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上帝: 如何閱讀約伯記 | 誠品線上

How to Read Job

作者 John H. Walton/ Tremper Longman III
出版社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商品描述 被誤解的上帝: 如何閱讀約伯記: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約伯記是舊約的經典之作,神學信息豐富,卻甚為深奧難懂;這卷書看似能為苦難提出解答,進入其中卻常讓人空手而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 約伯記是舊約的經典之作,神學信息豐富,卻甚為深奧難懂;這卷書看似能為苦難提出解答,進入其中卻常讓人空手而回。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期待上的落差? 為了幫助讀者解決期待上的落差,華爾頓與朗文──兩位備受敬重的舊約學者──聯手合作,寫出最佳的約伯記閱讀與默想導讀本。他們以文學體裁與近東文化為切入點,探討約伯記的神學與信仰涵義。華爾頓與朗文藉著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的文字,引導讀者看到約伯記全新的樣貌以及真正的主角:超越度量衡的上帝。 本書特色: 围 了解約伯記作者如何用文學體裁呈現信息。 围 還原約伯記的時空背景,闡釋該卷書真正的神學概念。 围 提供當代讀者閱讀約伯記的實質意義。 围 附研讀指引,幫助讀者複習各章重點,並聚焦討論、反思。 無論你讀約伯記是為了上課研究、預備講道或教導、帶領查經班或純粹追求靈命成長,《被誤解的上帝:如何閱讀約伯記》絕對是最佳的入門選擇。 「約伯記若是有關苦難,為何最終未提供我們期待的解答?神不但沒解答,還以河馬和鱷魚來回應,用意何在?在學界寫下濃墨重彩之一筆的華爾頓與朗文,在《被誤解的上帝》以簡單易明的文字為讀者解開這些結,讓大家進入約伯記的世界,從中探討苦難、智慧、報應論、神的公義、宇宙觀等議題。兩位作者不僅幫助我們閱讀約伯記,也幫助我們認識議題背後的神。」 —吳仲誠博士,澳洲布里斯本神學院舊約講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華爾頓(John H. Walton)、朗文(Tremper Longman Ш)華爾頓(John H. Walton):惠頓學院暨研究所神學教授,深受考古學與文化背景研究所影響,專精舊約聖經與古代近東之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華爾頓認為,基督徒因缺乏對聖經文學與成書文化背景的認識,導致靈性與神學上的不足,故決意鑽研,力求彌補此一缺憾,並擴張基督徒信仰之境界。其作品廣泛探討舊約聖經及其背景,相關著作包括《失落的世界:創世記第一章》(The Lost World of Genesis One,暫譯)、《亞當與夏娃的失落世界:創世記二〜三章》(The Lost World of Adam and Eve,暫譯)、《約伯記》(Job),為NIV應用註釋書系列作品。朗文(Tremper Longman Ш):惠頓學院昆德利聖經研究教授,(Robert H. Gundry Professor of Biblical Studies at Westmont College),專精舊約研究與古近東文化。個人與合著的作品共有二十餘冊,包括「如何閱讀」(How To Read)系列的創世記、出埃及記、詩篇和箴言,以及Job in the Baker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Wisdom and Prophets。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致謝 013 中文版序 014 PART 1把約伯記當文學讀 Ch. 1 約伯記在說什麼? 021 Ch. 2 約伯記的修辭手法是什麼? 029 Ch. 3 約伯記的背景:古代近東 036 Ch. 4 約伯,真有其人? 047 PART 2 認識約伯記的角色 Ch. 5 約伯記所呈現的神 057 Ch. 6 約伯記的「撒但」是誰? 065 Ch. 7 約伯在約伯記扮演什麼角色? 073 Ch. 8 如何看待給約伯忠告的人? 084 Ch. 9 誰是約伯的中保? 093 Ch. 10巨獸和海怪:最強大的受造物 100 PART 3 約伯記的神學信息 Ch. 11 約伯記的報應原則與神義論 111 Ch. 12 智慧文學的報應原則 123 Ch. 13 約伯相信死後世界嗎?132 Ch. 14 約伯記的宇宙觀 147 Ch. 15 約伯記的苦難神學 161 Ch. 16 約伯的神觀 170 PART 4 基督徒讀約伯記 Ch. 17 約伯與耶穌 179 Ch. 18 約伯記給現代讀者的信息 196 Ch. 19 約伯記是否提供安慰? 203 Ch. 20 約伯記的應用 216 附錄:約伯記註釋書 228 註釋 230 作者索引 245 主題索引 247 經文索引 248

