。 ◆ 穩,是一種可習得的境界,能讓你擁有目標和價值感,人際關係更得心應手。 哈佛心理導師、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備受日本人信賴的國民心理學家加藤諦三,用本書告訴你: 穩,就是讓自己變成一個夠大的容器,裝得下各種情緒,能從容自信地接住生命中的各種困難。當你真正獲得內在的穩定後,你將會懂得:自己不必與眾不同,就值得被愛。 學會正視合理需求,活出力量感和邊界感,讓人際關係更加得心應手。 擁有目標和價值感,不被他人的意見左右,持續獲得成功。 當你真的「穩」了,你在乎的人事物,將不再是牽制你的束縛,而是持續突破的動力!
各界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FB「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穩穩推薦 許多人在追求了一輩子的名與利之後,猛然發現,最想要的其實是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自在──一種「穩」的境界。這是多麼微小卻又奢侈的盼望,因為對很多人而言,無時無刻處在不安與焦慮中。而這本書能幫助現代人找到回家的路,在如實地看見與接納自己時,體驗到「穩」的身心狀態。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人的一生很短暫,但我們總是苦惱於如何活成他人心目中的期待,卻忽略了自己有權利,也有必要好好地、真真切切地面對與安穩自己不安的內心。該活出自己的模樣了,就從閱讀加藤諦三的作品開始吧。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不安」時,我們就「不穩」。在人生路上的不安穩,時常展現為焦慮、自卑、無法自我接納等狀態。且看作者加藤諦三,以本書為良藥,為不安穩的我們找到安穩的力量。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活得自信從容,不再惶惶終日,是所有人心中的共同渴望,也是一生的追尋。而自信與從容的根基,就是內心的「穩」定。 加藤諦三總是直指核心。揮別不安,活出自信,生命的主人就是你自己。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作者關注自戀及情緒不成熟的父母教養,使人們既無法當好好撒嬌的小孩,又長成焦慮不安的大人。在內外目光與懷疑下,人無法體會真我的活著。為此,我們更需要自我「相信」、心理「斷奶」、敢於「叛變」,好享受實然的存在感。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FB「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作者介紹 加藤諦三1938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早稻田大學教授,目前為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哈佛大學賴世和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以及日本精神衛生學會執行委員。長年主持廣播節目,以專業角度為聽眾解答各種人生疑難雜症,廣受日本民眾歡迎。著有《學著,變幸福》《為什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安?》《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等數十部作品。井思瑤畢業於日本大學法學部新聞系,目前為專職譯者。
產品目錄 前言 愉快自在地度過人生吧! 第一章 正視自己的感受,焦躁就能化為穩 1 未滿足的撒嬌欲會妨礙人的成熟 2 壓抑撒嬌欲會導致自我意識缺乏 3 試著接納自己原本的樣子 4 過分追求完美的人易得心病 5 引起自我分裂的兩種情感 6 正視自己的感受,情緒才會穩定 7 不計得失,人際關係才會更強韌 8 了解最坦率的自己,將改變你的生存之道 9 換個目標,人生更輕鬆 10 找到合適的目標,才能確立自我 第二章 了解弱小的自己,焦躁就能化為穩 1 過分在乎他人目光,就會產生自卑感 2 自卑感是飛躍性成長的火種? 3 過度自衛,是因為不想暴露弱點 4 拋下恐懼,才能變得自由 5 任何人都不屬於任何人 6 對精神獨立而言重要的事 7 渴望權威的人 8 不再自戀,就能穩住內心世界 9 無意義的一天能讓內心安穩 第三章 了解內心的真相,焦躁就能化為穩 1 只有我才是特別的? 2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3 馬上指責別人,是缺乏發展性的證明 4 愛對了,才能開始新的人生 5 別透過工作追求威信 6 你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7 實現新的自我,就從脫離父母開始 第四章 不勉強與人交際,焦躁就能化為穩 1 不要錯誤解讀別人的行為 2 不要和對方「共生」而失去自我 3 別再理會「外頭小綿羊,家裡山大王」的人 4 不勉強自己與他人,是人際關係的基本 5 強加的好意只會帶來反效果 6 過度區分內外的人,很難產生心靈交流 7 對假良心敏感,卻對真良心遲鈍 8 你不需要完美無缺 9 相信自己的價值 10 不恐懼他人的目光
書名 / | 穩: 學會接住自己, 為不安人生解套的4堂課 |
---|---|
作者 / | 加藤諦三 |
簡介 / | 穩: 學會接住自己, 為不安人生解套的4堂課:為什麼明明這麼小心翼翼了,人際關係還是脆弱不堪?為什麼總是日復一日地感覺焦慮不安,彷彿永無寧日?該如何才能活出自己,遇 |
出版社 / | 叩應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1373119 |
ISBN10 / | 986137311X |
EAN / | 9789861373119 |
誠品26碼 / | 2681972163009 |
頁數 / | 22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0.8X14.8X1.4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前言 愉快自在地度過人生吧!
