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使命門徒: 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 | 誠品線上

21世紀使命門徒: 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

作者 董家驊
出版社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商品描述 21世紀使命門徒: 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MD:MissionalDiscipleship「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如果青年人能夠為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如果青年人能夠為理想充滿熱血,為什麼為上帝和教會不能?◎蘋果、微軟、Google的使命宣言提出人類的宏大遠景,上帝國度豈不更大?◎為了迎合「真我時代」的需求,我們是否把福音變小、變弱、變狹窄了?◎在工具理性、M型社會及數位科技時代中,我們要如何回應多元社會?◎基督徒如何讓個人生命、群體文化和所在社會,都經歷福音的創新和轉化?上帝的救恩,不該被簡化為治癒個人苦難的靈丹妙藥;基督的福音,不該被化約為個人得拯救、進入天國的保證;作主的門徒,不該被描述為一筆划算的交易,換取進入新天新地。福音不只是關乎個人的救恩,更是關於上帝國度的闖入與開展,使命門徒肩負使命,門徒人生超展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董家驊 董家驊在台灣出生,畢業於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赴美於富勒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神學博士學位(主修實踐神學)。先後擔任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華語青年堂牧師、英文堂牧師,二○一八年返台後曾任石牌信友堂牧師,二○二一年接任世界華人福音中心總幹事,致力連結全球華人教會,共議推動普世宣教的福音策略。 修讀過往鮮為華人教會所知的實踐神學博士,是上帝出人意外的帶領,卻讓他看見一片「理論與實踐交互作用」的神學新天地,也著力推動華人教會更多認識實踐神學的內涵與貢獻,在各地講授「實踐神學方法論與當代議題」,蹤跡遍及北美、歐洲、澳洲、亞洲及台灣教會。 針對關鍵的議題,他適時提出一針見血的評論與深具牧者心腸的建言,在北美《舉目》、《海外校園》與台灣《傳揚論壇》、《校園》雜誌等處發表文章。因應後疫情及多元世代來臨,錄製「實踐神學線上課程」、「前瞻論壇」、「使命門徒」Podcast等線上多媒體資源,串連虛擬與實體的網路世代門徒。 他是一位實踐神學家與牧者,清晰又帶著平衡感的思考方式,加上溫柔而敦厚的性格,在他的言語中總能體會到對上帝的信靠、對人的關愛。他期許自己能成為一位搭橋者,在教會實踐與神學反省、專業神學家與平信徒門徒、教會的使命與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信仰與公共參與之間,建立起世代的連結。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神學教育的門徒使命__謝木水/7推薦序二:華人教會攜手共進__陳世欽/13推薦序三:一代又一代的門徒培育__柏有成/16推薦序四:人作為愛者與追尋意義者__思路・豐/20序言/23Part I 使命 Mission第一章:福音大能—上帝的國臨到/31第二章:使命門徒—踏上偉大旅程/47第三章:整全使命—誰小看了教會的使命?/65第四章:時代的挑戰—跨代、跨界、跨文化/89Part II 文化 Culture第五章:跨越文化—為愛而跨越/105第六章:多元社會—多元其實很多元/123第七章:創造更新—退出江湖、一統江湖,還是笑傲江湖?/145Part III 門徒 Disciples第八章:作主門徒—來自宣教士們的洞見/169第九章:領袖培育—賦權、過程、群體/187第十章:神學思維—回應 VUCA 的素養/209第十一章:福音與創新—創新的源頭與動力/231Part IV 前路 Journey Ahead第十二章:合一前行—合一的真實,多元的祝福/257附註/274參考書目/285

商品規格

書名 / 21世紀使命門徒: 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
作者 / 董家驊
簡介 / 21世紀使命門徒: 開啟多元又創新的門徒世代:MD:MissionalDiscipleship「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如果青年人能夠為理
出版社 /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ISBN13 / 9789861989471
ISBN10 / 9861989471
EAN / 9789861989471
誠品26碼 / 2682195666001
頁數 / 3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4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試閱文字