商品規格

書名 / 被誤解的上帝: 如何閱讀約伯記
作者 / John H. Walton Tremper Longman III
簡介 / 被誤解的上帝: 如何閱讀約伯記: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約伯記是舊約的經典之作,神學信息豐富,卻甚為深奧難懂;這卷書看似能為苦難提出解答,進入其中卻常讓人空手而回
出版社 /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ISBN13 / 9789861988542
ISBN10 / 9861988548
EAN / 9789861988542
誠品26碼 / 2682042011008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6.2X1.4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精準對焦,一次讀懂約伯記!

試閱文字

自序 : 中文版序

《被誤解的上帝》如今有了中文版,我們真是極其歡喜。藉此良機,我們要向此書所有中文讀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其中尤要向此書出版地台灣的讀者問好。我們很感謝出版社為了讓中文讀者也能閱讀此書,所付上的一切辛勞。

儘管約伯記是數千年前寫成,它的核心主旨對現代讀者來說仍是極其重要,無論他們的語言和文化背景是什麼。這本書相當複雜,時而難以理解,但其所要訴說的實在過於重要,絕對值得我們下功夫進一步探究。不過由於它是一本古老的書,讀者想要讀懂它的確需要指引,這便是我們寫作這本書的目的。

約伯記歸根究柢是一卷關乎神而非約伯的書。它給予我們指引,在一切通通出了錯,世界看似就要崩塌瓦解之際,能夠如何來思考神。我們會如何應對關乎自身、國家抑或是全球的危機?神的工作是什麼?祂為何這麼做?約伯記沒有回答人類有關苦難的所有叩問,假如我們懷抱這樣的 期待閱讀約伯記,定會換來失望。約伯記起頭不久,關鍵問題便已確立:「約伯事奉神難道全是做白工?」這就是這本書企圖查明的(沒錯,結果證實他確是做了白工),然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問題也是針對每一位讀者提出。我們是白白地事奉神嗎?或者我們希望從服事中獲得什麼而事奉祂?當今許多基督徒都將他們的「基督教」視為交易:如果我們給神金錢、時間、精力、出席率以及我們的禱告,那麼祂就欠我們。我們期望投資能得到回報。此等想法絕非基督宗教的真義。神忠實的百姓事奉祂是因為祂原配得我們的服事和敬拜,而不是為了從中得益。就如我的學生所說:「神不是自動販賣機。」若是我們因生活出了差錯就帶著憤怒挫敗的心情離開神,那只說明我們的信仰是膚淺的,以及我們的動機是有瑕疵的。

不同的是,這本書呼籲我們堅信到底。一切順利的時候相信神很容易,但當生活不盡如人意,我們可能就會改變心意,於失望中離棄神。我們可能會說,在不明白祂的作為且事事看似都出錯的情況下,我們很難相信祂。然而正是在這 種時候我們需要選擇相信。知識的盡頭便是疫情肆虐之時,人生命很脆弱且隨時有危險。我們不禁會想,神為何會容許它發生。約伯記在這方面可以提供幫助。我們從此書學到的功課是,我們應該刻意阻止自己問「為什麼?」,反而應該問的是「為了什麼?」約翰福音第九章,當門徒問耶穌是誰的罪造成那人的失明,而他沒有回答,正是耶穌在給予他們指引。祂將他們的注意力從原因轉移到結果。無論是遭受廣布全球的疫情之苦,還是親人或我們自身的健康正處危急關頭,我們都必須學會這項功課。我們無法評斷神的公義,但我們可以相信祂的智慧。

約伯和他的朋友認定了,他們生活和世界中的秩序必須靠「報應原則」的運作來維持(義人發旺,惡人衰亡)。然而,像約伯這樣全然正直的人開始承受極大的痛苦時,這些想法受到了挑戰。神於是著手重塑世人認定的秩序。

活在這樣的當下,我們追求生活中能有秩序,而秩序包含了三個層面:安息、平安、一致性

• 安息:擁有眼界能超越我們境遇中任何的動亂。安息不在於排除動盪(譬如生活於疫情期間),而在於凌駕於其之上。
馬太福音十一章28∼29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 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 平安:得以免於恐懼,而且即便處在威脅之下,也能使我們的感覺恢復生機。
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 一致性:和我們的思想有關。我們無法借助自己理解和解釋萬事萬物的能力來獲得秩序,唯有憑著信靠神。我們的參照依據若是在於神和祂的國,我們的思考便能超越周身遭的紊亂。
箴言三章5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我們自身的聰明只會導向困惑迷惘)。