小時候心裡的「撒嬌欲」能否獲得滿足,對人類而言至關重要。只要能讓孩子在小時候充分撒嬌,他們就會敞開心扉、自然而然地溫柔待人,也有餘裕思考其他人的事。
反過來說,那些為了討父母歡心而隱藏真正的自己、想撒嬌的渴望也從未獲得滿足的人,會視他人為潛在敵人──「都是你們害的,讓我不得不把真正的自己隱藏起來,所以你們都是我的敵人!」更進一步來說,為了獲得父母的疼愛而背叛真正的自己,也會讓人喪失享受人生的能力。
雖然受到他人喜愛,卻完全感受不到生存意義的人,其實不在少數。換言之,這樣的人雖然靠著隱藏真我而獲得成功,但就「活著」這件事來說,他們其實是失敗者。他們擔心別人不願意和真正的自己往來,於是選擇隱藏自己的弱點。
然而,越是隱藏真正的自己,就越是害怕被對方討厭。事實上,當你願意展現自己原本的樣貌時,就不會覺得被對方討厭有多恐怖。這是因為當你穿上偽裝時,會一直受到「萬一對方不喜歡我怎麼辦?」的不安所擾,這種擔憂除了讓你無法活得自在,隱藏真我還會消耗許多能量,讓你變成毫無活力、無精打采的人。
為什麼這麼害怕被別人討厭呢?為什麼要對別人、甚至是自己隱藏真心呢?
明明沒有非這麼做不可的理由,但不安和不滿的你,卻總像是在掩蓋什麼似的,藏啊藏的,打算就這麼藏一輩子,同時也因此恐懼「東窗事發」的那天到來。
說起來很不可思議,事實上,只要了解真正的自己,人類就能對自身感到滿意;反過來說,正是因為隱藏了真我,才會對自己不滿。
我很尊敬的一位上司常說:「人生不過百年,就愉快自在地活吧!」除了從小就嘗遍不幸的人們,我也很希望本書能讓那些不知道怎樣才能活得愉快自在的人們,找到為人生解套的方法。
內文 : 〔2 壓抑撒嬌欲會導致自我意識缺乏〕
◆撒嬌,人類最基本的欲求之一
「撒嬌」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求之一。但若是曾在童年時期與具有自律神經失調2症狀的成人生活在一起,這樣的人將不知撒嬌為何物。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本身就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就很難允許孩子撒嬌;換言之,孩子撒嬌的欲望會遭到否定。這是因為父母本身就已經很需要別人的愛和關注,根本無暇顧及孩子想要什麼,使得孩子在撒嬌欲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長大成人。
一個三十歲的成年人,心裡卻還留著如三歲孩童的撒嬌欲。不論從社會層面或實際年齡來說,這個人的的確確三十歲了,周遭也會以三十歲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他、看待他,這使得他不能像三歲小孩那樣行動。問題是,這個人無法擁有三十歲成年人應有的情緒,因為三歲的他始終住在心裡,沒有好好長大。
所以他會表現出三歲小孩般的不滿。三歲的孩子正是愛撒嬌的年紀,認為全世界都繞著自己轉,不但要求父母的關注,也認為周圍的人都應該在第一時間滿足自己的欲望。
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三歲的孩子會覺得不滿,但三十歲的成年人不會;或者說,三十歲的成年人多半不會有這種任性的要求。至於那些小時候因父母自律神經失調之故、無法盡情撒嬌的人,很容易因為他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不佳而生氣,尤其是那些會大方展現內心想法的人,簡直就是即刻爆發。
我們不可能要求三歲的孩子依三十歲成人的標準來行動,或具備三十歲應有的心理成熟度。大人不會覺得受傷的事,卻是孩子無法承受的。同理,三十歲的成人不可能像三歲的孩子一樣又哭又鬧,也不可能一發脾氣就亂丟東西。既然這樣,不開心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三十歲的成人會擺臭臉;就像三歲的孩子要是沒人哄,馬上就會覺得無聊,這些雖然已經三十歲,但缺乏撒嬌經驗的成人也一樣。
在這些三十歲成人的潛意識中,壓抑著名為「撒嬌」的基本欲求。他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心裡還有如同三歲小孩般、想跟大人撒嬌的欲望;就算讓他回顧自己的童年、讓他意識到原來父母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他也會覺得:「知道了又怎樣?沒滿足又怎樣?自己還不是就這樣活到現在?」但事實上,他的潛意識仍會受到這種欲求控制。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覺得不開心」的情況,根本不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才好。
◆明明三十歲,卻像三歲一樣的人?