導讀 : 序言

自二○一九年出版《21世紀門徒現場》後,我真的認為,這會是我所寫的第一本、也是最後一本書,因為一方面文字表達不是我最擅長的事,另一方面也因舉家搬回台灣後事工忙碌,而無法像過去在美國牧會時定期寫作;並且在忙碌的服事中,我發現我的身心靈逐漸感到耗盡。
面對忙碌的服事,我清楚意識到,若我的生活沒有規律的運動,身體將無法跟上緊湊的節奏;若沒有規律的閱讀,心靈將缺乏更新而枯竭;若沒有操練定期的安息與靜默,各種壓力和焦慮將燒盡我的生命。於是在過去三年中,我更刻意安排生活節奏,保持定期閱讀思考的習慣,同時試著把所閱讀的思考與我的事奉連結,而漸漸形成了書寫新書的念頭,並在校園書房出版社應仁祥總編輯的鼓勵與編輯同工的協助下,這本書終於被催生出來。
本書的第一部分主題是「使命」(Mission)。今天我們這時代面對最大的危機,是「意義的危機」;當我們用科學、理性和邏輯,把生命用機率、機制和過程解釋掉後,人活下去的意義也逐漸消失。基督信仰則提醒我們,活著的意義首先不是來自我們自己和物質宇宙,而是來自創造、呼召和與我們同在的上帝;唯有回到上帝的行動,我們才能理解存在的意義和使命。
第一章聚焦談論上帝的福音大能。上帝才是真正主角,祂的行動也是我們生命意義和使命的來源。教會的生命源頭不是自己,而是上帝大能的行動!第二章論述了整本書的核心概念「使命門徒」,強調回應上帝的使命和作主門徒是一體的兩面,因此每個基督徒都是被賦予使命跟隨基督的門徒。在一個敘事破碎化、意義崩裂的時代,明白生命是領受神聖使命這件事,實在是個大好消息!第三章則進一步透過與聖經學者萊特(Christopher Wright)的對話,從整本聖經的敘事來理解上帝的使命和教會所領受的「整全使命」是什麼。第四章則指出當前全球華人教會普遍面對的三大「時代的挑戰」:跨代的挑戰、跨界的挑戰和跨文化的挑戰。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文化」(Culture)。耶穌呼召我們跟隨祂,生命與祂徹底對齊,這跟隨的旅程不是發生在真空的狀態,而是發生在具體的處境和文化土壤中。第五章探討什麼是文化,以及為何基督徒被呼召要「跨越文化」實踐使命,以及驅動基督徒跨越文化的動力是什麼。第六章則追溯我們今天所身處的「多元社會」是怎樣發展至今,並探討我們如何在今天這多元社會中跟隨基督。第七章則進一步討論基督信仰與文化的關係,回顧教會歷史中對文化所採取的不同態度,試著探討如何能在上帝國已然和未然的張力中,「創造更新」我們所身處的文化土壤。
第三部分的主題則是「門徒」(Disciples)。教會的存在,首先不是為了建堂、發展事工、增加預算,而是為了見證福音、培育耶穌基督的門徒。第八章借助宣教士神學家博許(Davis Bosch)和幾位宣教士在培育門徒上的洞見,指出今天教會常不知不覺在培育當代文化的門徒,而不是基督的門徒,並針對如何在我們這時代「作主門徒」,提出回應之道。第九章進一步討論基督徒領袖塑造的過程,探討「領袖培育」這課題。第十章強調「神學思維」的重要性,並指出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教育門徒死記神學知識,更應要培育門徒有健康的神學思維。

試閱文字

內文 : Part I 使命 Mission
第一章:福音大能—上帝的國臨到

某次主日崇拜後,遇見一位在教會熱心服事的朋友很認真地問我:「在人信主前,我們一直和他說信主的好處。等到他信主後,才和他說要背起十字架作門徒,固定聚會、十一奉獻、參與普世宣教,這樣是不是有誘騙之嫌?」
我莞爾一笑。當初他未信主時,我曾去探訪他和他分享福音。我心想,難道他是覺得被我騙了?
其實大多數基督徒傳福音時,並不會故意「誘騙」或是「隱藏」什麼,他們自己也是那樣被帶領信主的,信主後又被鼓勵參與教會的服事,實踐信仰,操練生命。不過,這種傳福音模式,在許多人看來,的確有「先用糖衣包裝,等到人真的決定跟隨後,才要人一生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之嫌。
我們很多時候是好意,希望「循序漸進」引導人們認識福音,但會不會正是因為我們太稀釋了福音,以至於今天我們所建造訓練出來的主門徒,甚至包括我們自己的生命,往往是軟弱的,無力回應時代的衝擊和巨變?