當我們細細來讀約伯記,會發現其中蘊含比我們所知更多的秩序。對正值應對新冠COVID-19疫情的世人來說,這是重要的洞見。即使身處危機,我們主要的工作仍是去尋覓能事奉和尊榮神的方式,並在我們尋找可以讓我們前行,充分表明神信實的道路上,相信祂會維繫我們的生命。我們禱告這本書能幫助你讀懂約伯記,並能調整自己的思考慣性, 還有愈來愈能信靠神,無論境遇如何。

「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1∼13)
華爾頓
朗文
二〇二一,五月

試閱文字

內文 : PART 1把約伯記當文學讀
Ch. 1 約伯記在說什麼?

常見有人在遇到苦難時,以為可以從約伯記找到答案,結果卻大失所望。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或摯愛會遭遇苦難,不解為何苦難何其多,期待約伯記能為自己解惑。在他們的印象裡,約伯記就是約伯的故事,讀者可以從他身上得知如何面對苦難。他們期待,這卷書能解釋神為何容許義人受苦,甚至使義人受苦。但最後為何會失望?原因是被誤導了,對約伯記有錯誤期待。既然如此,根本之道就是調整期待。首先,約伯是受試煉,不是受審判。我們認為,受審判 的是神治理世界的法則。其次,約伯記的焦點不在於約伯,而是神。三,既然如此,這卷書側重於探討人為何能被視為義人,而非解釋受苦的原因。最後,「智慧」是這卷書的關鍵角色。約伯受苦引發一場激烈的辯論,大家爭辯誰才真正有智慧,誰才能診斷約伯受苦的原因並提出解方。但在這裡我們會看到,儘管書裡的人類角色都自詡為智者,但真正有智慧的唯獨神。我們就仔細來看。

約伯是受試煉,不是受審判
這卷書從頭到尾聲明,約伯是無罪的義人,因此,約伯是義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問題在於,他在遭難後能否持續敬畏神。約伯對神的態度是否一致,取決專心追求義,還是想辦法重得當義人的好處。如果答案是後者,就可以確定撒但的懷疑:約伯敬畏神,並非毫無目的(伯一9)。 讀者可以清楚看到,約伯確實受試煉,但他和他的朋友卻比較相信受審判的是約伯。約伯認為自己就像刑事案件的被告,被視為壞人,現在他要為自己辯護,其策略是先讓自己成為民事案件的被害人,如此一來,他就有機會要求申訴,直接反駁那些誣告他的人。但事實上,他的角色不是被告,也不是被害人,而是法庭上的主要證人,真正受審判的是神的法則。

這種說法是站得住腳的,從約伯記一章9節引發的爭議就可看出。此處並非質疑約伯是否真為義人—事實上,「約伯為義人」是全卷書的前提。這裡質疑的是約伯的動機:「約伯敬畏上帝,豈是無故呢?」這句話質疑的是神賜福義人的法則:如果神的法則是把富足和興旺當作「義」的獎賞,那麼真正的義就會遭到破壞,因為人會刻意用好行為來換取獎賞。如此一來,神無異養了一群傭兵,出生入死全是利之所趨。

約伯記受質疑的,主要是神令義人興旺(擁有財富和健康)是否為好的法則。質疑者(即約伯記的撒但;見本書第六章的解釋)辯道,這個法則不好,認為只要拿走約伯所得的一切好處,就可證明他的義只是虛有其表,別有目的,從頭到尾都不是真正的義人。不過,檢視約伯的動機其實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還是要了解神如何掌管這個世界。

主角是神,不是約伯
的確,約伯上場的時間是比神還多,但閱讀約伯記的目的不是更了解約伯。約伯其人如何,不能作為思想和行為的指標。事實上,約伯的觀念和說法,就算不是全盤錯誤,至少也有部分是不對的。不過,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約伯的態度,從他的反應去思考神如何掌管這個世界,以及世上究竟有沒有真正無私的義人(事奉神不為任何目的)。

從第二個質疑就可以更清楚看見,神才是約伯記的焦點。第一個質疑,暗指神賜福義人的法則是有瑕疵的,因為這似乎是用利益收買人的忠誠、交換人的好行為。第二個質疑出現在約伯開始受苦之後。約伯慷慨激昂地要求神聽他辯解。讀者可以發現,約伯對神治理的方式其實也頗有微詞:他認為這個法則不好,因為神竟然讓好人受苦。總而言之,他認為神不公平。

這兩個質疑都在挑戰神管理世界的法則,這也是這卷書的焦點:義人興旺是大有問題的法則(容易讓人別有用心,很難有真正的「義」)。相對地,使義人受苦也沒有比較好 (畢竟義人都是好人,都跟神站在同一邊)。神究竟該怎麼做呢?