人們常說,所謂的「成人」就是能自我控制的人,我也這麼認為。能自我控制的人,潛意識裡都沒有被壓抑的欲望;反過來說,無法控制自己的人,表示他們的潛意識裡還殘存著童年時未獲滿足的欲求,使人們產生莫名的執著。儘管這些人出了社會、不得不裝出三十歲成人的樣子,但偽裝得再好,留在潛意識裡的欲望依然控制著他們。
一回家就擺臭臉的人,大多是這種類型。他們會想盡辦法彌補小時候留下的缺憾,只是礙於成人的顏面,很難像三歲小孩一樣跟別人撒嬌。試想:都長到三十歲了,要是在家人或伴侶面前哭得像孩子一樣,不是很沒面子嗎?於是他們會替自己的委屈和不滿找各種理由,就是為了給自己留點顏面。也因此,他們經常垮著一張臉,一副別人欠他幾百萬的樣子。
這種明明已經三十歲、卻還想跟三歲小孩一樣耍賴的人,也往往讓周遭感到困擾,因為不同於幼兒,成人很明顯具備一定的力量。大人很清楚,小孩相較之下是種弱小無力的生物,所以再怎麼撒潑,大人也不至於感到害怕;但三十歲的成人不但有力氣,又有頭腦,要是胡鬧起來,絕對會讓旁人不得安寧。
此外,三十歲的成人還有三歲孩子所沒有的性欲,這也使得這樣的人往往會用小孩般的做法,來滿足成人的欲望。
我曾主持過名為《電話人生相談室》的電臺節目,發現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曾有位妻子打電話來,說丈夫在外頭有很多小三。沒想到跟丈夫攤牌時,對方竟說:「妳應該更愛我、更包容我才對。」他不但覺得妻子的責備很不上道,還反過來攻擊她。
如果「撒嬌」這項欲求能在小時候獲得滿足,人類就會自然而然對其他事物產生興趣,並發展出「自發性」(spontaneity)。自發性這種高層次的欲求,必須在基本欲望滿足後才會產生,是一種內在的動力。如果就這樣帶著三歲的欲望長到三十歲,未滿足的部分會導致他對其他事物不感興趣,也不會產生想進一步做點什麼的自發性,更不會想挑戰未知的事物。這樣的人總是等著別人服務,而且絕不會改變自己被動接受的姿態。
就算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只要是心裡壓抑著基本欲望的人,必然會在某個層面表現出被動的態度。這樣的人往往無法為自己做決定:對外,他們會為了他人的願望而行動;對內,則會受制於壓抑在潛意識裡的基本欲求。
換言之,這樣的人被緊緊拴在較早期的成長階段。小時候的欲望不但一直留在他們心裡,更糟糕的是,還不能把這一點表現出來。
◆越是對自己執著,越是缺乏自我
人類是種很會壓抑的動物:壓抑自己對父母的恐懼、自己對他人的攻擊性,或是「撒嬌」這種最基本的欲望。小時候能黏著雙親撒嬌的人,在滿足這種基本欲求後,接著就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欲望。能對父母撒嬌,是種高度信賴的表現,意味著可以安心地在他們面前表現自己;就算不當個「好孩子」,也不用擔心被拋棄。
但若是因父母患有自律神經失調或其他理由而無法盡情撒嬌,這種欲望就會一直留在心底;長大後,再用成人的表情、帶著孩子的欲求去面對世界。
從渴望滿足到習慣放棄,這樣的人往往被迫妥協。但相對的,他們即使長大成人,內心仍像孩子一般,渴望他人無私的奉獻,這全都是出於對個人欲望的執著,這樣的人其實是「眼中只有自己」(self-obsessed)的。我們常說的「我執」也是同樣的意思。所謂的「我執」,就是指偏執地想滿足自己的基本欲求。
希望別人對自己敞開心扉,希望別人主動靠近,絞盡腦汁想要擁有更緊密的人際關係,這都是因為小時候沒辦法好好黏著大人撒嬌的緣故。
三歲的孩子希望所有人都注意自己、所有行動都以自己為中心。當這種欲望沒有獲得滿足時,長大後就很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只要別人不繞著他轉,就會覺得不爽。這樣的人就算成年了,還是會想擁有這種人際關係。相反的,真正成熟的人,就算並非身為群體的關注焦點,也能覺得開心和滿意。
三歲的孩子得不到關注時,會憤怒地攻擊對方,但三十歲的成年人根本不可能這麼做,於是會把這種遭到忽視的不滿投射在各種層面上,想方設法去找對方麻煩。