真我時代
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世俗時代》(A Secular Age)一書中指出「真我時代」(the age of authenticity)的到來。他認為這種時代精神源自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提倡人人應抗拒周遭各種外在力量,抗拒來自社會、傳統、宗教和政治的束縛,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實現自我、表達自己。這種「真我」精神,在二十世紀的六○年代,廣為美國民眾接受,並以性愛、藥物和搖滾樂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這樣一個強調「忠於真我」的時代中,真誠比美善更被稱讚。一個徹底邪惡、裡外一致的惡人,可能比奉公守法卻不斷壓抑自己欲望的平凡人,更被讚許。看看社會上那些被追捧的紅人,大多是個性突出,毫不掩飾自己的問題,甚至對他人蠻橫無理的人物。在今天這個時代,只要你敢愛、敢恨、敢說、敢做,就有機會紅,有可能出頭,甚至成為政治上的顯要人物。
社會科學家克里斯汀.史密斯(Christian Smith)研究當代美國年輕人後,指出當代美國人的信仰是「道德治療自然神論」(Moralistic Therapeutic Deism)式的信仰,即強調上帝要我們作好人,並會幫助我們擁有正面愉悅的感受,當我們不需要上帝時,祂會退居幕後,讓我們盡情享受人生,只有在我們遇到困難,感到痛苦時,祂才會出現,治癒我們的傷痛。這其實是強調「真我時代」的精神
產物。
「道德治療自然神論」非常符合「真我時代」的宗教需求。上帝的救恩,被簡化為治癒個人苦難的靈丹妙藥;基督的福音,被化約為個人得拯救、進入天國的保證;作主門徒,被描述為一筆划算的交易,以接受和相信耶穌的代贖,換取進入新天新地。

道德治療自然神論的偽福音
美國神學家路恩哲(Andrew Root)在《世俗世代中的信仰重塑》(Faith Formation in a Secular Age)中提到,在「真我時代」追求青春活力,已成為人們表達真誠的方式。教會不加批判地接受這種方式,努力使基督教信仰看起來活力四射,但最終反而導致大批在教會長大的年輕人,在上大學之後離開基督教信仰。路恩哲寫道:「許多年輕人在大學『放棄』了信仰,不是因為教會沒有提供他們真實的信仰,而是因為教會把信仰與青春活力混為一談,讓年輕人相信,青春活力是評估真誠的標準。」
當年輕人上了大學,發現大學的課堂中對基督教信仰的批判更具青春活力,宗教被描述為對人的「壓抑和束縛」時,最符合邏輯的選擇即是放棄信仰。大學中的派對文化讓年輕人透過性、酒精和藥物解放自己,許多年輕人陷入這樣的生活,以此「忠於真我」。
當追求青春活力成為教會「忠於真我」的策略時,其實教會就為「道德治療自然神論」提供了沃土。於是,人們以青春活力代替上帝,使上帝退居幕後;以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而非以聖經來回答「人是什麼」這基本問題;以個人主義的人生觀追求個人道德的完滿,作為主要的倫理目標,而非以聖經為人生準則。