這兩個質疑是約伯記的基本骨架,讓人進一步懷疑:義人蒙福、惡人遭難,這真的是神的法則嗎?如果是,為何真實人生常常不是如此?神究竟如何管理這個世界?我們可以相信神的做法都是最好的嗎?從這些問題就可看出,神才是約伯記的焦點,約伯只是一個測試案例,引導人思考神如何管理這個世界;人生走樣時,我們又當如何看待神。

探討人為何得蒙稱義,而非為何受苦
當我們把眼光從約伯身上轉移到神,就會知道約伯記中的種種指控都是針對神的法則,因此,不難看出這卷書側重於探討義,不是苦難。既然如此,我們該問的是「為什麼約伯是義人?」,而不是「為什麼約伯要受苦?」約伯記並沒有為苦難提供典範式的說明,倒是用很多篇幅解釋什麼是義。我們不必知道約伯受苦的原因,但必須了解為什麼他是義人。他的苦難無法為我們的苦難指點迷津,但為何他是義人,應該能幫助我們思考如何追求義。當神的做法不可理解、也無理可循,約伯還會敬畏神嗎?我們呢?隨著這卷書的開展,我們會發現,這才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約伯的受苦及其原因引發一場激烈的辯論。參與辯論的每一方對約伯為何受苦都各持己見,也紛紛獻策要教他如何脫離苦難。在這場辯論中,每一個人(約伯、三友、以利戶)都以智慧的教師自居,都自詡為智者,也都對他人的智慧不屑一顧。

進入約伯記的情節,讀者會逐漸了解這場辯論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另外,也會看到神如何介入這場辯論。我們會再次發現,這卷書的主角既不是約伯,也不是其他幾個人;這些人的智慧都少得可憐。約伯記的主角就是神,唯獨祂才有真智慧。

研讀約伯記
如何才能深入閱讀這卷書?首先要謹記,約伯記的寫作對象不是身處二十一世紀的讀者,而是古代以色列人,但這不表示該卷書就不能對我們說話。教會已經把約伯記納入聖經正典,是信仰與實踐的標準,所以,我們有必要好好認識這卷書,才能了解它給現代信徒的信息。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知道,約伯記最早是用希伯來文寫的,而且是古代希伯來文。我們現在讀的版本,因為是要給英文讀者看的,所以用現代英文白話文翻譯。翻譯本身就包含解釋,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還是會使用英文翻譯的版本,引用的經文當然也是翻譯而來。

雖然使用的聖經並非希伯來文版本,但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好好研究。因為約伯記的寫作背景是古代近東,將文本放回這個時空背景閱讀,有助理解此書卷。另外,我們也要視之為一部文學作品,了解其文學類型、結構和寫作風格。

約伯記也是一部神學作品,講論神,也探討人與神的關係,所以研究重點會擺在神學解析。雖然本書將這卷書獨立研究,但最終還是會把它放回整部聖經,當然也包括新約聖經,因此也會了解約伯記要對基督徒說什麼。所以,除了了解約伯記如何預言耶穌基督(路二十四25∼27,44∼49),也會探索這卷書與信徒言行思想的關係。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從很多層面來閱讀約伯記,這些層面都會交錯貫穿在本書:

• 這卷書要傳達什麼信息?
• 作者如何用文學形式包裝信息?
• 作者在原來的時空下試圖凸顯哪些哲學/神學重點?
• 該信息符合基督教神學嗎?
• 該信息對現代基督徒有何實質意義?


深度思考
一、讀這一章之前,你認為約伯記的內容是什麼?

二、我們應該期待從約伯記學到什麼?

三、在約伯記,受審判的是什麼?

四、質疑者(撒但)問神:「約伯敬畏上帝,豈是無故呢?」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五、想要從與神的關係裡得到好處的心態,有什麼問題?

六、智慧在這卷書扮演什麼角色?