若你常常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感到不滿,應該先反思一下:「撒嬌」的基本欲求是否壓抑在你心裡?被迫放棄任何一種未獲滿足的欲求,都是強人所難的事。正因如此,長大後對人際關係的要求才會這麼多;又因為別人達不到這些要求,感到不平與不滿。
從「欲求遭到壓抑」這一點來看,眼中只有自己、我執和缺乏自我其實是一樣的:基本欲望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形同被迫放棄,而且還得壓抑它;但是潛意識仍執著於想滿足它,於是形成了我執。同時,由於基本欲望的不滿足,因此無論到幾歲,與年齡相應的高層次欲求或願望都不會自然出現,也因此導致自我意識的缺乏。
害怕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壓抑它的人,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三十歲時,不敢正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四十歲時,不肯面對希望別人如何相待的期望,這麼做無異於拒絕接受關於真我的重要事實。
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也只能說是剛好。
〔3 試著接納自己原本的樣子〕
◆過高的自我期待
一旦想透過「有面子」的方法去滿足撒嬌這種基本欲求,就會變成對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被視為憂鬱症病前性格之一的,正是高到不切實際的自我要求。美國心理學家及精神病學家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認為,這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特徵之一。在這些疾病的治療中,最重要的就是降低自我要求的標準;只是對自卑感很重的人來說,他們的自我要求原本就有高到不切實際的傾向,更會在達不到目標時感到異常痛苦,進一步讓自我評價變得非常低。
為什麼他們無法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呢?我認為這也是未獲滿足的撒嬌欲在潛意識支配的緣故,讓他們雖然想降低自我要求,卻又強迫自己不能那麼做。苦於某些強迫症狀的人,其實是不自覺地執著於滿足自己心裡的某項欲望。
具有憂鬱症病前性格的人,就算再累,也無法放下工作休息。儘管他們很想歇一歇,也很清楚適度的休閒更能提升效率,而且時間上的確做得到,但就是不會去做,他們就是無法對工作放手。
在基本欲求未獲滿足的情況下成長的人,其潛意識會執著於滿足這些欲望。前面說過,三十歲的成人無法像三歲的孩子那樣耍賴,不僅如此,還必須時刻維持著成人的體面,使得他們的自我要求往往高得不切實際,就算再累,也無法放下工作。
這些內在其實沒有跟著長大的「虛擬成人」,很容易成為身心俱疲(burn-out)症候群(或稱「燃燒殆盡症候群」)的預備軍。
他們兒時的撒嬌欲明明沒有獲得滿足,卻認為自己心裡沒有這種欲求,還裝出一副沒事的樣子。這些人為了壓抑不斷冒出頭的欲望,將使內在的規範意識──也就是必須遵守道德、倫理、法律等社會性規則的意識變得非常強大。
◆不要為了強求「沒有的東西」而毀掉自己
基本欲求未獲滿足所帶來的悲劇,還不止於此。
憂鬱症患者的思考,往往以「沒有的東西」為中心而運作。他們會為自己的缺乏而感嘆;聚焦於此的結果,又進一步產生寂寞感。過分在意自己沒有的東西,並對此過度反應,使得他們一旦遇上小小的挫折,便很容易意志消沉。明明是很容易修正和改善的地方,憂鬱症患者卻往往覺得一切無可挽回。
為什麼憂鬱症患者會對「沒有的東西」過度反應、過分執著呢?這其實都是過高且不切實際的自我期待所導致的。