沒有壞消息,哪來好消息
在「真我時代」,人們強調追求舒適的感受,「罪」成為一個不被歡迎的字眼,被各種努力給淡化和除罪化。在「真我時代」,最嚴重的問題是「虛偽」,不敢忠於自己真實的感受和身分,不敢放手去堅持自己的性格、感受、想法和所選取的身分認同。但是,什麼才是「真實的」感受和身分?什麼才是自己「真實的」的性格、感受、想法和身分認同?當我們剝奪一切外在客觀的基礎,僅以內在個人主觀感受作為判斷「真實」的標準時,在面對各種爭議時,我們失去對話的基礎,只剩赤裸裸權力的鬥爭,努力爭取或強迫他人來認同我們;面對世上的不公義,我們失去了面質邪惡的基礎,僅能以「我不喜歡你的所作所為」、「我不認同你的標準」發出軟弱的抗議。
耶穌所傳的福音卻強調「悔改」!馬可福音記載耶穌開始傳上帝國的福音時,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可一15)保羅進一步寫道:「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三23)耶穌的門徒約翰更直接說:「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真理就不在我們裡面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8∼9)
在華文的語境中,「罪」常使人直覺聯想到「犯法」,「罪人」被理解為「罪犯」,因此對許多奉公守法的華人來說,實在難以接受自己是個犯了「法」的「罪犯」。然而,罪除了從「犯法」這角度來理解之外,也可以從「榮辱文化」(honor-shame culture)的角度來理解。保羅在羅馬書中談論人類的罪時,認為主要的問題是人用敬拜偶像的方式取代上帝當得的榮耀,這帶來的結果不只是羞辱了我們自己,也羞辱了上帝(羅一20∼23)。
人類本是按著上帝的形像被創造,要代表上帝管理和治理受造世界,卻反客為主,妄想取上帝而代之,以自己的判斷來作為絕對的標準,以自己為世界的主角,懷疑上帝的良善,不信任祂的話語,愛自己和受造物勝過愛創造萬物的上帝,最終這扭曲了我們的自我認知,扭曲了我們與彼此之間的關係,扭曲了我們與受造萬物的關係,也扭曲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懼怕與羞恥籠罩著整個人類的社會。我們想盡辦法遮蓋自己的羞恥感,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渴望被愛和被認可,但卻把彼此當作達成這目的的手段,而互相傷害、競爭,甚至殺戮。人類的失敗,不只羞辱了我們自己,也羞辱了那按自己的形像創造我們,賦予我們代表祂治理萬物之使命的上帝。

不可剪裁的福音
在「真我時代」中,我們是否為了要切合時代精神的需要,而把福音變小、變弱、變狹窄了?變得只與個人得救有關,只是個人蒙祝福的應許?變得只和自己的得救相關,而與上帝和祂的榮耀無關的好消息?

萊特
英國神學家萊特結合舊約神學與宣教學,從整本聖經重新理解和詮釋教會的使命。萊特認為,耶穌所說「你們若愛我,就會遵守我的命令」(約十四15),這些命令包含著舊約摩西五經的倫理規範。基督徒被呼召去認識上帝過去在世上的作為,並參與上帝現今在世上的作為。萊特感嘆,今天的教會往往陷入二元對立的危機,把個人性與世界性的救贖分開,把信仰和生活分開,把福音的宣講和展示榜樣分開,把傳福音和作門徒分開。這種二分法往往造成教會擇一而偏重,扭曲了上帝賦予教會的整全使命,也使基督徒的信仰變得支離破碎。根據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15∼26節所講述的,福音是一個賦予萬物意義的大敘事。這個關於上帝和祂所造的世界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上帝是如何愛這世界,信守祂與世人所立的盟約,賜下祂的獨生子耶穌,使世界透過耶穌與祂和好,並在耶穌裡開始一個全新的創造。基督徒所傳的福音,必須符合上帝啟示的整全福音,不能也不應為了適應時代精神而將福音剪裁得支離破碎。

貝爾徹
貝爾徹(Jim Belcher)在《教會的大未來》(Deep Church : A Third Way beyond Emerging and Traditional)中,指出美國傳統教會與新興教會(emerging church)在傳福音上的不同著重點。貝爾徹觀察到,傳統教會在傳福音時,往往強調個人的救恩、十字架的代贖和因信稱義,而忽略了上帝的創造、國度和福音的公共性;新興教會則較強調上帝的國,著重群體的公義和興盛,但往往忽略了基督的代贖。
其實,傳統教會對個人救恩和基督代贖的看重,與新興教會對群體的救恩和上帝國臨到的重視,並不矛盾,而是一體兩面。貝爾徹對二者作了整合,以福音、群體、宣教和平安這四個核心委身,依序切入,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復活、得勝,使上帝的國臨到罪人,勝過死亡和罪惡的權勢。三一上帝的福音改變我們,賜我們能力成為新的群體。當我們彼此照顧時,就能開始關懷教會外的人,進而塑造、更新文化。
貝爾徹並非把傳統教會和新興教會的重點堆砌在一起,猶如大雜燴,而是提出了一個完整的佈道觀。佈道不只是把福音宣告和呈現出來(福音),更要進一步邀請人進入群體中(群體),踏上改變人生的旅程(宣教),朝向上帝終末的國前進(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