對不可能之事抱持期待,也意味著否定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感嘆「我如果是某某人就好了」,也只是徒然浪費自己的天賦而已。一旦被「自己沒有的東西」所困,就無法在現實中真正實現自我,因為滿腦子只想著那些高到不切實際的自我期許,並將所有的能量都浪費在上頭。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著作《神經症與人的成長》(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中,這樣描述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所追求的榮譽:
「將驅使自我實現的能量,轉移到實現『理想化的自我』。」
最後,因為能量用錯地方,使得人生遠遠偏離自然的軌道。
瑞士哲學家卡爾.希爾逖(Carl Hilty)在著作《幸福論》中寫道: 「我做了一切能力所及的事。現在我覺得自己獲得了釋放,肩上的擔子也消失了。就像清償了所有債務的人那樣輕快。」
「希望妻子和朋友能獲得永生是愚蠢的。因為你期望擁有的,是自己沒有的能力;你想獲得的,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的確,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往往執著於「自己所沒有的」,卻在同時失去了「自己所擁有的」。旁觀者當然很清楚地知道這有多不智──其實患者本人也很明白這一點,卻無法將目光移開。
到這裡,我們稍微整理一下:基本欲求沒有得到滿足→高到不切實際的自我期待→執著於自己所沒有的,卻反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如實的自己」讓你更自在
有些人之所以不喜歡與人交際,是覺得自己不擅長說話。但只要仔細探究,就會發現:他們期待的人際關係,是被別人捧在手心裡呵護。歸根究柢,仍是因為潛意識裡還有沒處理好的問題。
「所謂『活得好』,意思是接受如實的人生、如實的自己、如實的結果。抓住機會,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並對結果感到滿足。」美國心理學權威大衛.西伯里(David Seabury)如是說。
會執著於自己缺少之物的人,其潛意識中一定有問題存在;參與他們成長過程的親近成人中,也多半具有自律神經失調傾向。
大衛.西伯里在著作《與焦慮共處》(How to Worry Successfully)中提到,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經常感到不安的人,在判斷別人的行為時,往往秉持著絕對主義(absolutism)──認為世界上存在著絕對且永恆的真理和標準。問題是,什麼都要跟「完美」比的話,我們永遠是輸家。
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在建立伴侶關係時,常讓對方產生一種「非得達成『不可能的任務』才行」的感覺。但殘酷的是,患者所愛的,未必真的是對方本身,而是願意為他「使命必達」的精神。
〔5 引起自我分裂的兩種情感〕
◆在「應然」與「實然」之間分裂的自我
我認為「實然的情感」與「應然的情感」之間的落差,會毫無理由地、不明所以地讓人覺得不愉快。有些人在真正的情感浮現前,會先考慮自己應該有什麼感覺:看到這樣的風景,就應該產生這種感觸;在這種狀況下,應該覺得快樂才對;這時表現出悲傷應該比較正確⋯⋯諸如此類,在體驗實然的情感前,腦中就搶先一步浮現應然的情緒反應,並努力表現出來。
這種勉強自己的行為,會讓人陷入難以形容的鬱悶。心裡完全沒有某種情緒,卻要這樣表現,這除了會讓自我一分為二,本人也會拒絕意識到這種內在分裂。
傷心的時候,除了悲傷,我們很難感受到其他情緒;無法產生感激之情的時候,也沒有任何手段能讓我們這樣覺得。人的情感並不會因社會規範或倫理而改變,但很多人在小時候就被教導「這時候就該表現出這種情緒」;更甚者,若沒有在當下表現出應有的情緒反應,還會遭到父母責怪。這使得某些人在表達情感時,無法以自己的真實感受為優先,而是得先考慮別人的期待。他們在與別人接觸時,會先思考:為了獲得對方的接納,自己在當下該展現怎樣的情緒才好?
另一方面,能在意識層面掌控情緒的人,可說已經喪失了自我;只差一步就會踏進這種狀態的人,則會對情感在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分裂感到不快──已喪失自我的人,無法感受到這一點。只不過,他們雖然不覺得哪裡怪怪的,但也沒有活著的實感。
當然,不光是情緒,許多人在行動前,總是先考慮別人所期待的「應該」,再鞭策自己依此執行。但他們往往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應然的行動上。
一直想著「要專心」,卻怎麼也無法集中注意力的人,應該想想自己內心是否存在著分裂感。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分裂感會導致過度緊張,而自律神經失調就是對這種緊張感無所適從或難以忍受的一種反映。就算旁人提醒「沒必要那麼緊繃」,只要內心深處的分裂沒有解決,緊張感就不會消失。同樣的,有些人能感受到這份緊張,有些人卻意識不到。
◆是否曾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
包括情感和行動在內,自我在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分裂,會讓人感到煎熬,而且這種痛楚毫無意義;換言之,它不是能帶來成長的痛苦。就算嘗盡這分苦楚,我們的情緒也不會因此變得成熟。
此外,這種痛苦也與生存意義沒有任何關聯。球隊訓練或登山時感受到的辛勞,是與活著有關的痛苦;但因內在分裂所產生的煎熬,則與生存意義絲毫無涉;甚至可以說它否定了「活著有其意義」。
為了擺脫這種痛苦,人們會想盡辦法,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追求權力和名望。有了它們,就能獲得旁人的喝采,能讓人覺得自己被周遭所接受。
一個人之所以用應然的樣貌處世,就是為了得到其他人的認同與接納。這說明了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為了得到旁人的認可,不得不滿足他人的期待;也說明了周遭的人從來不曾接受真正的他。除非成為別人所希望的自己,否則無法獲得接納,實然與應然的自我就這樣產生了分裂。
成年後,依然用同樣方式謀求認同的人,會因為不安而執著於追求權力和名望,卻也因此變得更為焦慮;內在有所分裂的人,往往都苦於這種永無寧日的渴求。他們無法接納實然的自我,而這種感受又會轉化為面貌模糊且不明所以的罪惡感。所以,他們永遠無法覺得自己「現在這樣就很好」,總是認為「不能這樣下去」,卻又說不出個理由。
喬治.溫伯格曾提到,他給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的建議之一,是把「現在這樣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放在心上。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不過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應該沒有如此思考的餘裕吧?
◆名利並非救命藥
有飯吃,有屋住,有衣穿,有朋友。這樣還有什麼不好的呢?但對於「實然自我」不曾獲得接納的人來說,他們不會這麼想。只要對實然自我的罪惡感依然存在,就會陷入「我不能這樣下去」的苦惱。
無法享受性愛,並對性抱有罪惡感;無法盡情玩樂,因為快樂會妨礙罪惡感的存在。既無法沉浸在音樂中,也無法享受運動的樂趣;無法投入工作,因為比起完成時的爽快,只要一想到「下一件工作」,就會陷入焦慮;就算看到美景,也無法樂在其中。
罪惡感會妨礙他們享受任何美好的事物,讓所有事情都變得索然無味。
他們拚命追求權力、名望、財富,試圖拿這些外在事物,去戰勝因內心分裂而導致的緊張與苦痛。但這種方法不可能成功,因為無論獲得多少外在成就,他們終究沒有成為自己內心的主人。我認為那些難以取悅的有權人士,就是這樣的人。
話說回來,變成難搞的權力人士還算好的,因為有更多人雖然試圖用這種方法克服內心的苦悶,但到頭來要不就是沒錢、沒權也沒名,只剩下痛苦與悲慘;要不就是變得死氣沉沉,整天嫉妒他人的成功、扯別人後腿。
會去追求名望,本來就是為了戰勝內心分裂的苦痛;所以就算獲得了好名聲,仍會持續嫉妒他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有名望的人,和沒獲得它的人其實是一樣的。
最佳賣點 : ★哈佛心理導師、日本國民心理學家暢銷30年經典!
★深度認知自我之作,四個方向帶你找回內在的穩定,讓你情緒穩、生活穩、成長穩、工作穩!
★從「正視自己」開始,了解支配個人思考與行為的癥結是什麼,唯有把「自己」放回生命的中心,才能真正拋下恐懼、獲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